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外科术后腹腔内高压的诊断及治疗
1
作者 徐菲菲 汪守平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680-684,共5页
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是指腹腔密闭腔隙内稳定状态的压力,主要由腹腔内脏器的静水压产生。健康成年人腹内压范围为0~5 mmHg。腹腔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简称“腹高压”,是指成人患者的腹内压反复或持... 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是指腹腔密闭腔隙内稳定状态的压力,主要由腹腔内脏器的静水压产生。健康成年人腹内压范围为0~5 mmHg。腹腔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简称“腹高压”,是指成人患者的腹内压反复或持续的病理性升高≥12 mmHg;临床常见原因主要为出血、感染、肿瘤和液体过负荷等[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脏外科手术 腹腔内高压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儿童腹腔内高压的高危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梁玉坚 李素萍 +3 位作者 陶少华 黄慧敏 裴瑜馨 唐雯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29-1133,共5页
目的了解重症儿童腹腔内高压(intra—abdominalhypertension,IAH)发生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导致IAH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2013—12~2016—06开展2个中心儿童重症监护室(pediatricintensivecareunit,PICU)前瞻性观察研究,参... 目的了解重症儿童腹腔内高压(intra—abdominalhypertension,IAH)发生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导致IAH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2013—12~2016—06开展2个中心儿童重症监护室(pediatricintensivecareunit,PICU)前瞻性观察研究,参与研究的2个PICU均属综合性儿童内外科ICU,入组年龄≤14岁、PICU治疗时间〉24h且期间有留置尿管的患儿,采用膀胱测压法监测腹腔内压力(intra—abdominalpressure,IAP)并记录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IAH高危因素,使用生存曲线评估预后。结果研究共纳入458例患儿,其中IAH(1AP〉10mmHg)为180例(39.3%)。腹部肿瘤(OR9.7,95%C/1.1—93.8,P=0.04)、乳酸(OR2.4,95%C/1.1~5.3,P=0.03)和非腹部疾病(OR0.1,95%C/0.1~0.2,P〈0.001)是重症儿童IA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机械通气和呼气末正压(PEEP)对IAH的影响无明显统计学意义。IAH组与非IAH组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住院时间(P=0.02)及60d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60d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IAH在重症儿童中有较高的发生率,腹部肿瘤、乳酸升高是重症儿童IAH发生的高危因素,IAH患儿住院时间更长、病死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儿童 腹腔内高压(IAH) 高危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内高压并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吸痰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9
3
作者 叶向红 江方正 +2 位作者 宋湘玲 彭南海 李维勤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期66-68,共3页
目的评价吸痰方法改进对腹腔内高压并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将腹腔内高压并存ARDS患者分为对照组(86例)和观察组(9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观察组采用改进后的吸痰方法,即采用弯头吸痰管、浅... 目的评价吸痰方法改进对腹腔内高压并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将腹腔内高压并存ARDS患者分为对照组(86例)和观察组(9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观察组采用改进后的吸痰方法,即采用弯头吸痰管、浅吸痰、吸痰管带部分负压进入下呼吸道吸痰,将吸痰时间控制在10s内。结果观察组气道黏膜损伤及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吸痰后5min脉搏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腹腔内高压并存ARDS患者采用改进后的吸痰方法,能减轻吸痰对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避免气道损伤,减少气道并发症,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肠外瘘 腹腔内高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吸痰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内高压对危重患者器官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伊敏 白宇 +1 位作者 朱曦 么改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2期1120-1123,共4页
