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护理配合标准流程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洪叶 叶芬芳 +3 位作者 游亚婷 尤俊 林丽芬 林秋梅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2期117-120,共4页
目的 构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护理配合标准流程。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于医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1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2例)采用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60例)采用标准化管理手术护... 目的 构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护理配合标准流程。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于医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1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2例)采用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60例)采用标准化管理手术护理流程进行手术配合。比较两组资料用物准备情况、术前准备时间、器械及仪器设备故障情况,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外科医师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用物准备完善率及外科医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准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器械及仪器设备故障发生次数及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建立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护理配合标准流程可提高用物准备完善率及外科医师满意度,缩短术前准备时间,降低器械及仪器设备故障次数及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从而提高医护配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标准化流程 手术配合 手术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的分级管理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病人DVT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孙丽梅 《全科护理》 2024年第7期1312-131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的分级管理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病人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方法:2022年7月-2023年7月选取医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9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予以常规DVT预防护... 目的:探讨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的分级管理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病人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方法:2022年7月-2023年7月选取医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9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予以常规DVT预防护理,观察组45例予以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的分级管理,比较两组病人的凝血功能指标、静脉血流速度、DVT风险及DVT发生情况、术后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72 h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72 h的胫后静脉、腘静脉、股深静脉的血流速度比对照组快(P<0.05);观察组术后72 h的DVT风险比对照组低(P<0.05),且观察组DVT发生率是2.22%,比对照组的6.67%低(P<0.05);观察组术后7 d时的40项术后恢复质量调查问卷(QoR-40)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的分级管理应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病人中可有效改善其凝血功能指标及静脉血流速度,降低DVT发生率,进一步提升术后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 分级管理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深静脉血栓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每搏变异度与心指数指导下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
3
作者 杨孟君 郭宝峰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9期991-994,共4页
目的探讨每搏变异度(SVV)与心指数(CI)指导下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4月于山西省临汾市中心医院拟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106例老年患者,根据组间基线特征均衡的原则,... 目的探讨每搏变异度(SVV)与心指数(CI)指导下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4月于山西省临汾市中心医院拟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106例老年患者,根据组间基线特征均衡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根据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给予常规补液并及时调整给液速度和液体量,观察组根据SVV和CI给予补液并及时调整给液速度和液体量。记录手术基本情况,检测入室时(T_(0))、术毕(T_(1))、术后24 h(T_(2))患者尿素氮(BUN)和乳酸(Lac)水平;麻醉前和术后不同时点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并测定血清中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β-淀粉样蛋白1-42(β-amyloid_(1-42),Aβ)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输血量和尿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的BUN及La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_(1)和T_(2)时BUN水平较T_(0)时增加;两组T_(1)时Lac水平均高于T_(0)时(P<0.05)。两组患者MMSE评分术后6 h和24 h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各时点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及3 d,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时点,两组患者IL-6和CRP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观察组各时点的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各时点,两组患者NSE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 d,两组患者Aβ_(1-42)水平较术前均降低,术后各时点的Aβ_(1-42)水平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VV/CI指导下的GDFT治疗可显著减轻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的肾功能损伤和炎性反应,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且对NSE和Aβ_(1-42)的水平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每搏变异度 心指数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β-淀粉样蛋白1-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微视频健康宣教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认知程度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4
作者 王虎平 张彦涛 王湘萍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1期2408-2411,共4页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微视频健康宣教对腹腔镜直肠癌(RC)手术患者认知程度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111例腹腔镜RC手术患者按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6),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微视频健康宣教,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比较两...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微视频健康宣教对腹腔镜直肠癌(RC)手术患者认知程度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111例腹腔镜RC手术患者按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6),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微视频健康宣教,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疾病认知问卷(ICQ)]、自我效能感[中文版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C-SUPPH)]、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无助感评分均降低,接纳、感知益处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无助感评分低于对照组,接纳、感知益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C-SUPPH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C-SUPPH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微视频健康宣教可有效改善腹腔镜RC手术患者的认知程度及自我效能感,还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微视频 健康宣教 手术 自我效能 认知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瘤技术配合手术室护理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白丹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123-0126,共4页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管理中采取无瘤技术配合手术室护理能够控制患者感染情况,对手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确定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探究护理措施实施的意义。方法 以我院2022年3月到2023年9月收诊的60例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管理中采取无瘤技术配合手术室护理能够控制患者感染情况,对手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确定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探究护理措施实施的意义。方法 以我院2022年3月到2023年9月收诊的60例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患者护理后恢复情况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后康复情况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差异(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手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将无瘤技术配合手术室护理运用其中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病情,生活质量也明显改善,手术后康复效果更好,有推广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瘤技术配合手术室护理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 并发症 护理效果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常规护理与外科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魏倩 张逸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37-0040,共4页
