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摩擦表面纳米铜自修复膜显微硬度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谦 许一 +2 位作者 王晓丽 史佩京 于鹤龙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59,63,共5页
利用T-11摩擦磨损试验机和MM-200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了用纳米铜添加剂润滑的摩擦磨损试验,在磨痕表面形成了富含Cu元素的表面膜。纳米压痕试验结果表明,基体的硬度为10~13GPa,而表面自修复膜的硬度从5GPa到10GPa,变化范围比较大。从硬... 利用T-11摩擦磨损试验机和MM-200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了用纳米铜添加剂润滑的摩擦磨损试验,在磨痕表面形成了富含Cu元素的表面膜。纳米压痕试验结果表明,基体的硬度为10~13GPa,而表面自修复膜的硬度从5GPa到10GPa,变化范围比较大。从硬度以及加工硬化程度和蠕变位移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摩擦表面自修复膜的这些性能与纯铜膜的性能有很大的区别,而且在不同的深度有不同的变化,说明薄膜不是均匀铜膜,而是在成分、组织结构上有变化的复合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铜 自修复膜 纳米压痕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载荷对45^#钢表面自修复膜成膜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文刚 高玉周 张会臣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9-112,121,共5页
为制备在润滑油中具有良好分散性的自修复粉体和研究不同载荷对自修复膜成膜的影响,分析了钛酸酯偶联剂对蛇纹石粉体表面的修饰作用,探讨了不同载荷下添加剂对金属摩擦副的自修复作用,解析了试样表面形貌和试样表面化学成分.结果表明:... 为制备在润滑油中具有良好分散性的自修复粉体和研究不同载荷对自修复膜成膜的影响,分析了钛酸酯偶联剂对蛇纹石粉体表面的修饰作用,探讨了不同载荷下添加剂对金属摩擦副的自修复作用,解析了试样表面形貌和试样表面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经钛酸酯偶联剂修饰的粉体在润滑油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在润滑油中加入蛇纹石粉体和分散剂可显著增加耐磨减摩性能.当载荷为300 N,含有添加剂的润滑油润滑条件下,摩擦副的摩擦系数较纯基础油低,添加剂起减摩作用;当载荷为600 N和900 N时,蛇纹石粉体在表面形成相对完整、光滑的自修复膜层,避免了金属表面的直接接触,从而起到降低磨损的作用;当载荷为900 N时,表面自修复膜层在摩擦机械力和热的作用下,发生化学脱水反应,自修复膜层表面有较多的微小孔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表面 自修复膜 影响 摩擦磨损 添加剂 载荷
原文传递
微弧氧化后Mg-8Li合金表面MgLiAlY-LDHs@GO膜层的生长及耐蚀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岩 吴量 +8 位作者 汪安 汪瑞俊 姚文辉 袁媛 谢治辉 张欣怡 吴嘉豪 陈勇花 潘复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33,74,共13页
目的提高Mg-8Li合金的耐蚀性能。方法首先在Mg-8Li合金表面制备微弧氧化膜(MAO),然后使用原位水热法在微弧氧化膜表面原位生长掺杂氧化石墨烯(GO)的四元(MgLiAlY)层状双羟基金属氧化物(LDHs)智能自修复膜层。采用SEM、XRD、FT-IR、EDS、... 目的提高Mg-8Li合金的耐蚀性能。方法首先在Mg-8Li合金表面制备微弧氧化膜(MAO),然后使用原位水热法在微弧氧化膜表面原位生长掺杂氧化石墨烯(GO)的四元(MgLiAlY)层状双羟基金属氧化物(LDHs)智能自修复膜层。采用SEM、XRD、FT-IR、EDS、ICP等手段研究MgLiAlY-LDHs@GO膜层的形貌、结构以及成分。通过EIS、Tafel以及浸泡试验等研究膜层的耐蚀性能,分析膜层的腐蚀行为,阐释其耐蚀机理。结果GO的掺杂可以促使LDHs纳米片生长得更加致密,主体层板中具有缓蚀作用的Y3+可以提高涂层的耐蚀性,四元LDHs的生长所需要的Mg^(2+)、Li^(+)、Al^(3+)等离子来源于镁锂合金基体以及微弧氧化膜的溶解,其中Li+也可以促进LDHs纳米片生长得更为均匀细密。膜层的腐蚀电流密度为6.03×10^(–7)A/cm^(2),比MAO膜层降低了1个数量级,提高了镁锂合金的耐蚀性能。结论GO的负载使LDHs的耐蚀性能和膜层稳定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引入稀土元素Y会改变LDHs的骨架,造成晶格畸变,使得LDHs微观形貌呈现褶皱状,剩下部分以Y(OH)3形式存在于涂层表面,可进一步提高膜层的耐蚀性能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锂合金 微弧氧化 层状双羟基金属氧化物 氧化石墨烯 耐蚀性能 自修复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不锈钢微动磨蚀过程表面钝化膜自修复行为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闫建中 吴荫顺 +1 位作者 李久青 张琳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35-360,共26页
