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NP和cTnI在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中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1
1
作者 郭健 汤瑾 +4 位作者 夏一春 周雄根 钱风华 赵雷 钱义明 《中国医药导刊》 2014年第4期726-727,729,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脓毒症患者脑钠肽(BNP)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探讨其在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共入选53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入院后24h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患者分为29例LVEF>40%组和24例LVEF≤40%组,... 目的:通过比较脓毒症患者脑钠肽(BNP)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探讨其在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共入选53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入院后24h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患者分为29例LVEF>40%组和24例LVEF≤40%组,检测患者BNP和cTnI水平,记录APACHEⅡ评分,并进行比较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BNP、cTnI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BNP、cTnI与LVEF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BNP和cTnI均升高,LVEF≤40%组BNP明显高于LVEF>4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BNP和cTnI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cTnI与APACHEⅡ评分存在相关性(r=0.43,P<0.05;r=0.39,P<0.05)。BNP与LVEF呈负相关(-r=0.31,P<0.05),cTnI与LVEF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患者BNP和cTnI水明显升高,且BNP和cTnI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 脑钠肽 肌钙蛋白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陈玉红 张坤 胡振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89-1094,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sepsis-induced myocardial dusfunction,SIMD)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2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四组(n=8):正常对照(Control)组、SIMD组、SIMD+小剂量乌司他丁(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sepsis-induced myocardial dusfunction,SIMD)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2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四组(n=8):正常对照(Control)组、SIMD组、SIMD+小剂量乌司他丁(5万U/kg)(LU)组、SIMD+大剂量乌司他丁(10万U/kg)(HU)组.心脏超声观察小鼠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及缩短分数(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并留取小鼠静脉血及心脏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心脏组织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浆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cTnⅠ)、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Western印记法测定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在心脏组织的蛋白表达.结果SIMD组与Control组比较,LVEF、LVFS明显下降(分别为49.38±6.97 vs.80.63±5.13,25.13±5.44 vs.49.25±4.27,P<0.01),血浆cTnⅠ(ng/mL)、CK(U/L)、TNF-α(μg/L)、IL-1β(μg/L)水平以及心脏组织TLR4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分别为3.66±0.61 vs.2.75±0.33,3480.70±714.05 vs.1485.19±444.28,185.57±43.73 vs.42.15±19.06,61.63±21.36 vs.31.57±5.49,0.94±0.13 vs.0.61±0.12,P<0.01).SIMD+HU组与SIMD组比较,LVEF、LVFS明显升高(分别为68.13±5.22 vs.49.38±6.97,37.38±4.21 vs.25.13±5.44,P<0.01),血浆cTnⅠ、CK、TNF-α、IL-1β水平以及心脏组织TLR4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分别为2.91±0.39 vs.3.66±0.61,2309.91±575.94 vs.3480.70±714.05,124.73±27.18 vs.185.57±43.73,40.78±12.09 vs.61.63±21.36,0.71±0.14 vs.0.94±0.13,P<0.01).SIMD+LU组与SIMD组比较,LVEF、LVFS有升高趋势,血浆cTnⅠ、TNF-α、IL-1β水平以及心脏组织TLR4蛋白表达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ntrol组心脏形态学结构正常,SIMD组及SIMD+LU组可见部分心肌纤维断裂、间质水肿、细胞间隙变大、炎症细胞浸润等改变,SIMD+HU组心脏组织学改变较SIMD组好转.结论大剂量乌司他丁对SIMD小鼠具有心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乌司他丁抑制心脏组织中TLR4表达进而抑制下游炎症因子释放有关,小剂量乌司他丁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sepsis) 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SIMD) 乌司他丁(UTI) Toll样受体4(TLR4) 心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钠尿肽和肌钙蛋白T对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管恋 梁彦平 +1 位作者 李尧炜 李晓峰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肌钙蛋白T(Troponin T,cTnT)对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sepsis-induced myocardial dysfunction,SM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8月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脓毒症患者52例...