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铁性贫血孕妇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膜铁转运蛋白1、对氧磷酶1表达水平及检测意义
1
作者 王敏 裴巧丽 +4 位作者 朱丽红 袁宁霞 张小菜 徐珊 陈蓓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膜铁转运蛋白1(FPN1)、对氧磷酶1(PON1)在缺铁性贫血(IDA)孕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IDA孕妇182例为IDA组,根据IDA严重程度将IDA组分为轻度组(80例)、中度组(61例)和重度组(41例),另选取同期健... 目的:探讨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膜铁转运蛋白1(FPN1)、对氧磷酶1(PON1)在缺铁性贫血(IDA)孕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IDA孕妇182例为IDA组,根据IDA严重程度将IDA组分为轻度组(80例)、中度组(61例)和重度组(41例),另选取同期健康孕妇73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孕妇血清sTfR、FPN1、PON1水平。比较IDA组和健康对照组贫血相关指标。分析血清sTfR、FPN1、PON1水平与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清铁蛋白(SF)水平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TfR、FPN1、PON1对孕妇IDA的诊断价值。记录所有孕妇不良结局发生情况,根据最终母婴结局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母婴结局正常组(179例)和母婴结局不良组(76例)。比较不同母婴结局孕妇血清sTfR、FPN1、PON1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DA组sTfR、FPN1水平升高,PON1水平降低(均P<0.05)。IDA组Hb、MCV、SF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血清sTfR、FPN1与Hb、MCV、SF呈负相关,PON1与Hb、MCV、SF呈正相关(均P<0.05)。血清sTfR、FPN1、PON1对孕妇IDA均有一定诊断效能,且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更高(均P<0.05)。重度组血清sTfR、FPN1水平高于轻度和中度组,PON1水平低于轻度和中度组(均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DA组母婴不良结局总发生率更高(P<0.05)。与母婴结局正常组比较,母婴结局不良组血清sTfR、FPN1水平升高,PON1水平降低(均P<0.05)。结论:血清sTfR、FPN1、PON1在IDA孕妇中均呈异常表达,三者联合检测对IDA诊断效能较高,且与IDA严重程度和母婴结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贫血 可溶性转蛋白受体 膜铁转运蛋白1 对氧磷酶1 诊断价值 孕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调素在小鼠脑内的表达及其对膜铁转运蛋白1和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付丽娟 段相林 +2 位作者 于鹏 钱忠明 常彦忠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目的探讨铁调素(hepcidin)在小鼠脑内的表达及其对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 1)和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MT1)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铁调素在正常小鼠各脑区的表达分布,并观察了脑室内注射铁调素对DMT1、膜铁转运蛋白... 目的探讨铁调素(hepcidin)在小鼠脑内的表达及其对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 1)和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MT1)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铁调素在正常小鼠各脑区的表达分布,并观察了脑室内注射铁调素对DMT1、膜铁转运蛋白1表达的影响结果铁调素在小鼠脑内有广泛表达,且不同脑区表达程度不同,脉络丛部分表达较高。结论侧脑室内注射铁调素后,能够显著影响DMT1、膜铁转运蛋白1表达,且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 调素 二价金属离子转运1 膜铁转运蛋白1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铁转运蛋白1,铁调素的靶分子 被引量:8
3
作者 王书敏 于鹏 +1 位作者 段相林 常彦忠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8,共7页
膜铁转运蛋白1是重要的跨膜铁输出分子,主要分布于十二指肠和单核巨噬系统的细胞膜上,参与机体的肠铁吸收和巨噬细胞对铁的再循环等过程。铁调素是调节机体铁代谢平衡的激素,机体通过肝脏分泌的铁调素对铁转运相关蛋白的表达进行调控,... 膜铁转运蛋白1是重要的跨膜铁输出分子,主要分布于十二指肠和单核巨噬系统的细胞膜上,参与机体的肠铁吸收和巨噬细胞对铁的再循环等过程。铁调素是调节机体铁代谢平衡的激素,机体通过肝脏分泌的铁调素对铁转运相关蛋白的表达进行调控,从而实现机体自身的铁稳态。最新研究显示,铁调素的靶分子可能是膜铁转运蛋白1,它通过直接的作用引起膜铁转运蛋白1的内化(internalization)、降解,从而调节其在细胞膜上的表达量,进而控制肠铁吸收和巨噬细胞对铁的再循环过程,以维持机体的铁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铁转运蛋白1 调素 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调素对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膜铁转运蛋白1(FPN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国阳 狄东华 +2 位作者 王波 张鹏 徐又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83-1386,1406,共5页
