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31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体膨胀比对引射器内流场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陈小怡 《机电信息》 2024年第9期46-49,共4页
气体膨胀比是影响引射器工作性能的关键参数,为研究气体膨胀比对引射器内部流场的影响,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对不同气体膨胀比下的引射器数学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气体膨胀比下降50%,喷嘴出口流速降低6%,扩张室出口压力下降32%;气... 气体膨胀比是影响引射器工作性能的关键参数,为研究气体膨胀比对引射器内部流场的影响,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对不同气体膨胀比下的引射器数学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气体膨胀比下降50%,喷嘴出口流速降低6%,扩张室出口压力下降32%;气体膨胀比增加100%,每日引射气体总量增加4%;气体膨胀比在4~6.66间引射气体流量增长率约为2%,气体膨胀比在6.66~9.33间引射气体流量增长率约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射器 气体膨胀比 仿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口流场不均匀性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大膨胀比喷管内流场的影响
2
作者 高惊涛 孙宏权 +1 位作者 李新艳 王宁飞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7-556,共10页
在高机动飞行过程中,固体火箭发动机承受长时间的小过载会导致喷管入口处燃气方向改变,而药柱空间非均匀燃烧又会导致燃气密度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喷管入口处质量通量分布。二者均会造成入口燃气流动非均匀性,这是引起喷管流场不均匀性... 在高机动飞行过程中,固体火箭发动机承受长时间的小过载会导致喷管入口处燃气方向改变,而药柱空间非均匀燃烧又会导致燃气密度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喷管入口处质量通量分布。二者均会造成入口燃气流动非均匀性,这是引起喷管流场不均匀性的主要原因之一,直接影响发动机性能。以膨胀比为100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为研究对象,改变入口处质量通量分布规律与入射方向,结合计算流体力学软件研究入口流场不均匀性对喷管内流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喷管入口质量通量呈抛物面分布时,入口的不均匀性对喷管内流场影响较小,在喷管喉部位置不均匀效应基本消除;由俯仰过载导致燃气非垂直入射时,喷管入口位置流场周向不均匀性高达23%;随着燃气充分膨胀,不均匀效应减弱,在喷管扩张比达到92.8时,流场基本均匀,但是在有限扩张比条件下由入射角度导致的流场不均匀效应无法完全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喷管 膨胀比 流动不均匀 内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土的自由膨胀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余颂 陈善雄 +1 位作者 许锡昌 余飞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3330-3335,共6页
自由膨胀率是膨胀土判别与分类的一项重要指标,由于自由膨胀率的测试人为干扰因素较多,自由膨胀率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被广泛质疑,因此,寻求一种人为干扰因素少,又能反映膨胀土本质的合理而适用的指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引进了一种新的试... 自由膨胀率是膨胀土判别与分类的一项重要指标,由于自由膨胀率的测试人为干扰因素较多,自由膨胀率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被广泛质疑,因此,寻求一种人为干扰因素少,又能反映膨胀土本质的合理而适用的指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引进了一种新的试验方法即自由膨胀比试验,膨胀比是10g烘干土样分别在盛有蒸馏水和煤油(或CCl4)的标准量筒(通常为50mL)中沉积稳定时的体积之比。阐述该指标的意义和试验方法,系统开展自由膨胀比试验和膨胀土物理力学指标试验,试验表明:相对自由膨胀率而言,自由膨胀比与阳离子交换量、比表面积、蒙脱石含量具有更好的相关性,能较好反映膨胀土的胀缩特性;将自由膨胀比与公路规范中常用的指标液限、塑性指数、标准吸湿含水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自由膨胀比作为膨胀土判别与分类指标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同时自由膨胀比与这些指标相关关系也较好,可将其结合起来用于膨胀土的判别分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膨胀 自由膨胀 自由膨胀比 相关性 可信度 判别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膨胀比指标评价改良膨胀土的膨胀性 被引量:14
4
作者 查甫生 杜延军 +1 位作者 刘松玉 崔可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02-1509,共8页
