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蛭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TNF-α、IL-lβ和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梁健芬 董少龙 +1 位作者 窦维华 胡跃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05-1607,共3页
目的:观察水蛭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NF-α、IL-1β和ICAM-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水蛭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96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对照组、水蛭注射液组。采用线栓法... 目的:观察水蛭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NF-α、IL-1β和ICAM-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水蛭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96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对照组、水蛭注射液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规定时间取脑标本,检测相关指标。结果:再灌注3h后脑组织TNF-α、IL-1β和ICAM-1含量明显升高,水蛭注射液可以明显降低脑组织TNF-α、IL-1β和ICAM-1含量(P〈0.01~0.05)。结论:水蛭注射液可降低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CAM-1的表达,抗脑缺血后炎症反应,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并发症 再灌性损伤/预防与控制 @水蛭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1 动物 实验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酚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及耐缺氧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树 薛贵平 +3 位作者 张丹参 张力 安芳 王静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2-404,共3页
目的:探讨大黄酚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保护作用及其耐缺氧的影响。方法:6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大黄酚高、中、低剂量组,采用暂时性阻断两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进行避暗法... 目的:探讨大黄酚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保护作用及其耐缺氧的影响。方法:6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大黄酚高、中、低剂量组,采用暂时性阻断两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进行避暗法实验,测试其被动回避能力;另取60只健康小鼠,分组、造模方法同上,进行常压耐缺氧实验,测试其生存时间。结果:大黄酚可明显延长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进入暗室的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明显延长常压耐缺氧的生存时间。结论:大黄酚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学习记忆功能有保护作用和抗缺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并发症 再灌注损伤 缺氧动物 实验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病理变化与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斌 张强 +1 位作者 张宇 张晋霞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5-397,共3页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病理变化与细胞凋亡的特点.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①脑缺血2h再灌注1~6h皮质缺血区病理变化不明...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病理变化与细胞凋亡的特点.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①脑缺血2h再灌注1~6h皮质缺血区病理变化不明显,24~48h病理变化明显;②脑缺血2h再灌注1h皮质缺血区可见凋亡细胞,24~48h达高峰,72h开始下降.结论:脑缺血2h再灌注1~6h皮质缺血区脑细胞凋亡较轻, 24~48h明显加重,且与病理变化相对应.宜尽早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抑制细胞凋亡,减轻脑组织病理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并发症 缺血/病理学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小鼠海马Bcl-2、Bax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肖峰 王清秀 +2 位作者 周青山 周龙 熊良志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518-521,共4页
目的:研究氯胺酮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小鼠海马Bcl-2、Bax蛋白及大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昆明纯种小白鼠共30只,随机分为4组,S组(n=7)为假手术组,C组(n=8)为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照组,I组(n=8)为线栓缺血梗死后氯胺酮治疗组,R组(n=7)为线栓... 目的:研究氯胺酮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小鼠海马Bcl-2、Bax蛋白及大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昆明纯种小白鼠共30只,随机分为4组,S组(n=7)为假手术组,C组(n=8)为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照组,I组(n=8)为线栓缺血梗死后氯胺酮治疗组,R组(n=7)为线栓缺血梗死再灌注后氯胺酮治疗组。结果:C组海马Bax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C组海马Bcl-2蛋白表达低于I组和R组(P<0.05)。C组脑梗死体积明显高于I组和R(P<0.05)组。C组、I组、R组的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胺酮可降低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小鼠海马凋亡基因Bax的蛋白表达和大脑梗死体积,提高抑制凋亡基因Bcl-2的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并发症 再灌注损伤/药物疗法 氯胺酮/治疗应用 基因 bcl-2/代谢 基因/代谢 细胞凋亡 模型 动物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离子抑制剂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赵秋振 薄爱华 贾勇圣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409-411,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川芎嗪联合尼莫地平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促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Bannister′s方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利用川芎嗪联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Bax、Caspase-9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目的:探讨中药川芎嗪联合尼莫地平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促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Bannister′s方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利用川芎嗪联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Bax、Caspase-9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Bax和Caspase-9基因mRNA的阳性细胞数密度明显高于其他组,治疗组阳性细胞数密度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川芎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可通过降低促凋亡基因Bax和Caspase-9的mRNA表达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并发症 再灌注损伤 尼莫地平 @Bax @Caspase-9 基因表达 动物 实验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詹海涛 吴剑峰 朱凡特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424-425,435,共3页
