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7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颅直流电刺激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研究
1
作者 李玮玮 俞坤强 +3 位作者 徐日 吴李秀 殷冬雪 周敏亚 《中国康复》 2025年第3期177-181,共5页
目的: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fNIRS)监测下,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皮质激活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同时给予双侧tDCS伪... 目的: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fNIRS)监测下,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皮质激活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同时给予双侧tDCS伪刺激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同时联合双侧tDCS治疗,阳极置于病变半球初级运动皮层(M1),阴极置于健侧半球M1,共治疗4周。对2组患者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 Meyer上肢功能评估量表(FMA-UE)评估上肢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fNIRS检测双侧M1、双侧辅助运动区(SMA)以及双侧前运动皮层(PMC)氧合血红蛋白(HbO_(2))浓度。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FMA-UE以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UE以及MBI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治疗4周后,2组患者健侧M1、SMA以及PMC的HbO_(2)浓度均下降(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患侧M1、SMA以及PMC的HbO_(2)浓度均上升(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明显(P<0.05)。结论:tDCS患侧阳极刺激和健侧阴极刺激可以提高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患侧M1、SMA以及PMC的兴奋性,降低健侧脑区的兴奋性,从而促进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卒中 上肢功能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2
作者 杨永勤 李道静 齐子有 《新医学》 2025年第3期323-329,共7页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是一种脑功能神经影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病学疾病的研究与临床诊断中。近红外技术能够非侵入性地测量组织的氧合状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为神经病学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提供了新的工具。文章旨在总结近年来近红外...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是一种脑功能神经影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病学疾病的研究与临床诊断中。近红外技术能够非侵入性地测量组织的氧合状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为神经病学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提供了新的工具。文章旨在总结近年来近红外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并探讨其潜在的临床意义,包括在不同神经病学疾病中的应用以及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前景,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的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功能异常评估
3
作者 徐国栋 江文宇 +1 位作者 张静莎 李增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06-1612,1643,共8页
目的:测量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进行言语流畅性任务(verbal fluency task,VFT)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反应,试图找到可以作为预测痴呆的筛查工具。方法:近红外脑功能成像(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 NIRS)可以检测大脑中的血氧变化... 目的:测量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进行言语流畅性任务(verbal fluency task,VFT)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反应,试图找到可以作为预测痴呆的筛查工具。方法:近红外脑功能成像(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 NIRS)可以检测大脑中的血氧变化,从而揭示患者的脑功能活动状态,用来研究轻度认知障碍的大脑功能水平。本研究应用fNIRS评估了MCI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前额叶区域的血流动力学反应。结果:发现MCI组前额叶脑区的血流动力学反应显著降低。结论:前额叶脑区血流动力学反应降低可以作为痴呆症的诊断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 血流动力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指导下运动想象训练在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周静 杨远滨 +2 位作者 田浩林 朱朝喆 段炼 《中国康复》 2024年第3期131-134,共4页
