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胰腺炎为首发表现伴腹腔淋巴结肿大1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方优红 彭克荣 +2 位作者 陈飞波 唐鲁静 陈洁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44-847,共4页
患者,男性,14岁,以腹痛为主要表现,血淀粉酶及脂肪酶增高,腹部超声提示胰腺肿大、回声减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提示胰管扩张、胰头显示不清,考虑急性胰腺炎。经禁食、补液、抑酸、生长抑素等治疗症状未缓解,复查腹部CT及MRCP提示胰... 患者,男性,14岁,以腹痛为主要表现,血淀粉酶及脂肪酶增高,腹部超声提示胰腺肿大、回声减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提示胰管扩张、胰头显示不清,考虑急性胰腺炎。经禁食、补液、抑酸、生长抑素等治疗症状未缓解,复查腹部CT及MRCP提示胰腺多处低密度灶,肝门部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剖腹探查发现胰腺水肿,肝门部多发结节并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活检病理提示间变大细胞淋巴瘤。结合患儿无肝脾、骨髓及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诊断Ⅲ期原发性胰腺淋巴瘤。予VD减轻肿瘤负荷后,予以一次VDLD化疗及8次长春瑞滨联合地塞米松化疗,影像学仍提示胰腺多发低密度病灶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患者家属放弃治疗。对于治疗效果不好的急性胰腺炎需考虑少见原因所致,尤其对于伴腹腔淋巴结肿大者,需警惕结外淋巴瘤,尽早行淋巴结活检以明确诊断。胰腺淋巴瘤预后与临床分期及病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淋巴结肿大 急性胰腺炎 首发表现 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间变大细胞淋巴 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原发性胰腺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肝炎患儿腹腔淋巴结肿大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桂明 骆成榆 +2 位作者 杨俊文 唐美芳 薛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5-276,共2页
为探讨甲型肝炎 (甲肝 )患儿腹腔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声像图特点及临床意义 ,用超声诊断仪作纵、横、斜向多方位超声切面 ,清晰显示肝门区卵圆形低回声区 ,并可与邻近脏器及血管分开 ,确认为肿大淋巴结。结果发现60例甲肝患儿显示肝门... 为探讨甲型肝炎 (甲肝 )患儿腹腔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声像图特点及临床意义 ,用超声诊断仪作纵、横、斜向多方位超声切面 ,清晰显示肝门区卵圆形低回声区 ,并可与邻近脏器及血管分开 ,确认为肿大淋巴结。结果发现60例甲肝患儿显示肝门淋巴结肿大53例 (88.33 % ) ,分布于门静脉主干两侧及后方。提示 :①甲肝患儿肝门淋巴结肿大发生率高 ,可能与淋巴系统发育旺盛、对抗原的应答反应异常敏感有关 ;②肿大淋巴结分布于门脉主干两侧及后方 ,故并不压迫门脉右前方的胆总管而造成胆道梗塞 ;③肿大淋巴结的消失远迟于血清肝功能指标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 腹腔淋巴结肿大 儿童 超声诊断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恶性肿瘤患者腹腔淋巴结肿大的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玉洁 薛如英 +1 位作者 王莹 朱亦俭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3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 研究B型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对恶性肿瘤患者腹部淋巴结肿大监测的可行性以及对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择266例经临床诊断为恶性肿瘤且超声检查伴有腹腔淋巴结肿大患者,回顾性分析其肿大淋巴... 目的 研究B型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对恶性肿瘤患者腹部淋巴结肿大监测的可行性以及对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择266例经临床诊断为恶性肿瘤且超声检查伴有腹腔淋巴结肿大患者,回顾性分析其肿大淋巴结声像图特点及彩色血流特征。全部病例进行超声监测随访,并与手术病理、穿刺细胞学和(或)临床观察结果对比。结果 超声能准确显示恶性肿瘤患者腹腔淋巴结数目、大小、部位、形状及其内部结构,准确性为82.9%(266/321),特异性为95.5%(254/266),并能清楚表明肿大淋巴结与原发肿瘤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超声对恶性肿瘤患者腹腔淋巴结肿大是一种操作方便、效果良好、比较经济实用的显像方法,对于恶性肿瘤诊断,肿瘤TNM分期、确定治疗方案、疗效的观察和肿瘤进展的监控均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诊断 恶性肿瘤 腹腔淋巴结肿大 B型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淋巴结肿大腹腔镜检查活检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丽敏 孟利伟 《浙江创伤外科》 2006年第2期174-175,共2页
关键词 腹腔淋巴结肿大 腹腔镜检查 活检 诊断性检查 不明原因 诊断价值 确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阴影伴肺门、纵隔及腹腔淋巴结肿大
5
作者 钱晓君 朱代峰 +1 位作者 严玉玲 荣光生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6期1139-1142,共4页
