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早期外阴鳞癌患者改良式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中采用纵向小切口治疗对手术安全性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早期外阴鳞癌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31)和对照组(n=31)。对照...目的 探讨早期外阴鳞癌患者改良式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中采用纵向小切口治疗对手术安全性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早期外阴鳞癌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31)和对照组(n=31)。对照组采用纵向小切口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纵向小切口改良式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比较两组切口愈合率、围手术期指标、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切口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8%vs 90.3%,P=0.301)。两组手术时间、右侧淋巴结清扫数量和左侧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均P<0.01),术中出血量更少(P<0.01)。两组术前健康状况调查简表(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各维度评分均提高(均P<0.05),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高(均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12.9%vs 35.5%,P=0.038)。随访6个月,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 早期外阴鳞癌患者改良式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中采用纵向小切口治疗切口愈合率较高,可改善围手术期指标,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会导致死亡率增加,手术安全性较高。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大隐静脉能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电子数据库中进行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相关文献检...目的探讨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大隐静脉能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电子数据库中进行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相关文献检索,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7年4月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交叉阅读筛选及提取文献信息,第3名研究员对结果进行对比核查。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共39篇。开放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组12篇(其中单纯保留大隐静脉组7篇,单纯切除大隐静脉组2篇,有3篇文献同时对比保留大隐静脉组及切除大隐静脉组),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组27篇(其中单纯保留大隐静脉组8篇,单纯切除大隐静脉组18篇,有1篇文献同时对比保留大隐静脉组及切除大隐静脉组)。保留大隐静脉/不保留大隐静脉的开放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病例的切口感染率、皮瓣坏死率、淋巴肿发生率、血清肿发生率、下肢水肿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大隐静脉/不保留大隐静脉的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病例的切口感染率、血清肿发生率、下肢水肿发生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在开放或是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大隐静脉相对于不保留者能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3D腹腔镜顺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阴茎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5月~2018年6月我院行3D腹腔镜下顺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10例阴茎癌。全身麻醉,平卧位,双下肢呈八字状分开,脚高头低位,3D腹腔镜放于病人两腿之间,脐下缘1...目的探讨3D腹腔镜顺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阴茎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5月~2018年6月我院行3D腹腔镜下顺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10例阴茎癌。全身麻醉,平卧位,双下肢呈八字状分开,脚高头低位,3D腹腔镜放于病人两腿之间,脐下缘1 cm做切口1.5 cm深达腹膜外,置入10 mm Trocar,分别在左、右麦氏点置入5 mm Trocar直达腹膜术野腔隙,浅筋膜层(Scarpa筋膜)与腹外斜肌腱膜之间钝性分离,人工自制球囊建立皮下空间,进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先一侧,再对侧。结果手术时间(106.0±15.2)分钟,术中出血量(40.5±6.8)ml。术中冰冻病检提示2例单侧腹股沟淋巴结阳性≥2枚,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住院时间(8.5±1.1)天。术后均无股血管损伤,皮肤坏死、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2~36个月,9例无原位复发及转移,1例于术后9个月因意外车祸死亡。结论 3D腹腔镜下顺行性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阴茎癌安全、有效。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 探讨早期外阴鳞癌患者改良式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中采用纵向小切口治疗对手术安全性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早期外阴鳞癌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31)和对照组(n=31)。对照组采用纵向小切口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纵向小切口改良式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比较两组切口愈合率、围手术期指标、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切口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8%vs 90.3%,P=0.301)。两组手术时间、右侧淋巴结清扫数量和左侧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均P<0.01),术中出血量更少(P<0.01)。两组术前健康状况调查简表(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各维度评分均提高(均P<0.05),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高(均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12.9%vs 35.5%,P=0.038)。随访6个月,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 早期外阴鳞癌患者改良式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中采用纵向小切口治疗切口愈合率较高,可改善围手术期指标,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会导致死亡率增加,手术安全性较高。
文摘目的探讨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大隐静脉能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电子数据库中进行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相关文献检索,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7年4月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交叉阅读筛选及提取文献信息,第3名研究员对结果进行对比核查。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共39篇。开放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组12篇(其中单纯保留大隐静脉组7篇,单纯切除大隐静脉组2篇,有3篇文献同时对比保留大隐静脉组及切除大隐静脉组),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组27篇(其中单纯保留大隐静脉组8篇,单纯切除大隐静脉组18篇,有1篇文献同时对比保留大隐静脉组及切除大隐静脉组)。保留大隐静脉/不保留大隐静脉的开放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病例的切口感染率、皮瓣坏死率、淋巴肿发生率、血清肿发生率、下肢水肿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大隐静脉/不保留大隐静脉的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病例的切口感染率、血清肿发生率、下肢水肿发生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在开放或是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大隐静脉相对于不保留者能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文摘目的探讨3D腹腔镜顺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阴茎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5月~2018年6月我院行3D腹腔镜下顺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10例阴茎癌。全身麻醉,平卧位,双下肢呈八字状分开,脚高头低位,3D腹腔镜放于病人两腿之间,脐下缘1 cm做切口1.5 cm深达腹膜外,置入10 mm Trocar,分别在左、右麦氏点置入5 mm Trocar直达腹膜术野腔隙,浅筋膜层(Scarpa筋膜)与腹外斜肌腱膜之间钝性分离,人工自制球囊建立皮下空间,进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先一侧,再对侧。结果手术时间(106.0±15.2)分钟,术中出血量(40.5±6.8)ml。术中冰冻病检提示2例单侧腹股沟淋巴结阳性≥2枚,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住院时间(8.5±1.1)天。术后均无股血管损伤,皮肤坏死、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2~36个月,9例无原位复发及转移,1例于术后9个月因意外车祸死亡。结论 3D腹腔镜下顺行性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阴茎癌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