目的:观察运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fNIRS)技术筛选出想象策略的运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4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运用fNIRS技术筛选出有... 目的:观察运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fNIRS)技术筛选出想象策略的运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4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运用fNIRS技术筛选出有效的想象策略进行运动想象训练,对照组不固定想象内容进行运动想象训练。治疗前后采用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FMA-UE、ARAT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fNIRS技术筛选出的想象策略进行运动想象训练,可以更好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运动相关脑区兴奋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运动想象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任务在情感障碍中的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郭灿 杨春霞 孙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59,共6页
情绪任务(emotional task)是研究情感障碍(affective disorder)注意偏向和情感功能中的主要手段之一。基于情绪任务下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的相关研究表明,面部情绪识别任务、情绪stroop... 情绪任务(emotional task)是研究情感障碍(affective disorder)注意偏向和情感功能中的主要手段之一。基于情绪任务下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的相关研究表明,面部情绪识别任务、情绪stroop任务以及情绪诱导任务结合fNIRS技术在情感障碍诊断、治疗中具有临床价值,情感障碍患者注意功能和情绪处理存在的缺陷与左侧前额叶皮质异常激活有关,特别是脑激活模式的差异与抑郁障碍患者抑郁症状有关。使用fNIRS研究情绪任务的未来方向重点在联合多种神经影像学手段进行大样本纵向队列研究以获得更加客观的诊疗依据,以及对比不同情绪刺激材料所激活区域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双相障碍 情感症状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 额颞叶 氧合血红蛋白 情绪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与进展
6
作者 严泳雯 汪裕 +3 位作者 薛峥 毛志娟 闵喆 熊永洁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8期488-492,共5页
帕金森病属于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异质性高,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及少量影像学证据,早期诊治困难。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是新兴的光学影像学技术,可间接反映大脑代谢活动的变化。目前帕金森病患者在大多数基于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的运... 帕金森病属于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异质性高,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及少量影像学证据,早期诊治困难。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是新兴的光学影像学技术,可间接反映大脑代谢活动的变化。目前帕金森病患者在大多数基于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的运动任务研究中表现出额叶的激活增强,体现了额叶在帕金森病中的代偿作用。近年来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研究范围逐渐拓展至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和脑连接分析领域,目前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较少,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现在就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在帕金森病临床症状、治疗康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对未来帕金森病的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 运动障碍 非运动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学技术在脑功能成像和神经调控中的应用
7
作者 吴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56,共4页
大脑在正常和病理状态下的神经活动和调节机制一直是神经康复的研究重点。人的感觉、运动、言语、认知和情绪等功能都依赖于大脑复杂而多样的神经元活动和网络连接。为了更好地了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基于核医学的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 大脑在正常和病理状态下的神经活动和调节机制一直是神经康复的研究重点。人的感觉、运动、言语、认知和情绪等功能都依赖于大脑复杂而多样的神经元活动和网络连接。为了更好地了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基于核医学的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等脑成像技术不断发展,而近年来新兴的光学成像技术在监测脑功能方面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神经元活动 脑功能成像 光学成像技术 神经康复 磁共振成像 神经调控 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前期焦虑障碍相关情感回路异常的脑功能成像研究进展
8
作者 陈思睿 徐小雯 +3 位作者 赵阳 肖磊 陈振宇 廖海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6-199,217,共5页
经前期焦虑障碍(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是一种女性独特的情感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着育龄期女性的生活健康,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研究表明,以“前额叶-前扣带回-杏仁核-海马-小脑”构成的情感回路功能异常可能与... 经前期焦虑障碍(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是一种女性独特的情感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着育龄期女性的生活健康,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研究表明,以“前额叶-前扣带回-杏仁核-海马-小脑”构成的情感回路功能异常可能与PMDD发病密切相关。本文通过综述该情感回路相关脑区及脑区间的脑功能研究,为寻找PMDD的神经病变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前期焦虑障碍 情感障碍 脑功能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前额叶皮层 杏仁核 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疼痛患者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的系统研究
