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肠道菌群理论探讨从脾胃论治儿童白癜风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陈韵瑶
石全
范立鑫
成传立
-
机构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湖北省中医院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
-
出处
《现代中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41-44,共4页
-
文摘
白癜风为一类色素脱失性疾病,在治疗临床上易诊难治,西医对其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传统中医认为,白癜风主因气血失和,脉络瘀阻所致。由于儿童“脾常不足”的生理特性,儿童白癜风患儿脾胃虚弱证较成人为多见,并且与肠道菌群的功能有一定的联系。结合文献资料及临床经验分析,健脾类中药可通过影响肠道菌群改善胃肠功能紊乱、促进有益菌生长从而影响白癜风的发展进程。
-
关键词
儿童白癜风
肠道菌群
脾胃功能失常
健脾法
-
分类号
R244.1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
-
题名脾胃一乱百病乃生
- 2
-
-
作者
王宏伟
-
机构
淄博市第七人民医院
-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4-84,共1页
-
-
关键词
脾胃功能失常
脏腑气血
气血生化之源
功能正常
运化功能
后天之本
阴阳平衡
健康长寿
阴平阳秘
腐熟
-
分类号
R259.8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271.105
[医药卫生—中医妇科学]
-
-
题名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辨治初探
被引量:33
- 3
-
-
作者
杨文军
庄严
-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出处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275-276,共2页
-
-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病机
辨证论治
脾胃功能失常
痰浊
瘀血
-
分类号
R259.8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胃不和则卧不安”在失眠症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 4
-
-
作者
霍正强
张瑾
杨雪军
杨耀忠
何立群
沈庆法
-
机构
上海市宝山区泗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出处
《新中医》
CAS
2014年第7期9-12,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273731)
-
文摘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证,病因很多。"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论,后世医家对其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诸多方面不断继承、深化和发展,成为失眠证治一大方法。本文从理论、临床、实验方面对"胃不和则卧不安"这一经典理论进行梳理,探讨其辨治失眠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今后深入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
关键词
失眠症
胃不和则卧不安
脾胃功能失常
综述文献
-
分类号
R256.2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开胃汤可治疗顽固性厌食症
- 5
-
-
作者
赵伟红
-
机构
吉林省永吉县医院中医科
-
出处
《求医问药》
2008年第10期43-43,共1页
-
文摘
厌食症是指患者长期食欲不振、不思饮食,甚至拒食的一种病症。该病患者常伴有形体消瘦、体重减轻、面色少华、疲倦乏力等症状。现代医学认为,顽固性厌食症多与患者的下丘脑病变有关。中医认为,厌食症是由于患者的脾胃功能失常所致。《内经》中记载:“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所谓胃气就是指饥饿感。人若没有饥饿感,就不能正常地进食,进而可导致机体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
关键词
厌食症
顽固性
有胃气则生
治疗
胃汤
脾胃功能失常
下丘脑病变
食欲不振
-
分类号
R272.605
[医药卫生—中医儿科学]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中药内服配合熏洗治疗睑缘炎体会
被引量:4
- 6
-
-
作者
何琳华
于文洲
-
机构
山东中医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出处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第5期503-503,共1页
-
文摘
睑缘炎属中医“睑弦赤烂”范畴,发于上、下睑弦,其部位为五轮中的肉轮,内应脾胃,故脾胃功能失常者常患。若饮食不节,或过食辛辣甜腻之品,致使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蕴,复受风邪,风、湿、热邪搏结于睑弦则易发生。笔者治疗睑缘炎1例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
关键词
熏洗治疗
睑缘炎
中药内服
脾胃功能失常
睑弦赤烂
饮食不节
脾胃运化
湿热内蕴
-
分类号
R249.7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霰粒肿治验举隅
