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达尔其地区下白垩统腾格尔组物源分析及沉积特征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志萍 林春明 +4 位作者 李艳丽 岳信东 张霞 徐深谋 漆滨汶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99-612,共14页
通过岩心观察、录测井资料分析,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达尔其地区下白垩统腾格尔组4个砂层组的沉积特征及沉积相平面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腾格尔组沉积时期达尔其地区整体处于水进时期,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和浊积相3种... 通过岩心观察、录测井资料分析,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达尔其地区下白垩统腾格尔组4个砂层组的沉积特征及沉积相平面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腾格尔组沉积时期达尔其地区整体处于水进时期,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和浊积相3种沉积相类型。从凹陷边缘至中心,由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逐渐变为半深湖—深湖沉积;自下而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范围逐渐缩小,湖泊沉积规模逐渐增大。浊积相分布在腾格尔组Ⅵ砂层组达17井附近。在薄片和重矿物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观察碎屑组分并计算其相对百分含量、分析重矿物稳定系数和ZTR指数变化规律,认为达尔其地区沉积物来自赛呼都格凸起方向,具有短距离搬运和快速堆积的沉积特点;根据同一井在不同井段砂岩成分成熟度的不同,判断沉积物具有多旋回、阵发性的沉积特点;由岩屑类型及重矿物组合特征推断达尔其地区母岩岩性为中基性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二连盆地 达尔其地区 下白垩统 腾格尔组 物源分析 沉积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腾格尔组砾质滩坝沉积特征 被引量:10
2
作者 高红灿 肖斌 +4 位作者 郑荣才 刘云 谭先锋 尚雅珍 张彬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2-620,共9页
为了阐明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南部缓坡带达尔其-锡林好来地区结合部的下白垩统腾格尔组底部砾质滩坝沉积特征,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基础上,应用岩心和测井等资料,通过砾质滩坝砾岩的空间发育、结构、沉积构造及垂向沉积序列等特征分析,... 为了阐明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南部缓坡带达尔其-锡林好来地区结合部的下白垩统腾格尔组底部砾质滩坝沉积特征,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基础上,应用岩心和测井等资料,通过砾质滩坝砾岩的空间发育、结构、沉积构造及垂向沉积序列等特征分析,指出砾质滩坝砾岩呈薄层夹于泥石流砂砾岩及含砾砂泥岩沉积中;砾质滩坝砾岩中砾石磨圆较好但分选较差,杆状、扁平状砾石相对较多;砾石最大扁平面/长轴相对具一定的双向排列;砾质滩坝底部与泥石流沉积呈渐变接触并呈逆粒序,而顶部与浅湖泥或泥石流沉积多呈突变接触,整体上表现为逆—正粒序、正—逆粒序等的垂向交替变化。研究区砾质滩坝的沉积模式主要为滨浅湖波浪对早期泥石流沉积进行淘洗、簸选,其中易搬运的细粒碎屑被带入浅湖形成砂质滩坝,而难搬运的砾石则留在原地形成砾质滩坝,二者之间可能发育有沟槽。其形成条件主要有4个——较强的水动力、较平坦的地形、低位体系域发育期以及适量的物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质滩坝 腾格尔组 下白垩统 白音查干凹陷 二连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腾格尔组滑塌-浊流沉积特征——以达49井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高红灿 郑荣才 +4 位作者 肖斌 刘云 郑玲 栾艳春 刘虹利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77-792,共16页
