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4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血宁口服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贾士奇 王军 +2 位作者 王玉升 周红艳 郭湘云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809-811,共3页
目的:研究脑血宁口服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 MCA) 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观察脑血宁口服液对神经病学症状、被动性条件反射、脑梗死面积及脑组织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脑血宁口服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 MCA) 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观察脑血宁口服液对神经病学症状、被动性条件反射、脑梗死面积及脑组织病理组织学的影响。结果:脑血宁口服液可显著改善模型大鼠神经病学症状,缩小梗塞面积,促进坏死灶内血管和胶质细胞增生修复,减少脑组织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脑血宁口服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宁口服液 局灶性 药理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宁注射液血清药物化学及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秀君 肇丽梅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76-379,共4页
目的对脑血宁注射液的血清药物化学及药动学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建立脑血宁注射液及其静脉给药后人血清HPLC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鉴定给药后血清中的主要药物化学成分及来源生药,并对主要化学成分的药物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静脉滴注脑血... 目的对脑血宁注射液的血清药物化学及药动学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建立脑血宁注射液及其静脉给药后人血清HPLC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鉴定给药后血清中的主要药物化学成分及来源生药,并对主要化学成分的药物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静脉滴注脑血宁注射液后,从人血清中检测到3种化合物,其中2种为脑血宁注射液所含原形成分,分别为丹皮酚和栀子苷;1种为新产生的代谢产物。丹皮酚和栀子苷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显示,静脉注射给药后,栀子苷在人体内血药浓度迅速下降,其药时过程符合一室模型,给药后70%以原型由肾脏清除;丹皮酚在人体的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过程符合二室模型,给药后,在体内广泛代谢,只有占给药量0.04%的丹皮酚以原形从尿液排出。结论血中所含化学成分为脑血宁注射液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阐明脑血宁注射液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宁注射液 清药物化学 指纹图谱 栀子苷 丹皮酚 药物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宁口服液治疗中风先兆94例 被引量:5
3
作者 陈阳春 徐毅 +3 位作者 王守富 王成聚 吕家珍 姚玉琴 《中医研究》 1997年第4期16-19,共4页
本研究应用“脑血宁口服液”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先兆患者94例,并与肠溶阿司匹林治疗28例比较。结果表明,脑血宁口服液能有效地改善中风先兆临床症状,降低血液粘稠度,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效地减少脑血栓形成的发生。
关键词 脑血宁口服液 中风先兆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宁胶囊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及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梁颖 汪小根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16-818,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及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规律以及脑血宁胶囊对其的影响,揭示脑血宁胶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作用机理。方法:制作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模型,用放射免疫法动态测定脑组织及血浆ET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及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规律以及脑血宁胶囊对其的影响,揭示脑血宁胶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作用机理。方法:制作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模型,用放射免疫法动态测定脑组织及血浆ET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脑血宁组的脑组织及血浆内皮素含量明显增高,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两组的内皮素水平逐步下降。至7天时点时,模型组的内皮素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仍具有显著性差异,而脑血宁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组织及血浆ET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期均升高,其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与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而脑血宁胶囊能够降低本病脑组织及血浆中内皮素的水平,可能是其治疗本病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脑血宁 动物实验 浆内皮素(ET) 压性 大鼠组织 内皮素含量 血宁胶囊 内皮素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宁口服液抗血栓形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贾士奇 郭湘云 +2 位作者 徐毅 周红霞 岳翔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1995年第4期28-29,共2页
