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脾动脉介入治疗脾肿大并重度脾亢进病人的护理
1
作者 李晓珍 贺彩玲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第3期168-169,共2页
目的:探讨脾肿大并重度脾亢进病人脾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脾肿大并重度脾亢进病人采用脾动脉介入治疗,观察其护理。结果:治疗后贫血改善10例,脾脏明显缩小10例,无严重并发症,有效率为100%。讨论:脾动脉介入治疗加上术前... 目的:探讨脾肿大并重度脾亢进病人脾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脾肿大并重度脾亢进病人采用脾动脉介入治疗,观察其护理。结果:治疗后贫血改善10例,脾脏明显缩小10例,无严重并发症,有效率为100%。讨论:脾动脉介入治疗加上术前心理护理、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对脾肿大并重度脾亢进病人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大并重度脾亢进 动脉介入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脾亢进62例脾脏介入治疗疗效观察
2
作者 袁效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15期1863-1864,共2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肝硬化合并脾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1年间收治的62例肝硬化合并脾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介入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62例患者术后40d彩色B超检查提示脾栓塞区域内无血流通过,手...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肝硬化合并脾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1年间收治的62例肝硬化合并脾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介入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62例患者术后40d彩色B超检查提示脾栓塞区域内无血流通过,手术均告成功。术后14d、30d、60d患者的RBC、WBC及PLT均较治疗前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例患者出现腹痛,1例患者出现肺部炎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8%。结论:介入脾动脉栓塞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在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方面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操作简便等优点,同时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脾功能亢进和门静脉高压。因此,PSE是一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的非手术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脾亢进 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肽ɑ1用于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脾亢进消除后治疗的价值分析
3
作者 张明宵 申冀阳 蒋梦园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1192-1194,1197,共4页
目的分析胸腺肽ɑ1用于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脾亢进消除后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16例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所有患者均消除脾亢进并发症,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和护理,其... 目的分析胸腺肽ɑ1用于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脾亢进消除后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16例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所有患者均消除脾亢进并发症,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和护理,其中观察组另外采用胸腺肽ɑ1进行治疗。分析胸腺肽ɑ1在治疗中的作用。结果治疗2年后,对照组HCV-RNA水平下降幅度微小,和治疗前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大,和治疗前以及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hild-Pugh评分上,两组经治疗后均得以较大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较大(P<0.05);在HCV-RNA转移率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年后,两组的肝功能指标以及肝纤维指标均具有明显改善(P<0.05),在改善程度上,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表现出良好的耐受力,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胸腺肽ɑ1可改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脾亢进消除后患者的肝功能以及肝纤维化指标,且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肝硬化 失代偿期 脾亢进 肝功能 胸腺肽ɑ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切除对肝豆状核变性脾功能亢进病人肝功能改善的实验室指标分析
4
作者 陆雅春 孙泰 +3 位作者 朱俊 张波克 刘漪 周导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105-1110,共6页
目的:探讨脾脏切除对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WD)脾功能亢进(脾亢)病人肝功能的影响。方法:97例WD病人作为病例组,依据腹部二维彩超和血小板计数(PLT)将其分为脾正常组、脾大组、脾亢组,同期31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 目的:探讨脾脏切除对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WD)脾功能亢进(脾亢)病人肝功能的影响。方法:97例WD病人作为病例组,依据腹部二维彩超和血小板计数(PLT)将其分为脾正常组、脾大组、脾亢组,同期31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组间肝功能各项指标差异。28例脾亢进病人进行了脾切除手术,比较术前和术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差异。