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脑型疟患者恶性疟原虫分离株裂殖子表面蛋白MSP1第16-17区基因和MSP2基因的分子克隆与鉴定 被引量:4
1
作者 边中启 宋关鸿 +2 位作者 管惟滨 严维耀 郑兆鑫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 :为设计研制安全有效的人脑型疟疫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根据 MAD2 0株裂殖子表面蛋白 1( MSP1)和 FC2 7株裂殖子表面蛋白 2 ( MSP2 )基因编码区高度保守碱基设计并合成两对引物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 PCR)技术对 5例脑型疟患者恶... 目的 :为设计研制安全有效的人脑型疟疫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根据 MAD2 0株裂殖子表面蛋白 1( MSP1)和 FC2 7株裂殖子表面蛋白 2 ( MSP2 )基因编码区高度保守碱基设计并合成两对引物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 PCR)技术对 5例脑型疟患者恶性疟原虫云南省勐腊县勐罕分离株 CMH/ YN和云南省盈江县农场 CYJ/ YN分离株基因组 DNA MSP1第 13- 17区基因和MSP2基因进行扩增 ,并将扩增产物分别经 Eco RI和 Kpn I,Bam HI和 Hind III双酶切后 ,分子定向克隆 M13mp18和 M13mp19载体 ,转染大肠杆菌 ( E.coli) TG1,从含 X- gal和 IPTG的 LB平板上 ,将随机筛选得到的单个无色噬菌斑经 E.coli JM10 3扩增 ,用碱裂解法抽提重组子复制型DNA ( RFDNA)后 ,再分别经 Eco RI和 Kpn I,Bam HI和 Hind III双酶切鉴定。结果 :证实重组子为编码脑型疟患者恶性疟原虫 CMH/ YN和 CYJ/ YN分离株 MSP1第 16- 17区基因和 MSP2基因分子克隆 M13载体。结论 :首次报道确证脑型疟患者恶性疟原虫 CMH/ YN和 CYJ/ YN分离株MSP1第 16- 17区基因和 MSP2基因分别与 MAD2 0株 MSP1和 FC2 7株 MSP2相应基因完全一致。这些发现对研究预防人脑型疟疫苗和建立一种新型脑型疟恶性疟原虫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型疟 原虫 裂殖子 表面蛋白 克隆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型疟发生的免疫病理机制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太平 付雍 徐文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4-67,共4页
脑型疟(cerebral malaria)是疟疾感染的严重并发症,近年来其发生的免疫病理学机制受到极大关注。早期的研究认为,脑型疟的发生主要与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和脑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导致脑血管阻塞有关。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脑型疟的发... 脑型疟(cerebral malaria)是疟疾感染的严重并发症,近年来其发生的免疫病理学机制受到极大关注。早期的研究认为,脑型疟的发生主要与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和脑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导致脑血管阻塞有关。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脑型疟的发生主要由疟原虫感染后引起的免疫病理反应所导致,与炎症因子的过量释放和免疫细胞在脑血管的浸润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来脑型疟发生的免疫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因子 脑型疟 CD8+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脑型疟患者恶性疟原虫分离株裂殖子表面蛋白MSP1第16—17区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边中启 管惟滨 +2 位作者 宋关鸿 王功焯 李方银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9-75,共7页
目的 :为设计研制安全有效的人脑型疟疫苗提供进一步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 PCR)技术对中国 5例脑型疟患者恶性疟原虫云南省勐腊县勐罕 CMH/YN分离株和云南省盈江县农场 CYJ/YN分离株基因组 DNA裂殖子表面蛋白 1( MSP1)第... 目的 :为设计研制安全有效的人脑型疟疫苗提供进一步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 PCR)技术对中国 5例脑型疟患者恶性疟原虫云南省勐腊县勐罕 CMH/YN分离株和云南省盈江县农场 CYJ/YN分离株基因组 DNA裂殖子表面蛋白 1( MSP1)第 13— 17区基因进行扩增 ,将扩增产物分别经 Eco RI和 Kpn I双酶切后 ,回收的 MSP1第 16— 17区基因分子定向克隆M13mp18和 M13mp19载体 ,按 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进行 DNA序列测定 ,并与 MAD2 0、K1和Wellcome株原型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比较。