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南缘寒武系膏溶角砾岩的识别标志及勘探意义 被引量:11
1
作者 彭勇民 高波 +6 位作者 张荣强 张殿伟 孙冬胜 沃玉进 周雁 汪新伟 李双建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7,共6页
在四川盆地南缘寒武系地表露头上,发现了与雷波县火草坪、甘洛县黑马石膏岩密切共生的膏溶角砾岩;在寒武系实测剖面上,发现了抓抓岩剖面13层30余m、长坪剖面4层17.5m、范店剖面4层20余m以及三汇场剖面4层35m的膏溶角砾岩。膏溶角砾岩分... 在四川盆地南缘寒武系地表露头上,发现了与雷波县火草坪、甘洛县黑马石膏岩密切共生的膏溶角砾岩;在寒武系实测剖面上,发现了抓抓岩剖面13层30余m、长坪剖面4层17.5m、范店剖面4层20余m以及三汇场剖面4层35m的膏溶角砾岩。膏溶角砾岩分为紫红色含石膏角砾状泥岩和灰黄色膏溶角砾状白云岩2类,局部保存较好的纹层状与条带状构造;角砾大小一般为大于2cm×3cm;成分为泥晶白云岩,胶结物为粘土与方解石;其原岩为韵律条带状白云质石膏岩,可以与丁山1井的中下寒武统的条带状石膏类岩层(26.9m/10层)很好地对比。推测从川东南往四川盆地内部具有更好的潟湖微相厚层石膏岩,从而改变了以往该区无膏盐岩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溶角砾岩 寒武系 油气勘探 四川盆地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膏溶角砾岩隧道支护体系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何本国 朱永全 +1 位作者 孙明磊 张志强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45-952,共8页
开展膏溶角砾岩隧道支护体系现场试验,研究无水段、高含水量段初期支护锚杆轴力、围岩压力、钢拱架应力及洞周位移、二次衬砌接触压力和钢筋应力。分析表明:高含水量比无水段初期支护受力增大约50%,而二次衬砌受力增长约30%;无水试验段... 开展膏溶角砾岩隧道支护体系现场试验,研究无水段、高含水量段初期支护锚杆轴力、围岩压力、钢拱架应力及洞周位移、二次衬砌接触压力和钢筋应力。分析表明:高含水量比无水段初期支护受力增大约50%,而二次衬砌受力增长约30%;无水试验段拱腰锚杆主要受压,建议取消拱部系统锚杆,只打设拱部锁脚锚杆,及早封闭成环;高含水量段锚杆主要受拉,发挥拉拔力支护效果,建议锚杆参数不变;初期支护钢拱架架设能够立即承载,发挥支护作用明显。研究成果可为膏溶角砾岩地层隧道及类似工程的修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铁路隧道 膏溶角砾岩 支护体系 力学特性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膏溶角砾岩深埋隧道支护荷载确定方法 被引量:11
3
作者 何本国 朱永全 +2 位作者 孙明磊 张志强 孙元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27-832,共6页
合理的支护荷载确定方法是膏溶角砾岩深埋隧道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以石太客运专线太行山隧道累计穿越4 410 m膏溶角砾岩地层为依托,通过现场支护荷载量测试验,统计得到初支围岩压力和二衬接触压力。采用泰沙基理论、比尔... 合理的支护荷载确定方法是膏溶角砾岩深埋隧道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以石太客运专线太行山隧道累计穿越4 410 m膏溶角砾岩地层为依托,通过现场支护荷载量测试验,统计得到初支围岩压力和二衬接触压力。采用泰沙基理论、比尔鲍曼理论、谢家烋理论、铁路隧道设计规范和普氏理论共5种方法分别计算围岩压力,并与现场实测值相比较。结果表明:围岩压力以竖向为主,泰沙基理论值与现场实测统计值最为接近;围岩压力在竖向、水平分布模式不同于传统计算方法,推荐竖向压力采用双峰型或均匀分布,水平压力采用折线型分布;初支和二次衬砌共同承担荷载,二衬分担比例为50.1%。研究成果可为高速铁路膏溶角砾岩以及类似地质条件深埋隧道修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溶角砾岩 铁路隧道 围岩压力 荷载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状态下膏溶角砾岩破裂全程的细观力学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尤嘉 黄醒春 +1 位作者 邱一平 陈翔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21-1225,共5页