目的 探讨腹腔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对危重患者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0年3-8月,膀胱测压法监测危重患者腹腔内压,以膀胱内压≥12 mm Hg为IAH,比较IAH组和非IAH组的肾功能、呼吸功能、血流动力学等器官功能.2组... 目的 探讨腹腔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对危重患者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0年3-8月,膀胱测压法监测危重患者腹腔内压,以膀胱内压≥12 mm Hg为IAH,比较IAH组和非IAH组的肾功能、呼吸功能、血流动力学等器官功能.2组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存活情况无显著差异.结果与非IAH组比较,IAH组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比例显著增加[40.0%(10/25) vs.14.3%(9/63),χ2=6.991,P=0 008],肾功能不全的比例增多[32.0%(8/25) vs.11.1%(7/63),χ2=5.523,P=0.019],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比例、氧合指数(FiO2/PaO2)无显著差异,但气道平台压[(22.28±7.54)mm Hg vs.(13.87±3.93)mm Hg,t=6.851,P=0.000]和血管外肺水显著增加[(12.82±7.47)ml/kg vs.(7.00±2.38)ml/kg,t=2.400,P=0.032],肺顺应性显著下降[(34.20±6.98) ml/cm H2O vs.(39.16±9.82) ml/cm H2O,t=-2.302,P=0.024].与非IAH组比较,IAH组休克的比例显著增加[56.0%(14/25) vs.23.8%(15/63),χ2=7 000,P=0.008],心指数、每搏变异度、心肌收缩力和肺血管通透性指数无显著差异,胸内血容量[(766.86±99.88) ml/m2 vs.(929.18±171.56) ml/m2,t=-2.257,P=0.038]和全心舒张末容积显著降低[(613.86±79.63) ml/m2 vs.(743.36±137.30) ml/m2,t=-0.251,P=0.039].结论 IAH影响危重患者器官功能,早期监测危重患者腹内压,有利于早期发现IA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内高压 器官功能 危重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重度烧伤合并腹腔内高压对肾功能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周滇 侯祚琼 +1 位作者 章宏伟 叶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42-845,共4页
目的 :观察特重度烧伤患者腹腔压力增高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6例特重度烧伤患者,根据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的测量值分为两组,IAP≥12 mmHg为腹内高压组,IAP<12 mmHg为对照组,每日1次在固定时间检测患者腹腔压... 目的 :观察特重度烧伤患者腹腔压力增高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6例特重度烧伤患者,根据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的测量值分为两组,IAP≥12 mmHg为腹内高压组,IAP<12 mmHg为对照组,每日1次在固定时间检测患者腹腔压力,记录平均动脉压、尿素氮、肌酐、尿量、出入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腹内高压组的尿素氮、肌酐的变化与腹内压的改变呈正相关(P<0.05),而腹内压与平均动脉压和尿量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腹腔压力的上升与肾功能的指标具有相关性。对具有腹内高压危险因素的特重度烧伤患者应常规监测腹内压的变化,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用以预防腹腔内高压及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腹内压 腹腔内高压 腹腔间隙综合征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膀胱灌注量对腹腔内高压患者腹内压测量值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张银英 吴文娟 秦文孝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22期3371-337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膀胱灌注量对腹腔内高压(IAH)患者经膀胱腹腔内压力(IAP)测定值的影响,寻求合适的膀胱灌注量。方法将2014年1~6月外科ICU收治的有腹腔内高压/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危险因素,IAP超过12 mm Hg的患者57例,分别进行10~... 目的探讨不同膀胱灌注量对腹腔内高压(IAH)患者经膀胱腹腔内压力(IAP)测定值的影响,寻求合适的膀胱灌注量。方法将2014年1~6月外科ICU收治的有腹腔内高压/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危险因素,IAP超过12 mm Hg的患者57例,分别进行10~60 ml不同膀胱灌注量下IAP测定,间隔10 ml。结果 52例患者用10~60 ml的不同膀胱灌注量测量出的IAP差值(平均≤2 mm H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患者用高膀胱灌注量(〉30 ml)测量出的IAP值比低膀胱灌注量(≤30 ml)的IAP值明显升高(平均〉2 mm Hg)。结论高膀胱灌注量可能人为导致IAP测定值的升高,经膀胱IAP监测的膀胱灌注量不宜超过30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内高压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灌注量 腹内压 膀胱压力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在腹腔内高压症辅助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郑伟华 宁晔 +4 位作者 吴桂深 赵双彪 徐华 汪新良 尹刚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0-471,共2页
目的初步探讨生长抑素在腹腔内高压症辅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膀胱压力≥15 cmH2O的危重病患者34例,随机分为生长抑素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综合治疗方法相同,观察组加用生长抑素(思他宁),以250 mg/h持续微量泵入,疗程5 d。观察... 目的初步探讨生长抑素在腹腔内高压症辅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膀胱压力≥15 cmH2O的危重病患者34例,随机分为生长抑素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综合治疗方法相同,观察组加用生长抑素(思他宁),以250 mg/h持续微量泵入,疗程5 d。观察两组膀胱压力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膀胱压力改善和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生长抑素具有一定的降低腹内压,阻断腹腔内压力升高对心、肺、肾等器官功能的影响,减少开腹减压手术,可提高腹腔内高压的疗效。生长抑素可作为腹腔内高压症综合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腹腔内高压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内高压与腹腔间室综合征 被引量:21