采用球-平面接触设备,对轧制固溶316L不锈钢在不同NaCl溶液微动过程中,表面钝化膜的自修复行为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溶液腐蚀特性及缝隙腐蚀行为对微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腐蚀特性的改变引起材料钝化膜自修复行为的差... 采用球-平面接触设备,对轧制固溶316L不锈钢在不同NaCl溶液微动过程中,表面钝化膜的自修复行为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溶液腐蚀特性及缝隙腐蚀行为对微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腐蚀特性的改变引起材料钝化膜自修复行为的差异,但不显著.在去离子水溶液中,316L不锈钢表面钝化膜保持了较高的自修复能力,稳定阶段表面钝化膜自修复约占平衡态下钝化膜厚度的 17%,说明316L不锈钢表面钝化膜在微动过程并不能长期有效地保护材料免受腐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钝化自修复行为 微动磨蚀 人体植入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stelloy-B3在Cl^-醋酸溶液中钝化膜自修复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彭小敏 张伟 陈美全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10年第5期19-20,76,共3页
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电化学试验研究了Hastelloy-B3(N 10675)在含Cl^-醋酸溶液中钝化膜自修复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大和温度的升高,钝化电位(Eth)越小,钝化膜的自修复能力越强;B3合金由于Mo含量高,钝化膜自修复能力非常强,在含C... 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电化学试验研究了Hastelloy-B3(N 10675)在含Cl^-醋酸溶液中钝化膜自修复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大和温度的升高,钝化电位(Eth)越小,钝化膜的自修复能力越强;B3合金由于Mo含量高,钝化膜自修复能力非常强,在含Cl^-醋酸溶液中具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氏B3合金 钝化自修复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修复多层液膜和壳聚糖采前处理对杧果果实品质及保鲜的效应 被引量:3
6
作者 黄玉咪 杨文慧 +3 位作者 徐超 周宇香 封碧红 肖乃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5-101,105,共8页
以"桂热82号"杧为材料,采前30 d对杧果果实分别进行1%壳聚糖浸涂、自修复多层液膜浸涂及对照(清水)处理,探讨这两种保鲜方式对杧果采后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自修复多层液膜处理可以抑制杧果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 以"桂热82号"杧为材料,采前30 d对杧果果实分别进行1%壳聚糖浸涂、自修复多层液膜浸涂及对照(清水)处理,探讨这两种保鲜方式对杧果采后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自修复多层液膜处理可以抑制杧果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延缓杧果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及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更好地维持杧果果实品质,此外,自修复多层液膜处理还抑制了果实丙二醛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的上升,降低了膜脂系统的伤害,提高了杧果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提高了果实抗氧化能力。与1%壳聚糖浸涂处理相比,自修复多层液膜处理对杧果的果实品质和采后保鲜效应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 采前涂 壳聚糖 自修复多层液 果实品质 采后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自修复防护膜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马骥 常萌蕾 +2 位作者 魏红阳 黄银纯 陈东初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共7页
采用表面处理可以减缓铝合金的腐蚀,延长服役时间。近年来国内外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铝合金表面自修复防护膜,这类表面防护膜发生腐蚀时,能够自行修复破损处,恢复原有的防护效果,是一种新型的智能防护涂层。根据作用机理,自修复防护膜可分... 采用表面处理可以减缓铝合金的腐蚀,延长服役时间。近年来国内外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铝合金表面自修复防护膜,这类表面防护膜发生腐蚀时,能够自行修复破损处,恢复原有的防护效果,是一种新型的智能防护涂层。根据作用机理,自修复防护膜可分为自发型和非自发型两类,阐述了不同种类防护膜的自修复原理。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应用于铝合金表面的自修复防护膜,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自修复防护 耐蚀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坡缕石润滑油添加剂对45^#钢摩擦副的抗磨及自修复性能 被引量:9
8
作者 吴雪梅 周元康 +3 位作者 杨绿 王陈向 李屹 陈建海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2-87,共6页
