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织智能腕带传感数据采集及可视化设计实现
1
作者 柯薇 高雅 +1 位作者 邓中民 李照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0,共5页
近年来,柔性传感器的制备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传感数据采集和可视化方面确实存在一些挑战。文章采用针织智能传感腕带、前级放大电路、滤波电路、A/D采样电路、核心处理器STM32单片机和LCD液晶显示屏搭建姿势检测系统,并对试验... 近年来,柔性传感器的制备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传感数据采集和可视化方面确实存在一些挑战。文章采用针织智能传感腕带、前级放大电路、滤波电路、A/D采样电路、核心处理器STM32单片机和LCD液晶显示屏搭建姿势检测系统,并对试验者进行姿势识别和数据采集及可视化。通过系统测量数据与人工测量结果对比表明,姿势检测系统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系统最终测量结果和测量精确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所设计制备的针织智能传感腕带能够反映试验者的手腕弯曲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纺织品 针织智能传感腕带 数据采集 可视化 姿势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老年人旅游的智能腕带设计——以南山国家公园为例
2
作者 蒋剑平 董正泽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06-112,共7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银发旅游成为热潮,老年人群体对旅游体验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提升银发旅游体验的可穿戴设备也成为新宠,智能腕带便是可穿戴设备最为常见的种类之一。如可穿戴设备在迪士尼主题公园已广泛使用,其独特的...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银发旅游成为热潮,老年人群体对旅游体验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提升银发旅游体验的可穿戴设备也成为新宠,智能腕带便是可穿戴设备最为常见的种类之一。如可穿戴设备在迪士尼主题公园已广泛使用,其独特的体验方式可以提升游客旅游的满意度。针对南山国家公园旅游的老年人智能腕带,是以情感化设计理论为基础,对老年人的行为特点进行分析和对可穿戴设备的各种产品功能进行比较后,结合南山国家公园的特点设计而成的,在智能腕带的设计与应用上,更加注重产品的符号表达、用户体验和情感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山国家公园 银发经济 智能腕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硅胶腕带被动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的大学生群体合成麝香暴露监测研究
3
作者 柯铭彦 王浩 +3 位作者 吴凡 张展毅 张娜 孟佩佩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1-737,共7页
合成麝香(SMs)是日常洗护用品中广泛使用的香精添加剂,对人体的长期暴露具有潜在健康风险。该研究采用硅胶腕带作为被动采样器采集大学生人群日常接触的SMs,经乙酸乙酯溶液浸提后通过固相萃取(SPE)富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合成麝香(SMs)是日常洗护用品中广泛使用的香精添加剂,对人体的长期暴露具有潜在健康风险。该研究采用硅胶腕带作为被动采样器采集大学生人群日常接触的SMs,经乙酸乙酯溶液浸提后通过固相萃取(SPE)富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内标法检测个体样品中SMs的暴露浓度,并通过危险商(HQ)评估SMs暴露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佳乐麝香(HHCB)和吐纳麝香(AHTN)在5~5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1.2~6.6μg/L,定量下限为4.10~21.9μg/L。HHCB和AHTN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1.6%~113%和92.7%~118%,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9%~15%和0.81%~11%。在大学生人群中,HHCB和AHTN的每日暴露量分别为2.60μg(/kg·d)和0.23μg(/kg·d)。SMs皮肤暴露的危险商(HQderm)小于1,尚不会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人体健康风险。硅胶腕带可作为化学品人体皮肤暴露的被动采样器,为化学暴露与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研究提供数据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腕带 被动采样 合成麝香 气相色谱-质谱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的情景收益:智能腕带用户的隐私决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秦雪冰 王子伦 郁凯程 《情报探索》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目的/意义]智能腕带在给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更加隐蔽且难以感知的隐私问题,本文旨在研究各种因素如何影响智能腕带用户的隐私披露意愿。[方法/过程]采用量化研究方法,依据隐私计算理论构建理论模型,围绕智能腕带用户... [目的/意义]智能腕带在给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更加隐蔽且难以感知的隐私问题,本文旨在研究各种因素如何影响智能腕带用户的隐私披露意愿。[方法/过程]采用量化研究方法,依据隐私计算理论构建理论模型,围绕智能腕带用户的隐私决策过程,对影响其隐私披露意愿的因素进行探讨。通过对超过300名智能腕带用户进行问卷调查,再基于回收的304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隐私计算理论在智能腕带场景下同样适用,复杂的情景收益导致非理性的隐私披露;主观规范和设备信任正向影响感知隐私决策收益,感知被动性正向影响感知隐私决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腕带 隐私计算 隐私披露 人机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ID的医用腕带读写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5
作者 洪豆豆 韩振华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射频识别(RFID)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文章主要探讨了射频识别技术在医用腕带领域的发展,同时设计了一款基于RFID读写器的医疗腕带应用系统,该系统可以准确、快速识别病人信息。文章根据医疗领域的应用场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射频识别(RFID)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文章主要探讨了射频识别技术在医用腕带领域的发展,同时设计了一款基于RFID读写器的医疗腕带应用系统,该系统可以准确、快速识别病人信息。文章根据医疗领域的应用场景,对硬件和软件系统进行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最终选择了合适型号的RFID医用腕带、合适的阅读器选型、合适的技术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设计和开发,最终实现一个可用的整体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 医用腕带 近场识别 片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气囊的三部脉象采集腕带设计
