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平衡等离子体特征量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曹春梅 丁庆伟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9-102,共4页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了非平衡等离子体脱除烟气中NO的研究,考察了非平衡等离子体放电中的2个主要特征量(电子数密度ne和电子平均能量)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NO脱除效率随电子数密度ne和电子平均能量的变化而有不同程度...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了非平衡等离子体脱除烟气中NO的研究,考察了非平衡等离子体放电中的2个主要特征量(电子数密度ne和电子平均能量)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NO脱除效率随电子数密度ne和电子平均能量的变化而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相比较而言,电子数密度量级变化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更大。在NO初始分子浓度(粒子数密度)为1016cm-3情况下,电子数密度较高(1017cm-3)时,即使电子平均能量低至4 eV,也可获得高达99%的NO脱除效率。当电子数密度和电子平均能量保持不变时,NO脱除效率随着NO初始分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衡等离子体 电子数密度 电子平均能量 数值模拟 NO脱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试管苗携带病毒种类数量与脱除效率的关系
2
作者 胡国君 张尊平 +4 位作者 范旭东 任芳 翟秀丽 时晓燕 董雅凤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7-61,F0003,共6页
以感染不同种类和数量病毒的富嘎、维纳斯黄金、新2001富士苹果试管苗为材料,分别采用热处理(36℃)和热处理结合化学处理(36℃+25μg/mL病毒醚)脱毒。处理过程中,维纳斯黄金表现出良好的耐热性,富嘎耐热性较差,处理结束时,新2001富士2... 以感染不同种类和数量病毒的富嘎、维纳斯黄金、新2001富士苹果试管苗为材料,分别采用热处理(36℃)和热处理结合化学处理(36℃+25μg/mL病毒醚)脱毒。处理过程中,维纳斯黄金表现出良好的耐热性,富嘎耐热性较差,处理结束时,新2001富士2组脱毒处理植株株高和增殖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植株。对再生植株的成活率分析发现,维纳斯黄金平均成活率最高,为83.2%,富嘎和新2001富士的差别不大,分别为64.0%和59.2%。采用RT-PCR方法对再生植株进行病毒检测。结果显示,富嘎、维纳斯黄金的脱毒率较高,分别为94.7%、88.9%;新2001富士的较低,为46.2%;ACLSV、ASGV和ASPV的平均脱除率分别为56.1%、41.0%和63.9%。比较不同品种和不同病毒的脱除效率发现,苹果病毒的脱除效率与病毒的数量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但与病毒的种类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病毒 热处理 热处理结合化学处理 脱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CR技术中提高NO_x脱除效率的措施 被引量:4
3
作者 林炜 许明海 罗妮娜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1-91,共1页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烟气净化方式的NOx脱除率虽然可达90%以上,但因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过高限制了其推广应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不仅占地少还可以与低NOx燃烧器、分级配风、燃尽风(SOFA)等技术结合,综合NOx脱除率可...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烟气净化方式的NOx脱除率虽然可达90%以上,但因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过高限制了其推广应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不仅占地少还可以与低NOx燃烧器、分级配风、燃尽风(SOFA)等技术结合,综合NOx脱除率可达7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除效率 低NOX燃烧器 SNC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 选择性催化还原 净化方式 维护费用 分级配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静电除尘器对可吸入颗粒物不同粒径段脱除效率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丁承刚 时超林 +4 位作者 郭士义 金强 潘卫国 丁红蕾 郭瑞堂 《发电设备》 2015年第6期454-457,共4页