利用新型岩石细观力学试验系统,对石家庄—太原铁路专线太行山隧道工程6#斜井的膏溶角砾岩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的岩石细观损伤裂纹扩展直至破裂的全程进行了实时观测,得到了不同含水状态下岩石初始损伤微裂纹的萌生、扩展、连接、贯通... 利用新型岩石细观力学试验系统,对石家庄—太原铁路专线太行山隧道工程6#斜井的膏溶角砾岩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的岩石细观损伤裂纹扩展直至破裂的全程进行了实时观测,得到了不同含水状态下岩石初始损伤微裂纹的萌生、扩展、连接、贯通直至宏观破裂的数字显微和全场实时图像。从岩石细观损伤机制出发,结合同时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将损伤破裂过程分为4个阶段,得到了含水状态下岩石损伤发展演化的初步规律,并给出了应力损伤门槛值,发现水环境影响下造成的初始损伤微裂纹是水对膨胀软岩力学性质产生软化作用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细观力学试验 含水率 损伤发展演化 破裂全程 膏溶角砾岩 膨胀软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膏溶角砾岩不同天然含水率情况下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邓建华 黄醒春 +1 位作者 彭结兵 陈炳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03-1207,共5页
针对天然含水率不同的膏溶角砾岩,采用RMT-150B型岩石电液伺服试验机,进行了烘干和天然情况下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比较分析了烘干和天然条件下含水率对岩石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强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含水率的不同... 针对天然含水率不同的膏溶角砾岩,采用RMT-150B型岩石电液伺服试验机,进行了烘干和天然情况下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比较分析了烘干和天然条件下含水率对岩石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强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含水率的不同对岩石的峰值强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力学性质有显著影响,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膏溶角砾岩的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呈指数减少,而泊松比呈线性增大。烘干后,岩石的力学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峰值强度、弹性模量都有很大的提高,岩石表现出脆性,岩石的天然含水率对烘干后的力学性质改变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溶角砾岩 力学性质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三维统计的膏溶角砾岩断口几何特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陈翔 李尤嘉 +1 位作者 黄醒春 杜守继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3541-3546,共6页
利用3D激光扫描系统精确测量膏溶角砾岩单轴压缩破坏下岩石断口表面的粗糙形态,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实现岩石断口表面的三维可视化。然后对岩石断口三维几何特性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根据频率直方图的分布趋势研究各几何特性参数的... 利用3D激光扫描系统精确测量膏溶角砾岩单轴压缩破坏下岩石断口表面的粗糙形态,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实现岩石断口表面的三维可视化。然后对岩石断口三维几何特性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根据频率直方图的分布趋势研究各几何特性参数的分布规律及其随含水率增加的变化规律。最后,研究膏溶角砾岩断口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分形特征,得出岩石断口在不同加载方向上的分维值随含水率增加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断口粗糙高度和坡度的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断口粗糙高度的平均值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呈线性上升趋势,而断口坡度的平均值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呈线性下降趋势。通过岩石断口激光扫描试验分析发现,岩石断口的几何特征及分维值与岩石的初始含水状态密切相关,分维可以作为岩石断口几何形态定量描述的参数之一,从而为进一步分析膏溶角砾岩损伤演化过程及其破坏机制提供可靠的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地理信息系统 膏溶角砾岩 破裂断口 表面几何特性 分形 分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膏溶角砾岩侧限膨胀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彭结兵 邓建华 黄醒春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634-638,共5页
