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蓝蛋白与脑铁代谢 被引量:30
1
作者 常彦忠 钱忠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1-105,共5页
铜蓝蛋白 (Ceruloplasmin ,CP)是人体重要的亚铁氧化酶。它的主要作用是催化二价铁成为三价铁 ,从而促进铁与转铁蛋白结合。由于它的这一功能 ,过去三十年来 ,CP一直被认为参与细胞 (包括脑细胞 )铁释放。然而 ,最近的研究显示 ,这个传... 铜蓝蛋白 (Ceruloplasmin ,CP)是人体重要的亚铁氧化酶。它的主要作用是催化二价铁成为三价铁 ,从而促进铁与转铁蛋白结合。由于它的这一功能 ,过去三十年来 ,CP一直被认为参与细胞 (包括脑细胞 )铁释放。然而 ,最近的研究显示 ,这个传统的看法可能是错误的或者至少是不完全的。新的发现显示 ,脑内CP既有促进脑细胞铁释放也有铁摄取的作用。而且它对铁摄取作用可能比对铁释放的作用更为重要。本文讨论了这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蓝蛋白 脑铁代谢 无铜蓝蛋白血症 细胞摄取 细胞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铁代谢与脑缺血时铁失衡 被引量:4
2
作者 修丽莉 王玮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2年第1期48-51,60,共5页
脑铁稳态的维持对机体内环境至关重要。急性脑缺血后铁代谢失衡,由铁介导的自由基产生和脑组织中的铁沉积加剧缺血时致脑损伤。研究脑缺血时铁代谢的变化及其原因,将有助于我们理解脑缺血损伤的发病机制,为寻找脑缺血损伤的防治方法提... 脑铁稳态的维持对机体内环境至关重要。急性脑缺血后铁代谢失衡,由铁介导的自由基产生和脑组织中的铁沉积加剧缺血时致脑损伤。研究脑缺血时铁代谢的变化及其原因,将有助于我们理解脑缺血损伤的发病机制,为寻找脑缺血损伤的防治方法提供理论指导。本文就脑内铁代谢过程、脑缺血后铁代谢变化及变化的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铁代谢 缺血 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铁代谢与脑出血后脑损伤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圣山 李长清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7年第6期514-517,共4页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损伤的机制十分复杂。最近研究显示,脑出血后铁离子和铁代谢蛋白的代谢异常是导致脑出血后脑损伤的原因之一。本文对目前脑铁分布、功能和脑内铁转运机制的认识,脑出血后异常增高的铁离子和铁代谢蛋白导致脑损伤...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损伤的机制十分复杂。最近研究显示,脑出血后铁离子和铁代谢蛋白的代谢异常是导致脑出血后脑损伤的原因之一。本文对目前脑铁分布、功能和脑内铁转运机制的认识,脑出血后异常增高的铁离子和铁代谢蛋白导致脑损伤的作用机制,以及异常脑铁代谢的磁共振成像检查和铁螯合剂的实验研究作了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脑铁代谢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在脑铁代谢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艳伟 赵晋英 李琳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743-2746,共4页
铁在神经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脑铁代谢必须受到精确的调控。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可通过摄取血红素铁、转铁蛋白结合铁和非转铁蛋白结合铁,除了供自身利用外,还能以铁蛋白的形式储存大量的铁,并可通过铁释放蛋白释放铁,在铁跨血... 铁在神经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脑铁代谢必须受到精确的调控。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可通过摄取血红素铁、转铁蛋白结合铁和非转铁蛋白结合铁,除了供自身利用外,还能以铁蛋白的形式储存大量的铁,并可通过铁释放蛋白释放铁,在铁跨血脑屏障的转运及脑铁稳态的维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脑铁代谢 蛋白结合 神经组织 血红素 屏障 组织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铁代谢及铁超载毒性机制的研究
5
作者 王衍廷 袁绍纪 冯华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83-285,共3页
关键词 脑铁代谢 毒性机制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铁代谢紊乱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被引量:4
6
作者 徐永 张雅婷 +4 位作者 李洁 洪钏 张欣韦 高国粉 常彦忠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58-868,共11页
脑铁稳态对于维持脑的正常发育和控制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大量研究已显示,脑铁稳态的失衡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存在密切关系,但其机理尚需深入研究.本文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结果,总结了脑铁代谢失衡... 脑铁稳态对于维持脑的正常发育和控制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大量研究已显示,脑铁稳态的失衡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存在密切关系,但其机理尚需深入研究.本文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结果,总结了脑铁代谢失衡参与AD病变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脑铁增高与AD症状及细胞损伤的关系,及负责铁摄入、储存、释放和调控的几种铁代谢关键分子在AD中的表达变化,并展望了改善脑铁水平、调节铁代谢相关分子平衡、降低氧化应激等方法作为AD治疗策略的前景.本文旨在为今后深入研究脑铁代谢及相关分子在AD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开发预防和治疗AD新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脑铁代谢 Β-淀粉样蛋白 螯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铁代谢及调控 被引量:1
