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4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小切口疝囊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洪健 侯远发 +2 位作者 石毅军 官伟军 杨凯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8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小切口疝囊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将7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接受腹腔镜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 目的比较腹腔镜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小切口疝囊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将7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接受腹腔镜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2组患儿手术情况(单侧疝手术时间、双侧疝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总费用、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阴囊肿胀、线结反应、戳孔疝、疝囊积液/积气)以及随访6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单侧疝手术时间、双侧疝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总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但治疗费用较高且对操作者要求较高,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股沟斜 腹腔镜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 传统小切口结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下疝气针水分离法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董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01-004,共4页
评价单孔腹腔镜下疝气针水分离法疝囊高位结扎术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136例入组患儿均等分配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双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而观察组则接受创新的单孔腹腔镜下疝气针水分离法疝囊... 评价单孔腹腔镜下疝气针水分离法疝囊高位结扎术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136例入组患儿均等分配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双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而观察组则接受创新的单孔腹腔镜下疝气针水分离法疝囊高位结扎术。通过对两组患儿围术期的各项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新术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围手术期指标、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结论 单孔腹腔镜下疝气针水分离法疝囊高位结扎术为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该术式不仅能够加速患儿的康复进程,减轻术后疼痛,还能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建议予以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股沟斜 腹腔镜 单孔 气针 高位结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部位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联合ERAS策略在小儿腹股沟疝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3
作者 段书亚 肖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1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究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下行单部位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策略在小儿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8例小儿腹股沟疝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9例。两组患儿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 目的探究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下行单部位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策略在小儿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8例小儿腹股沟疝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9例。两组患儿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单部位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方法干预,研究组采用ERAS策略干预。对比两组的围术期指标、疼痛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满意度。结果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对比不存在差异性(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2.55±0.37)d短于对照组的(6.36±1.29)d,住院费用(6645.42±135.34)元低于对照组的(7880.69±147.75)元(P<0.05)。研究组术后即刻、术后12h、术后1d、术后2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4.35±0.36)、(2.63±0.41)、(1.92±0.63)、(1.29±0.66)分,呈现下降趋势,且低于对照组的(6.59±0.25)、(4.76±0.55)、(3.56±0.47)、(3.55±0.81)分(P<0.05)。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5.13%(2/39)低于对照组的20.51%(8/39)(χ^(2)=4.129,P=0.042<0.05)。研究组的总满意率97.44%(38/39)高于对照组的82.05%(32/39)(χ^(2)=5.014,P=0.025<0.05)。结论ERAS策略联合单部位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可使小儿腹股沟疝患儿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围术期指标均得到改善,而且该方法具有疼痛程度低、安全性较高的优势,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满足患儿的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部位腹腔镜 高位结扎术 加速康复外科策略 小儿腹股沟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开放式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安全性与效果
4
作者 王晴 陈见松 +5 位作者 徐冬 陈翔 张磊 张亮 曾倩 施颖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8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开放式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安全性与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2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收治的120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开放式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安全性与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2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收治的120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式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组实施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12 h、24 h、36 h、48 h疼痛程度,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胃肠道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 h、24 h、36 h、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效果更理想,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复发率低,疗效确切,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股沟斜 经脐单孔腹腔镜 开放式高位结扎术 治疗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P阻滞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后镇痛效果研究
5
作者 陆伟帆 孙盈盈 《安徽医专学报》 2025年第1期18-20,2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应用于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40例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患儿,两组患儿在术前超声...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应用于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40例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患儿,两组患儿在术前超声引导下行TAP阻滞,观察组患儿注入0.2%罗哌卡因0.5 mL/kg,对照组患儿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将两组患儿的镇痛效果作为比较的关键因素,并结合数据分析两组在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差异性等。结果:观察组患儿苏醒时、术后30 min、术后6 h、术后12 h的应激反应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同时间段的HR、SBP、DBP、SpO_(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AP阻滞使用罗哌卡因在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减轻患儿的应激反应,控制好患儿的血压及心率,将患儿血氧饱和度调至适宜状态,还可以改善患儿疼痛症状,在镇痛方面的优势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腹横肌 腹腔镜 高位结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对防治全麻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后不良行为改变的影响
