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85篇文章
< 1 2 2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引导肝叶切除术结合胆道镜取石术对老年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肝胆功能、应激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
1
作者 梁开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0期10-13,共4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引导肝叶切除术结合胆道镜取石术对老年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肝胆功能、应激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贺州市中医医院2020年3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60例老年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 目的:探究腹腔镜引导肝叶切除术结合胆道镜取石术对老年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肝胆功能、应激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贺州市中医医院2020年3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60例老年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引导肝叶切除术,对照组(n=80)行经肝实质胆管切开取石术,观察组(n=80)行胆道镜取石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肝胆功能、应激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肝胆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移酶(GGT)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TBIL、DBIL、ALT、AST、AKP、GG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肾上腺素、心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上述应激指标均上升,但观察组肾上腺素及心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腹腔镜引导肝叶切除术+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可改善患者肝胆功能,减轻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引导肝叶切除术 胆道镜取石 内胆管结石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肋缘下腹横筋膜阻滞预先镇痛效果研究
2
作者 武倩 齐少霞 +3 位作者 李东 周翼 付征 闫诺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5年第2期302-305,共4页
目的探讨肋缘下腹横筋膜阻滞预先镇痛用于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IHBDS)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7例IHBDS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1例和观察组76例,均行全身... 目的探讨肋缘下腹横筋膜阻滞预先镇痛用于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IHBDS)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7例IHBDS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1例和观察组76例,均行全身静脉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肋缘下腹横筋膜阻滞预先镇痛。采用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评估疼痛,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质醇(Cor)水平。结果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日分别为(2.1±0.9)d和(7.1±1.1)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分别为(3.2±1.1)d和(8.5±1.3)d,P<0.05】;在术后6 h和24 h,观察组静息时VAS评分分别为(1.9±0.5)分和(2.2±0.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9±0.3)分和(2.8±0.5)分,P<0.05】,活动时VAS评分分别为(2.4±0.3)分和(2.6±0.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4±0.5)分和(3.4±0.7)分,P<0.05】;在T1~T4时,两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血清E和Cor水平分别为(200.1±27.4)pg/ml和(262.1±28.4)p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40.3±33.5)pg/ml和(301.7±31.2)pg/ml,P<0.05】;两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9.8%对7.8%,P>0.05)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肋缘下腹横筋膜阻滞预先镇痛可缩短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的IHBDS患者住院时间,术后镇痛效果好,可能与抑制了机体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胆管结石 腹腔镜切除 腹横筋膜阻滞 预先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模拟训练课程的建立及应用
3
作者 孙万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5年第1期041-044,共4页
本文致力于探索如何构建并实施腹腔镜肝叶切除术的模拟训练课程,以评估其教学成效。方法 我们精心策划了一套综合教学体系,融合基础理论回顾、实战模拟操练与经典案例剖析,巧妙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与互动式教学法,为学员提供全方位、系统... 本文致力于探索如何构建并实施腹腔镜肝叶切除术的模拟训练课程,以评估其教学成效。方法 我们精心策划了一套综合教学体系,融合基础理论回顾、实战模拟操练与经典案例剖析,巧妙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与互动式教学法,为学员提供全方位、系统化的学习体验。实践结果显示,学员在理论认知、操作技能乃至临床实战能力上均实现显著提升(P<0.05),特别是在手术技艺的精通度与自信心方面进步显著。此外,课程收获广泛好评,学员与导师对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均赞不绝口。总结 该模拟训练课程为培育卓越的肝胆外科医师开辟了新途径,不仅强化了学员的手术技巧,更提升了他们的临床判断力,教学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切除 模拟训练课程 虚拟现实技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甘油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对腹腔镜肝切除肝癌患者脑代谢指标及脑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4
作者 王波 符霞 +2 位作者 吕丛海 尹春芳 吴其远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8-484,共7页