目的观察铁调素对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膜铁转运蛋白1(FPN1)的表达,探讨铁调素对RAW264.7细胞作用的可能通路和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铁调素加入含有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RAW264.7细胞培养基,24h后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b... 目的观察铁调素对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膜铁转运蛋白1(FPN1)的表达,探讨铁调素对RAW264.7细胞作用的可能通路和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铁调素加入含有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RAW264.7细胞培养基,24h后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方法测定FPN1的表达,共聚焦显微镜(CLSM)测定细胞内铁离子的浓度。结果 RAW264.7细胞膜上存在FPN1受体的阳性表达;在本实验铁调素浓度干预范围内,FPN1的表达随着铁调素浓度的增加呈浓度依赖性降低(P<0.05),同时细胞内铁离子的含量随着铁调素浓度的增加呈浓度依赖性增加(P<0.05)。结论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是铁调素作用的靶细胞,铁调素可通过降解其细胞膜上的FPN1增加细胞内的铁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素 RAW264.7细胞 膜铁转运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对大鼠皮层、海马铁含量及膜铁转运蛋白1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李艳伟 赵晋英 李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487-490,550,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脑缺血对大鼠皮层、海马铁含量及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1,FP1)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脑缺血1d、3d、7d、28d和假手术对照组,每组各12只。实验组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大鼠脑缺血,假手术对照组仅分离出双... 目的探讨脑缺血对大鼠皮层、海马铁含量及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1,FP1)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脑缺血1d、3d、7d、28d和假手术对照组,每组各12只。实验组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大鼠脑缺血,假手术对照组仅分离出双侧颈总动脉但不结扎。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皮层及海马铁含量,应用DAB增强的Perls'铁染色法观察细胞内铁分布,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FP1在皮层及海马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脑缺血第7天组皮层、海马铁含量开始增加(P<0.05),缺血第28天组显著增加(P<0.01);缺血第28天组铁染色明显增强,皮层和海马神经元中有大量铁沉积颗粒。正常皮层及海马组织中FP1表达明显,主要定位于锥体神经细胞。而脑缺血第7天FP1表达开始减少,缺血第28天降到最低水平。结论脑缺血引起了大鼠皮层及海马铁含量升高,神经元中铁沉积;同时引起了FP1表达减少。提示脑缺血后FP1表达减少可能参与了铁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含量 膜铁转运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铁转运蛋白1突变斑马鱼骨形态及骨钙素的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斌 李光飞 +3 位作者 阎一林 王晗 林华 徐又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3年第2期143-148,共6页
目的观察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1,FPN1)突变斑马鱼(铁过载动物模型)骨发育及骨量变化,初步了解铁过载状况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分别对受精后36和48h的突变体(weh)和野生型(WT)斑马鱼进行邻联茴香胺血液染色,观察weh及WT血红蛋白量... 目的观察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1,FPN1)突变斑马鱼(铁过载动物模型)骨发育及骨量变化,初步了解铁过载状况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分别对受精后36和48h的突变体(weh)和野生型(WT)斑马鱼进行邻联茴香胺血液染色,观察weh及WT血红蛋白量的变化,比较铁过载状况;对受精后第14天的weh和WT进行阿尔辛蓝/茜素红染色,比较骨形态差异;分别提取受精后第5天和第7天的weh和WT总RNA,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骨钙素(BGP)的基因表达,比较骨代谢差异。结果邻联茴香胺血液染色后,与WT相比,weh在受精后36h未能着色,48h后轻微着色;对受精后第14天斑马鱼进行阿尔辛蓝/茜素红染色并与WT比较结果显示,weh茜素红着色较浅且肋骨及尾鳍未发育;与WT相比,受精后第5天和第7天weh骨钙素表达量较低(P<0.05)。结论 FPN1突变斑马鱼体内铁代谢异常,同时骨量减低,骨发育迟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骨钙素 膜铁转运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缺血对O-2A祖细胞膜铁转运蛋白1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林清 张更 +1 位作者 邱荣晖 王玮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4-329,共6页
