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AA-ICM技术单次提取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姜丽丽 赵敏 +3 位作者 谢正祥 王志芳 王皎皎 黄世峰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9-322,共4页
目的比较基于自参考、自相关、自适应干扰对消技术(AAA-ICM)的单次提取与传统叠加平均两种方法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信号提取中的效果,并评估该技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40例青光眼患者与33例正常对照者进行P-VEP检测,分别应... 目的比较基于自参考、自相关、自适应干扰对消技术(AAA-ICM)的单次提取与传统叠加平均两种方法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信号提取中的效果,并评估该技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40例青光眼患者与33例正常对照者进行P-VEP检测,分别应用单次提取及叠加平均两种方法提取出VEP波形,并计算出Pm波潜伏期(LPm)的正常值范围,参照正常值分析疾病组的检测结果,并与经叠加平均法计算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参照本研究得出的正常值范围,对患者组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出这种基于AAA-ICM技术的单次提取对青光眼检测的灵敏度为98.4%,特异度为88.9%,准确度为96.3%。两种信号提取方式得出的Pm潜伏期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单次提取方式提取VEP,在对青光眼疾病的诊断结果上与传统叠加平均方法相一致,且用时短、患者耐受性好、背景干扰少,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诱发电位 青光眼 信号提取 自参考、自相关、自适应干扰对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频率合成器 被引量:2
2
作者 蒋燕义 毕志毅 马龙生 《量子光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3-138,共6页
从光学频率合成器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飞秒锁模脉冲激光在时域和频域上的分布特征,并分别介绍了输出激光的两个重要参数即重复频率fr和零频fceo的几种控制方法,以及光学频率合成器实现频率连接和转换的过程,最后介绍了光学频率合成器... 从光学频率合成器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飞秒锁模脉冲激光在时域和频域上的分布特征,并分别介绍了输出激光的两个重要参数即重复频率fr和零频fceo的几种控制方法,以及光学频率合成器实现频率连接和转换的过程,最后介绍了光学频率合成器两次国际比对研究与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频率合成 光梳 自参考技术 光频比对 光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光学频率梳 被引量:6
3
作者 谢戈辉 刘洋 +4 位作者 罗大平 朱志伟 邓泽江 顾澄琳 李文雪 《自然杂志》 2019年第1期15-23,共9页
在时域上,光学频率梳(光频梳)表现为时间间隔固定的超短脉冲序列,具有飞秒量级的时间宽度和极高的瞬时电场强度;在频域上,光频梳呈现为数百万频率间隔固定的频率齿的集合,每根梳齿都具备窄线宽稳频连续激光器的频率精度。光频梳已经发... 在时域上,光学频率梳(光频梳)表现为时间间隔固定的超短脉冲序列,具有飞秒量级的时间宽度和极高的瞬时电场强度;在频域上,光频梳呈现为数百万频率间隔固定的频率齿的集合,每根梳齿都具备窄线宽稳频连续激光器的频率精度。光频梳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科研工具,广泛应用于高精度原子、分子特征信息识别,物质内部结构解析,生物成像及空间遥感成像等诸多科学研究领域。文章首先说明光频梳的基本技术原理,然后介绍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光频梳研制领域的进展,并详细介绍基于自研光频梳发展的两种应用:双光梳三维编码成像和双光梳分子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频率梳 飞秒锁模激光器 载波包络相位频率 重复频率 f-2f自参考探测技术 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NC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齿轮箱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17
4
作者 高佳豪 郭瑜 伍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04-209,257,共7页
