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年春苗 田丹丹 +1 位作者 付琦 郭海明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7期65-67,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在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该院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101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1)。对...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在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该院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101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1)。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TAPB,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TAPB。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水平,术后2、4、6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镇静(Ramsay评分法)评分,手术前后应激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6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Ramsa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Cor、E、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TAPB应用于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可改善麻醉相关指标水平,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和应激指标水平,提高术后镇静评分,效果优于单纯罗哌卡因TA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膜透析置管 疼痛 应激 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在肥胖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费良玉 王辉 +3 位作者 张宝文 张圆 沈严严 罗湘俊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究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在肥胖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肥胖终末期肾病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经皮组采用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手术组于直视下采用传统开... 目的:探究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在肥胖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肥胖终末期肾病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经皮组采用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手术组于直视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切开置管。对比两组手术情况、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结果:经皮组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手术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手术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生存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在肥胖终末期肾病患者应用中借助超声定位,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无明显并发症,安全可靠,对确保患者顺利透析提供有效置管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终末期肾病 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 传统开放手术切开置管 疼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方肌阻滞麻醉对女性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置管术中血气指标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3
作者 安美霖 马东风 +4 位作者 郭桂香 张磊 李煜 田釜宇 黄新利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51-454,共4页
目的观察腰方肌阻滞(QLB)麻醉对女性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置管术中血气指标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行腹膜透析置管术女性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 目的观察腰方肌阻滞(QLB)麻醉对女性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置管术中血气指标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行腹膜透析置管术女性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局部浸润麻醉方案,研究组采用QLB麻醉方案.观察两组患者不同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气指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术前和术后24h疼痛因子[5-羟色胺(5-HT)、P物质(SP)、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的变化、术后恢复指标(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入室时MAP、HR、血气指标及N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切皮时、腹直肌分离时、置管时、缝合时、出室时MAP、HR、PaCO_(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pO_(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切皮时、腹直肌分离时、置管时、缝合时N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前5-HT、SP、N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h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但研究组5-HT、SP、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QLB能减少女性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置管术中MAP、HR及血气指标波动,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疼痛因子水平,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方肌阻滞 女性 尿毒症 腹膜透析置管 血气指标 术后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罗哌卡因的有效浓度研究
4
作者 于宝臣 王心怡 王海云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4期170-174,共5页