8
作者 杨新平 姜洪池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451-453,共3页
目的 研究腹腔内高压和腹腔间室综合征的概念及其病理生理变化。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腹腔内高压和腹腔间室综合征的概念及病理生理学进展加以综述。结果 腹腔内高压和腹腔间室综合征的概念已逐渐被接受 ,其病理生理变化主要有 ... 目的 研究腹腔内高压和腹腔间室综合征的概念及其病理生理变化。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腹腔内高压和腹腔间室综合征的概念及病理生理学进展加以综述。结果 腹腔内高压和腹腔间室综合征的概念已逐渐被接受 ,其病理生理变化主要有 :①胃肠血流减少 ;②呼吸道阻力增加 ,肺顺应性下降 ;③心输出量减少 ,周围循环阻力增加 ;④少尿甚至无尿 ;⑤颅内压升高 ;⑥肝脏血流减少 ;⑦腹壁顺应性降低。结论 腹腔内高压和腹腔间室综合征的概念应用增多 ,最易累及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泌尿系统 ,其次是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肝脏和腹壁。心输出量减少和肺顺应性下降是引起脏器功能障碍的始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内高压 腹腔间室综合征 病理生理学 ACS IAH 治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内高压与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宏亮 朱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7期550-552,共3页
关键词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腹腔内高压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hypertension syndrome 腹部大手术 腹腔镜操作 外科ICU ACS IA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内高压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的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尹江涛 万兵 孙志伟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272-27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内高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浓度变化。方法:选择综合ICU中腹腔内高压(IAH)患者48例,确诊为IAH后,分别于第1、3、5天采集血标本,用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6及IL-8的... 目的:探讨腹腔内高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浓度变化。方法:选择综合ICU中腹腔内高压(IAH)患者48例,确诊为IAH后,分别于第1、3、5天采集血标本,用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6及IL-8的浓度。结果:在相应的观察时间内,腹内压越高,血清内TNF-α、IL-6、IL-8浓度越高,腹腔内高压持续时间越长,各项观测指标值亦越高(P<0.05)。结论:TNF-α、IL-6、IL-8等炎症因子在腹腔内高压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内高压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长时间腹腔内高压致腹腔筋膜室综合征模型的建立及生长抑素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煜 薛翔 +2 位作者 王丽 金春华 邹衍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7-390,共4页
目的制作家兔长时间腹腔内高压所致的腹腔筋膜室综合征(ACS)模型,研究较长时间的腹腔内高压征(IAH)对家兔循环功能、肝肾功能、抗氧化能力及血液电解质水平的影响,并观察生长抑素是否对ACS有防治作用。方法将12只新西兰兔平均分为2组,... 目的制作家兔长时间腹腔内高压所致的腹腔筋膜室综合征(ACS)模型,研究较长时间的腹腔内高压征(IAH)对家兔循环功能、肝肾功能、抗氧化能力及血液电解质水平的影响,并观察生长抑素是否对ACS有防治作用。方法将12只新西兰兔平均分为2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生长抑素干预组。通过模拟兔腹部失血和注入氮气建立动物IAH/ACS模型。并在IAH15 mmHg后1-6 h观察兔各项指标变化,包括动脉收缩压、心率、中心静脉压(CVP)、血液酸碱及电解质指标,同时测定代表肝肾功能的谷丙转氨酶和尿素氮(BUN),以及反映组织过氧化反应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情况。结果长时间的IAH可使机体血压下降、CVP上升,且有严重酸中毒、高血钾和低血钙等不良影响(P均<0.05)。生长抑素处理组与生理盐水组的结果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较长时间的IAH可使家兔心血管功能发生损害,并可能与组织缺血缺氧导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和组织过氧化损伤有关。生长抑素的干预对ACS的发生发展没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内高压 腹腔筋膜室综合征 生长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内高压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旭 邓颖 《医学综述》 2019年第8期1625-1629,共5页
腹腔内高压(IAH)及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日益受到重视,然而许多医师、外科危重患者仍对ACS认识不足。IAH及ACS并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各种疾病对脏器损害所产生的一个结果。目前IAH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主要与直接压迫、缺血再灌注... 腹腔内高压(IAH)及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日益受到重视,然而许多医师、外科危重患者仍对ACS认识不足。IAH及ACS并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各种疾病对脏器损害所产生的一个结果。目前IAH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主要与直接压迫、缺血再灌注损伤、血管活性物质释放、血管通透性增加及氧自由基等综合作用引起受损脏器水肿,细胞外液大量增加有关。ACS影响到全身各系统及腹腔脏器的血流,对胃肠道、肝脏、肾、肺、腹壁、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损害尤为重要。IAH及ACS常见于严重腹部创伤、感染、大手术等患者及在ICU的患者,病死率较高。及早发现并治疗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内高压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内高压和腹腔室隔综合征的病理生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舒龙 李仕青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85-87,共3页