本实验对脑血宁口服液抗血栓形成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能明显延长小鼠尾出血时间,对家兔具有抗实验性血栓形成,减少体外血栓形成的长度、湿重和干重,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说明脑血宁口服液为预防、改善脑血栓形... 本实验对脑血宁口服液抗血栓形成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能明显延长小鼠尾出血时间,对家兔具有抗实验性血栓形成,减少体外血栓形成的长度、湿重和干重,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说明脑血宁口服液为预防、改善脑血栓形成的有效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品 脑血宁口服液 药理学 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宁注射液中栀子苷血药浓度及药物动力学研究
6
作者 夏素霞 张艳玲 +3 位作者 张宏 包玉龙 向绍杰 李显华 《中医药学刊》 CAS 2004年第6期 1088-1089,共2页
目的:建立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栀子苷体内动力学规律.方法:建立快速敏感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采用外标法,以脑血宁静脉注射后,Biger犬含药血浆样品经高氯酸处理后在C反相色谱柱上进行分离测定.结果:栀子苷血药浓度在0... 目的:建立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栀子苷体内动力学规律.方法:建立快速敏感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采用外标法,以脑血宁静脉注射后,Biger犬含药血浆样品经高氯酸处理后在C反相色谱柱上进行分离测定.结果:栀子苷血药浓度在0.05~9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44).方法:回收率为80%~99.07%,提取回收率为96.99%~104.66%,最低检测限为0.2μg/ml.结论:栀子苷在犬体内的动力学过程表现为一室模型,其中t/2=99min.实验结果可为脑血宁在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宁注射液 栀子苷 药浓度 药物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宁汤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
7
作者 周筱燕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347-347,共1页
采用自拟脑血宁汤(炙黄芪、川芎、制大黄、全蝎粉、三七粉)治疗急性脑梗塞,治疗组总有效率及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脑血宁汤对急性脑梗塞有活血祛瘀通脉作用。
关键词 梗塞 中医药疗法 脑血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宁注射液中牡丹皮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8
作者 王福宏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70-72,共3页
目的:建立脑血宁注射液组方中牡丹皮的指纹图谱。方法:使用Diamonsil C18柱(4.6 mm×1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三乙胺调pH至3.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238 nm波长下检测。结果:建立了牡丹皮药材的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确定... 目的:建立脑血宁注射液组方中牡丹皮的指纹图谱。方法:使用Diamonsil C18柱(4.6 mm×1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三乙胺调pH至3.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238 nm波长下检测。结果:建立了牡丹皮药材的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确定牡丹皮药材有14个共有峰,不同产地、批次的牡丹皮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保留面积稳定,但是不同产地的牡丹皮中的各组分的绝对峰面积存在一定差异,以丹皮酚计,安徽产地的牡丹皮的含量最高。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为加强脑血宁注射液原料药的质量控制,保证脑血宁注射液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宁 牡丹皮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痰瘀同治”脑血宁方治疗脑出血疗效观察
9
作者 廖远生 廖吉连 +2 位作者 唐佳茜 高丽丽 吴成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2期43-45,共3页
目的基于“痰瘀同治”理念观察脑血宁方治疗脑出血(ICH)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21年10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脑病科收治的ICH患者63例(最终纳入6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0例,予西医内科基础治疗... 目的基于“痰瘀同治”理念观察脑血宁方治疗脑出血(ICH)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21年10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脑病科收治的ICH患者63例(最终纳入6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0例,予西医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30例,予西医内科基础治疗+口服脑血宁方100 mL,2次/d,连续治疗14 d。分别采用BI指数和NIHSS评分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临床有效率及愈显率。在入组当天及第7天行头颅CT平扫,评价血肿吸收情况,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临床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而BI指数升高(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治疗前后血肿体积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期间,两组均未见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痰瘀同治”指导下应用脑血宁方治疗脑出血安全有效,能提高临床愈显率,促进血肿吸收,改善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瘀同治 脑血宁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宁注射液中栀子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硕华 周晓东 +1 位作者 唐骏 赵曦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55-58,共4页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脑血宁注射液中栀子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38 nm和440 nm。