研究了膏溶角砾岩的侧限膨胀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这种岩石受到扰动后可吸水发生膨胀变形使其结构发生变形甚至破坏。通过GDG高压固结仪采用平衡加压法和充分膨胀法研究了侧限情况下岩石的膨胀力指标,解释了充分膨胀法膨胀力指标大于平衡... 研究了膏溶角砾岩的侧限膨胀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这种岩石受到扰动后可吸水发生膨胀变形使其结构发生变形甚至破坏。通过GDG高压固结仪采用平衡加压法和充分膨胀法研究了侧限情况下岩石的膨胀力指标,解释了充分膨胀法膨胀力指标大于平衡加压法膨胀力指标的原因。通过试验研究了供水充足条件下膏溶角砾岩侧限自由膨胀变形演化规律,阐述了膏溶角砾岩侧限膨胀变形的影响因素。岩石试样采自山西石太客运专线太行山隧道,试验结果表明,膏溶角砾岩的膨胀特性不同于常规的膨胀岩,其轴向膨胀变形随含水率增加而增加,随密度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溶角砾岩 膨胀特性 含水率 试验研究 侧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膏溶角砾岩地层大断面隧道快速施工技术 被引量:6
8
作者 熊江陵 李建华 《隧道建设》 2010年第1期44-47,62,共5页
通过施工方法比选,确定能在膏溶角砾岩地层实现安全、快速施工的台阶法方案,并通过优化实施施工工艺、确定台阶长度、分析确定最佳开挖进尺、各施工工序间的合理距离,实行同步作业、分区钻孔、分区装药等手段,实现大断面隧道的快速施工... 通过施工方法比选,确定能在膏溶角砾岩地层实现安全、快速施工的台阶法方案,并通过优化实施施工工艺、确定台阶长度、分析确定最佳开挖进尺、各施工工序间的合理距离,实行同步作业、分区钻孔、分区装药等手段,实现大断面隧道的快速施工。对软岩条件下的大断面隧道的快速施工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溶角砾岩 大断面隧道 工艺优化 快速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隧道膏溶角砾岩工程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熊江陵 李建华 《隧道建设》 2007年第A01期6-8,15,共4页
膏溶角砾岩具有强度低、土质不均、局部压缩性高的特点,属于复杂的特殊软岩,以太行山隧道Z5标段的膏溶角砾地质特征为依托,对膏溶角砾岩的地质背景、成因、工程特性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着重介绍了膏溶角砾岩的工程性能现场试验分析结果。
关键词 膏溶角砾岩 工程特性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控量测技术在强风化膏溶角砾岩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明磊 李文江 刘志春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7-61,共5页
石太线太行山隧道,累计穿越4 410 m长的强风化膏溶角砾岩地层,岩体极破碎,富水、呈散体状结构。该种岩体中隧道开挖后稳定时间很短,容易发生坍塌和大变形。为保证隧道的正常施工,掌握强风化膏溶角砾岩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施... 石太线太行山隧道,累计穿越4 410 m长的强风化膏溶角砾岩地层,岩体极破碎,富水、呈散体状结构。该种岩体中隧道开挖后稳定时间很短,容易发生坍塌和大变形。为保证隧道的正常施工,掌握强风化膏溶角砾岩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施工过程中进行了系统的监控量测,分析了初期支护围岩压力、锚杆轴力和支护结构应力的分布特征和随时间变化规律,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为隧道顺利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风化膏溶角砾岩 监控量测 围岩压力 支护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性岩土——膏溶角砾岩隧道施工技术 被引量:7
11
作者 焦瑞虎 李建华 《隧道建设》 2007年第A01期23-26,共4页
以石太客运专线太行山隧道Z5标段膏溶角砾岩地段为依托,介绍了膏溶角砾岩的物质组成和工程特性,以及针对这种特殊岩土的工程特点,采取的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确保了施工安全。
关键词 膏溶角砾岩 隧道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膏溶角砾岩的工程特性及其隧道施工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建华 焦瑞虎 《隧道建设》 2009年第S2期92-96,共5页