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肌钙蛋白T(Troponin T,cTnT)对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sepsis-induced myocardial dysfunction,SM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8月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脓毒症患者52例。根据入院后24 h内心脏超声结果,以左室射血分数(LVEF)<50%,将患者分为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组(SMD)及脓毒症非心肌功能障碍组(非SMD)各26例。分别检验两组患者血浆BNP、cTnT和PCT、CRP水平,进行分析比较;采用斯皮尔曼相关分析BNP和cTnT与LVEF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BNP和cTnT对SMD的诊断价值,根据28天预后分为生存组37例和死亡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SMD组BNP、cTnT均高于非SM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和cTnT与LVEF存在相关性(r=-0.488,P<0.05;r=-0.326,P<0.05)。BNP、cTnT诊断SM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13,0.687;灵敏度分别为0.960,0.890;特异度分别为0.380,0.460。死亡组BNP、cTnT和LVEF均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P和cTnT对SMD预后评估有意义,对SMD预测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 B型钠尿肽 肌钙蛋白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危险因素及临床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5
4
作者 庄燕 张海东 +2 位作者 戴林峰 孙一凡 李童童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2-267,共6页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发生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SIMD)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临床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合并低血量性休克、慢性心功能不全终...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发生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SIMD)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临床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合并低血量性休克、慢性心功能不全终末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肾功能不全维持性血液透析及心肺复苏后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发生SIMD分为SIMD组和非SIMD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采用向后逐步回归及LASSO回归筛选预测变量,并建立SIMD风险预测模型,采用Bootstrap 500次自抽样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使用列线图显示临床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采用Bootstrap 500次自抽样法对ROC曲线进行内部验证;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校准度并绘制校准曲线;采用Brier评分综合评价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及校准度.绘制预测模型临床决策曲线及临床影响曲线以评价模型的临床适用度.结果 共纳入208例患者,SIMD者105例,非SIMD者103例.SIMD组氧合指数(OI)、降钙素原(PCT)、血肌酐(SCr)、脑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非SIMD组〔OI(mmHg,1 mmHg≈0.133 kPa):258.0(176.9,357.4)比214.0(163.6,292.7),PCT(mg/L):1.48(0.39,12.24)比0.87(0.18,3.55),SCr(μmol/L):127.20(77.95,271.10)比74.90(54.70,130.30),BNP(ng/L):560(176,1594)比214(99,426),CK-MB(U/L):17.0(9.0,32.5)比11.0(4.0,16.0),均P<0.05〕.此外,两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IMD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明显高于非SIMD组〔分:9(6,11)比7(5,10),P<0.05〕.用向后逐步回归的方法筛选出预测变量5个(年龄、HR、SOFA评分、BNP及CK-MB);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其中3个变量(SOFA评分、BNP及CK-MB)为独立危险因素;采用LASSO回归筛选危险因素并进行交叉验证,根据最优λ值及标准误筛选出预测变量3个(SOFA评分、BNP及CK-MB),与多因素回归确定的独立危险因素一致.根据筛选的危险因素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模型区分度,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AUC)=0.801〔95%可信区间(95%CI)为0.741~0.861〕;当最佳阈值为0.559时,其敏感度为61.9%,特异度为88.3%.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χ^(2)=1.047,P=0.593),校准曲线原始C指数为0.801(95%CI为0.741~0.861),矫正C指数为0.784.Brier评分曲线显示,临床预测模型的Brier评分为0.179.临床决策曲线及临床影响曲线显示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度.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SIMD临床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预测能力及临床适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 脓毒 危险因素 临床预测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C4炎症小体介导自噬反应在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小鼠中的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蒋大军 蒋万威 +2 位作者 周颖 田勇 杨国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667-3673,共7页
