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医大师韦贵康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经验 被引量:1
1
作者 钟益梁 张弛 +1 位作者 蒲张林 陈锋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2期112-115,共4页
脊柱相关性疾病为骨科临床常见疾病,不仅会导致颈肩痛和腰背痛,还易诱发许多内科疾病。国医大师韦贵康从“六通”与“六不通”、督-柱学说、姿态失衡论、顺生理与反病理论对脊柱相关性疾病进行辨证论治,形成了韦氏脊柱整复手法、韦氏奇... 脊柱相关性疾病为骨科临床常见疾病,不仅会导致颈肩痛和腰背痛,还易诱发许多内科疾病。国医大师韦贵康从“六通”与“六不通”、督-柱学说、姿态失衡论、顺生理与反病理论对脊柱相关性疾病进行辨证论治,形成了韦氏脊柱整复手法、韦氏奇穴手法、阴阳五行手法等一系列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的手法,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相关性疾病 六通 六不通 督柱一体 姿态失衡 手法 韦贵康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相关性疾病针刀微创综合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丁宇 王燮荣 +1 位作者 阮狄克 何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25期2746-2747,2755,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刀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7例颈椎病及腰腿痛等脊柱相关性疾病患者,应用针刀微创为主的综合方法治疗,随访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有效率为89.4%;疼痛评级中重度疼痛由治疗前48.1%降至7.6%。结论针刀微创综... 目的探讨针刀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7例颈椎病及腰腿痛等脊柱相关性疾病患者,应用针刀微创为主的综合方法治疗,随访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有效率为89.4%;疼痛评级中重度疼痛由治疗前48.1%降至7.6%。结论针刀微创综合疗法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疗法 脊柱相关性疾病 颈椎病 腰腿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并脊柱相关性疾病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文才 韦广兴 +1 位作者 陈维龙 季淦 《临床医药实践》 2010年第3X期312-313,共2页
目的:肠易激综合征并脊柱相关性疾病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我院收治的60例腹泻型IBS患者,治疗之前行胸背部及腰被部影像学检查,均证实有胸部及腰部脊柱有明显退行性改变,但所有患者均无明显胸腰背部症状。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谷维素... 目的:肠易激综合征并脊柱相关性疾病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我院收治的60例腹泻型IBS患者,治疗之前行胸背部及腰被部影像学检查,均证实有胸部及腰部脊柱有明显退行性改变,但所有患者均无明显胸腰背部症状。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谷维素+双歧三联活菌胶囊+骨盆牵引+复位手法治疗)和对照组(谷维素+双歧三联活菌胶囊)。结果:治疗组30例,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30例,56.67%。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易激综合症合并脊柱相关性疾病应用谷维素+双歧三联活菌胶囊+骨盆牵引+复位手法治疗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脊柱相关性疾病退行性改变 慢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扶阳”论任脉铺灸在脊柱相关性疾病的临床运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郭敏 余杭英 王斌 《中医外治杂志》 2018年第1期57-58,共2页
扶阳理论认为,"治病立法,重在扶阳",脊柱相关性疾病与阳气虚弱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扶阳在脊柱相关性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多研究侧重于督脉与扶阳的关系,而对"任脉"与"扶阳"的研究甚少。近年来发... 扶阳理论认为,"治病立法,重在扶阳",脊柱相关性疾病与阳气虚弱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扶阳在脊柱相关性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多研究侧重于督脉与扶阳的关系,而对"任脉"与"扶阳"的研究甚少。近年来发现任脉的扶阳的效果亦显著,本文从铺灸与扶阳的关系、任脉的生理病理、任脉铺灸的依据,论任脉铺灸在脊柱相关性疾病的临床运用,并附典型案例2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阳 任脉铺灸 脊柱相关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骨调脊手法治疗老年人脊柱相关性疾病的疗效研究
5
作者 卢大地 李佳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0年第6期645-646,共2页
目的研究正骨调脊手法治疗老年人脊柱相关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1月间门诊治疗老年人脊柱相关性疾病186例,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研究组运用正骨调脊手法治疗,对照组运用牵引、按摩、理疗等... 目的研究正骨调脊手法治疗老年人脊柱相关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1月间门诊治疗老年人脊柱相关性疾病186例,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研究组运用正骨调脊手法治疗,对照组运用牵引、按摩、理疗等常用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运用正骨调脊手法治疗老年人脊柱相关性疾病93例,总有效率达94.6%;对照组运用牵引、按摩、理疗等常用方法治疗老年人脊柱相关性疾病93例总有效率达84.9%,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骨调脊手法治疗老年人脊柱相关性疾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骨调脊手法 老年人 脊柱相关性疾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序贯疗法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软组织疼痛的效果评价
6
