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鲍鱼冷风干燥和自然晾晒试验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倩 高澄宇 +3 位作者 黄金发 许加超 付晓婷 高昕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47,共6页
研究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在冷风干燥和自然晾晒两种干燥方式下的干燥速率、色泽、酸性粘多糖和总糖含量,以及微观结构变化的差异,并进行分析比较。在实验室内采用冷风干燥试验机和自然晾晒方式进行鲍鱼干燥试验。结果... 研究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在冷风干燥和自然晾晒两种干燥方式下的干燥速率、色泽、酸性粘多糖和总糖含量,以及微观结构变化的差异,并进行分析比较。在实验室内采用冷风干燥试验机和自然晾晒方式进行鲍鱼干燥试验。结果显示:当鲍鱼样品干基含水率从238%下降到16%以下时,冷风干燥所需时间约为122 h,是自然晾晒的70%;至干燥完成时冷风干燥鲍鱼多糖含量高于自然晾晒样品;冷风干燥样品通透性明显优于晾晒样品;两种干燥样品的微观结构差异性不明显。综合分析得出,与自然晾晒相比,冷风干燥方式具有干燥时间短,干燥过程易于控制,品质和卫生条件好,适合工业化生产等优点,是一种较佳的鲍鱼干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鱼 冷风干燥 自然晾晒 色差 多糖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自然晾晒与热泵烘干级联干燥自动控制系统研制 被引量:7
2
作者 朱烨 江涛 +2 位作者 张现广 洪扬 邢精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98-305,共8页
干燥是海带加工过程中的工序之一,为进一步解决海带干燥过程中劳动强度大、能耗高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自然晾晒与热泵烘干级联的干燥模式并研制了海带全程自动搬运、协调工作的码垛自动控制系统,其由晾晒棚、热泵房、码垛装置、桥接装... 干燥是海带加工过程中的工序之一,为进一步解决海带干燥过程中劳动强度大、能耗高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自然晾晒与热泵烘干级联的干燥模式并研制了海带全程自动搬运、协调工作的码垛自动控制系统,其由晾晒棚、热泵房、码垛装置、桥接装置与控制室组成。采用USS协议与G120变频器通讯,采集信号通过485通讯口送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寄存器,PLC对行走电机进行加减速判断;同时利用Profibus协议实现PLC与Sick条码定位传感器通讯,实现晾晒杆准确定位;然后编程控制气动抓手,实现海带晾晒杆的自动抓放等动作;利用限位开关作为数据传递的触发信号,晾晒棚与热泵房导轨自动对接,实现海带自然晾晒与热泵烘干结合。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总运行时间为5.7 h,晾晒杆定位误差±1 cm,高速运行速度20 m/min,晴天自然晾晒可减少海带含水率至60%,烘干后海带含水率为15.2%左右,泥沙、杂质率为0%,为一级品。系统运行稳定,节约人工,保证海带干燥的品质。该研究有助于为藻类加工产业提供高品质、低能耗、绿色环保新模式与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干 加工 控制系统 海带 自然晾晒 热泵烘干 级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谷自然晾晒后显微结构分析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栋 毛志怀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6-159,共4页