背景:研究发现炎症小体及自噬在脓毒症患者的免疫功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现阶段研究仅局限于探索脓毒症中某一自噬信号通路的变化特点,对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自噬调控的具体机制尚未阐明。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4(... 背景:研究发现炎症小体及自噬在脓毒症患者的免疫功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现阶段研究仅局限于探索脓毒症中某一自噬信号通路的变化特点,对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自噬调控的具体机制尚未阐明。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4(NOD-like receptor family,py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4,NLRC4)炎症小体与自噬水平在小鼠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中的变化,以期为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昆明雄性小鼠48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6,12,24 h)组和盲肠结扎穿孔(6,12,24 h)组。盲肠结扎穿孔组结扎小鼠盲肠远端1/2,22号针头来回穿刺2次,挤出少许肠内容物;假手术组不结扎穿孔,其余操作与盲肠结扎穿孔术相同。观察小鼠术后一般情况,超声测定小鼠心功能,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肌钙蛋白T质量浓度;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心肌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及自噬体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组织NLRC4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炎症因子、LC3、Beclin-1、NLRC4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1)小鼠盲肠结扎穿孔术后6 h肿瘤坏死因子α、Beclin-1、LC3-Ⅱ/LC3-Ⅰ比值升高(P<0.05);术后12 h,肿瘤坏死因子α、肌钙蛋白T质量浓度升高,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短轴缩短率降低,NLRC4 mRNA及蛋白、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8、Beclin-1、LC3-Ⅱ/LC3-Ⅰ比值均升高(P<0.05);术后24 h,NLRC4 mRNA及蛋白表达进行性升高,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8维持高表达,Beclin-1、LC3-Ⅱ/LC3-Ⅰ比值降低(P<0.05);(2)心肌病理学改变(苏木精-伊红染色):假手术组及盲肠结扎穿孔术后6h组,心肌纤维正常,未见炎症细胞浸润;盲肠结扎穿孔术后12 h,心肌纤维水肿,炎症细胞浸润;随着时间的延长,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炎症细胞浸润加重,部分心肌纤维出现变性坏死;(3)透射电镜显示:盲肠结扎穿孔组心肌线粒体肿胀,随着时间的延长,线绿体肿胀加重,出现线粒体空泡变性,肌原纤维有轻度溶解;盲肠结扎穿孔术后6 h出现自噬小体,12 h自噬小体数目增多,24 h偶见自噬小体;(4)提示盲肠结扎穿孔术后12 h,小鼠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模型建立成功;在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中,NLRC4炎症小体的过度激活通过下调自噬水平表达,参与了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 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 盲肠结扎穿孔术 免疫紊乱 NLRC4炎小体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关键基因的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蒋万威 杨国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期24-28,33,共6页
目的筛选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SIMD)的关键基因,分析其主要参与的生物学过程。方法利用R软件对脓毒症患者及SIMD小鼠模型的数据集进行差异分析,提取SIMD相关基因,并进行生物学分析、相关性分析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结果脓... 目的筛选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SIMD)的关键基因,分析其主要参与的生物学过程。方法利用R软件对脓毒症患者及SIMD小鼠模型的数据集进行差异分析,提取SIMD相关基因,并进行生物学分析、相关性分析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结果脓毒症小鼠模型、脓毒症患者分别有143个和318个差异基因,其中包含84个SIMD基因,下调基因54个,上调基因30个。脓毒症及SIMD差异基因在基因本体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富集分析中具有相似的生物学功能。ANXA3、S100A8、LCN2、LTF、KLHL2等为SIMD的关键基因;LTF、LCN2、SOCS3等为SIMD的关键蛋白。结论LCN2、LTF、ANXA3、S100A8、KLHL2、SOCS3等多个关键基因可能参与SIMD的病理生理过程,对SIMD的临床诊断、预后判断及治疗有进一步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 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 生物信息学分析 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 关键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脓毒症患者发生心肌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智恩 严善秀 +5 位作者 卢萍 姚娟 包牧龙 侯娟 简漪沫 马瑶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28-432,共5页
目的分析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SIMD)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为SIMD的诊治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84例脓毒症患者(年龄≥18岁)的临床资料,包括性... 目的分析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SIMD)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为SIMD的诊治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84例脓毒症患者(年龄≥18岁)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基础性疾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实验室检查结果、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机械通气比例、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肾替代治疗的比例,以及ICU住院时间和28d病死率等.根据是否发生心肌功能障碍将患者分为SIMD组和非SIMD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患者发生SIMD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危险因素对脓毒症患者发生SIMD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284例患者,SIMD组136例(47.89%),非SIMD组148例(52.11%).