7
作者 尤琳浩 郑鑫 常彦忠 《生命科学》 CSCD 2012年第8期731-741,共11页
随着研究的深入,脑铁代谢相关分子突变引起的疾病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认识。脑铁代谢紊乱可能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原因之一。对脑铁代谢机理的认识将为预防和治疗脑铁代谢紊乱相关疾病提供重要的理论根据。对脑铁代谢的过程,脑铁代谢... 随着研究的深入,脑铁代谢相关分子突变引起的疾病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认识。脑铁代谢紊乱可能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原因之一。对脑铁代谢机理的认识将为预防和治疗脑铁代谢紊乱相关疾病提供重要的理论根据。对脑铁代谢的过程,脑铁代谢的相关分子以及这些分子对脑内铁稳态的调控作用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铁代谢 屏障 调素 IRP/IRe
原文传递
铁代谢介导的抗抑郁机制及中医药调控研究进展
8
作者 潘雅楠 陈佳美 +4 位作者 宇庆迎 邓迪 张荣 周丹丹 曹丽萍 《药学前沿》 CAS 2024年第12期729-736,共8页
抑郁症患病率逐年攀升,目前发病机制复杂,病因尚未明确。脑铁代谢稳态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失衡与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临床及动物研究结果显示,铁过载和铁不足均可诱发抑郁症,而铁不足还可能进一步导致认知障... 抑郁症患病率逐年攀升,目前发病机制复杂,病因尚未明确。脑铁代谢稳态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失衡与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临床及动物研究结果显示,铁过载和铁不足均可诱发抑郁症,而铁不足还可能进一步导致认知障碍。尽管如此,当前对于铁代谢与抑郁症的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脑铁稳态失衡引起抑郁症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中医药在抗抑郁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的临床疗效,尤其在调节铁代谢以治疗抑郁症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本文综述了铁代谢介导的抗抑郁机制及中医药对其调控研究的进展,旨在为阐明脑铁稳态失衡导致抑郁疾病发生的机制以及中医药在这一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铁代谢 抗抑郁机制 中医药 调控作用 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影响脑铁代谢调控神经系统铁超载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智威 张天蕾 +3 位作者 方明楚 林心如 李海哲 林振浪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43-846,共4页
铁超载作为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性特征,可引起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神经细胞铁代谢异常。缺氧诱导因子(HIF)可通过调控脑铁的摄取、储存、排出和胞内调节等过程参与脑铁代谢,抑制脑铁超载有望成为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新靶点。本文现围绕... 铁超载作为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性特征,可引起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神经细胞铁代谢异常。缺氧诱导因子(HIF)可通过调控脑铁的摄取、储存、排出和胞内调节等过程参与脑铁代谢,抑制脑铁超载有望成为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新靶点。本文现围绕HIF调控脑铁代谢的生理/病理机制综述如下,以期为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铁代谢 超载 缺氧诱导因子 神经系统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铁调素在小鼠脑内的表达及其对膜铁转运蛋白1和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付丽娟 段相林 +2 位作者 于鹏 钱忠明 常彦忠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目的探讨铁调素(hepcidin)在小鼠脑内的表达及其对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 1)和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MT1)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铁调素在正常小鼠各脑区的表达分布,并观察了脑室内注射铁调素对DMT1、膜铁转运蛋白... 目的探讨铁调素(hepcidin)在小鼠脑内的表达及其对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 1)和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MT1)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铁调素在正常小鼠各脑区的表达分布,并观察了脑室内注射铁调素对DMT1、膜铁转运蛋白1表达的影响结果铁调素在小鼠脑内有广泛表达,且不同脑区表达程度不同,脉络丛部分表达较高。结论侧脑室内注射铁调素后,能够显著影响DMT1、膜铁转运蛋白1表达,且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铁代谢 调素 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 转运蛋白1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铁死亡探讨温阳复元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损伤的保护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向军军 李丽琴 +3 位作者 李建铮 莫雪妮 陈炜 胡跃强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49-1657,共9页