针对自由膨胀率试验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良膨胀土膨胀性评价的难点,引入自由膨胀比指标用于掺灰改良膨胀土的膨胀性评价。试验研究表明:自由膨胀比指标与改良膨胀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包括颗粒分布、界限含水率等)以及常用的膨胀土... 针对自由膨胀率试验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良膨胀土膨胀性评价的难点,引入自由膨胀比指标用于掺灰改良膨胀土的膨胀性评价。试验研究表明:自由膨胀比指标与改良膨胀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包括颗粒分布、界限含水率等)以及常用的膨胀土胀缩性指标(包括自由膨胀率、膨胀量、膨胀力与线缩率)间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自由膨胀比方法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可靠性好等优点,对实际工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利用自由膨胀比指标可以有效进行改良膨胀土膨胀性强弱的预测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膨胀 自由膨胀比 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膨胀比火箭发动机喷管流动分离与气动弹性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胡海峰 鲍福廷 +1 位作者 蔡强 刘旸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1-716,共6页
以某大膨胀比的最大推力喷管为分析对象,研究其在分离状态下的气动响应性能。利用有限体积二阶迎风插值格式及SA湍流模型,结合二层增强型壁面函数,分析喷管内部的流动状态,详细讨论了该喷管流动中出现气流分离模态由自由激波(FSS)到受... 以某大膨胀比的最大推力喷管为分析对象,研究其在分离状态下的气动响应性能。利用有限体积二阶迎风插值格式及SA湍流模型,结合二层增强型壁面函数,分析喷管内部的流动状态,详细讨论了该喷管流动中出现气流分离模态由自由激波(FSS)到受限激波(RSS)的变化情况。采用弱耦合CFD/CSD分析的方法,计算分离状态下喷管壁面瞬态的气动弹性响应。结果表明,在喷管起动过程中,随着内部压强的建立,喷管不同部分出现不同的结构变形。在瞬态起动阶段,喷管壳体未出现周期性振动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比喷管 气流分离 CFD/CSD耦合分析 气动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腐蚀-膨胀比的视频场景运动状态鲁棒检测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立平 曹丽萍 +1 位作者 黄增喜 刘春玲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5-100,共6页
针对智能视觉分析中视频场景状态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鲁棒的方法。首先,用高斯金字塔算法预处理输入帧;对比3种帧间差计算方法,其中,先灰度化再差分的帧间差计算方案性能最佳。通过分析帧间差灰度图中高亮点在空间分布和形态学上的差异... 针对智能视觉分析中视频场景状态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鲁棒的方法。首先,用高斯金字塔算法预处理输入帧;对比3种帧间差计算方法,其中,先灰度化再差分的帧间差计算方案性能最佳。通过分析帧间差灰度图中高亮点在空间分布和形态学上的差异,提出了基于腐蚀-膨胀比的场景状态检测算法REDP。将算法应用于不同场景、亮度、天气条件下的视频序列,实验结果说明了算法不仅可指示获取场景中运动对象位置和轮廓信息的时机,而且,验证了算法对于场景状态检测的有效性。通过增大参与帧间差运算的帧间间距,可进一步提高算法对场景状态检测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视觉 运动分析 场景状态检测 腐蚀-膨胀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膨胀比的自由活塞发动机理想热力循环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尹凝霞 常思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7-43,共7页
为提高传统发动机的热效率,降低燃料消耗成本,减少尾气排放,该文建立了基于增压中冷和Atkinson循环的四冲程自由活塞发动机理想热力循环模型,着重分析了膨胀比对自由活塞发动机热力过程的影响,提出了膨胀极限的概念,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 为提高传统发动机的热效率,降低燃料消耗成本,减少尾气排放,该文建立了基于增压中冷和Atkinson循环的四冲程自由活塞发动机理想热力循环模型,着重分析了膨胀比对自由活塞发动机热力过程的影响,提出了膨胀极限的概念,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膨胀比与发动机热效率关系进行了仿真研究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增大膨胀比可使发动机的热效率提高10%;膨胀终了温度降低500K以上。研究结果可为自由活塞发动机在混合动力车辆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活塞发动机 热力循环 数值分析 膨胀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V用高膨胀比汽油机研究现状与挑战 被引量:4
8
作者 杜爱民 万玉 邵达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共7页
