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周汝昌先生“写实自传说”的失误 被引量:8
1
作者 胥惠民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7-27,共11页
对于周汝昌先生的“写实自传说” ,上个世纪以来 ,还没有人对这个问题进行过认真的批评。其实“写实自传说”与《红楼梦》的实际不符。曹雪芹说自己创作的《红楼梦》是真事隐去的“假语村言” ,承认自己的人物故事是虚构的。脂砚斋也说... 对于周汝昌先生的“写实自传说” ,上个世纪以来 ,还没有人对这个问题进行过认真的批评。其实“写实自传说”与《红楼梦》的实际不符。曹雪芹说自己创作的《红楼梦》是真事隐去的“假语村言” ,承认自己的人物故事是虚构的。脂砚斋也说小说主人公贾宝玉只生活于《红楼梦》中 ,认为这是古今小说戏剧中从来没有的人物 ,也是他在现实生活中从没见到过的人物 ,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贾宝玉即曹雪芹的自传说。同时 ,“写实自传说”在贾宝玉即曹雪芹、贾府是曹家、恭王府是大观园遗址三大问题上存在着难以弥合的破绽 ,它无法自圆其说 ,因此 ,它不可能成为 2 0世纪惟一能站得住脚的红学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汝昌 “写实自传说 《红楼梦》 曹雪芹 人物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自传说”、“典型论”向新批评范式的转换看当代红学的发展——百年红学若干个案的考察与反思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建忠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9-24,共6页
以“自传说”与“典型论”两种研红范式为基点,从“问题意识”出发,在对20世纪百年红学进行回顾与反思过程中,应当指出上述批评范式不同程度地遮蔽了《红楼梦》审美视线,因而其诠释维度有限;同时,也必须肯定它们在红学发展史上的作用。... 以“自传说”与“典型论”两种研红范式为基点,从“问题意识”出发,在对20世纪百年红学进行回顾与反思过程中,应当指出上述批评范式不同程度地遮蔽了《红楼梦》审美视线,因而其诠释维度有限;同时,也必须肯定它们在红学发展史上的作用。对百年红学若干个案的考察与反思,有利于对新世纪红学的突破契机、发展前景进行期待视野中的前瞻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传说 典型论 审美遮蔽 范式转换 问题意识 诠释维度 期待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莺莺传》中的转折复句及其心理表达趋向——兼论“自传说” 被引量:1
3
作者 薛海燕 《励耘学刊》 CSSCI 2018年第1期209-224,共16页
习惯上认为《西厢记》是一个写出了诸多矛盾的具有“复杂性”的作品,而少有人关注原著《莺莺传》所表现的“复杂性”。本文提出,《莺莺传》中转折复句数量颇多,增加了叙事的波澜,更凸显了人物性格心理的复杂性。这种语言特点、叙事特点... 习惯上认为《西厢记》是一个写出了诸多矛盾的具有“复杂性”的作品,而少有人关注原著《莺莺传》所表现的“复杂性”。本文提出,《莺莺传》中转折复句数量颇多,增加了叙事的波澜,更凸显了人物性格心理的复杂性。这种语言特点、叙事特点与作者元稹的经历、性格及学者谈及的这篇作品的自传性成分有密切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莺传》 转折复句 自传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勒热纳自传契约看《红楼梦》的“自传说”
4
作者 张同胜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43-48,共6页
传记学者勒热纳认为,自传是"实有之人"的个人史,并且凡自传须有自传契约。自传契约与读者约定作者所述皆为真实,在文本内对作者、叙述者和人物的同一性加以确定,并最终指向封面上作者的名字。而《红楼梦》开篇则是小说契约,... 传记学者勒热纳认为,自传是"实有之人"的个人史,并且凡自传须有自传契约。自传契约与读者约定作者所述皆为真实,在文本内对作者、叙述者和人物的同一性加以确定,并最终指向封面上作者的名字。而《红楼梦》开篇则是小说契约,首先声明它将"真事隐去",通篇乃"假语村言",此其一;其二,《红楼梦》的作者迄今尚不确知,现有已知文献不能证明曹雪芹乃"实有之人",曹雪芹或许是作者的化名、笔名甚至仅仅是小说中的虚构姓名;其三,即使假定曹雪芹为作者,曹雪芹、石头和贾宝玉或"金陵十二钗"也不具有同一性,因而《红楼梦》不是自传;其四,作者与人物不仅不具有同一性,而且不存在相似性,因而《红楼梦》也不是自传体小说。从而表明,《红楼梦》的"自传说"根本不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传 自传契约 《红楼梦》 自传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影子叙事看《红楼梦》的“自传说”
5
作者 张同胜 《曹雪芹研究》 2015年第3期72-83,共12页