作者 黄雷 陆云凯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3期075-078,共4页
探讨中医序贯疗法在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软组织疼痛中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纳入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电针治疗结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和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和盐酸乙哌立松片。结果 观察组在疼... 探讨中医序贯疗法在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软组织疼痛中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纳入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电针治疗结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和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和盐酸乙哌立松片。结果 观察组在疼痛程度、肌力恢复、日常活动能力及心理状态评估中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为疼痛评分从7.5降至3.0,肌力评分从3.5提升至4.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从47.5提升至83.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从22降至10,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序贯疗法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软组织疼痛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序贯疗法 脊柱相关性疾病 软组织疼痛 疗效评价 疼痛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夹脊穴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
7
作者 胡立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5期00182-00182,184,共2页
观察针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和疼痛评分改善情况,探讨针刺夹脊穴对脊柱相关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 观察针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和疼痛评分改善情况,探讨针刺夹脊穴对脊柱相关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各66例,A组采用针刺夹脊穴治疗,B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疼痛评分(VAS)。结果 B组治愈6例,好转44例,无效16例,A组治愈15例,好转46例,无效5例,A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B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A组VAS评分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 针刺夹脊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改善患者疼痛评分,增加治疗效果,对脊柱相关疾病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脊穴 脊柱相关性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脊疗法治疗脊柱相关性内科疾病研究概况 被引量:4
8
作者 沈小淞 范小婷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91-92,共2页
整脊疗法,全称为“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是一套治疗手法,是以分筋弹拨,按压疏理等整复手法作用于脊椎背膂,以促进督脉气血通畅,使病椎恢复正常,从而治疗脊椎损伤及相关疾病的一种方法。牵引法、悬吊法、旋转法、斜扳法、整盆法... 整脊疗法,全称为“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是一套治疗手法,是以分筋弹拨,按压疏理等整复手法作用于脊椎背膂,以促进督脉气血通畅,使病椎恢复正常,从而治疗脊椎损伤及相关疾病的一种方法。牵引法、悬吊法、旋转法、斜扳法、整盆法、过伸法和按摩推拿手法等是中国传统医学整脊主要手法,至今仍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脊疗法 脊柱相关性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局部-外周-中枢”三级阶梯治疗探讨脊柱及相关性疾病中医外治新思路 被引量:3
9
作者 叶勇 贺陈思 +4 位作者 罗容 龙抗胜 申韬 丁俊洋 邵湘宁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12期50-53,共4页
对脊柱及相关性疾病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基于该病发展的时空变化及代偿演变,从中医整体观念、西医病理基础、病程变化规律提出靶态结合的"局部-外周-中枢"三级阶梯治疗,体现了空间多维度、时间序贯性治疗理念与思路。
关键词 脊柱相关性疾病 整体观念 局部 外用 中枢 三级阶梯治疗 中医外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骨质疏松相关性脊柱疾病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水淼 孟赛克 高振甫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16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手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相关性脊柱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手术单、双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一般方法治疗,而实验组则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 目的探讨采用手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相关性脊柱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手术单、双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一般方法治疗,而实验组则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对我院治疗满意度达到95%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VAS评分由术前的(913±114)分下降到术后(116±112)分优于对照组VAS评分由术前的(956±109)分下降到术后(139±123)分。结论临床上,采用手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相关性脊柱疾病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骨质疏松相关性脊柱疾病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观念在推拿治疗脊柱及脊柱相关疾病中的运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公维军 《按摩与导引》 2001年第4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脊柱相关性疾病 肩痛 痛经 腰痛 推拿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创新脊柱疾病手法治疗 著名骨伤科专家张朝纯教授倾心力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隆重推出《脊柱疾病手法治疗学》