目的观察膜铁转运蛋白1(FPN1)在O-2A祖细胞缺氧缺血损伤后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O-2A祖细胞缺氧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O-2A祖细胞,以特异性抗体A2B5鉴定,观察FPN1在O-2A祖细胞上的定位表达;以糖氧剥夺(OGD)法建立缺氧缺血细胞模... 目的观察膜铁转运蛋白1(FPN1)在O-2A祖细胞缺氧缺血损伤后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O-2A祖细胞缺氧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O-2A祖细胞,以特异性抗体A2B5鉴定,观察FPN1在O-2A祖细胞上的定位表达;以糖氧剥夺(OGD)法建立缺氧缺血细胞模型,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FPN1在细胞缺氧缺血后的表达变化。结果 FPN1定位表达于O-2A祖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和突起;OGD3h、6h、12h及24h细胞存活率呈时间依赖性降低(P<0.05);OGD12h内细胞FPN1免疫荧光强度进行性减弱;与OGD0h相比,FPN1 mRNA和蛋白水平在OGD3h表达下调,OGD6h进一步降低,OGD12h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2A祖细胞缺氧缺血损伤后FPN1表达明显下调,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提示FPN1可能参与O-2A祖细胞的缺氧缺血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铁转运蛋白1 缺氧缺血 实时定量一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印迹法 O-2A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大鼠膜铁转运蛋白1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8
作者 林清 张更 +2 位作者 林如英 林穗金 王玮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0-335,共6页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大鼠膜铁转运蛋白1(FPN1)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新生4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缺氧缺血PVL组,于术后1d、3d、1周和4周取脑,分离大脑皮质、海马和脑室周围白质,以石墨炉原子吸收分...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大鼠膜铁转运蛋白1(FPN1)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新生4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缺氧缺血PVL组,于术后1d、3d、1周和4周取脑,分离大脑皮质、海马和脑室周围白质,以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各脑区铁含量,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显色观察FPN1蛋白定位,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分别检测FPN1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VL组各脑区铁含量于术后1d与3d无增加;术后1周均较对照组增高,其中以脑室周围白质铁含量增加最显著,皮质次之,海马最少;术后4周皮质铁含量略有降低,海马铁含量已降至对照组水平,而脑室周围白质铁含量仍处于高水平。PVL组各脑区FPN1 mRNA和蛋白于术后1d与3d未见明显变化;术后1周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术后4周皮质FPN1表达量有所恢复,海马FPN1已恢复至对照组水平,但脑室周围白质FPN1仍较对照组降低。结论:缺氧缺血PVL大鼠皮质、海马与脑室周围白质铁含量升高,而FPN1的表达减少,两者均呈时空依赖性。提示新生4日龄SD大鼠缺氧缺血后FPN1表达减少可能引起脑铁升高,促进PVL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铁转运蛋白1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缺氧缺血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铁调素增高诱导膜铁转运蛋白1及其mRNA的表达下调
9
作者 陈兵兵 李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9期793-796,共4页
目的研究脑室注射铁调素(hepcidin,Hep)对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1,FP1)及其mRNA表达的调节。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为FP1组及对照组,FP1组脑室注射Hep,对照组脑室注射无菌生理盐水,12h后,分别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测皮质、... 目的研究脑室注射铁调素(hepcidin,Hep)对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1,FP1)及其mRNA表达的调节。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为FP1组及对照组,FP1组脑室注射Hep,对照组脑室注射无菌生理盐水,12h后,分别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测皮质、海马的FP1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脑皮质和海马FP1及其mRNA表达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Hep可直接抑制FP1及其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素 膜铁转运蛋白1 免疫组化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铁转运蛋白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滢 张成瑶 王继见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341-342,345,共3页