通过试验研究了湿式静电除尘器对可吸入颗粒物的脱除效率,结果显示:PM2.5的脱除效率高于PM10的脱除效率。通过对除尘器进出口不同粒径段的颗粒物数量的对比,可以看出:粒径越小脱除效率越低,对细颗粒物浓度的计量应当以数量浓度更为精确。
关键词 湿式静电除尘器 可吸入颗粒物 粒径分布 脱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电除尘器SO_3、HCl、HF脱除效率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贵华 朱斌帅 +1 位作者 张海珍 韩海燕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0-174,共5页
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后烟气中含有SO_3、HCl、HF等强腐蚀性物质,虽然含量不高,但对烟囱抗腐蚀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湿法脱硫后加装湿式电除尘器,对SO_3、HCl、HF等有一定的脱除效果,为研究湿式电除尘器对其脱除效率,在某电厂330 MW机组... 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后烟气中含有SO_3、HCl、HF等强腐蚀性物质,虽然含量不高,但对烟囱抗腐蚀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湿法脱硫后加装湿式电除尘器,对SO_3、HCl、HF等有一定的脱除效果,为研究湿式电除尘器对其脱除效率,在某电厂330 MW机组金属极板式湿式电除尘器进出口对烟气进行采样,检测SO_3、HCL、HF的浓度,得出湿式电除尘器对这些强腐蚀性酸性气体的脱除效率分别为45%、85%及65%左右。结果表明湿式电除尘器可有效脱除烟气中的腐蚀性气体,降低其在烟囱入口浓度,因而可减缓烟囱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湿法 湿式电除尘器 SO3 HCL HF 脱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电除尘器对低浓度污染物脱除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易玉萍 周道斌 +1 位作者 李小龙 赵洋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17年第5期26-28,共3页
为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大气污染物治理标准越来越严格是大势所趋,随着我国火电厂超低排放政策的颁布,湿式电除尘技术在火电厂得到大量的运用。通过对国内十多台机组湿式电除尘器运行的现场测试,分析了湿式电除尘器对低浓度污染物的脱除... 为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大气污染物治理标准越来越严格是大势所趋,随着我国火电厂超低排放政策的颁布,湿式电除尘技术在火电厂得到大量的运用。通过对国内十多台机组湿式电除尘器运行的现场测试,分析了湿式电除尘器对低浓度污染物的脱除效率。测试结果显示:湿式电除尘器对颗粒物的脱除效率在56.1%~86.4%之间,对浆液滴的脱除效率在59.9%~87.7%之间,对SO_3的脱除效率在60.0%~78.7%之间,结果表明,湿式除尘器对对污染物实现超低排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电除尘器 颗粒物 浆液滴 SO3 脱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粗精煤高灰细泥脱除效率的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孝奎 朱守其 +3 位作者 殷宪文 赵伟 胡安明 路则衢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21年第12期28-31,共4页
通过对高庄煤业有限公司选煤厂原煤预脱泥工艺系统的煤泥旋流器入料、TBS溢流等进行筛分组成分析,得出粗精煤中小于0.125 mm高灰细泥是影响粗精煤灰分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重介精煤“背灰”的主要原因;从而确定洗选设备最需脱除的细泥粒... 通过对高庄煤业有限公司选煤厂原煤预脱泥工艺系统的煤泥旋流器入料、TBS溢流等进行筛分组成分析,得出粗精煤中小于0.125 mm高灰细泥是影响粗精煤灰分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重介精煤“背灰”的主要原因;从而确定洗选设备最需脱除的细泥粒级范围,提出优化工艺、设备的改造方法,改造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厂 粗煤精 高灰细泥 脱除效率 降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基吸附剂脱除SO_(3)酸雾实验研究
8
作者 赵敏 马素霞 裴婷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5,共6页
