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归脾汤合四逆散联合针刺治疗脾虚肝旺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临床研究
1
作者 张哲 赵文鸽 +1 位作者 甘琳琳 孙莹莹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5期28-32,共5页
目的:观察归脾汤合四逆散联合针刺治疗脾虚肝旺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脾虚肝旺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7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研究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归脾汤合四逆散联合针刺治疗脾虚肝旺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脾虚肝旺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7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归脾汤合四逆散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耶鲁综合抽动症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及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YGTSS总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γ-氨基丁酸(GAB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GABA水平高于对照组,DA、N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合四逆散联合针刺治疗脾虚肝旺型小儿多发性抽动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儿抽动症状,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脾虚肝旺型 四逆散 针刺 耶鲁综合抽动症严重程度量表 神经递质
原文传递
加味益脾镇惊散治疗脾虚肝旺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欧阳琦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期143-146,共4页
目的 探讨加味益脾镇惊散应用于脾虚肝旺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附属均安医院2019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80例脾虚肝旺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 探讨加味益脾镇惊散应用于脾虚肝旺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附属均安医院2019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80例脾虚肝旺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加味益脾镇惊散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维生素D和钙剂治疗。治疗8周后,对比2组患儿的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25-(OH)-D、钙、血清碱性磷酸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磷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食少纳呆和精神症状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益脾镇惊散治疗脾虚肝旺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效果较好,血清磷、食少纳呆、精神症状改善较为明显,建议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益镇惊散 脾虚肝旺型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中医证候积分 血清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中汤对脾虚肝旺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幼鼠胃肠动力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邵征洋 周红 +2 位作者 詹璐 连俊兰 徐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26-529,I0002,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调中汤对脾虚肝旺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幼鼠胃肠动力的影响,探讨调中汤对脾虚肝旺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将清洁级SD幼鼠36只,日龄21~28 d,体质量50~70 g,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调中汤高剂... 目的:通过观察调中汤对脾虚肝旺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幼鼠胃肠动力的影响,探讨调中汤对脾虚肝旺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将清洁级SD幼鼠36只,日龄21~28 d,体质量50~70 g,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调中汤高剂量组、调中汤中剂量组、调中汤低剂量组、多潘立酮组(西药组)。幼鼠在购入后适应环境喂养1周,正常喂养,第2周开始,除对照组每日常规饲养不予造模外,其余组采用不规则喂养、饮用4℃冰水及夹尾刺激法造模。造模成功后,从造模后第7天开始用药,持续给药14 d。各组幼鼠在末次给药前12 h禁食(自由饮水),1 min内处死动物,同时取出胃及小肠。计算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速度。结果:调中汤高、中、低剂量组幼鼠胃排空率明显升高,较模型组比较(P<0.01);调中汤高剂量组能明显促进幼鼠小肠推进比,与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成功建立脾虚肝旺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幼鼠模型,并观察到调中汤能明显提高脾虚肝旺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幼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速度。与西药组比较,调中汤高剂量组效果更好。说明提高幼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比是调中汤治疗脾虚肝旺型FD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中汤 脾虚肝旺型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排空率 小肠推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胃汤治疗小儿脾虚肝旺型厌食症55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奕 崔霞 王素梅 《中医儿科杂志》 2006年第6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和胃汤治疗小儿脾虚肝旺型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55例脾虚肝旺型厌食症患儿,用和胃汤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对其主要症状进行评分,并统计其疗效。结果:治疗后患儿主要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治疗后积分与治疗前比较P<0... 目的:探讨和胃汤治疗小儿脾虚肝旺型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55例脾虚肝旺型厌食症患儿,用和胃汤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对其主要症状进行评分,并统计其疗效。结果:治疗后患儿主要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治疗后积分与治疗前比较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总有效率为94.5%。结论:和胃汤对脾虚肝旺型厌食症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胃汤 厌食症 脾虚肝旺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埋线治疗脾虚肝旺型抽动症21例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晨瑶 《浙江中医杂志》 2015年第5期379-379,共1页