影子叙事是文学作品中的相似性叙事,从互文性、阶层性、处境性、文化符号和意义系统的角度构成一种叙事模式。《红楼梦》的影子叙事主要包括人物形象的分身叙事、分阶叙事,故事情节的处境悬拟叙事等,其真实性是一种超越了自传性和虚构... 影子叙事是文学作品中的相似性叙事,从互文性、阶层性、处境性、文化符号和意义系统的角度构成一种叙事模式。《红楼梦》的影子叙事主要包括人物形象的分身叙事、分阶叙事,故事情节的处境悬拟叙事等,其真实性是一种超越了自传性和虚构性的效果历史真实。这一叙事模式,体现了文学本位的特质,表明《红楼梦》不是"自叙传",从而宣告了"自传说"的破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自传说 影子叙事 效果历史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史王薛四大家族与李孙文熊四大家族没有对应关系——初论“自传说”不能成立
6
作者 童力群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4年第2期47-49,共3页
林如海的主要原型是魏廷珍 ,次要原型是李煦和曹寅。无论是李郎曹舅 ,还是曹郎李舅 ,林家皆不对应李家。孙家与曹家、李家没有形成“一损俱损”的关系。曹寅的岳母不是文氏。至今人们对孙文成家、文氏娘家的情况几乎是一无所知。从多方... 林如海的主要原型是魏廷珍 ,次要原型是李煦和曹寅。无论是李郎曹舅 ,还是曹郎李舅 ,林家皆不对应李家。孙家与曹家、李家没有形成“一损俱损”的关系。曹寅的岳母不是文氏。至今人们对孙文成家、文氏娘家的情况几乎是一无所知。从多方面的情况对比 ,薛家不对应熊赐履家。《红楼梦》描写的时代 ,主要在乾隆前期 (元年至三十五年 )。《红楼梦》前 80回 ,是抒发“高士”之情的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古典小 林氏家族 史氏家族 王氏家族 薛氏家族 李氏家族 孙氏家族 文氏家族 熊氏家族 自传说 对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自传说”平议 被引量:3
7
作者 许德政 《学习与探索》 1981年第5期100-106,共7页
胡适是《红楼梦》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脚色。他提出过青年们要多研究问题,不要被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牵着鼻子走等荒谬言论,说明了他学术观点的错误和政治立场的反动,今天仍应继续批判。但他在《红楼梦》研究中也有一定的贡献... 胡适是《红楼梦》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脚色。他提出过青年们要多研究问题,不要被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牵着鼻子走等荒谬言论,说明了他学术观点的错误和政治立场的反动,今天仍应继续批判。但他在《红楼梦》研究中也有一定的贡献。例如他曾给《红楼梦》及其作者以很高的评价,他主张《红楼梦》应列为文学的正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曹雪芹 自传说 胡适 脂砚斋 自然主义 作者生平 研究问题 恩格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作家与解析作品——就《红楼梦》“自传说”问题谈 被引量:2
8
作者 袁世硕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80-86,103,共8页
“新红学家”考证出曹雪芹家世生平的一些真实情况,并同《红搂梦》联系起来,拨开了“旧红学家”比附、索隐的迷雾,这对了解《红楼梦》来说是一次飞跃,功不可泯;但后继者沿着其导向,尽力坐实其说,把《红搂梦》当作曹雪芹的生活实录,这又... “新红学家”考证出曹雪芹家世生平的一些真实情况,并同《红搂梦》联系起来,拨开了“旧红学家”比附、索隐的迷雾,这对了解《红楼梦》来说是一次飞跃,功不可泯;但后继者沿着其导向,尽力坐实其说,把《红搂梦》当作曹雪芹的生活实录,这又显示出“自传说”谬误的一面。《红楼梦》研究,固然应以对小说本身的解析为主,但由于小说是曹雪芹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虚构而成的有实有虚的生活图像,因此,若无视对曹雪芹的研究,同样有可能对《红按梦》本身产生误解。所以,文学研究的正确方法应是将研究作家与解析作品结合起来,而研究作家不能远离解析作品这个中心,目的仍是为了解析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雪芹 红楼梦 自传说 贾宝玉 作家 作品 中国小 新红学 人物 研究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历史主义视角看《红楼梦》“曹雪芹自传说”
9
作者 谢文惠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51-53,共3页
