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神经背根节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林佳春 盛会 于勇 《吉林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253-253,共1页
关键词 脊神经背根节 射频靶点热凝术 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神经背根节躯体—内脏感觉汇聚神经元的定性研究——荧光素和免疫组化结合法三重标记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汉涛 朱长庚 《解剖学报》 CAS 1988年第4期380-380,共1页
脊神经背根节中具有分支投射的感觉神经元的化学性质,至今无人报道。本实验应用荧光素双重标记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研究脊神经背根节感觉神经元周围突的分支投射及其可能释放的化学物质。将快蓝(FB)注入大白鼠腹腔神经节。2天后,将核... 脊神经背根节中具有分支投射的感觉神经元的化学性质,至今无人报道。本实验应用荧光素双重标记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研究脊神经背根节感觉神经元周围突的分支投射及其可能释放的化学物质。将快蓝(FB)注入大白鼠腹腔神经节。2天后,将核黄(NY)注入左侧第9~11胁间神经皮支内,经存活12小时后灌注固定,取左侧胸脊神经背根节,恒冷箱切片(厚2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感觉 分支投射 脊神经背根节 神经 神经组织 荧光素 躯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射频腰脊神经背根节结合中药治疗腰背痛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立志 彭述文 +1 位作者 朱爱剑 于梅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索脉冲射频腰脊神经背根节结合中药治疗腰背痛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有效性、安全性及副作用。方法:75例慢性顽固性腰背部疼痛其他治疗方法效果差的患者,A组中药治疗+牵引+脉冲射频治疗,B组中药治疗+牵引+硬膜外注药治疗,C组中药... 目的:探索脉冲射频腰脊神经背根节结合中药治疗腰背痛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有效性、安全性及副作用。方法:75例慢性顽固性腰背部疼痛其他治疗方法效果差的患者,A组中药治疗+牵引+脉冲射频治疗,B组中药治疗+牵引+硬膜外注药治疗,C组中药治疗+牵引。结果:治疗后各组各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为A组全部数据、B组2个月内、C组治疗1个月时比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组间比较A组与B组除治疗当日外,其余各时点两种方法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两种方法效果比较,各时点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脉冲射频(PRF)临床应用于腰脊神经背根节(DRG)结合中药治疗顽固性腰背痛效果确切且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射频 脊神经背根节 疼痛治疗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段脊神经背根节射频热凝的CT定位引导穿刺技术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冰 祝则峰 +4 位作者 周煦燕 侯健 包梅芳 俞方荣 杜建龙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48-249,共2页
关键词 CT定位引导 脊神经背根节 穿刺技术 射频热凝 胸段 计算机断层扫描 射频治疗 根性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神经背根节射频治疗胸腹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军锋 肖艳红 +1 位作者 黄以庭 曾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脊神经背根节射频治疗胸腹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96例胸腹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1组与研究2组,各48例。研究1组患者实施胸脊神经背根节射频治疗,研究2... 目的探讨脊神经背根节射频治疗胸腹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96例胸腹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1组与研究2组,各48例。研究1组患者实施胸脊神经背根节射频治疗,研究2组采用脊神经阻滞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 d、1周、3个月、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前、治疗后3 d,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1周、3个月、6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治疗后1周、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3.1±0.56)、(3.2±0.80)、(3.9±0.68)分,均低于研究2组的(4.0±0.52)、(5.6±0.63)、(6.8±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神经背根节射频治疗胸腹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确切、安全性高,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背根节 射频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骶部背根神经节异位症 被引量:3
6
作者 包聚良 朱海波 +4 位作者 邵擎东 王立邦 袁文 倪斌 贾连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55-156,共2页
腰骶部背根神经节异位症包聚良1朱海波1邵擎东2王立邦3袁文1倪斌1贾连顺11985年5月,我科为1例预诊为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时,未发现受损神经根有突出的椎间盘受压改变,而发现该神经根部有一梭形膨大,当时... 腰骶部背根神经节异位症包聚良1朱海波1邵擎东2王立邦3袁文1倪斌1贾连顺11985年5月,我科为1例预诊为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时,未发现受损神经根有突出的椎间盘受压改变,而发现该神经根部有一梭形膨大,当时疑为背根节或肿瘤,遂切取小片作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背根节 异位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神经背根神经节低温射频联合臭氧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罗金玉 向玉竹 +3 位作者 王大寿 朱玉平 吴宗文 吴德丹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23期2964-2966,共3页
目的探索脊神经背根神经节低温射频联合臭氧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入住本院的带状疱疹患者中筛选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20例,经皮穿刺治带状疱疹侵犯的相应脊神经背根神经节,行低温射频后注射... 目的探索脊神经背根神经节低温射频联合臭氧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入住本院的带状疱疹患者中筛选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20例,经皮穿刺治带状疱疹侵犯的相应脊神经背根神经节,行低温射频后注射臭氧。对比术前(T 0)、术后1天(T 1)、1周(T 2)、3月(T 3)视觉模拟评分(VAS)、KPS生活质量评分;观察出血、气胸及神经功能障碍等的发生率。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月,各时点VAS评分分别为(7±1.2)分、(2±1)分、(1.5±0.8)分及(2.0±1.2)分,与术前比较,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点之间比较,VAS评分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脊神经背根神经节低温射频治疗相对安全,且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 脊神经背根神经 低温射频 臭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甲钴胺行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戴仪 黄冰 +1 位作者 曾振华 顾新珠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390-391,共2页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的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它是带状疱疹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9%~50%。