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群际威胁导致自我损耗:自我不确定的中介作用
1
作者 周智敏 赵玉芳 《心理研究》 2025年第1期28-36,共9页
基于综合压力模型与不确定管理理论,采用两个研究考察群际威胁对自我损耗的影响以及自我不确定在其中的作用。研究1采用问卷法测量群际威胁、自我不确定和自我损耗,发现群际威胁与自我损耗正相关,自我不确定在群际威胁和自我损耗之间发... 基于综合压力模型与不确定管理理论,采用两个研究考察群际威胁对自我损耗的影响以及自我不确定在其中的作用。研究1采用问卷法测量群际威胁、自我不确定和自我损耗,发现群际威胁与自我损耗正相关,自我不确定在群际威胁和自我损耗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的作用;研究2采用实验法操纵群际威胁,采用主观完成量表评估和客观完成Stroop任务两种指标测量自我损耗,发现群际威胁会导致主观自我损耗,自我不确定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象征威胁会诱发客观自我损耗,自我不确定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表明群际威胁会导致自我损耗,自我不确定是二者关系的中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际威胁 自我损耗 自我不确定 中介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不确定感:内涵、结构和理论 被引量:25
2
作者 杨庆 毕重增 +1 位作者 李林 黄希庭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2-1024,共13页
自我不确定感是个体在遇到认知、情感以及行为间的不一致或冲突,对重要的心理品质产生困惑和怀疑时体验到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缺乏的状态。文章对自我不确定感的概念进行了梳理,然后提出了概念构想模型,认为其结构应包含认知、情绪和动机成... 自我不确定感是个体在遇到认知、情感以及行为间的不一致或冲突,对重要的心理品质产生困惑和怀疑时体验到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缺乏的状态。文章对自我不确定感的概念进行了梳理,然后提出了概念构想模型,认为其结构应包含认知、情绪和动机成分,再后则以自我不确定感的管理策略为线索对相关理论和模型进行了初步整合。未来研究需在明确界定自我不确定感的基础上开展跨文化比较,从多角度检验自我不确定感管理策略的效果,深入探讨自我不确定感的发生和作用机制,探索如何变自我不确定感的被动防御为主动预防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不确定 自我 意义感 自我实现 文化世界观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不确定感对程序公正效应的调节作用: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3
作者 梁娟 马红宇 高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0-538,共9页
自我不确定感是指个体怀疑"自我",并且对其看法不稳定而产生的内隐与外显的主观感受及反应。其研究方法主要有自我报告法与情境实验法。自DeCremer和Sedikides首先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自我不确定感对程序公正效应的调节作用后... 自我不确定感是指个体怀疑"自我",并且对其看法不稳定而产生的内隐与外显的主观感受及反应。其研究方法主要有自我报告法与情境实验法。自DeCremer和Sedikides首先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自我不确定感对程序公正效应的调节作用后,研究者们通过将自我不确定感分解为情绪自我不确定、地位不确定和归属不确定以及探讨程序公正认知机制,不断扩展了此领域的研究成果。未来可以通过自我不确定感调节效应的本土化研究,自我不确定感特质与情境成分交互作用的探讨,自我不确定感与自我肯定、信息不确定感等相关变量的关系研究,进一步深化此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不确定 程序公正效应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绩效工作系统与男护士自我不确定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岭燕 金倩倩 王务萍 《医院管理论坛》 2019年第2期62-65,共4页
目的了解男护士感知的高绩效工作系统、自我不确定感现状,分析男护士感知高绩效工作系统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2月,应用高绩效工作系统问卷、自我不确定感量表对浙江省3个城市的7家三级医院的297名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护士高... 目的了解男护士感知的高绩效工作系统、自我不确定感现状,分析男护士感知高绩效工作系统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2月,应用高绩效工作系统问卷、自我不确定感量表对浙江省3个城市的7家三级医院的297名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护士高绩效工作系统得分为34.79±3.95分,自我不确定感得分为40.32±10.94分。分层回归分析显示,高绩效工作系统能够独立解释男护士自我不确定感的36.50%。结论男护士感知的高绩效工作系统水平越高,其自我不确定感水平越低,是男护士自我不确定感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护士 自我不确定 高绩效工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不确定感对网络中口碑两极分化产品的偏好研究
5
作者 刘聪 高佳慧 《新媒体研究》 2023年第18期52-58,共7页