结果:除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和乳酸脱氢酶(LDH)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肝功能指标在各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脾正常组中总胆汁酸(TBA)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升高,前白蛋白(PA)和血红蛋白(Hb)降低;与脾正常组比较,脾大组中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腺苷脱氨酶(ADA)、凝血酶原时间(PT)、APTT升高,PA、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N)、PLT降低;与脾大组比较,脾亢组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DBIL、TBA、ADA、PT、APTT、凝血酶时间(TT)升高,PA、FN、总胆固醇(T-CHO)、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Hb、PLT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D脾亢病人脾切除术后14 d TBIL、DBIL、IBIL、TBA、ADA、PT、APTT和TT水平较术前下降,总蛋白、白蛋白、FN、T-CHO、WBC、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m-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LDH水平较术前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WD病人脾切除术后肝脏合成功能与肝脏代谢功能均显著改善。排除手术创伤短期因素,肝细胞损伤及膜通透性也有所好转,脾脏切除术可以显著改善WD脾亢病人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肝功能指标 脾亢进 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功能亢进症的脾动脉栓塞治疗 被引量:44
5
作者 宋国红 邹丽莉 程永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51-153,共3页
关键词 功能亢进 动脉栓塞 介入治疗 外周血象 明胶海绵颗粒 门静脉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次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青少年脾功能亢进 被引量:8
6
作者 刘端 邵江 +8 位作者 陈宇 刘暴 宋晓军 陈跃鑫 刘昌伟 叶炜 曾嵘 刘志丽 郑月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4-200,共7页
目的研究分次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治疗青少年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男性3例、女性5例)青少年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分期PSE治疗的效果,患者经2~3次的PSE手术治疗,每次间隔1~2个月。术后长期随访。结果无术后死亡... 目的研究分次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治疗青少年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男性3例、女性5例)青少年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分期PSE治疗的效果,患者经2~3次的PSE手术治疗,每次间隔1~2个月。术后长期随访。结果无术后死亡;无感染性休克、脾脓肿或脾破裂等并发症;术后均出现疼痛与发热,经对症治疗后缓解;2例术后出现少量局灶性胸腔积液,经保守治疗后缓解。所有患者术后血小板、白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加,并在随访中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应用分次PSE手术方式治疗青少年脾功能亢进,可有效缩小增大的脾脏,缓解脾功能亢进症,并避免患者因一次性栓塞脾组织过多而出现的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亢进 部分动脉栓塞 血小板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症 被引量:7
7
作者 秦建平 蒋明德 +4 位作者 汪庆华 李小安 曾维政 徐辉 顾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7期860-861,共2页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PSE)后的并发症的发生和处理。方法:21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症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PSE。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术后定期复查血常规,用彩色多普勒测定其...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PSE)后的并发症的发生和处理。方法:21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症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PSE。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术后定期复查血常规,用彩色多普勒测定其脾脏长径,厚度及门脉主干及脾静脉内径,观察并发症。结果:术后外周血细胞显著回升,WBC(×10~9/L^(-1))为治疗前2.257±0.556,治疗1mo后为5.371±0.678,(P<0.01);脾脏回缩(P<0.01)脾脏最大长径(cm)及脾脏厚度(cm)分别为治疗前:17.852±2.705,6.995±1.099,治疗后13.395±2.483,4.786+0.657。门脉主干及脾静脉内径缩小(P<0.01),门脉主干内径(cm)、肝侧脾静脉内径(cm)、脾侧脾静脉内径(cm)分别为治疗前1.619+0.189,1.338±0.222,1.114±0.203,治疗后变为1.343±0.172,1.019±0.160,0.829±0.162。术后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18例栓塞面积在40-60%,2例出现并发症(11.1%);3例栓塞面积60-80%左右,均出现并发症(100%)。并发症包括胸水、腹水、顽固性呃逆、左下肺炎、膈下脓肿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与栓塞面积密切相关(P<0.01)。结论:PSE能有缓解患者的脾功能亢进及降低门脉高压,掌握合适的栓塞面积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加强抗炎及对症处理可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治疗 肝硬化 门脉高压 功能亢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功能亢进症治疗进展 被引量:19
8
作者 刘雪莲 杨见权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82-384,共3页