从高膨胀比汽油机循环理论研究和高膨胀比汽油机与混合动力电机—电池系统协同工作时的工作特性两个角度,综合论述和分析了国外混合动力高膨胀比汽油机的研究现状,包括高膨胀比循环对燃油消耗和排放的影响规律,高膨胀比汽油机在与电池... 从高膨胀比汽油机循环理论研究和高膨胀比汽油机与混合动力电机—电池系统协同工作时的工作特性两个角度,综合论述和分析了国外混合动力高膨胀比汽油机的研究现状,包括高膨胀比循环对燃油消耗和排放的影响规律,高膨胀比汽油机在与电池—电机系统协同工作时的燃烧稳定性控制策略,瞬态工况和高速工况下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混合动力高膨胀比汽油机模型有效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膨胀比 混合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膨胀比喷管试验台的六分量天平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姚裕 吴洪涛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7-551,共5页
为了研究非对称大膨胀比喷管试验台的喷管气动性能,准确地测量矢量喷管的六分量气动力,该文依据喷管试验台的测试要求,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T型梁S弯变形的框架式整体六分量天平。通过分析天平的各元微应变与安装结构,设计并制造出天平,... 为了研究非对称大膨胀比喷管试验台的喷管气动性能,准确地测量矢量喷管的六分量气动力,该文依据喷管试验台的测试要求,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T型梁S弯变形的框架式整体六分量天平。通过分析天平的各元微应变与安装结构,设计并制造出天平,依据静态标定获得天平的工作系数矩阵。最后,用有限元方法验证设计结果。研究表明:天平的结构简单,精、准度高,满足试验台的六分量力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比 喷管试验台 六分量天平 静态标定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门相位对高膨胀比发动机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重光 张志福 +1 位作者 董宏伟 蔡亚兵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7-80,共4页
在1台几何压缩比为12的双独立可变凸轮相位汽油机上,在转速1 500-5 500 r/min、全负荷工况下进行了不同进排气相位对发动机输出扭矩、燃油消耗率、爆震倾向影响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转速下进排气相位优化的规律以及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在1台几何压缩比为12的双独立可变凸轮相位汽油机上,在转速1 500-5 500 r/min、全负荷工况下进行了不同进排气相位对发动机输出扭矩、燃油消耗率、爆震倾向影响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转速下进排气相位优化的规律以及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可变相位技术后,低速时扭矩提高超过8%,中高速时功率增长达10%-14.8%,转速在4 500 r/min以下燃油消耗率平均降低5%,在2 000 r/min时最低燃油消耗率达到250 g/(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膨胀比 可变气门相位 动力性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土的自由膨胀比分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颂 陈善雄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9年第4期3-5,共3页
介绍了一种新的膨胀土判别指标——自由膨胀比,它是10g烘干土样在分别盛有蒸馏水和柴油的标准量筒(通常为50mL)中沉积稳定时的体积之比;通过大量对比试验研究和统计分析,推荐了自由膨胀比用于膨胀潜势分级的划分标准,并对其合理性进行... 介绍了一种新的膨胀土判别指标——自由膨胀比,它是10g烘干土样在分别盛有蒸馏水和柴油的标准量筒(通常为50mL)中沉积稳定时的体积之比;通过大量对比试验研究和统计分析,推荐了自由膨胀比用于膨胀潜势分级的划分标准,并对其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推荐的划分标准有很好的聚类特征,且不同分组间平均值有一定的距离,因而能将不同膨胀潜势的土样区分开来。最后用蒙脱石含量对划分标准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两者用于膨胀潜势分级的结果完全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 自由膨胀比 膨胀潜势 划分标准 聚类特征 蒙脱石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膨胀比跨声速涡轮流动结构及损失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林 曾军 +1 位作者 谭洪川 丁朝霞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2-640,共9页