1前言铁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它参与合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各种细胞色素和多种氧化还原反应。在氧的运输、能量和DNA的合成及电子传递等多种生理活动中均起重要作用。铁代谢紊乱可引起缺铁性贫血等多种常见疾病。目前,许多... 1前言铁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它参与合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各种细胞色素和多种氧化还原反应。在氧的运输、能量和DNA的合成及电子传递等多种生理活动中均起重要作用。铁代谢紊乱可引起缺铁性贫血等多种常见疾病。目前,许多研究均证实了铁代谢紊乱与癌症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铁转运蛋白1 乳腺癌 氧化还原反应 代谢紊乱 生发 性贫血 微量元素 血红蛋白
原文传递
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小肠铁吸收蛋白DMT1和FPN1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玉倩 王海涛 +3 位作者 赵斌 袁克星 闻剑飞 刘树欣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5-517,514,共4页
目的:研究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小肠铁吸收蛋白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1,DMT1)和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1,FPN1)表达的变化,探讨运动性低血色素的发生机制。方法:1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G)和实验... 目的:研究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小肠铁吸收蛋白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1,DMT1)和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1,FPN1)表达的变化,探讨运动性低血色素的发生机制。方法:1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G)和实验组(EG)。实验组进行5周跑台训练,建立运动性低血色素模型。5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后,检测两组大鼠血常规和血清铁,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小肠上皮细胞DMT1和FPN1表达。结果:(1)实验组H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运动性低血色素造模成功。(2)实验组大鼠小肠上皮细胞DMT1表达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FPN1表达比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3)实验组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合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长时间大强度运动会减少机体肠铁吸收,降低机体运铁能力,是引发运动性低血色素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低血色素 小肠吸收细胞 二价金属离子转运1 膜铁转运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低血色素形成中大鼠十二指肠铁吸收蛋白HCP1、DMT1及FPN1表达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娟 王海涛 +4 位作者 李海洲 程康康 吕军 宋文靖 刘玉倩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31-835,共5页
目的:研究运动性低血色素形成中大鼠十二指肠铁转运蛋白血红素转运蛋白1(heme carrier protein 1,HCP1)、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1,DMT1)及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1,FPN1)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运动性低血色... 目的:研究运动性低血色素形成中大鼠十二指肠铁转运蛋白血红素转运蛋白1(heme carrier protein 1,HCP1)、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1,DMT1)及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1,FPN1)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运动性低血色素的发生机制。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大鼠进行为期5周、6 d/周、坡度为0、速度30 m/min的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前2周每天训练1次,时间从1 min开始,每次递增2 min。从第3周开始,每天训练2次。分别于运动第3、4、5周末取材,采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Hb)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十二指肠上皮细胞HCP1、DMT1及FPN1表达。结果:(1)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后大鼠Hb含量逐渐降低。运动组3周末Hb与其对照组相比有下降趋势,4周和5周末显著低于其对照组(P<0.05,P<0.01)。(2)运动组大鼠3周末小肠上皮细胞HCP1、DMT1及FPN1表达均显著高于其对照组(P<0.01),4周末与其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5周末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强度运动开始阶段,机体通过增加肠铁吸收维持运动机体对铁的需求,随运动时间延长,机体肠铁吸收能力降低,这是引发运动性低血色素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低血色素 血红素转运蛋白1 二价金属离子转运1 膜铁转运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对大鼠肝脏铁含量及铁转运相关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13
