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方法及操作技术要领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永举 曹奕丰 +4 位作者 沈凤英 郭吉平 张旭静 黄久仪 王桂清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和总结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的方法和技能。方法:以犬颈动脉创伤前后实验检测及上海市南汇区6万人次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试验与实践为依据,分析和总结出流速和压力检测的基本操作步骤、操作注意事项以及检测过程中因操作不... 目的:探讨和总结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的方法和技能。方法:以犬颈动脉创伤前后实验检测及上海市南汇区6万人次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试验与实践为依据,分析和总结出流速和压力检测的基本操作步骤、操作注意事项以及检测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出现各种异常波形的识别。结果: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分颈动脉血流速度检测和压力检测。流速检测的关键技术是检测部位的选择、多普勒探头与检测部位颈动脉间角度及探头施加力量的掌握、正确信号的血流声音及波形的识别;压力检测时探头施压应适宜,并与颈动脉垂直,声音清脆。结论:正确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方法是获得真实检测结果的必要条件,检测过程中应按熟练掌握检测技术要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液供给 血管意外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对脑血流的影响及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睿 孙慧君 毕洪英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2-154,共3页
目的: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机制,及钙拮抗剂尼莫地平对脑血管和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的研究近况,综述尼莫地平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及神经元的保护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01/2004-08的相关文章,检索词nimo... 目的: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机制,及钙拮抗剂尼莫地平对脑血管和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的研究近况,综述尼莫地平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及神经元的保护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01/2004-08的相关文章,检索词nimodipine,cerebralischemicdisease,neur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BM1998-01/2004-08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尼莫地平,脑缺血,神经元”;检索万方数“据库2002-01/2004-08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同上。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试验包括上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文献,筛除明显不随机实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试验。②试验包括对照组。③实验组均为尼莫地平用药组。④尼莫地平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试验。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4篇关于尼莫地平的随机和未随机试验,22个试验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2篇试验中,5篇因系重复的同一研究,7篇为Meta分析研究。资料综合:22个试验包括763例患者(或实验动物),分别对尼莫地平治疗组予以评价。22篇文章中有13篇副性事件按WHO标准进行分级,其主要为尼莫地平治疗组的个别病例病理变化没有减轻。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在脑部血管,发病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尼莫地平 脑/血液供给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临界关闭压无创测定健康人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 被引量:4
3
作者 高庆春 黄如训 +1 位作者 陈秀梅 陈颖贤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5期73-75,共3页
目的:以临界关闭压无创测定健康志愿者的脑血流调节下限,探讨CO2变化过程中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实验于2003-08/2004-08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进行。同步监测79名正常健康志愿者... 目的:以临界关闭压无创测定健康志愿者的脑血流调节下限,探讨CO2变化过程中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实验于2003-08/2004-08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进行。同步监测79名正常健康志愿者(均同意参加实验)在正常呼吸、屏气和过度换气时的大脑中动脉血流、桡动脉血压和呼气终末呼出气体CO2分压,并离线计算临界关闭压和脑血流自动调节下限。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79名被试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脑血流自动调节下限:屏气时明显高于正常呼吸时犤(69.4±15.0),(58.4±10.4)mmHg,P<005犦,过度换气时明显下降犤(44.0±10.8)mmHg,P<0.05犦。②临界关闭压:屏气时较正常呼吸时显著下降犤(27.7±17.2),(31.2±12.5)mmHg,P<0.05犦,过度换气时明显升高犤(39.0±11.8)mmHg,P<0.05犦。③呼气终末呼出气体CO2分压:过度换气时较正常呼吸明显下降犤(32.0±6.4),(46.2±5.4)mmHg,P<005犦。④相关性分析:三种情况下的脑血流自动调节下限均与临界关闭压负相关(r=-0.4189,-0.4870,-0.4661,P<0.05),屏气和过度换气时脑血流自动调节下限的变化率也与临界关闭压的变化率呈负相关(r=-0.6105,-0.5551,P<0.05),且低CO2时脑血流自动调节下限的变化率和呼气终末呼出气体CO2分压的变化率呈“S”型曲线关系。结论:屏气CO2上升时脑血流自动调节下限上移,过度换气CO2下降时脑血流自动调节下限下移,其机制和脑血管平滑肌收缩程度的改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液供给 二氧化碳/血液 呼吸 临界关闭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仿真训练系统在脑血管介入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 被引量:6