结果 :发现脑型疟患者恶性疟原虫 CMH/YN和 CYJ/YN分离株 MSP1第 16— 17区基因之间的序列完全相同 ,全长为 918bp,编码 30 6个氨基酸 ,含 12个半胱氨酸组成的 2个表皮生长因子 ( EGF)单体结构域 ;除了在核苷酸第 4 869位缺失 1个碱基和散在分布 5个碱基点突变之外 ,与 MAD2 0、K1和 Wellcome株相应基因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 98.6%、2 3.3%和 2 2 .8%。结论 :本研究在世界上首次报道脑型疟患者恶性疟原虫分离株MSP1第 16— 17区 DNA序列测定分析结果 ,确证该基因与 MAD2 0株高度同源性 ,并发现在1691— 170 1位氨基酸存在 TCTEEDSGSSR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型疟患者 恶性 原虫 分子克卫生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脑型疟128例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夏礼勤 金仲和 向承发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 了解儿童脑型疟临床特征和降低其病死率。方法 对 1996~ 1997年住院 12 8例儿童脑型疟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病死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1~ 5 a儿童发生率 6 6 % ,痊愈 113例 ,后遗症 4例 ,死亡 11例 ,死亡率 8.6 %。临床特征... 目的 了解儿童脑型疟临床特征和降低其病死率。方法 对 1996~ 1997年住院 12 8例儿童脑型疟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病死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1~ 5 a儿童发生率 6 6 % ,痊愈 113例 ,后遗症 4例 ,死亡 11例 ,死亡率 8.6 %。临床特征有发热、咳嗽、吐泻、惊厥、意识障碍等。血片见疟原虫可确诊 ,首次阴性应反复多次检查。惊厥、意识障碍者应排除其他疾患。结论 及时正确诊断 ,尽早抗疟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型疟 临床研究 诊断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型疟及其灵长类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海云 何建国 江静波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247-251,共5页
脑型疟是恶性疟中最严重的并发症。用于脑型疟研究的灵长类模型起步较晚,但作用巨大。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脑型疟及其灵长类模型,充分肯定了模型的重要性。
关键词 恶性 脑型疟 动物模 灵长类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和功能训练在小儿脑型疟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文英 田新利 《现代康复》 CSCD 1999年第2期146-147,共2页
目的:观察丹参和功能训练在小儿脑型疟的急性期及康复期的治疗作用。方法:159例患儿分成对照组、丹参组和丹参加功能训练组,统计了急性期及3个月和6个月三组患儿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康复效果。结果:丹参在急性期可降低患... 目的:观察丹参和功能训练在小儿脑型疟的急性期及康复期的治疗作用。方法:159例患儿分成对照组、丹参组和丹参加功能训练组,统计了急性期及3个月和6个月三组患儿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康复效果。结果:丹参在急性期可降低患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功能训练在康复期对后遗症的治疗优于丹参的效果,可缩短后遗症患儿的康复时间。结论:丹参和功能训练用于小儿脑型疟治疗,对脑功能康复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功能训练 小儿 脑型疟 急性期 康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型疟发病机理及治疗的新概念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光裕 《海南医学》 CAS 1990年第1期50-53,共4页
疟疾是威肋人类健康的重要寄生虫病,仅非洲每年死于疟疾的儿童不下百万。在我国南方局部地区,疟疾暴发流行时有发生,因疟疾死亡者并非少见。致死性疟疾以脑型疟多见,本文就脑型疟的发病机理、组织病理学和临床诊断及治疗问题予以综述。
关键词 脑型疟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型疟免疫病理学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松 黄复生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2年第3期100-105,共6页
