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玄府-脑络-毒邪”探讨中风病的中医病机 被引量:3
1
作者 樊欢欢 曹克刚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1期85-87,共3页
玄府具有分布上的广泛性,结构上孔、隙的细微性及功能上开阖、通利的动态性特点,其功能主要包括流通气液、渗灌气血和运转神机。玄府开阖失司,形成痰瘀、水浊之邪,日久蕴积成毒邪,毒损脑络,络损神伤,络损髓伤,与脑络、毒邪共同参与中风... 玄府具有分布上的广泛性,结构上孔、隙的细微性及功能上开阖、通利的动态性特点,其功能主要包括流通气液、渗灌气血和运转神机。玄府开阖失司,形成痰瘀、水浊之邪,日久蕴积成毒邪,毒损脑络,络损神伤,络损髓伤,与脑络、毒邪共同参与中风病各阶段的病理过程,如中风先兆、急性期脑组织损伤及中风后意识障碍和痴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府 毒邪 中风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肾虚-痰瘀互结-毒损脑络”角度探讨老年谵妄的中医病机 被引量:1
2
作者 乔曦 徐曼如 +2 位作者 陈金鑫 谢珊 伍文彬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295-299,共5页
谵妄,是一种以意识混乱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脑综合征。老年谵妄是指发生在老年期的谵妄状态,其发病机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是术后、ICU、姑息病房老年患者常见的老年综合征之一。老年谵妄是一系列临床负性事件的起因,会延长患者的住院... 谵妄,是一种以意识混乱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脑综合征。老年谵妄是指发生在老年期的谵妄状态,其发病机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是术后、ICU、姑息病房老年患者常见的老年综合征之一。老年谵妄是一系列临床负性事件的起因,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死亡的风险,加重患者家属的精神和经济负担,造成医疗资源浪费。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学术界推崇的生理病理机制主要是炎症反应、神经递质水平异常和大脑结构异常。从中医病机角度进行探析,老年人肾虚精少、脑神失养、脏腑功能异常和痰瘀互结内蕴机体是本病的病理基础。邪气蓄积机体,日久化火酿毒,毒邪损伤脑络,致使脑神失养,神机逆乱是老年谵妄的主要病机。本文从“肾虚-痰瘀互结-毒损脑络”角度出发,探讨老年谵妄的中医病机,为老年谵妄的临床治疗及理论探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谵妄 癫狂 肾虚 痰瘀互结 毒损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气陷则脑气筋损”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医病机
3
作者 余欢 孙永康 +1 位作者 宋研博 王新志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11期110-114,124,共6页
基于张锡纯“大气下陷”学说,提出“大气陷则脑气筋损”理论,并据此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复杂病理机制。通过梳理文献发现中医脑气筋从起源部位、分布、数量及作用上来看与西医神经认识一致,并且脑气筋为大气所统摄,两者同充之于... 基于张锡纯“大气下陷”学说,提出“大气陷则脑气筋损”理论,并据此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复杂病理机制。通过梳理文献发现中医脑气筋从起源部位、分布、数量及作用上来看与西医神经认识一致,并且脑气筋为大气所统摄,两者同充之于脾肾、同会之于溪谷,大气主管脑气筋司知觉运动之能。脑气筋司肌肉运动之能与运动神经元极为相似,均以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传递运动冲动,从而支配肌肉自主运动,所以ALS发病责之脑气筋损。由于大气统摄脑气筋,脑气筋损为ALS发病之表面征象,其根本原因在于大气下陷。大气虚馁不得固守而下陷,为病发之起源,因虚致实,毒滞蚀髓为病进之关键,毒滞化热,热趁风势为病情急剧加重之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大气下陷 气筋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与脑卒中合病之中医病因病机框架结构研究
4
作者 张英 刘军彤 +2 位作者 周莹 王尽欢 杨宇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12期135-138,共4页
糖尿病与脑卒中在人群中均属于常见疾病,但近年来临床研究显示糖尿病与脑卒中互相影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沉重负担。糖尿病与脑卒中合并时,病因病机更为错综复杂。消渴病阴虚燥热可能加剧气血逆乱,促使中风更易发生;反之,中风也可能... 糖尿病与脑卒中在人群中均属于常见疾病,但近年来临床研究显示糖尿病与脑卒中互相影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沉重负担。糖尿病与脑卒中合并时,病因病机更为错综复杂。消渴病阴虚燥热可能加剧气血逆乱,促使中风更易发生;反之,中风也可能加重消渴病,形成恶性循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高血糖状态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增加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导致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诱发脑卒中。该研究通过梳理中医经典、官修和各医家理论学术著作及现代医学研究进展与成果,分析糖尿病合并脑卒中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框架,将其总结为饮食不节,脾胃虚弱、情志失调,肝气郁结、劳倦体衰,肾精亏虚的因机理论,结合现代对糖尿病和脑卒中认识、研究,发挥中医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 卒中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久病入络”理论探究中风后遗症期病机及治疗
5
作者 马玥 胡汉楚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5年第1期36-40,共5页
早在《黄帝内经》就已经对中风病有了初步认识,并根据其症状命名为“薄厥”“偏枯”等。《金匮要略》提出:“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中风使然。”首次详细记录了中风病名,并创立相关基本术语,描述精准简练,一直被沿用至今,如“半身... 早在《黄帝内经》就已经对中风病有了初步认识,并根据其症状命名为“薄厥”“偏枯”等。《金匮要略》提出:“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中风使然。”首次详细记录了中风病名,并创立相关基本术语,描述精准简练,一直被沿用至今,如“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言语不利”“神志异常”等。可见,经典古籍对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有较为详细的论述,构建了中风诊疗体系,切合临床,为后世对中风治疗研究提供了借鉴和指导作用。文章通过对中医经典、病因病机、临床治疗的归纳总结,探讨中风后遗症期与“久病入络”的内在相关性,体现“络脉以通为用”的特色辨治方略,以期更好应用中医药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中风后遗症 入络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病因病机再认识 被引量:29