脾功能亢进症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导致脾功能亢进症的病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为肝硬化。随着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患者数量的逐年增多,脾功能亢进症的治疗逐渐被认识和重视。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分别从内科治疗、脾切除术、肝... 脾功能亢进症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导致脾功能亢进症的病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为肝硬化。随着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患者数量的逐年增多,脾功能亢进症的治疗逐渐被认识和重视。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分别从内科治疗、脾切除术、肝移植术、脾动脉栓塞术、射频及微波热消融术和高强度聚焦超声等角度对脾功能亢进症的治疗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功能亢进 热消融术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对35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部分脾栓塞术后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萧焕明 池晓玲 +2 位作者 陈培琼 田广俊 陈洁真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于减少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把70例确诊为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症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治疗组35例,2组均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照组术后常规予以护肝、抗感染治...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于减少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把70例确诊为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症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治疗组35例,2组均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照组术后常规予以护肝、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方法治疗。疗程均为10d。结果:治疗组患者在部分脾栓塞术后发热、腹痛、乏力、纳差等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持续时间短,白细胞及血小板回升速度快,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药方法能有效地减少部分脾栓塞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功能亢进 栓塞术后 四黄水蜜膏 外敷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亢进30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伯帆 赵宏 +1 位作者 乔强 张岚岚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11期1343-1344,共2页
目的:探讨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亢进症的新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0例(男23例;女7例;)患肝硬化脾功亢进患者在DSA下行经皮股动脉穿刺,先行脾动脉造影,然后超选择行脾动脉栓塞至血流明显减慢为止.结果:2wk后复查血象、白细胞和血小板均... 目的:探讨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亢进症的新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0例(男23例;女7例;)患肝硬化脾功亢进患者在DSA下行经皮股动脉穿刺,先行脾动脉造影,然后超选择行脾动脉栓塞至血流明显减慢为止.结果:2wk后复查血象、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显著增高,血色素无明显改变.超声显示术后2-3d脾脏因瘀血、肿胀增大,以后脾体积显著缩小:脾厚缩至术前67.5%,脾肋下长度缩至术前51.9%.术后临床出现轻度纳差,脾区疼痛、发热.结论:脾栓塞术可以很好的改善肝硬化脾功亢进降低门静脉压力,达到手术切脾的临床疗效并弥补手术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性动脉栓塞 治疗 肝硬化 功能亢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钱小星 杨春建 +3 位作者 刘咸罗 吴茂松 陈克辉 胡钢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49-450,共2页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合并脾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门脉高压合并脾功能亢进症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观察术前和术后血象变化情况。结果 21例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患者术前、术后7d、15d和3个月,白细胞...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合并脾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门脉高压合并脾功能亢进症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观察术前和术后血象变化情况。结果 21例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患者术前、术后7d、15d和3个月,白细胞计数分别为3.46±1.55×109/L、8.02±4.09×109/L、5.64±2.16×109/L和6.95±2.62×109/L,血小板计数分别为42.3±21.91×109/L、102.33±34.97×109/L、137.37±17.27×109/L和179.8±45.73×109/L,术后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与术前比较有明显升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红细胞计数术后与术前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门脉高压症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血细胞计数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亢进 门脉高压 部分动脉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直线切割闭合器行腹腔镜原位脾切除术治疗儿童血液病所致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建尧 劳京 +6 位作者 王焕生 罗玉 郑粤兰 刘冬 郭敬杰 麻晓鹏 王斌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7期617-621,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直线切割闭合器行腹腔镜原位脾切除术治疗儿童血液病所致脾功能亢进的优势、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因血液病所致脾功能亢进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32例,其中男13例,... 目的探讨应用直线切割闭合器行腹腔镜原位脾切除术治疗儿童血液病所致脾功能亢进的优势、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因血液病所致脾功能亢进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32例,其中男13例,女19例,年龄5~16岁;包括地中海贫血28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4例。18例行传统腹腔镜下分束结扎脾蒂脾切除术(传统组),14例应用直线切割闭合器行腹腔镜下原位脾切除术(原位切闭器组)。比较两组患儿围手术期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32例患儿中,2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儿合并胆总管急性梗阻,行禁食、胃肠减压及抑酸抑酶好转,1个月后行脾切除手术治疗;其余3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患儿。