目的:研究刺五加对大鼠实验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3组,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和刺五加预处理组(缺血/再灌注前用刺五加注射液10ml/kg.d灌胃,2次/d,共15d)。各组再分脑缺血-再灌注后5... 目的:研究刺五加对大鼠实验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3组,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和刺五加预处理组(缺血/再灌注前用刺五加注射液10ml/kg.d灌胃,2次/d,共15d)。各组再分脑缺血-再灌注后5h和24h两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在相应时间测定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含量、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与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后5h和24h,刺五加预处理组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含量显著减少(P<0.05);梗死体积显著缩小(P<0.05,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改善(P<0.01)。刺五加预处理组与假手术组比较,相关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缺血前给予刺五加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并发症 再灌注损伤 @刺五加 动物 实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ctuside B对缺血性脑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詹合琴 尹志奎 +1 位作者 杨锦南 闫福林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515-517,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Lactuside B的抗脑缺血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断头法,测定小鼠喘气时间;采用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测定大鼠脑组织的含水量、MDA、SOD和NO值。结果:Lactuside B各剂量组均能明显延长小鼠断头张口喘气时间;Lactuside B各剂... 目的:初步探讨Lactuside B的抗脑缺血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断头法,测定小鼠喘气时间;采用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测定大鼠脑组织的含水量、MDA、SOD和NO值。结果:Lactuside B各剂量组均能明显延长小鼠断头张口喘气时间;Lactuside B各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脑缺血后脑组织的含水量,其中高剂量组强于阳性药物对照组;Lactuside B各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脑缺血后脑组织MDA的含量,升高SOD和NO的含量。该药高剂量组对NO的升高作用优于尼莫地平。结论:Lactuside B具有较好的抗脑缺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并发症 损伤/病因学 损伤/病理生理学 丙二醛/代谢 一氧化氮/代谢 模型 动物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GM1联合尼莫地平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潘妍婷 崔万森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947-949,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节苷脂GM1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4)、模型组(n=16)、药物治疗组(n=16)。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节苷脂GM1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4)、模型组(n=16)、药物治疗组(n=16)。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模型),于缺血2h再灌注6h,12h,24h,72h。采用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检测Bcl-2、Bax蛋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治疗组神经细胞凋亡计数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显著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2与模型组比较,药物治疗组随再灌注时间延长,Bcl-2蛋白表达明显上调;而Bax蛋白表达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减弱,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脑缺血半暗带区,神经节苷脂联合尼莫地平干预治疗,通过上调Bcl-2表达,以及下调Bax表达,能够减少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发挥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并发症 再灌注损伤/治疗 G(M1)神经节苷脂 尼莫地平 细胞凋亡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益肝肾针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血浆中NPY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小珊 杨孝芳 +1 位作者 崔瑾 吴高鑫 《陕西中医》 2009年第6期747-748,共2页
目的:观测补益肝肾针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血浆中NPY含量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采用改良的Zealonga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电针肝俞、肾俞,分别于各种处... 目的:观测补益肝肾针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血浆中NPY含量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采用改良的Zealonga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电针肝俞、肾俞,分别于各种处理结束后6h、12h、24h对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分,观察脑组织形态学改变,测量脑梗塞面积,血浆中神经肽Y(NPY)含量。结果:造模后,大鼠神经行为评分值升高,梗塞面积扩大,血浆中NPY含量增加,脑组织病理结构明显受损。结论:以补益肝肾为法的针刺肝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并发症 再灌注损伤/病因学 再灌注损伤/针灸疗法 肝俞 肾俞 神经肽Y/血液 大鼠 动物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IL-1β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峰 周龙 +2 位作者 熊良志 王清秀 周青山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1118-1120,共3页
目的:研究氯胺酮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IL-1β、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动物,S组为假手术组,C组为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照组,I组为线栓梗死缺血后氯胺酮治疗组,R组为线栓梗死缺血再灌注后氯胺酮治疗... 目的:研究氯胺酮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IL-1β、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动物,S组为假手术组,C组为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照组,I组为线栓梗死缺血后氯胺酮治疗组,R组为线栓梗死缺血再灌注后氯胺酮治疗组。结果:C组、I组、R组的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的脑梗死体积明显高于I组和R组(P<0.01),C组血液中IL-1β的浓度高于I组和R组(P<0.05)。结论:氯胺酮可降低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时细胞因子IL-1β的表达和脑梗死的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并发症 再灌注损伤/药物疗法 氯胺酮/治疗应用 白细胞介素1/代谢 模型 动物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致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病理改变 被引量:2