目的探讨分析硝酸甘油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技术对腹腔镜肝切除肝癌患者脑代谢指标及脑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从而降低患者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风险。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3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附属海口医院择期行腹腔镜下肝切除... 目的探讨分析硝酸甘油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技术对腹腔镜肝切除肝癌患者脑代谢指标及脑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从而降低患者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风险。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3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附属海口医院择期行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105例,随机分为CLCVP组54例、非CLCVP组51例。术中CLCVP组患者采用硝酸甘油CLCVP技术,而非CLCVP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处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5 min(T1)、肝实质离断开始后5 min(T2)、肝切除结束后5 min(T3)、手术结束即刻(T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脑氧代谢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CLCVP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显著低于非CLCVP组(t值分别为5.408、7.220,P值均<0.05),而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复苏时间以及术中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中心静脉压均较T0时刻显著降低(P值均<0.05),CLCVP组患者术中T2、T3时刻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显著低于非CLCVP组(P值均<0.05),而心率显著高于非CLCVP组(P值均<0.05)。术中T2~T4时刻两组患者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较T0时刻显著降低(P值均<0.05),而两组各时间点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比较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CLCVP组患者术中T2~T4时刻脑血氧饱和度较T0时刻显著降低(P值均<0.05),且CLCVP组患者T2、T3时刻脑血氧饱和度显著低于非CLCVP组(P值均<0.05),而术中各时间点两组脑氧摄取率以及脑动-静脉乳酸盐浓度差均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术后3 d、术后7 d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ST、ALT以及TBil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值均<0.05),术后3 d、术后7 d CLCVP组患者AST、ALT水平显著低于非CLCVP组(P值均<0.05),而两组各时间点TBi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9,P=0.394)。结论硝酸甘油CLCVP技术在肝癌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有助于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但术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患者脑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以尽可能减少患者神经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甘油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 切除 腹腔镜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男性腹腔镜肝切除术对患者苏醒期导尿管相关性膀胱刺激征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5
作者 姚翔燕 司辉锋 +1 位作者 齐艳艳 岳学良 《西北药学杂志》 2025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 探究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男性腹腔镜肝切除术对患者苏醒期导尿管相关性膀胱刺激征(catheter-related bladder discomfort,CRBD)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22年10月—2023年8月接受腹腔镜肝切除术的80例男性患者作为研... 目的 探究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男性腹腔镜肝切除术对患者苏醒期导尿管相关性膀胱刺激征(catheter-related bladder discomfort,CRBD)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22年10月—2023年8月接受腹腔镜肝切除术的80例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镇痛给予羟考酮,研究组术后镇痛给予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临床指标、拔管后不同时间点CRBD发生情况、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状态及咳嗽状态下腹部疼痛情况和Ramsay镇静评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5、10、20、30 min,对照组和研究组发生CRBD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拔管后30 min研究组患者的CRB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拔管后48 h后,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12、24 h时,对照组和研究组静息状态下及咳嗽时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在男性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应用,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苏醒期CRBD的发生,缓解术后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右美托咪定 腹腔镜切除 苏醒期 苏醒期膀胱充盈障碍 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研究
6
作者 廖余红 资瑜 罗剑平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48-151,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肝段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不同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4年7月我院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78例,均接受腹腔镜肝段切除术治疗。在完成手术后,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行硬膜外自控镇痛(CEA,n=40)和静...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肝段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不同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4年7月我院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78例,均接受腹腔镜肝段切除术治疗。在完成手术后,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行硬膜外自控镇痛(CEA,n=40)和静脉自控镇痛(CIA,n=38)。应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和IL-10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丙二醇(MDA)水平。结果在术后6 h、12 h、24 h和48 h,CEA组动态NRS评分分别为(3.8±1.2)分、(3.5±1.)分、(3.1±0.9)分和(2.5±0.7)分,均显著低于CIA组【分别为(4.1±1.2)分、(4.4±1.2)分、(3.9±1.0)分和(3.2±0.8)分,P<0.05】;在术后48 h内,CEA组总按压镇痛泵次数为(8.5±2.2)次,有效按压镇痛泵次数为(7.3±1.7)次,均显著少于CIA组【分别为(10.7±3.4)次和(10.0±2.2)次,P<0.05】;CEA组血清IL-6和IL-8水平分别为(26.4±4.9)ng/ml和(25.5±5.4)ng/ml,均显著低于CIA组【分别为(42.6±5.2)ng/ml和(35.1±5.6)ng/ml,P<0.05】,而血清IL-10水平为(44.1±3.9)pg/ml,显著高于CIA组【(27.6±4.0)pg/ml,P<0.05】;CEA组血清Cor、ACTH和MDA水平分别为(318.5±58.3)mmol/L、(19.6±4.3)pmol/L和(3.4±0.8)mmol/mL,均显著低于CIA组【分别为(375.9±66.4)mmol/L、(25.9±5.6)pmol/L和(4.3±1.0)mmol/mL,P<0.05】。