关键词 腹腔内高压 腹腔室隔综合征 病理生理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内高压与腹腔间隙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潘观宁 谭毅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5年第5期484-487,共4页
腹腔内高压(IAH)与腹腔间隙综合征(ACS)在临床急危重患者尤其是腹部创伤患者的救治过程中较常出现,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极高的病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对危重症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IAH、救治可能出现ACS的患者,可以提高患者... 腹腔内高压(IAH)与腹腔间隙综合征(ACS)在临床急危重患者尤其是腹部创伤患者的救治过程中较常出现,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极高的病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对危重症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IAH、救治可能出现ACS的患者,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该文对IAH与ACS的诊治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内高压 腹腔间隙综合征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内高压对胃肠外科重症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佩君 曹见儿 +1 位作者 刘英 寇秋野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8期1714-171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内高压(IAH)对胃肠外科重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转入ICU的152例胃肠外科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是否存在腹腔内高压分为IAH组和非IAH组。比较两组ICU住院天数、总住院时间、腹部伤口拆线时间、肠瘘发生率、MODS发生... 目的探讨腹腔内高压(IAH)对胃肠外科重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转入ICU的152例胃肠外科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是否存在腹腔内高压分为IAH组和非IAH组。比较两组ICU住院天数、总住院时间、腹部伤口拆线时间、肠瘘发生率、MODS发生率、肠内营养开始时间以及预后情况。结果152例患者中存在IAH为66例(43%),非IAH组86例。两组ICU住院天数分别(5.12±7.65)d和(3.16±2.35)d,腹部伤口拆线时间分别为(14.91±7.54)d和(12.44±4.21)d,MODS发生率分别为47.0%和16.3%,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分别为(9.08±8.51)d和(6.77±3.97)d,及死亡率分别为27.3%和13.9%,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总住院时间,肠瘘发生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内高压 腹腔间隙综合征 膀胱测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大柴胡汤联合常规治疗对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内高压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高华 聂锦山 《海军医学杂志》 2021年第6期736-739,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大柴胡汤联合常规治疗对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内高压的疗效。方法将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50例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急性胰腺炎的常规治疗。治疗组予以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加味大柴胡汤联合常规治疗对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内高压的疗效。方法将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50例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急性胰腺炎的常规治疗。治疗组予以常规治疗联合加味大柴胡汤治疗。动态监测2组患者腹内压变化,观察和记录排便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2组患者平均腹内压随排便后均逐渐下降,治疗组腹腔内压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未进展至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治疗组患者的排便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大柴胡汤联合常规治疗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够更有效地降低腹腔内高压,预防ACS及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 加味大柴胡汤 腹腔内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内高压及腹腔间隙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周滇 章宏伟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0期1791-1794,共4页