了解脑型疟发病机制最新进展,可为防治脑型疟、降低死亡率提供依据。研究发现鼠脑型疟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致命性的免疫病理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血脑屏障渗透性增加、星形胶质细胞变性导致其支持功能的丧失、小胶质细胞与淋巴细胞分泌的... 了解脑型疟发病机制最新进展,可为防治脑型疟、降低死亡率提供依据。研究发现鼠脑型疟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致命性的免疫病理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血脑屏障渗透性增加、星形胶质细胞变性导致其支持功能的丧失、小胶质细胞与淋巴细胞分泌的各种细胞因子和单核/巨噬细胞相结合共同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诱发脑型疟。在探讨人类脑型疟致病机制时应考虑中枢神经系统内胶质细胞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脑型疟 发病机制 免疫病理学 CM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型疟灵长动物模型及其病理机制的探讨
9
作者 江静波 何建国 +1 位作者 黄建成 李海云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90-94,共5页
通过换人血的方法使恶性疟原虫( Plasmodium falciparum) 在熊猴( Macaca assamensis) 和猕猴( Mmulatta) 体内大量繁殖, 原虫密度特高的2 只熊猴因内脏器官大出血而死亡... 通过换人血的方法使恶性疟原虫( Plasmodium falciparum) 在熊猴( Macaca assamensis) 和猕猴( Mmulatta) 体内大量繁殖, 原虫密度特高的2 只熊猴因内脏器官大出血而死亡.介绍脑型疟灵长动物模型及其病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型疟 灵长动物模 病理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型疟与卫气营血辨证的探讨
10
作者 叶俏波 宋健平 +1 位作者 秦凯华 郑绍琴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011-3012,共2页
脑型疟是感染疟疾后最容易导致死亡的原因之一,在以往的脑型疟的治疗中发现,脑型疟与中医卫气营血辨证中的气分证、营分证有密切的相关性。从中医理论出发,探讨脑型疟与中医卫气营血辨证的关系,有助于揭示脑型疟红细胞内期的病理过程本... 脑型疟是感染疟疾后最容易导致死亡的原因之一,在以往的脑型疟的治疗中发现,脑型疟与中医卫气营血辨证中的气分证、营分证有密切的相关性。从中医理论出发,探讨脑型疟与中医卫气营血辨证的关系,有助于揭示脑型疟红细胞内期的病理过程本质,提高脑型疟的救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型疟 卫气营血 辨证 粘附
原文传递
脑型疟及其啮齿类模型回顾
11
作者 李海云 黄建成 江静波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120-125,共6页
本文对脑型疟病理的研究进程进行了一简要的回顾,系统地介绍了用于脑型疟研究的鼠疟原虫金仓鼠。
关键词 脑型疟 金仓鼠 大鼠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脑屏障的破坏是脑型疟形成的标志吗?
12
作者 黄芳 夏明仪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4年第1期29-31,共3页
在发展中国家 ,脑型疟疾是一个主要的杀手 ,但是对其病因知道的仍然很少。在此对尸解、体外试验及动物模型研究中提供的最新证据作一介绍 ,以阐明血脑屏障的破坏在脑型疟疾中的显著作用 ,在重症疟疾中 ,血脑屏障完整性的破坏将导致大脑... 在发展中国家 ,脑型疟疾是一个主要的杀手 ,但是对其病因知道的仍然很少。在此对尸解、体外试验及动物模型研究中提供的最新证据作一介绍 ,以阐明血脑屏障的破坏在脑型疟疾中的显著作用 ,在重症疟疾中 ,血脑屏障完整性的破坏将导致大脑血管的渗漏。了解该病如何发生以及导致昏迷的病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障 脑型疟 动物模 对症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型疟小鼠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特征分析
13
作者 沈燕 李英辉 +5 位作者 王军 梁姣 黄豫晓 朱卿昊 吴兴安 赵亚 《传染病信息》 2021年第1期32-38,共7页
目的利用血脑屏障分隔小胶质细胞与外周巨噬细胞,探讨小胶质细胞在实验型脑型疟(experimental cerebral malaria,ECM)发生中的活化特征。方法利用依文思兰渗出法确定ECM小鼠血脑屏障开放时间,在不同感染时间点,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间接... 目的利用血脑屏障分隔小胶质细胞与外周巨噬细胞,探讨小胶质细胞在实验型脑型疟(experimental cerebral malaria,ECM)发生中的活化特征。方法利用依文思兰渗出法确定ECM小鼠血脑屏障开放时间,在不同感染时间点,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特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炎症和活化因子的变化。结果ECM小鼠血脑屏障显著开放始于感染后第6 d。感染后第5 d,脑内促炎因子、巨噬细胞活化相关因子的转录水平以及CD11b^(+)、CD45^(+)细胞的占比和数目均显著上调。CD11b^(+)细胞可根据CD45表达量分群,其中CD45^(high)亚群占比在感染后第5 d下调而第7 d上调。结论小胶质细胞参与ECM小鼠脑内炎症反应,且其活化与CD45表达量相关,CD11b^(+)CD45^(high)可作为活化小胶质细胞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型疟 实验脑型疟 小胶质细胞 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活化 屏障 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脑型疟疾