结论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处理接受腹腔镜肝段切除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能与减轻了应激反应,降低细胞因子分泌有关,值得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胆管结石 腹腔镜切除 硬膜外自控镇痛 静脉自控镇痛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技术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倪学海 刘笑泽光 《吉林医学》 2025年第3期599-602,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应用超声技术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3年6月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腹腔镜肝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超... 目的:分析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应用超声技术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3年6月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腹腔镜肝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超声联合腹腔镜肝切除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肝功能、手术并发症及总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79±0.28)h、术中出血量(197.65±10.46)ml、术后住院时间(9.95±1.02)d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肝功能各指标[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及总胆血素(TBIL)]评分均低于手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及总生存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腹腔镜肝切除术与超声联合腹腔镜肝切除术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满足患者治疗需求的同时避免手术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恢复。但在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方面,超声联合腹腔镜肝切除术具有更为显著效果,可进一步促进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切除 出血量 时间 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规则性肝叶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血清AFP、Hcy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黎涛 石承先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2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规则性肝叶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血清甲胎蛋白(AF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6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PL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行开腹手... 目的:探究腹腔镜规则性肝叶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血清甲胎蛋白(AF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6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PL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行开腹手术的10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行腹腔镜规则性肝叶切除术的10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观察两组术后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免疫功能(CD8^(+)、CD4^(+)、CD3^(+))、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清AFP、Hcy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前,两组肝功能、免疫功能、炎症因子、血清AFP、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ALB高于术前,TBIL、ALT、AST及术后5 d的AFP、Hcy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ALB高于对照组,TBIL、ALT、AST、AFP、Hcy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对照组TNF-α、IL-6水平均高于术前,CD8^(+)、CD4^(+)、^(+)CD3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研究组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8^(+)、CD4^(+)、^(+)CD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C患者予以腹腔镜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血清AFP、Hcy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力,恢复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腹腔镜规则性切除 开腹手 功能 免疫功能 血清甲胎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椎旁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王超威 邹平 +4 位作者 管俊辉 李国强 易勤国 单热爱 占丽芳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67-173,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中对术中及术后疼痛、阿片类药物用量以及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4月—2024年12月择期行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椎旁阻滞联合全身麻醉...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中对术中及术后疼痛、阿片类药物用量以及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4月—2024年12月择期行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椎旁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联合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单纯组),每组30例。联合组在麻醉诱导前20 min于T10水平使用0.375%罗哌卡因25 mL行单点椎旁阻滞后联合全身麻醉;单纯组在麻醉诱导前20 min于相同位置使用钝针进行假阻滞后联合全身麻醉。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及活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术中不同时间点的血压与心率、术中与术后48 h内的阿片类药物用量、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术后24 h的恢复质量评分。结果:与单纯组相比,联合组在拔管后48 h内VAS疼痛评分显著降低(P<0.001);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及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均减少(P<0.001);切皮时和手术操作期间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波动更小(P<0.01);术后24 h的恢复质量评分更高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更低(P<0.05)。