6
作者 蔡伟 路光达 +3 位作者 郭晓倩 孙文昊 赵壮壮 韩旭 《微处理机》 2024年第1期53-57,共5页
针对传统医学中脉诊方法依赖手脑反馈所带来的明显的主观性与个体差异,为提高证候判断的准确性,将现代脉诊学理论与现代传感器技术相结合,设计一种三部脉象采集腕带诊断系统。系统基于微气囊实现设计,使用气泵对三部充气式腕带充气,控... 针对传统医学中脉诊方法依赖手脑反馈所带来的明显的主观性与个体差异,为提高证候判断的准确性,将现代脉诊学理论与现代传感器技术相结合,设计一种三部脉象采集腕带诊断系统。系统基于微气囊实现设计,使用气泵对三部充气式腕带充气,控制腕带内的气压模拟取脉压力;选用气压传感器,以数字化信号表示脉诊的信息;通过泄气阀排除腕带内气体。设计上位机软件实现系统控制、脉象可视化与存储等功能。系统在临床上经多次测试,准确性与稳定性良好,并能够完整记录患者脉象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压力传感器 三部脉象 腕带 STM32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在提高标志腕带佩戴执行率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张闻熙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6期160-161,共2页
患者身份识别是诊疗活动中的重要步骤,是保障各项检查、治疗安全准确执行的基础。腕带技术的应用,极大方便了医护人员对患者信息的识别,可有效防止错误识别,确保患者安全。但本科在推行腕带识别制度的过程中发现患者依从性差、护士执行... 患者身份识别是诊疗活动中的重要步骤,是保障各项检查、治疗安全准确执行的基础。腕带技术的应用,极大方便了医护人员对患者信息的识别,可有效防止错误识别,确保患者安全。但本科在推行腕带识别制度的过程中发现患者依从性差、护士执行力差,因此2014年9月开始应用PDCA循环[1-3]的科学管理方式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评价,在提高腕带佩戴执行率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管理模式 持续改进 腕带佩戴 核对腕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品管圈降低儿童病房腕带佩戴缺陷率的实践 被引量:18
8
作者 高樱 罗顺清 +1 位作者 李晓君 钱勇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6期709-712,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工具在提高儿童病房腕带佩戴率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品管圈对儿童病房腕带佩戴缺陷进行质量分析、改进,并对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儿童病房腕带佩戴缺陷率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89.2%降低至实施后的...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工具在提高儿童病房腕带佩戴率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品管圈对儿童病房腕带佩戴缺陷进行质量分析、改进,并对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儿童病房腕带佩戴缺陷率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89.2%降低至实施后的34.4%。结论:应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提高患儿腕带佩戴的依从性及佩戴率,同时能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圈员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该方法值得儿童病房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品管圈 儿童 腕带 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份腕带在心血管外科病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9
作者 李庆印 赫晓莉 +5 位作者 王树英 李芹 张梅梅 王美灵 尚淑芬 郑中燕 《护理管理杂志》 2007年第9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身份腕带在心血管外科病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重要意义。方法对我院10年来心血管外科病人应用身份腕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未发生接错病人的护理差错。结论身份腕带可提高医护人员对病人识别的准确性,加强住院病人的安全... 目的探讨身份腕带在心血管外科病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重要意义。方法对我院10年来心血管外科病人应用身份腕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未发生接错病人的护理差错。结论身份腕带可提高医护人员对病人识别的准确性,加强住院病人的安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腕带 心血管外科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率 被引量:20
10
作者 商存平 童频 +1 位作者 廖冰 朱楚琼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提高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率"为主题,对科室内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实施,进...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提高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率"为主题,对科室内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等。结果经品管圈活动的良性干预,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率由52.0%提升到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率中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新生儿的安全系数及护理工作质量,有利于降低差错事故发生率及减少医疗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腕带 品管圈 护理差错事故 患者身份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人腕带标识的临床应用与体会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作君 迟凤玉 +2 位作者 李焱 李慧敏 王宏杰 《护理管理杂志》 2008年第5期57-58,共2页