6
作者 李媛媛 张俊丽 +2 位作者 尹静 杨鸿源 白耀武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002-1005,共4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对防治全麻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后不良行为改变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于医院接受全麻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患儿120例。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0例。A组予以右...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对防治全麻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后不良行为改变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于医院接受全麻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患儿120例。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0例。A组予以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干预,B组予以右美托咪定干预,C组予以动画片干预。分析3组围术期焦虑、诱导期合作度、苏醒期躁动及术后不良行为改变等方面的差异。结果A组入手术室即刻、麻醉诱导前、术后12 h改良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mYPAS)评分分别为(52.19±11.46)分、(54.27±12.09)分、(40.60±7.68)分,均低于B组的(60.07±12.74)分、(65.92±13.45)分、(47.25±8.59)分以及C组的(59.74±12.30)分、(63.48±13.20)分、(46.15±8.11)分(均P<0.05)。A组入手术室即刻、麻醉诱导前诱导期合作度量表(ICC)评分分别为(3.35±0.70)分、(3.67±0.82)分,均低于B组的(4.22±1.09)分、(4.93±1.15)分及C组的(4.30±1.04)分、(4.62±1.26)分(均P<0.05)。A组最高苏醒期躁动评分(PAED)及离开PACU时PAED评分分别为(6.19±0.30)分、(4.21±0.25)分,均低于B组的(7.05±0.38)分、(5.41±0.28)分及C组的(7.07±0.39)分、(5.60±0.29)分(均P<0.05)。A组术后1 d、7 d、30 d不良行为发生率均低于B组、C组(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可有效改善全麻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围术期焦虑、诱导期合作度、苏醒期躁动及术后不良行为改变,值得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高位结扎术 右美托咪定 动画片 不良行为改变 全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辅助对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后行为改变的影响
7
作者 李媛媛 张俊丽 +2 位作者 杨鸿源 白耀武 尹静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期105-111,共7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干预对防治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后行为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2月择期行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2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序号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予以...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干预对防治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后行为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2月择期行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2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序号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予以右美托咪定干预)、B组(予以动画片干预)、C组(予以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干预),每组90例。比较3组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 ET CO_(2))、血氧饱和度(SpO_(2))、呼吸频率(RR)、改良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mYPAS)评分以及诱导期合作度量表(ICC)评分、苏醒期躁动评分量表(PAED)评分、躁动发生率、苏醒情况、术后行为改变情况。结果在术前麻醉准备期间(T 2)、入手术室(T3)、术后苏醒即刻(T4),C组HR、MAP低于A组、B组(P<0.05)。3组P_(ET)CO_(2)、SpO_(2)、RR在组间、时间及组间·时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C组mYPAS评分低于A组、B组(P<0.05)。C组ICC、PAED评分及苏醒期躁动率低于A组、B组(P<0.05)。术后1、7 d,C组行为改变发生率低于A组、B组(P<0.05)。3组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干预可降低行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前焦虑,提升患儿麻醉诱导合作程度,降低苏醒期躁动及术后行为改变发生率,且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高位结扎术 右美托咪定 动画片 麻醉 全身 儿童 血流动力学 行为改变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陈培君 吴长鑫 杨甲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5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用于小儿腹股沟疝治疗中的效果及对切口美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3年7月晋江市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109例小儿腹股沟疝患儿,对其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方法差异分组,对照组52例采取传统...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用于小儿腹股沟疝治疗中的效果及对切口美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3年7月晋江市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109例小儿腹股沟疝患儿,对其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方法差异分组,对照组52例采取传统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组57例采取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比较2组手术效果、切口美观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美观满意度为96.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42%(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5%,低于对照组的17.31%(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效果满意,且创伤更小、术后疼痛更轻,术后恢复快,可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能提高切口美观满意度,也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 腹腔镜高位结扎术 小儿 腹股沟 切口美观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研究
9
作者 管梦丹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9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对小儿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实施优质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腹股沟斜疝患儿,从2022年1月—2023年12月时间段选取满足入选要求的患儿共100例,均进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通过盲选法... 目的:探讨对小儿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实施优质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腹股沟斜疝患儿,从2022年1月—2023年12月时间段选取满足入选要求的患儿共100例,均进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通过盲选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前者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后者实施优质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各指标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恢复指标更优(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的18.00%(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总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更优(P<0.05)。结论:在腹股沟斜疝患儿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同时实施优质的护理不仅可加快患儿恢复进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获得患儿家属的高度认可,促使患儿更好更快地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单孔腹腔镜高位结扎术 围术期护理 并发症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10
