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脆性物质碰撞恢复系数e的测量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治安 《物理实验》 1991年第5期196-196,195,共2页
在科研中需要用煤炭与钢板碰撞的恢复系数,但在现有资料中无法查出,所以我们只好自己动手测量。最初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测量都未能成功,失败的原因多数是作好的试样(煤炭球)与钢板碰撞时就破裂了。后来改用气垫导轨测量,由于碰前的速度可... 在科研中需要用煤炭与钢板碰撞的恢复系数,但在现有资料中无法查出,所以我们只好自己动手测量。最初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测量都未能成功,失败的原因多数是作好的试样(煤炭球)与钢板碰撞时就破裂了。后来改用气垫导轨测量,由于碰前的速度可以人为控制,效果较好。现将测试的有关情况和结果分述如下。一、测试原理根据材料碰撞恢复系数的定义e=(u_2-u_1)/(v_1-v_2),即二碰撞物体碰后的相对速度(u_2-u_1)与碰撞前相对速度(v_1-v_2)之比。把用炭块作好的煤球与从测试件上取出的一小块钢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物质 碰撞恢复系数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高效开采的可压裂度和射孔簇间距预测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涛 柳占立 庄茁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7-525,共9页
页岩储层的可压裂性是影响页岩气产量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断裂力学理论,以高围压下岩石层理弱面的剪切破坏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据岩石抗拉强度和层理弱面抗剪强度的比值关系,首先提出了可压裂度的概念,给出了无量纲的定性曲线图,涵盖了岩... 页岩储层的可压裂性是影响页岩气产量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断裂力学理论,以高围压下岩石层理弱面的剪切破坏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据岩石抗拉强度和层理弱面抗剪强度的比值关系,首先提出了可压裂度的概念,给出了无量纲的定性曲线图,涵盖了岩石脆性矿物质含量,黏性主导和韧性主导裂缝尖端流体压强、射孔簇分布间距的综合地质与工程因素.接着提出了一种新的表征高围压下页岩可压裂度的无量纲参数,在保证达到充分解吸附的最小压裂间距前提下,依据该参数可计算水平井压裂中的射孔簇间距,可作为工程参考指标.本文将断裂力学理论结合水力压裂高效开采页岩气工程,具有力学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力压裂 脆性物质含量 剪切强度 抗拉强度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波初动资料确定地震震源机制教程(二)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运泰 刘瑞丰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年第4期1-13,共13页
2断层和破裂2.1破裂的最大剪切应力理论1773年,库仑(Coulomb,Charles Augustine,1736—1806)提出破裂的最大剪切应力理论(Coulomb,1785;Jeffreys,1942,1976).他假设,在应力作用下,当脆性物质(例如岩石)中某一点的最大剪切应力达到某一... 2断层和破裂2.1破裂的最大剪切应力理论1773年,库仑(Coulomb,Charles Augustine,1736—1806)提出破裂的最大剪切应力理论(Coulomb,1785;Jeffreys,1942,1976).他假设,在应力作用下,当脆性物质(例如岩石)中某一点的最大剪切应力达到某一确定值时,就沿着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破裂。通常把这个值称为该物质的剪切强度(shear streng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初动 地震震源机制 确定值 剪切强度 最大剪切应力 脆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勘打滑金刚石烧结钻头的开发
4
作者 罗文来 刘盛斌 +2 位作者 吕中胜 唐智勇 覃怀鹏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17年第2期7-11,共5页
在工程勘探施工中,钻头钻进坚硬岩石时效率低下,以往的地勘打滑钻头在工勘钻机振动强烈的条件下又容易断齿。文章分析了工程勘探与地质勘探的设备、工艺等施工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采用增加钢体与胎体接触面积的方法提高连接强度,采用... 在工程勘探施工中,钻头钻进坚硬岩石时效率低下,以往的地勘打滑钻头在工勘钻机振动强烈的条件下又容易断齿。文章分析了工程勘探与地质勘探的设备、工艺等施工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采用增加钢体与胎体接触面积的方法提高连接强度,采用较少孔底接触面积和添加脆性物质的方法提高钻进速度,开发的钻头在初步试用中满足了客户的施工要求且钻头无断齿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烧结钻头 工程勘探 打滑岩层 钢体结构 脆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ing Strain Rate Effect for Heterogeneous Brittle Materials 被引量:1
5
作者 MA Guowei DONG Aiai LI Jianchun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06年第B09期79-82,共4页
Rocks are heterogeneous from the point of dynamic failure behavior. Both the compressive and microstructure which is of significance to their tensile strength of rock-like materials is regarded different from the stat... Rocks are heterogeneous from the point of dynamic failure behavior. Both the compressive and microstructure which is of significance to their tensile strength of rock-like materials is regarded different from the static strength. The present study adopts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SPH) which is a virtual particle based meshfree method to investigate strain rate effect for heterogeneous brittle materials. The SPH method is capable of simulating rock fracture, free of the mesh constraint of the traditional FEM and FDM models. A pressure dependent J-H constitutive model involving heterogeneity is employed in the numerical modeling. The results show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train rate as well as the tensile strength, which is important to the engineering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TEROGENEOUS strain rate effect SPH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