目的测定老年肾衰竭患者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置管术在超声引导(ultrasound-guided,USG)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联合腹直肌鞘(rectus sheath,RS)阻滞时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浓度(median effective con... 目的测定老年肾衰竭患者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置管术在超声引导(ultrasound-guided,USG)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联合腹直肌鞘(rectus sheath,RS)阻滞时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浓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和95%有效浓度(95%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95)。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择期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于USG下TAP联合RS阻滞行PD置管术的老年肾衰竭患者30例,年龄65~80岁,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为Ⅲ/Ⅳ级,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28 kg/m^(2)。罗哌卡因浓度采用Dixon序贯法确定,第1例患者起始浓度为0.300%,相邻浓度的比值为1︰1.1。根据上1例患者阻滞后麻醉效果决定下1例患者罗哌卡因的浓度,采用Probit法计算EC_(50)、EC_(95)及其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结果USG下TAP联合RS阻滞用于老年肾衰竭患者PD置管术时罗哌卡因的EC50为0.293%,其95%CI为0.273%~0.315%;EC95为0.342%,其95%CI为0.319%~0.459%。结论USG下TAP联合RS阻滞,0.342%的罗哌卡因可为大部分老年肾衰竭患者PD置管术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局部麻醉药全身毒性 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直肌鞘阻滞 腹膜透析置管 浓度-效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军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3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腹直肌鞘阻滞(RSB)在腹膜透析置管术(PD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3年8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3例PD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分为TAPB组(n=27)、RSB组(n=28)与...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腹直肌鞘阻滞(RSB)在腹膜透析置管术(PD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3年8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3例PD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分为TAPB组(n=27)、RSB组(n=28)与联合阻滞组(n=28)。比较三组血流动力学、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麻醉即刻(T_(0))、切皮时(T_(1))、腹直肌分离时(T_(2))、皮下隧道建立时(T_(3))及缝皮时(T_(4))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_(1)、T_(2)、T_(3)、T_(4)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阻滞组T_(1)、T_(2)、T_(3)、T_(4) VAS评分低于TAPB组和RS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阻滞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APB组和RS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B和RSB联合应用于PDC患者中,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效果更好,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直肌鞘阻滞 腹膜透析置管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丙泊酚静脉泵注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6
作者 袁文涛 张海波 +1 位作者 张小林 李坤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9期120-123,共4页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丙泊酚静脉泵注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腹膜透析指征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腹膜透析置管术中采...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丙泊酚静脉泵注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腹膜透析指征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腹膜透析置管术中采用传统局部浸润麻醉,实验组腹膜透析置管术中采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丙泊酚静脉泵注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术后0.5 h,两组VAS评分对比没有差异(P>0.05);术后1、6 h,实验组VAS评分分别为(2.89±0.74)、(1.02±0.3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82±0.87)、(3.20±0.41)分(P<0.05)。麻醉前,两组MAP、HR对比没有差异(P>0.05);术后30 min,实验组MAP(85.41±8.31)mm Hg(1 mm Hg=0.133 kPa)、HR(71.43±6.53)次/min低于对照组的(97.84±9.25)mm Hg、(92.54±6.85)次/min(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没有差异(P>0.05)。结论 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丙泊酚静脉泵注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中可以运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置管 超声引导 腹横肌平面阻滞 丙泊酚静脉泵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切开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护理的方法及效果分析
7
作者 雷艳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5期185-188,共4页
目的:分析手术切开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2月于兴义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切开腹膜透析置管术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31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成功率为100.00%,术后均... 目的:分析手术切开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2月于兴义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切开腹膜透析置管术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31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成功率为100.00%,术后均未出现切口红、肿、热、痛等情况,无出血、疼痛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均行血透门诊随访,所有患者均无异常情况。结论:对接受手术切开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患者实施护理,可以预防并发症发生,避免切口出现红、肿、热、痛等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切开腹膜透析置管 术后护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与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朱珏 林笑笑 +1 位作者 史兰英 芮静娟 《中外医疗》 2017年第26期71-73,共3页