通过研究自然晾晒后稻谷内部的显微组织结构 ,可以分析稻谷应力裂纹的生成扩展机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发现自然晾晒后的稻谷胚乳组织结构遭到轻微破坏 ,产生应力裂纹 ,籽实皮与胚乳之间的结合区域也有应力裂纹产生。应力裂纹首... 通过研究自然晾晒后稻谷内部的显微组织结构 ,可以分析稻谷应力裂纹的生成扩展机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发现自然晾晒后的稻谷胚乳组织结构遭到轻微破坏 ,产生应力裂纹 ,籽实皮与胚乳之间的结合区域也有应力裂纹产生。应力裂纹首先生成在胚乳组织的中心部位 ,然后向四周扩展。产生应力裂纹时 ,只是裂纹两侧的胚乳组织遭到破坏 ,其它部位的胚乳组织状态良好。大多数应力裂纹扩展的路径都是穿越细胞壁 ,沿着淀粉颗粒的边缘进行扩展。分析研究稻谷自然晾晒后胚乳组织的形态结构以及应力裂纹的显微形态、生成位置和扩展方向 ,对稻谷应力裂纹检测技术的提高和干燥品质的评价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晾晒 显微结构 应力裂纹 裂纹扩展机理 稻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制种玉米果穗平面自然晾晒技术规范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多成 肖占文 +2 位作者 裴晖平 王永健 田开新 《甘肃农业科技》 2016年第10期89-90,共2页
根据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实践,规范了河西走廊特定自然条件下制种玉米果穗集中平面自然晾晒技术,包括种子质量标准、晾晒期选择、晾晒模式、晒场选择及规格、晾晒技术要点等。
关键词 河西走廊 玉米制种 平面自然晾晒 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北地区饲料玉米烘干与自然晾晒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蒋克纯 季学枫 +1 位作者 卢亚洲 周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1期148-151,共4页
饲料生产中常面临玉米原料霉变现象,而干燥处理是防治玉米霉变最主要的方法之一。比较了皖北地区饲料玉米烘干和自然晾晒的情况。结果显示,高温烘干塔烘干的玉米比本地晾晒玉米,水分降低2.2百分点,黄曲霉B1减少130.4μg/kg,赤霉烯酮减少... 饲料生产中常面临玉米原料霉变现象,而干燥处理是防治玉米霉变最主要的方法之一。比较了皖北地区饲料玉米烘干和自然晾晒的情况。结果显示,高温烘干塔烘干的玉米比本地晾晒玉米,水分降低2.2百分点,黄曲霉B1减少130.4μg/kg,赤霉烯酮减少52.5μg/kg,生霉粒减少0.87百分点;低温循环烘干玉米,水分降低2.5百分点,赤霉烯酮减少44.5μg/kg,生霉粒减少1.9百分点。结果表明,对饲料原料玉米进行烘干处理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原料 玉米 烘干 自然晾晒 皖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制种玉米果穗集中自然晾晒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多成 田开新 +1 位作者 肖占文 王振 《中国种业》 2012年第11期34-35,共2页
以甘肃黑河流域张掖灌区玉米制种区域为重点,通过分析该区近30年天气变化特征及演变规律,探索出设施投入少、干燥成本低、节能环保,既防冻减灾,又能有效提升种子质量,且简便实用的玉米果穗集中自然晾晒技术,克服了分户晾晒、机械烘干方... 以甘肃黑河流域张掖灌区玉米制种区域为重点,通过分析该区近30年天气变化特征及演变规律,探索出设施投入少、干燥成本低、节能环保,既防冻减灾,又能有效提升种子质量,且简便实用的玉米果穗集中自然晾晒技术,克服了分户晾晒、机械烘干方法劳力、设备投入大、干燥成本高、冻灾风险高等弊端,为河西走廊玉米种子干燥方式找到了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玉米果穗 自然晾晒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甘州区玉米种子自然晾晒气象因子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多成 肖占文 王振 《甘肃农业科技》 2012年第10期26-29,共4页
通过分析张掖市甘州区31 a 10月份气候资料,将张掖市甘州区玉米种子自然晾晒期划分为最佳晾晒期(9月23日至10月15日)、适宜晾晒期(9月23日至10月23日)、风险晾晒期(10月15—25日)3个时段,并提出了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促进自然晾晒的措施。
关键词 张掖市 玉米种子 气象因子 自然晾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谷机械烘干与自然晾晒品质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志明 何胜军 +2 位作者 宋军 兰波 程人俊 《江西农业》 2021年第16期95-96,共2页