将常规护理和外科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临床,探讨2种干预模式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以2020年6月为开始时间点,到次年6月为研究截止时间点,整理本院收治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病人病例进行纳选,共挑选出符合要求的... 将常规护理和外科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临床,探讨2种干预模式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以2020年6月为开始时间点,到次年6月为研究截止时间点,整理本院收治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病人病例进行纳选,共挑选出符合要求的研究样本6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病人实施规组,共为2组,30名进行常规护理归入对比组,30名进行外科快速康复护理归入探究组,对2种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实施分析与对比,具体项目即术后恢复情况,涵盖下床时间项目、排气时间项目、排便时间项目、住院时间项目;生活质量,涵盖生理功能项目、情感职能项目、精神健项目康、社会功能项目;患者具体满意度情况。结果 针对2组术后恢复情况实施比对,对比组患者的术后恢复相比探究组更好,各项时间经过对比,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探究组在实施干预后各项评分高于对比组,P<0.05。相比对比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探究组满意度高,P<0.05。结论 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施以基于外科快速康复护理,与常规护理措施相比更加有效,有利于促进病人的术后恢复,实现生活质量的改善,并且能够满足大部分患者诉求,满意度较高,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与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常规护理 外科快速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瘤技术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护理配合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杨茸 李娟 刘慧鑫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1326-1327,共2页
目的探究无瘤技术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护理配合效果,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护理方案完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按手术顺序编号,单号设为对照组,双号设为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护理配合... 目的探究无瘤技术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护理配合效果,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护理方案完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按手术顺序编号,单号设为对照组,双号设为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护理配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手术护理配合的基础上,再引入无瘤技术,两组患者均护理观察随访至术后1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结束后对手术医师进行护理配合满意度调查并行组间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转移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转开腹手术率、术后住院时间、非计划再次手术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手术医师对手术护理配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肿瘤复发率及肿瘤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瘤技术是系统性地防范手术过程中肿瘤细胞散落、交叉污染的手术方案,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护理配合,充分考虑无瘤技术各环节,使手术医师顺利实施手术,提高手术效率,降低对患者的损伤,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无瘤技术 常规手术护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徐向辉 盛金鑫 +1 位作者 钟林 赵忠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第5期548-550,686,共4页
目的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是否保留左结肠动脉分为两组,对照组不保留左结肠动脉,观察组保留左结肠动... 目的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是否保留左结肠动脉分为两组,对照组不保留左结肠动脉,观察组保留左结肠动脉。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手术结果及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直径、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患者切口感染、肠梗阻和腹腔感染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残端缺血性改变例数和游离脾曲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和转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可完成与不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同样的淋巴结清扫,不增加患者的远期复发率和转移率,可显著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残端缺血性改变例数和游离脾曲,有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左结肠动脉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温度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意义及体会 被引量:9
9
作者 于锦绣 蒋励 肖瑜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19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温度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意义及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手术室行直肠癌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取普通护理模式,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手术室温度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意义及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手术室行直肠癌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取普通护理模式,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手术室温度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开始时,手术30 min,手术结束时患者的鼻腔温度。结果试验组手术30 min,手术结束时鼻腔温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温度护理可以保证手术患者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避免由于低温带来的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温度护理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两种体位摆放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秀文 刘敏娜 袁锦芳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1864-1865,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不同体位摆放方法及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头低足高“人”字形体位50例患者及2009年1~12月采用截石位45例患者的相关资料,比较两组手术体位摆放时间和相关并发症...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不同体位摆放方法及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头低足高“人”字形体位50例患者及2009年1~12月采用截石位45例患者的相关资料,比较两组手术体位摆放时间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进行,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但头低足高“人”字形体位摆放时间较截石位短(P<0.05),且体位摆放后血压变化幅度低于截石位(P<0.05)。结论头低足高“人”字形体位摆放简单方便,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两种体位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近远期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丽君 朱量 +1 位作者 张海涛 唐远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2期1-2,共2页
目的对比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6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并发症... 目的对比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6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进固体食物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切口种植、切口疝等总发生率为30.00%,与对照组的33.3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优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但两者远期疗效相当,临床可优先选择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 近远期疗效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例腹腔镜直肠癌手术麻醉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谢广沂 黄焕森 《临床医学工程》 2009年第1期98-98,共1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麻醉的方法;方法:对42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患者采取腰硬联合复合全身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并与单纯全麻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CSEA的麻醉效果优于单纯全麻;结论:腰硬联合...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麻醉的方法;方法:对42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患者采取腰硬联合复合全身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并与单纯全麻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CSEA的麻醉效果优于单纯全麻;结论:腰硬联合复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单纯全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复合全身麻醉 单纯全麻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李天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2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创伤较小,并发症较少,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手术方法 ,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高树雄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2533-2534,共2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收治的直肠癌患者中抽取98例进行讨论,按照治疗方式分组,其中45例接受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另53例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研究组)...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收治的直肠癌患者中抽取98例进行讨论,按照治疗方式分组,其中45例接受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另53例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研究组),观察比较治疗效果,如围术期治疗、疾病复发率、淋巴结清扫数量等。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77%)低于对照组(3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转移率(1.89%)、复发率(3.77%),分别低于对照组(26.67%、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围术期治疗,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中尿管拔出时间低于对照组,自由尿流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直肠癌,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远期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开腹直肠癌根治术 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腹腔镜直肠癌手术OSATS量表的建立与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查郎 彭旭东 +2 位作者 魏正强 张宏宇 王子卫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1367-1369,共3页