目的比较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与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方便选取该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该院需行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5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采用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治... 目的比较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与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方便选取该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该院需行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5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采用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治疗,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采用低位-直管模拟鹅颈隧道成型置管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并发症情况以及漂管率、堵管率情况。结果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生存率、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术中出血量(187.21±1.32)mL较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术中出血量(247.21±1.32)mL降低(P<0.05)。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手术时间(107.21±1.32)min较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手术时间(127.21±1.32)min降低(P<0.05)。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术后两周漂管率较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降低(0.00%<20.00%)(P<0.05)。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术后6个月漂管率较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降低(4.00%<24.00%)(P<0.05)。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患者术后6个月堵管率较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降低(4.00%<24.00%)(P<0.05)。结论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比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更能改善手术情况,降低术后漂管率、堵管率,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 高位腹膜透析置管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与传统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琴 《中外医疗》 2021年第1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与传统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行腹膜透析手术治疗的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腹膜透析置管术,...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与传统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行腹膜透析手术治疗的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腹膜透析置管术,研究组接受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的切口长度(1.37±0.41)cm、置管时间(0.59±0.16)h、术中出血量(5.94±2.44)mL、腹膜透析时间(25.48±1.83)h优于对照组切口长度(4.81±0.33)cm、置管时间(1.56±0.52)h、术中出血量(8.84±1.94)mL、腹膜透析时间(37.93±1.2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37、11.276、5.883、35.710,P<0.05)。手术后VAS评分对比,研究组术后1 d(4.24±0.33)分、2 d(3.14±0.33)分、3 d(2.11±0.05)分、5 d(1.22±0.06)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1 d(5.45±0.11)分、2 d(4.57±0.42)分、3 d(3.72±0.44)分、5 d(2.84±0.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00、16.932、22.994、23.072,P<0.05)。研究组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5)。结论与传统腹膜透析置管术相比,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操作更为简便,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 传统腹膜透析置管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在腹膜透析置管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洪霞 赵卫兵 +3 位作者 李海玉 杨丛旭 余仁欢 郑丽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79-680,共2页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主要替代治疗方法之一,由于其安全、简便、易于操作,更适用于我国的实际情况[1]。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不断进步,接受腹膜透析的患者人数不断增多,而成功的透析管放置术是腹膜透析技术成功的第一步。术后2周内...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主要替代治疗方法之一,由于其安全、简便、易于操作,更适用于我国的实际情况[1]。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不断进步,接受腹膜透析的患者人数不断增多,而成功的透析管放置术是腹膜透析技术成功的第一步。术后2周内是导管相关并发症的高危期,常见的导管并发症有腹透液引流障碍、漏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腹膜 腹膜透析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后并发非导管侧腹壁渗漏一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熙熙 李华 +4 位作者 陆明晰 胡卫民 冯剑 朱玲华 傅雪琴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8-330,I0004,共4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9岁,因“反复头晕乏力3年余,加重10个月”于2013年4月28日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晕乏力,尿常规检查示尿蛋白4+,血清肌酐(sCr)158μmol/L,未行正规治疗。10个月前患者症状加重,伴排尿次数增...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9岁,因“反复头晕乏力3年余,加重10个月”于2013年4月28日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晕乏力,尿常规检查示尿蛋白4+,血清肌酐(sCr)158μmol/L,未行正规治疗。10个月前患者症状加重,伴排尿次数增加,为泡沫状尿,胃纳减退,无胸闷气急、恶心呕吐等。既往有高血压和痛风病史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置管 并发非 腹腔镜 渗漏 腹壁 导管 术后 尿常规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对腹横肌平面阻滞下行腹膜透析置管术肾衰竭患者的镇静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俊 张永强 +4 位作者 李晓芳 孙俊娜 赵际平 王云 岳修勤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926-931,共6页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对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下行腹膜透析置管术肾衰竭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8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择期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120例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低剂量...