11
作者 孟红旗 蒲凡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1579-1581,1588,共4页
目的:探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后脑缺血致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病理改变。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实验组:大鼠用水合氯醛(350mg/kg)腹腔注射麻醉后,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2-VO)。对照组:与实验组做同样手术,但不结扎双... 目的:探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后脑缺血致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病理改变。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实验组:大鼠用水合氯醛(350mg/kg)腹腔注射麻醉后,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2-VO)。对照组:与实验组做同样手术,但不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模后第7d、21d后,取出脑组织,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病理改变。结果:对照组7d及21d镜下海马区神经元排列规则,无明显神经元变性、液化性坏死及神经胶质细胞增生。模型组7d后海马区神经元排列不规则,少量神经元胞核固缩、溶解或消失,可见点状液化性坏死及空泡形成,神经元数量减少,神经胶质细胞少量增生。模型组21d,海马区神经元排列稀疏,胞核固缩、溶解或消失,可见点状液化性坏死,有较多空泡形成,神经元数量减少,神经胶质细胞少量增生。结论: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能较好地模拟人类血管痴呆(VD)的发病机制,并从形态学上提供了VD患者海马区锥体细胞出现变性、死亡、丢失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并发症 痴呆/病理学 神经元 动物 实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干细胞因子mRNA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妍婷 邹玉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415-417,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细胞干细胞因子(SCF)mRNA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间,不同部位的表达情况。方法:成年SD大鼠,以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模型),随机分为缺血1.5h、再灌注2h至14d组和假手术组。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脑... 目的:观察神经细胞干细胞因子(SCF)mRNA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间,不同部位的表达情况。方法:成年SD大鼠,以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模型),随机分为缺血1.5h、再灌注2h至14d组和假手术组。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不同部位的SCFmRNA表达情况。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SCFmRNA的表达在皮质区及纹状体区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于7d达高峰,14d下降。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SCFmRNA表达在脑内不同部位、不同时间具备同样的规律,可能具有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并发症 再灌注损伤 神经元 干细胞因子 动物 实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肝脏和肠黏膜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欣萍 朱玉群 啜佳然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6期-,共3页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CIS)大鼠肝脏和肠黏膜形态学改变.[方法]48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CIS实验组,实验组据实验终止时间分5个亚组,每组8只.采用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 MCAO )模型.分别于缺血后3 h、6 h、12 h、2...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CIS)大鼠肝脏和肠黏膜形态学改变.[方法]48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CIS实验组,实验组据实验终止时间分5个亚组,每组8只.采用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 MCAO )模型.分别于缺血后3 h、6 h、12 h、24 h、48 h,观察光镜及电镜下肝脏及小肠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光镜下脑缺血3 h、6 h:肝细胞水肿,胞质疏松,肝窦消失;12 h、24 h:肝细胞广泛水肿;48 h:多处核固缩溶解、胞膜坏死.脑缺血后3 h肠绒毛增粗、缩短、变形,绒毛顶端破损.电镜下脑缺血后3h:染色体少量凝聚,可见大量脂滴;6h:线粒体基质密度增高,嵴模糊,炎性细胞浸润;12 h:大量空泡形成;24 h:糖原缺失;48 h:大量膜包裹空泡,核变形,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胆管扩张.脑缺血后3 h微绒毛增粗、糖衣层变薄、脱失.线粒体肿胀、炎症细胞浸润,出现凋亡细胞.[结论]采用改良的Longa线栓法,可成功建立CIS肝肠应激性损伤的动物模型.大鼠急性CIS早期即可发生肝肠损伤,且随时间延长肝肠损伤有加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并发症 肝/损伤 肠粘膜/损伤 大鼠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通灵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形态和Caspase-9mRNA表达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晓春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1587-1589,共3页
目的:探讨脑通灵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颈动脉血管引流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采用Caspase-9mRNA原位杂交技术,DAB显色,光镜观察细胞浆呈棕黄色为阳性细胞。经图像分析阳性细胞的多少,观察脑通灵对大鼠... 目的:探讨脑通灵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颈动脉血管引流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采用Caspase-9mRNA原位杂交技术,DAB显色,光镜观察细胞浆呈棕黄色为阳性细胞。经图像分析阳性细胞的多少,观察脑通灵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结果:脑通灵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阳性细胞平均数密度减小,平均灰度值增大,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观察脑通灵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并发症 再灌注损伤 神经元 @Caspuse-9mRNA动物 实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妥英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NO水平的影响
15