2组首次进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首次饮水时间及排气时间更早(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能为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提供完善的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改善患者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阻滞 腹腔镜肾上腺切除 后恢复质量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张亚杰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1期47-49,53,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于该院行LC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案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于该院行LC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案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镇痛泵按压次数,不同时间[麻醉前(T_(0))、麻醉后20 min(T_(1))、拔管时(T_(2))]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术后不同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前后应激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时,研究组心率、MA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3、6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研究组Cor、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应用于LC患者可减少镇痛泵按压次数,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和应激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全身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 超声引导 胸椎旁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血流动力学 疼痛 应激指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11
作者 孙运福 李胜勇 +1 位作者 孙道一 张启波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1期80-83,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UG-PTG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就诊的80例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UG-PTG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就诊的80例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用UG-PTGD结合LC治疗,对照组采用LC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术后拔管、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肝功能指标[碱性磷酸酶(ALP)、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红素(TBIL)]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术后拔管、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WBC、CRP、IL-6、ALP、IBIL、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UG-PTGD联合LC治疗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患者,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康复时间,还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肝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胆囊穿刺置管引流 炎症反应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AS理念下的健康宣教对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指标及满意度的影响
12
作者 孙莹莹 何杏杏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2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的健康宣教对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指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的98例患者参与研究,使用电脑随机分配进入对照组、观察组,... 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的健康宣教对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指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的98例患者参与研究,使用电脑随机分配进入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9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同时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实施ERAS理念下的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首次肠鸣音出现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术后6 h、24 h、48 h时观察组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第1 d、第3 d时,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实施ERAS理念下的健康宣教,可缩短其术后康复时间,降低其术后疼痛程度及CRP水平,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切除 加速康复外科 健康宣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向性评分匹配腹腔镜肝叶切除术与开腹术治疗合并肝硬化的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兵 肖元初 +1 位作者 孙振纲 王帅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303-30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合并肝硬化的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6月~2023年6月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肝胆胰脾外科诊治的合并肝硬化的肝胆管结石患者59例,其中20例接受开腹手术,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原则选择另20例接受...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合并肝硬化的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6月~2023年6月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肝胆胰脾外科诊治的合并肝硬化的肝胆管结石患者59例,其中20例接受开腹手术,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原则选择另20例接受腹腔镜手术,两组均行肝叶切除术。结果两组体质指数、肝硬化病因和既往手术史均匹配成功,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者;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为(182.6±97.2)min,显著长于开腹组【(170.6±95.7)min,P<0.05】,但术中出血量和肝门阻断时间分别为(203.5±186.6)ml和(32.3±21.4)min,显著少于或短于开腹组【分别为(232.2±195.3)ml和(40.6±28.8)min,P<0.05】;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日为(8.6±5.7)d,显著短于开腹组【(11.5±3.9)d,P<0.05】,而两组T管日引流量、术后进食时间和下床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而开腹组为30.0%(P>0.05)。结论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合并肝硬化的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疗效不亚于传统的开腹手术,而且更加微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结石 硬化 腹腔镜 切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麻醉处理接受肝叶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分析