胡适最早、最明确提出《红楼梦》"曹雪芹自传说",此后,"自传说"便成为考证派新红学的核心观点之一,并流行至今。其间虽也有微词乃至否定的声音,但从新历史主义视角切入的不多。根据《红楼梦》创作的历史背景以及文... 胡适最早、最明确提出《红楼梦》"曹雪芹自传说",此后,"自传说"便成为考证派新红学的核心观点之一,并流行至今。其间虽也有微词乃至否定的声音,但从新历史主义视角切入的不多。根据《红楼梦》创作的历史背景以及文本观点,从新历史主义视角分析《红楼梦》"曹雪芹自传说",通过对历史与文本的双向关注,根据"自传说"提出的"历史与文本说",通过其学术背景和批评策略对持"自传说"者及反对者的论据作了系统的梳理,还原《红楼梦》的小说虚构性而非自传实录性,从而表明,《红楼梦》"曹雪芹自传说"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历史主义 《红楼梦》 曹雪芹 自传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自传说”应基本肯定
10
《文艺理论研究》 1982年第1期185-186,共2页
胡适在《红楼梦考证》中得出结论说:“红楼梦》明明是一部‘将真事隐去’的自叙的书。”此观点长期以来遭到猛烈抨击和全盘否定。许德政在《红楼梦“自传说”评议》(《学习与探索》八一年第五期)一文中认为,胡适的结论基本上是正确的。... 胡适在《红楼梦考证》中得出结论说:“红楼梦》明明是一部‘将真事隐去’的自叙的书。”此观点长期以来遭到猛烈抨击和全盘否定。许德政在《红楼梦“自传说”评议》(《学习与探索》八一年第五期)一文中认为,胡适的结论基本上是正确的。文章首先从三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一、“自传说”符合《红楼梦》作者对创作缘由和故事取材所作的说明;二、脂砚斋的评语为“自传说”提供了有力证据;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自传说 胡适 三个方面 考证 脂砚斋 自然主义 全盘否定 得出结论 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评胡适的“自传说”
11
作者 陈宝云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1年第6期68-75,共8页
“自传说”是胡适派“新红学”的基本观点。这个观点,自一九五四年批判俞平伯先生时起就被全盘否定了。此后,在发表和出版的评《红》文章、著作和教科书中,凡是涉及这个问题的,也都是否定的。而且,越到后来否定得越彻底,越干脆,话也说... “自传说”是胡适派“新红学”的基本观点。这个观点,自一九五四年批判俞平伯先生时起就被全盘否定了。此后,在发表和出版的评《红》文章、著作和教科书中,凡是涉及这个问题的,也都是否定的。而且,越到后来否定得越彻底,越干脆,话也说得越绝对。开初,人们一般是说“自传说”抹煞了《红楼梦》的典型意义,把艺术与生活等同起来,把《红楼梦》从当时社会环境中孤立出来,是绝对的形而上学和主观唯心论。而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曹雪芹 自传说 胡适 索隐派 新红学 鲁迅 贾宝玉 批判 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传说”与本事注经模式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维昭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33,共20页
关键词 曹雪芹 《红楼梦》 古典小 自传说 索隐红学 本事考证 本事注经模式 版本考证 写作方法
原文传递
对“自传说”的质疑和批评:1919-1949“边缘红学”研究之一 被引量:5
13
作者 段江丽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3-183,共21页
关键词 《红楼梦》 自传说 曹雪芹
原文传递
以“索隐”手法弹奏的“自传说”老调——评刘心武先生的《红楼梦》“揭秘”
14
作者 孙玉明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0-120,共21页
关键词 《红楼梦》 刘心武 自传说 先生 弹奏 手法 索隐 电话采访 《艺术评论》 中央电视台
原文传递
张爱玲与《红楼梦》自传说
15
作者 陶小红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71,共8页
《红楼梦》研究中的自传说,是"新红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张爱玲《红楼梦魇》虽未能挣脱"新红学"的影响,但却明确反对胡适所主张的自传说。她认为贾宝玉不是曹雪芹,而是脂砚斋。《红楼梦魇》中的这个"脂传说&quo... 《红楼梦》研究中的自传说,是"新红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张爱玲《红楼梦魇》虽未能挣脱"新红学"的影响,但却明确反对胡适所主张的自传说。她认为贾宝玉不是曹雪芹,而是脂砚斋。《红楼梦魇》中的这个"脂传说",其实是自传说的一个变种,本质上属于"他传"或"合传",尚未能摆脱胡适的学术窠臼。然而,由于张爱玲是位作家,具备丰富的创作经验,所以从创作角度抽丝剥茧,她得出了《红楼梦》"是创作不是自传"的正确结论。《红楼梦》是小说,应该"拿它当小说读",这种认识值得称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研究 自传说 张爱玲 “新红学” 红楼梦魇 创作经验 创作角度 曹雪芹
原文传递