以石太客运专线太行山隧道Z5标段膏溶角砾岩地段为依托,分析膏溶角砾岩物质组成和工程特性,并对其进行了分级。针对这种特殊岩土的工程特点和危害,采取了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通过比选,确定了台阶法施工方案,较好地解决了施工中易... 以石太客运专线太行山隧道Z5标段膏溶角砾岩地段为依托,分析膏溶角砾岩物质组成和工程特性,并对其进行了分级。针对这种特殊岩土的工程特点和危害,采取了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通过比选,确定了台阶法施工方案,较好地解决了施工中易膨胀、易坍塌、大变形等施工难点,实现了安全、快速施工,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溶角砾岩 工程特性 隧道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量对膏溶角砾岩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建华 於昌荣 黄醒春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0-54,共5页
针对不同含水路径的膏溶角砾岩试样,采用RMT-150B型岩石电液伺服试验机,进行了人工增湿和天然情况下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比较分析了人工增湿和天然条件下含水量对岩石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强度、峰值应变、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变化情况。... 针对不同含水路径的膏溶角砾岩试样,采用RMT-150B型岩石电液伺服试验机,进行了人工增湿和天然情况下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比较分析了人工增湿和天然条件下含水量对岩石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强度、峰值应变、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含水量的不同对岩石的峰值强度、弹性模量和峰值应变等力学性质有显著影响,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膏溶角砾岩的力学性能劣化明显,峰值应力和弹性模量呈指数减少,而峰值应变呈线性增大。含水量相同情况下,人工增湿的岩样相对于天然含水量岩样,岩石的力学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峰值应力、弹性模量都有很大的下降,表现出不同含水路径力学特性的差异。基于力学性质随含水量的变化,从膏溶角砾岩弹性模量变化规律入手,导出了水的物理化学损伤演化方程和一维WM(water and mechanical)耦合损伤本构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溶角砾岩 含水量 试验 水损伤 损伤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太客运专线膏溶角砾岩的分类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建峰 张昌新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共4页
研究目的:膏溶角砾岩类似"软岩硬土",具有物质成分复杂和强度差异大等特性,掌握这种岩石的种类划分,有利于指导工程地质勘察,深入了解其工程特性。研究结论:通过分析研究认为:膏溶角砾岩有固定层位,分布于奥陶系中统每组的第... 研究目的:膏溶角砾岩类似"软岩硬土",具有物质成分复杂和强度差异大等特性,掌握这种岩石的种类划分,有利于指导工程地质勘察,深入了解其工程特性。研究结论:通过分析研究认为:膏溶角砾岩有固定层位,分布于奥陶系中统每组的第一段;多数为极软岩,强度差异大。按胶结程度的不同,膏溶角砾岩可分为微胶结、弱胶结、较强胶结和强胶结4种;根据颗粒组成、物质成分、成生环境和胶结程度等特征,本文将膏溶角砾岩分为块石状、泥包石状、含砾和硬土状四大类,应加强对奥陶系峰峰组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溶角砾岩 分类 地质勘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隧道膏溶角砾岩工程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熊江陵 李建华 《铁道标准设计》 2007年第4期25-28,共4页
膏溶角砾岩具有强度低、土质不均、局部压缩性高的特点,属于复杂的特殊软岩,以太行山隧道Z5标段的膏溶角砾地质特征为依托,对膏溶角砾岩的地质背景、成因、工程特性等进行分析研究,判断该标段的膏溶角砾岩具弱-中等膨胀性,对混凝土无结... 膏溶角砾岩具有强度低、土质不均、局部压缩性高的特点,属于复杂的特殊软岩,以太行山隧道Z5标段的膏溶角砾地质特征为依托,对膏溶角砾岩的地质背景、成因、工程特性等进行分析研究,判断该标段的膏溶角砾岩具弱-中等膨胀性,对混凝土无结晶类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太客运专线 太行山隧道 膏溶角砾岩 工程特性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风化膏溶角砾岩隧道施工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俊兴 《铁道标准设计》 2006年第6期64-66,共3页