为了揭示跨声速大膨胀比涡轮损失的主要特点和两种不同尾缘冷却方式对损失的影响,以典型大膨胀比跨声速涡轮和跨声速叶栅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数值研究。研究发现大膨胀比跨声速涡轮的主要损失是叶型损失,占到总损失的65%左右,尾缘激波损失... 为了揭示跨声速大膨胀比涡轮损失的主要特点和两种不同尾缘冷却方式对损失的影响,以典型大膨胀比跨声速涡轮和跨声速叶栅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数值研究。研究发现大膨胀比跨声速涡轮的主要损失是叶型损失,占到总损失的65%左右,尾缘激波损失是叶型损失的主要来源。尾缘全劈缝冷气入射通过提高尾缘基压区基压来减少尾缘膨胀波对气流的加速程度,从而降低最高马赫数和激波损失,尾缘压力面劈缝冷气入射通过改变叶片尾缘压力面激波波系结构,使原来的一道激波变成两道或者两道以上的弱激波,从而减少激波损失。两种尾缘冷气方式都有利于降低大膨胀比跨声速涡轮激波损失,但压力面劈缝冷气入射方式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比跨声速涡轮 尾缘激波 尾缘劈缝 流动损失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比对活塞式膨胀机工作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虞启辉 李晓飞 李晓东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4-51,共8页
活塞式膨胀机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效率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为改善活塞式膨胀机的工作性能,通过MATLAB建立活塞式膨胀机的仿真模型,通过实验方法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以输出功率和效率作为性能指标对活塞式... 活塞式膨胀机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效率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为改善活塞式膨胀机的工作性能,通过MATLAB建立活塞式膨胀机的仿真模型,通过实验方法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以输出功率和效率作为性能指标对活塞式膨胀机进行研究,分析了进气压力、间隙容积、进气持续角对膨胀机输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恒定工况下,随着进气压力的增大,膨胀机的输出功率增大,但效率降低;在稳定的进气压力下,膨胀机存在最优间隙容积与进气持续角;活塞式膨胀机的效率随进气持续角的增大而降低,进气持续角越大膨胀机输出功率随转速的升高下降斜率增大;3 MPa的进气压力下,膨胀比为2.18时膨胀机的效率最佳,进气持续角为90°时膨胀机输出功率最优,在转速为570 r/min时输出功率达最大4.29 kW、效率达到19.6%。为可变膨胀比活塞式膨胀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式膨胀 膨胀比 输出功率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冷回热再热循环的最佳膨胀比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敬科 张明智 魏博 《应用能源技术》 2009年第6期41-43,共3页
简单概述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发展前景,对间冷回热再热循环系统的膨胀比做出了进一步的分析,分析得出合理分配高低压气机的膨胀比能够有效提高燃气轮机的热效率。
关键词 燃气轮机 膨胀比 压缩比 间冷回热再热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固三相流化床气体分布器区局部相含率和床层膨胀比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董淑芹 曹长青 +1 位作者 刘明言 郭庆杰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516-520,共5页
在内径150 mm,高4 350 mm的三相流化床中,分别以空气、水和0.48 mm、1.25mm的玻璃珠及1.45 mm的苯乙烯树脂为气相、液相和固相,应用开发的微电导探针测试技术同时测得三相局部含率,并对气体分布器区的局部相含率和床层膨胀比(H/H0)进行... 在内径150 mm,高4 350 mm的三相流化床中,分别以空气、水和0.48 mm、1.25mm的玻璃珠及1.45 mm的苯乙烯树脂为气相、液相和固相,应用开发的微电导探针测试技术同时测得三相局部含率,并对气体分布器区的局部相含率和床层膨胀比(H/H0)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固体颗粒的粒径、密度及表观液速和气速对床层膨胀比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距气体分布器轴向一定距离范围内,三相局部含率的径向分布存在明显的不对称分布;随着轴向距离的增加,局部气含率的径向不对称分布逐渐消失,局部固含率的径向不对称分布变化不明显;床层膨胀比随表观气速和液速的增大而增大;较低密度颗粒系统的H/H0开始增加缓慢,后来增加很快;较高密度颗粒系统的H/H0开始迅速增加,后来增加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流化床 气体分布器区 微电导探针 三相局部含率 不对称分布 床层膨胀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工况条件下单螺杆膨胀机膨胀比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陈贺贺 王伟 +1 位作者 吴玉庭 马重芳 《可持续能源》 2017年第6期115-124,共10页