14
作者 段惠娟 《传染病信息》 1997年第1期16-17,共2页
为研究儿童脑型疟疾的流行及临床特征,作者对位于西非加纳的一所教学医院1993年度收治的儿童及成人脑型疟患者进行了比较分析,其诊断标准为:①严重的感觉丧失(昏迷。
关键词 脑型疟 儿童 原虫 脑型疟患者 临床特征 诊断标准 教学医院 比较分析 昏迷 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型疟相关粘附因子
15
作者 郝文波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2年第4期153-157,共5页
细胞粘附是脑型疟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对与粘附作用相关的主要配体和受体的基本结构、生理功能、在脑型疟形成中的作用等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脑型疟 配体 受体 细胞粘附 粘附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例脑型疟的临床表现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苏 杨俊芳 张芝晔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0-350,共1页
近10年来,我们共收治脑型疟21例,其l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报道分析如下.
关键词 脑型疟 临床表现 误诊分析 痴呆 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型疟1例误诊分析
17
作者 杨红霞 张万发 李俊 《西南国防医药》 CAS 1997年第6期373-373,共1页
脑型疟是由恶性疟疾的凶险型发作所致,其病情非常严重,变化较快,如不能及时诊治,极易导致死亡。本例曾误诊为“感冒、伤寒、无名高热”,后经骨髓穿检查方确诊为“脑型疟”,但终因多脏器功能衰竭、DIC而死亡。现分析如下:
关键词 误诊分析 脑型疟 无名高热 恶性 恶性原虫 云南省军区 团卫生队 功能衰竭 及时诊治 多脏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型疟83例临床小结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毅文 《海南医学》 CAS 1991年第1期4-7,共4页
脑型疟是找县山区常见的危重急症,如果不及时抢救或抢救不恰当,就会致残或致命。1978—1988年,我院共收治83例脑疟患者,76例治愈,7例死亡,现小结如下:一、临床资料:
关键词 并发症 死因 脑型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救治恶性疟-脑型疟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一例报告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富香 《医学信息》 2010年第21期4086-4086,共1页
本院收治了一例恶性疟-脑型疟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常规抗疟治疗后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肾功能衰竭一例 血液灌流救治 脑型疟 恶性 急性 肾功能衰竭患者 血液灌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型疟患者红细胞膜蛋白分子的表达(英文)
20
作者 边中启 王功焯 +1 位作者 田学明 范江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59-362,共4页
 目的: 为研究脑型疟发病机制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PAGE) 技术, 对云南省19 例脑型疟患者感染红细胞 (PE) 表达的红细胞膜蛋白1(PfEMP-1) 进行分析,...  目的: 为研究脑型疟发病机制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PAGE) 技术, 对云南省19 例脑型疟患者感染红细胞 (PE) 表达的红细胞膜蛋白1(PfEMP-1) 进行分析, 并分别与43 例恶性疟、9 例间日疟患者PE表达的PfEMP-1和PvEMP-1及6 例健康人红细胞膜蛋白(EMP) 进行比较。结果: 脑型疟患者PE存在高表达的高分子量PfEMP-1, 分子量为260~320 kDa。恶性疟及间日疟患者PE不表达260 kDa 以上的高分子量PfEMP-1,分别测到分子量最大为240kDa 的PfEMP-1和180 kDa的PvEMP-1。健康人对照组EMP分子量为140 kDa。结论: 脑型疟患者PE高表达的不同高分子量PfEMP-1 260~320 kDa, 与脑血管内皮细胞(EC) 不同受体蛋白CD36、血小板反应蛋白 (TSP)、细胞间粘附分子1 (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VCAM-1) 和内皮白细胞粘附分子1(ELAM-1) 及硫酸软骨素A (CSA) 的结合是脑型疟发病的分子基础, 可导致脑型疟患者发生昏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型疟 恶性原虫 红细胞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