9
作者 缪亚萍 姚黎清 +2 位作者 王文丽 马春容 李海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01-0107,共7页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 - infrared spectroscopy , fNIRS)作为一种新兴的脑功能评估方法,最早应用于精神心理、儿童相关领域,近年来越来越多运用于康复领域,包括脑卒中、帕金森病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疼痛...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 - infrared spectroscopy , fNIRS)作为一种新兴的脑功能评估方法,最早应用于精神心理、儿童相关领域,近年来越来越多运用于康复领域,包括脑卒中、帕金森病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疼痛人群居多,可是目前慢性疼痛治疗评估及治疗主观,治疗难度大且周期较长。众所周知慢性疼痛会导致大脑发生可塑性改变,可一般的脑功能评估费用高、操作难、数据表现不够直观, fNIRS具备其他脑功能评估不具备的优势。本文将重点从国内外fNIRS在慢性疼痛疾病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慢性疼痛客观评估及中枢调控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 慢性疼痛 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在脑卒中患者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中的应用进展
10
作者 李泳俊 皮燕 白定群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5期178-181,198,共5页
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RAGT)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康复训练,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神经疾病的步态训练研究中。而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fNIRS)是一种新型的无创性脑功能成像技术,能够在RAGT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实时的脑区激活情况分析,具... 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RAGT)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康复训练,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神经疾病的步态训练研究中。而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fNIRS)是一种新型的无创性脑功能成像技术,能够在RAGT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实时的脑区激活情况分析,具有评定RAGT过程中的大脑激活模式、评估RAGT康复治疗效果、指导RAGT治疗方案选择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已有研究列举了fNIRS在RAGT研究中的作用,为探讨RAGT改善脑卒中运动障碍的神经基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 下肢外骨骼 卒中 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在大脑认知功能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陈喆思 黄小飞 +7 位作者 王画鸽 任玲 吴希 兰东 黄艺 王文春 杨丹 庞日朝 《中国康复》 2024年第5期318-320,共3页
近年来,随着脑成像相关检测技术的发展,脑功能研究日益成为从事精神、神经领域临床与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对于认知功能的研究,功能性磁共振将脑区环路及神经耦合相关理论及科研成果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检索近10年文献,功能性磁... 近年来,随着脑成像相关检测技术的发展,脑功能研究日益成为从事精神、神经领域临床与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对于认知功能的研究,功能性磁共振将脑区环路及神经耦合相关理论及科研成果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检索近10年文献,功能性磁共振对大脑认知功能的研究集中在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缘上回、颞上回、颞中回等一系列脑区[1-6]。近5年来,随着中国康复医学脑功能检测与神经调控亚专业方向的发展,神经电生理及近红外脑功能成像(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在脑功能精准化神经调控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作为同样具有高空间分辨率优势的fNIRS检查,在神经、精神、康复领域的研究进展值得我们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 网络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度进食肥胖症脑奖赏功能异常与运动治疗:脑功能成像证据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峰 焦广发 董东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32-439,共8页
进食行为是生理性饥饿和心理性奖赏驱动的人类行为。大脑奖赏功能异常是奖赏期望(眶额叶、岛叶和扣带回)、学习记忆(海马、杏仁、纹状体和丘脑)、奖赏权衡(伏隔核和腹侧被盖区)和决策执行(前额叶)这4个脑功能区/核团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进食行为是生理性饥饿和心理性奖赏驱动的人类行为。大脑奖赏功能异常是奖赏期望(眶额叶、岛叶和扣带回)、学习记忆(海马、杏仁、纹状体和丘脑)、奖赏权衡(伏隔核和腹侧被盖区)和决策执行(前额叶)这4个脑功能区/核团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基于过度进食、运动与脑奖赏功能异常的脑功能成像证据,对大脑奖赏功能与能量稳态功能在机体进食、运动和肥胖发生发展中的调控作用进行评述。综合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运动可降低肥胖者食欲和诱导能量负平衡,但是运动的长效机制则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长期运动后的能量负稳态变化受到个体对食物奖赏认知调控的影响要远高于能量代谢的生理调控作用。据此推测肥胖是自身能量稳态调控、奖赏调控和认知反馈系统对外部环境刺激(食物和运动)应答失衡的产物,过度进食肥胖者大脑奖赏区对运动应答的差异是肥胖症运动治疗的新靶点。在多种脑功能成像技术中,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是一种在自然状态下,探查环境线索(食物和运动等)刺激对大脑皮层功能区影响的有效手段,其有望为肥胖者大脑奖赏功能异常临床诊断和运动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奖赏功 脑功能成像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 过度进食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足三里PET脑功能成像 被引量:65
