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SIMD)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为SIMD的诊治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84例脓毒症患者(年龄≥18岁)的临床资料,包括性...目的分析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SIMD)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为SIMD的诊治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84例脓毒症患者(年龄≥18岁)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基础性疾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实验室检查结果、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机械通气比例、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肾替代治疗的比例,以及ICU住院时间和28d病死率等.根据是否发生心肌功能障碍将患者分为SIMD组和非SIMD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患者发生SIMD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危险因素对脓毒症患者发生SIMD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284例患者,SIMD组136例(47.89%),非SIMD组148例(52.11%).与非SIMD组比较,SIMD组患者的年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入住ICU时血乳酸(Lac)水平、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比例、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均明显升高[年龄(岁):75.92±2.35比55.02±1.68,NT-proBNP(ng/L):3037.00±544.50比2493.92±630.21,cTnI(μg/L):0.12±0.07比0.06±0.03,入住ICU时血Lac(mmol/L):4.46±1.21比2.98±1.02,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比例:40.44%(55/136)比21.62%(32/148),APACHEⅡ评分(分):24.25±1.02比20.95±0.85,SOFA评分(分):7.41±4.69比6.21±2.81,均P<0.05],而SIMD组24 h Lac清除率明显降低[(13.80±7.01)%比(25.41±8.9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24 h Lac清除率<13.80%、NT-proBNP≥3000 ng/L是发生SIMD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5.990(2.143~16.742)、0.348(0.155~0.786)、2.708(1.093~6.711),P值分别为0.001、0.011、0.031].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24 h Lac清除率和NT-proBNP水平对SIMD的发生均有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7、0.811、0.743,95%CI分别为0.573~0.701、0.761~0.860、0.687~0.800,均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SIMD的发病率较高,年龄增大、24 h Lac清除率下降、NT-proBNP增高是患者发生SIMD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以重视.展开更多
目的运用计算机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桃核承气汤治疗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的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进一步分析其防治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的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成分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目的运用计算机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桃核承气汤治疗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的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进一步分析其防治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的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成分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数据库获取桃核承气汤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标基因,从GeneCards数据库收集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的靶标基因,将两者取交集后得到疾病-药物蛋白靶基因,运用STRING构建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网络,并通过Cytoscape软件将结果进行网络可视化展示,通过网络结构和节点间加权重联系的计算分析算法筛选出作用的关键基因。借助Webgestalt在线工具进行疾病-药物交集靶基因的基因本体论(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可视化展示。最后利用CTD数据库并结合文献学习,获取关键基因于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的疾病治疗作用。结果桃核承气汤的135个化合物中有64成分通过20个靶点与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相互关联。其中AKT1、HMOX1、JUN、TNF、IL1B、MAPK14、NOS3、PPARG、ICAM1、NOS2、VCAM1、STAT1等关键基因主要通过调控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存活、抗细胞凋亡、参与能量代谢、病原识别、毒物代谢等路径,在质膜、细胞膜、吞噬细胞、线粒体自噬等分子反应中发挥作用。结论网络药理学方法科学预测桃核承气汤防治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的关键靶标及其参与的相关通路,提示该方剂对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为多靶点、多通路、多选择的复杂机制,并且多与抗炎、抗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存活等机制相关。展开更多
脓毒性心肌病是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严重并发症,多种分子机制参与了脓毒症诱导的心肌功能障碍(sepsis-induced myocardial dysfunction,SIMD)。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转导途径是体内重要的信...脓毒性心肌病是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严重并发症,多种分子机制参与了脓毒症诱导的心肌功能障碍(sepsis-induced myocardial dysfunction,SIMD)。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转导途径是体内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MAPK家族中的p38-MAPK参与了SIMD分子信号及凋亡机制。探讨p38-MAPK的分子结构,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特点,以及p38-MAPK在SIM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SIMD)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为SIMD的诊治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84例脓毒症患者(年龄≥18岁)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基础性疾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实验室检查结果、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机械通气比例、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肾替代治疗的比例,以及ICU住院时间和28d病死率等.根据是否发生心肌功能障碍将患者分为SIMD组和非SIMD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患者发生SIMD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危险因素对脓毒症患者发生SIMD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284例患者,SIMD组136例(47.89%),非SIMD组148例(52.11%).与非SIMD组比较,SIMD组患者的年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入住ICU时血乳酸(Lac)水平、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比例、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均明显升高[年龄(岁):75.92±2.35比55.02±1.68,NT-proBNP(ng/L):3037.00±544.50比2493.92±630.21,cTnI(μg/L):0.12±0.07比0.06±0.03,入住ICU时血Lac(mmol/L):4.46±1.21比2.98±1.02,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比例:40.44%(55/136)比21.62%(32/148),APACHEⅡ评分(分):24.25±1.02比20.95±0.85,SOFA评分(分):7.41±4.69比6.21±2.81,均P<0.05],而SIMD组24 h Lac清除率明显降低[(13.80±7.01)%比(25.41±8.9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24 h Lac清除率<13.80%、NT-proBNP≥3000 ng/L是发生SIMD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5.990(2.143~16.742)、0.348(0.155~0.786)、2.708(1.093~6.711),P值分别为0.001、0.011、0.031].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24 h Lac清除率和NT-proBNP水平对SIMD的发生均有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7、0.811、0.743,95%CI分别为0.573~0.701、0.761~0.860、0.687~0.800,均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SIMD的发病率较高,年龄增大、24 h Lac清除率下降、NT-proBNP增高是患者发生SIMD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以重视.
文摘目的运用计算机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桃核承气汤治疗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的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进一步分析其防治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的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成分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数据库获取桃核承气汤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标基因,从GeneCards数据库收集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的靶标基因,将两者取交集后得到疾病-药物蛋白靶基因,运用STRING构建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网络,并通过Cytoscape软件将结果进行网络可视化展示,通过网络结构和节点间加权重联系的计算分析算法筛选出作用的关键基因。借助Webgestalt在线工具进行疾病-药物交集靶基因的基因本体论(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可视化展示。最后利用CTD数据库并结合文献学习,获取关键基因于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的疾病治疗作用。结果桃核承气汤的135个化合物中有64成分通过20个靶点与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相互关联。其中AKT1、HMOX1、JUN、TNF、IL1B、MAPK14、NOS3、PPARG、ICAM1、NOS2、VCAM1、STAT1等关键基因主要通过调控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存活、抗细胞凋亡、参与能量代谢、病原识别、毒物代谢等路径,在质膜、细胞膜、吞噬细胞、线粒体自噬等分子反应中发挥作用。结论网络药理学方法科学预测桃核承气汤防治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的关键靶标及其参与的相关通路,提示该方剂对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为多靶点、多通路、多选择的复杂机制,并且多与抗炎、抗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存活等机制相关。
文摘脓毒性心肌病是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严重并发症,多种分子机制参与了脓毒症诱导的心肌功能障碍(sepsis-induced myocardial dysfunction,SIMD)。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转导途径是体内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MAPK家族中的p38-MAPK参与了SIMD分子信号及凋亡机制。探讨p38-MAPK的分子结构,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特点,以及p38-MAPK在SIM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