因其疼痛剧烈而顽固,常规治疗效果不佳,常需双泵联合治疗或CT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的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它是带状疱疹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9%~50%。因其疼痛剧烈而顽固,常规治疗效果不佳,常需双泵联合治疗或CT引导下脊神经背根节射频热凝神经毁损治疗才能奏效,因而预防PHN的发生极为重要。本文观察了早期神经阻滞用甲钴胺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预防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 预防效果 神经阻滞 甲钴胺 早期 神经病理性疼痛 脊神经背根节 常见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联合脉冲射频治疗脊椎术后腰腿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邓鸥鸥 周立志 +3 位作者 彭述文 吴伯卿 朱爱剑 于梅芳 《中国医药》 2006年第11期673-675,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脉冲射频腰脊神经背根节治疗腰腿痛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行脊椎手术术后腰腿部疼痛患者,根据患者自愿分为:A组20例中药治疗+牵引+脉冲射频治疗;B组20例中药治疗+牵引+硬膜外注药治疗;C组20例中...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脉冲射频腰脊神经背根节治疗腰腿痛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行脊椎手术术后腰腿部疼痛患者,根据患者自愿分为:A组20例中药治疗+牵引+脉冲射频治疗;B组20例中药治疗+牵引+硬膜外注药治疗;C组20例中药治疗+牵引。记录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当日及14、30、60、90d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运动神经损伤与恢复以及感觉功能的缺失、麻木、过敏与恢复情况及其他副作用。结果治疗前3组VA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各组各时间点的VAS评分为A组全部数据、B组60d内、C组治疗30d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组间比较A组与B组除治疗当日外,其余各时点两种方法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与C组各时间点两种方法效果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并发症:B组有4例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2例出现双下肢乏力;A组和C组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脉冲射频临床应用于腰脊神经背根节治疗脊椎手术术后顽固性腰腿痛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腿痛 脊神经背根节 脉冲射频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s-related gene C (MrgC) receptor activation induced inhibition of neurochemical alterations in the spinal dorsal horn and dorsal root ganglia in a rat model of bone cancer pain
10
作者 JIANG Jian-Ping ZHANG Ke +1 位作者 HU Fen-Juan HONG Yan-Guo 《生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3-969,共17页
Cancer pai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In this study,we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Mas-related gene C(MrgC)receptors on bone cancer pain.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 Cancer pai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In this study,we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Mas-related gene C(MrgC)receptors on bone cancer pain.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and 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were measured after the inoculation of Walker 256 mammary gland carcinoma cells into the tibia of adult Sprague-Dawley rats.The effects of MrgC receptor agonist bovine adrenal medulla 8-22(BAM8-22)on nociceptive behaviors were investigated after intrathecal injection on days 16 and 17.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positive cells in the spinal dorsal cord,and 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and IL-1β-positive neurons in the dorsal root ganglia(DRG)were examin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The expression of nNOS and IL-1βproteins in the spinal dorsal horn and the DRG was examined by Western blotting after treatment with(Tyr6)-γ2-MSH-6-12(MSH),which was another MrgC receptor agonis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trathecal injection of BAM8-22(30 nmol)attenuated mechanical allodynia in a rat model of bone cancer pain and the effects could last for about 60 min,and single administration of BAM8-22 for two consecutive days reduced mechanical allodynia by about half on the third day.Moreover,the number of GFAP-positive cells in the spinal dorsal horn,and the number of CGRP-,nNOS-and IL-1β-positive neurons in the DRG were decreased.Similarly,intrathecal administration of MSH(15 nmol)reduced the expression of nNOS and IL-1βin the spinal dorsal horn and the DRG.In conclusion,activation of MrgC receptors suppresses the activation of astrocytes in the spinal dorsal cord and the expression of CGRP,nNOS,and IL-1βin the spinal dorsal cord and/or DRG,which may underlie the inhibition of bone cancer pain.These findings provide a novel strategy for the treatment of bone cancer p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related gene C(MrgC)receptors ALLODYNIA spinal dorsal horn dorsal root ganglion(DRG) NEUROCHEMISTRY bone cancer pai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