结合太行山隧道项目强风化膏溶角砾岩段的施工,针对膏溶角砾岩的特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介绍膏溶角砾岩隧道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
关键词 铁路隧道 膏溶角砾岩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下水环境下膏溶角砾岩隧道围岩力学性质劣化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志国 江松 +2 位作者 黄明 陈泽峰 蓝兴斌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50-1158,共9页
为研究复杂地下水环境下隧道膏溶角砾岩的劣化特征,以山西某隧道工程存在的膏溶角砾岩为研究对象,考虑流速作用(0、10、20 L/h),开展不同循环次数(1、3、6、10次)的干湿循环试验,系统分析膏溶角砾岩在不同流速及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的溶... 为研究复杂地下水环境下隧道膏溶角砾岩的劣化特征,以山西某隧道工程存在的膏溶角砾岩为研究对象,考虑流速作用(0、10、20 L/h),开展不同循环次数(1、3、6、10次)的干湿循环试验,系统分析膏溶角砾岩在不同流速及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的溶蚀和吸水行为的演变规律;通过单轴和三轴压缩试验,进一步探究膏溶角砾岩在不同流速及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的力学参数劣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干湿循环作用与水流共同导致了膏溶角砾岩的劣化,干湿循环对膏溶角砾岩的劣化作用主要在于降低颗粒的联结程度,而流速则会加剧膏溶角砾岩的溶蚀行为,并侵蚀剥离岩样表面的松散颗粒;2)膏溶角砾岩各力学指标(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内摩擦角、黏聚力)随着流速与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当流速为20 L/h时,经历10次干湿循环后,膏溶角砾岩的单轴抗压强度降低了72.86%,弹性模量降低了75.67%,内摩擦角降低了70.69%,黏聚力降低了57.58%,其力学参数的劣化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弹性模量、单轴抗压强度、内摩擦角以及黏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膏溶角砾岩 地下水环境 干湿循环 力学性质 劣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前小导管预支护在膏溶角砾岩隧道中的应用
18
作者 罗定伦 《山西建筑》 2013年第24期197-198,共2页
对膏溶角砾岩的特殊工程性质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在膏溶角砾岩隧道施工中,采用超前小导管进行预支护的设计与施工方法,指出通过超前小导管的"梁"作用或者注浆后的加固作用,能够提高围岩的稳定性、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关键词 隧道 膏溶角砾岩 超前小导管 预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隧道膏溶角砾岩地段合理断面型式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庞山 宋玉香 朱永全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48-51,共4页
石太客运专线太行山隧道膏溶角砾岩地层,围岩松动压力和膨胀压力大。对圆形、马蹄形、椭圆形三种断面型式进行计算、分析对比,提出膏溶角砾岩地层区段隧道的合理断面型式。
关键词 客专隧道 膏溶角砾岩 合理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隧道膏溶角砾岩地段施工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利伟 李文江 朱永全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0-14,共5页
太行山隧道是石太客运专线的重点工程,是目前我国在建最长的铁路山岭隧道。该隧道在DK85+055~DK93+900之间穿越累计4 410 m长的膏溶角砾岩地层,这种软岩硬土地层胶结极差,强度低、水理性强,并且有弱膨胀性。为保证隧道的正常施工,掌... 太行山隧道是石太客运专线的重点工程,是目前我国在建最长的铁路山岭隧道。该隧道在DK85+055~DK93+900之间穿越累计4 410 m长的膏溶角砾岩地层,这种软岩硬土地层胶结极差,强度低、水理性强,并且有弱膨胀性。为保证隧道的正常施工,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施工过程中进行了系统的监控量测工作,分析了围岩压力、支护应力特征和洞室稳定性状态,反馈信息,指导施工,为隧道顺利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溶角砾岩 隧道 监控量测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