近来以深度学习算法为代表的滚动轴承特征智能提取和故障辨识技术被广泛研究,但目前研究大多局限于无强干扰的轴承故障。在齿轮箱存在较强齿轮振动干扰条件下,基于此类算法的轴承故障辨识率将显著降低。为提高在较强齿轮振动信号干扰下... 近来以深度学习算法为代表的滚动轴承特征智能提取和故障辨识技术被广泛研究,但目前研究大多局限于无强干扰的轴承故障。在齿轮箱存在较强齿轮振动干扰条件下,基于此类算法的轴承故障辨识率将显著降低。为提高在较强齿轮振动信号干扰下齿轮箱轴承故障智能辨识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参考自适应噪声消除技术(SANC)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的齿轮箱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SANC将齿轮箱振动信号分离为周期性信号分量成分和随机信号分量,抑制齿轮等周期强干扰成分,再通过1D-CNN对包含轴承故障特征的随机信号成分进行智能特征提取和识别,实现在齿轮振动干扰下齿轮箱轴承故障辨识率的提高。通过与不同方法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优势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箱 自参考自适应噪声消除技术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D-CNN-LSTM混合神经网络模型的风电机组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 被引量:9
5
作者 黎阳羊 胡金磊 +3 位作者 赖俊驹 王伟 赵阳 杨帆 《电气自动化》 2021年第5期20-22,26,共4页
风力发电机组行星齿轮箱振动信号是一种非线性非平稳的复杂信号,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面对此类信号时,能够很好处理的范围有限。为提高在强外界干扰条件下故障智能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 风力发电机组行星齿轮箱振动信号是一种非线性非平稳的复杂信号,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面对此类信号时,能够很好处理的范围有限。为提高在强外界干扰条件下故障智能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混合模型的故障智能诊断方法。首先利用自参考自适应噪声消除技术(SANC)将齿轮箱振动信号分离为周期性信号分量成分和随机信号分量成分,再对包含齿轮箱故障特征的周期性信号成分进行智能特征提取和识别。经验证,所提方法较其他不同方法有明显优势,故障识别率达到99.85%,说明能有效抑制干扰信号,提高故障识别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箱 自参考自适应噪声消除技术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LN晶体差频测量飞秒激光脉冲的载波包络相移 被引量:9
6
作者 韩海年 赵研英 +4 位作者 张炜 朱江峰 王鹏 魏志义 李师群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756-2759,共4页
在飞秒激光频率梳系统中,通常采用自参考技术测量飞秒激光脉冲的载波包络相移,但该技术需要采用光子晶体光纤进行光谱扩展从而增加了系统的不稳定性,这种技术已经制约了高稳定度的飞秒激光频率梳的发展.采用PPLN晶体差频法测量了宽谱钛... 在飞秒激光频率梳系统中,通常采用自参考技术测量飞秒激光脉冲的载波包络相移,但该技术需要采用光子晶体光纤进行光谱扩展从而增加了系统的不稳定性,这种技术已经制约了高稳定度的飞秒激光频率梳的发展.采用PPLN晶体差频法测量了宽谱钛宝石振荡器输出的7fs激光脉冲的载波包络频移,得到了大于30dB的拍频信号,为研制无光纤的新一代高稳定度光学频率梳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光学频率梳 自参考技术 差频技术 载波包络相移
原文传递
双光路测量红外飞秒激光脉冲的载波包络相位稳定性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建良 张春梅 +1 位作者 宋立伟 冷雨欣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966-3970,共5页
描述了利用双光路自参考技术测量红外飞秒脉冲载波包络相移的方法,并通过建立的红外飞秒脉冲载波包络相移测量装置,实验测量了自主搭建的可调谐光学参量放大系统输出的红外飞秒激光脉冲的载波包络相移.对于1.6μm的激光脉冲,测量得到在1... 描述了利用双光路自参考技术测量红外飞秒脉冲载波包络相移的方法,并通过建立的红外飞秒脉冲载波包络相移测量装置,实验测量了自主搭建的可调谐光学参量放大系统输出的红外飞秒激光脉冲的载波包络相移.对于1.6μm的激光脉冲,测量得到在100s内其相位抖动为115mrad(rms).实验结果表明双光路法具有易于调节、测量方便、应用性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测量 自参考技术 双光路 载波包络相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