病历摘要 患者女,55岁,系“间断咳嗽、胸闷半月”于2016年7月4日入院。既往有肺结核病史,已治愈。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胸闷不适,有时胸部隐痛,体重下降约3kg。2016年6月23日我院门诊胸片示两肺门影增浓,右肺斑片影... 病历摘要 患者女,55岁,系“间断咳嗽、胸闷半月”于2016年7月4日入院。既往有肺结核病史,已治愈。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胸闷不适,有时胸部隐痛,体重下降约3kg。2016年6月23日我院门诊胸片示两肺门影增浓,右肺斑片影(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淋巴结肿大 肺门影 肺部阴影 纵隔 间断咳嗽 体重下降 肺结核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腹腔淋巴结肿大的猫抓病1例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晓珍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腹腔淋巴结肿大 猫抓病 血常规检查 浅表淋巴结 疼痛感 牙龈出血 局部皮温 心肺听诊 入院前 腋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超高频探头对小儿腹腔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欧阳卫 丁发辉 +3 位作者 龙瑞根 宋庆文 黄淑英 周虹 《江西医药》 CAS 2010年第12期1245-1247,共3页
目的探讨彩超高频探头对小儿腹腔淋巴结肿大鉴别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6例小儿使用彩超高频探头进行腹腔淋巴结检查,观察淋巴结分布、大小、回声、血流信号。结果 91例小儿腹腔内发现肿大淋巴结。结论彩超高频探头能清晰地显示... 目的探讨彩超高频探头对小儿腹腔淋巴结肿大鉴别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6例小儿使用彩超高频探头进行腹腔淋巴结检查,观察淋巴结分布、大小、回声、血流信号。结果 91例小儿腹腔内发现肿大淋巴结。结论彩超高频探头能清晰地显示小儿腹腔肿大淋巴结,通过肿大淋巴结分布及声图像特点分析,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依据,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超高频探头 腹腔淋巴结肿大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对小儿腹腔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马耀文 穆向花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31期162-163,共2页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 小儿腹腔淋巴结肿大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查对小儿腹腔内肿大淋巴结有效检出作用及鉴别各类腹腔淋巴结肿大疾病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刘云添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3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小儿腹腔内肿大淋巴结采用超声技术检查有效检出效果及对各种类型的腹腔淋巴结肿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病发腹腔内肿大淋巴结的患儿45例,均为我院儿科2016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设为观察组,采用超声予以检查,观察病变检... 目的探讨临床小儿腹腔内肿大淋巴结采用超声技术检查有效检出效果及对各种类型的腹腔淋巴结肿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病发腹腔内肿大淋巴结的患儿45例,均为我院儿科2016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设为观察组,采用超声予以检查,观察病变检出情况,并分析不同类型腹腔淋巴结肿大鉴别诊断要点。同时,同期在抽取正常健康查体小儿45例,设为对照组,同行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淋巴结大小及血流差异。记录观察组治疗后淋巴结改善情况。结果 45例腹腔肿大淋巴结患儿中,狭长型23例,占51.1%;偏心性宽阔型8例,占17.8%;向心性宽阔型14例,占31.1%。以狭长型最为多见,与其他两种病理类型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所选取的患儿与对照组正常小儿对比,淋巴结长径、短径、纵横比值在居更高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较治疗前,观察组患儿在治疗后淋巴结长径、短径、纵横比值明显缩小,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腹腔内肿大淋巴结患儿,采用超声检查,可为明确病变类型、大小、位置提供准确参考依据,便于临床医生对不同的腹腔内肿大淋巴结鉴别诊断,根据超声检出情况行个体化治疗,可促淋巴结最大程度缩小,促使预后显著改善,故有非常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腹腔肿大淋巴结 超声检查 检出状况 鉴别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腹腔淋巴结肿大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67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焦国慧 周璐 +2 位作者 张洁 李文文 王邦茂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70-772,共3页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肝脏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临床观察到PBc患者可伴发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部分对熊去氧胆酸(urodeoxycholic acid,UDCA)应答不佳的PB...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肝脏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临床观察到PBc患者可伴发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部分对熊去氧胆酸(urodeoxycholic acid,UDCA)应答不佳的PBC患者其病死率明显升高。因此,早期诊断与治疗对于PBC患者有重要意义。慢性肝病特别是在PBC患者中,可以见到腹腔淋巴结肿大([ymphadenectasis,LA)。免疫性肝病患者早期可见肝肠韧带内淋巴结增生,可能与机体免疫损伤相关,而对其与临床特征,发病机制意义的研究尚鲜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腹腔淋巴结肿大 临床特征 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 肝病患者 发病机制 早期诊断 慢性肝病
原文传递
以腹腔淋巴结肿大为突出表现的结节病
11
作者 林海玲 李霖 +1 位作者 杨铭 陈春晓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3-153,共1页
