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甲醛苯甲酰腙类化合物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
1
作者 沙赟颖 刘竺云 +3 位作者 刘明源 周琳 钮晓淑 杨珊珊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65-69,74,共6页
以取代苯甲酰肼为原料,设计合成了17种苯甲醛苯甲酰腙类化合物,并采用1H NMR和13C NMR确定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以醚菌酯为阳性对照,测定所有化合物对西瓜枯萎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ium f. sp. Niveum)、番茄早疫病原菌(Alternaria sola... 以取代苯甲酰肼为原料,设计合成了17种苯甲醛苯甲酰腙类化合物,并采用1H NMR和13C NMR确定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以醚菌酯为阳性对照,测定所有化合物对西瓜枯萎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ium f. sp. Niveum)、番茄早疫病原菌(Alternaria solani)、烟草赤星病原菌(Alternaria alternata)、玉米弯孢病原菌(Curvularia lunata)、苹果炭疽病原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南瓜枯萎病原菌(Fusarium bulbigenum)、苹果腐烂病原菌(Valsa mali)、水稻稻瘟病原菌(Pyricularia oryza)、苹果轮纹病原菌(Physalospora piricola)9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17种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A11的活性最高,对除西瓜枯萎病原菌外的8种供试真菌的抑制率高于醚菌酯,其EC50均小于醚菌酯。对活性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发现引入-F和-Me活性基团,相应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醛苯甲酰腙类化合物 合成 植物病原真菌 抗真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7-二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2-甲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 被引量:29
2
作者 龙德清 汪焱钢 +1 位作者 李德江 王锋尖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98-1502,共5页
以5-氨基-1H-1,2,4-三唑-3-羧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13个新型的5,7-二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2-甲酰腙类化合物,通过1HNMR,MS和元素分析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均表现出不... 以5-氨基-1H-1,2,4-三唑-3-羧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13个新型的5,7-二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2-甲酰腙类化合物,通过1HNMR,MS和元素分析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除草及杀菌活性,其中化合物4b,4h和5m的活性较好,在50mg/L浓度下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率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4-三唑并[1 5-a]嘧啶 甲酰 合成 生物活性 腙类化合物 设计合成 三唑并 二甲基 嘧啶 水稻纹枯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吡唑腙类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14
3
作者 邹小毛 程永浩 +2 位作者 任雪玲 胡方中 杨华铮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4-557,i003,共5页
吡唑肼作为合成含氮杂环的中间体为人们广泛关注,为了寻找可能具有生物活性的杂环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了两类新型含有吡唑基的腙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I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除草与杀菌活性测定表明它们具有一定的活性.
关键词 吡唑腙类化合物 合成方法 生物活性 杂环化合物 杀菌剂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腙类化合物作为检测阴离子的敏感器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丽丽 张晓宏 吴世康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508-1510,共3页
对四种分子内具有氢给体的电荷转移化合物与阴离子物种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 .发现含硝基的苯腙化合物 (2 )有优良的检测F-离子的能力 ,相反 ,含有羟基的苯腙化合物 (3 ) ,虽也能用于F-离子的检测 ,但其选择性较差 ,而对含氧阴离子H2 ... 对四种分子内具有氢给体的电荷转移化合物与阴离子物种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 .发现含硝基的苯腙化合物 (2 )有优良的检测F-离子的能力 ,相反 ,含有羟基的苯腙化合物 (3 ) ,虽也能用于F-离子的检测 ,但其选择性较差 ,而对含氧阴离子H2 PO-4有一定的响应 .同时研究了另一含羟基的Schiff碱类化合物 (4 ) ,其对大多数阴离子的变色响应不够明显 ,选择性较差 .结合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讨论 ,并对如何提高敏感器化合物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提出了看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腙类化合物 检测 阴离子 敏感器 比色法 分子识别 氢键 相互作用 超分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玲 唐宁 +1 位作者 邬金才 谭民裕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8-60,共3页
以雷琐酸为原料 ,经过 4步反应合成了新的酰腙类化合物 4 a~ 4 d,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等分析手段对其组成和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 .