新收获稻谷水分含量一般较高,入仓储存和加工前需进行干燥处理,采用不同的干燥方式,会对稻谷品质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就早籼稻谷经机械烘干和自然晾晒后其整精米率、裂纹率和脂肪酸值的不同进行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 稻谷 机械烘干 自然晾晒 品质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晾晒风干挂面生产线
9
作者 俞启松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X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挂面 自然晾晒 风干 工艺 设备
全文增补中
安徽省水稻产区粮食烘干生产经营选型配套建议方案
10
作者 张翼 《农机科技推广》 2025年第1期14-15,共2页
水稻、玉米收获后的含水率达16%-31%,小麦有18%-20%,如若处理不当极易发生霉变腐坏。传统的粮食干燥方式以自然晾晒为主,受天气变化、场地大小、人为经验等多种因素制约,每年因发霉、发芽等损失的粮食占比高达5%左右。因此,大力发展粮... 水稻、玉米收获后的含水率达16%-31%,小麦有18%-20%,如若处理不当极易发生霉变腐坏。传统的粮食干燥方式以自然晾晒为主,受天气变化、场地大小、人为经验等多种因素制约,每年因发霉、发芽等损失的粮食占比高达5%左右。因此,大力发展粮食烘干机械化是必然趋势,它不仅能提高烘干效率、降低霉变损失、提升粮食品质、延长储藏时间、增加生产者收益,还能加强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产区 粮食烘干 自然晾晒 粮食干燥 粮食品质 选型配套 烘干效率 玉米收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气预测Dijkstra的农机路径优化
11
作者 李文杰 刘珏 《中国科技信息》 2025年第4期85-88,共4页
1背景在南方梅雨季节,农业生产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抢收频繁导致的农机加工能力不足,以及湿度高造成的作物干燥困难和储藏损失。传统的干燥方式如自然晾晒受天气影响,简易通风仓虽能改善通风,但在高湿环境下作物仍易发霉腐烂,而集中处理... 1背景在南方梅雨季节,农业生产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抢收频繁导致的农机加工能力不足,以及湿度高造成的作物干燥困难和储藏损失。传统的干燥方式如自然晾晒受天气影响,简易通风仓虽能改善通风,但在高湿环境下作物仍易发霉腐烂,而集中处理的加工厂与合作社则受到能力不足和设施条件的限制的影响,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作物的需求难以完全满足,导致作物在运输过程中形成损失。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移动式共享农机服务平台提供了针对农机加工能力不足以及作物干燥,储藏困难的解决方案。移动式农机可以直接到达农田进行作业,无需将作物运输到远离生产地点的加工厂。这种方式能够大大减少运输时间,降低作物在运输过程与储藏过程中的损失。然而,目前这些服务平台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现有的服务模式主要以一对一方式展开,这种方式在资源利用率和时间规划上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其次,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方面,管理平台往往缺乏灵活性,难以根据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的实际天气情况调整和优化路径规划。然而恶劣天气如暴雨、干旱或极端温度会严重损害作物的生长,导致产量减少和质量下降。这种天气条件还可能增加病虫害的风险,进一步威胁作物的健康,造成作物的严重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服务 互联网平台 自然晾晒 梅雨季节 路径优化 高湿环境 极端温度 现代工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八角果实挥发性化合物代谢组分析
12
作者 李玉祥 黄兴粉 +4 位作者 王灿 滕娟 杨玉玲 王晓静 孙宏伟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1-12,共12页