笔者自2012年5月~2014年11月运用穴位埋线治疗小儿抽动症21例,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穴位埋线 抽动症 脾虚肝旺型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健儿汤治疗脾虚肝旺型佝偻病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马效东 武晨亮 《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 2011年第7期340-340,共1页
目的:观察参芪健儿汤治疗脾虚肝旺型佝偻病的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脾虚肝旺型佝偻病患儿39例;治疗组口服参芪健儿汤治疗脾虚肝旺型佝偻病患儿37例,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6%)明显高于对照组(71.8%),... 目的:观察参芪健儿汤治疗脾虚肝旺型佝偻病的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脾虚肝旺型佝偻病患儿39例;治疗组口服参芪健儿汤治疗脾虚肝旺型佝偻病患儿37例,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6%)明显高于对照组(71.8%),且差异有显著性(P<O.01)。结论参芪健儿汤治疗脾虚肝旺型佝偻病是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健儿汤 脾虚肝旺型 佝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君子汤加味对脾虚肝旺型厌食症患儿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智军 代杨静 朱小庆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639-1640,共2页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加味对脾虚肝旺型厌食症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脾虚肝旺型厌食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加用四君子汤加味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加味对脾虚肝旺型厌食症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脾虚肝旺型厌食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加用四君子汤加味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营养指标、血清学指标变化并比较。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食欲不振、性燥易怒、乏力气短、大便不调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治疗末以上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学指标上,两组治疗4周后神经肽Y、促人生长激素腺释放肽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升高,瘦素则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治疗末瘦素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余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营养指标上,两组治疗4周后白蛋白、血Ca^(2+)、BMI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治疗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君子汤加味能增进脾虚肝旺型厌食症食欲、食量,能改善营养状况,降低瘦素,提高神经肽Y、促人生长激素腺释放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君子汤 脾虚肝旺型 厌食症 神经肽Y 促人生长激素腺释放肽 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哌啶醇片联合抽动宁颗粒对脾虚肝旺型小儿抽动症血清总IgE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代卫锋 韩雪 《亚太传统医药》 2018年第4期171-172,共2页
目的:观察氟哌啶醇片联合抽动宁颗粒对脾虚肝旺型小儿抽动症患儿血清总IgE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184例脾虚肝旺型小儿抽动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 目的:观察氟哌啶醇片联合抽动宁颗粒对脾虚肝旺型小儿抽动症患儿血清总IgE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184例脾虚肝旺型小儿抽动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抽动宁颗粒,持续3个月。观察两组疗效,记录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清总IgE水平和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各项(抽动类型、抽动频度、抽动强度、复杂程度、干扰程度)评分差异。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血清总IgE阳性率和YGTSS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哌啶醇片联合抽动宁颗粒治疗脾虚肝旺型小儿抽动症,可有效降低血清总IgE水平、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病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啶醇片 抽动宁颗粒 脾虚肝旺型 小儿抽动症 血清总I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平肝汤配合西药治疗脾虚肝旺型高血压病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9
作者 姜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42-45,共4页
研究高血压患者中,脾虚肝旺型服用健脾平肝汤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生活品质的影响。方法 于2021年09月--2022年09月就诊于本院52例脾虚肝旺型高血压患者作为治疗对象,根据患者采取的治疗措施而设置为西药组(予以单纯西药治疗)、中药... 研究高血压患者中,脾虚肝旺型服用健脾平肝汤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生活品质的影响。方法 于2021年09月--2022年09月就诊于本院52例脾虚肝旺型高血压患者作为治疗对象,根据患者采取的治疗措施而设置为西药组(予以单纯西药治疗)、中药组(予以西药治疗同时配合健脾平肝汤),各组分别26例。结果 中药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较西药组更高(P<0.05);中药组头重脚轻、胃口下降、烦躁易怒等症状评分较西药组更低(P<0.05)。结论 对于脾虚肝旺型高血压患者,采用西药降压治疗和服用健脾平肝汤,能够进一步增强医疗效果,减轻病症,提升生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肝旺型 高血压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中汤对脾虚肝旺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幼鼠胃动素、干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连俊兰 邵征洋 +2 位作者 周红 詹璐 张治国 《中华全科医学》 2016年第7期1214-1216,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调中汤对脾虚肝旺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幼鼠胃窦胃动素(MTL)、血清干细胞因子(SCF)的影响,探讨调中汤对脾虚肝旺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清洁级SD幼鼠36只,日龄21~28d,体重50~70 g,随机分为6组,每组6... 