为厘清白音查干凹陷达49井附近下白垩统腾格尔组下段发育的地层厚度异常体的空间形态、形成机制、形成条件、物质来源等,以利于白音查干凹陷的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综合运用地层对比、地震反射、钻井岩心和测井数据等资料,主要对其空间... 为厘清白音查干凹陷达49井附近下白垩统腾格尔组下段发育的地层厚度异常体的空间形态、形成机制、形成条件、物质来源等,以利于白音查干凹陷的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综合运用地层对比、地震反射、钻井岩心和测井数据等资料,主要对其空间发育、沉积构造、结构组分和测井曲线等沉积特征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层厚度异常体主要是由其中的薄层粉—细砂岩叠加造成,在空间上呈透镜状,并与达尔其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连接;滑塌砂体中大量发育包卷变形层理及呈拉长状和撕裂状等不规则塑性变形泥砾,其砂体底部冲刷面发育;浊积砂体中大量发育正粒序层理及液化砂岩脉构造,其砂体底部槽模和重荷模较发育。进一步推测白音查干凹陷达49井附近下白垩统腾格尔组下段发育的地层厚度异常体主要为达尔其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在地震作用触发下发生滑塌,并随着滑塌块体在重力搬运过程中水体的不断加入而逐步转变为浊流沉积;滑塌-浊流沉积形成的前提条件为地形坡度大和具一定的外界触发机制,必要条件为深水滞水环境(形成于湖侵期)和充沛的物源。该滑塌-浊流不发育固定的补给水道,运移距离短,所形成的浊积体规模小、厚度薄,且呈较孤立的透镜状和舌状等,但其数量多、分布广,且靠近烃源岩,只要其具一定的累计厚度,则易于形成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富集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盆地 白音查干凹陷 下白垩统 腾格尔组 滑塌沉积 浊流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音查干凹陷腾格尔组测井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新虎 石杰 郭媛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2期261-265,共5页
从区域沉积背景、岩石学特征和岩-电响应特征分析出发,通过提取反映沉积微相的测井曲线幅值和特征参数,分析测井曲线特征参数与岩性和沉积微相的对应关系,建立白音查干凹陷腾格尔组测井相模式。分析结果表明,白音查干凹陷南部缓坡带腾... 从区域沉积背景、岩石学特征和岩-电响应特征分析出发,通过提取反映沉积微相的测井曲线幅值和特征参数,分析测井曲线特征参数与岩性和沉积微相的对应关系,建立白音查干凹陷腾格尔组测井相模式。分析结果表明,白音查干凹陷南部缓坡带腾格尔组,以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类型为主,可进一步划分为水上分流河道、泛滥平原、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前缘楔状砂等7个沉积微相。通过单井测井微相、沉积特征及层序地层特征研究,对该区储层沉积体系和沉积相划分进行了完善,为进一步的油气勘探提供了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 沉积微相 岩-电响应 测井相模式 腾格尔组 白音查干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以白音查干凹陷锡林好来地区腾格尔组为例 被引量:9
5
作者 胡望水 雷秋艳 +2 位作者 李松泽 陈顺顺 陈岑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2年第6期1-4,144,共4页
白音查干凹陷锡林好来地区腾格尔组主要发育低渗、特低渗油藏,通过研究岩心、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储层物性等资料,对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层内、层间、平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腾格尔组储集层整体上宏观非均质性较强。利用储... 白音查干凹陷锡林好来地区腾格尔组主要发育低渗、特低渗油藏,通过研究岩心、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储层物性等资料,对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层内、层间、平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腾格尔组储集层整体上宏观非均质性较强。利用储层各项参数对其进行了储层综合评价,分析了其对注水开发的影响,并指出剩余油有利挖潜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音查干凹陷 腾格尔组 宏观非均质性 剩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仁淖尔凹陷下白垩统腾格尔组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 被引量:2
6
作者 坛俊颖 王文龙 +4 位作者 王延斌 王杰 张默 赵威 吴翔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0年第24期185-187,共3页
通过对额仁淖尔凹陷下白垩统腾格尔组岩心和薄片的仔细观察,并结合测井、地震及古生物化石资料,对额仁淖尔凹陷下白垩统腾格尔组沉积相进行了全面详细的研究。通过研究表明,研究区下白垩统腾格尔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 通过对额仁淖尔凹陷下白垩统腾格尔组岩心和薄片的仔细观察,并结合测井、地震及古生物化石资料,对额仁淖尔凹陷下白垩统腾格尔组沉积相进行了全面详细的研究。通过研究表明,研究区下白垩统腾格尔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湖泊相。通过对研究区腾格尔组沉积特征的分析研究,建立了适合该区的沉积模式。在腾格尔组沉积演化过程中,扇三角洲与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作用表现为退积型—进积型—退积型。