患者男,31岁,因反复恶心呕吐伴消瘦2个月入院。2个月前进食后出现恶心伴呕吐胃内容物。曾于外院检查胃镜示浅表性胃炎,经治疗无效。2个月来患者体重减轻10kg。遂来我院,体格检查:神清,右侧颈部可触及一黄豆大小淋巴结,质硬。活... 患者男,31岁,因反复恶心呕吐伴消瘦2个月入院。2个月前进食后出现恶心伴呕吐胃内容物。曾于外院检查胃镜示浅表性胃炎,经治疗无效。2个月来患者体重减轻10kg。遂来我院,体格检查:神清,右侧颈部可触及一黄豆大小淋巴结,质硬。活动可,双侧腹股沟分别触及2粒黄豆大小淋巴结,性质同前。腹平软,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3cm。入院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淋巴结肿大 结节病 恶心呕吐 体格检查 入院诊断 浅表性胃炎 胃内容物 体重减轻
原文传递
超声诊断对于小儿腹腔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分析
12
作者 王翠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2期222-223,共2页
结合临床诊断工作开展需求,对小儿腹腔淋巴结肿大诊断中实施超声诊断的方法及价值评价。方法:以唐山市丰南区妇幼保健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50例临床腹腔淋巴结肿大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实验组,同时在选取50例健康对照者为... 结合临床诊断工作开展需求,对小儿腹腔淋巴结肿大诊断中实施超声诊断的方法及价值评价。方法:以唐山市丰南区妇幼保健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50例临床腹腔淋巴结肿大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实验组,同时在选取50例健康对照者为参照对象,将其作为对照组,对比患儿的诊断结果。结果:实验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在超声检查结果对比中,回声、边界、纵横比及结节内部微钙化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研究证实,在小儿腹腔淋巴结肿大诊断过程中,实施超声诊断的价值是较高的,能够为患儿确诊提供帮助,且实施超声诊断能够快速了解患儿病症,为患儿确诊提供了帮助,所以可在临床确诊指导过程中,推广该诊断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 小儿腹腔淋巴结肿大 诊断方法 价值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干淋巴结肿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13
作者 格桑卓玛 《西藏医药》 2014年第3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干淋巴结肿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方法通过对50例腹腔包块待诊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上观察腹腔干淋巴结肿大形态、结构的表现。结果本组50例,腹腔干淋巴结肿大共80枚,其中结核性淋巴结肿... 目的探讨腹腔干淋巴结肿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方法通过对50例腹腔包块待诊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上观察腹腔干淋巴结肿大形态、结构的表现。结果本组50例,腹腔干淋巴结肿大共80枚,其中结核性淋巴结肿大者占60%(30/50);转移性肿瘤引起的淋巴结肿大者占30%(15/50);淋巴瘤占6%(3/50)。与临床符合率96%。结论彩色多普勒影像对腹腔肿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及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肿大淋巴结 彩色多普勒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淋巴结及网状内皮系统疾病
14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1997年第3期181-182,共2页
关键词 网状内皮系统 腹腔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 颈部淋巴结肿大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 脾脏 淋巴结活检 泼尼松 坏死性 淋巴结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误诊为结核性腹膜炎1例
15
作者 张爱贞 刘致民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1997年第1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结核性腹膜炎 恶性淋巴 腹腔淋巴结肿大 恶性肿瘤 内蒙古自治区 临床表现 非何杰金 免疫球蛋白 细胞形态学 何杰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并发Bartter综合征1例
16
作者 徐春丽 朱登平 《实用医药杂志》 2014年第7期605-605,共1页
患者,女,37岁。因腹痛、呕吐,胃镜检查诊断十二指肠壶腹溃疡,经手术病理确诊为T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给予多次化疗后,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半年后病情复发,出现腹水、腹腔淋巴结肿大,给予“DIAP”方案化疗后,再次缓解,... 患者,女,37岁。因腹痛、呕吐,胃镜检查诊断十二指肠壶腹溃疡,经手术病理确诊为T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给予多次化疗后,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半年后病情复发,出现腹水、腹腔淋巴结肿大,给予“DIAP”方案化疗后,再次缓解,腹水、腹腔肿大淋巴结消失。于化疗结束后15 d,突发全身麻木、上肢“助产士手”样抽搐,院外自服“葡萄糖酸钙口服液”治疗4 d,效果差。入院查电解质:Na 136.2 mmol/L、K 3.25 mmol/L、Cl 85.6 mmol/L、Ca 1.35 mmol/L、Mg 0.49 mmol/L、CO2CP 39 mmol/L。血气分析:pH7.621,HCO3-47.7 mmol/L,BEb 23.9 mmol/L,BEECF 26.2 mmol/L,SB 43.6 mmol/L。尿pH值7,比重1.010。经给予补钙、氯化钾、精氨酸等治疗,抽搐症状很快消失、代谢性碱中毒减轻,但电解质紊乱无改善,后多次复查电解质:Na 136.0~138.9 mmol/L、K 2.6~3.68 mmol/L、Cl 98~108 mmol/L、Ca 1.09~1.51 mmol/L、Mg 0.32~0.49 mmol/L、CO2CP 28~33 mmol/L。