选用Na_(2)CO_(3)、NaHCO_(3)和NaOH溶液作为粉煤灰(FA)活化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粉煤灰基吸附剂,改善了粉煤灰对SO_(3)酸雾脱除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SO_(3)酸雾的高效、低成本脱除。考察了粉煤灰基吸附剂制备过程中水热反应温度、水热反... 选用Na_(2)CO_(3)、NaHCO_(3)和NaOH溶液作为粉煤灰(FA)活化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粉煤灰基吸附剂,改善了粉煤灰对SO_(3)酸雾脱除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SO_(3)酸雾的高效、低成本脱除。考察了粉煤灰基吸附剂制备过程中水热反应温度、水热反应时间、碱液浓度和液固比等参数对脱除SO_(3)酸雾性能的影响。粉煤灰基吸附剂最佳的制备条件:水热反应温度100℃、水热反应时间10 h、碱液浓度2 mol/L、液固比10。粉煤灰基吸附剂对SO_(3)酸雾的脱除效率均比原始粉煤灰更高,最高达67.43%,较原灰提高了近5倍。采用XRD、FTIR、SEM和BET对粉煤灰基吸附剂的物相组成、含氧官能团、表面形貌和比表面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碱液活化后,粉煤灰基吸附剂的表面变得粗糙且比表面积增大,特征峰强度增强,粉煤灰中的惰性成分在碱性条件下转化成了新的活性成分——沸石、硅酸钠和硅酸铝钠,有利于对SO_(3)酸雾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基吸附剂 SO_(3)酸雾 脱除效率 脱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蒸气对氧化钙脱氯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蕊 聂睿 +3 位作者 邓晶 田君国 徐永香 盛宏至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97-899,共3页
本文采用实验方法,在一个流化床反应器中研究160~750℃下水蒸气的存在对HCl脱除效率(RE)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温区,水蒸气对RE的影响不明显;380℃时水蒸气的存在抑制反应进行;580℃和750℃时,脱除效率先下降,当水蒸气含量达到15%... 本文采用实验方法,在一个流化床反应器中研究160~750℃下水蒸气的存在对HCl脱除效率(RE)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温区,水蒸气对RE的影响不明显;380℃时水蒸气的存在抑制反应进行;580℃和750℃时,脱除效率先下降,当水蒸气含量达到15%时,又呈现上升趋势。对于水蒸气含量为5%、10%和15%情况下,580℃的脱氯效率最高。最后通过对暴露的反应物表面积和HCl气体穿越产物层扩散过程的分析解释实验得到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蒸气 氧化钙 HCl脱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膜阵列脱除工业尾气PM2.5效率研究
10
作者 李季 郑志坚 +2 位作者 夏素兰 李勇 文浩 《化工设计》 CAS 2014年第5期3-4,8,共3页
提出一种低压降、大通量、高效率降膜阵列式,利用废水废气交叉流界面脱除工业尾气中PM2.5技术。以含Al2O3粉末的气溶胶流体模拟工业尾气横掠20列×90排直径3mm的降膜阵列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降膜阵列脱除尾气PM2.5效率随降膜阵列传质... 提出一种低压降、大通量、高效率降膜阵列式,利用废水废气交叉流界面脱除工业尾气中PM2.5技术。以含Al2O3粉末的气溶胶流体模拟工业尾气横掠20列×90排直径3mm的降膜阵列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降膜阵列脱除尾气PM2.5效率随降膜阵列传质面积增大而增大,随处理量的增大而降低。当体积流量为111.3m3/h,相应的尾气雷诺数为230时,传质面积为0.0942m2的单排降膜阵列脱除PM2.5的效率为0.794%,此工况下,传质面积为37.7m2的400排降膜阵列脱除PM2.5的理论效率可达9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降膜阵列 脱除效率 气液交叉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凝变过程中SO_(3)酸雾凝结长大与脱除特性模拟研究
11
作者 裴婷 马素霞 +3 位作者 赵贯甲 王鹏 宋冠强 米晨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01-2309,I0018,共10页
烟气冷凝技术能够回收湿烟气中的废水和余热,同时降低SO_(3)酸雾排放量。该文通过建立烟气冷凝、颗粒运动及颗粒凝结长大模型,对烟气凝变过程中SO_(3)酸雾的凝结长大和脱除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关键影响因素,并讨论了酸雾长大和脱除机理。... 烟气冷凝技术能够回收湿烟气中的废水和余热,同时降低SO_(3)酸雾排放量。该文通过建立烟气冷凝、颗粒运动及颗粒凝结长大模型,对烟气凝变过程中SO_(3)酸雾的凝结长大和脱除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关键影响因素,并讨论了酸雾长大和脱除机理。结果表明:SO_(3)酸雾经过凝结长大后在换热器出口粒径呈双峰分布,最高数量浓度在微米范围;亚微米粒径的酸雾捕集机理以热泳和扩散泳为主,提高入口烟气温度和相对湿度,降低壁面温度和入口烟气流速都有利于酸雾粒径的增长和脱除。微米粒径的酸雾捕集机理以惯性碰撞和拦截为主,提高烟气流速有助于微米粒径酸雾的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变 换热器 数值模拟 脱除效率 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_(2)低温催化氧化法脱硫脱硝中试实验特性
