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G-1在小鼠胚胎脑发育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建刚 韩曙 +2 位作者 季华 郑轶 凌树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目的:观察小鼠脑组织正常发育期间重组激活基因1(RAG-1)表达的时序变化,并对其进行组织定位。方法:分别取孕11d、13d、15d、17d、19d,新生(P0)和成年的小鼠脑组织,提取总RNA,用RT-PCR观察RAG-1表达的时序变化;同时,经冠状切面制作各组... 目的:观察小鼠脑组织正常发育期间重组激活基因1(RAG-1)表达的时序变化,并对其进行组织定位。方法:分别取孕11d、13d、15d、17d、19d,新生(P0)和成年的小鼠脑组织,提取总RNA,用RT-PCR观察RAG-1表达的时序变化;同时,经冠状切面制作各组脑组织的连续冰冻切片,进行RAG-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RAG-1自小鼠胚胎11d开始出现少量表达,以后表达逐渐增加,19d到达高峰,RT-PCR显示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基本一致。RAG-1蛋白主要表达在发育过程中的杏仁核、下丘脑、丘脑、海马等区域,大脑皮质的表达逐渐出现于室管膜层、中间层、室管膜下层和皮质板层。结论:在小鼠胚胎脑发育期间,RAG-1表达时序和脑发育一致,而且表达高于成年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RAG-1 脑/生长和发育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氚水β射线宫内照射对仔鼠脑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肖林林 陈光福 +1 位作者 王明明 徐师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2-375,共4页
目的探讨氚水β射线宫内照射对Wistar种大鼠脑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用注射器将2ml蒸馏水或1-3ml不同浓度氚水经腹腔注入妊娠11d龄的母鼠体内,使得实验组母鼠体水氚放射性浓度在0-3.7GBq/L范围内。对宫内受照过的38d龄仔鼠... 目的探讨氚水β射线宫内照射对Wistar种大鼠脑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用注射器将2ml蒸馏水或1-3ml不同浓度氚水经腹腔注入妊娠11d龄的母鼠体内,使得实验组母鼠体水氚放射性浓度在0-3.7GBq/L范围内。对宫内受照过的38d龄仔鼠进行条件饮水反应测试,实验结束脱颈椎处死仔鼠。开颅取出大脑,左半球脑组织进行常规组织化学分析,右半球脑组织用于脑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HPLC测定。结果随着母鼠体内注入氚水浓度的逐渐增加,其所产仔鼠大脑纵向长度、大脑皮层第V层锥体细胞数、海马CA3区细胞数及海马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步降低,相应地,仔鼠38-42d条件饮水测试成绩逐渐降低。且仔鼠大脑纵向长度缩短百分率、大脑皮层第V层锥体细胞数、海马CA3区细胞数减少百分率及海马游离羟脯氨酸含量增加百分率与仔鼠吸收剂量之间均可拟合成直线回归方程:Y=A+BlgD。结论在0.0038-1.9Gy吸收剂量范围内,宫内受照仔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射线/副作用 胚胎/辐射效应 脑/生长和发育 学习/辐射效应 记忆/辐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脑发育中不同浓度骨形态发生蛋白4对同源域转录因子胰岛素基因增强子蛋白1表达的调节作用
3
作者 周莉 陈瑶 +2 位作者 李娜 赵慧 李树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6期7153-7156,共4页
目的:确定在端脑发育中同源域转录因子胰岛素基因增强子蛋白1的表达是否受骨形态发生蛋白4的调节,探讨胰岛素基因增强子蛋白1控制端脑腹侧胆碱能神经元发生的可能性。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03在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 目的:确定在端脑发育中同源域转录因子胰岛素基因增强子蛋白1的表达是否受骨形态发生蛋白4的调节,探讨胰岛素基因增强子蛋白1控制端脑腹侧胆碱能神经元发生的可能性。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03在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细胞培养室、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室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清洁级Wistar大白鼠18只,雌性12只,体质量(220±10)g,雄性6只,体质量(250±10)g,按常规方法将雌雄大鼠合笼交配。②实验过程:采用胚胎16d大鼠端脑细胞无血清原代培养(为对照组);分别在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10,20和40μg/L骨形态发生蛋白4(为实验组)。③实验评估:细胞培养4d时,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胰岛素基因增强子蛋白1mRNA含量是否随着骨形态发生蛋白4浓度变化而变化(β-肌动蛋白作为内参对照标准);同时对20μg/L骨形态发生蛋白4组和对照组实施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双重染色,以观察胆碱能神经元标志蛋白乙酰胆碱转移酶阳性细胞是否表达胰岛素基因增强子蛋白1。结果:①端脑细胞原代培养3,4d时,各组细胞均聚集成团贴壁生长,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团较大,突起粗而长,相互连接成网。②实验组与对照组大多数乙酰胆碱转移酶阳性细胞复合表达胰岛素基因增强子蛋白1,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③10μg/L骨形态发生蛋白4组与对照组相比胰岛素基因增强子蛋白1mRN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0μg/L骨形态发生蛋白4可上调端脑胆碱能前体细胞胰岛素基因增强子蛋白1mRNA水平;40μg/L骨形态发生蛋白4可下调胰岛素基因增强子蛋白1mRNA水平。结论:在端脑培养体系中胆碱能前体细胞胰岛素基因增强子蛋白1mRNA水平随着骨形态发生蛋白4的浓度变化而变化,提示骨形态发生蛋白4可能与胰岛素基因增强子蛋白1共同作用控制端脑腹侧胆碱能神经元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0-乙酸转移酶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脑/生长和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学习记忆减退与大鼠脑发育过程中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的表达(英文)
4
作者 李红丽 杨忠 +2 位作者 孙榆 李泽桂 蔡文琴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247-249,i0002,共4页