作者 赵晋英 王培培 +4 位作者 黄作良 刘众齐 马新华 黄泽智 李艳伟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61-1164,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时大鼠肝脏铁含量和铁蛋白(Fn)、转铁蛋白受体1(TfR1)、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MT1)、膜铁转运蛋白1(Fpn)mRNA的表达,探讨甲亢对大鼠肝脏铁代谢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组,每组6只,... 目的通过检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时大鼠肝脏铁含量和铁蛋白(Fn)、转铁蛋白受体1(TfR1)、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MT1)、膜铁转运蛋白1(Fpn)mRNA的表达,探讨甲亢对大鼠肝脏铁代谢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组,每组6只,8个模型组经左旋甲状腺素钠灌胃给药建立甲亢模型,1个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于第1~8周末各取1个模型组大鼠肝脏,行组织切片后经DAB增强的Perl's铁染色检测肝脏铁含量,经RT-PCR检测大鼠肝脏Fn、TfR1、DMT1、Fpn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脏铁染色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强。对照组大鼠肝脏表达Fn H、Fn L、TfR1、DMT1和Fpn mRNA。模型组Fn L mRNA在1~3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4~8周均略低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Fn H mRNA随造模时间延长逐渐升高(P〈0.05),且各时间点表达均高于对照组。模型组TfR1 mRNA和DMT1mRNA各时间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Fpn mRNA的表达量随造模时间延长逐渐降低(P〈0.05),且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甲亢可引起大鼠肝脏铁含量增加,Fn、TfR1和DMT1 mRNA表达升高,而Fpn mRNA表达下降。肝脏铁含量升高可能与TfR1、DMT1和Fpn表达改变有关,肝脏Fn增加对升高的铁具有储存作用,防止铁超载对肝细胞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肝脏 蛋白 蛋白受体1 二价金属离子转运1 膜铁转运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rf2/FPN1信号通路探究活血地龟汤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脏足细胞铁积累和铁死亡的影响
14
作者 张知宜 王学艺 +2 位作者 李冰 石锦涛 韩佳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105-111,共7页
目的观察活血地龟汤对糖尿病肾病(DN)小鼠肾脏足细胞铁积累及铁死亡的影响。方法将5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和造模组44只,采用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DN小鼠模型,将成模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萝卜硫素组及活血地龟汤低、中、高... 目的观察活血地龟汤对糖尿病肾病(DN)小鼠肾脏足细胞铁积累及铁死亡的影响。方法将5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和造模组44只,采用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DN小鼠模型,将成模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萝卜硫素组及活血地龟汤低、中、高剂量组各6只。萝卜硫素组予萝卜硫素腹腔注射,活血地龟汤各剂量组分别予相应溶液灌胃,连续12周。检测小鼠空腹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白蛋白含量,HE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PAS染色观察肾组织糖原沉积,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纤维化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肾组织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Podocin、Nephrin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ACSL4、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膜铁转运蛋白1(FPN1)蛋白表达,普鲁士蓝染色观察肾组织铁离子沉积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空腹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白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毛细血管团萎缩,糖原沉积增加,纤维化加重,肾组织Podocin、Nephrin表达下调,GPX4、Nrf2、FPN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ACSL4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铁离子沉积增多;与模型组比较,活血地龟汤各剂量组及萝卜硫素组小鼠空腹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白蛋白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肾组织病理损伤不同程度减轻,糖原沉积减少,纤维化减轻,肾组织Podocin、Nephrin表达上调,GPX4、Nrf2、FPN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ACSL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肾组织铁离子沉积减少。