6
作者 张久亮 柳翼 +1 位作者 史载祥 戈武杨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69-570,共2页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中医 中风理论 五脏虚损 阴阳偏胜 气血逆乱 肝阳化风 中医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中医病机初探 被引量:28
7
作者 苏占清 张毅欣 +2 位作者 杨宁 陶家平 康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 :探析急性脑梗死的中医病机。方法 :对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首次汤剂中所用中草药进行归类统计,计算其出现频次及构成比;对患者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清总胆固醇(TC)进行描述统计。结果 :祛邪药出现频次约为补... 目的 :探析急性脑梗死的中医病机。方法 :对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首次汤剂中所用中草药进行归类统计,计算其出现频次及构成比;对患者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清总胆固醇(TC)进行描述统计。结果 :祛邪药出现频次约为补虚药的4.98倍,祛邪药以熄风、化瘀、化痰、清热、理气、渗湿等药居多。补虚药以补血、补气药为主。患者WBC、RBC、Hb均值在正常范围内,TC均数值为4.47 mmol/L。结论 :风、瘀、热、浊(痰、湿)诸邪交互激荡,气机失调,脑脉闭阻、脑胞受损进而脑府失司,导致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急性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毒损脑络”理论中医脑病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8
作者 田恺 张向宇 +1 位作者 牛博真 冯春燕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8期1308-1310,共3页
“毒损脑络”理论是在中风病的临床治疗中产生的,随着大量中医临床实践,多位医家反复推敲逐渐形成中医脑病学理论,多应用于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脑病的诊疗。现综述基于“毒损脑络”理论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研究,为进一步发展中医脑病学... “毒损脑络”理论是在中风病的临床治疗中产生的,随着大量中医临床实践,多位医家反复推敲逐渐形成中医脑病学理论,多应用于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脑病的诊疗。现综述基于“毒损脑络”理论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研究,为进一步发展中医脑病学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毒损 中医辨证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中医认识新视角——“胰(脾)-脑-肾轴”消渴呆病病机学说的建立 被引量:24
9
作者 岳仁宋 张发荣 龚光明 《四川中医》 2009年第1期28-29,共2页
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重大疾病,而糖尿病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却一度为人们所忽视。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消渴呆病)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我们根据其以记忆力减退为特征表现,结合糖尿病本身的特点,提... 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重大疾病,而糖尿病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却一度为人们所忽视。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消渴呆病)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我们根据其以记忆力减退为特征表现,结合糖尿病本身的特点,提出了以脑为轴心的"胰(脾)-脑-肾轴"学说,阐明了脾虚湿盛是该病的始动因子,而肾虚窍闭才是消渴呆病的最本质特征,故确立了补肾醒脑的治疗大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 认知功能障碍 中医 补肾醒
原文传递
腔隙性脑梗死后帕金森综合征的中医病机及其证治 被引量:4
10
作者 牟方波 李桂芳 +1 位作者 卢正海 郭鹏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10期1201-1203,共3页
关键词 帕金森综合征 腔隙性 中医 死后 血管 证治 动脉硬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煎厥”探析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综合征中医病机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纯东 宋丹 +7 位作者 代思雨 张相安 王彩云 段凤阳 郭婷 王宁丽 张博 杨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共3页
目的探析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的中医病机,以期为中医辨治急重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描述“煎厥”与RPLS临床表现极为相似及吻合,基于“... 目的探析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的中医病机,以期为中医辨治急重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描述“煎厥”与RPLS临床表现极为相似及吻合,基于“煎厥”发于“阳气耗”“阴精亏”及“脏精绝”,分别从“脏腑”“阴阳”及“虚实”等方面分析RPLS中医病位及病机。结果中医理论认为二者病位均在肝肾,中医病机均属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标实为痰湿、瘀血内阻。结论用“煎厥”理论认识RPLS的病机,为中医药参与防治危急重症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煎厥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中医 理论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脑梗塞的病机及诊治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永顺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13期54-55,共2页