与非SIMD组比较,SIMD组患者的年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入住ICU时血乳酸(Lac)水平、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比例、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均明显升高[年龄(岁):75.92±2.35比55.02±1.68,NT-proBNP(ng/L):3037.00±544.50比2493.92±630.21,cTnI(μg/L):0.12±0.07比0.06±0.03,入住ICU时血Lac(mmol/L):4.46±1.21比2.98±1.02,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比例:40.44%(55/136)比21.62%(32/148),APACHEⅡ评分(分):24.25±1.02比20.95±0.85,SOFA评分(分):7.41±4.69比6.21±2.81,均P<0.05],而SIMD组24 h Lac清除率明显降低[(13.80±7.01)%比(25.41±8.9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24 h Lac清除率<13.80%、NT-proBNP≥3000 ng/L是发生SIMD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5.990(2.143~16.742)、0.348(0.155~0.786)、2.708(1.093~6.711),P值分别为0.001、0.011、0.031].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24 h Lac清除率和NT-proBNP水平对SIMD的发生均有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7、0.811、0.743,95%CI分别为0.573~0.701、0.761~0.860、0.687~0.800,均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SIMD的发病率较高,年龄增大、24 h Lac清除率下降、NT-proBNP增高是患者发生SIMD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 脓毒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桃核承气汤防治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8
8
作者 庄燕 戴林峰 鲁俊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3期421-427,共7页
目的运用计算机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桃核承气汤治疗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的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进一步分析其防治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的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成分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 目的运用计算机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桃核承气汤治疗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的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进一步分析其防治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的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成分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数据库获取桃核承气汤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标基因,从GeneCards数据库收集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的靶标基因,将两者取交集后得到疾病-药物蛋白靶基因,运用STRING构建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网络,并通过Cytoscape软件将结果进行网络可视化展示,通过网络结构和节点间加权重联系的计算分析算法筛选出作用的关键基因。借助Webgestalt在线工具进行疾病-药物交集靶基因的基因本体论(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可视化展示。最后利用CTD数据库并结合文献学习,获取关键基因于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的疾病治疗作用。结果桃核承气汤的135个化合物中有64成分通过20个靶点与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相互关联。其中AKT1、HMOX1、JUN、TNF、IL1B、MAPK14、NOS3、PPARG、ICAM1、NOS2、VCAM1、STAT1等关键基因主要通过调控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存活、抗细胞凋亡、参与能量代谢、病原识别、毒物代谢等路径,在质膜、细胞膜、吞噬细胞、线粒体自噬等分子反应中发挥作用。结论网络药理学方法科学预测桃核承气汤防治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的关键靶标及其参与的相关通路,提示该方剂对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为多靶点、多通路、多选择的复杂机制,并且多与抗炎、抗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存活等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核承气汤 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 网络药理学 关键基因
原文传递
抑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对脓毒症诱导的心肌功能障碍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田勇 胡红梅 +1 位作者 麻长林 杨国辉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26期104-106,110,共4页
心脏是脓毒症最常并发功能障碍的器官之一。脓毒症诱导的心肌功能障碍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患者的医疗负担较重。研究表明,抑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6,... 心脏是脓毒症最常并发功能障碍的器官之一。脓毒症诱导的心肌功能障碍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患者的医疗负担较重。研究表明,抑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6,TRAF6)的表达有利于减轻脓毒症诱导的心肌功能障碍,但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阐述TRAF6在脓毒症心肌细胞自噬、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等方面的调控机制,探讨抑制TRAF6的表达对脓毒症诱导的心肌功能障碍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 脓毒 脓毒诱导的心肌功能障碍 保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MAPK与脓毒症诱导的心肌功能障碍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大伟 周荣斌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49-651,共3页