结论活血地龟汤能减轻DN小鼠肾组织病理损伤,降低血糖水平,延缓DN进展,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rf2、FPN1表达,抑制DN小鼠肾脏足细胞铁积累和铁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活血地龟汤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膜铁转运蛋白1 积累 死亡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代谢相关蛋白在烧伤后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冬军 赵连魁 +1 位作者 李明 杨建民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中铁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组织标本均来自2016年-2018年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住院患者。患者分三组:正常皮肤组、萎缩性瘢痕组、增生性瘢痕组。后两组患者分别采集瘢痕及其自身正常皮肤... 目的:探讨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中铁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组织标本均来自2016年-2018年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住院患者。患者分三组:正常皮肤组、萎缩性瘢痕组、增生性瘢痕组。后两组患者分别采集瘢痕及其自身正常皮肤标本。术中采集标本,应用电感耦合质谱分析仪测定三组标本中组织铁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增生性瘢痕中铁代谢相关蛋白转铁蛋白受体1(transferrin receptor 1,TfR1)、铁蛋白(ferritin,FTL)、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 1,DMT1)、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 1,FPN1)等在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结果:三组正常皮肤组织中组织铁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增生性瘢痕组:增生性瘢痕组织比自身正常皮肤组织中组织铁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显示增生性瘢痕组中增生性瘢痕组织及自身正常皮肤组织中均有铁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多表达于胞浆中,在表皮层表达较强。其中DMT1(±IRE)、FPN1以及FTL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表达量高于其自身正常皮肤组织(P<0.05);TfR1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表达量却降低(P<0.05)。结论:增生性瘢痕组患者瘢痕局部铁元素沉积过多,进而细胞内可能通过IRP/IRE系统调节铁的摄取和释放,而且推测主要依赖于TfR1以及FPN1的作用而非DMT1(±I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萎缩性瘢痕 蛋白受体1 蛋白 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 膜铁转运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铁转运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燕琴 白斌 颜虹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9年第1期70-72,共3页
铁从母体向胎儿的转运过程至今并不完全清楚。铁经过胎盘向胎儿的转运首先由位于胎盘滋养细胞母体面转铁蛋白受体1的吸收,然后来自母体的转铁蛋白再返回到母体血循环中。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病缺陷蛋白可能参与了转铁蛋白受体1对转铁蛋白... 铁从母体向胎儿的转运过程至今并不完全清楚。铁经过胎盘向胎儿的转运首先由位于胎盘滋养细胞母体面转铁蛋白受体1的吸收,然后来自母体的转铁蛋白再返回到母体血循环中。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病缺陷蛋白可能参与了转铁蛋白受体1对转铁蛋白铁吸收的调节。滋养细胞顶端的铁蛋白受体也可能参与了胎盘的部分铁吸收。吸收入内吞小体里的铁很可能通过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转入胞浆。进入胞浆后,铁或以铁蛋白的形式贮存、或参与生物合成、或被转出滋养细胞,具体机制尚不清楚。铁转出滋养细胞很可能是通过位于其基底膜的膜铁转运蛋白1,但似乎还存在其它的转出路径。另外,参与胎盘输出铁氧化的铜氧化酶可能与膜铁转运辅助蛋白和血浆铜蓝蛋白都不同,且目前研究定位也不清楚。至于在滋养细胞基底面发现的转铁蛋白受体1、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铁蛋白和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病缺陷蛋白等是否参与胎盘铁的输出目前尚无支持的证据。因此。对于胎盘铁转运过程的理解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蛋白受体1 二价金属离子转运1 膜铁转运蛋白1 铜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f2/FPN1介导的铁稳态通路在有氧运动预防小鼠肝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玉倩 杨雯茜 王海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4-302,共9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膜铁转运蛋白1(FPN1)介导的铁稳态通路在有氧运动预防小鼠肝胰岛素抵抗中的调控作用。