目的 通过观察调中汤对脾虚肝旺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幼鼠胃窦胃动素(MTL)、血清干细胞因子(SCF)的影响,探讨调中汤对脾虚肝旺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清洁级SD幼鼠36只,日龄21~28d,体重50~70 g,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调中汤高剂量组、调中汤中剂量组、调中汤低剂量组、多潘立酮组(西药组)。幼鼠在购入后适应环境喂养1周,正常喂养,第2周开始,除对照组每日常规饲养不予造模外,其余组采用不规则喂养、饮用4℃冰水及夹尾刺激法造模。造模成功后,从造模后第7天开始用药,持续给药14 d。各组幼鼠在末次给药前12 h禁食(自由饮水),腹腔静脉取血,分离血清,采用ELASE法用酶标分析仪检测SCF;取胃窦的胃壁全层一块,用免疫组化法测定MTL。结果 调中汤高、中剂量组均能提高幼鼠血清SCF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中汤高剂量组可以增加幼鼠胃窦MTL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建立脾虚肝旺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幼鼠模型,并观察到调中汤能明显提高脾虚肝旺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幼鼠血清SCF及胃窦MTL水平,说明上调MTL、SCF表达是调中汤治疗脾虚肝旺型FD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中汤 脾虚肝旺型 功能性消化不良 干细胞因子 胃动素
原文传递
补脾消积口服液联合小儿推拿治疗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症临床有效性研究
11
作者 常明 刘博 李卫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01-0005,共5页
本试验旨在分析补脾消积口服液联合小儿推拿在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症治疗方面的有效性。方法 挑选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这一段时间内本院就诊的肝旺脾虚型厌食症这一疾病的患儿72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6例患儿实施相应的小儿推拿,观察... 本试验旨在分析补脾消积口服液联合小儿推拿在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症治疗方面的有效性。方法 挑选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这一段时间内本院就诊的肝旺脾虚型厌食症这一疾病的患儿72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6例患儿实施相应的小儿推拿,观察组36例患儿则加用脾消积口服液治疗,诊治周期为4周。利用中医证候积分量表统计患儿诊治前后的主证和次证积分;酶联免疫吸附法被用来检测患儿血清中胃泌素(gastrin,GAS)和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含量;结束诊治后对各组患儿的诊治的满意度和总有效率予以对比。结果 中医证候的主、次证积分方面,两组厌食症患儿诊治前对比并无差异(P>0.05);两组患儿诊治后这些评分对比相较于诊治前出现了下降情况;且上述的积分改变幅度方面观察组患儿更高,差异明显(P<0.05)。血清里面的GAS和NPY具体浓度水平方面两组患儿诊治后全部出现了上升情况(P<0.05);且观察组患儿上述指标的浓度水平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明显(P<0.05)。诊治的总有效率以及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儿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0.05),分别为88.89%和86.11%。结论 补脾消积口服液可显著改善肝旺脾虚型厌食症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胃肠道运动,刺激患儿饮食,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厌食症 消积口服液 小儿推拿 治疗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肝旺脾虚型厌食症4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连俊兰 邵征洋 +1 位作者 陈颖 詹璐 《中医儿科杂志》 2013年第3期18-19,共2页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肝旺脾虚型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四逆散加味,对照组给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观察2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患儿食欲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65.0%,2组比...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肝旺脾虚型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四逆散加味,对照组给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观察2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患儿食欲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6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1周及2周食欲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四逆散加味治疗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厌食症 四逆散加味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白干蟾汤治疗小儿脾虚肝旺型嗜异症77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春光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9年第1期160-160,共1页
小儿嗜异症是一种儿童心理、情绪、行为异常性疾病,作者近3年来运用中医辩证治疗方法,应用青白干蟾汤治疗小儿脾虚肝旺型嗜异症77例取得了良好疗效。
关键词 脾虚肝旺型 治疗方法 疗效观察 嗜异症 小儿 干蟾 儿童心理 中医辩证
原文传递
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症24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俊亮 潘奔前 叶伟成 《湖南中医杂志》 2012年第3期62-63,共2页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治疗组给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总积分、证候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治疗组给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总积分、证候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厌食症 中医药疗法 四君子汤
原文传递
穴位埋线治疗儿童脾虚肝旺型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NSE水平的影响
15