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与滩坝沉积微相砂体孔渗物性较好,有利于油气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沉积相 沉积模式 腾格尔组 额仁淖尔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尔嘎朗图凹陷宝饶洼槽腾格尔组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易定红 贾义蓉 石兰亭 《河南石油》 2005年第5期9-12,共4页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综合利用岩心和测井资料建立起吉尔嘎朗图凹陷宝饶洼槽腾格尔组基准面旋回的地层响应模型,通过对钻、测井资料和三维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在腾格尔组识别出3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三级层序)LSC1、LSC2和LS...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综合利用岩心和测井资料建立起吉尔嘎朗图凹陷宝饶洼槽腾格尔组基准面旋回的地层响应模型,通过对钻、测井资料和三维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在腾格尔组识别出3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三级层序)LSC1、LSC2和LSC3,建立了腾格尔组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研究基准面旋回与砂体发育规律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尔嘎朗图凹陷 层序地层 腾格尔组 地层基准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巴音塔拉地区腾格尔组与铀矿化
8
作者 李佳 张建华 +2 位作者 王子龙 陆勇 邓健 《城市地理》 2016年第4X期63-63,共1页
巴音塔拉地区有明显铀矿化,其矿化赋存于腾格尔组扇三角洲中,且腾格尔组岩性组成与含水层对铀矿的形成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腾格尔组的铀矿形成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腾格尔组 铀矿化 扇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相在某地区腾格尔组下段沉积体系研究中的应用
9
作者 孙廷彬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0年第14期120-121,共2页
本文识别了某地区腾格尔组下段的地震相类型,利用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对部分地震相进行了标定,在地震相转化原则下进行地震相向沉积相的转化,为研究区沉积相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对研究区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锡林好来 地震相 腾格尔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音查干凹陷锡林好来油田腾格尔组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琰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05X期171-174,227,共5页
根据岩心、电测曲线、录井、分析化验等资料,研究了自音查干凹陷锡林好来油田腾格尔组沉积微相类型和沉积特征,以及腾格尔组沉积微相的分布规律。利用测井曲线的幅度、形态、接触关系和次级形态4个要素,建立了适合研究区的腾格尔组... 根据岩心、电测曲线、录井、分析化验等资料,研究了自音查干凹陷锡林好来油田腾格尔组沉积微相类型和沉积特征,以及腾格尔组沉积微相的分布规律。利用测井曲线的幅度、形态、接触关系和次级形态4个要素,建立了适合研究区的腾格尔组辫状河环境的各种沉积微相解释的测井相模式。根据研究区三角.洲发育的地质背景、沉积特征、平面展布及垂向演化,建立了腾格尔组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模式。为各小层平面沉积微相和砂体分布研究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格尔组 辫状河 沉积微相 测井相 白音查干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盆地白北凹陷腾格尔组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立巍 董书宁 +3 位作者 林进 梁东阳 侯江 邱文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6期141-150,共10页