目的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方法病人入院时,将其基本信息传输到腕带标识系统,打印出标识带扣系在病人手腕处。护士在各项操作前扫描病人标识带即可进入该病人界面,减少各环节查对。结果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减少了护理工作差错和病人... 目的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方法病人入院时,将其基本信息传输到腕带标识系统,打印出标识带扣系在病人手腕处。护士在各项操作前扫描病人标识带即可进入该病人界面,减少各环节查对。结果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减少了护理工作差错和病人投诉及护患纠纷(均为P<0.01)。结论病人腕带标识是防止差错、提高工作效率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带标识 标识系统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有陪病房标识腕带佩戴依从性调查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6
12
作者 丁川中 王爱莲 +1 位作者 仇双 黄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20期1891-1894,共4页
目的调查儿科有陪病房患儿标识腕带佩戴情况,探讨影响儿科有陪病房标识腕带佩戴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为提高儿科住院患儿佩戴标识腕带的依从性提供科学方法。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552例住院患儿及家长进行随机调查,分析影响患儿标识腕带佩戴... 目的调查儿科有陪病房患儿标识腕带佩戴情况,探讨影响儿科有陪病房标识腕带佩戴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为提高儿科住院患儿佩戴标识腕带的依从性提供科学方法。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552例住院患儿及家长进行随机调查,分析影响患儿标识腕带佩戴的因素。结果本组住院患儿未佩戴标识腕带者占24.3%,未佩戴的主要原因有医务人员腕带识别制度未落实、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标识腕带佩戴不方便、不舒适,腕带大小不合适易脱落等。结论提高医护人员对使用标识腕带的认识,规范患儿腕带的使用流程,落实相关健康宣教,使佩戴标识腕带人性化,加强督查,可有效提高患儿佩戴标识腕带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患儿 标识腕带 依从性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与腕带技术结合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费晓璐 卞琳琳 +1 位作者 魏岚 高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2234-2237,2240,共5页
目的了解信息技术与腕带技术结合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方式和意义。方法采用调查研究方法,收集国内外医院中腕带应用的资料,针对其问题提出应用信息技术的相关解决方案,并对"信息化"腕带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领域进行了研究探讨... 目的了解信息技术与腕带技术结合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方式和意义。方法采用调查研究方法,收集国内外医院中腕带应用的资料,针对其问题提出应用信息技术的相关解决方案,并对"信息化"腕带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领域进行了研究探讨。结论使用腕带标志患者是提高医护质量和准确度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与信息技术结合,腕带能够承载更多有利于医护工作的信息,对提高医护质量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带 医护质量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干预对肿瘤住院患者腕带佩戴正确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欣 汪秀云 +1 位作者 许辉琼 刘霞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9期1329-1330,共2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肿瘤住院患者腕带佩戴正确率的影响。方法将1 640例肿瘤科住院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880例,对照组7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试验组通过采用常规方法的同时给予精细化护理干...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肿瘤住院患者腕带佩戴正确率的影响。方法将1 640例肿瘤科住院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880例,对照组7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试验组通过采用常规方法的同时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腕带佩戴的正确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腕带字迹清晰率、标识正确率、松紧适宜率、腕带佩戴正确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8.18%vs.89.47%;98.98%vs.94.74%;98.64%vs.84.21%;88.75%vs.51.84%),腕带倒置率低于对照组(7.05%vs.16.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肿瘤住院患者腕带佩戴正确率,确保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带佩戴 正确率 精细化护理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质管理在提高老年住院患者腕带佩戴率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涂姝婷 谢莉玲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03-1405,共3页
目的探讨品质管理在提高老年住院患者腕带佩戴率中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QCC)小组,确立提高老年住院患者腕带佩戴率为主题,对导致老年住院患者腕带佩戴率低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制订对策并实施及进行效果评价。结... 目的探讨品质管理在提高老年住院患者腕带佩戴率中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QCC)小组,确立提高老年住院患者腕带佩戴率为主题,对导致老年住院患者腕带佩戴率低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制订对策并实施及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QCC活动后,老年住院患者腕带佩戴率提高至97.50%,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提高,护士工作流程得到规范。结论 QCC圈活动能有效改善老年住院患者腕带佩戴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老年人 住院病人 腕带 佩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带对儿科患儿身份识别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4