结果建立了脑血宁...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脑血宁注射液中栀子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38 nm和440 nm。结果建立了脑血宁注射液中栀子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确定了14个共有峰,共有峰的参数符合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不同产地栀子共有峰的峰面积比值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为脑血宁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宁注射液 栀子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2例对照观察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陆志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405-407,共3页
本文对以活血化瘀、清热化痰为主要功能的中药复方脑血宁进行了初步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脑血宁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有一定的直接或(和)协同治疗作用(P<0.05),加速了神经功能的恢复;中医证类疗效观察结果提示,脑血宁对高血压性... 本文对以活血化瘀、清热化痰为主要功能的中药复方脑血宁进行了初步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脑血宁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有一定的直接或(和)协同治疗作用(P<0.05),加速了神经功能的恢复;中医证类疗效观察结果提示,脑血宁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不同证型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P>0.05);临床血液流变学治疗前、后变化结果分析表明,脑血宁具有改善微循环、控制和防止治疗过程中因脱水等而发生血液高粘滞综合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性 脑血宁 祛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宁联合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0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耀升 曹子成 +1 位作者 张德峰 水新华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2年第1期80-81,共2页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起病急,病情重。传统的内科保守治疗死残率很高,而传统的外科开颅血肿清除术难以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近年来,微创穿刺血肿粉碎清除技术逐渐推广,中医以活血化瘀疗法为主治疗脑出血也展现出了良好的前景,...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起病急,病情重。传统的内科保守治疗死残率很高,而传统的外科开颅血肿清除术难以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近年来,微创穿刺血肿粉碎清除技术逐渐推广,中医以活血化瘀疗法为主治疗脑出血也展现出了良好的前景,取得了一些基础和临床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肿清除术 保守治疗 脑血宁 开颅肿清除术 临床常见疾病 化瘀疗法 术后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窍醒神针法联合加味补阳还五汤对脑出血恢复期患者(气虚血瘀证)IL-2、MMP-9、BDNF及脑血流量的影响
13
作者 彭天忠 黄学娣 +5 位作者 林星镇 袁娟 周峰 刘浪辉 占琦楠 朱满华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8-433,共6页
目的探讨开窍醒神针法联合补阳还五汤在脑出血恢复期患者(气虚血瘀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观察其对炎性指标、神经因子的影响。方法166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气虚血瘀证)患者均于2021年9月至2023年10月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就诊,纳入研究前均... 目的探讨开窍醒神针法联合补阳还五汤在脑出血恢复期患者(气虚血瘀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观察其对炎性指标、神经因子的影响。方法166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气虚血瘀证)患者均于2021年9月至2023年10月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就诊,纳入研究前均随机分组。对照组83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83例联合开窍醒神针法及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内皮素-1(endothelin,ET-1)、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Bcl-2相关X蛋白(the 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降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升高,观察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血管平均流量、脑血管平均流速升高,血管外周阻力降低,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总症状积分降低,Fuel-Meyer功能评分(FMA评分)升高,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98%(78/83),高于对照组的80.72%(6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出血恢复期患者(气虚血瘀证)而言应用开窍醒神针法及加味补阳还五汤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血脑屏障恢复,改善脑血流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窍醒神针法 加味补阳还五汤 炎性因子 恢复期 气虚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灌注CT影像参数对高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14
