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腔内碎石术患者术后肾结石复发的因素分析
1
作者 胡锟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7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腔内碎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为今后临床预防肾结石复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贺州市人民医院接受腔内碎石术治疗的160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2年随访结果分为未复... 目的探讨腔内碎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为今后临床预防肾结石复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贺州市人民医院接受腔内碎石术治疗的160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2年随访结果分为未复发组(124例,术后未复发)和复发组(36例,术后复发),复发率为22.50%。统计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肾结石患者腔内碎石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项危险因素对肾结石患者腔内碎石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结果与未复发组比,复发组患者术前尿蛋白≥14 mg/dL、结石数目多发、术后饮水量<3000 mL/d占比均较高,结石直径较长(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尿蛋白≥14 mg/dL、结石数目多发、结石直径大、术后饮水量<3000 mL/d均是肾结石患者腔内碎石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尿蛋白、结石数量、结石直径、术后饮水量单独及联合评估肾结石患者腔内碎石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6、0.677、0.873、0.618、0.948,均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且联合诊断的价值最高(均P<0.05)。结论术前尿蛋白≥14 mg/dL、结石数目多发、结石直径大、术后饮水量<3000 mL/d均是肾结石患者腔内碎石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同时上述危险因素指标联合对患者术后复发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建议将这些因素纳入术后管理规范,促使医师在术后随访中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腔内碎石术 复发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降低泌尿外科腔内碎石术中低体温发生率
2
作者 李淑芳 梁小华 +2 位作者 李园园 罗婷婷 彭秀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58-0061,共4页
分析PDCA循环管理法的应用对于降低泌尿外科腔内碎石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于本院泌尿外科在2023年4月18日-2023年7月21日收诊的行腔内碎石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96例为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其中2023年4月18日-2023年5... 分析PDCA循环管理法的应用对于降低泌尿外科腔内碎石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于本院泌尿外科在2023年4月18日-2023年7月21日收诊的行腔内碎石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96例为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其中2023年4月18日-2023年5月6日收治的41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2023年6月12日-2023年7月21日收治的55例为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比两组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和寒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冲洗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术后热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热舒适度的分级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的应用有助于减少泌尿外科腔内碎石术患者的术中低体温事件发生,减少术中出血量,增强患者的舒适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外科 腔内碎石术 中低体温 PDCA循环管理 保暖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结石腔内碎石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防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丁新飞 姚占芳 刘子珊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34-438,共5页
目的研究输尿管结石腔内碎石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60例输尿管结石腔内碎石术并有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其入院时间不同分为研究组(2023年1—8月)和对照组(2022年2—12月)两组,每组... 目的研究输尿管结石腔内碎石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60例输尿管结石腔内碎石术并有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其入院时间不同分为研究组(2023年1—8月)和对照组(2022年2—12月)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防治措施,研究组接受感染性休克的针对性防治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感染性休克发生率、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炎性指标的变化、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尿常规指标、GQOL-74评分的变化及干预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感染性休克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炎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PCT、IL-6明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尿、发热、绞痛消失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尿常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尿红细胞、尿白细胞计数明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GQOL-7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明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防治措施效果更为理想,不仅能够缩短住院时长,同时降低感染性休克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尿常规改善,对机体的炎症损伤较小,提升生活质量,患者对此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措施 输尿管结石腔内碎石术 感染性休克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脓毒血症的疗效研究
4
作者 周金 陈滟湄 +3 位作者 蔡经爽 叶燕乐 郑峥嵘 黄志扬 《北方药学》 2024年第11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脓毒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脓毒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有150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均接受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方案。... 目的:探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脓毒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脓毒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有150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均接受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方案。分析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阳性菌株数量改变与转阴率、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记录用药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50例患者,治愈例数有126例(占比84.00%)、显效有19例(占比12.67%),无效5例(占比3.33%),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145/150);治疗前阳性菌株占比较高的是大肠埃希菌,治疗后转阴菌株数量有139例,转阴率为92.67%;治疗总有效例数145例治疗后实验室指标WBC、PCT、KIM-1、NLR、PLR、HMGB1低于治疗前(P<0.05);150例患者治疗过程中有胃肠道不良反应、非过敏性皮疹不良反应发生,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未出现明显肝肾功能损伤,患者均健康出院。结论:上尿路结石患者接受腔内碎石术后容易有脓毒血症并发症出现,及时采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进行抗感染治疗,利于促进病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腔内碎石术 脓毒血症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腔内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早期识别预警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叶香婷 高莲 +2 位作者 黄崇梅 李露霜 张颖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24期2669-2674,共6页
