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浮动发射武器瞎火自动复位装置设计与仿真研究
1
作者 黄文俊 邱明 +2 位作者 郭飞 宋杰 廖振强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0-66,共7页
为解决某高初速榴弹发射器浮动发射过程中遇瞎火后自动机无法自动复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利用火药燃气能量的瞎火自动复位装置,从数学建模、数值计算和动力学仿真研究来验证了该装置实现自动机自动复位的可行性。首先基于武器气体动力学... 为解决某高初速榴弹发射器浮动发射过程中遇瞎火后自动机无法自动复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利用火药燃气能量的瞎火自动复位装置,从数学建模、数值计算和动力学仿真研究来验证了该装置实现自动机自动复位的可行性。首先基于武器气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该瞎火自动复位装置的气体动力学模型;随后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该装置的导气孔位置、导气孔直径和集气室容积3个关键结构参数对集气室内气体压力和弹丸初速的影响;最后对武器系统浮动发射和瞎火后自动机复位过程开展了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获得了武器射击后坐力和自动机复进后坐位移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当导气孔位置为340 mm、导气孔直径为15 mm、集气室长度为50 mm时,该装置能够实现武器浮动发射过程中遇瞎火后自动机的自动复位,此时弹丸初速为441.19 m/s,初速损失率为2.12%,武器后坐力峰值为754.73 N,该研究可为武器浮动发射瞎火自动复位装置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弹发射器 火药燃气 瞎火 自动复位装置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火防烟阀自动复位装置的研讨
2
作者 张静 《通风除尘》 1989年第2期29-32,共4页
本文介绍的是建筑防火防烟阀自动复位装置。在控制中心控制下,开启的阀门叶片通过它能自动复位,从而可取代人工手动复位。
关键词 防火阀 防烟阀 自动复位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冶金起重机无线遥控自动复位装置的设计改造
3
作者 刘跃强 《电子世界》 2014年第12期333-333,共1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PLC控制和无线遥控技术在冶金起重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设计冶金起重机无线遥控自动复位装置,能够快速处理遥控器信号丢失死机故障,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冶金起重机 无线遥控器 自动复位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校准装置自动复位测量系统
4
作者 李洪 江孝国 +4 位作者 杨兴林 刘云龙 谷占军 叶毅 龙全红 《高能量密度物理》 2012年第2期61-66,共6页
高精度校准装置作为三维空间力系多力值的标定装置,是一种用于风洞天平校准的特殊计量标准设备。目前广泛采用的复位型体轴系天平校准装置需要保证加载力系始终与天平体轴系重合,其中自动复位及测量系统是关键。采用正交布局的6-SPS... 高精度校准装置作为三维空间力系多力值的标定装置,是一种用于风洞天平校准的特殊计量标准设备。目前广泛采用的复位型体轴系天平校准装置需要保证加载力系始终与天平体轴系重合,其中自动复位及测量系统是关键。采用正交布局的6-SPS机构作为六自由度复位机构,基于多线阵CCD相机的加载头位移和姿态测量,使系统具有承载能力大、结构简单、复位精度容易保证、测量和维护便捷的特点;通过对系统进行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路线可使系统工作可靠,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校准装置 自动复位装置 位移 姿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桥梁摇轴支座铰轴横向移位病害处理 被引量:3
5
作者 姜兰潮 曾建源 +1 位作者 祁翔恬 张敬学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45-149,共5页
铰接摇轴支座多用于跨度在20~32 m的铁路桥梁,近年发现一些支座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病害,主要表现为活动支座的铰轴横向移位,并由此导致部分支座的部件在铰轴的横向顶推挤压下发生破坏而失去约束功能,为铁路桥梁的运营埋下安全隐患,需要对... 铰接摇轴支座多用于跨度在20~32 m的铁路桥梁,近年发现一些支座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病害,主要表现为活动支座的铰轴横向移位,并由此导致部分支座的部件在铰轴的横向顶推挤压下发生破坏而失去约束功能,为铁路桥梁的运营埋下安全隐患,需要对病害支座进行复位。对病害支座进行了数值计算和试验研究,通过车桥耦合计算得到横向力最大为160 k N,通过支座仿真计算,发生横向移位需要139 k N的横向作用力,现场实测铰轴复位需要190~210 k N的水平力,既解释了病害发生的原因,也说明了铰轴复位的可能性。根据计算和试验结果开发了一套简单易行的铰轴大刚度横向自动复位装置,可根治铰轴横向移位病害,并且该装置在列车运营时即可安装,对铁路运营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轴支座 横向移位 自动复位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供水系统液控阀阀位漂移研究
6
作者 罗雄杰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2003年第3期86-89,共4页
分析深圳市东江水源工程管理处永湖泵站液控阀阀位漂移成因,主要是厂家设计选型失误.提出阀门自动复位装置及碟式制动器改造方案,实验表明该方案能抑制阀位漂移,满足泵站运行要求.
关键词 深圳 供水系统 液控阀 阀位漂移 东江水源工程 泵站 自动复位装置 碟式制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