制备的纳米坡缕石粒子经KH550表面修饰后分别按质量分数为2%,4%添加到150N基础油中,采用MMU-10G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对45#调质钢摩擦副的抗磨减摩和自修复性能。利用电子天平测定试样的失重量以表征其耐磨性能和自修... 制备的纳米坡缕石粒子经KH550表面修饰后分别按质量分数为2%,4%添加到150N基础油中,采用MMU-10G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对45#调质钢摩擦副的抗磨减摩和自修复性能。利用电子天平测定试样的失重量以表征其耐磨性能和自修复效果,用光学显微镜和SEM对摩擦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借助EDX测定摩擦表面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试样在纳米坡缕石添加剂为2%的润滑油体系中自修复作用微弱,磨损率下降有限,减磨仅发生在初期磨合阶段;而试样在坡缕石添加剂为4%的润滑油体系中总磨损量比纯基础油体系下降了26.5%,经成分和形貌分析,该试样表面生成了含坡缕石特征元素呈斑状分布的自修复膜层,耐磨性和自修复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坡缕石 摩擦副 磨合 正常磨损 自修复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改性对埃洛石纳米管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秦媛 杨刚 彭建财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1,共7页
为增强埃洛石纳米管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埃洛石纳米管进行结构改性,并研究球磨、酸碱化和煅烧结构改性对埃洛石纳米管物相、形貌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法球磨对埃洛石纳米管形貌和成分的影响最... 为增强埃洛石纳米管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埃洛石纳米管进行结构改性,并研究球磨、酸碱化和煅烧结构改性对埃洛石纳米管物相、形貌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法球磨对埃洛石纳米管形貌和成分的影响最小,酸碱化会导致埃洛石的Si/Al含量比发生变化,而煅烧会导致埃洛石脱羟发生相变。摩擦学试验表明,球磨时间对埃洛石摩擦因数影响最大,其次为酸碱化、煅烧温度;煅烧温度对埃洛石抗磨性能影响最大,其次为酸碱化、球磨时间;未球磨、酸化并在600℃煅烧后的埃洛石具有最佳的抗磨性能。改性埃洛石抗磨性能的提升均归因于摩擦过程中其在摩擦表面形成了含Al、O、Si的摩擦膜。极差分析表明煅烧温度的影响远远大于球磨和酸碱化,即煅烧温度对埃洛石自修复膜的形成影响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洛石纳米管 结构改性 正交试验 摩擦学性能 自修复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铜添加剂在装备修复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晓丽 徐滨士 +3 位作者 许一 史佩京 于鹤龙 赵阳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6年第z1期134-136,共3页
考察了纳米铜添加剂在不同润滑油中的减摩抗磨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磨损表面进行了形貌和元素分析,模拟实际工况进行了300h的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表明:纳米铜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可使润滑油650SN的摩擦系数降低48%,磨... 考察了纳米铜添加剂在不同润滑油中的减摩抗磨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磨损表面进行了形貌和元素分析,模拟实际工况进行了300h的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表明:纳米铜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可使润滑油650SN的摩擦系数降低48%,磨痕宽度降低21%;使坦克润滑油50CC的摩擦系数降低40%,磨痕宽度降低33%;使柴油机油15W/40CD和汽油机油15W/40SF的摩擦系数分别降低9%和15%,磨痕宽度分别降低22%和18%。在摩擦过程中,纳米铜添加剂能够在磨损表面形成了一层疏松的自修复膜,这层修复膜隔离了摩擦副之间的直接接触,修复了磨损表面的微损伤,从而起到有效的自修复作用。由纳米铜等添加剂组成的复合型添加剂具有优良的动力性、自修复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铜添加剂 减摩抗磨 自修复膜 台架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加工液对金属表面的润滑与修复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建林 孟亚男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4,共14页