作者 金玉晶 葛国岚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61-1265,共5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儿童脾虚肝旺型抽动障碍(T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脾虚肝旺型抽动障碍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34例,脱落3例、剔除1例)。观察组采用穴位埋...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儿童脾虚肝旺型抽动障碍(T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脾虚肝旺型抽动障碍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34例,脱落3例、剔除1例)。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穴取百会及双侧合谷、太冲、脾俞、肝俞、曲池、足三里等,每4周治疗1次;对照组口服盐酸硫必利片治疗,每日2次。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血清NSE水平,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除对照组YGTSS发声抽动评分外,两组患儿YGTSS各项评分及总分、血清NS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患儿YGTSS各项评分及总分、血清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9%(29/33),高于对照组的76.7%(23/30,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脾虚肝旺型T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降低患儿YGTSS评分及血清NSE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脾虚肝旺型 穴位埋线 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原文传递
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50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信利 《浙江中医杂志》 2010年第5期340-340,共1页
关键词 小儿厌食 加味痛泻要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泻要方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肝旺脾虚型胃溃疡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海澄 《内蒙古中医药》 2018年第9期62-63,共2页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肝旺脾虚型胃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痛泻要方治疗,观察疗效。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肝旺脾虚型胃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痛泻要方治疗,观察疗效。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Hp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痛泻要方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肝旺脾虚型胃溃疡,可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痛泻要方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肝理脾汤加减方联合刺四缝穴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梁妙珍 李雪娇 +1 位作者 陈丽军 林晓洁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05-109,共5页
【目的】观察缓肝理脾汤加减方(由茯神、白芍、白术、制远志、石菖蒲、郁金等中药组成)联合刺四缝穴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脾虚肝旺型抽动障碍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硫必利片的... 【目的】观察缓肝理脾汤加减方(由茯神、白芍、白术、制远志、石菖蒲、郁金等中药组成)联合刺四缝穴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脾虚肝旺型抽动障碍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硫必利片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缓肝理脾汤加减方联合刺四缝穴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的抽动肌群、抽动频度、抽动强度、复杂程度及干扰程度等各项抽动症状评分及其总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57%(31/35),对照组为68.57%(24/3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卡方检验)和总体疗效(秩和检验)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症状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儿YGTSS的抽动肌群、抽动频度、抽动强度、复杂程度及干扰程度等各项抽动症状评分及其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安全性方面,治疗过程中,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1/35),对照组为8.57%(3/3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低于对照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缓肝理脾汤加减方联合刺四缝穴治疗脾虚肝旺型抽动障碍患儿临床疗效确切,其疗效优于西药盐酸硫必利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抽动障碍 脾虚肝旺型 汤加减方 四缝穴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调肝理脾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邓家琳 尹丹 《湖南中医杂志》 2018年第11期12-14,共3页
目的:观察调肝理脾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虚肝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厌食症(脾虚肝旺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方调肝理脾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调肝理脾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虚肝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厌食症(脾虚肝旺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方调肝理脾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 0%,对照组为86. 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主要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调肝理脾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虚肝旺型)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厌食症 脾虚肝旺型 中西医结合疗法 颗粒
原文传递
从脾分型论治溃疡性结肠炎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茂富 《中国乡村医药》 2011年第5期43-43,共1页
近年来,笔者从脾分型论治溃疡性结肠炎,获得较满意疗效,现将临证体会介绍如下:1分型治疗1.1脾虚肝旺型主证: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发作。时作时止,每因情绪波动发作或加重。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脾虚肝旺型 论治 治疗 情绪波动 发作 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