12
作者 修浩然 王云刚 +3 位作者 白彦渊 刘涛 张兴邦 张益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941-4950,共10页
H_(2)O_(2)低温催化氧化法脱硫脱硝技术在燃煤电站深度调峰过程中可以应用于低温烟气。本文搭建中试热态实验系统,选取工业蜂窝状TiO_(2)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其进行表征,进行脱硫... H_(2)O_(2)低温催化氧化法脱硫脱硝技术在燃煤电站深度调峰过程中可以应用于低温烟气。本文搭建中试热态实验系统,选取工业蜂窝状TiO_(2)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其进行表征,进行脱硫脱硝一体化实验研究,探究各因素对H_(2)O_(2)低温催化氧化脱硝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微观下纳米TiO_(2)颗粒分布均匀、分散性好、纯度高。在单独脱硝实验中,温度对NO氧化和脱除效率影响较小;不采用催化剂时,NO的氧化脱除主要依靠H_(2)O_(2)自身的氧化性以及少量H_(2)O_(2)分解生成的‧HO_(2),效果较差。采用催化剂后,随着H_(2)O_(2)/NO摩尔比增加,NO氧化及脱除效率与无催化剂时相比大幅提升。在脱硫脱硝实验中,无催化剂条件下SO_(2)对NO的氧化和脱除效率有明显促进作用;有催化剂条件下,当H_(2)O_(2)/(NO+SO_(2))摩尔比为0.5时,NO与SO_(2)对‧OH的利用存在竞争效应,随着SO_(2)浓度的增加,NO氧化及脱除效率逐渐提升,SO_(2)脱除效率逐渐降低。采用蜂窝TiO_(2)催化剂,当H_(2)O_(2)/NO摩尔比为8时,NO氧化效率达90.4%,NO_(x)脱除效率达63.7%,SO_(2)脱除效率可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催化剂 烟道气 脱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袋复合除尘器脱除PM_(2.5)效率的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修海明 《中国环保产业》 2013年第10期46-49,共4页
介绍了"电袋复合除尘器脱除烟气中PM2.5细颗粒效率"的研究成果。包括实验室研究和现场测定两部分,同时也对比了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和电袋复合除尘器三种高效除尘器的脱除效率,研究表明,电袋复合除尘器在三种除尘器中具有较... 介绍了"电袋复合除尘器脱除烟气中PM2.5细颗粒效率"的研究成果。包括实验室研究和现场测定两部分,同时也对比了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和电袋复合除尘器三种高效除尘器的脱除效率,研究表明,电袋复合除尘器在三种除尘器中具有较高的PM2.5脱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 5 细颗粒物 电袋复合除尘器 脱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可吸入颗粒物在磁场中聚并脱除机理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永旺 赵长遂 +2 位作者 吴新 鲁端峰 韩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87-993,共7页
提出了燃煤可吸入颗粒物在均匀磁场中的二元碰撞聚并模型,应用该模型计算了大同烟煤飞灰粒子的聚并系数,在此基础上通过求解聚并动力学方程计算了粒子的聚并脱除效率,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燃煤可吸入颗粒物聚并系... 提出了燃煤可吸入颗粒物在均匀磁场中的二元碰撞聚并模型,应用该模型计算了大同烟煤飞灰粒子的聚并系数,在此基础上通过求解聚并动力学方程计算了粒子的聚并脱除效率,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燃煤可吸入颗粒物聚并系数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粒径差异越大,重力对聚并的加强作用越大;粒径越大,布朗力对聚并的影响越弱;同聚并系数对外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律一样,粒子的聚并脱除效率随外磁场的增强而增大,在粒子饱和磁化后,聚并脱除效率达到最大值;延长粒子在磁场中的停留时间以及增大其质量浓度,都可以提高粒子的聚并脱除效率,在质量浓度和停留时间分别为40g.m-3和1.2s时,粒子聚并脱除效率可达44%;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聚并 燃煤 可吸入颗粒物 聚并系数 脱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脱硫产物-亚硫酸钙非催化氧化的宏观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6
15