12
《颈腰痛杂志》 2006年第4期322-322,共1页
医学界认识到脊柱结构变化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联,并把脊柱相关性疾病作为医学领域中单一分支来研究,这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 脊柱疾病 手法治疗 科学技术 治疗学 骨伤科 脊柱相关性疾病 出版 江苏 心力 教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医大师韦贵康论治脊柱与四肢关节病诊疗体系的内涵和特色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明杰 韦坚 +4 位作者 王悦良 周学龙 夏天 唐宏亮 韦贵康(指导) 《广西中医药》 2021年第1期44-47,共4页
韦贵康教授出生于1938年,系第三届国医大师,现为广西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骨伤科教学、临床医疗、科研工作五十多年,精勤不倦,以脊柱相关性疾病囊括四肢关节诊疗体系为主线,涉及骨伤科多个领域,在治疗过程中融... 韦贵康教授出生于1938年,系第三届国医大师,现为广西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骨伤科教学、临床医疗、科研工作五十多年,精勤不倦,以脊柱相关性疾病囊括四肢关节诊疗体系为主线,涉及骨伤科多个领域,在治疗过程中融汇中西,突出手法整治特色,并在长期临床中总结并创立“脊柱整治十八法”“脊柱整治三联手法”“四肢筋伤整治手法”为代表的韦氏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贵康 脊柱相关性疾病 四肢关节病 理论体系 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微创介入术后抗生素运用必要性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大寿 王林 +5 位作者 陈黔 潘奇 蔡封俊 杨梅 淦勇 陈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530-531,共2页
目的探讨脊柱慢性疼痛相关性疾病微创介入术后抗生素的运用,减少抗生素的运用和滥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3月~2008年6月来开展的椎体成形术、椎间盘内外化学溶解术以及等离子髓核成形术等微创介入术96例,其中运用抗生素48例,未... 目的探讨脊柱慢性疼痛相关性疾病微创介入术后抗生素的运用,减少抗生素的运用和滥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3月~2008年6月来开展的椎体成形术、椎间盘内外化学溶解术以及等离子髓核成形术等微创介入术96例,其中运用抗生素48例,未运用抗生素48例,对比分析术前和术后3天白细胞、体温及术前和术后第3天的血沉,随访6~12个月复查与术前一致的影像学检查及观察术后恢复期长短。结果所有病例术前白细胞在正常范围。抗生素运用的患者术后1、2、3天的白细胞分别为(12.4±1.3)×109/L,(10.2±1.4)×109/L和(7.8±2.1)×109/L分类:中性分别为(0.81±0.10),(0.76±0.10),(0.68±0.13),未用抗生素的患者术后1、2、3天的白细胞分别为(12.5±1.2)×109/L,(11±1.0)×109/L和(7.5±1.8)×109/L,分类:(0.82±0.11),(0.75±0.09)和(0.70±0.14),两组对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体温均在36.5~37.2℃,无明显差异。血沉: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3±1.2)mm/h,术后(3.5±1.7)mm/h,两者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骨质疏松症椎体成形术患者术前(9±3.5)mm/h,术后(8.9±2.1)mm/h,两者比较P>0.05。两者比较P>0.05。术后恢复期均为3~6月,两组影像学变化无差异。结论脊柱微创介入术在一般手术室条件下,严格遵守无菌原则,运用抗生素与否对患者白细胞、血沉,体温以及术后恢复期、影像学无明显影响,可以不常规运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相关性疾病 慢性疼痛 微创介入 抗生素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与微创脊柱技术国际研讨会会议通知
15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55-55,共1页
脊柱微创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为脊柱相关性疾病提供了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为了促进国内脊柱微创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定于2015年5月9日~13日在北京举行“内镜与微创脊柱技术国际研讨会”。研讨会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功能神经外... 脊柱微创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为脊柱相关性疾病提供了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为了促进国内脊柱微创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定于2015年5月9日~13日在北京举行“内镜与微创脊柱技术国际研讨会”。研讨会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主办,北京西典门诊承办,将邀请十余位国外著名脊柱微创医学专家和国内知名专家授课,就脊柱内镜技术、脊柱微创治疗和新技术等热点问题进行广泛和深入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相关性疾病 微创技术 国际研讨会 内镜技术 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会议 医学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与微创脊柱技术国际研讨会会议通知
16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565-565,共1页
