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组织灌注、神经影像学及相关因子变化。方法选取2021-01—2022-12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CAS组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组各40例,对比2组患者治疗...目的探究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组织灌注、神经影像学及相关因子变化。方法选取2021-01—2022-12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CAS组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组各40例,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组织灌注情况[峰值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颈动脉狭窄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等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TTP、MTT均降低,CBF、CBV均升高,CAS组较CEA组变化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颈动脉狭窄处血管内径测量结果均较治疗前增加,CAS组较CEA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VEGF、hs-CRP、TNF-α、IL-6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治疗后1 d及7 d CEA组患者VEGF、hs-CRP、TNF-α、IL-6水平均高于CAS组(P<0.05)。结论CAS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脑组织灌注及颈动脉狭窄处血管内径,对患者的相关因子水平影响较小,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及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qEEG)对单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重度狭窄或闭塞者脑功能改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2012年5月-2014年...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及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qEEG)对单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重度狭窄或闭塞者脑功能改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2012年5月-2014年9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经TCD诊断单侧MCA重度狭窄或闭塞者74例,包括症状组45例及无症状组29例,及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组25例,应用联合了EEG及TCD的神经监护仪、核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 imaging,PW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分别比较MCA重度狭窄或闭塞侧与健侧脑区的qEEG相对波段功率(relative band power,RBP)、软脑膜侧支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脑灌注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与无症状组比较,症状组qEEG的δ波、θ波RBP值高,而α波RBP值低(P<0.05)。症状组MCA分布区δ波RBP值狭窄侧较健侧高,α波、β波RBP值低(P<0.01)。TCD显示MCA重度狭窄或闭塞侧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参数无症状组高于症状组(P<0.05)。PWI显示CBF下降组δ波RBP值较CBF正常组高(P<0.05)。症状组全脑区δ波RBP值与NIHSS分值呈正相关(r=0.83,P=0.000)。结论 qEEG的RBP参数是评估MCA重度狭窄或闭塞者脑缺血神经功能缺损的预测指标。TCD联合qEEG的神经血流监护仪是评估MCA狭窄神经元功能、侧支循环及脑组织灌注的新工具。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组织灌注、神经影像学及相关因子变化。方法选取2021-01—2022-12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CAS组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组各40例,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组织灌注情况[峰值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颈动脉狭窄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等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TTP、MTT均降低,CBF、CBV均升高,CAS组较CEA组变化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颈动脉狭窄处血管内径测量结果均较治疗前增加,CAS组较CEA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VEGF、hs-CRP、TNF-α、IL-6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治疗后1 d及7 d CEA组患者VEGF、hs-CRP、TNF-α、IL-6水平均高于CAS组(P<0.05)。结论CAS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脑组织灌注及颈动脉狭窄处血管内径,对患者的相关因子水平影响较小,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文摘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及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qEEG)对单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重度狭窄或闭塞者脑功能改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2012年5月-2014年9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经TCD诊断单侧MCA重度狭窄或闭塞者74例,包括症状组45例及无症状组29例,及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组25例,应用联合了EEG及TCD的神经监护仪、核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 imaging,PW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分别比较MCA重度狭窄或闭塞侧与健侧脑区的qEEG相对波段功率(relative band power,RBP)、软脑膜侧支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脑灌注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与无症状组比较,症状组qEEG的δ波、θ波RBP值高,而α波RBP值低(P<0.05)。症状组MCA分布区δ波RBP值狭窄侧较健侧高,α波、β波RBP值低(P<0.01)。TCD显示MCA重度狭窄或闭塞侧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参数无症状组高于症状组(P<0.05)。PWI显示CBF下降组δ波RBP值较CBF正常组高(P<0.05)。症状组全脑区δ波RBP值与NIHSS分值呈正相关(r=0.83,P=0.000)。结论 qEEG的RBP参数是评估MCA重度狭窄或闭塞者脑缺血神经功能缺损的预测指标。TCD联合qEEG的神经血流监护仪是评估MCA狭窄神经元功能、侧支循环及脑组织灌注的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