围手术期,腹腔镜原位脾切除术组术后住院时间[(5.2±1.5)d]较传统组[(7.1±1.3)d]明显缩短(P<0.05),而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2.3±0.1)d比(2.1±0.8)d]、术后进食时间[(2.7±0.9)d比(2.2±0.2)d]、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2.1±0.4)d比(2.4±0.3)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原位脾切除术组较传统组手术时间[(89±13)min比(192±26)min]、术中出血量[(18±2.6)mL比(51±2.8)mL]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发现:腹腔镜原位脾切除术组血红蛋白术前(76.21±5.5)g/L,术后1周(86.88±3.2)g/L,术后1个月(89.12±5.6)g/L,术后6个月(97.27±4.27)g/L,术后1年(118.25±13.36)g/L;传统组血红蛋白术前(76.21±5.5)g/L,术后1周(86.88±3.2)g/L,术后1个月(89.12±5.6)g/L,术后6个月(97.27±4.27)g/L,术后1年(118.25±13.36)g/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原位脾切除术组血小板术前(435.12±44.86)×10^(9)/L,术后1周(764.27±33.42)×10^(9)/L,术后1个月(531.75±31.48)×10^(9)/L,术后6个月(528.42±21.63)×10^(9)/L;传统组血小板术前(431.28±32.33)×10^(9)/L,术后1周(745.88±25.38)×10^(9)/L,术后1个月(532.89±21.12)×10^(9)/L,术后6个月(512.46±22.67)×10^(9)/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中2例曾于术中输注0.5 U的红细胞悬液。两组术后均无一例发生严重爆发性感染。传统组有1例形成门静脉血栓,经溶栓治疗后缓解。结论应用直线切割闭合器行腹腔镜原位脾切除术治疗儿童血液系统疾病所致脾功能亢进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术后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较传统腹腔镜手术有一定的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术/方法 腹腔镜检查 功能亢进/外科学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增强扫描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婧 朱辉 +1 位作者 梅浙川 佘朝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15-1418,共4页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在脾功能亢进症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脾功能亢进症患者HIFU治疗前后的MRI平扫和增强图像,观察病灶HIFU治疗前后的信号变化和强化特点。结果 HIFU治疗后脾脏靶区在T1WI上...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在脾功能亢进症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脾功能亢进症患者HIFU治疗前后的MRI平扫和增强图像,观察病灶HIFU治疗前后的信号变化和强化特点。结果 HIFU治疗后脾脏靶区在T1WI上无特异性,高、等、低信号区都可代表凝固性坏死;在T2WI上,凝固性坏死表现为低信号;增强扫描示靶区无强化,病灶范围较T1WI和T2WI广泛。结论 T2WI对脾亢HIFU消融脾脏后的凝固性坏死有较高的特异性;动态增强扫描可以敏感地反映HIFU消融靶区的血供情况及其强化特征。MRI是临床上HIFU治疗脾亢后随访监测病灶变化无创、有效的手段,能准确反应其组织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增强扫描 功能亢进 高强度聚焦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下消补四法组方对乙肝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症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拥泽 李永伟 +2 位作者 杨宏志 关卫兵 杨跃武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62-64,共3页
目的:清下消补四法组方对肝硬化患者脾脏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合并脾脏病变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25例;观察组予复方鳖甲软肝片及中医的清下消补四法组方治疗,对照组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 目的:清下消补四法组方对肝硬化患者脾脏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合并脾脏病变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25例;观察组予复方鳖甲软肝片及中医的清下消补四法组方治疗,对照组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常规:血小板(PLT)、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色素(HB),B超测脾脏长径、厚度、脾静脉直径(SPV),门静脉主干直径(MPV)。结果:早期肝硬化患者观察组治疗后脾脏长径、厚度、MPV均明显减少,PLT、WBC升高;而对照组则脾长径及门静脉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观察组对脾长径的改变较对照组显著(P<0.05),对门静脉的改变两组无显著性。两组对失代偿期肝硬化的脾脏病理及血常规改变无效,且对照组出现红细胞减少。结论:清下消补四法组方对早期肝硬化患者脾脏病变、脾功能亢进症有一定改善作用,但对失代偿期的脾亢无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亢进 清下消补法 血常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肝移植术后脾功能亢进的恢复 被引量:2
15
作者 蒋斌 宋世兵 +4 位作者 修典荣 杨晓霞 袁炯 王昌明 张同琳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 观察原位肝移植术后脾功能亢进 (脾亢 )的变化,探讨肝移植对脾亢的影响。方法 收集 2年半内接受肝移植手术、符合入选条件的 1 4例患者的资料,分析手术前后各时点的脾脏厚度,血小板 (PLT)和白细胞 (WBC)计数, 以及术后门静...   目的 观察原位肝移植术后脾功能亢进 (脾亢 )的变化,探讨肝移植对脾亢的影响。方法 收集 2年半内接受肝移植手术、符合入选条件的 1 4例患者的资料,分析手术前后各时点的脾脏厚度,血小板 (PLT)和白细胞 (WBC)计数, 以及术后门静脉流速的变化规律。结果 术后血WBC和PLT计数 1个月内恢复正常,脾脏厚度术后 1个月下降约 1 7% ,此后 1年内保持稳定;门静脉流速 1个月内明显升高,以后逐步缓慢下降;血WBC,PLT,术后门静脉流速等 3个指标和脾脏厚度均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术后门静脉的高流速归因于脾静脉回流的持续增高;术前WBC和PLT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脾脏体积的增大;术后脾亢的恢复取决于脾脏体积的回复程度。脾亢患者行肝移植手术时无需行脾脏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副作用 功能亢进/病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屈军校 陈延平 任迎全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37,共2页