4
作者 胡俊 史树贵 +2 位作者 黄河清 张娟 陈康宁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9期1416-1417,共2页
脑血管介入技术需要依赖大型的造影设备,同时术中一次性材料费用高昂,且材料类型多样、型号繁多。同时传统的教学方式下,以患者为实践对象,由于介入操作复杂、手术风险大,往往限制了介入医生的培训。2009年3月至今在脑血管介入教学中采... 脑血管介入技术需要依赖大型的造影设备,同时术中一次性材料费用高昂,且材料类型多样、型号繁多。同时传统的教学方式下,以患者为实践对象,由于介入操作复杂、手术风险大,往往限制了介入医生的培训。2009年3月至今在脑血管介入教学中采用了手术仿真训练系统,利用该系统的虚拟现实、仿真互动等特性,为介入医生提供充分的手术实践机会,同时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法,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青年介入医生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学 脑/血液供给 血管 介入 手术仿真训练系统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酶在脑卒中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陈丽 何晓英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16期2468-2470,共3页
脑卒中是一组突然起病,是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及蛛网膜下脑出血。中国脑卒中发病率排名世界第一,比美国高1倍,脑卒中已成为中国第1位死因。脑卒中除了高致死率外,还具有高致残率,全国存... 脑卒中是一组突然起病,是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及蛛网膜下脑出血。中国脑卒中发病率排名世界第一,比美国高1倍,脑卒中已成为中国第1位死因。脑卒中除了高致死率外,还具有高致残率,全国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有3/4患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且呈年轻化趋势,使正值盛年的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 卒中 神经再生 脑/血液供给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波立维对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管灌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学慧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11期2195-2197,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波立维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神经功能、脑血管灌注量及血液学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神经科收治的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波立维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神经功能、脑血管灌注量及血液学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神经科收治的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调控血压、血脂、血糖、抗血小板凝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丁苯酞、波立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指标、脑血管灌注指标和血液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而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和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波立维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脑血管灌注水平,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呋喃类/药理学 纤维蛋白溶解药/药理学 中动脉 神经系统/药物作用 脑/血液供给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样脑血管病研究进展
7
作者 夏冰鑫 李兴升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10期1477-1480,共4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痴呆患者成为家庭乃至社会的巨大负担。临床上常见的痴呆类型有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混合型痴呆、路易体痴呆、帕金森病导致的痴呆等。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中,淀粉样物质的沉积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痴呆患者成为家庭乃至社会的巨大负担。临床上常见的痴呆类型有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混合型痴呆、路易体痴呆、帕金森病导致的痴呆等。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中,淀粉样物质的沉积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脑/血液供给 淀粉样Β蛋白 血管炎 认知障碍 神经心理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出现左下肢静脉栓塞成功溶栓护理1例
8
作者 王延利 马金娥 +1 位作者 王燕梅 王丽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4期2729-2729,共1页
关键词 损伤 脑/血液供给 静脉血栓形成/药物疗法 静脉血栓形成/护理 血栓溶解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对外伤后癫痫灶血流影响及疗效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秦光明 涂楚云 +2 位作者 白坐金 雷勇 蒋太鹏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8期6847-6848,共2页