背景: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是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家族的成员之一,脑发育过程中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m RNA 及其蛋白在脑内的表达及分布状况与神经退行性变思维认知学的关系一直被研究者关注。目的:探讨大脑发育过程中的周期素依赖... 背景: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是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家族的成员之一,脑发育过程中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m RNA 及其蛋白在脑内的表达及分布状况与神经退行性变思维认知学的关系一直被研究者关注。目的:探讨大脑发育过程中的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对神经系统的发生和退行性变的影响。设计:单因素方差分析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和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材料:实验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室完成。W istar大鼠胚胎期(E8~E21)、新生期(P0~P15)、幼年期(P16~2个月)、成年期(>2个月)及老年期(>8个月后)5个阶段25只大鼠,每组5只。方法:采用胚胎期至老年期大鼠脑片行原位杂交组织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主要观察指标:不同脑区内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m RNA 及其蛋白的阳性细胞分布及表达状况。结果:25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mRNA 在大鼠E14~P350整个发育过程中均有表达,成年后趋于稳定;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mRNA 主要定位于神经元,阳性区域主要分布于大脑皮质、海马、丘脑、下丘脑、小脑及部分神经核团。②出生后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表达较强,胚胎及老年鼠表达较弱;阳性区域集中在室周区、海马、小脑及部分神经核团内;老年鼠仅在海马、小脑蒲肯野细胞层内表达。结论:脑内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的作用贯穿了整个神经发育的各个时期,在新生期、幼年期有较为显著的表达,成年后表达下降,尤以老年期显著。老年大鼠海马内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的表达下调可能与老年性学习记忆减退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生长和发育 蛋白质p34cdc2 RNA 信使 大鼠 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 WISTAR大鼠 老年性学习记忆减退 发育过程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观察胎儿大脑沟回发育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晓康 林惠通 吕国荣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测胎儿大脑沟回的发育过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经腹部超声观测692例孕19-39周胎儿大脑沟回(顶枕沟、距状沟、中央沟、扣带沟、扣带回、大脑外侧裂)发生、发展并测量其深度。结果顶枕沟、距状沟、大脑外侧裂在19周左...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测胎儿大脑沟回的发育过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经腹部超声观测692例孕19-39周胎儿大脑沟回(顶枕沟、距状沟、中央沟、扣带沟、扣带回、大脑外侧裂)发生、发展并测量其深度。结果顶枕沟、距状沟、大脑外侧裂在19周左右可显示。中央沟在25周左右可显示。扣带沟、扣带回在26周左右可显示。1例24周胎儿顶枕沟、大脑外侧裂未见发育,考虑脑沟回发育迟缓;2例29周胎儿顶枕沟、中央沟未见发育,外侧裂发育呈圆钝状、深度变浅,考虑为脑沟回发育迟缓。各大脑沟回深度与孕周均呈正相关(均P〈0.05),各大脑沟回相对深度与孕周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经腹超声可观测到胎儿大脑沟回(顶枕沟、距状沟、中央沟、扣带回、大脑外侧裂)发生、发展,其深度与孕周相关,为产前早期评估大脑沟回发育异常如大脑发育迟缓、无脑回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脑/生长和发育
原文传递
单一嗅质(丁香酚)对新生期小鼠成年后行为学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蔡荣凤 徐金勇 李光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期小鼠在单一嗅质(丁香酚)环境中成长对其成年后嗅觉印迹及神经行为学的影响。方法三组新生小鼠放置在在丁香酚环境下成长1、2、3周。空白组普通环境饲养。小鼠6周龄时,进行嗅觉识别实验,嗅觉辨别实验,六臂迷宫实验,Morris... 目的探讨新生期小鼠在单一嗅质(丁香酚)环境中成长对其成年后嗅觉印迹及神经行为学的影响。方法三组新生小鼠放置在在丁香酚环境下成长1、2、3周。空白组普通环境饲养。小鼠6周龄时,进行嗅觉识别实验,嗅觉辨别实验,六臂迷宫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嗅觉识别实验:小鼠对丁香酚嗅质识别能力增强(P<0.01);嗅觉辨别和六臂迷宫实验显示:小鼠对丁香酚以外其他嗅质分辨、记忆能力下降(P<0.05)及嗅质引导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P<0.05);Morris水迷宫显示: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P<0.01)。结论新生期小鼠在单一嗅质(丁香酚)环境中成长,成年后虽然可以引起对丁香酚的嗅觉印迹,但这种单一嗅质环境不利于嗅觉和大脑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 丁香酚/药理学 脑/生长和发育 神经行为学表现 记忆/药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对早产儿脑发育影响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王秀娟 《中国校医》 2014年第5期398-398,F0003,共2页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对早产儿脑发育的影响。方法将4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2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于出生后3 d开始每月1次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10d为1疗程,共3个疗程,并对2组于纠正胎龄42 d、3个...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对早产儿脑发育的影响。方法将4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2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于出生后3 d开始每月1次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10d为1疗程,共3个疗程,并对2组于纠正胎龄42 d、3个月、6个月、12个月追踪发育情况,以Gesell量表评价。结果干预组纠正胎龄3个月、6个月、12个月平均发育商均高于对照组。纠正胎龄6个月龄2组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于纠正胎龄12个月时各方面发育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神经节苷脂对早产儿脑细胞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婴儿 早产 脑/生长和发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