目的 探讨部分脾栓塞术对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方法 应用介入治疗的手段 ,向脾动脉注射栓子进行栓塞术 ,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 1 3例 ,观察术前术后外周血细胞的变化、腹水消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 )术后WBC、Pt... 目的 探讨部分脾栓塞术对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方法 应用介入治疗的手段 ,向脾动脉注射栓子进行栓塞术 ,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 1 3例 ,观察术前术后外周血细胞的变化、腹水消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 )术后WBC、Pt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 ,与术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RBC、Hb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2 )术前有腹水的病例 ,75 .5 %腹水消失 ,2 4 .5 %腹水减少 ;(3)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有 :肺炎、胸腔积液、门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1 )部分脾栓塞术对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有明显疗效 ;(2 )此治疗方法对促进腹水的消退有效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术 肝硬化 功能亢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功能亢进症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2
17
作者 游海燕 陈勇 +1 位作者 代新学 梁尚恩 《当代医学》 2009年第5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症术后并发症的厡因及临床护理。方法本组127例脾功能亢进症患者,均经导管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栓塞剂采用明胶海绵颗粒:1.0×1.0×1.0mm3、2.0×2.0×2.0mm3、4.0×4.0...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症术后并发症的厡因及临床护理。方法本组127例脾功能亢进症患者,均经导管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栓塞剂采用明胶海绵颗粒:1.0×1.0×1.0mm3、2.0×2.0×2.0mm3、4.0×4.0×4.0mm3;术后准确统计并发症发生时间、发生率,认真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周密地制定护理对策,精心地指导、护理及康复。结果本组发生栓塞后综合征36.2%(46/127),脾脓肿形成4.7%(6/127),肺炎及胸膜炎22.8%(29/127),胰腺炎2.3%(3/127),肝功能损害9.4%(9/127),脾脏破裂0.7%(1/127),上消化道出血7.1%(9/127)。结论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是目前脾功能亢进症较有效的治疗方法,尽管术后并发症多而重,通过术前预见性的护理指导,术后有效的对症治疗和护理,是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亢进 动脉栓塞术 并发症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功能亢进症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3
18
作者 卜淑蕊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94-95,89,共3页
脾功能亢进症治疗的现状与展望卜淑蕊综述安子元审校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太原030001脾功能亢进症(简称脾亢,Hypersplenism)是一常见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脾肿大、同时有一种或几种血细胞的减少,脾亢为肝... 脾功能亢进症治疗的现状与展望卜淑蕊综述安子元审校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太原030001脾功能亢进症(简称脾亢,Hypersplenism)是一常见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脾肿大、同时有一种或几种血细胞的减少,脾亢为肝硬化的最常见合并症之一,我院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能亢进 肝硬变 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伴有脾功能亢进症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贺爱军 任羽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71-574,共4页
目的探讨脾脏处理对行肝癌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6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PLC患者,A组46例行肝癌切除术联合脾切除术,B组34例行肝癌切除术/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C组30例行肝癌切... 目的探讨脾脏处理对行肝癌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6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PLC患者,A组46例行肝癌切除术联合脾切除术,B组34例行肝癌切除术/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C组30例行肝癌切除术联合脾动脉结扎术,D组30例行肝癌切除术。结果治疗后C、D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为【(215.4±118.9)×10~9/L和(176.4±105.5)×10~9/L】,白细胞(WBC)计数为【(3.36±1.23)×10~9/L和(2.36±1.21)×10~9/L】,均显著低于A、B组(P均<0.05);术后D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水平为(37.7±5.1)μmol/L,明显高于A组或B组或C组(P均<0.05);治疗后D组患者CD4+细胞为(28.3±5.9)%,CD4+/CD8+比值为(1.3±0.3)%,均明显低于A、B、C组(P均<0.05);D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高于A组的17.4%、B组的23.5%和C组的20.0%(P<0.05)。结论行脾处理可以有效改善行肝癌切除术治疗的PLC患者术后肝功能和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功能亢进 肝癌切除术 切除术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动脉结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症时脾动脉盗血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侯钰 杨俊山 +2 位作者 孙广新 周虎 袁增江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57-1758,共2页
关键词 功能亢进 门静脉高压性 动脉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盗血 动脉血流动力学 血流动力学变化 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