兼具润滑与表面修复功能的纳米粒子已开始应用于金属加工液中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传统加工液不同,将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到水性或油性基液中制备的纳米加工液除了具有润滑冷却、减摩抗磨作用外,其表面修复功能更加值得关注,... 兼具润滑与表面修复功能的纳米粒子已开始应用于金属加工液中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传统加工液不同,将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到水性或油性基液中制备的纳米加工液除了具有润滑冷却、减摩抗磨作用外,其表面修复功能更加值得关注,在提高金属加工表面质量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虽然纳米加工液具有诸多优势,但其分散稳定性、润滑机理及其表面修复功能仍是纳米润滑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主要针对近年来纳米粒子的润滑机理与其表面修复作用的微观本质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与发展进行阐述。从纳米粒子的选择与分散出发,讨论了添加表面活性剂和对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这两种提高纳米粒子分散稳定性的主要方法。重点论述了滚珠轴承效应、薄膜润滑机制、自修复功能和微量磨削作用这四种被广泛认同的纳米润滑机理,依据前人的研究结果,归纳这四种润滑机理的理论模型、适用情况及其相互间的配合关系。此外,从纳米粒子的润滑机理出发,探索其表面修复作用,对金属表面的物理吸附膜、化学反应膜及沉积自修复膜进行判别与比较,分析其表面修复作用的微观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修复 自修复膜 润滑机理 纳米粒子 金属加工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土/Cu复合纳米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聂华伟 周元康 +1 位作者 杨绿 朱文祥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2,共5页
共混制备蒙脱土与Cu(MMT/Cu)复合纳米粒子,将其添加到150N基础油中,以45#钢为摩擦副,利用MMU-10G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其摩擦学性能,使用EPMA-1600电子探针、金相显微镜、Genesis能谱仪进行试样磨损面形貌观察和组成元素分析。结果表明:MM... 共混制备蒙脱土与Cu(MMT/Cu)复合纳米粒子,将其添加到150N基础油中,以45#钢为摩擦副,利用MMU-10G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其摩擦学性能,使用EPMA-1600电子探针、金相显微镜、Genesis能谱仪进行试样磨损面形貌观察和组成元素分析。结果表明:MMT/Cu复合纳米粒子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具有优异的减摩效果和抗磨性能,与基础油相比,添加了MMT/Cu复合纳米粒子的油样使摩擦副的平均摩擦因数下降52%,摩擦副试样失重减少55%,这是由于MMT/Cu复合纳米粒子在摩擦表面生成了自修复膜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纳米材料 润滑油添加剂 减摩抗磨性能 自修复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缕石载铜复合纳米润滑添加剂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建海 丁旭 +2 位作者 吴雪梅 周元康 李屹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6-60,65,共6页
使用化学还原法制备坡缕石载铜复合纳米颗粒,以铸铁HT200作为摩擦副,采用MMU-10G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该纳米颗粒作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行为,使用EPMA-1600电子探针、金相显微镜、Genesis能谱仪进行试样磨损面形貌观察和组成元素分析。... 使用化学还原法制备坡缕石载铜复合纳米颗粒,以铸铁HT200作为摩擦副,采用MMU-10G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该纳米颗粒作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行为,使用EPMA-1600电子探针、金相显微镜、Genesis能谱仪进行试样磨损面形貌观察和组成元素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纳米复合颗粒作为润滑添加剂具有优异的减摩效果和良好的抗磨性能,与基础油150N相比,平均摩擦因数下降66.2%,对应的摩擦副试件磨损失重减少80.9%,在试件表面生成由纳米坡缕石和纳米铜共同组成的自修复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缕石载铜 减摩抗磨 自修复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石和坡缕石纳米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4
14
作者 曹阳 周元康 +2 位作者 吴雪梅 张大斌 杨绿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2-28,共7页