16
作者 熊衍君 李红艳 +1 位作者 许明芳 李晶晶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1414-1414,共1页
目的探讨腕带对儿科患儿身份识别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使用医用PVC材料制作的腕带对患儿身份进行识别,并采用问卷式调查表对2组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对护理... 目的探讨腕带对儿科患儿身份识别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使用医用PVC材料制作的腕带对患儿身份进行识别,并采用问卷式调查表对2组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身份腕带的使用可以提高护士对患儿识别的准确性,加强了对患儿的安全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带 身份识别 护理安全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团队意识为核心构建阶段性无缝隙新生儿腕带安全管理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兴洁 王秀珍 +1 位作者 王建华 刘文静 《齐鲁护理杂志》 2016年第5期107-109,共3页
目的:以团队意识为核心构建阶段性无缝隙新生儿腕带安全管理模式的研究。方法:成立科室新生儿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小组,建立阶段性无缝隙腕带佩戴管理流程,对我院791例新生儿进行腕带标准化佩戴,观察新生儿腕带滑脱情况。结果:干预后新生... 目的:以团队意识为核心构建阶段性无缝隙新生儿腕带安全管理模式的研究。方法:成立科室新生儿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小组,建立阶段性无缝隙腕带佩戴管理流程,对我院791例新生儿进行腕带标准化佩戴,观察新生儿腕带滑脱情况。结果:干预后新生儿腕带滑脱率明显下降(P<0.05),因佩戴原因导致腕带脱落例数明显下降(P<0.05)。结论:阶段性无缝隙新生儿腕带安全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新生儿腕带滑脱率,显著提高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意识 无缝隙 新生儿腕带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上电脑与腕带标识在检验标本采集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迟凤玉 蔡宝英 +2 位作者 王秋华 白俊萍 熊伯芳 《天津护理》 2007年第4期217-218,共2页
应用无线网络技术,利用掌上电脑方便、快捷的方式将护士工作站部分功能前移,护士可携带掌上电脑,直接到床旁处理检验医嘱,扫描病人腕带上的条形码,进行身份识别,同时以快捷键方式直接进入该病人检验医嘱界面,扫描试管确认后为病人采血,... 应用无线网络技术,利用掌上电脑方便、快捷的方式将护士工作站部分功能前移,护士可携带掌上电脑,直接到床旁处理检验医嘱,扫描病人腕带上的条形码,进行身份识别,同时以快捷键方式直接进入该病人检验医嘱界面,扫描试管确认后为病人采血,保证检验医嘱与病人、标本识别的唯一准确性。改变了传统采血工作模式,解决多年来此项护理工作多班重复、反复查对还难免不出现错误的工作状况。再造工作流程,使检验标本采集严谨规范,降低差错发生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上电脑 腕带 检验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识腕带在精神科住院病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沈念红 徐彬 +2 位作者 钱一平 胡筱峰 李侠英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5年第6期2293-2295,共3页
[目的]探讨标识腕带在精神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7月—2013年6月共1 758例病人设为对照组,将2013年7月—2014年6月的1 982例病人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不使用腕带,观察组采用标识腕带进行身份信息管理,根据病人病情佩戴不... [目的]探讨标识腕带在精神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7月—2013年6月共1 758例病人设为对照组,将2013年7月—2014年6月的1 982例病人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不使用腕带,观察组采用标识腕带进行身份信息管理,根据病人病情佩戴不同颜色的腕带;比较两组身份识别错误发生率、错误执行治疗发生率及当月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身份识别错误发生率分别为0.56%、2.10%;错误执行治疗发生率分别为0.30%、1.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识腕带的使用可以提高医务人员对病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精神科住院病人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识腕带 精神科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带佩戴改进及握手核对在患者腕带佩戴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单亚维 杨爱玲 +2 位作者 范丽霞 王莉娜 邵红 《护理与康复》 2014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腕带佩戴改进及握手核对在患者腕带佩戴中的效果。方法骨一科1 656例住院患者,按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811例和观察组854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佩戴腕带,观察组采用改进方法佩戴腕带,并用握手法进行核对;比较两组患者对腕带佩戴重... 目的探讨腕带佩戴改进及握手核对在患者腕带佩戴中的效果。方法骨一科1 656例住院患者,按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811例和观察组854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佩戴腕带,观察组采用改进方法佩戴腕带,并用握手法进行核对;比较两组患者对腕带佩戴重要性的认知、腕带佩戴在位情况及对腕带核对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腕带佩戴重要性的认知及腕带佩戴在位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腕带核对工作满意度由对照组的85.55%提高到97.22%。结论腕带佩戴改进及握手核对能提高患者对佩戴腕带重要性的认知及腕带佩戴在位率,提高患者对腕带核对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带 佩戴 核对 握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