目的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评估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评估(OSATS)量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由结直肠癌手术量超过500台以上主任医师结合中国抗癌协会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操作指南制... 目的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评估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评估(OSATS)量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由结直肠癌手术量超过500台以上主任医师结合中国抗癌协会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操作指南制定OSATS量表,并对40名学员进行一次性考核,按照评分结果将40名学员的分数等级分为A、B、C和D 4组,比较A、B、C和D 4组学员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的差异。结果在评分量表中不同分数的学员其手术时间[B组(292.0±16.8)min,C组(232.5±26.9)min,D组(188.6±14.9)min]和出血量[B组(140.0±37.4)mL,C组(87.5±15.8)mL,D组(35.7±19.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分越高的学员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明显低于评分低的学员;各组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上(P>0,05)。结论通过对OSATS量表的验证当学员等级分数达到80分时,其手术安全性和效果可达到该中心平均水平,有独立开展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OSATS 直肠系膜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和单纯全身麻醉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陆卫萍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34期152-153,共2页
目的:对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和单纯全身麻醉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选择从2014年5月-2015年5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46例直肠癌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 目的:对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和单纯全身麻醉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选择从2014年5月-2015年5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46例直肠癌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23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单纯全身麻醉,试验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均比较满意,两组患者的呼气末CO2分压及气道压均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试验组的血流动力学比较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全麻药用量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手术应用中的临床效果较好,全麻用药量较少,苏醒较快,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 单纯全身麻醉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体位的改进与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丹丹 余艳波 陈颖川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年第1期41-42,共2页
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体位摆放的改进方法,利用规范的操作流程对2013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219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老年患者采用在麻醉前进行手术体位的摆放,并根据手术要求对手术体位进行改良。结果 219例手术均顺利完... 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体位摆放的改进方法,利用规范的操作流程对2013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219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老年患者采用在麻醉前进行手术体位的摆放,并根据手术要求对手术体位进行改良。结果 21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无并发症的发生,对手术体位无投诉及不满情况。认为在患者麻醉前进行改良的手术体位摆放可减少并发症,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护理安全,对提高护理质量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手术体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麻醉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明芳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6期2-4,共3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麻醉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0例患者分为Reference组(n=40)和Di... 目的:探讨对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麻醉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0例患者分为Reference组(n=40)和Discussion组(n=40)。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同时,对Reference组患者进行常规的麻醉管理。对Discussion组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麻醉管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及其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接受治护前,两组患者血清CRP的水平相比,P>0.05。接受治护后,与Reference组患者相比,Discussion组患者术毕至苏醒的时间、术后拔管的时间、术后首次排气的时间、术后首次排便的时间均更短,其VAS的评分、血清CRP的水平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更低,P<0.05。结论:对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麻醉管理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改善其各项临床指标,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麻醉管理 并发症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腹直肠癌根治术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直肠癌老年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19
作者 刘永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180-182,共3页
评价开腹直肠癌根治术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直肠癌老年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直肠癌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筛选观察对象:我院肛肠外科患者,共计60例,均为直肠癌老年患者,我院研究观察时间节点2020年02月-2021年10月,按... 评价开腹直肠癌根治术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直肠癌老年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直肠癌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筛选观察对象:我院肛肠外科患者,共计60例,均为直肠癌老年患者,我院研究观察时间节点2020年02月-2021年10月,按照治疗手术的差异性,30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实施开腹直肠癌根治术,30例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比较不同治疗术式对患者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胃肠激素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并发症少,手术情况良好,胃肠激素水平降低,生活质量提高,P<0.05。结论:对直肠癌老年患者采取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疗效更佳,符合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腹直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直肠癌 老年患者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直肠癌老年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20
作者 张宏煜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14期70-70,72,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直肠癌老年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肿瘤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收治100例直肠癌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手...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直肠癌老年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肿瘤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收治100例直肠癌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和清除淋巴数量等手术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切口疝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老年患者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整体有效性较高,手术操作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更短,手术出血量较少,淋巴结清除更加彻底,同时,术后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和转移率更低,因而治疗方法更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直肠癌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