腹腔内高压(IAH)和腹腔间隙综合征(ACS)对于危重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显著的影响。升高的腹腔内压力(IAP)会影响重要器官的功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病死率的上升。对高危患者的监测、预防以及针对有早期征兆或已出现临床症状的患者,及... 腹腔内高压(IAH)和腹腔间隙综合征(ACS)对于危重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显著的影响。升高的腹腔内压力(IAP)会影响重要器官的功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病死率的上升。对高危患者的监测、预防以及针对有早期征兆或已出现临床症状的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膀胱压测量对于ACS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内压力 腹腔内高压 腹腔间隙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腑饮对危重症腹腔内高压症患者腹内压及血清炎症指标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敏 谷欣 +1 位作者 吴虹 桑云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第14期104-107,共4页
目的:观察通腑饮治疗危重症腹腔内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IAH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通腑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第1、3天IAP水平以及腹内压变化率低... 目的:观察通腑饮治疗危重症腹腔内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IAH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通腑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第1、3天IAP水平以及腹内压变化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中CPR、降钙素原及IL-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CPR、降钙素原及IL-8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PACHEⅡ评分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饮治疗危重症IAH患者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腑饮 腹腔内高压 腹内压 炎症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重度烧伤合并腹腔内高压对呼吸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滇 侯祚琼 +1 位作者 章宏伟 叶俊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3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观察特重度烧伤患者腹腔压力增高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6例特重度烧伤患者,根据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的测量值分为两组:IAP≥12 mmHg者为腹内高压组,共10例;IAP<12 mmHg者为对照组,共6例。每日在固定时间... 目的观察特重度烧伤患者腹腔压力增高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6例特重度烧伤患者,根据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的测量值分为两组:IAP≥12 mmHg者为腹内高压组,共10例;IAP<12 mmHg者为对照组,共6例。每日在固定时间检测患者腹腔压力一次,记录呼吸频率(RR)、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给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PaO2/FiO2)、平均气道压(MAP)、呼气末正压(PEE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腹内高压组RR、PaCO2的变化与IAP的改变呈正相关,而PaO2、PaO2/FiO2与IAP呈负相关(P<0.05),MAP、PEEP与IAP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腹腔压力的上升与呼吸功能的指标具有相关性。对具有腹内高压危险因素的特重度烧伤患者应常规监测腹内压的变化,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以预防腹腔内高压及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腹内压 腹腔内高压 腹腔间隙综合征 呼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芍煎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内高压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谢飚 贾林 +3 位作者 平丽 黄耀星 吴琼 周妙英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赤芍煎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相关腹腔内高压(IAH)的疗效及其抗炎机制。方法:完全随机将3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19例)和赤芍煎剂治疗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0、1、7、14d)腹腔内压力(IAP)、血清TNF-... 目的:探讨赤芍煎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相关腹腔内高压(IAH)的疗效及其抗炎机制。方法:完全随机将3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19例)和赤芍煎剂治疗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0、1、7、14d)腹腔内压力(IAP)、血清TNF-α及IL-6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IAP、血清TNF-α及IL-6水平较入院时下降,其中以赤芍煎剂治疗组下降最明显(P<0.05);结论:赤芍煎剂可能通过清除血清炎性介质而明显降低SAP患者腹腔内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腹腔内高压 炎性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