将KH550偶联剂修饰的纳米蒙脱石和纳米坡缕石,分别按质量比3%添加到150N基础油中制备2种纳米润滑油分散体系,用激光粒度分析仪、TEM、IR表征纳米添加剂的分散稳定性,在MMU-10G摩擦磨损试验机上测试2种纳米润滑油对45#钢的减摩抗磨性能,... 将KH550偶联剂修饰的纳米蒙脱石和纳米坡缕石,分别按质量比3%添加到150N基础油中制备2种纳米润滑油分散体系,用激光粒度分析仪、TEM、IR表征纳米添加剂的分散稳定性,在MMU-10G摩擦磨损试验机上测试2种纳米润滑油对45#钢的减摩抗磨性能,用SEM和EDX等分析摩擦试样表面成分与形貌的变化及影响摩擦学性能的机制。结果表明:纳米蒙脱石平均粒径较小,在150N基础油中分散更稳定;2种纳米润滑油相比纯基础油润滑时的平均摩擦因数和磨损量均明显下降,其中纳米蒙脱石润滑油的抗磨减摩性能最好;2种纳米润滑油润滑时摩擦试样表面分别生成了含蒙脱石和坡缕石特征元素的自修复膜层,其中蒙脱石特征元素含量相对较高,说明纳米蒙脱石摩擦学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坡缕石 润滑油添加剂 摩擦磨损 自修复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缕石/铜复合纳米粉体对HT200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雪梅 周元康 杨绿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2-226,共5页
用共混法制备1∶1的坡缕石/铜复合纳米粉体,经表面修饰后按质量比2%添加到150N基础油中,制备出含复合纳米材料添加剂的润滑油体系。用MMU-10G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该润滑油添加剂对HT200对磨试样的摩擦学性能,并用高精度电子天平测定试件... 用共混法制备1∶1的坡缕石/铜复合纳米粉体,经表面修饰后按质量比2%添加到150N基础油中,制备出含复合纳米材料添加剂的润滑油体系。用MMU-10G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该润滑油添加剂对HT200对磨试样的摩擦学性能,并用高精度电子天平测定试件的失重量以评定其耐磨性能。用扫描电镜SEM、EDX等分析了摩擦磨损试验后表面成分与形貌的变化,并分析了摩擦学性能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制备的坡缕石/铜复合纳米粉体在基础油中分散性良好,颗粒大小不超过200nm,能明显提高摩擦副的减摩抗磨性能,平均摩擦因数下降19.1%,总磨损量下降44%,试件表面生成了含坡缕石特征元素和铜元素的自修复膜层,这是纳米坡缕石和纳米铜粒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坡缕石 纳米铜 摩擦磨损性能 自修复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坡缕石/铟作为菜籽油添加剂的摩擦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群 王玥 +2 位作者 孙飞 周元康 张英哲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104,共4页
制备几种不同质量配比的纳米坡缕石/铟复合微粒,作为菜籽油润滑添加剂,在四球机上试验考察其油膜强度PB和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当纳米坡缕石与纳米铟的质量复合比为1∶3时,润滑体系具有高的抗极压、抗磨减摩能力,综合磨损值(ZMZ)降低35... 制备几种不同质量配比的纳米坡缕石/铟复合微粒,作为菜籽油润滑添加剂,在四球机上试验考察其油膜强度PB和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当纳米坡缕石与纳米铟的质量复合比为1∶3时,润滑体系具有高的抗极压、抗磨减摩能力,综合磨损值(ZMZ)降低35.73%,摩擦因数降低18.6%,最大无卡咬负荷增加了21%。SEM和EDAX分析磨损表面可知,油膜强度的提高及摩擦学性能的改善是因为润滑体系中纳米坡缕石微粒和金属铟纳米微粒在钢球接触区发生相互作用形成自修复膜层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缕石/铟 菜籽油 减摩抗磨 复合比 自修复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蒙脱石微粒在润滑油中分散稳定性对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永江 曹阳 +2 位作者 马雄位 许盛 王孟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42,共7页
采用油胺、油酸、KH55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4种改性剂对经预处理的蒙脱石进行亲油性改性处理,研究分散剂添加量对改性蒙脱石在油液中分散稳定性的影响,并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改性蒙脱石在油液中的分散情况对其摩擦学性... 采用油胺、油酸、KH55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4种改性剂对经预处理的蒙脱石进行亲油性改性处理,研究分散剂添加量对改性蒙脱石在油液中分散稳定性的影响,并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改性蒙脱石在油液中的分散情况对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接触角与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CTAB对蒙脱石的亲油性改性效果最优;吸光度测试结果表明,分散剂质量分数为6%时改性蒙脱石在油液中分散效果最佳。摩擦试验结果表明:蒙脱石在油液中的分散情况对其摩擦学性能影响很大,未添加分散剂的CTAB改性蒙脱石在基础油中分散不太稳定,摩擦因数相较于基础油仅降低了9.27%,加入分散剂后摩擦因数和磨斑直径相对于基础油分别降低了19.21%和40.29%。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在摩擦过程中蒙脱石微粒易沉积在磨损表面的低凹处,形成一层保护薄膜,起到降低接触面损伤和一定的修复作用,但蒙脱石微粒分散不好时则易发生团聚,增加表面磨粒磨损,降低其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蒙脱石 润滑油添加剂 分散剂 摩擦学性能 自修复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压应力对Ti-35421合金钝化膜损伤修复影响的原位电化学研究
18