作者 赵毅 汪黎东 +2 位作者 王小明 马双忱 秦冬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6-120,129,共6页
湿法脱硫工艺中,副产物-CaSO3的氧化是影响SO2的脱除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其研究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实验装置,通过改变pH 值、亚硫酸钙浓度、空气流量、温度等条件,研究了亚硫酸钙非催化氧化的宏观反应动力学,实验参数较接近实际工况... 湿法脱硫工艺中,副产物-CaSO3的氧化是影响SO2的脱除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其研究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实验装置,通过改变pH 值、亚硫酸钙浓度、空气流量、温度等条件,研究了亚硫酸钙非催化氧化的宏观反应动力学,实验参数较接近实际工况条件。通过一系列合理的假设建立了亚硫酸钙非催化氧化的总反应过程的数学模型,包括本征化学反应、亚硫酸钙溶解和氧的传质扩散等3 个步骤。结合实验结果,得到在实验条件下,总反应速率受氧的扩散传质控制的结论,为湿式脱硫工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钙 催化氧化 动力学研究 硫产物 宏观反应动力学 烟气 湿法硫工艺 脱除效率 实验装置 空气流量 工况条件 实验参数 数学模型 反应过程 化学反应 实验条件 传质控制 反应速率 SO3 副产物 pH值 钙浓度 质扩散 湿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式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脱除硫酰氟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郑其锋 聂勇 +3 位作者 顾大勇 黄彤文 童星 计建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57-1162,共6页
为研究脱除熏蒸后残留硫酰氟气体并达到无害化排放的要求,采用填充式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技术进行研究。考察了石英玻璃球和氧化铝球两种不同填充介质下放电电压和能量密度对硫酰氟脱除效率的影响,分析了填充介质对硫酰氟脱除后的产物... 为研究脱除熏蒸后残留硫酰氟气体并达到无害化排放的要求,采用填充式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技术进行研究。考察了石英玻璃球和氧化铝球两种不同填充介质下放电电压和能量密度对硫酰氟脱除效率的影响,分析了填充介质对硫酰氟脱除后的产物组成及脱除机理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电压下,填充氧化铝球时介质阻挡放电对硫酰氟的脱除效率明显高于石英玻璃球;氧化铝球作为填充介质时在能量密度为208J/L能完全脱除硫酰氟,相比填充石英玻璃球情况能耗减少50%以上。填充石英玻璃球时硫酰氟在介质阻挡放电作用下分解产物主要为SiF4,SO2和S;填充氧化铝球时介质阻挡放电可以有效地无害化脱除硫酰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介质 介质阻挡放电 硫酰氟 脱除机理 脱除效率 无害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脱硫系统的脱汞特性研究 被引量:35
17
作者 王乾 段钰锋 +3 位作者 吴成军 杨立国 王运军 江贻满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9-74,78,共7页
作为未来潜在的多污染物排放控制装置,烟气脱硫系统对汞赋存价态和脱除效率的影响成为目前汞污染控制研究的热点。对2种具有代表性的脱硫系统[湿法脱硫(WFGD)和新型整体一体化脱硫(NID)]进行了汞测试。试验结果表明:WFGD系统对烟气中氧... 作为未来潜在的多污染物排放控制装置,烟气脱硫系统对汞赋存价态和脱除效率的影响成为目前汞污染控制研究的热点。对2种具有代表性的脱硫系统[湿法脱硫(WFGD)和新型整体一体化脱硫(NID)]进行了汞测试。试验结果表明:WFGD系统对烟气中氧化态汞的脱除效率达到74.68%,但对烟气中单质汞的脱除效率很差,氧化态汞在全汞中所占的比例是决定WFGD全汞脱除效率的关键因素;NID系统对烟气中单质汞的脱除效率高达99.97%,对氧化汞的脱除效率为79.03%,对总汞的脱除效率是83.52%,这说明NID系统可以非常有效地控制燃煤电厂汞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硫系统 WFGD NID 脱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改性碳钢极板用于PM_(2.5)脱除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纯燕 常景彩 +4 位作者 王翔 张静 崔琳 张波 马春元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446-4454,共9页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日趋严格,湿式静电除尘器作为终端治理设备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以亲水改性刚性极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卧式湿式静电除尘器中试实验台,开展了PM2.5脱除特性的实验研究,研究了改性极板表面水膜增强颗粒物脱除效率...