微创腔内碎石术具有清石率高、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目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主要手术方式。尿源性脓毒血症是微创腔内碎石术术后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其具有进展快、死亡率高的特点,是当前泌尿外科专科护理中的难点问题。如... 微创腔内碎石术具有清石率高、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目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主要手术方式。尿源性脓毒血症是微创腔内碎石术术后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其具有进展快、死亡率高的特点,是当前泌尿外科专科护理中的难点问题。如何进行微创腔内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早期识别亟待深入研究。本文通过阅读文献,对微创腔内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定义、发病机制、早期识别预警进行综述,以期为更好地早期识别尿源性脓毒血症、制定早期干预的治疗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后续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精准、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腔内碎石术 尿源性脓毒血症 早期识别 泌尿外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下腔内碎石术对上尿路结石患者碎石效果及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6
作者 原永亮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6期133-135,共3页
目的:分析与探讨输尿管软镜下腔内碎石术在上尿路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鹤壁爱民医院就诊的15例上尿路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常规组(n=3)予以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组(n=12)予以输尿管软镜下... 目的:分析与探讨输尿管软镜下腔内碎石术在上尿路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鹤壁爱民医院就诊的15例上尿路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常规组(n=3)予以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组(n=12)予以输尿管软镜下腔内碎石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碎石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N)、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下腔内碎石术可以明显提高碎石效果,而且感染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软镜 腔内碎石术 上尿路结石 碎石效果 感染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下腔内碎石术对上尿路结石的碎石效果及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影响
7
作者 吴云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13-0016,共4页
探究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下腔内碎石术对上尿路结石的碎石效果及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6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观察术后情况、治疗效果和症状出现情况。结果 实验组各项手... 探究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下腔内碎石术对上尿路结石的碎石效果及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6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观察术后情况、治疗效果和症状出现情况。结果 实验组各项手术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感染相关指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上尿路结石患者予以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下腔碎石术,具有良好的碎石效果,能够有效清理掉上尿路结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少,提示有很好的并发症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下腔内碎石术 碎石效果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钬激光腔内碎石术治疗输尿管、膀胱结石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卫东 陈健 +2 位作者 唐张峰 廖国强 彭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374-376,共3页
目的 探讨经输尿管肾镜或膀胱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 我科2002年12月~2004年11月,经输尿管肾镜或膀胱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膀胱结石322例。直接经尿道插入F8/9.8输尿管镜或F22膀胱镜,直达结石位置,自... 目的 探讨经输尿管肾镜或膀胱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 我科2002年12月~2004年11月,经输尿管肾镜或膀胱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膀胱结石322例。直接经尿道插入F8/9.8输尿管镜或F22膀胱镜,直达结石位置,自镜身操作腔道插入光纤,激发激光粉碎结石至3mm以下,合并息肉或狭窄者汽化切割或切开,术毕常规留置导尿管1~3d,留置双J管2~6周拔除。行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mium laser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HoLEP),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或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ransurethral vaporization of the prostate,TUVP)的病例,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压迫前列腺窝,1周后拔除。结果11例膀胱结石一次性碎石成功;311例输尿管结石,单次碎石成功率97.1%(302/311)。手术时间10~150min,平均38min。术中输尿管黏膜出血22例,无输尿管穿孔、撕裂等并发症。术后6例发热(1.9%)。肉眼血尿时间1~3d。术后住院1~5d,平均3.2d;术后结石排净时间14~35d,平均28d。结论 通过腔道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安全、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钬激光 腔内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膀胱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腔内碎石术治疗肾及输尿管结石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龙洋 王朝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经皮肾镜腔内碎石术 治疗 输尿管结石 肾结石 PCN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腔内碎石术中肾盂内压力的新方法和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正会 薛丁玮 李恭会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10期1063-1065,共3页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腔内碎石术包括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输尿管镜碎石术(ureteroscopy lithotripsy,URL)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y lithotripsy,FURL)已经成为治疗上尿路结石最常...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腔内碎石术包括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输尿管镜碎石术(ureteroscopy lithotripsy,URL)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y lithotripsy,FURL)已经成为治疗上尿路结石最常用的手术方式[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 腔内碎石术 肾盂内压力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恭会 王正会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24期2605-2608,共4页