脊柱微创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为脊柱相关性疾病提供了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为了促进国内脊柱微创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定于2015年5月9日~13日在北京举行"内镜与微创脊柱技术国际研讨会"。研讨会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功能神经外科... 脊柱微创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为脊柱相关性疾病提供了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为了促进国内脊柱微创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定于2015年5月9日~13日在北京举行"内镜与微创脊柱技术国际研讨会"。研讨会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主办,北京西典门诊承办,将邀请十余位国外著名脊柱微创医学专家和国内知名专家授课,就脊柱内镜技术、脊柱微创治疗和新技术等热点问题进行广泛和深入的交流,同时,会议期间将安排两天时间举办慢性疼痛诊断和治疗讲习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相关性疾病 微创技术 国际研讨会 内镜技术 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 会议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躯干蛇行功对脊柱相关疾病的防治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长喜 张福利 +2 位作者 马伯艳 胡雁宾 白林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436-1438,共3页
躯干蛇行功是在传统导引吐纳术基础上,针对现代人因久坐少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脊柱相关性疾病,结合生物力学、骨关节功能解剖学、脊柱康复医学等原理创编而成的养生康复功法。该功法通过模仿蛇之柔软、节节灵动、蜷缩伸展、环绕自然... 躯干蛇行功是在传统导引吐纳术基础上,针对现代人因久坐少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脊柱相关性疾病,结合生物力学、骨关节功能解剖学、脊柱康复医学等原理创编而成的养生康复功法。该功法通过模仿蛇之柔软、节节灵动、蜷缩伸展、环绕自然的身形及活动特点,从脊柱第一颈椎到第五腰椎乃至骶椎和双下肢,做节节贯穿的多维、多角度的蛇行涌动,配合在意识引导下的逆腹式呼吸及丹田潜转、开合鼓荡,以达到柔筋健骨、正脊调曲、和络宁神、固本还原的健脊养生功效。本文旨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结合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对该功法编创背景、原理及养生康复意义予以阐析,以期为脊柱相关疾病的自我主动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干蛇行功 脊柱相关性疾病 逆腹式呼吸 养生康复
原文传递
脊柱相关疾病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下)
18
作者 董福慧 《现代中医药(北京)》 2008年第1期8-11,共4页
临床上治疗脊柱相关疾病最为常用和有效的方法是重定手法与牵引。目前,比较公认的通过手法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的机制有如下两点:
关键词 脊柱相关疾病 脊柱相关性疾病 手法治疗
原文传递
针灸结合整脊手法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郭爱松 孟庆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16-317,共2页
目的 观察从脊柱论治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 ,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方法 治疗组 30例用针灸结合整脊手法 ,对照组 30例用常规针灸取穴法。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3% ,对照组总有效率 73.3%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目的 观察从脊柱论治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 ,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方法 治疗组 30例用针灸结合整脊手法 ,对照组 30例用常规针灸取穴法。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3% ,对照组总有效率 73.3%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用针灸结合整脊手法从脊柱论治原发性痛经有良好的临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整脊 脊柱相关性疾病 原发性痛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热针治疗无器质病变性腹胀47例临床观察
20
作者 秦华清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2期1303-1304,共2页
目的:观察内热针治疗无器质病变性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过严格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的47例腹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予内热针治疗,对照组24例予腹部中药包热敷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2组腹胀程度数字评分... 目的:观察内热针治疗无器质病变性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过严格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的47例腹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予内热针治疗,对照组24例予腹部中药包热敷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2组腹胀程度数字评分(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腹胀持续时间、腹胀发作频率、肠道功能状态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定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 NRS 评分均较前降低,治疗组下降更明显、更持久(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结论:内热针治疗腹胀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器质病变性腹胀 内热针 脊柱相关性疾病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