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日趋严格,湿式静电除尘器作为终端治理设备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以亲水改性刚性极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卧式湿式静电除尘器中试实验台,开展了PM2.5脱除特性的实验研究,研究了改性极板表面水膜增强颗粒物脱除效率的机制,考察了气体温度、停留时间、工作电压、初始浓度、冲洗水流量等主要运行参数对颗粒物脱除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改性刚性极板表面的纤维层可以减少反冲气流,减少颗粒的电迁移阻力;表面在小水量情况下亦可维持均匀稳定的水膜,水膜的存在抑制了反电晕和二次扬尘的发生,使得电晕电流高且水膜蒸发使烟气湿度提高,颗粒荷电量和电迁移速度提高,这两方面均提高了颗粒脱除效率。停留时间延长、工作电压提高均会引起颗粒脱除效率的增加,但颗粒物入口浓度、冲洗水流量对颗粒脱除效率影响不大。使用改性刚性极板的湿式静电除尘器可减少阳极冲洗水量,对粒径0.04-0.48μm的颗粒有较高脱除效率,可在低电压下达到较高的颗粒物总脱除效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静电除尘 改性刚性极板 PM2.5 脱除效率 水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PM_(10)在磁场中聚并脱除理论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永旺 赵长遂 +1 位作者 吴新 鲁端峰 《热能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6-180,共5页
提出了燃煤可吸入颗粒物在均匀磁场中的二元碰撞聚并模型,模型通过直接跟踪在磁偶极子力、气体曳力、布朗力和重力作用下做相对运动的粒子,根据粒子的相对运动轨迹确定燃煤细微飞灰粒子间的聚并系数。在数值计算获得聚并系数的基础上,... 提出了燃煤可吸入颗粒物在均匀磁场中的二元碰撞聚并模型,模型通过直接跟踪在磁偶极子力、气体曳力、布朗力和重力作用下做相对运动的粒子,根据粒子的相对运动轨迹确定燃煤细微飞灰粒子间的聚并系数。在数值计算获得聚并系数的基础上,应用求解粒子聚并动力学方程的区域算法,计算了东胜烟煤燃烧产生的飞灰细微粒子在均匀磁场中的聚并脱除效率,并与实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0.098~9.314μm粒径范围内,0.576~3.758μm粒径的飞灰粒子聚并脱除效率最高;总脱除效率随外磁场强度、颗粒质量浓度以及粒子在磁场中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粒子饱和磁化时,总脱除效率达到最大值;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一致。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当颗粒质量浓度为40 g/m3时,燃煤飞灰细微粒子的总脱除效率可达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可吸入颗粒物 磁聚并 脱除效率 聚并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一体化半干法脱硫系统同时脱汞的试验研究与微观机理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运军 段钰锋 +2 位作者 杨立国 吴成军 王乾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0-276,共7页
对某台安装有新型一体化烟气脱硫(NID)系统的燃煤电站锅炉的煤、底渣、飞灰进行取样,测定了样品中汞的含量.并采用Ontario—Hydro方法测定了NID系统前后烟气中汞的形态.利用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X衍射仪、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NI... 对某台安装有新型一体化烟气脱硫(NID)系统的燃煤电站锅炉的煤、底渣、飞灰进行取样,测定了样品中汞的含量.并采用Ontario—Hydro方法测定了NID系统前后烟气中汞的形态.利用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X衍射仪、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NID系统中各种灰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了分析,揭示了NID半干法脱硫系统同时脱除烟气中Hg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在NID半干法脱硫系统中,消石灰与飞灰可以充分混合,脱硫塔内飞灰循环倍率高,混合灰表面始终有新鲜的脱硫剂Ca(0H)2,而且脱硫塔内有水合硅酸钙形成,颗粒团聚严重,对脱除烟气中的SO2和Hg非常有利.NID半干法脱硫系统对烟气中总汞的脱除效率高达86.6%~92.2%,对燃煤电站汞排放的控制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一体化半干法 脱除效率 石灰 飞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