为了明确白北凹陷腾格尔组储层特征和分布规律,指导下一步勘探工作。通过白北凹陷6口探井的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储层物性等研究,分析了腾格尔组储层岩电特征、物性特征、平面物性特征,并利用测井曲线结合地震资料进行了测井... 为了明确白北凹陷腾格尔组储层特征和分布规律,指导下一步勘探工作。通过白北凹陷6口探井的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储层物性等研究,分析了腾格尔组储层岩电特征、物性特征、平面物性特征,并利用测井曲线结合地震资料进行了测井约束反演,研究预测腾格尔组储层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白北凹陷腾格尔组储层的岩石类型以砾岩、砂岩、泥质粉砂岩和灰岩为主,砂岩孔隙类型为粒间孔隙、溶蚀孔隙,储层非均质性很强,为特低孔特低渗-超低孔超低渗储层。储层渗透率的变化主要受相带的影响,孔隙度相对较大的区带主要分布在SC1井东西两侧以及YM4井东部。研究认为在南部斜坡带发育3套储层;在北部西佰分支断层下降盘根部发育2套储层;在西佰断层下降盘根部发育3套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分布规律 腾格尔组 白北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音查干凹陷腾格尔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发群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4年第13期37-41,共5页
通过薄片、物性分析等资料和数据,对白音查干凹陷腾格尔组的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孔渗性特征等展开对比分析,认为储层物性受沉积环境及后期成岩作用所控制,腾格尔组不同沉积微相物性差异较大,成岩改造作用主要影响岩石的孔隙类型... 通过薄片、物性分析等资料和数据,对白音查干凹陷腾格尔组的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孔渗性特征等展开对比分析,认为储层物性受沉积环境及后期成岩作用所控制,腾格尔组不同沉积微相物性差异较大,成岩改造作用主要影响岩石的孔隙类型、孔隙数量、孔隙结构及分布,是控制腾格尔组储层物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格尔组 储层物性 成岩作用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盆地高力罕凹陷腾格尔组一段烃源岩特征及资源量评价
13
作者 常志仁 邱文波 廉伟 《石化技术》 CAS 2022年第7期145-147,共3页
本文系统分析了腾格尔组一段的烃源岩分布、有机质丰度及有机质类型等,对比分析了腾一段与阿尔善组的烃源岩特征并开展了资源量计算。研究表明:腾一段与阿尔善组是研究区重要的烃源岩类型,阿尔善组生烃潜力明显高于腾一段;腾一段为中等... 本文系统分析了腾格尔组一段的烃源岩分布、有机质丰度及有机质类型等,对比分析了腾一段与阿尔善组的烃源岩特征并开展了资源量计算。研究表明:腾一段与阿尔善组是研究区重要的烃源岩类型,阿尔善组生烃潜力明显高于腾一段;腾一段为中等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Ⅱ型;腾一段石油资源量为(876~1314)×10~4t,整体上为次要油源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力罕凹陷 腾格尔组一段 烃源岩评价 有机质类型 石油资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频率属性在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以白音查干凹陷西部腾格尔组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玲 孙廷彬 +1 位作者 白静波 李聪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85,共5页
利用白音查干地区的测井、录井及地震资料。通过定性、定量两种手段进行瞬时频率与岩性的相关性分析,认为瞬时频率能够较好的区分砂泥岩。当砂岩百分比小于0.12时,瞬时频率属性为低频;当砂岩百分比为0.16~0.33时,瞬时频率为高频。通过... 利用白音查干地区的测井、录井及地震资料。通过定性、定量两种手段进行瞬时频率与岩性的相关性分析,认为瞬时频率能够较好的区分砂泥岩。当砂岩百分比小于0.12时,瞬时频率属性为低频;当砂岩百分比为0.16~0.33时,瞬时频率为高频。通过瞬时频率切片与沉积相平面展布图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相类型的砂体在瞬时频率切片中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辫状河三角洲砂体表现为沿物源方向延伸的枝状或朵状中高频区,滩砂表现为不规则滩状的高频区,坝砂在盆地边缘呈高频带状分布。此外,瞬时频率还可以进行物源分析、三角洲朵叶体识别和扇体叠置识别,是进行沉积体系、砂体展布和储层预测等方面研究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音查干凹陷 腾格尔组 瞬时频率 沉积相分析 砂体预测
原文传递
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阿尔善组—都红木组层序地层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红灿 郑荣才 +3 位作者 肖斌 刘云 栾艳春 刘虹利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6-303,共18页