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对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下行腹膜透析置管术肾衰竭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8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择期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120例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于术前行TAPB,TAPB完成后15 min,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075 mg·kg^(-1),随即分别以0.2、0.4、0.6 mg·kg^(-1)·h^(-1)剂量维持静脉泵注;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10 g·L^(-1)丙泊酚0.5 mg·kg^(-1),随即以2 mg·kg^(-1)·h^(-1)剂量维持泵注。分别于手术切皮时(T_(1))、分离皮下组织时(T_(2))、牵拉及切开腹膜时(T_(3))、放置腹膜透析管时(T_(4))、打皮下隧道时(T_(5))及手术结束时(T_(6)),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各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分别于入室后5 min(T_(0))、T_(1)、T_(2)、T_(3)、T_(4)、T_(5)、T_(6)时,记录各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分别于T_(1)、T_(2)、T_(3)、T_(4)、T_(5)、T_(6)时,采用改良警觉镇静(MOAA/S)评分评估各组患者的镇静水平。记录各组患者苏醒时间,苏醒时间为瑞马唑仑或丙泊酚停药后至MOAA/S评分达到5分的时间。记录各组患者术中呼吸抑制(呼吸频率<6次·min^(-1)或呼吸暂停时间>20 s)发生次数,并计算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记录各组患者术后24 h内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_(1)~T_(6)时,4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5)时,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的MA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_(1)~T_(5)时,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0)、T_(6)时,4组患者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0)~T_(6)时,4组患者的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6)时,高剂量组患者的MOA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P<0.05);T_(1)~T_(6)时,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患者的MOA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P<0.05);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的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后头晕、嗜睡及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0.2、0.4 mg·kg^(-1)·h^(-1)剂量持续泵注瑞马唑仑可安全、有效应用于TAPB下行腹膜透析置管术肾衰竭患者术中镇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腹横肌平面阻滞 肾衰竭 腹膜透析置管 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3
作者 马楚洲 陈琼仪 +2 位作者 林梓霞 张长椿 张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61-964,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终末期肾病患者90例,男49例,女41例,年龄45~65岁,ASAⅢ或Ⅳ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局麻,B组采用0.5%罗哌卡因25 ml行超...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终末期肾病患者90例,男49例,女41例,年龄45~65岁,ASAⅢ或Ⅳ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局麻,B组采用0.5%罗哌卡因25 ml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C组采用0.5%罗哌卡因25 ml行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记录麻醉前(T0)、阻滞完成后30 min(T1)、切皮时(T2)、置管时(T3)、打隧道穿刺出皮肤时(T4)和缝合切口时(T5)的MAP和HR;记录舒芬太尼追加例数,记录T2-T5时VAS评分和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T3-T4时C组MAP明显低于A组和B组,HR明显慢于A组和B组(P<0.05),B组MAP明显低于A组,HR明显慢于A组(P<0.05)。T3-T4时C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B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C组舒芬太尼追加例数明显少于A组和B组(P<0.05),A组舒芬太尼追加例数明显多于B组(P<0.05)。三组下肢乏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均无一例其他不良反应。三组围术期均未发生明显的穿刺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麻醉应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腹膜透析置管术中效果确切,可减少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腰方肌阻滞 腹膜透析置管 腹横肌平面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付丽 唐红丽 +3 位作者 董晓西 施克俭 郑浩 徐旭仲 《浙江创伤外科》 2011年第1期124-126,共3页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剧,老年人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应用腹膜透析维持肾脏衰竭患者生命已经成为主要方法之一。但腹膜透析置管术对麻醉的要求却有其特殊性。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是一项腹壁区域阻滞新方法[1,2],该方法是否适合腹...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剧,老年人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应用腹膜透析维持肾脏衰竭患者生命已经成为主要方法之一。但腹膜透析置管术对麻醉的要求却有其特殊性。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是一项腹壁区域阻滞新方法[1,2],该方法是否适合腹部短小手术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置管 区域阻滞 腹横肌 超声引导 应用 社会老龄化 终末期肾病 面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义亮 杜秀云 +7 位作者 阿里木 克力木.阿不都热依木 王志 李赞林 尹兴瑞 李慧灵 苏福增 丁伟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行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175例。首次置管130例,传统置管术后再次置管45例。记录患者术后疼痛评分,随访期间有无隧道感染、置管堵塞、...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行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175例。首次置管130例,传统置管术后再次置管45例。记录患者术后疼痛评分,随访期间有无隧道感染、置管堵塞、置管移位、重新置管率等相关指标。结果 175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患者。手术时间30~60分钟,平均45.6分钟;术后3~9天出院,平均4.5天。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20.4个月。使用肝素水于术后第2天开始冲洗置管,于术后4~9天后开始透析。4例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治疗时流出淡血性液体,均于术后5~7天消失。患者术后疼痛评分(2.13±0.73)分,术后发生切口感染4例,均经换药处理后痊愈出院。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4个月、6个月因隧道口感染行腹膜透析置管取出术,随访过程中未发现导管移位、导管阻塞等情况,临床效果良好。