脓毒性心肌病是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严重并发症,多种分子机制参与了脓毒症诱导的心肌功能障碍(sepsis-induced myocardial dysfunction,SIMD)。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转导途径是体内重要的信... 脓毒性心肌病是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严重并发症,多种分子机制参与了脓毒症诱导的心肌功能障碍(sepsis-induced myocardial dysfunction,SIMD)。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转导途径是体内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MAPK家族中的p38-MAPK参与了SIMD分子信号及凋亡机制。探讨p38-MAPK的分子结构,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特点,以及p38-MAPK在SIM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脓毒 信号转导 凋亡 脓毒诱导的心肌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BNP联合左西孟旦对老年脓毒症患者心肌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11
作者 化学胜 曹磊 王岳鹏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1期100-106,共7页
目的老年脓毒症患者更易合并心肌功能障碍,本课题评价老年脓毒症合并心肌功能障碍(sepsis-induced myocardial dysfunction,SIMD)患者静脉注射重组人脑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联合左西孟旦的临床疗... 目的老年脓毒症患者更易合并心肌功能障碍,本课题评价老年脓毒症合并心肌功能障碍(sepsis-induced myocardial dysfunction,SIMD)患者静脉注射重组人脑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联合左西孟旦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120例年龄为65~102岁的SIMD患者均接受去除感染病灶、抗感染、按需液体复苏、按需血管活性药物用药、按需机械通气等基础治疗。其中基础治疗为对照组(n=30),左西孟旦组(n=42)基础治疗加左西孟旦治疗,联合用药组(n=48)在左西孟旦组治疗基础上合用rh-BNP,比较3组患者治疗7 d后心功能指标、炎症指标、药物安全性指标及预后相关指标的组内及组间差异;设定亚组比较预后相关指标的组间差异。结果治疗7 d后,联合用药组心功能指标和炎症指标的降低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和左西孟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联合用药组药物安全性指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SOFA评分及28 d病死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中,肌钙蛋白高水平亚组中预后相关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BNP联合左西孟旦可明显改善老年SIMD的心功能和抑制炎症反应;对cTnI水平较高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可减少ICU住院天数、减缓多脏器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进程,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重组人脑钠肽 脓毒 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 介质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庄燕 张海东 +2 位作者 戴林峰 陈秋华 王建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11期47-52,56,共7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SIMD)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02例。根据是否发生SIMD将患者分为SIMD组和非SIMD组。比较SIMD组和非SIMD组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SIMD)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02例。根据是否发生SIMD将患者分为SIMD组和非SIMD组。比较SIMD组和非SIMD组患者临床资料〔性别、年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病(CK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生情况,入院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合指数(OI)、血乳酸(Lac)、血肌酐(Scr)、WBC、降钙素原(PCT)、B型利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ICU住院时间、28 d生存情况〕。根据28 d死亡情况,将SIMD患者分为存活亚组和死亡亚组,比较存活亚组和死亡亚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脓毒症患者发生SIMD的影响因素及SIMD患者28 d死亡的影响因素,并绘制ROC曲线以评估影响因素对脓毒症患者发生SIMD及SIMD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102例患者中有45例发生SIMD,SIMD发生率为44.1%。SIMD组患者Scr、BNP、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高于非SIMD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BNP及SOFA评分是脓毒症患者发生SIMD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HR、BNP、SOFA评分及四者联合预测脓毒症患者发生SIMD的AUC分别为0.608、0.576、0.649、0.681及0.770。45例SIMD患者中16例28 d内死亡。存活亚组患者年龄、BNP、SOFA评分低于死亡亚组,MAP高于死亡亚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OFA评分是SIMD患者28 d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SOFA评分预测SIMD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AUC为0.704。结论脓毒症患者SIMD发生率较高。年龄增大和HR增快及BNP、SOFA评分升高是脓毒症患者发生SIMD的危险因素,且SOFA评分升高是SIMD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 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分析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1肾上腺素受体失敏在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海丹 李培武 马莉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3期278-281,共4页