层序地层学是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为深入开展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研究区200多口井的精细地层对比和33口井759.42 m岩心的详细观察及区域构造-沉积演化分析,综合运... 层序地层学是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为深入开展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研究区200多口井的精细地层对比和33口井759.42 m岩心的详细观察及区域构造-沉积演化分析,综合运用构造、古生物、岩性、测井以及地震反射等5个方面的特征,对白音查干凹陷(主要是西部次凹)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下白垩统阿尔善组—都红木组的层序发育特征进行再认识,对层序界面的性质进行重新厘定。将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阿尔善组—都红木组划分为2个超长期层序(分别对应于阿尔善组—腾格尔组和都红木组)和5个长期层序(分别对应于阿尔善组一段、阿尔善组二段、腾格尔组、都红木组一段和都红木组二段~三段);提出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腾格尔组长期层序的底界面为一连续沉积的整合面,不能构成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即在腾格尔组底部即使圈闭条件良好(如锡40井—锡43井区),但也会因缺乏良好的油气运移通道致使圈闭中供油不足而不能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盆地 白音查干凹陷 下白垩统 阿尔善 腾格尔组 都红木 层序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盆地阿南凹陷白垩系凝灰岩类储层特征及有利区分布
16
作者 肖博雅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148,共14页
阿南凹陷白垩系腾一下亚段凝灰岩类储层是近年来二连盆地致密油勘探的重点领域。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储层物性分析及X-衍射分析等,采用高压压汞、氮气吸附、场发射电镜、CT扫描等实验方法,分析了二连盆地阿南凹陷白垩系凝灰岩类储... 阿南凹陷白垩系腾一下亚段凝灰岩类储层是近年来二连盆地致密油勘探的重点领域。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储层物性分析及X-衍射分析等,采用高压压汞、氮气吸附、场发射电镜、CT扫描等实验方法,分析了二连盆地阿南凹陷白垩系凝灰岩类储层的岩性、物性、储集空间类型和孔隙结构特征,结合有利储层形成机制预测了有利储层发育区。研究结果表明:①二连盆地阿南凹陷白垩系腾一下亚段发育凝灰岩、沉凝灰岩、凝灰质泥岩、凝灰质(粉)砂岩4种凝灰岩类。②研究区凝灰岩类储层物性变化范围较大,平均孔隙度为4.88%,其中超低孔、特低孔的样品数占比为83.6%,平均渗透率为0.067 mD,整体属于超低孔、超低渗储层。凝灰岩主要发育溶蚀孔和脱玻化孔,呈“立体”网络孔隙结构,以介孔、宏孔为主,储层物性最好;凝灰质(粉)砂岩主要发育溶蚀孔和粒间孔,具有微细孔—微喉孔隙结构,介孔发育,储层物性较好;沉凝灰岩和凝灰质泥岩主要发育溶蚀孔、晶间孔和微裂缝,多发育孤立型孔隙结构,以介孔为主,储层物性较差。③研究区凝灰岩类优质储层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共同控制,沉积作用为优质储层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控制了储层的形成和分布;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降低了储层物性,白云岩化和脱玻化作用改善了储集性能;溶蚀作用是有效储层形成的关键,对物性改善具有积极作用。④研究区发育Ⅰ,Ⅱ,Ⅲ类凝灰岩类储层,Ⅰ类储层集中分布在洼槽区,Ⅱ类储层沿西部缓坡呈条带状分布,Ⅲ类储层分布范围最广。其中A43东、A27北、H16西和A11西南等区块发育的Ⅰ类储层是下一步凝灰岩类致密油勘探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灰岩类 致密油储层 超低孔超低渗储层 溶蚀作用 洼槽区 腾格尔组 白垩系 阿南凹陷 二连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早白垩世湖底扇 被引量:32
17
作者 蔺连第 朗艳 +3 位作者 金蕙 蔺洁 田建章 王荣珍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32,共6页
湖底扇是深湖区所有重力流沉积的总称。在面积为2500km2的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湖底扇发育面积达800km2,厚1000~2000m,在我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同类沉积中是典型一例,揭示其特征对勘探和丰富深湖沉积学具有意义。以系统的岩心观察... 湖底扇是深湖区所有重力流沉积的总称。在面积为2500km2的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湖底扇发育面积达800km2,厚1000~2000m,在我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同类沉积中是典型一例,揭示其特征对勘探和丰富深湖沉积学具有意义。以系统的岩心观察为基础,根据钻井剖面、测井曲线及地震剖面等,从旋回性、韵律性的视角,探索湖底扇沉积时空演化的规律。湖底扇有缓坡、陡坡和深水平原3种类型,共有6个亚相7种微相和多种岩相,各有特定的规模和分布空间。依据湖底扇发育的时空特征,概括出了湖底扇退积地层模式,即“向上变薄、变细的序列”。发育湖底扇的条件是:不对称汇水盆地的古地理景观;典型的单断箕状凹陷结构;持续强烈差异沉降的古构造背景;温暖潮湿的古气候条件。从储集层角度看,厚层内扇主沟道和中扇辫状沟道应是隐蔽油气藏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盆地 乌里雅斯太凹陷 腾格尔组 重力流 湖底扇 浊流 地层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音查干凹陷达尔其油田原油地球化学与物性特征 被引量:15