作者 许禹 耿云平 +1 位作者 尤国庆 马新强 《临床医学工程》 2025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脑灌注CT影像参数对高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4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脑灌注CT检查,获取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 目的探讨脑灌注CT影像参数对高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4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脑灌注CT检查,获取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等参数,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比较两组患者的CBF、CBV、MTT、TTP参数,并分析各参数与mRS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各参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两组患者脑灌注CT影像参数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CBF、CBV高于预后不良组,MTT、TTP低于预后不良组。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显示,CBF(r=-0.648)、CBV(r=-0.522)与mRS评分呈负相关性,MTT(r=0.591)、TTP(r=0.439)与mRS评分呈正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BF、CBV、MTT、TTP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均具有显著的评估价值(AUC>0.7,P<0.05)。结论脑灌注CT影像参数与高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对其预后评估具有显著价值,可作为临床评估患者预后的有效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CT影像参数 管病 预后 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中血海理论浅析黄燕治疗失眠症临床经验
15
作者 詹乐昌 刘历泉 +1 位作者 杨时鸿 黄燕 《新中医》 2025年第4期172-176,共5页
黄燕教授关于脑中血海的理论认为,脑中血海具有3个特征:一是广纳百川,汇聚了大量的濡养物质,并和全身功能结构建立了丰富的共同联系;二是容易波动,其中储蓄的物质时刻处于变化之中;三是血海中的血液精微和其他物质的总量需要维持在适当... 黄燕教授关于脑中血海的理论认为,脑中血海具有3个特征:一是广纳百川,汇聚了大量的濡养物质,并和全身功能结构建立了丰富的共同联系;二是容易波动,其中储蓄的物质时刻处于变化之中;三是血海中的血液精微和其他物质的总量需要维持在适当水平,太过或不足均可导致疾病。黄燕教授认为失眠症的发生总不离脑中血海的精微不足、沟通输送失节、盈虚无度所致,提出了失眠症的核心病机为气血不足,阳盛阴衰,阴阳失交,脑神不安。治疗上强调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治则,以调理心肝脾为重点,并注重肺肾,形成了清心安神、健脾养血、疏肝平肝为主的辨证论治失眠症之特色。同时,注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安神药,促进药物协同作用,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安神药 名医经验 黄燕
原文传递
改良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脑干出血的疗效观察
16
作者 娄金峰 杨璨宇 +3 位作者 王在斌 姜帆 陶胜忠 牛光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4期427-431,共5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融合与神经导航联合引导下无框架立体定向穿刺抽吸引流治疗脑干出血的效果。方法对2018-10—2023-10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运用多模态影像融合和神经导航引导的无框架立体定向精准穿刺抽吸引流技术治疗的35例...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融合与神经导航联合引导下无框架立体定向穿刺抽吸引流治疗脑干出血的效果。方法对2018-10—2023-10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运用多模态影像融合和神经导航引导的无框架立体定向精准穿刺抽吸引流技术治疗的35例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后24 h复查头颅CT以判断脑干引流后的残余血肿量,同时依据残余血肿量决定是否注射尿激酶引流。手术前后进行GCS量表评估,术后30 d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存活状态,并对存活者进行mRS评估。结果35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性穿刺成功,术中无死亡。术后24 h头颅CT复查显示,35例患者的颅内残余血肿量(3.8±1.2)mL,血肿清除率(61.3±26.4)%。术前GCS评分(6.9±3.1)分,术后(9.6±3.2)分,手术前后GCS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0 d随访,35例患者中30例存活,5例死亡,病死率14.3%,存活患者mRS评分(3.8±1.0)分。结论多模态影像融合与神经导航联合引导下无框架立体定向穿刺抽吸引流治疗脑干出血的疗效较好,能有效清除脑干血肿,解除血肿对脑干的压迫,避免继发性损伤,从而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出 继发性损伤 多模态 无框架立体定向 神经导航 影像融合 肿抽吸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出血伴肺炎1例抗感染治疗用药分析
17
作者 武天坤 李清曼 +1 位作者 杨宏辉 蒋喜巧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5年第1期128-130,共3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41岁,因“突发意识丧失2h”于2022年6月24日转诊至郑州人民医院。此前,患者曾被诊断为“脑梗死”,具体治疗不详。此次入院诊断为:脑干出血、脑梗死、肺炎、痛风及高血压病3级。入院时,患者体温39.2℃,伴有恶心、呕吐4... 1病例介绍患者男,41岁,因“突发意识丧失2h”于2022年6月24日转诊至郑州人民医院。此前,患者曾被诊断为“脑梗死”,具体治疗不详。此次入院诊断为:脑干出血、脑梗死、肺炎、痛风及高血压病3级。入院时,患者体温39.2℃,伴有恶心、呕吐4次及肢体抽搐,脉搏106次/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出 梗死 肺炎 抗感染 用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雪草苷调节TXNIP/NLRP3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血脑屏障损伤的影响
18
作者 张雯 刘江华 金海涛 《河北医药》 2025年第2期223-227,共5页