结论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切口感染发生率低,并发症少,疼痛轻,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腹腔镜 腹膜透析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置管术中X线辅助导管定位对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蔡得汉 罗富里 +4 位作者 刘鸿 魏小昌 杨林 钟爱民 李赟 《中国血液净化》 2014年第2期74-76,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X线辅助导管定位对减少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有效性.方法 2009年4月1日~2012年6月30日在江西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的终末期肾脏病(慢性肾脏病5期)腹膜透析置管患者124例,随机分为置管组(A组)与X线辅助导...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X线辅助导管定位对减少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有效性.方法 2009年4月1日~2012年6月30日在江西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的终末期肾脏病(慢性肾脏病5期)腹膜透析置管患者124例,随机分为置管组(A组)与X线辅助导管定位组(B组)各62例,2组男/女比例分别为35/27例比40/22例,平均年龄(岁)37.5±10.2比39.6±11.8;A组采用传统开腹腹膜透析置管术,B组步骤同A组,但在收紧荷包前用小C臂机行盆腔X线检查,见导管腹内端位于真骨盆内.比较2组术后腹腔出血、管周渗漏和1月及1年内导管移位、网膜包裹、腹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 A、B2组患者术后的腹腔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2%、6.5% (P=0.3994);2组均无渗漏;A、B两组1月内导管移位率分别为6.4%、0,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421),1月内网膜包裹(0比1.6%,P=0.3154)及腹膜炎(1.6%比0,P=0.3154)的发生率,2组无明显差异;1年内导管移位(3.2%比1.6% P=0.5587)、网膜包裹(0比0)及腹膜炎(1.6%比1.6%)的发生率2组无明显差异;患者术后1年内发生腹腔出血、渗漏、导管移位、腹膜炎及网膜包裹等总的并发症发生率A组较B组高,分别为16.1%、11.3%,但2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4237).结论 腹膜透析置管术中X线辅助导管定位可显著减少近期(1月内)导管移位的发生,降低1年内腹膜透析置管术总的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置管 导管定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与腹膜透析置管手术相关导管机械并发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岳凌菊 刘勇 刘永泉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7期2634-2637,共4页
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CQI)的方法,行改良腹膜透析置管手术,降低与腹膜透析置管手术相关的导管机械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收集腹透中心CQI前(2014年1~12月)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患者56例(A组),CQI后(2015年1~12月)行腹膜透析置管术84例(B组... 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CQI)的方法,行改良腹膜透析置管手术,降低与腹膜透析置管手术相关的导管机械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收集腹透中心CQI前(2014年1~12月)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患者56例(A组),CQI后(2015年1~12月)行腹膜透析置管术84例(B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设计、实施、检验和应用(PDCA)四步法,针对如何降低腹膜透析置管手术相关的导管机械并发症,对置管手术的方法进行改进,分析比较行CQI措施前、后腹膜透析置管手术相关的导管机械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透析效率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共发生手术相关的导管机械并发症17例,其中导管移位11例(64.7%),A组9例(16.1%),B组2例(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漏液共4例(23.5%),A组4例(7.1%),B组0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共发生大网膜堵管2例(11.8%),A组2例(3.6%),B组0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透析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CQI的措施,降低了与腹膜透析置管手术相关的导管机械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腹膜透析置管 机械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置管术 被引量:20
18
作者 付纲 韩庆烽 汪涛 《中国血液净化》 2007年第3期120-121,共2页
在过去的30年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已经广泛地应用在终末期肾衰竭的患者。腹膜透析能够顺利地开始进行有赖于一个成功的腹膜透析置管术。随着在我国腹膜透析日益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导管置入术也成... 在过去的30年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已经广泛地应用在终末期肾衰竭的患者。腹膜透析能够顺利地开始进行有赖于一个成功的腹膜透析置管术。随着在我国腹膜透析日益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导管置入术也成为临床医生竞相学习和交流的重要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置管 持续不卧床腹膜 终末期肾衰竭 导管入术 临床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代谢紊乱与腹膜透析置管大网膜包裹的关系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义雄 宁建平 +1 位作者 周巧玲 金永东 《中国血液净化》 2008年第3期134-136,140,共4页
目的探讨血脂代谢紊乱和腹膜透析置管术后发生大网膜包裹的关系。方法选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肾内科收集腹膜透析置管术后发生大网膜包裹病例15例,以同期未发生大网膜包裹病例30例为对照,对比二组发生血脂代谢紊乱的差异。同时,以是否存... 目的探讨血脂代谢紊乱和腹膜透析置管术后发生大网膜包裹的关系。方法选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肾内科收集腹膜透析置管术后发生大网膜包裹病例15例,以同期未发生大网膜包裹病例30例为对照,对比二组发生血脂代谢紊乱的差异。同时,以是否存在血脂代谢紊乱分组,对比腹膜透析置管术后大网膜包裹的发生率。结果大网膜包裹组的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明显高于非大网膜包裹组;大网膜包裹组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则低于非大网膜包裹组。结论血脂代谢紊乱与腹膜透析置管术后发生大网膜包裹相关,可能是易于发生大网膜包裹的一个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代谢紊乱 高脂血症 腹膜 腹膜透析置管 大网膜包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置管经验及并发症的处理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海坚 唐蓉 莫湛宇 《海南医学》 CAS 2003年第2期47-48,共2页
目的 腹膜透析置管术是关系到腹透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探讨其成败的因素有利腹膜透析的开展。方法 采用Tenckoff管经左或右旁正中的切口进入 ,在腹直肌后鞘处做一荷包缝合 ,切开腹膜进入 ,然后于皮下做一隧道将腹透管引出。结果 术... 目的 腹膜透析置管术是关系到腹透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探讨其成败的因素有利腹膜透析的开展。方法 采用Tenckoff管经左或右旁正中的切口进入 ,在腹直肌后鞘处做一荷包缝合 ,切开腹膜进入 ,然后于皮下做一隧道将腹透管引出。结果 术后 2周内是出现并发症的高危期 ,其并发症主要有腹透液引流不畅、漏液、隧道口炎、反射性肠梗阻。结论 分清并发症情况 ,对应处理是能够保证腹膜透析顺利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置管 并发症 腹膜 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