基于补偿消费理论,探讨自我不确定感对网络中口碑两极分化产品消费偏好的影响,旨在为个体应对自我不确定感提供新的应对策略,同时也为电商平台在特殊时期推广产品提供一定的营销启示。采用情境实验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实证分析结... 基于补偿消费理论,探讨自我不确定感对网络中口碑两极分化产品消费偏好的影响,旨在为个体应对自我不确定感提供新的应对策略,同时也为电商平台在特殊时期推广产品提供一定的营销启示。采用情境实验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感到自我不确定性的消费者更倾向于口碑两极分化产品;自我不确定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个体寻求特定自我的动机;自我不确定感对口碑两极分化产品的影响能够通过寻求特定自我的中介效应发挥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口碑 自我不确定 产品评分 口碑两极分化产品 特定自我 补偿消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体认同的群体冲突化解的社会治理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苗瑞凯 刘海燕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5期40-44,共5页
群体歧视、群体冲突事件的不断出现,威胁着社会的治安稳定,亟须创新社会治理策略,群体认同理论为群体冲突的化解提供了新的视角。群体认同理论认为社会类化、社会比较以及积极区分所形成的群体会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歧视,刻板印象、... 群体歧视、群体冲突事件的不断出现,威胁着社会的治安稳定,亟须创新社会治理策略,群体认同理论为群体冲突的化解提供了新的视角。群体认同理论认为社会类化、社会比较以及积极区分所形成的群体会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歧视,刻板印象、个体自我不确定感会增强对外群体的歧视程度。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对外群体的刻板印象、提高内群体的自尊水平、采用积极的群体比较的策略来减少群体间的歧视,化解群体间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认同 群体冲突 刻板印象 自我不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Narrative Perspectives Manifested in AI-Kharrat's Novels
7
作者 Yaseen Kittani 《Sociology Study》 2013年第4期309-320,共12页
This study deals with two novels of Eduar AI-Kharrat: Rama wal-Tinnin (Rama and the Dragon, 1979) and al-Zaman al-Akhar (The Other Time, 1985). The text in both novels is of the pluralist, polyphonic and modernis... This study deals with two novels of Eduar AI-Kharrat: Rama wal-Tinnin (Rama and the Dragon, 1979) and al-Zaman al-Akhar (The Other Time, 1985). The text in both novels is of the pluralist, polyphonic and modernistic type and the real and the imaginary are juxtaposed. The narrative imitates at its diverse levels the internal conflict, argument, and uncertainty of the protagonist Michael, who finally finds his self-realization in an imaginary time, "the other time", which is also the title of one of the novels. The present study focuses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alternation of the perspectives and the narrative vision through the destruction of the narrator's identity and the text itself, the analysis of the narrative shift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ird person, the fragmentation of the self, the ambiguity of the signs, the severity of the crisis,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nflict at its diverse levels and multiplicities. Toward this plurality and shift, it is necessary to systematically depend upon what the theories of Bakhtin and Genette have to offer in order to cover the narrative levels and multiple voices prevailing in the tex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harrat polyphonic focalization diegetic leve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认同理论(UIT):概念、内容及元分析研究——兼论对大学生不确定感研究的启示
8
作者 宫黎明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2年第4期41-45,共5页
不确定-认同理论认为,人对自身的感知、态度、价值以及行为的不确定体验是痛苦的,为避免或消除这些不良情绪,人们会通过群体认同来获得确定感。对大学生来说,在学习、生活中的群体认同是推进其发展的持续动力,反之则容易导致其出现自我... 不确定-认同理论认为,人对自身的感知、态度、价值以及行为的不确定体验是痛苦的,为避免或消除这些不良情绪,人们会通过群体认同来获得确定感。对大学生来说,在学习、生活中的群体认同是推进其发展的持续动力,反之则容易导致其出现自我怀疑乃至诱发一系列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对不确定-认同理论研究的述评,结合我国实际阐释该理论对我国大学生不确定感研究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认同理论 不确定 自我不确定 群体认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