目的探讨积雪草苷(ASI)调节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NOD样受体蛋白3(NLRP3)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大鼠血脑屏障损伤的影响。方法108只SPF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S组、ASI低剂量组、ASI高剂量组、ASI高剂量+OE-NC组、ASI高剂量+OE... 目的探讨积雪草苷(ASI)调节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NOD样受体蛋白3(NLRP3)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大鼠血脑屏障损伤的影响。方法108只SPF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S组、ASI低剂量组、ASI高剂量组、ASI高剂量+OE-NC组、ASI高剂量+OE-TXNIP(TXNIP激活剂)组,每组1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5组均通过中脑动脉闭塞法构建IS模型大鼠,建模成功后立即给药,连续给药2周。检测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数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血脑屏障超微结构;检测受损处脑组织中伊文思蓝(EB)含量;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受损处脑组织中白介素(IL)-1β、IL-18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中闭锁连接蛋白-1(ZO-1)、occludin、TXNIP、裂解的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Cleaved Caspase-1)、NLRP3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S组大鼠血管内皮水肿,血管内皮细胞连接疏松,有大量吞饮小泡产生,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数、脑组织中EB含量、IL-1β、IL-18水平以及TXNIP、Cleaved Caspase-1、NLRP3蛋白表达升高,脑组织中ZO-1、occludin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IS组比较,ASI低剂量组、ASI高剂量组血管内皮水肿减少,血管内皮细胞连接的疏松程度降低,吞饮小泡数量减少,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数、脑组织中EB含量、IL-1β、IL-18水平以及TXNIP、Cleaved Caspase-1、NLRP3蛋白表达降低,脑组织中ZO-1、occludin蛋白表达升高(P<0.05)。OE-TXNIP减弱了高剂量ASI对IS大鼠血脑屏障损伤的改善作用以及神经炎症的抑制作用。结论ASI改善IS大鼠血脑屏障损伤并抑制神经炎症的机制可能与阻断TXNIP/NLRP3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苷 卒中 屏障 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NOD样受体蛋白3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仔癀对MCAO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及AMPK/PKC通路的影响
19
作者 张小琴 林钰欣 +3 位作者 韩美婷 黄莉莉 吴珍琴 黄鸣清 《药学研究》 2025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研究片仔癀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损伤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蛋白激酶C(PKC)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片仔癀干预组(180 mg·kg-1)。大鼠于造模前4 d开始灌胃给药,末次给药3... 目的研究片仔癀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损伤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蛋白激酶C(PKC)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片仔癀干预组(180 mg·kg-1)。大鼠于造模前4 d开始灌胃给药,末次给药30 min后采用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MCAO)。Zea-Longa神经功能评分评价片仔癀对MCAO大鼠的保护效应;伊文思蓝染色法观察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大鼠缺血侧脑组织闭合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5(Claudin-5)、闭锁小带蛋白1(ZO-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PKC、AMPK及其磷酸化水平(p-AMPK)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片仔癀能够减轻MCAO大鼠神经功能损伤(P<0.05),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P<0.05),上调Occludin、Claudin-5、ZO-1、PKC蛋白表达(P<0.01),下调MMP-9、p-AMPK蛋白表达(P<0.01,P<0.05)。结论片仔癀能够上调紧密连接蛋白、PKC表达,降低MMP-9蛋白表达,抑制AMPK蛋白激活,修复血脑屏障,从而减轻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仔癀 /再灌注 屏障 紧密连接蛋白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蛋白激酶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内关-神门穴对冠心病伴抑郁患者大脑皮层血流灌注状态的影响及机制
20
作者 刘蕾 赵天佐 +7 位作者 刘蓓 袁洁 张志会 王亚楠 许聃 钟利群 李小圳 陈正光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6-203,共8页
目的:观察针刺内关-神门组穴冠心病伴抑郁(CHDD)患者大脑皮层即时脑血流量(CBF)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能的中枢效应机制。方法:将2023年4月-2024年1月在本院确诊的22例CHDD患者以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56例健康对照者(HC组)纳入本研究。对CHD... 目的:观察针刺内关-神门组穴冠心病伴抑郁(CHDD)患者大脑皮层即时脑血流量(CBF)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能的中枢效应机制。方法:将2023年4月-2024年1月在本院确诊的22例CHDD患者以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56例健康对照者(HC组)纳入本研究。对CHDD患者进行针刺内关-神门穴干预,并在针刺前及针刺结束后15 min内分别行3D-ASL MRI扫描,观察大脑各脑区CBF的变化情况。HC组仅进行一次3D-ASL扫描。结果:①与针刺前相比,针刺后CHDD组左侧前扣带回和旁扣带回的CBF值增加,右侧枕中回的CBF值减低。②与HC组相比,针刺前CHDD组双侧颞中回、右侧额中回、左侧三角部额下回和右侧中央后回的CBF值增加;与HC组比较,针刺后CHDD组左侧颞中回、右侧尾状核、右侧内侧额上回的CBF值增加。上述结果表明针刺对CHDD患者多个脑区异常高灌注状态具有调节作用。结论:针刺内关-神门穴可调节CHDD患者特定脑区的血流灌注,可改善疼痛和抑郁相关症状,为针刺治疗的宁心安神、通络止痛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并揭示了针刺对大脑功能的具体调节作用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伴抑郁 动脉自旋标记 流量 针刺 内关穴 神门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