随着上尿路腔内碎石术手术量的不断增加,术后尿源性脓毒症所致感染性休克的病例不断增多。本文就尿源性脓毒血症定义、高危因素及预防、动物模型的建立、早期诊断及预警、早期干预及感染性休克治疗的最新进展作一述评。
关键词 腔内碎石术 感染性休克 动物模型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钬激光腔内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5
12
作者 申鑫 郝海燕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31期91-93,共3页
目的:对钬激光腔内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行钬激光腔内碎石术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风险... 目的:对钬激光腔内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行钬激光腔内碎石术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风险评估下的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情况更好,激素治疗例数、死亡例数等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肾功能(Cr除外)及循环功能的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评估下的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钬激光腔内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护理效果,对于患者术后的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意义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钬激光腔内碎石术 并发症 尿源性脓毒血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腔内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仓 黄舒园 郭建桥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8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腔内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效果及对血清β2-微球蛋白(β_(2)-MG)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2年2月在嵩县人民医院诊治的22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根据治疗方法把...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腔内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效果及对血清β2-微球蛋白(β_(2)-MG)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2年2月在嵩县人民医院诊治的22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根据治疗方法把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腔内碎石术治疗,检测患者血清β2-MG和NAG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次性碎石率与清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血清β_(2)-MG和NAG水平都明显低于术前1 d,且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血清β_(2)-MG和NAG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软镜钬激光腔内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并不会降低一次性碎石率与清石率,但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利于血清β_(2)-MG和NAG水平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腔内碎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腔内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霍伟棠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340-341,共2页
自1988年我国开始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尿路结石后,以往应用开放性手术治疗肾结石的传统模式起了极大变化,ESWL已成为治疗泌尿系结石的重要方式,但肾的巨大结石、多发结石、铸形结石等复杂性肾结石应用ESWL治疗效果还不理想... 自1988年我国开始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尿路结石后,以往应用开放性手术治疗肾结石的传统模式起了极大变化,ESWL已成为治疗泌尿系结石的重要方式,但肾的巨大结石、多发结石、铸形结石等复杂性肾结石应用ESWL治疗效果还不理想,或者严重并发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肾结石 腔内碎石术 治疗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正会 俞世成 李恭会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3期1-4,共4页
上尿路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其手术治疗方法在近十年来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腔内碎石术包括输尿管硬镜碎石术、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和经皮肾镜碎石术,已经成为上尿路结石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不仅在大型三甲医院广泛开展,基层医院也在如火... 上尿路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其手术治疗方法在近十年来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腔内碎石术包括输尿管硬镜碎石术、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和经皮肾镜碎石术,已经成为上尿路结石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不仅在大型三甲医院广泛开展,基层医院也在如火如荼地学习.感染性休克是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极高.早期、有效的综合治疗是降低感染性休克死亡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碎石术 上尿路结石 感染性休克 治疗方法 经皮肾镜碎石 输尿管硬镜 输尿管软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J管在输尿管腔内碎石术中的应用及并发症
16