作者 李嘉伟 渠佳慧 +2 位作者 淡振华 常辉 周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19-1425,共7页
以Ti-35421(Ti-3Al-5Mo-4Cr-2Zr-1Fe)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钝化膜损伤修复原位电化学测试装置研究了模拟深海静水压力对Ti-35421合金经过Al_(2)O_(3)陶瓷刀划伤后钝化膜破裂损伤和自修复的原位电化学行为。Ti-35421合金在3.5%NaCl... 以Ti-35421(Ti-3Al-5Mo-4Cr-2Zr-1Fe)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钝化膜损伤修复原位电化学测试装置研究了模拟深海静水压力对Ti-35421合金经过Al_(2)O_(3)陶瓷刀划伤后钝化膜破裂损伤和自修复的原位电化学行为。Ti-35421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钝化平台为-0.27~0.01 V。在-0.13 V钝化电压条件下极化并进行划痕实验,无压应力作用时破损钝化膜发生快速修复。压应力增大导致原子间结合力降低,金属溶解速度增加,再钝化减缓,在原位电化学上表现为电流上升,电流回复时间增长,自修复能力减弱。再钝化过程中的暂态阶段钝化膜生长符合线性高场模型。观察划痕形貌发现压应力下划痕槽中出现微裂纹,说明较高压应力损伤作用下在划痕槽近表面产生应力集中,对合金产生的伤害部分不可修复。钝化膜破损加剧和自修复能力减弱是残余应力与环境腐蚀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5421合金 恒电位极化 划痕测试 钝化自修复 原位电化学监测
原文传递
Self-healing and highly elastic fluorine-free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s comprised of poly(vinyl alcohol) derivative and phytic acid for durable fuel cells 被引量:2
19
作者 Yixuan Li Zhengxuan Li +1 位作者 Wenjie Wang Junqi Sun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SCD 2020年第7期1235-1246,共12页
Fluorine-free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s(PEMs)capable of healing from physical damage are important for PEM fuel cells(PEMFCs)with extended service life and enhanced reliability.Herein,highly elastic fluorine-free PEMs... Fluorine-free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s(PEMs)capable of healing from physical damage are important for PEM fuel cells(PEMFCs)with extended service life and enhanced reliability.Herein,highly elastic fluorine-free PEMs with excellent self-healing ability and high proton conductivity are fabricated through complexation of phytic acid(PA)with sulfonated polyvinyl alcohol(SPVA),followed by subsequent grafting of SPVA with positively charged 4-(1H-imidazol-1-yl)benzenecarbaldehyde(IBZ).Compared with recast Nafion membranes,the as-prepared SPVA-IBZ/PA membranes exhibit an enhanced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elasticity and can spontaneously recover from a^50%strain to their initial states within^30 s at room temperature.Meanwhile,the SPVA-IBZ/PA membranes have a proton conductivity of^0.095 S cm-1at^70°C,which is higher than that of recast Nafion membranes.The hydrogen-powered PEMFCs using the SPVA-IBZ/PA membranes,which show an open circuit voltage of^0.98 V and maximum power density of^609 mW cm-2,exhibit a satisfactory cell performance.Importantly,the SPVA-IBZ/PA membranes can spontaneously heal mechanical damage of several tens of micrometers in size and restore their original proton conductivity and cell performance under the working conditions of PEMF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s self-healing materials proton conduction fuel cells supramolecular material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