方法:40只5周龄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安静对照组(NC组)、跑台运动组(NE组)、安静高脂组(HC组)、高脂+跑台...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膜铁转运蛋白1(FPN1)介导的铁稳态通路在有氧运动预防小鼠肝胰岛素抵抗中的调控作用。方法:40只5周龄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安静对照组(NC组)、跑台运动组(NE组)、安静高脂组(HC组)、高脂+跑台运动组(HE组),每组10只。NC和NE组每日基础饲料喂养(AIN-93G),HC和HE组喂养60%kcal SPF级高脂模型饲料,均自由进食。NC组和HC组不运动,NE和HE组进行跑台运动,5 d/w,60 min/d,坡度为0,第1~2周速度为13 m/min,每两周速度递增1 m/min,第13~14周速度为19 m/min。14周干预结束后测小鼠体脂含量,血糖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麻醉灌流后取材,肝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脂肪样变。ELISA检测血清铁蛋白(SF)、胰岛素(INS)、肝线粒体8-羟基脱氧鸟苷(8-OHdG)、4-羟基壬烯醛(4-HNE)。比色法测定肝糖原、甘油三酯(TG)、非血红素铁、血清铁(SI)含量。采用免疫共沉淀法(Co-IP)检测Nrf2与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结合量。Western blot检测肝FPN1、肝铁调素(hepcidin)、胰岛素受体(IR)、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铁蛋白重链(FTH1)、铜蓝蛋白(CP)、细胞核Nrf2的表达量。结果:(1)运动可降低小鼠肝胰岛素抵抗(P<0.01),高脂显著增加胰岛素抵抗(P<0.01),有氧运动和高脂膳食对小鼠肝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P<0.01)。(2)运动可降低小鼠血清铁蛋白和肝铁含量(P<0.01),有氧运动和高脂膳食对血清铁蛋白(SF)、肝铁含量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P<0.01)。(3)运动可降低小鼠肝线粒体8-OHdG和4-HNE(P<0.01),高脂增加8-OHdG和4-HNE(P<0.01),高脂和运动对8-OHdG和4-HNE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P<0.01)。(4)运动增加肝FPN1、CP、IR、FTH1、GLUT2表达量(P<0.01),降低Nrf2/Keap1结合量(P<0.01),运动和高脂对FPN1、IR、Nrf2/Keap1结合量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P<0.01)。结论:14周高脂膳食诱发小鼠肝胰岛素抵抗,有氧运动明显改善肝胰岛素抵抗。运动通过增加细胞核内Nrf2,调控FTH1、FPN1表达,减少肝脏铁储存,减轻肝过氧化损伤和脂质沉积,增加胰岛素受体和葡萄糖转运载体,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储存,缓解胰岛素抵抗。Nrf2/FPN1介导的铁稳态通路在运动改善由高脂引发的肝胰岛素抵抗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铁转运蛋白1 胰岛素受体 有氧运动 稳态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铁死亡途径分析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保护的作用机制
18
作者 王琪 李澎 许军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6-200,I0011,共6页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和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检测脑缺血再灌注组织内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转铁蛋白受...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和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检测脑缺血再灌注组织内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TfR)和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 1,Fpn1)含量变化,从铁死亡途径探讨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机制。方法25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只、模型组10只、电针组10只。后两组分别再按针刺干预时间分为24 h、72 h两个亚组,每组5只。采用改进的Zea Longa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组予针刺内关、水沟、三阴交,留针期间患侧内关、三阴交穴连接神经穴位刺激仪。采用Zausinger六分法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尼氏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比各组大鼠GSH、MDA、TfR、Fpn1、GPX4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造模后模型组及电针组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干预24 h后神经功能评分升高,72 h后评分进一步升高(P<0.01)。造模24 h后,模型组及电针组尼氏小体数量减少,颜色变浅;72 h后模型组尼氏小体更少,电针组尼氏小体数量有一定的恢复。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MDA、TfR、Fpn1升高、GSH及GPX4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干预24 h及72 h时后MDA、TfR降低、GSH、GPX4及Fpn1升高(P<0.01,P<0.05)。与针刺24 h对比,针刺72 h后MDA、TfR降低更明显,GSH及Fpn1升高更明显(P<0.01,P<0.05)。