作者 王穗青 严共全 黄海涛 《海南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双J管内引流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对207例输尿管腔内碎石术中应用双J管内引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J管内引流与支撑效果良好。置管后主要并发症为血尿、尿路感染、双J管移位、管周及管腔结石生成、双J管... 目的探讨应用双J管内引流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对207例输尿管腔内碎石术中应用双J管内引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J管内引流与支撑效果良好。置管后主要并发症为血尿、尿路感染、双J管移位、管周及管腔结石生成、双J管堵塞及拔管后输尿管狭窄。结论双J管具有内支架和内引流的双重作用,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可靠,缩短了住院时间。置管后出现的并发症一般较轻,正确置管,适时拔管,及时处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 腔内碎石术 双J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线双J管在老年男性经尿道腔内碎石术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建文 刘春晓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9-341,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留置带线双J管(术后通过预留线拔管)在老年男性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老年男性输尿管结石患者,按手术时间先后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在完成钬激光碎石操作后,A组术中放置带线双J管,术... 目的探讨术中留置带线双J管(术后通过预留线拔管)在老年男性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老年男性输尿管结石患者,按手术时间先后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在完成钬激光碎石操作后,A组术中放置带线双J管,术后通过牵拉预留线拔管;B组术中放置不带线双J管,术后通过膀胱镜拔管。观察两组留管期间就排尿症状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拔管时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以及恢复正常排尿所需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构成、结石直径、手术完成时间、结石一期清除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留管期间两组患者就排尿症状的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出现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等下尿路刺激症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均顺利拔管,B组中4例患者因前列腺增生、尿路狭窄等原因,膀胱镜拔管不成功(失败率10.0%),A组拔管成功率高于B组。取管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恢复正常排尿所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的老年男性患者术中应用带线双J管,留管期间并不影响生活质量,不增加并发症,可提高成功率,减轻取管时的疼痛,更快地恢复正常排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经尿道腔内碎石术 双J管 下尿路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术前及围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标准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晓丽 王江华 尹东锋 《中国药师》 CAS 2021年第5期893-897,共5页
目的:建立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术前及围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标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参考相关指南、共识及相关文献,建立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术前及围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标准,对我院2019年7月1日~12月31日行腔... 目的:建立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术前及围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标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参考相关指南、共识及相关文献,建立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术前及围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标准,对我院2019年7月1日~12月31日行腔内碎石术患者的基本情况、手术分类,术前及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品种、用法用量、给药时机、用药疗程、用药合理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2例腔内碎石术中清洁-污染手术42例(45.65%),污染手术50例(54.35%);术前应用抗菌药物41例(44.57%),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92例(100.00%),合理率分别为94.57%和64.13%。主要不合理类型为围术期给药时机不合理16例(18.47%),用药疗程不合理14例(17.39%),用法用量不合理7例(7.61%)。结论:我院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术前及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指征把握较好,但在用法用量、给药时机与用药疗程、联合用药等方面存在不合理之处,仍有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碎石术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标志物对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云梦 叶军明 叶启航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5期458-462,共5页
上尿路腔内碎石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方式,因其创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逐渐成为治疗泌尿系结石的首选方法。然而,随着这一术式的广泛开展,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等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SIRS作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未... 上尿路腔内碎石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方式,因其创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逐渐成为治疗泌尿系结石的首选方法。然而,随着这一术式的广泛开展,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等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SIRS作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未给予积极治疗,会导致机体炎症反应失控和重要脏器损害。在全身炎症反应阶段,体内的多种炎症指标会发生急剧变化,不同时期血液中的炎症标志物的含量差异巨大。对这些指标的准确检测将有助于早期干预SIRS,避免严重的实质器官损伤,对改善接受上尿路腔内碎石术患者整体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关于单一指标和多种指标联合的预测效果未有明确报道;同时,联合预测时选择恰当且合适的炎症指标也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因此,本文旨在探讨炎症标志物对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SIRS发生的预测价值,以期为选择合适的炎症指标准确监测术后SIRS的发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标志物 上尿路腔内碎石术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压弹道腔内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98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崔熙军 詹志芳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2期84-85,共2页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腔内碎石技术包括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和微造瘘经皮肾顺行输尿管镜碎石术(mPCNL)为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提供了安全和微创的入路,目前已作为多数输尿管结石择期治疗的首选。在大多数的文献中,...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腔内碎石技术包括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和微造瘘经皮肾顺行输尿管镜碎石术(mPCNL)为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提供了安全和微创的入路,目前已作为多数输尿管结石择期治疗的首选。在大多数的文献中,输尿管镜下碎石被认为是一种在麻醉下进行的能够“一步到位”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治疗;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方法尚有争议,多数主张首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上段结石 腔内碎石术 治疗方法 气压弹道 输尿管镜碎石 输尿管中下段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 输尿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