14
作者 王海霞 刘忠涛 张苗苗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右美托咪定(DEX)麻醉诱导对接受肝叶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影响。方法2021年6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PLC患者81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均接受肝叶切除术治疗。给予观... 目的探讨应用右美托咪定(DEX)麻醉诱导对接受肝叶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影响。方法2021年6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PLC患者81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均接受肝叶切除术治疗。给予观察组DEX、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和丙泊酚麻醉诱导,随后给予DEX、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静脉滴注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在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DEX,其余麻醉用药与观察组相同。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8水平。结果在肝门阻断、麻醉后1 h、麻醉后6 h和麻醉后24 h时,对照组血清ALT水平分别为(98.1±10.8)U/L、(168.5±13.2)U/L、(196.7±14.9)U/L和(179.1±13.7)U/L,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分别为(86.6±10.1)U/L、(124.3±11.3)U/L、(143.8±12.4)U/L和(121.3±11.5)U/L,P<0.05】,AST水平分别为(118.4±11.7)U/L、(186.3±14.0)U/L、(226.3±16.5)U/L和(192.3±15.4)U/L,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分别为(92.3±12.1)U/L、(133.6±13.4)U/L、(161.8±15.3)U/L和(136.8±14.0)U/L,P<0.05】,在麻醉后6 h和24 h,对照组血清TBIL水平分别为(26.4±5.1)μmol/L和(31.5±4.8)μmol/L,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分别为(18.2±4.8)μmol/L和(22.4±5.0)μmol/L,P<0.05】;在麻醉后1 h、麻醉后6 h和麻醉后24 h时,观察组血清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SOD和G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DEX加入诱导麻醉能减轻接受肝叶切除术治疗的PLC患者HIRI,可能与缓解了围术期氧化应激反应和抑制细胞因子分泌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切除 右美托咪定 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细胞因子 诱导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耀响 王雄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75-78,共4页
肝切除术是治疗各种肝脏疾病的有效且广泛使用的手术方法[1-2]。然而,由于肝脏独特的解剖结构及其丰富的血液供应,肝切除术极具挑战性。肝切除术和围手术期术中过多的出血和输血对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长期生存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3-5]。... 肝切除术是治疗各种肝脏疾病的有效且广泛使用的手术方法[1-2]。然而,由于肝脏独特的解剖结构及其丰富的血液供应,肝切除术极具挑战性。肝切除术和围手术期术中过多的出血和输血对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长期生存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3-5]。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来减少肝切除术中的出血。学者普遍认为,在肝实质横断术中应用肝血管流入控制和麻醉技术可以增加安全和快速切除的概率[6]。据推测,在肝切除术中将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保持在5cm H2O(1 cmH2O=0.098 kPa)并结合Pringle操作对于减少传统肝切除术中的失血是最佳的[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切除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竖脊肌平面阻滞与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效果对比研究
16
作者 冯梁 林静 +1 位作者 高敏 雷宇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89-792,共4页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时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的镇痛效果。方法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我院诊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94例,均接受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治疗。在麻醉前,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时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的镇痛效果。方法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我院诊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94例,均接受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治疗。在麻醉前,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分别在超声引导下行ESPB或TAPB麻醉镇痛。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量表评估镇痛和镇静效果。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水平。结果在术后6 h、12 h和24h,观察组动态VAS评分分别为(3.1±0.6)分、(3.3±0.7)分和(3.2±0.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8±0.7)分、(4.1±0.7)分和(3.9±0.8)分,P<0.05】;在术后48h,观察组血清Cor、Ne和E水平分别为(264.2±29.7)pg/ml、(2.8±0.6)pg/ml和(203.9±26.8)p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06.3±33.2)pg/ml、(3.5±0.8)pg/ml和(257.8±32.3)pg/ml,P<0.05】;在术后48h,观察组镇痛泵按压(4.8±1.3)次,显著少于对照组【(6.1±1.8)次,P<0.05】;术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9%,与对照组的1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ESPB较TAPB可获得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或与有效减轻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胆管结石 腹腔镜切除 超声引导 竖脊肌平面阻滞 腹横肌平面阻滞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侧卧位腹腔镜肝右叶部分切除术临床分析
17
作者 袁汉坤 游声林 +6 位作者 梁文祥 周嘉杰 陆礼柏 罗宗将 马嘉盛 李鸿飞 汪建初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282-286,293,共6页
