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王世贞晚年“自悔”论
被引量:
7
1
作者
魏宏远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2-86,共5页
王世贞晚年仕途不得志,转慕佛道,受昙阳子悔过观及佛教忏悔思想等影响而"自悔"。其"自悔"主要针对所事"笔研"及父难后出仕等内容,表现在文学思想上是"悟"对"不悟"之悔。因"自悔...
王世贞晚年仕途不得志,转慕佛道,受昙阳子悔过观及佛教忏悔思想等影响而"自悔"。其"自悔"主要针对所事"笔研"及父难后出仕等内容,表现在文学思想上是"悟"对"不悟"之悔。因"自悔"而对文学价值与意义产生怀疑和动摇。钱谦益极力鼓吹王世贞晚年"自悔",并夸大其骑墙难下、无力回天之尴尬,为此,遭到钱钟书先生等人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世贞
自悔
钱谦益
钱钟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归有光与王世贞关系探析——兼论王世贞晚年“自悔”说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荣刚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3期33-38,共6页
归有光与王世贞皆是明代有着重要影响的文学家,在文学发展史上均有着一定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归、王二人在为文所学、创作等文学观点上存在着龃龉不合。围绕着归、王龃龉不合的文学观点,遂产生了文学史上具有争议的王世贞晚年"自悔...
归有光与王世贞皆是明代有着重要影响的文学家,在文学发展史上均有着一定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归、王二人在为文所学、创作等文学观点上存在着龃龉不合。围绕着归、王龃龉不合的文学观点,遂产生了文学史上具有争议的王世贞晚年"自悔"之说。王世贞晚年"自悔"说的产生与归、王关系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对归有光与王世贞关系的考证辨析,既可以展现归、王关系的来龙去脉,又可以对王世贞晚年"自悔"说的产生有较为客观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有光
王世贞
关系
自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知恩图报到自悔自责──试析赵孟頫的心态历程
3
作者
徐子方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2-165,共4页
在元代,赵孟頫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精神贵族”。他的宋王孙身分以及超越常人的才华风度,博得了元统治者的始终优容,使其产生知恩图报、赤心输诚的感恩心态。另一方面,同样是宋王孙身分和过人的文采风流,却使得他身遭猜忌,始终小心...
在元代,赵孟頫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精神贵族”。他的宋王孙身分以及超越常人的才华风度,博得了元统治者的始终优容,使其产生知恩图报、赤心输诚的感恩心态。另一方面,同样是宋王孙身分和过人的文采风流,却使得他身遭猜忌,始终小心翼翼而不得大用,更难摆脱故国之思和失节自责的折磨。从这个意义上说,赵孟頫心态之复杂性亦同样超过了常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孟Zhao
心态
知恩图报
自悔
自责
元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悔自责
4
作者
陈光岳
《秘书》
1996年第10期45-45,共1页
在没读《秘书》1996年第5期之前,我是一稿多投的支持者,有时还为自己的稿件能同时在数家刊物上发表而自豪。读了陆娴琴编辑的《“一稿多投”带来的烦恼》一文后给我当头一棒,令我深深自悔、自责。真没想到,“一稿多投”的背后竟给编辑...
在没读《秘书》1996年第5期之前,我是一稿多投的支持者,有时还为自己的稿件能同时在数家刊物上发表而自豪。读了陆娴琴编辑的《“一稿多投”带来的烦恼》一文后给我当头一棒,令我深深自悔、自责。真没想到,“一稿多投”的背后竟给编辑部带来如此多的麻烦。 在一稿多投者的心目中,一稿多投是有千百条理由的。 首先是稿费太低。辛辛苦苦熬出的一篇稿子即便是发在省级报刊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悔
自责
“一稿多投”
英语自学
稿件质量
编辑部
投稿命中率
省级报
新闻出版业
《羊城晚报》
报刊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愧作绮语:论明代文人的自悔心态与文学活动
5
作者
宋子乔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144,共13页
缘于立言心态、儒释思想、流派意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明代文人的自悔现象十分普遍。文人会通过仪式性、象征性的行为坦露自己创作中的悔愧心态,他们既会在文学宗尚上改弦更张,也有可能闭门搁笔、焚汰旧稿,一些文人还会对自身“文人”的...
缘于立言心态、儒释思想、流派意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明代文人的自悔现象十分普遍。文人会通过仪式性、象征性的行为坦露自己创作中的悔愧心态,他们既会在文学宗尚上改弦更张,也有可能闭门搁笔、焚汰旧稿,一些文人还会对自身“文人”的文化身份加以厌弃,表现出弃绝辞章的态度。不同于前代文人,明代文人的自悔常发生在个体与群体的互动之中,这种行为不仅预示他们创作的转捩,也有可能标志着文学共同体的风格嬗变。分析明代文人的自悔行为,可以探究文人心灵史与文学史互动的演进过程,还可以观察明代社会思潮中文道关系、身份意识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文人
自悔
文风嬗变
文学现象
原文传递
王国维《人间词话》新解
被引量:
1
6
作者
曾大兴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8-18,共11页
王国维"境界"说的实质,就是"真实"和"自然"。他的标举"境界",是因为词史上不"真实"、不"自然"的东西太多了。王国维的词史观包含了三项核心内容:一是把词当作"一代...