关键词 腙类化合物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吡喃-4-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血管舒张活性 被引量:8
6
作者 赵圣印 黄文龙 张惠斌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21-625,共5页
目的 寻找高效低毒并具有组织选择性的苯并吡喃类钾通道开放剂。方法 以对氰基苯酚为原料 ,经酰化、Fries重排、环合、成腙和取代等反应合成了 3个系列 2 0个苯并吡喃 4 腙类新化合物 ,所有目标化合物结构均经IR ,1 HNMR ,MS和元素... 目的 寻找高效低毒并具有组织选择性的苯并吡喃类钾通道开放剂。方法 以对氰基苯酚为原料 ,经酰化、Fries重排、环合、成腙和取代等反应合成了 3个系列 2 0个苯并吡喃 4 腙类新化合物 ,所有目标化合物结构均经IR ,1 HNMR ,MS和元素分析确证 ,并测定其对低钾 (30mmol·L- 1 KCl)和高钾 (80mmol·L- 1 KCl)诱导的大鼠主动脉条收缩抑制作用。结果 合成了 2 0个新化合物 (I1~ 9,II1~ 4 和III1~ 7)。离体扩血管活性实验表明 ,大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血管舒张活性。结论 化合物I9,III2 和III5对低钾诱导的血管收缩抑制活性在 1× 10 - 6 mol·L- 1 浓度下略低于对照药emakalim ,但对高钾诱导的血管收缩抑制活性在浓度为 1× 10 - 5mol·L- 1 下强于对照药emakali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吡喃-4-腙类化合物 苯并吡喃 钾通道开放剂 血管舒张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4-苯基-噻唑-2-基)芳醛腙类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玮炜 赵跃强 +3 位作者 王钦琪 李娜 唐丽娟 曾艳霞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07-909,共3页
以芳醛与氨基硫脲进行缩合得到缩氨基硫脲,分别与ω-溴苯乙酮进行成环反应得到了一系列含噻唑环和芳基的腙类化合物,并通过用1H NMR、质谱、红外光谱等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关键词 缩氨基硫脲 N-(4-苯基-噻唑-2-基)芳醛腙类化合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香兰素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邹怀波 周蓉 +1 位作者 梁辉 南建忠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88-1389,1393,共3页
以香兰素为原料,与苯肼和对硝基苯肼缩合得到两种香兰素腙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IR表征。初步的抑菌试验表明,这些化合物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关键词 香兰素 腙类化合物 合成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草醛-N-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磊 《科技传播》 2015年第21期73-74,共2页
酰腙类化合物基本上都有除杂草,杀菌等生物方面的功能。一些相关方面的专家已经提出:对酰腙类物的深入研究是当今世界上农药界的重中之重,这恰恰证明了这些化合物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据研究香草醛与芳胺反应生成的Schiff碱类化合物... 酰腙类化合物基本上都有除杂草,杀菌等生物方面的功能。一些相关方面的专家已经提出:对酰腙类物的深入研究是当今世界上农药界的重中之重,这恰恰证明了这些化合物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据研究香草醛与芳胺反应生成的Schiff碱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促进植物生根性的作用。为找到新的具有促进植物生根的物质,用香草醛与酰肼反应,合成了几种未见报道的酰腙类。其结物质构经IR,HNMR和元素分析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草醛 腙类化合物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杀虫活性研究
10
作者 王瑞光 魏如雪 +2 位作者 李岩 田月娥 车志平 《现代农药》 CAS 2023年第6期37-41,63,共6页
为了研究3/5(3,5)-(二)硝基/氯丹皮酚酰腙类化合物和3/5(3,5)-(二)硝基丹皮酚腙类化合物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杀虫先导化合物,进一步开发基于丹皮酚的绿色杀虫剂,在1 mg/mL质量浓度下,采用小叶碟添加法分别测定了21个3/5(3,5)-(二)硝基... 为了研究3/5(3,5)-(二)硝基/氯丹皮酚酰腙类化合物和3/5(3,5)-(二)硝基丹皮酚腙类化合物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杀虫先导化合物,进一步开发基于丹皮酚的绿色杀虫剂,在1 mg/mL质量浓度下,采用小叶碟添加法分别测定了21个3/5(3,5)-(二)硝基/氯丹皮酚酰腙类化合物(1~21)和18个3/5(3,5)-(二)硝基丹皮酚腙类化合物(22~39)对三龄前期草地贪夜蛾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所测共计39个目标化合物中5个化合物(12、13、30、32和34)表现出最好的杀虫活性,其最终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5.0%、71.4%、71.7%、71.4%和70.4%,显著高于阳性对照川楝素(50.0%),特别是化合物12,表现出显著的杀虫活性,其最终校正死亡率达75.0%;整体而言,丹皮酚腙类化合物杀虫活性优于丹皮酚酰腙类化合物;在丹皮酚C-3、C-5位引入硝基或氯原子,在其羰基位引入席夫碱(即酰腙和腙),均能提高丹皮酚类衍生物的杀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腙类化合物 小叶碟添加法 杀虫活性 草地贪夜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体苯腙类化合物的合成
11
作者 宋文艳 周瑞仪 郭奇珍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683-685,共3页