【目的】探明不同干燥方式对八角果实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八角果实干燥的处理方式,为八角后期深加工、保存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新鲜八角果实为材料,采用自然晾晒、40℃、50℃、60℃、70℃、80℃和90℃烘干7种处理方式进... 【目的】探明不同干燥方式对八角果实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八角果实干燥的处理方式,为八角后期深加工、保存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新鲜八角果实为材料,采用自然晾晒、40℃、50℃、60℃、70℃、80℃和90℃烘干7种处理方式进行干燥,通过液相色谱-质谱(LC-MS)技术检测分析八角果实代谢产物,阐明八角果实不同温度干燥与自然晾晒处理的代谢物差异。【结果】与自然晾晒相比,八角果实40℃干燥差异代谢产物有11类17种,其中,萜类、醇类和醛类3类代谢物上调;50℃干燥差异代谢物有10类25种,其中,上调代谢物6类(萜类、醇类、酯类、酮类、卤代烃类、酚类);60℃干燥差异代谢物有8类13种,其中,醇类和烃类代谢物上调;70℃干燥差异代谢物为13类40种,其中,醇类、萜类和酯类3类代谢物上调;80℃干燥差异代谢物有13类38种,仅醇类代谢物上调;90℃干燥差异代谢物有13类52种,其中,上调代谢物4类(萜类、醇类、酮类、卤代烃类)。40℃、50℃和60℃干燥的八角果实与自然晾晒差异代谢物较少,上调代谢物主要是苯甲醛、醋酸植物醇、茴香脑、6-异羟基樟脑、乙酸异丁香酚酯和甲基丁香酚等挥发性化合物,提升了八角浓厚的香味。70℃、80℃和90℃干燥的八角果实与自然晾晒差异代谢物较多,且与八角香味相关的许多代谢物下调表达,主要有香芹酮、茴香脑、E-氧化玫瑰、4-蒈烯、对薄荷脑1,5,8-三烯、苯甲醛、芳樟醇、3-甲基苯并噻吩、2-甲基-2-四氢呋喃和2-乙酰基-5-甲基呋喃等挥发性化合物,减弱了八角香味。【结论】不同干燥处理八角果实的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均存在一定差异。40℃、50℃和60℃干燥八角果实,苯甲醛、醋酸植物醇和茴香脑等上调表达的挥发性化合物提升了八角香味。八角果实经50℃干燥后,上调表达的代谢物有萜类、醇类、酯类、酮类、卤代烃类和酚类6类,果实独特香气保持最好,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 干燥温度 干燥 自然晾晒 液相色谱-质谱 挥发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志贤 赵洲桥 +5 位作者 孙乐 张海龙 齐玉堂 张维农 汪有军 杨波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以新鲜油茶籽为原料,对比研究了自然晾晒、快速烘干和慢速烘干三种处理方式对油茶籽品质(脂肪含量、蛋白含量等)和油茶籽油品质(酸价、过氧化值、脂肪酸组成、甾醇、生育酚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慢速烘干处理油茶籽含油率(33.3%)和油茶... 以新鲜油茶籽为原料,对比研究了自然晾晒、快速烘干和慢速烘干三种处理方式对油茶籽品质(脂肪含量、蛋白含量等)和油茶籽油品质(酸价、过氧化值、脂肪酸组成、甾醇、生育酚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慢速烘干处理油茶籽含油率(33.3%)和油茶籽油得率(22.4%)最高,自然晾晒处理的油茶籽油酸价(0.56 mg KOH/g)最小、总生育酚含量最高(215.22 mg/kg),快速烘干处理的油茶籽油总甾醇含量(420.88 mg/100 g)最高,上述结果为油茶籽加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 自然晾晒 快速烘干 慢速烘干 油茶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柿子常见加工产品
14
《农村新技术》 2024年第2期62-62,共1页
柿饼。柿饼是由柿果去皮干制,然后自然起霜而形成的一种天然干果,是柿子加工的主要产品。柿饼口感绵软,富含蔗糖、葡萄糖、果糖、蛋白质、类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其柿霜可保持柿子干燥,还有润燥、化痰、止咳等功效。传统的柿饼加工... 柿饼。柿饼是由柿果去皮干制,然后自然起霜而形成的一种天然干果,是柿子加工的主要产品。柿饼口感绵软,富含蔗糖、葡萄糖、果糖、蛋白质、类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其柿霜可保持柿子干燥,还有润燥、化痰、止咳等功效。传统的柿饼加工采用自然晾晒法生产,易受天气、温度、湿度影响以及灰尘、微生物等污染,而老式干燥房也存在干燥时间长、干燥条件差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晾晒 干燥条件 柿饼 起霜 湿度影响 柿霜 干燥时间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粮食烘干机械化大有潜力可挖
15