目的基于铁死亡探讨中药温阳复元方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大鼠神经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温阳复元方组、铁死亡诱导剂组、温阳复元方+铁死亡诱导剂组... 目的基于铁死亡探讨中药温阳复元方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大鼠神经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温阳复元方组、铁死亡诱导剂组、温阳复元方+铁死亡诱导剂组、铁死亡抑制剂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手术步骤同模型组,但线栓只插入颈内动脉深度9 mm,不堵塞大脑中动脉,其余各组采用线栓法构建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模型。在造模前24 h开始,按照分组给予铁死亡诱导剂(100 mg·kg^(-1))、铁死亡抑制剂(5 mg·kg^(-1))腹腔注射;中药温阳复元方(18.0 g·kg^(-1))灌胃于麻醉清醒后2 h开始。各干预措施每天1次,连续7 d。分别于MCAO/R术后第1、3、7天采用Longa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程结束后取材,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HE)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元形态学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生化试剂盒检测脑组织亚铁离子(Fe^(2+))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Western Blot法检测转运铁蛋白受体1(TFR1)、铁调节蛋白1(IRP1)、膜铁转运蛋白(FPN)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升高(P<0.01);HE染色显示神经元稀疏杂乱、细胞核固缩、边缘出现空泡,电镜下可见神经元线粒体数目减少、线粒体膜密度增加或破裂溶解、线粒体嵴消失;Fe2+含量与TFR1 mRNA及蛋白表达量升高(P<0.01),GSH含量与IRP1、FPN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P<0.01)。(2)与模型组比较,温阳复元方组大鼠在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P<0.05);神经元数目增多且排列相对整齐、细胞核形态完整清晰,神经元线粒体结构相对完整、线粒体膜相对完整、线粒体嵴清晰;Fe^(2+)含量与TFR1 mRNA及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P<0.01)、GSH含量与IRP1及FPN mRNA、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P<0.01)。(3)与温阳复元方组比较,铁死亡诱导剂组及温阳复元方+铁死亡诱导剂组大鼠在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升高(P<0.05);神经元分布杂乱,细胞核缩小,边缘出现空泡,线粒体膜密度增加可见部分破裂溶解、线粒体数目减少、线粒体嵴消失;Fe^(2+)含量与TFR1 mRNA及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P<0.01)、GSH含量及IRP1、FPN mRNA及蛋白表达量减少(P<0.05,P<0.01);而铁死亡抑制剂组与温阳复元方组比较,各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复元方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及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节IRP1蛋白表达,改善脑铁代谢途径抑制铁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复元方 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损伤 脑铁代谢 死亡 调节蛋白1(IRP1) 大鼠
原文传递
铁调素和铁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
12
作者 马娟 张法丽 钱忠明 《神经药理学报》 2018年第1期16-22,共7页
脑铁异常增高至少是部分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和帕金森病等发生的一个起因。铁调素通过与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 1,Fpn1)结合,导致其内吞和降解,抑制十二指肠铁吸收和巨噬细胞铁的释放,调节机体铁稳态。因此,铁调素(hepci... 脑铁异常增高至少是部分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和帕金森病等发生的一个起因。铁调素通过与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 1,Fpn1)结合,导致其内吞和降解,抑制十二指肠铁吸收和巨噬细胞铁的释放,调节机体铁稳态。因此,铁调素(hepcidin)是这些疾病药物干预的一个新靶点。在所有与铁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将铁恢复至正常水平或阻止脑铁增加是一种潜在的治疗策略。最近研究表明,脑中铁调素水平升高可抑制血脑屏障、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中铁转运蛋白的表达,进而显著降低脑铁含量。该综述主要讨论铁调素在脑中的表达调控作用及其在疾病中潜在的治疗作用,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铁代谢 神经退行性疾病 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正常铁代谢的MR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苗延巍 伍建林 郎志谨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76-1578,共3页