13
作者 尹岭 金香兰 +10 位作者 孙锦平 石现 田嘉禾 尹大一 姚树林 邵明哲 朱克 乔卫安 曾海宁 单保慈 唐一源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穴PET脑功能成像的实验方法,寻找针刺足三里脑功能变化的实验依据。方法:用PET对6例男性健康志愿者行针刺右侧足三里前后的18FDG-PET脑功能成像,用SPM软件处理脑内葡萄糖代谢率变化的实验数据,获得脑功能变化的可视...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穴PET脑功能成像的实验方法,寻找针刺足三里脑功能变化的实验依据。方法:用PET对6例男性健康志愿者行针刺右侧足三里前后的18FDG-PET脑功能成像,用SPM软件处理脑内葡萄糖代谢率变化的实验数据,获得脑功能变化的可视性实验依据。结果:针刺右侧足三里穴引起视丘下部、尾状核头部、小脑、颞叶、中央后回、脑干的葡萄糖代谢增加。结论:针刺足三里穴可引起与内脏功能有关的皮质下植物神经中枢葡萄糖代谢增加,PET是研究针灸中枢机制的可行性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足三里 PET 脑功能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足三里穴PET和fMRI脑功能成像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87
14
作者 尹岭 金香兰 +4 位作者 石现 田嘉禾 马林 尹大一 曾海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9期523-524,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穴脑功能成像的实验方法和针灸治疗的中枢机制。方法利用18FDG PET和fMRI BOLD脑功能成像方法 ,获取针刺足三里穴脑内葡萄糖代谢和脑血流变化有关的实验数据 ,利用SPM和感兴趣区图像分析方法 (ROI)获得脑功能变化的...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穴脑功能成像的实验方法和针灸治疗的中枢机制。方法利用18FDG PET和fMRI BOLD脑功能成像方法 ,获取针刺足三里穴脑内葡萄糖代谢和脑血流变化有关的实验数据 ,利用SPM和感兴趣区图像分析方法 (ROI)获得脑功能变化的可视性实验依据。结果针刺右侧足三里穴引起视丘下部、同侧室旁核和双侧颞叶的葡萄糖代谢和脑血流增加。结论针刺足三里穴可引起植物神经中枢和颞叶功能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足三里穴 PET FMRI 脑功能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内关和神门穴对脑功能成像不同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90
15
作者 付平 贾建平 +1 位作者 王葳 李坤成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 :观察针刺内关和神门对脑功能成像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电针内关和神门对不同脑区的激活状态。结果 :电针刺激内关主要引起额叶的激活 ,刺激神门主要引起颞叶的激活。结论 :针刺刺激不同的穴位 ,可以激活... 目的 :观察针刺内关和神门对脑功能成像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电针内关和神门对不同脑区的激活状态。结果 :电针刺激内关主要引起额叶的激活 ,刺激神门主要引起颞叶的激活。结论 :针刺刺激不同的穴位 ,可以激活不同的脑区 ,电针内关和神门穴激活脑区的功能与智能有关 ,提示应用内关、神门穴治疗智能障碍有一定的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功能成像 神门穴 内关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 影响作用 激活状态 不同 电针刺激 针刺刺激 智能障碍 客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关穴真、假针刺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赖新生 曾统军 +5 位作者 黄泳 张贵锋 单保慈 邹燕齐 李赣龙 吴俊贤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05-708,共4页
目的:运用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外关穴真针刺、假针刺不同状态下,青年志愿者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以印证"经穴特异性-脑相关假说"。方法:12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外关穴真针刺和假针刺组,分别接受不同的刺激。同时,运用GE公... 目的:运用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外关穴真针刺、假针刺不同状态下,青年志愿者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以印证"经穴特异性-脑相关假说"。方法:12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外关穴真针刺和假针刺组,分别接受不同的刺激。同时,运用GE公司3.0T超导MRI系统完成脑部扫描。所得图像采用SPM2软件包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外关穴真针刺能显著激活BA45、374、4、40、22、13、37、47区、海马、杏仁核、黑质等区域,外关穴假针刺则能显著激活BA46、44、41、13、40、37、19区等区域,与假针刺对比,外关穴真针刺能显著激活BA8区和小脑等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赖新生教授的"经穴特异性-脑相关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关穴 腧穴特异性 针刺 FMRI 脑功能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内关穴与非穴的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张贵锋 赖新生 +4 位作者 黄泳 吴俊贤 曾统军 李赣龙 邹燕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10-812,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健康志愿者右侧内关穴和非穴时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探讨针刺穴位对脑中枢的激活效应。方法:将14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内关穴组和非穴组,分别针刺右侧内关穴和非穴;同时,运用GE公司1.5T超导核磁共振系统完成脑部fMRI扫描,... 