目的探讨左侧卧位腹腔镜肝右叶各肝段部分切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百东院区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期间39例行左侧卧位腹腔镜肝右叶部分切除术的病例资料。结果39例中有腹部手术史者13例;肿瘤1个34例,肿... 目的探讨左侧卧位腹腔镜肝右叶各肝段部分切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百东院区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期间39例行左侧卧位腹腔镜肝右叶部分切除术的病例资料。结果39例中有腹部手术史者13例;肿瘤1个34例,肿瘤2个3例,肿瘤3个2例,肿瘤最大径37.0(24.0,58.0)mm。其中行非解剖性肝切除20例,解剖性肝切除19例;单一肝段切除术28例,两部位肝部分切除术10例,三部位肝部分切除术1例;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24例;无血流阻断9例,行Pringle法血流阻断30例。平均手术时间(143.5±56.8)min;中位术中出血量100.0(50.0,300.0)mL,4例术中输血(合计29.50 U),无中转开腹。35例放置引流管,引流管留置时间(6.3±3.7)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1±4.0)d,住院总费用(41121.8±18978.3)元。术后23例患者出现少量胸腔积液;1例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肝功能不全,经ICU复苏治愈;1例出现少量气胸;无感染、出血、胆漏等并发症发生;无非计划性再次手术发生。所有患者均通过门诊或电话的方式获得随访,所有病例近期无复发。结论左侧卧位行腹腔镜肝右叶部分切除术操作简单,暴露好,手术时间相对较短,出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侧卧位 腹腔镜 部分切除 细胞瘤 血管瘤 转移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联合米力农在腹腔镜肝叶切除手术中实现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的观察
18
作者 彭博 苏纲 +2 位作者 秦榕 温戎 殷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16-121,共6页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联合米力农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中实现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ontrolled low central venous pressure,CLCVP)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08月至2023年11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联合米力农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中实现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ontrolled low central venous pressure,CLCVP)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08月至2023年11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2组,即对照组、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严格控制液体治疗(输注3 mL/kg晶胶比为1∶1的液体),根据患情使用泵注Nitroglycerin实现CLCVP;实验组则采用以SVV 1%~9%为目标进行液体治疗(输注20 mL/kg晶胶比为1∶1的液体),并联合使用米力农实现CLCVP。记录2组手术视野满意率、出血量、血压变化、尿量和中心静脉压以及住院时间指标。结果实验组手术医生术中视野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总出血量、平均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术前平均动脉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术中、术后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术中尿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尿量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术中平均CVP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住院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肝叶切除手术中,采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联合米力农实现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的方法,相较于传统严格液体控制,显著减少术中出血,维持循环稳定,缩短手术与住院时间,提高手术医生视野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切除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米力农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融与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患者疗效研究
19
作者 陶国清 许其威 李海锋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比较微波消融(MWA)与腹腔镜肝叶切除术(LH)治疗肝血管瘤(HH)患者的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HH患者,其中46例接受MWA治疗,48例接受LH治疗,术后随访1年。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 目的比较微波消融(MWA)与腹腔镜肝叶切除术(LH)治疗肝血管瘤(HH)患者的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HH患者,其中46例接受MWA治疗,48例接受LH治疗,术后随访1年。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MWA组术中出血量、血流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日为(17.2±3.5)mL、(22.8±4.4)min、(158.0±31.8)min和(6.3±1.9)d,均显著少于或短于LH组【分别为(208.4±39.7)mL、(26.3±5.1)min、(228.5±43.2)min和(8.1±2.4)d,P<0.05】;手术前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5 d,MWA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51.3±7.5)pg/ml和(18.3±3.5)pg/ml,均显著低于LH组【分别为(65.9±10.4)pg/ml和(26.8±4.9)pg/ml,P<0.05】;术后,MWA和LH治疗组感染或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4%和8.3%,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随访1年发现,LH组无肝内血管瘤复发,MWA组43例(93.5%)病灶缩小幅度超过75%。结论采取MWA或LH治疗HH患者均能获得良好的疗效,但考虑到手术风险,在条件允许时应尽可能地采取MWA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微波消融 腹腔镜切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化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佘婷 崔颖 李硕玮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行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采用规... 目的:探讨规范化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行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护理依从性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及躯体功能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结论:规范化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依从性、生活质量,促进术后恢复,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手室护理 腹腔镜切除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