作者 谭华 李小刚 张春银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52-954,共3页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以及苯妥英(PHT)对其影响,以进一步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PHT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雄性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以及苯妥英(PHT)对其影响,以进一步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PHT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雄性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PHT低剂量治疗组和PHT高剂量治疗组。每组均观察手术后6h、12h、24h三个时间点的改变。采用线栓法制成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测定手术后不同时点缺血脑组织NO的水平。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各时点NO水平与假手术组相应时点比较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HT低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治疗组NO水平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各相应时间点(P<0.05),PHT高剂量治疗组各时点NO水平与PHT低剂量治疗组各相应时间点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大鼠脑组织内的NO水平升高,说明NO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PHT可降低NO水平,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并发症 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 苯妥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支架成形术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章红娟 张临洪 +1 位作者 经屏 徐武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428-430,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介绍36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的方法和围手术期的管理。结果: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成功率100%,术后随访3-6年,无颈动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发生,无脑缺血症...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介绍36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的方法和围手术期的管理。结果: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成功率100%,术后随访3-6年,无颈动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发生,无脑缺血症状,无脑梗死发生。结论:颈动脉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有效、安全的方法,有效地预防了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并发症 血管意外/预防和控制 颈动脉狭窄/治疗 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对小鼠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来炳祺 盖毅文 +3 位作者 成少利 刘秋歌 张晶 赵磊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1589-1590,1603,共3页
目的:研究全麻药丙泊酚对小鼠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2组:各组10只,分别为静脉组和对照组,各组均用氯胺酮(1mg/kg)基础麻醉。对照组进行假手术,静脉组用丙泊酚维持麻醉后进行手术,大脑缺血再灌注后取大脑组... 目的:研究全麻药丙泊酚对小鼠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2组:各组10只,分别为静脉组和对照组,各组均用氯胺酮(1mg/kg)基础麻醉。对照组进行假手术,静脉组用丙泊酚维持麻醉后进行手术,大脑缺血再灌注后取大脑组织标本,测定大脑组织内NF-κB的含量;取结扎侧大脑组织,HE染色并做形态学观察。结果:静脉组NF-κB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静脉组大脑组织炎性反应较对照组减轻。结论:丙泊酚对小鼠大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并发症 再灌注损伤 二异丙酚 动物 实验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母草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温慧军 杨金锁 张建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1587-1588,共2页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颈内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通过本实验方法显示测定再灌注后缺血侧脑梗死范围及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颈内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通过本实验方法显示测定再灌注后缺血侧脑梗死范围及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益母草注射液能减少大鼠脑梗死体积,能提高脑组织中SOD活性,减少MDA的生成,减少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坏死。结论:益母草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具有良好的新药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并发症 再灌注损伤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动物 实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吕雅丽 王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7-459,共3页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3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3d内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量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3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3d内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量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对入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追踪随访6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生活质量,量化评分,并了解再发血管事件和死亡情况。结果血浆Hcy浓度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成正相关,且血浆Hcy浓度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缺血性脑卒中发病6个月后,随访的128例患者中,发生血管事件共计35例,高Hcy组和正常Hcy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5)。患者入院时的血浆Hcy浓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治疗后6个月恢复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血浆Hcy浓度,可能对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并发症 血管意外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氟烷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脑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来炳祺 苏伟 叶荣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939-941,共3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药异氟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20只SD大鼠分为2组,每组10只。氯胺酮(1mg/kg)分别对两组动物施行基础麻醉。对照组进行假手术;吸入组应用异氟烷持续吸入维持麻醉后进行手术,大脑缺血再灌...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药异氟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20只SD大鼠分为2组,每组10只。氯胺酮(1mg/kg)分别对两组动物施行基础麻醉。对照组进行假手术;吸入组应用异氟烷持续吸入维持麻醉后进行手术,大脑缺血再灌注后取脑组织标本。测定脑组织NF-κB的含量以及脑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异氟烷对实验动物维持麻醉,可以有效地降低脑组织中NF-κB的含量,并且组织损伤性变化明显减轻。结论:异氟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并发症 再灌注损伤 @异氟烷 动物 实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