《石头记》自传说的检讨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润海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7-100,共14页
一般人总以为《石头记》① 的内容 ,写的是曹雪芹个人的身世遭遇 ,所以从《石头记》开始流传之后 ,就有许多关于作者和小说内容的猜测与传闻。自从胡适开启了所谓“新红学”的研究途径之后 ,“自传说”甚嚣尘上 ,关于作者的家世的考证工... 一般人总以为《石头记》① 的内容 ,写的是曹雪芹个人的身世遭遇 ,所以从《石头记》开始流传之后 ,就有许多关于作者和小说内容的猜测与传闻。自从胡适开启了所谓“新红学”的研究途径之后 ,“自传说”甚嚣尘上 ,关于作者的家世的考证工作 ,持续了七十多年而不曾稍歇。当然也有人否定自传说 ,认为书中所写不过是寄托民族大义 ,与曹雪芹本人的身世背景 ,关系并不密切。但在曹家各类资料档案、《石头记》各种手抄本陆续出现的今天 ,这种说法已经成为聊备一格的异说 ,无法否定曹雪芹及其家族与《石头记》内容之间错综复杂、密不可分的关系。现在我们要问 ,《石头记》究竟是不是一部以曹雪芹早年生活为背景 ,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呢 ?纵观七十多年来的“红学”研究 ,问题似乎不像大多数研究者看的那样简单。本文的目的 ,就是想依据曹氏家族的史料 ,以及《石头记》一书的内容、抄本中的批语 ,重新检视所谓的“自传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头记》 曹雪芹 自传说 自传 “红学”研究 寄托 身世 考证工作 史料
原文传递
索隐与自传说闲评 被引量:4
17
作者 俞平伯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4-17,共4页
斯学浩瀚,难窥涯涘,两派纷歧,互有得失,试效闲评,聊作谈助。原从《红楼梦》来,其二说在本书开宗明义处亦各有其不拨之根柢,所谓“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关键词 自传说 红楼梦 索隐派 贾雨村 甄士隐 作用 考证 曹雪芹 金陵十二钗 根柢
原文传递
俞平伯与“自传说”
18
作者 许飞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4-227,共14页
“自传说”是新红学的核心观念。胡适提出该说,具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代特征。在红学史上,“自传说”的创立属于巨大的革命性进步,从而形成了崭新的研究范式。俞平伯早年涉足红学,与“自传说”的强烈启迪是分不开的。他对此说的认可与... “自传说”是新红学的核心观念。胡适提出该说,具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代特征。在红学史上,“自传说”的创立属于巨大的革命性进步,从而形成了崭新的研究范式。俞平伯早年涉足红学,与“自传说”的强烈启迪是分不开的。他对此说的认可与接纳,建基于事实分析、逻辑判断和具有公信力的材料之上,这是他注重研究方法的必然结果。随后,在反思“自传说”的同时,俞平伯对它做出了一定程度上的修正与保留,主要体现在提出《红楼梦》具有理想、现实、批判三种成分,并在《红楼梦》研究中延续并充实以往的考据方法。俞平伯对自传说的认可、接纳、修正与批评,进一步打击了索隐派猜谜、附会的研究方法,使科学观念深入人心。他最反感的,是造假及伪考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平伯 新红学 自传说 胡适 索隐派
原文传递
脂评“自传说”考——答叶朗同志
19
作者 郝延霖 《学术月刊》 1982年第3期52-54,17,共4页
叶朗同志在《学术月刊》1980年10月号发表了《不要轻易否定脂砚斋的美学——就脂砚斋的评价问题与郝延霖、徐迟等同志商榷》一文,对脂评“自传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拜读以后,不敢苟同。下面谈几点意见,进一步相互探讨。1.被叶朗同志... 叶朗同志在《学术月刊》1980年10月号发表了《不要轻易否定脂砚斋的美学——就脂砚斋的评价问题与郝延霖、徐迟等同志商榷》一文,对脂评“自传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拜读以后,不敢苟同。下面谈几点意见,进一步相互探讨。1.被叶朗同志用来推倒徐迟等同志观点的所谓脂砚斋批语,作者是畸笏,不是脂砚斋。为了能说明问题,特照录庚辰本第十九回中的这条双行墨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砚斋 自传说 脂评 庚辰本 红楼梦 石头记 作者 几点意见 甲戌本 贾宝玉
原文传递
究竟是欧阳健的“新发现” 还是李知其的旧发明?──驳所谓脂评《石头记》三种纯出民国书贾伪作说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国光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7期38-41,共4页
关键词 《红楼梦》 曹雪芹 欧阳健 脂砚斋 《石头记》 程甲本 新发现 自传说 胡适 索隐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