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高等院校的学生自主选择专业问题
1
作者 侯勇强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A03期71-72,共2页
学生按照自己的愿望选择专业,既符合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又符合“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教育消费者的应有权利。学生自选专业会对学校传统的教学和常规管理工作带来种种冲突和矛盾,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不但能够解决矛... 学生按照自己的愿望选择专业,既符合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又符合“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教育消费者的应有权利。学生自选专业会对学校传统的教学和常规管理工作带来种种冲突和矛盾,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不但能够解决矛盾,而且还会推动专业发展和教育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学生 自主选择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机制的构建——以绍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袁路妍 《职教通讯》 2015年第26期37-40,共4页
目前,许多高校学生在报考学校和专业时出现了"被选择"和"盲目选择"的情况,导致专业失配现象严重,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及择业观。基于高职院校按专业招生及学生自己在专业选择上存在的局限,尝试构建基于专业方... 目前,许多高校学生在报考学校和专业时出现了"被选择"和"盲目选择"的情况,导致专业失配现象严重,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及择业观。基于高职院校按专业招生及学生自己在专业选择上存在的局限,尝试构建基于专业方向自主选择的人才培养流程体系和以学生为主体的专业方向动态选择机制,让学生自由选择与自我认知风格相匹配的专业方向,从而降低专业失配现象,提高学业成绩及职业期待吻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方向自主选择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结构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重个性,美国高校的专业设置走向
3
作者 庞海芍 柳姝婷 《留学》 2025年第2期18-21,共4页
学生可以在大学一至二年级确定专业,确定专业后亦可转换专业;在专业选择之前,学校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通识课程,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学校帮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不同专业的就业前景;学校实施全面学分制,为学生提供弹性修读课程;... 学生可以在大学一至二年级确定专业,确定专业后亦可转换专业;在专业选择之前,学校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通识课程,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学校帮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不同专业的就业前景;学校实施全面学分制,为学生提供弹性修读课程;通过灵活的专业设计,学校为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课程 全面学分制 就业前景 多种途径 自主选择专业 注重个性 兴趣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三次选择和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曹洪其 董杨琴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86-88,共3页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培养高技能人才,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选择专业方向、选修相关课程。学生的三次选择,带来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等一系列变革。
关键词 学生 自主选择专业 专业建设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类模式:我国研究型大学本土专业教育模式改革探索
5
作者 赵婷婷 秦己媛 《教育科学文摘》 2021年第1期47-48,共2页
大类模式是我国研究型大学探索的本土专业教育模式,它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宽口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等改革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大类模式改革实践是建立在“三要素、多组合”框架下的多种类型体系,在招生方式,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学生中... 大类模式是我国研究型大学探索的本土专业教育模式,它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宽口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等改革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大类模式改革实践是建立在“三要素、多组合”框架下的多种类型体系,在招生方式,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学生中心理念落实,新型大类组织机构构建等方面探索了很多创新制度和做法。但大类模式改革因已触及专业教育模式的深层问题,在其推行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新旧制度、观念、教育模式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专业教育模式 通识教育 宽口径专业 大类模式 新旧制度 自主选择专业 改革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重要还是培养重要——本科生专业自主选择、专业承诺与专业满意度关系探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丁沁南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7-33,共7页
本研究对中国本科教与学调查(China College Teaching&Learning Survey,CCTL)数据库中4461名本科生的专业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学生专业满意度受到学校变量及专业教育过程变量的显著影响。回归方程加入专业教育过程变量后,学校类... 本研究对中国本科教与学调查(China College Teaching&Learning Survey,CCTL)数据库中4461名本科生的专业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学生专业满意度受到学校变量及专业教育过程变量的显著影响。回归方程加入专业教育过程变量后,学校类别的影响不再显著,而年级效应不变;进一步探究过程变量的影响机制发现,专业承诺在专业自主选择对专业满意度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专业自主选择通过提升专业承诺,继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自主选择 专业承诺 专业满意度 中介效应
原文传递
高校专业自主选择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11
7
作者 吕慈仙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8-44,共7页
高等院校按专业招生模式,往往会产生学生对所学专业满意度不高、学业成就感不强、专业选择自由度不大和职业期待吻合度较低等弊端。本文基于当前高等院校本科专业招生的现状和困境,尝试构建基于专业自主选择的人才培养流程体系、具有多... 高等院校按专业招生模式,往往会产生学生对所学专业满意度不高、学业成就感不强、专业选择自由度不大和职业期待吻合度较低等弊端。本文基于当前高等院校本科专业招生的现状和困境,尝试构建基于专业自主选择的人才培养流程体系、具有多层次选择空间的课程结构体系和体现学生成才选择自主权的若干专业选择机制,为提高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和学业成就感、缓解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提供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按类招生 专业自主选择 职业期待吻合度
原文传递
按学科大类招生 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被引量:51
8
作者 李秀娟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6-108,共3页
入校后二次选择专业是学生个体发展及社会对人才需求多样化和综合化的现实需要 ,高校招生时不分专业即按学科大类招生是应对这种形势的理性选择 ,本文结合天津商学院教学实际 ,在分析按大类招生的背景及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前提下 ... 入校后二次选择专业是学生个体发展及社会对人才需求多样化和综合化的现实需要 ,高校招生时不分专业即按学科大类招生是应对这种形势的理性选择 ,本文结合天津商学院教学实际 ,在分析按大类招生的背景及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前提下 ,对按大类招生的实施原则、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及具体措施进行了可操作性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类招生 自主选择专业 培养模式 模块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