关键词 脑铁代谢 PARKINSON病 Alzheimer病 MR 认知功能下降 自由基形成 脂质过氧化
原文传递
大豆异黄酮的药理作用和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4
作者 李琳 钱忠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24-726,共3页
目的 介绍大豆异黄酮药理作用和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方法 总结近 10余年 (1990年以来 )发表的SCI相关文章并进行分析。结果 大豆异黄酮是一类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的非固醇类物质。近年它的其他作用也已相继被发现。大量研究显示 ,这类... 目的 介绍大豆异黄酮药理作用和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方法 总结近 10余年 (1990年以来 )发表的SCI相关文章并进行分析。结果 大豆异黄酮是一类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的非固醇类物质。近年它的其他作用也已相继被发现。大量研究显示 ,这类物质具有多种保健和药理功效 ,包括抗肿瘤、防止骨质疏松、抗胆固醇和心血管保护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药理作用 保健功能 研究进展 雌激素样作用 抗氧化 神经退行性疾病 脑铁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钱忠明 李琳 +2 位作者 王玮 郭试瑜 王夔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634-638,共5页
帕金森病 (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人类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主要病理变化是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损伤 ,是干细胞治疗的最佳适应证之一。动物模型的研究证实 ,干细胞移植可以替代丧失的神经元 ,恢复脑功能和促进脑的自... 帕金森病 (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人类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主要病理变化是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损伤 ,是干细胞治疗的最佳适应证之一。动物模型的研究证实 ,干细胞移植可以替代丧失的神经元 ,恢复脑功能和促进脑的自我修复。临床试验显示干细胞移植在PD病人脑部也可达到类似的结果。这些研究展示了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治疗PD的良好前景。然而 ,这样的治疗是否可以永久和完全恢复PD的脑功能仍是一个疑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移植 帕金森病 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 细胞替代 脑铁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脑铁成像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罗骁 邱甜甜 +1 位作者 荚耘路 张敏鸣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5-648,共4页
作为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铁参与了包括DNA合成、神经递质生成、髓鞘合成等多种重要生命活动[1]。脑铁代谢相关蛋白及血脑屏障共同维持着脑铁平衡,然而在大脑衰老或是病理状态下,这种平衡将被打破,异常增多的自由铁会诱导产生高活性自... 作为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铁参与了包括DNA合成、神经递质生成、髓鞘合成等多种重要生命活动[1]。脑铁代谢相关蛋白及血脑屏障共同维持着脑铁平衡,然而在大脑衰老或是病理状态下,这种平衡将被打破,异常增多的自由铁会诱导产生高活性自由基,加剧氧化应激反应从而造成神经系统的破坏,该过程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生发展存在重要联系[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脑铁代谢 成像技术 磁共振 DNA合成 应用 氧化应激反应 活性自由基
原文传递
铁代谢异常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被引量:3
17
作者 林冬 丁晶 汪昕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1年第1期90-95,共6页
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脑铁代谢与外周器官不同。铁在脑内代谢的异常可致脑铁沉积或脑内铁缺乏,导致细胞生理功能障碍,引起神经细胞的死亡。目前已经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癫、不宁腿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疾病的发展与脑铁代谢异常... 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脑铁代谢与外周器官不同。铁在脑内代谢的异常可致脑铁沉积或脑内铁缺乏,导致细胞生理功能障碍,引起神经细胞的死亡。目前已经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癫、不宁腿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疾病的发展与脑铁代谢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异常 脑铁代谢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