脑梗塞是临床医学中一项比较常见的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重,脑梗塞和脑梗死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需要临床医学加以重视。脑梗塞患者发病后,仅应用西医治... 脑梗塞是临床医学中一项比较常见的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重,脑梗塞和脑梗死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需要临床医学加以重视。脑梗塞患者发病后,仅应用西医治疗,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对脑梗塞患者应用中医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可及时把握患者的病机,提高诊治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塞 诊治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脑梗死的中医病因病机与中医药治疗近况 被引量:5
13
作者 丁晨云 颜乾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第8期126-128,共3页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一种,目前随着老龄化发展,缺血性卒中占全部卒中的比例已高达80%,是我国居民致残和死亡的首要病因。脑梗死归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古人形容为“如矢石之中的,若暴风之急速”。该病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症状不一,与...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一种,目前随着老龄化发展,缺血性卒中占全部卒中的比例已高达80%,是我国居民致残和死亡的首要病因。脑梗死归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古人形容为“如矢石之中的,若暴风之急速”。该病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症状不一,与自然界“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点类似,故称之“中风”;因其发病突然,又称之“卒中”。“中风”病名最早见于《伤寒论》,但与本研究所讲中风不一致,乃伤寒表虚之证,不可混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中风 中医药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型或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舌苔观察及中医病机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彬彬 路楷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年第12期2033-2033,共1页
关键词 外伤患者 探讨 中医中药 舌苔 重型 中型 交通事故 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的病机及中医药治疗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磊 赵峰 虞鹤鸣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9期239-243,共5页
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CSVCI)是血管性认知障碍的重要亚型,早期防治CSVCI对于防治其进展至痴呆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中医络病理论及脑络与CSVCI的关系,从络病视角探讨中医对CSVCI病机的认识,认为CSVCI形成的基础是肾精亏少、络脉空虚,CSVCI... 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CSVCI)是血管性认知障碍的重要亚型,早期防治CSVCI对于防治其进展至痴呆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中医络病理论及脑络与CSVCI的关系,从络病视角探讨中医对CSVCI病机的认识,认为CSVCI形成的基础是肾精亏少、络脉空虚,CSVCI久病不愈的病机关键是痰瘀闭阻、脑络不通。运用络病理论指导CSVCI中医药治疗,将“通络”法作为治疗CSVCI的基本法则,以补虚通络、祛邪通络探析CSVCI中医药治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血管 认知障碍 理论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脉硬化症中医病机释要 被引量:9
16
作者 封银曼 陈焱 《光明中医》 2001年第3期18-21,共4页
关键词 动脉硬化症 中医 理论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脑梗死中医病机辨治特点探微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敬卿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50-752,共3页
关键词 多发性梗死 脏腑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病因病机及中医治法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肖奕 张崇泉 《湖南中医杂志》 2010年第1期106-108,共3页
关键词 中风 中医 辨证论治 综述 学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衰老与老年痴呆的中医病机探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平 《湖北中医杂志》 2002年第9期3-4,共2页
关键词 衰老 老年痴呆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学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志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第24期90-90,共1页
中风又名卒中,因其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有关中风的记载始见于《内经》,其病名有大厥、薄厥、扑击、偏枯、痱风等。中风病名最早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其曰:"夫风之为... 中风又名卒中,因其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有关中风的记载始见于《内经》,其病名有大厥、薄厥、扑击、偏枯、痱风等。中风病名最早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其曰:"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 中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