在中低温余热回收利用中,有机朗肯循环被认为是具有较大潜力的技术方向。膨胀机作为有机朗肯循环的输出动力设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单螺杆膨胀机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工作特性使得其在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除... 在中低温余热回收利用中,有机朗肯循环被认为是具有较大潜力的技术方向。膨胀机作为有机朗肯循环的输出动力设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单螺杆膨胀机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工作特性使得其在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除了膨胀机效率,膨胀比是膨胀机另一个重要的性能参数,其对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热效率影响很大。本文通过对本实验室设计的单螺杆膨胀机样机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单螺杆膨胀机内、外膨胀比随工况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发现,内膨胀比随着转速的增加逐渐增大,外膨胀比则逐渐下降。单螺杆膨胀机内、外膨胀比都随着进气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当进气压力区间为0.4~0.65 MPa时,外膨胀比变化范围为3.26~3.73,内膨胀比变化范围为4.8~8.0。可以发现,单螺杆膨胀机内膨胀比受工况的影响较大,外膨胀比受背压影响,但变化幅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朗肯循环 单螺杆膨胀 膨胀比 膨胀比 容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膨胀比涡轮气动噪声控制技术研究
17
作者 赵辛午 黄洪雁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76-1080,1117,共6页
针对超高膨胀比涡轮气动噪声控制问题,从超高膨胀比涡轮的流动特征入手,探讨了喷嘴出口不均匀性和叶尖泄漏流动对涡轮气动噪声特性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3种超高膨胀比涡轮气动噪声的控制方案:增加转静子之间轴向间距,喷管下俯、双侧... 针对超高膨胀比涡轮气动噪声控制问题,从超高膨胀比涡轮的流动特征入手,探讨了喷嘴出口不均匀性和叶尖泄漏流动对涡轮气动噪声特性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3种超高膨胀比涡轮气动噪声的控制方案:增加转静子之间轴向间距,喷管下俯、双侧修型、尾缘吹气和叶尖间隙流动控制。综合采用3种气动噪声控制方法对某单级超高膨胀比涡轮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法可在对涡轮气动性能影响不大的情况下,显著降低涡轮的气动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膨胀比涡轮 气动噪声 流动特征 叶形优化 数值模拟 激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锤气体膨胀比选择的研究
18
作者 宋俊 曹辉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3-24,共2页
电液锤主气液缸中 ,气体膨胀比的选择对锤的工作性能影响颇大。目前在具体产品中膨胀比选择差别也很大。该文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 。
关键词 气体膨胀比 气液系统 气液缸 电液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塑模头中熔体膨胀比的理论计算方法
19
作者 李萍 《塑料科技》 CAS 1994年第5期42-47,共6页
本文运用MAC方法解决具有自由表面的不可压缩粘弹性流动问题,建立了挤塑模头中膨胀比的理论计算方法,对确定口模的形状和尺寸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模头 膨胀比 有限差分法 成型 塑料 模具 注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线变化规律和膨胀比对圆转方过渡段流场形态的影响
20
作者 刘友宏 贾少华 任浩亮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14-1522,共9页
为了获得流道中心线变化规律和截面膨胀比ε对圆转方过渡段流场形态的影响规律,在某型发动机的真实工况下,分别对3种中心线变化规律(前缓后急、缓急相当、前急后缓)和5种膨胀比(1.00,1.01,1.03,1.05,1.07)的圆转方过渡段结构进行建模计... 为了获得流道中心线变化规律和截面膨胀比ε对圆转方过渡段流场形态的影响规律,在某型发动机的真实工况下,分别对3种中心线变化规律(前缓后急、缓急相当、前急后缓)和5种膨胀比(1.00,1.01,1.03,1.05,1.07)的圆转方过渡段结构进行建模计算,得到了圆转方过渡段内部流场形态、总压恢复系数和流向涡涡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的横截面静压和速度分布差异较大。前急后缓结构在圆转方横截面出现明显的角涡;在三种中心线变化规律结构中总压恢复系数沿流向均呈下降趋势,流向涡涡量沿流向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三种结构的流向涡涡量最大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前急后缓结构、前缓后急结构和缓急相当结构,最大最小值相差19%。随着膨胀比的增大,在圆转方横截面会出现角涡;在不同膨胀比结构中总压恢复系数沿流向均呈下降趋势,流向涡涡量沿流向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膨胀比1.03结构的局部流向涡无量纲涡量比1.07结构小40.9%。缓急相当中心线变化规律和膨胀比ε=1.03为最佳结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转方过渡段 中心线变化规律 膨胀比 总压恢复系数 角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