王国维"境界"说的实质,就是"真实"和"自然"。他的标举"境界",是因为词史上不"真实"、不"自然"的东西太多了。王国维的词史观包含了三项核心内容:一是把词当作"一代之文学"来认识,二是从进化的角度考察词的盛衰之迹,三是从文体自身的角度解释词的盛衰之由。王国维对于词体的认识,是一种文学本体的认识。他的词体观与张惠言的词体观有着本质的不同,和李清照的词体观相比,也是一个历史的进步。王国维不曾"自悔少作"。他的《人间词话》的局限,主要是"语录体"的局限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境界”说
词史观
词体观
自悔
少作
语录体
人间词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世贞晚年“自悔”论
被引量:
7
1
作者
魏宏远
机构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2-86,共5页
文摘
王世贞晚年仕途不得志,转慕佛道,受昙阳子悔过观及佛教忏悔思想等影响而"自悔"。其"自悔"主要针对所事"笔研"及父难后出仕等内容,表现在文学思想上是"悟"对"不悟"之悔。因"自悔"而对文学价值与意义产生怀疑和动摇。钱谦益极力鼓吹王世贞晚年"自悔",并夸大其骑墙难下、无力回天之尴尬,为此,遭到钱钟书先生等人诟病。
关键词
王世贞
自悔
钱谦益
钱钟书
Keywords
Wang Shizhen
Regretting himself
Qian Qianyi
Qian Zhongshu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归有光与王世贞关系探析——兼论王世贞晚年“自悔”说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荣刚
机构
贵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出处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3期33-38,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明代"八股"时文与古文关系研究(16BZW100)
贵州师范学院博士项目:明代取士经义文体流变研究(14BS001)
文摘
归有光与王世贞皆是明代有着重要影响的文学家,在文学发展史上均有着一定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归、王二人在为文所学、创作等文学观点上存在着龃龉不合。围绕着归、王龃龉不合的文学观点,遂产生了文学史上具有争议的王世贞晚年"自悔"之说。王世贞晚年"自悔"说的产生与归、王关系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对归有光与王世贞关系的考证辨析,既可以展现归、王关系的来龙去脉,又可以对王世贞晚年"自悔"说的产生有较为客观的理解。
关键词
归有光
王世贞
关系
自悔
Keywords
Gui Youguang
Wang Shizhen
relationship
self-regret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知恩图报到自悔自责──试析赵孟頫的心态历程
3
作者
徐子方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2-165,共4页
文摘
在元代,赵孟頫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精神贵族”。他的宋王孙身分以及超越常人的才华风度,博得了元统治者的始终优容,使其产生知恩图报、赤心输诚的感恩心态。另一方面,同样是宋王孙身分和过人的文采风流,却使得他身遭猜忌,始终小心翼翼而不得大用,更难摆脱故国之思和失节自责的折磨。从这个意义上说,赵孟頫心态之复杂性亦同样超过了常人。
关键词
赵孟Zhao
心态
知恩图报
自悔
自责
元代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悔自责
4
作者
陈光岳
机构
湖南省新化县商业局
出处
《秘书》
1996年第10期45-45,共1页
文摘
在没读《秘书》1996年第5期之前,我是一稿多投的支持者,有时还为自己的稿件能同时在数家刊物上发表而自豪。读了陆娴琴编辑的《“一稿多投”带来的烦恼》一文后给我当头一棒,令我深深自悔、自责。真没想到,“一稿多投”的背后竟给编辑部带来如此多的麻烦。 在一稿多投者的心目中,一稿多投是有千百条理由的。 首先是稿费太低。辛辛苦苦熬出的一篇稿子即便是发在省级报刊上,
关键词
自悔
自责
“一稿多投”
英语自学
稿件质量
编辑部
投稿命中率
省级报
新闻出版业
《羊城晚报》
报刊编辑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愧作绮语:论明代文人的自悔心态与文学活动
5
作者
宋子乔
机构
浙江大学文学院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144,共13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23M733140)。
文摘
缘于立言心态、儒释思想、流派意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明代文人的自悔现象十分普遍。文人会通过仪式性、象征性的行为坦露自己创作中的悔愧心态,他们既会在文学宗尚上改弦更张,也有可能闭门搁笔、焚汰旧稿,一些文人还会对自身“文人”的文化身份加以厌弃,表现出弃绝辞章的态度。不同于前代文人,明代文人的自悔常发生在个体与群体的互动之中,这种行为不仅预示他们创作的转捩,也有可能标志着文学共同体的风格嬗变。分析明代文人的自悔行为,可以探究文人心灵史与文学史互动的演进过程,还可以观察明代社会思潮中文道关系、身份意识等问题。
关键词
明代文人
自悔
文风嬗变
文学现象
Keywords
the Ming Dynasty literati
self-repentance
style transmutation
literary phenomena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王国维《人间词话》新解
被引量:
1
6
作者
曾大兴
机构
广州大学
出处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8-18,共11页
文摘
王国维"境界"说的实质,就是"真实"和"自然"。他的标举"境界",是因为词史上不"真实"、不"自然"的东西太多了。王国维的词史观包含了三项核心内容:一是把词当作"一代之文学"来认识,二是从进化的角度考察词的盛衰之迹,三是从文体自身的角度解释词的盛衰之由。王国维对于词体的认识,是一种文学本体的认识。他的词体观与张惠言的词体观有着本质的不同,和李清照的词体观相比,也是一个历史的进步。王国维不曾"自悔少作"。他的《人间词话》的局限,主要是"语录体"的局限造成的。
关键词
王国维
“境界”说
词史观
词体观
自悔
少作
语录体
人间词话
Keywords
Wang Guowei
"theory of realm"
view on style of Ci-poetry
view on style of Ci-poetry
regret for workingless
Quotation
the book "Ci-poetry"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王世贞晚年“自悔”论
魏宏远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归有光与王世贞关系探析——兼论王世贞晚年“自悔”说
张荣刚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知恩图报到自悔自责──试析赵孟頫的心态历程
徐子方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自悔自责
陈光岳
《秘书》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愧作绮语:论明代文人的自悔心态与文学活动
宋子乔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6
王国维《人间词话》新解
曾大兴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