目的:观察针刺健康志愿者右侧内关穴和非穴时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探讨针刺穴位对脑中枢的激活效应。方法:将14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内关穴组和非穴组,分别针刺右侧内关穴和非穴;同时,运用GE公司1.5T超导核磁共振系统完成脑部fMRI扫描,获得局部脑组织激活与否的试验数据,采用感兴趣区(ROI)法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针刺内关穴和非穴,对双侧顶叶、额叶、枕叶、颞叶、基底节区、扣带回、小脑、脑桥、脑岛等多个脑区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从激活几率、激活数量和激活强度上看,针刺右侧内关穴以激活左侧顶叶、额叶、颞叶、枕叶为主,并且特异性激活左侧海马和双侧桥脑;尽管在脑区的激活上,有上述趋势,但是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内关穴和非穴激活的脑区有相对的差异性,针刺外周穴位能特异性的激活脑中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关穴 非穴 FMRI 脑功能成像 中枢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外关穴和非穴fMRI脑功能成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4
18
作者 曾统军 赖新生 +4 位作者 黄泳 唐纯志 杨君军 张贵锋 李赣龙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2-537,共6页
目的:运用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针刺外关穴和非穴(在三焦经与小肠经之间中点,平外关穴,下同)两种情况下,健康青年志愿者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以印证"经穴特异性-脑相关假说"。材料和方法:12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针刺外关... 目的:运用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针刺外关穴和非穴(在三焦经与小肠经之间中点,平外关穴,下同)两种情况下,健康青年志愿者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以印证"经穴特异性-脑相关假说"。材料和方法:12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针刺外关穴组和针刺非穴组,分别接受针刺刺激。同时,运用GE公司3.0T超导MRI系统完成脑部扫描。所得图像采用SPM2软件包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针刺外关穴能显著激活BA13、22、37、40、44、45、47区、海马、杏仁核、黑质等区域,针刺非穴则能显著激活BA2、6、8、13、21、37、40、44、45、47区等区域,针刺外关穴与针刺非穴对比则发现,BA2区和双侧小脑等区域有明显的激活点。结论:针刺外关穴能特异性地激活脑部功能区,为其疗效特异性的中枢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针刺穴位 外关 脑功能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外关穴中枢激活效应的PET脑功能成像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贵锋 赖新生 +5 位作者 唐纯志 杨君军 王淑侠 单保慈 曾统军 黄泳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3-136,共4页
目的运用PET脑功能成像技术,以18F-FDG为显影剂,以假针刺状态为对照,观察针刺健康青年志愿者外关穴后的脑中枢激活效应。方法12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例,分别施以右侧外关穴真针刺和假针刺,同时运用西门子公司ECATEXACTHR+PET... 目的运用PET脑功能成像技术,以18F-FDG为显影剂,以假针刺状态为对照,观察针刺健康青年志愿者外关穴后的脑中枢激活效应。方法12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例,分别施以右侧外关穴真针刺和假针刺,同时运用西门子公司ECATEXACTHR+PET进行脑部扫描。所得图像采用SPM2软件包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与假针刺比较,外关穴真针刺激活的脑中枢主要有左侧颞叶(BA42)、颞上回(BA42)、岛叶(BA13)、小脑。结论针刺外关穴能够激活一定的脑部功能区,其治疗作用与中枢激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关穴 针刺 PET 脑功能成像 中枢激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外关穴与外关配伍内关穴的fMRI脑功能成像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陈俊琦 黄泳 +2 位作者 邹燕齐 吴俊贤 卢阳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27-1129,共3页
目的:运用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观察并比较针刺健康志愿者右侧外关穴和外关穴配伍内关穴对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方法:16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外关穴组和外关穴配伍内关穴组(每组8例),分别针刺右侧外关穴和外关穴配伍内关穴;针刺同时进行f... 目的:运用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观察并比较针刺健康志愿者右侧外关穴和外关穴配伍内关穴对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方法:16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外关穴组和外关穴配伍内关穴组(每组8例),分别针刺右侧外关穴和外关穴配伍内关穴;针刺同时进行fMRI扫描,所有数据采用SAS9.13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外关穴组和外关配伍内关穴组在针刺状态下,脑部各感兴趣区(ROIs)的激活点数、激活几率、激活强度,并对所激活的相同脑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ROIs激活几率统计比较表明,与外关穴配伍内关穴比较,针刺外关穴右侧小脑激活几率较高(P<0.05);ROIs激活点数统计比较表明,针刺外关穴能相对特异地激活右侧小脑(P<0.05),而外关穴配伍内关穴则能相对特异地激活左侧顶叶(P<0.05);ROIs激活强度统计比较表明,针刺外关穴与针刺外关穴配伍内关穴,对各脑区的激活强度没有显著差异。结论: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表明,针刺外关穴能够在维持躯体平衡、改善肌张力障碍及调节随意运动方面发挥较为突出的作用。外关穴配伍内关穴这种表里经配穴能够加强对偏身感觉及运动障碍的治疗作用,这为外关穴特异性及表里经配穴规律的研究提供了初步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外关穴 外关穴配伍内关穴 磁共振脑功能成像 F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