作者 冯彧 覃勇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24年第1期8-10,共3页
粮食烘干机械化是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最后一个关键环节。随着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和机械化收获水平提高,粮食收获期相对缩短,大量谷物自然晾晒和存放带来用地和人工成本问题逐步凸显,机械化烘干可以有效解决问题,实现粮食颗粒归仓、丰... 粮食烘干机械化是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最后一个关键环节。随着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和机械化收获水平提高,粮食收获期相对缩短,大量谷物自然晾晒和存放带来用地和人工成本问题逐步凸显,机械化烘干可以有效解决问题,实现粮食颗粒归仓、丰产丰收。同时还可防止谷物发生霉变,提升谷物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成本 谷物品质 自然晾晒 生产经营规模 机械化收获 颗粒归仓 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增加农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澳洲坚果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任二芳 刘功德 +3 位作者 艾静汶 程三红 罗朝丹 罗小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6-141,共6页
以适时采摘的澳洲坚果为原料,探讨自然晾晒、热泵干燥、热风干燥以及超声协同热风干燥4种干燥方式对澳洲坚果果仁品质(水分含量、色泽、质地、酸价、过氧化值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泵干燥得到的澳洲坚果果仁水分含量最... 以适时采摘的澳洲坚果为原料,探讨自然晾晒、热泵干燥、热风干燥以及超声协同热风干燥4种干燥方式对澳洲坚果果仁品质(水分含量、色泽、质地、酸价、过氧化值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泵干燥得到的澳洲坚果果仁水分含量最低,硬度与酸价最小,油酸和棕榈油酸含量最高,果仁脆度最大;但自然晾晒对澳洲坚果果仁的色泽影响最小,且超声协同热风干燥和自然晾晒对澳洲坚果果仁的过氧化值影响最小。综合分析,热泵干燥效果最优,其不仅能提升干燥效率还能较好地保持澳洲坚果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晾晒 热泵干燥 热风干燥 超声协同热风干燥 澳洲坚果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果常温通风干燥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渠琛玲 王雪珂 +3 位作者 汪紫薇 王殿轩 李衡 郭桂霞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1-125,共5页
湿花生果收获后若不及时进行干燥,极易出现发热霉变现象,因此花生干燥是花生生产链条的非常重要一环。我国花生干燥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为自然晾晒和热风干燥,但是自然晾晒受天气影响且需要大面积的晒场,热风干燥耗能高、设备投资大、干... 湿花生果收获后若不及时进行干燥,极易出现发热霉变现象,因此花生干燥是花生生产链条的非常重要一环。我国花生干燥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为自然晾晒和热风干燥,但是自然晾晒受天气影响且需要大面积的晒场,热风干燥耗能高、设备投资大、干燥后花生品质难以保证。本文针对这两种方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常温通风干燥湿花生果的方法,并将自然晾晒、热风干燥、常温通风干燥3种干燥方式进行了比较,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实验结果表明:常温通风干燥时间在阴雨天气条件下也能有效降低湿花生果水分;在通风过程中花生果无发热霉变现象,保证了花生果的质量;这种通风干燥方式设备投资低、操作简便,干燥完成后设备还可兼用于花生果储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花生果 自然晾晒 热风干燥 常温通风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风干燥对扇贝柱品质及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1