作者 邢聪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1期99-102,共4页
目的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8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下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研究组... 目的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8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下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的单侧疝手术时间、双侧疝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12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研究组的TNF-α、CRP水平低于对照组,IgA、IgM、Ig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横纹小切口手术与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均能降低小儿腹股沟斜疝复发风险,但后者创伤小、手术切口更为隐蔽、并发症少,还能妥善处理双侧疝,利于促进患儿术后恢复,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腹股沟斜 经脐单孔腹腔镜高位结扎术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的效果
11
作者 姚阳阳 徐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49-052,共4页
以腹股沟斜疝患儿为例,予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评析效果。方法 患儿180例,按计算机1:1交替分组法,分A(双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B(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组,各90例。对比、并分析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 以腹股沟斜疝患儿为例,予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评析效果。方法 患儿180例,按计算机1:1交替分组法,分A(双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B(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组,各90例。对比、并分析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手术相关指标:B组手术时间(3.43±0.29)min、术中出血量(1.63±0.42)mL、切口直径(3.18±1.05)mm,<A组(5.20±2.64)min、(2.63±0.52)mL、(5.01±1.65)min(P<0.05);而A组(2.18±0.57)d、B组(2.07±0.25)d相比(P>0.05)。(2)并发症发生率:A组为52.22%(47/90),B组为20.00%(18/90),后者<前者(2=20.252,P<0.001)。结论 在儿童腹股沟斜疝治疗中,应用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优良,安全可靠,利于患儿康复,值得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腹股沟斜 经脐单孔腹腔镜高位结扎术 双孔腹腔镜高位结扎术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经脐单孔完全无辅助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孙勇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7期46-48,52,共4页
目的:评估腹腔镜经脐单孔完全无辅助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望谟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在2021年3月—2023年10月收治的96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均采用腹腔镜经脐单孔完全无辅助的疝囊高位结扎技术进行治... 目的:评估腹腔镜经脐单孔完全无辅助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望谟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在2021年3月—2023年10月收治的96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均采用腹腔镜经脐单孔完全无辅助的疝囊高位结扎技术进行治疗,观察患儿手术效果、疼痛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及疝病复发率。结果:96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的手术时间为(20.85±3.77)min,切口长度为5mm,术中出血量为(1.14±0.27)mL,下床时间为(14.64±2.35)h,住院时间为(3.24±0.86)d。患儿术后2h、12h、24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5.21±0.76)分、(2.46±0.44)分、(1.58±0.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019,P<0.05)。患儿发生阴囊血肿、皮下气肿、切口渗血、切口感染、线结反应的人次分别为0、1、0、0、0次,总发生率为1.0%。出院后6个月进行门诊随访,1例疝复发,复发率为1.0%。结论:腹腔镜经脐单孔完全无辅助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疼痛程度低、并发症发生率低及疝复发率低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高位结扎术 小儿腹股沟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对WBC、CRP水平及1年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恕 周正武 +1 位作者 付伟 李浩浩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4期604-607,共4页
目的 探究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对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1年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来金寨县中医医院就诊的腹股沟疝患儿6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n=30)和传统组(n=... 目的 探究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对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1年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来金寨县中医医院就诊的腹股沟疝患儿6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n=30)和传统组(n=30),传统组采用传统开放式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比较两组患儿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12 h的应激指标WBC及CRP水平,术后6、12、24 h的疼痛(VAS)评分。随访1年,观察复发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t=13.519、14.434、6.280,P<0.05),术中出血量低于传统组(t=13.351,P<0.05);术后,两组患儿的WBC及CRP水平均升高,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84、6.562,P<0.05);术后6、12、24 h,腹腔镜组的VAS评分均低于传统组(t=4.111、4.989、4.864,P<0.05);随访1年,腹腔镜组和传统组的复发率分别为0.00%、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7,P>0.05);术后,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传统组的30.00%(χ^(2)=7.680,P<0.05)。结论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创伤小,能有效改善炎症反应水平,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有利于患儿术后恢复,且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高位结扎术 腹股沟 小儿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S指导下七氟烷吸入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价值
14
作者 曹川 董自强 +3 位作者 郑敬 黄泽宗 陈玲 罗潇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2053-2057,共5页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下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0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拟实施七氟烷吸入麻醉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小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BIS...