尿pH值、比重同前。住院期间观察患者无多饮、夜尿增多,血压波动在80~110/50~70 mmHg(1 mmHg=0.133 kPa)。血激素检查:血管紧张素Ⅰ25.46μg/L(正常参考值0.05~0.79μg/L)、血管紧张素Ⅱ118.67μg/L (正常参考值28.2~52.2μg/L)。血浆醛固酮:卧位65.6 ng/L(正常参考值59.5~174 ng/L),立位308.4 ng/L(正常参考值62.5~295.7 ng/L);诊断Bartter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TTER综合征 非霍奇金淋巴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腹腔淋巴结肿大 正常参考值 葡萄糖酸钙口服液 电解质紊乱 CO2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淋巴结性隐球菌病二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萍 马鸣 +1 位作者 王培鑫 李中跃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8-470,共3页
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所引起的亚急性和慢性深部真菌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肺脏,亦可侵犯骨髓、皮肤、黏膜和其他脏器。常发生于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的人群,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应用类固醇、环孢霉素A等免疫抑制剂或器官移... 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所引起的亚急性和慢性深部真菌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肺脏,亦可侵犯骨髓、皮肤、黏膜和其他脏器。常发生于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的人群,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应用类固醇、环孢霉素A等免疫抑制剂或器官移植后、白血病或淋巴瘤的患者,但是也有少数的患者可无任何基础疾病。单纯以发热、腹痛、腹腔淋巴结肿大为突出表现的原发性淋巴结性隐球菌病临床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病 淋巴结 原发性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腹腔淋巴结肿大 儿童 中枢神经系统
原文传递
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炎结诊断价值
18
作者 王珏雯 《肿瘤影像学》 2013年第4期388-389,共2页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上常以急性腹痛、呕吐或反复发作脐周痛就诊。因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往往被忽视或误诊。随着高频彩超在小儿腹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该病的检出率明显提高,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客观依据。本文对我院2009...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上常以急性腹痛、呕吐或反复发作脐周痛就诊。因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往往被忽视或误诊。随着高频彩超在小儿腹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该病的检出率明显提高,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客观依据。本文对我院2009年2月—2013年6月就诊的1 046例门诊患儿进行高频彩超检查,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1 046例,男性645例、女性40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肠系膜淋巴 高频彩超 肠系膜淋巴结 门诊患儿 腹腔肿大淋巴结 淋巴结肿大 脐周痛 腹腔淋巴结 腹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部位新型隐球菌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珏 陈菲燕 +2 位作者 肖燕 周东风 金润铭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报道1例原发性腹腔淋巴结新型隐球菌感染的患儿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加深对该病的理解,为临床医师提供借鉴。方法病例总结和文献综述。结果患儿平素健康,无免疫力缺陷。因持续发热半月余伴腹痛、咳嗽、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增高入院。影... 目的报道1例原发性腹腔淋巴结新型隐球菌感染的患儿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加深对该病的理解,为临床医师提供借鉴。方法病例总结和文献综述。结果患儿平素健康,无免疫力缺陷。因持续发热半月余伴腹痛、咳嗽、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增高入院。影像学发现腹腔多个淋巴结肿大,采用抗生素及支持疗法,病情不能缓解,经验性给予抗真菌(氟康唑)治疗,症状好转。行腹腔镜下淋巴结活检术,病理检查证实为新型隐球菌性肉芽肿。继续抗真菌治疗,临床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临床上出现持续发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腹腔淋巴结肿大明显而中毒症状不重的患儿,在考虑可能存在恶性淋巴瘤、结核菌感染的同时,要高度警惕新型隐球菌感染的可能并行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而微创手术活检或针刺取材病理学检查是明确这类疾病的可靠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隐球菌 发热 腹腔淋巴结肿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K_2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PTCP)一例报道 被引量:5
20
作者 郝婉莹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EDTA 颈部淋巴结肿大 依赖性 腹腔淋巴结肿大 假性 淋巴结活检术 实验室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