脓毒症诱导的心肌功能障碍(SIMD)是造成脓毒症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β肾上腺素受体(β-AR)信号通路系统的异常可引起心功能障碍,其中β-AR受体失敏是心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机制包括受体解偶联、内吞和基因表达水平下调引起的... 脓毒症诱导的心肌功能障碍(SIMD)是造成脓毒症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β肾上腺素受体(β-AR)信号通路系统的异常可引起心功能障碍,其中β-AR受体失敏是心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机制包括受体解偶联、内吞和基因表达水平下调引起的受体数量、功能的降低.本文主要讨论β1-AR失敏与SIMD的关系,试图为治疗SIMD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 脓毒诱导的心肌功能障碍 Β1肾上腺素受体 受体失敏
原文传递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心功能障碍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嘉彤 邵旭鹏 +3 位作者 谢娜 陆佳敏 魏久翔 范开亮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2期189-194,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心功能障碍(SIM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和PubMed中有关血必净注射液治疗... 目的系统评价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心功能障碍(SIM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和PubMed中有关血必净注射液治疗SIMD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相关数据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应用RevMan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70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降低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cTnI)方面,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在治疗5 d后[MD=-0.30,95%CI(-0.57,-0.03)]和治疗7 d后[SMD=-1.78,95%CI(-2.83,-0.74)]均优于常规治疗(P<0.05);在降低患者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方面,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在治疗5 d后[SMD=-0.85,95%CI(-1.25,-0.45)]及治疗7 d后[SMD=-0.89,95%CI(-1.39,-0.39)]均优于常规治疗(P<0.05);在降低B型钠尿肽(BNP)方面,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在治疗7 d后[SMD=-1.70,95%CI(-2.92,-0.49)]优于常规治疗(P<0.05);在降低降钙素原(PCT)方面,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在治疗7 d后[SMD=-0.53,95%CI(-0.75,-0.32)]优于常规治疗(P<0.05);在缩短住院时间上,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MD=-1.81,95%CI(-2.39,-1.23)]优于常规治疗(P<0.05);在病死率上,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与单纯常规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方面,纳入研究报道血必净注射液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但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且与常规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其安全性较好。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SIMD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障碍,且安全性较好。由于目前纳入文献数量不多且文献质量不高,期望今后有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 血必净注射液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血症患者高敏肌钙蛋白T水平及预后判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苗强 李立新 +4 位作者 唐江涛 朱帅 王伟青 都向阳 李贵星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3期438-441,共4页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患者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脓毒血症住院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23例为健康对照,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检测患者入院时(day0)及第5天(...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患者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脓毒血症住院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23例为健康对照,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检测患者入院时(day0)及第5天(day5)降钙素原(PCT)和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健康对照组仅检测纳入时PCT和hs-cTnT水平。研究对象按入院时和第5天PCT的变化分为PCT升高组(29例)和PCT降低组(127例),比较患者年龄、性别及不同时间点hs-cTnT水平和PCT水平。结果脓毒血症患者hs-cTnT水平为28.3(12.9,86.2)ng/L高于健康对照人群3.0(3.0,3.8)ng/L(P<0.05);脓毒血症患者入院时PCT水平为5.24(2.93,19.35)ng/ml,hs-cTnT水平为28.25(12.92,83.55)ng/L,两者相关性为r=0.332(P<0.05),第5天PCT水平为1.34(0.56,4.69)ng/ml,hs-cTnT水平为22.60(11.15,56.35)ng/L,两者相关性为r=0.439(P<0.05);PCT升高组第5天hs-cTnT水平为60.7(26.8,187.4)ng/L,明显高于入院时hs-cTnT水平27.5(11.8,123.4)ng/L(P<0.05),PCT降低组第5天hs-cTnT水平为18.7(8.9,43.2)ng/L低于入院时hs-cTnT水平29.0(13.0,83.4)ng/L(P<0.05);PCT升高组病情恶化率达72.4%,高于PCT降低组34.6%(P<0.05)。结论脓毒血症对心肌细胞产生损伤,脓毒血症严重程度和心肌细胞损伤程度密切相关,hs-cTnT水平对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 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 降钙素原 高敏肌钙蛋白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