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下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0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拟实施七氟烷吸入麻醉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小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BIS组60例(BIS术中维持在40~50)、对照组60例(由麻醉师根据患儿情况调节麻醉药物使用);对比BIS组和对照组患儿不同时间的心率(HR)、平动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及BIS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意识消失时间、喉罩置入时间、拔除喉罩时间、苏醒时间、麻醉复苏室(PACU)停留时间、七氟烷使用量、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法分析,BIS组和对照组的HR、MAP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IS组的HR、MAP测定值波动较对照组小;BIS组和对照组的SpO_(2)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S组和对照组的意识消失时间、喉罩置入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S组的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时间、PACU停留时间、七氟烷使用量测定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S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指导下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可减小七氟烷用量、更好的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七氟烷 吸入麻醉 小儿 腹腔镜高位结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疝气针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对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正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5期15-17,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疝气针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对小儿腹股沟斜疝(IIH)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主要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日照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所收治的100例IIH患儿,并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疝气针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对小儿腹股沟斜疝(IIH)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主要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日照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所收治的100例IIH患儿,并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HLHS的治疗,观察组的患儿主要接受腹腔镜下疝气针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LEHN-HLHS)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排气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皆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腹腔镜下疝气针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中表现出显著的卓越性。其微创性手术和操作的精准性为患儿提供了更为舒适和快速的康复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斜 腹腔镜 小儿 气针 腹膜外高位结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腔内缝合法与腹膜外结扎法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
16
作者 张璟 张钦明 +2 位作者 郭玉峰 李婷 肖元宏 《当代医学》 2024年第4期106-109,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腔内缝合法与腹膜外结扎法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到2022年8月北京和睦家京北妇儿医院收治的51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为腹腔内缝合组(n=41)与腹膜... 目的比较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腔内缝合法与腹膜外结扎法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到2022年8月北京和睦家京北妇儿医院收治的51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为腹腔内缝合组(n=41)与腹膜外结扎组(n=10)。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随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所有患儿均于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内缝合组术后复发1例;腹膜外结扎组出现1例阴囊积液,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伤口感染、阴囊血肿、线结反应等其他并发症;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腹腔内缝合法和腹膜外结扎法均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腹股沟斜 腹腔镜 高位结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瑞华 王珑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22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6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6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评分、炎症介质水平、免疫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24 h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48、72 h疼痛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免疫功能指标均降低,炎症介质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术后免疫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炎症介质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开放性手术,该术式切口小、用时短、失血量少,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引起的炎症反应轻,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股沟斜 腹腔镜高位结扎术 开放式高位结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彭殿英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8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平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腹股沟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平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腹股沟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术后进食、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 h、术后1 d儿童疼痛行为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应用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有效改善围手术期指标,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腹腔镜 小儿腹股沟 高位结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术式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项海 项秉该 +2 位作者 温江涛 郑恩栋 林振亮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33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采用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130例,所有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家属的意愿分为两组,其中腹腔镜组80例,采用经脐单孔腹...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采用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130例,所有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家属的意愿分为两组,其中腹腔镜组80例,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传统手术组50例,采用传统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切口大小与传统手术组比较明显较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较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用止痛药的患者比例、复发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家属对切口满意度评分高于传统手术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疗效确切,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股沟斜 腹腔镜 高位结扎术 传统术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体会 被引量:7
20
作者 丁纪伟 刘彦章 沈文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35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2017年2月在本院行单孔腹腔镜手术和以往行开放手术治疗的64例小儿腹股沟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观察组采用单孔腹腔镜...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2017年2月在本院行单孔腹腔镜手术和以往行开放手术治疗的64例小儿腹股沟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观察组采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对照组行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两组术中、术后情况,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12、24、48 h疼痛评分及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股沟疝采取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式治疗效果可靠,手术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且并发症风险较低,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高位结扎术 小儿腹股沟 临床疗效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