18
作者 孙丽雯 刘倩 +2 位作者 侯丽丽 王志朋 高昕 《农产品加工(下)》 2013年第12期1-4,7,共5页
对扇贝柱进行冷风干燥试验,并以传统自然晾晒方法为对照,比较分析干燥时间、干燥速率、基本成分、色差以及微观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扇贝柱样品的干基含水率由250%下降至30%,冷风干燥仅需20 h,是自然晾晒时间的42%。从干燥后的... 对扇贝柱进行冷风干燥试验,并以传统自然晾晒方法为对照,比较分析干燥时间、干燥速率、基本成分、色差以及微观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扇贝柱样品的干基含水率由250%下降至30%,冷风干燥仅需20 h,是自然晾晒时间的42%。从干燥后的成品品质来看,2种干燥方式都能显著增加蛋白质和灰分的含量(p<0.05),而对脂肪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同时,由于冷风干燥温度较低,时间较短,其总糖损失少,含量显著高于自然晾晒样品,而且冷风干燥技术能更好地保持贝柱色泽亮度。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微观组织结构可知,冷风干燥条件下的样品肌纤维结构排列均匀有序,未发生断裂和卷曲现象。因此,与传统自然晾晒干燥方法相比,冷风干燥方式具有干燥时间短、过程控制简单方便、成品品质和安全性均佳等特点,是扇贝柱干燥加工的一种较好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贝柱 冷风干燥 自然晾晒 色差 微观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方式对玉米种子发芽特性及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多成 肖占文 +1 位作者 王永健 张丽萍 《中国种业》 2016年第10期47-49,共3页
选择不同区域繁殖的4个玉米品种,随机抽取自然晾晒与机械烘干处理的种子样本,研究了2种干燥方式对玉米种子发芽特性及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繁殖地点生产的同一玉米品种和不同地点生产的不同玉米品种,采用自然晾晒和机械烘干2种方... 选择不同区域繁殖的4个玉米品种,随机抽取自然晾晒与机械烘干处理的种子样本,研究了2种干燥方式对玉米种子发芽特性及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繁殖地点生产的同一玉米品种和不同地点生产的不同玉米品种,采用自然晾晒和机械烘干2种方式干燥脱水,对其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生长影响不明显,各指标之间显著性检验差异均不显著。自然晾晒种子的综合发芽能力和幼苗生长势略优于机械烘干的种子,对幼苗根冠比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种子 自然晾晒 机械烘干 发芽特性 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青贮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闵文江 吕军海 +4 位作者 刘振宇 李元迎 李瑞影 李军英 孙志云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第9期109-109,共1页
1苜蓿半干青贮原理按照紫花苜蓿青贮时水分含量的高低可分为半干青贮技术和高水分青贮技术两种。目前,我国主要采用半干青贮技术。半干青贮也称低水分青贮,是青绿苜蓿收割后经过自然晾晒或人工干燥等办法,使苜蓿中的含水量下降到一定水... 1苜蓿半干青贮原理按照紫花苜蓿青贮时水分含量的高低可分为半干青贮技术和高水分青贮技术两种。目前,我国主要采用半干青贮技术。半干青贮也称低水分青贮,是青绿苜蓿收割后经过自然晾晒或人工干燥等办法,使苜蓿中的含水量下降到一定水平,然后再进行青贮,这样可以降低细胞呼吸作用,保留更多的养分,同时也可避免在青贮过程中营养成分随着水分外流而浪费。半干青贮的关键技术就是控制苜蓿含水量。半干青贮原理是指在厌氧条件下,苜蓿水含分量在50%~60%时,利用苜蓿鲜草上附着的乳酸菌,使苜蓿产生发酵作用,将青贮饲料中的可溶性糖类转化为乳酸等有机酸,增加了青贮饲料的酸度,当产生的乳酸达到一定程度,也就是青贮饲料pH值降低到4.2时,就抑制了腐败酸菌、丁酸菌等有害细菌的繁殖,乳酸菌也因酸度过大而停止活动,从而达到长期贮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饲料 可溶性糖类 青贮过程 人工干燥 青贮技术 长期贮存 有害细菌 自然晾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