被引量:1
- 7
-
-
作者
曹乐君
于文洲
-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出处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1期60-60,共1页
-
文摘
霰粒肿是由于脂质类物质在Zeis腺和睑板腺内积存,挤压邻近组织并引发的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属中医“睥生痰核”范畴,发于上下眼睑,其部位为五轮中的肉轮,内应脾胃,故脾胃功能失常者常患。小儿脾胃功能不全如母乳喂养不当,或饮食不节,或过食辛散生冷甜腻之品,致使脾胃运化失常,湿热蕴结,湿停痰生,阻于经络,上乘胞睑而则易发生。笔者治疗霰粒肿l例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
关键词
霰粒肿
脾胃功能失常
治验
肉芽肿性炎症
母乳喂养不当
Zeis腺
邻近组织
功能不全
-
分类号
R249.7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艾灸可治妊娠呕吐
被引量:1
- 8
-
-
作者
蔡晓刚
-
出处
《家庭医学(上半月)》
1996年第20期7-7,共1页
-
文摘
妊娠呕吐采用简便、易行、安全、经济的艾灸法治疗,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根据中医针灸学理论及妊娠呕吐的发病机理,采用以三阴交(在内踝高点直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处取之)、关元(在肚脐直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之)为主穴;脾胃虚弱型(妊娠以后恶心呕吐,口淡或呕吐清涎,神疲思睡,舌淡苔白,脉缓滑无力等)者加足三里(在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取穴);脾肝不和型(妊娠初期呕吐酸水或苦水。
-
关键词
妊娠呕吐
艾灸
妊娠初期
发病机理
三阴交穴
犊鼻穴
脾胃功能失常
胫骨内侧
足三里穴
中医针灸学
-
分类号
R24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
-
题名治贫血重在健脾益肾
- 9
-
-
-
出处
《当代护士(中旬刊)》
1996年第7期18-18,共1页
-
文摘
小儿贫血,中医辩证为脾肾两虚,气血不中。中医理论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为生化气血之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同完成消化吸收的任务。若脾胃功能失常,则气血失其生化之源以致血少气衰而成贫血。 小儿贫血主要是饮食不平衡,营养不良而影响小儿吸收功能障碍而导致的。
-
关键词
健脾益肾
小儿贫血
脾肾两虚
中医理论
脾胃功能失常
吸收功能障碍
营养不良
中医辩证
健脾生血冲剂
气血之源
-
分类号
R272
[医药卫生—中医儿科学]
-
-
题名异常味觉临证一得
- 10
-
-
作者
樊新珍
-
机构
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
-
出处
《光明中医》
2007年第12期57-58,共2页
-
-
关键词
异常味觉
脾胃功能失常
脏腑病变
治疗方法
-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女性难启齿的苦恼——阴吹
- 11
-
-
作者
刘昌清
-
出处
《家庭中医药》
1996年第5期16-16,共1页
-
文摘
尊敬的钟大夫: 我今年29岁,半年前初产一男婴,第二产程较长。此后不久出现阴道经常有气排出,状如放屁,有时声音较响,自己无法控制。初不肯告人,亦不敢会客,后越发越频,每日可发数十次,发则连续不断,气出有声,然无秽臭。我平素身体较虚弱,月经18岁初潮,经量较多,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经检查无阴道直肠瘘存在。请问我这是得了什么病?该如何治疗呢?
-
关键词
阴吹
女性
胃气下泄
第二产程
脾胃功能失常
腑气不通
大便秘结
调理脾胃
坐浴熏洗
无阴道
-
分类号
R271.1
[医药卫生—中医妇科学]
-
-
题名羞于启齿的“阴吹”病
- 12
-
-
作者
万青
-
出处
《医药与保健》
2001年第9期43-43,共1页
-
-
关键词
阴吹
胃气下泄
精神抑郁
柴胡疏肝散加减
气机不畅
脾胃功能失常
大承气汤
神经官能症
调理脾胃
辩证施治
-
分类号
R172
[医药卫生—妇幼卫生保健]
-
-
题名中医治疗口味异常法
- 13
-
-
作者
蔡秀芳
-
出处
《医药与保健》
1997年第4期4-4,共1页
-
文摘
中医治疗口味异常法文/蔡秀芳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的口味会发生异常变化,如口苦、口甜、口淡等。为了消除异常口味,有的人采用多饮水或多漱口的方法,但效果多不佳,这是什么缘故呢?中医认为,口味的正常与否主要取决于心、脾两脏的功能。《内经》说:“山气通于舌,心...
-
关键词
中医治疗
口味异常
口腔卫生
水煎服
知柏地黄汤
脾胃功能失常
藿朴夏苓汤
四君子汤加减
大便干结
气阴两虚
-
分类号
R256.39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血虚体质 补血养血
- 14
-
-
作者
白钰
-
出处
《养生月刊》
2014年第12期1098-1099,共2页
-
文摘
中医学认为,血虚是指体内血液相对不足,肢体、脏腑、五官、百脉失于濡养而出现的种种表现。血液相对不足可由失血过多.或久病阴血虚耗,或脾胃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血液等所致。血虚体质多见于妇女,或者久病及素体虚弱之人。时下正是冬令进补的时节,通过起居、饮食的调养,能起到补血养血,改善体质的作用。
-
关键词
血虚体质
补血养血
脾胃功能失常
血液相
失血过多
水谷精微
冬令进补
中医学
-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