结论铁死亡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死亡的重要方式之一,醒脑开窍针刺法可调节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铁代谢,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抑制神经细胞铁死亡,其脑保护作用与铁死亡途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针刺法 脑缺血再灌注 死亡 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丙二醛 蛋白受体 膜铁转运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和膜铁转运蛋白-1在不同铁状态孕妇胎盘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四保 刘玉峰 +1 位作者 祁佩红 曾利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8-180,184,共4页
目的测定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DMT1)mRNA剪切异构体和膜铁转运蛋白-1(FPN1)mRNA在不同铁状态足月孕妇胎盘中的表达水平,探讨胎盘铁转运及调控机制。方法选择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分娩的无高血压、糖尿病、感染、肿瘤、肝炎的... 目的测定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DMT1)mRNA剪切异构体和膜铁转运蛋白-1(FPN1)mRNA在不同铁状态足月孕妇胎盘中的表达水平,探讨胎盘铁转运及调控机制。方法选择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分娩的无高血压、糖尿病、感染、肿瘤、肝炎的足月孕妇69例,其中14例Hb<100g/L及血清铁蛋白(SF)≥12μg/L者排除,符合条件者55例。根据母血Hb、血清铁(SI)、SF将孕妇分为3组:正常组(N组)23例,Hb≥100g/L,SF≥12μg/L;铁缺乏组(ID组)20例,Hb≥100g/L,SF<12μg/L;轻度缺铁性贫血组(IDA组)12例,90g/L≤Hb<100g/L,MCV<80fL,MCH<27pg,MCHC<320g/L,SF<12μg/L,SI<8.95μmol/L;采用血细胞自动计数仪测定其血常规,比色法测定其SI,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SF。采用反转录-PCR技术检测胎盘组织DMT1mRNA剪切异构体及FPN1mRNA表达水平。结果1.N组、ID组及IDA组含铁反应元件的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DMT1-IRE)mRNA分别为(0.5682±0.1169)、(0.7090±0.1389)、(0.9128±0.1798),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955P<0.01),两两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a<0.01)。2.N组、ID组及IDA组不含铁反应元件的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DMT1-nonIRE mRNA)分别为(0.7380±0.2240)、(0.8061±0.2128)、(0.7667±0.2108),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62P>0.05);3.N组、ID组及IDA组FPN1mRNA分别为(0.4625±0.0776)、(0.5071±0.0744)、(0.5518±0.104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67P<0.05),其中IDA组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D组与N组、ID组与ID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ID及IDA孕妇可通过上调胎盘DMT1-IREmRNA、FPN1mRNA的转录最大限度的增加了母体血浆铁至胎儿的转运,以保证胎儿铁供给的相对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 转运蛋白-1 胎盘 代谢
原文传递
黄芩苷抑制鱼藤酮帕金森病大鼠黑质铁积聚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8
20
作者 宋扬文 陈忻 +3 位作者 张楠 郭春彦 熊珮 穆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40-1744,共5页
目的研究PD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DA)神经损伤、铁积聚、铁转运蛋白表达及氧应激水平改变之间的关系,探讨铁积聚在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黄芩苷保护DA能神经、抑制铁积聚的机制。方法实验采用鱼藤酮PD模型大鼠,观察黑质铁含量及TH、DMT1、... 目的研究PD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DA)神经损伤、铁积聚、铁转运蛋白表达及氧应激水平改变之间的关系,探讨铁积聚在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黄芩苷保护DA能神经、抑制铁积聚的机制。方法实验采用鱼藤酮PD模型大鼠,观察黑质铁含量及TH、DMT1、FP1的表达,检测血清、肝脏铁含量以及大脑皮层GSH和MDA含量。结果鱼藤酮PD大鼠DA能神经元明显缺失,同步发生了脑内氧化应激水平增加、GSH降低;血清铁降低而肝铁增高;黑质铁大量积聚发生在DA能神经元大量脱失和铁转运蛋白DMT1、FP1表达改变之后;黄芩苷可调节DMT1、FP1表达,减少黑质铁积聚,降低脑内氧应激水平,增加GSH含量。结论研究证明铁转运蛋白DMT1表达增加和FP1表达降低参与了黑质铁积聚;铁积聚及过高的氧应激反应促进了黑质DA能神经细胞损伤的发展;黄芩苷对PD大鼠DA能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机制与抑制铁积聚、调节铁转运蛋白DMT1、FP1表达、降低氧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鱼藤酮 黄芩苷 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 膜铁转运蛋白1 酪氨酸羟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