18
作者 谈玉明 冯建辉 +4 位作者 靳广兴 张云献 潘长春 盛国英 傅家谟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1-281,共11页
达尔其油田原油的粘度差异很大,稀油、普通稠油和特稠油均有分布。大部分稠油和特稠油正构烷烃分布完整,未见生物降解等次生变化的迹象,具有原生稠油的特征。通过对几个代表性原油和烃源岩的族组成、饱和烃GC和GC/MS分析可知,Da2O1和Da1... 达尔其油田原油的粘度差异很大,稀油、普通稠油和特稠油均有分布。大部分稠油和特稠油正构烷烃分布完整,未见生物降解等次生变化的迹象,具有原生稠油的特征。通过对几个代表性原油和烃源岩的族组成、饱和烃GC和GC/MS分析可知,Da2O1和Da14O2类型成熟稀油来源于埋藏较深、热演化程度较高的下白垩统腾格尔组和阿尔善组烃源岩,而Da12O1类型未熟、特稠油则来源于埋藏浅、热演化程度低的下白垩统都红木组一段烃源岩。由油样Da2O1和Da12O1混合(质量比68.7∶31.3)而成的油样Da2+12,其族组成、饱和烃色谱和甾、萜烷分布特征与Da14O1类原油接近。详细对比二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Da14O1类原油比混合油Da2+12含有更多的成熟稀油,稀油比例大于68.7%。Da14O1油层油砂样连续抽提实验结果表明,早期注入该油层的原油为Da2O1和Da14O2类成熟稀油。晚期注入的原油为Da12O1类未熟特稠油,这进一步证实了Da14O1类油为混源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音查干凹陷 达尔其油田 原油地球化学 粘度 烃源岩 饱和烃 热演化程度 阿尔善 腾格尔组 萜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盆地阿尔凹陷腾一上段湖底扇沉积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19
作者 姚威 吴冲龙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7-741,750,共6页
综合运用岩心、粒度、测井、地震等资料,识别出二连盆地阿尔凹陷阿尔1井及周边下白垩统腾一上段含油段为湖底扇成因。该湖底扇沉积体以岩心中大量的负载构造、正粒序、块状层理、不完整鲍马序列为其识别标志,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整体低... 综合运用岩心、粒度、测井、地震等资料,识别出二连盆地阿尔凹陷阿尔1井及周边下白垩统腾一上段含油段为湖底扇成因。该湖底扇沉积体以岩心中大量的负载构造、正粒序、块状层理、不完整鲍马序列为其识别标志,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整体低电阻率、高伽马值背景下的指状突起,在地震剖面上则呈透镜状。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了湖底扇中扇及外扇亚相,前者沟道化显著,而后者则不明显。经阿尔凹陷勘探证实,湖底扇中扇的块状砂岩,正粒序砂岩具有较好的物性,孔隙度平均达到16.6%,渗透率平均为282×10-3μm2。该湖底扇毗邻烃源岩,易形成岩性圈闭,油气运移和聚集条件优越,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底扇 沉积特征 腾格尔组 下白垩统 阿尔凹陷 二连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粒非均质油藏流动单元划分及测井物性模型——以达尔其油田腾下段储层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小云 武建伟 +3 位作者 刘建 张天杰 陈玉龙 谢睿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6期1-10,共10页
达尔其油田腾下段储层属于陡地形、近物源背景下快速堆积的粗粒碎屑沉积,具有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用常规方法建立的测井物性模型误差较大,难以满足储层精细评价的要求。储层流动单元法将内部相对均质的储层分为一类,在此约束下... 达尔其油田腾下段储层属于陡地形、近物源背景下快速堆积的粗粒碎屑沉积,具有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用常规方法建立的测井物性模型误差较大,难以满足储层精细评价的要求。储层流动单元法将内部相对均质的储层分为一类,在此约束下分类建立的物性模型可提高测井模型的解释精度。利用储层镜下薄片、物性、压汞、测井等资料,在分析储层特征的基础上,划分储层流动单元并建立测井物性模型。基于实测岩心物性资料,采用地层流动带指数法和模糊聚类的方法进行储层流动单元划分,将腾下段储层划分为4类,各类储层具有相似的孔隙结构和渗流特征,腾下段主要发育Ⅲ、Ⅳ类储层,以席状砂、远砂坝微相及滨浅湖亚相为主。依据流动单元分类结果建立了储层的测井物性模型,通过单井验证符合度高,模型具有一定的区域适用性,可信度较高。形成基于流动单元分类的复杂粗粒砂岩储层物性解释技术,能有效指导该类储层物性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尔其油田 腾格尔组 储层特征 储层流动单元 测井物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