目的:利用局部脑血流显像评价高压氧对外伤后早发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41例确诊为外伤后早发癫痫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9例仅接受抗痫药治疗,22例在此基础上接受高压氧治疗(HBOT)。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局部脑血流显像。结果:H... 目的:利用局部脑血流显像评价高压氧对外伤后早发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41例确诊为外伤后早发癫痫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9例仅接受抗痫药治疗,22例在此基础上接受高压氧治疗(HBOT)。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局部脑血流显像。结果:HBOT治疗组在临床症状的改善、癫痫控制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局部脑血流显像表现为明显的低灌注区缩小。结论:局部脑血流显像可对HBOT治疗外伤后癫痫提供客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癫痫/治疗 脑/血液供给 局部血流 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类型]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VI患者局部脑血流量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雪娜 尹雅芙 +2 位作者 李亚明 任艳 金友贺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612-614,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CCVI)患者局部脑血流量(rCBF)及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对20例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无脑组织结构异常、临床确诊为CCVI患者行SPECT显像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分别测定rCBF、局部脑血流量降低... 目的观察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CCVI)患者局部脑血流量(rCBF)及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对20例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无脑组织结构异常、临床确诊为CCVI患者行SPECT显像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分别测定rCBF、局部脑血流量降低百分比、脑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MV)、脑动脉搏动指数(PI)。对照组为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者。结果20例CCVI患者中,95%(19/20)患者出现rCBF减少,主要灌注降低区为额叶、颞叶、顶叶、基底节。80%(16/20)患者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加快。结论对CCVI患者进行rCBF及TCD检测,有助于观察病变部位脑血流量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其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早期脑血流量变化可提示患者预后,为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障碍 血液动力学过程 脑/血液供给
原文传递
红花通窍胶囊治疗偏头痛及对脑血流影响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张国栋 赵新春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8期4310-4311,共2页
目的:探讨红花通窍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红花通窍胶囊,对照组予西比灵。两组均服药1个月后,观察头痛发作次数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指标的改变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 目的:探讨红花通窍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红花通窍胶囊,对照组予西比灵。两组均服药1个月后,观察头痛发作次数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指标的改变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头痛发作次数、颅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等方面和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红花通窍胶囊是治疗偏头痛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中药疗法 胶囊 脑/血液供给
原文传递
脑梗死急性期合并心衰血压控制对左室内径和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崔兆文 李惠珍 陈丽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1278-1279,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合并心衰血压控制对左室内径和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发病24 h内的1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血压调控,对照组不控。结果:左室舒张末径≤55 mm者血压控制对心衰有益,却影响脑灌注。≥55 m...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合并心衰血压控制对左室内径和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发病24 h内的1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血压调控,对照组不控。结果:左室舒张末径≤55 mm者血压控制对心衰有益,却影响脑灌注。≥55 mm者经合理的血压调控后心功能及脑灌注改善。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合并心衰经合理地血压调控后对心脑功能的改善都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塞/并发症/病理生理学 心力衰竭 充血性/并发症/病理生理学 心室/病理学 脑/血液供给 人类
原文传递
标准外伤性开颅后颅骨缺损修补术中颞肌贴敷脑供血保护87例分析
13
作者 曹元江 段敏 +4 位作者 冯军 鲁世永 陈宝 李永强 侯德朋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1421-1422,共2页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性开颅后颅骨缺损修补术中颞肌贴敷脑供血保护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87例标准外伤性开颅后颅骨缺损修补术患者的手术方法及效果。结果:87例均切口一期愈合,修补后外观满意,固定牢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重型颅脑...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性开颅后颅骨缺损修补术中颞肌贴敷脑供血保护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87例标准外伤性开颅后颅骨缺损修补术患者的手术方法及效果。结果:87例均切口一期愈合,修补后外观满意,固定牢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标准外伤性大骨瓣减压术后颞肌贴敷对损伤脑组织有供血作用,特别是对脑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术前术后合并脑梗死、骨窗区有明显脑软化灶的患者,颞部保留部分颞肌供血,能保障患者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外科学 颅骨/损伤 颞肌/外科学 脑/血液供给 人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