利用Japp-Klingemann反应,可较为方便地制备苯腙类化合物,由Fischer吲哚合成法,可进一步合成5-取代吲哚衍生物。机理见文献[3]。 反应中通常使用的α-活泼氢化合物为乙酰乙酸乙酯及乙酰丙酮等的衍生物,它们与重氮盐偶合后一般都转变成... 利用Japp-Klingemann反应,可较为方便地制备苯腙类化合物,由Fischer吲哚合成法,可进一步合成5-取代吲哚衍生物。机理见文献[3]。 反应中通常使用的α-活泼氢化合物为乙酰乙酸乙酯及乙酰丙酮等的衍生物,它们与重氮盐偶合后一般都转变成苯腙类化合物。当我们使用α-氰乙基丙二酸二乙酯仿照文献[5]进行反应时,得到的是偶氮酯类而非苯腙类化全物,即:α-(4—苄氧基苯偶氮基)-α-氰乙基丙二酸二乙酯(Ⅰ),经碱处理时,该偶氮酯可转变成苯腙类化合物(Ⅱ)。这两个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经核磁、红外等方法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腙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香基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杀虫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晓霖 胡琳莉 《南方农机》 2020年第4期2-3,共2页
文章基于松香的改性研究,将松香树脂酸的刚性稠环结构与席夫碱基拼接,合成得到一类松香基酰腙类化合物,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进行杀虫活性的初步测试。
关键词 松香基酰腙类化合物 合成 杀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饱和腙类化合物的三氟甲基化反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志刚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7-152,共6页
氟具有强的吸电子性、亲脂性,将含氟的取代基引入药物中能显著改变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包括极性、亲脂性、代谢稳定性等,因此向化合物中引入三氟甲基是近期有机合成及医药领域的热点,开发利用经济、高效、绿色的三氟甲基试剂具有重要... 氟具有强的吸电子性、亲脂性,将含氟的取代基引入药物中能显著改变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包括极性、亲脂性、代谢稳定性等,因此向化合物中引入三氟甲基是近期有机合成及医药领域的热点,开发利用经济、高效、绿色的三氟甲基试剂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三氟甲烷亚磺酸钠为三氟甲基源,在温和的条件下实现不饱和腙类化合物的三氟甲基化。结果表明,三氟甲烷亚磺酸钠作为三氟甲基源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反应条件温和,符合绿色化学要求,并提供了向不饱和腙类化合物引入三氟甲基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氟甲烷亚磺酸钠 不饱和腙类化合物 三氟甲基 绿色合成 有机氟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腙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14
作者 尚泽仁 卢志红 尚学军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45-48,共4页
腙类化合物是合成一些杂环化合物的关键模块,例如吲哚和吡咯.这些通过腙类物质合成的化合物可用于生产新的抗HIV-1制剂、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剂等.同时芳香腙类物质还拥有抗抑郁、镇痛、抗炎、抗血小板凝集、抗疟、抗菌、抗分枝杆菌、抗肿... 腙类化合物是合成一些杂环化合物的关键模块,例如吲哚和吡咯.这些通过腙类物质合成的化合物可用于生产新的抗HIV-1制剂、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剂等.同时芳香腙类物质还拥有抗抑郁、镇痛、抗炎、抗血小板凝集、抗疟、抗菌、抗分枝杆菌、抗肿瘤、血管扩张和抗病毒等活性.本文总结了腙类化合物的用途和合成方法,并对其合成工艺的优化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腙类化合物 中间体 生物活性 合成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吡唑腙类化合物的合成
15
作者 邹小毛 《农化新世纪》 2005年第7期26-26,共1页
吡唑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许多含吡唑基团的化合物都具有良好的除草、杀虫、杀菌活性,而且因其高效、低毒,以及吡唑环上取代基可以多方位的变换,在农药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已有许多吡唑类农药相继商品化。对吡唑衍生物... 吡唑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许多含吡唑基团的化合物都具有良好的除草、杀虫、杀菌活性,而且因其高效、低毒,以及吡唑环上取代基可以多方位的变换,在农药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已有许多吡唑类农药相继商品化。对吡唑衍生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特别是对一些吡唑与其它杂环相连的化合物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农药界的热点之一。腙类化合物是一类合成杂环的重要中间体,同时也是可能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研究发现,腙类化合物可以表现出抗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腙类化合物 合成 生物活性 类化合物 吡唑衍生物 杀菌活性 研究开发 多方位 取代基 吡唑环 农药 商品化 吡唑类 中间体 抗病毒 杂环 低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酮缩氨基硫脲及青蒿酮腙类化合物
16
《中国医药技术与市场》 2007年第3期49-50,共2页
化学药品注册分类1 适应症:抗疟疾 项目简介: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疟作用已得到世界公认,如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等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青蒿素衍生物的结构相对复杂、其结构不稳定,使得反应条件苛刻、合成成本... 化学药品注册分类1 适应症:抗疟疾 项目简介: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疟作用已得到世界公认,如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等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青蒿素衍生物的结构相对复杂、其结构不稳定,使得反应条件苛刻、合成成本较高,不利于其推广。青蒿酮是青蒿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青蒿酮结构相对较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腙类化合物 缩氨基硫脲 蒿酮 青蒿素衍生物 二氢青蒿素 药品注册分类 结构相对 抗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苯磺酰基-3-酰基吲哚苯甲酰腙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田月娥 车志平 +2 位作者 刘圣明 胡梅 陈根强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3-265,共3页
[目的]研究N-苯磺酰基-3-酰基吲哚苯甲酰腙类化合物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抑菌先导化合物。[方法]在0.1 g/L质量浓度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21种N-苯磺酰基-3-酰基吲哚苯甲酰腙类化合物1~21对小麦赤霉病菌、白菜黑斑病菌、烟草... [目的]研究N-苯磺酰基-3-酰基吲哚苯甲酰腙类化合物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抑菌先导化合物。[方法]在0.1 g/L质量浓度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21种N-苯磺酰基-3-酰基吲哚苯甲酰腙类化合物1~21对小麦赤霉病菌、白菜黑斑病菌、烟草赤星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结果]化合物1、2、4、10和17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如化合物4,抑菌率分别为51.70%、63.20%、54.30%、44.10%和45.20%,表现出广谱抑菌活性;尤其是对白菜黑斑病菌的抑菌率高达63.20%,超过阳性对照霉灵(52.60%)的抑菌活性。[结论]化合物1、2、4、10和17对所测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初步拟定将5个化合物作为进一步衍生修饰的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腙类化合物 菌丝生长速率法 抑菌活性
原文传递
含腙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
18
作者 吴峤 王秀丽 +1 位作者 杨吉春 宋玉泉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31-632,646,共3页
[目的]含腙类结构的化合物具有杀虫、杀菌、除草等生物活性,在新农药创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发现具有更好生物活性的新化合物。[方法]利用新颖中间体合成含腙类化合物5个。并利用1H NMR等分析手段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生测活性测定表... [目的]含腙类结构的化合物具有杀虫、杀菌、除草等生物活性,在新农药创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发现具有更好生物活性的新化合物。[方法]利用新颖中间体合成含腙类化合物5个。并利用1H NMR等分析手段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生测活性测定表明某些化合物在600 mg/L下对小菜蛾显示出较好防效。该类化合物可作为先导化合物进行进一步优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腙类化合物 合成 生物活性
原文传递
2,6-二烷氧基(羟基)苯乙酮的苄腙和甲腙合成吲唑类化合物
19
作者 邱国福 邱玉珠 +1 位作者 张正 胡宏纹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2-165,共4页
在多聚磷酸存在下,2,46-二烷氧基苯乙酮的苄腙和甲腙可以发生环化反应,生成产率较高的吲唑类化合物。根据实验结果,我们推测反应的关键步骤为关核进攻,化合物的结构均经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确定。
关键词 取代苯乙酮 腙类化合物 吲唑类化合物 多聚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二羟基苯甲酰腙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自由基活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钦荣 张鲁勉 +1 位作者 何小英 郑锦鸿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93-195,共3页
目的:合成二羟基苯甲酰腙化合物,对其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进行研究并通过半数抑制浓度(IC50)比较化合物清除自由基活性的强弱。方法:以2-羟基苯甲酰肼为原料,与取代芳香醛缩合反应制得2个二羟基苯甲酰腙化合物;用邻二氮菲-Fe2+氧化法测... 目的:合成二羟基苯甲酰腙化合物,对其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进行研究并通过半数抑制浓度(IC50)比较化合物清除自由基活性的强弱。方法:以2-羟基苯甲酰肼为原料,与取代芳香醛缩合反应制得2个二羟基苯甲酰腙化合物;用邻二氮菲-Fe2+氧化法测定目标化合物清除羟自由基(·OH)的活性,用DPPH法中的静力学法测定其清除2,2-二苯基-1-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活性并计算相应的IC50值。结果: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2个二羟基苯甲酰腙化合物,且具有较强的清除·OH、DPPH·的能力。结论: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均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酰腙类化合物 羟自由基 2 2-二苯基-1-苦基苯肼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