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超声与脂肪肝指数联合评估在健康体检中诊断脂肪肝的价值
1
作者 耿烨 李艳艳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测定的肝脾指数与脂肪肝指数(fatty liver index,FLI)联合应用在健康体检中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空军军医...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测定的肝脾指数与脂肪肝指数(fatty liver index,FLI)联合应用在健康体检中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诊疗体检二部健康体检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80例为MAFLD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80例为对照组。收集入选对象临床资料,采用高频超声检查测定肝脾指数,并计算FLI。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诊断MAFLD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高频超声测定肝脾指数、FLI对MAFLD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脂肪肝组在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频超声测定肝脾指数、FLI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频超声测定肝脾指数(OR=1.415,95%CI=1.224~1.635,P<0.05)与FLI(OR=1.060,95%CI=1.009~1.114,P<0.05)为诊断MAFLD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高频超声测定肝脾指数(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870)、FLI(AUC=0.892)对MAFLD诊断效能良好,而联合检测时诊断AUC达0.950。结论:高频超声测定的肝脾指数与FLI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MAFLD的诊断效能,可为健康体检中的早期筛查提供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高频超声 肝脾指数 脂肪肝指数 健康体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黄祛脂颗粒联合水飞蓟宾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脂肪肝指数、炎症因子及自噬相关基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平 龚晓清 +2 位作者 李晓红 尹春燕 滕佳欢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422-1429,共8页
【目的】探讨二黄祛脂颗粒联合水飞蓟宾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脂肪肝指数、炎症因子及自噬相关基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6例痰瘀互结型NAFL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水飞蓟宾胶囊口服治疗,观... 【目的】探讨二黄祛脂颗粒联合水飞蓟宾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脂肪肝指数、炎症因子及自噬相关基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6例痰瘀互结型NAFL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水飞蓟宾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二黄祛脂颗粒口服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脂肪肝指数、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肝功能及血脂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自噬相关基因[自噬相关基因7(ATG7)、肌球蛋白样BCL2结合蛋白(Beclin 1)]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48%(57/63),对照组为71.43%(45/63),组间比较(χ^(2)检验),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脂肪肝指数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脂肪肝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脂肪肝指数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炎症因子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IL-6、TNF-α水平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肝功能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ALT、AST、GG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ALT、AST、GGT水平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血脂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G、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血清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TG、TC、LDL-C水平的降低幅度及对血清HDL-C水平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自噬相关基因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ATG7、Beclin 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ATG7、Beclin 1水平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7)安全性方面,用药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见肝、肾功能损害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二黄祛脂颗粒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痰瘀互结型NAFLD患者疗效确切,有助于缓解脂肪肝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肝功能及血脂水平,调节自噬相关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黄祛脂颗粒 水飞蓟宾胶囊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痰瘀互结型 脂肪肝指数 炎症因子 自噬相关基因
原文传递
脂肪肝指数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常显星 蒋兆彦 +4 位作者 徐琛莹 李薇薇 孙露萤 杨肖波 俞丽芬 《胃肠病学》 2013年第1期6-10,共5页
背景:研究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脂肪肝指数(FLI)在欧洲人群中可用于脂肪肝的预测。目的:探讨FLI在中国人群中与NAFLD和严重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的相关性。方法:713例因高度疑似CAD... 背景:研究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脂肪肝指数(FLI)在欧洲人群中可用于脂肪肝的预测。目的:探讨FLI在中国人群中与NAFLD和严重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的相关性。方法:713例因高度疑似CAD而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上海市本地居民纳入研究,并根据造影结果分为CAD组和非CAD组。其中574例根据腹部B超检查结果分为NAFLD组和非NAFLD组。以NAFLD或CAD为因变量,以包括FLI在内的其他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NAFLD组FLI显著高于非NAFLD组(P<0.01);不同FLI级别组间(<30、30~60和≥60)NAFLD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校正性别、年龄因素,FLI为NAFLD的危险因素之一(OR=1.038,95%CI:1.029~1.047,P=0.000),其他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和高血脂史。CAD与非CAD组间FLI以及不同FLI级别组间CAD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校正年龄因素,AST和总胆固醇(TC)为CAD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HDL)为CAD的保护因素,FLI与CAD之间无相关性(男性OR=0.996,95%CI:0.988~1.004,P=0.359;女性OR=0.995,95%CI:0.976~1.014,P=0.574)。结论:在中国人群中,FLI与NAFLD具有相关性,可用于NAFLD的筛选和预测;FLI与CAD无明显相关性,是否可用于CAD的预测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指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超声检查 冠状血管造影术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学指标和脂肪肝指数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曾震军 李墨航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探讨应血清指标和脂肪肝指数(FLI)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价值。方法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肝病科诊治的NAFLD患者86例和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86例,检测血清胰脂肪酶(P-LIP)、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计算... 目的探讨应血清指标和脂肪肝指数(FLI)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价值。方法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肝病科诊治的NAFLD患者86例和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86例,检测血清胰脂肪酶(P-LIP)、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计算FLI。结果NAFLD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及FLI分别为(0.10±0.05)μg/L、(5.6±1.0)μg/L和(37.4±3.6),显著高于健康人[分别为(0.04±0.02)μg/L、(2.8±0.7)μg/L和(18.2±1.3),P<0.05],而血清P-LIP水平为(27.1±2.4)U/L,显著低于健康人[(35.8±3.2)U/L,P<0.05];1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炎(NASH)相关肝硬化患者血清PCT、CRP、P-LIP和FLI分别为(0.18±0.07)μg/L、(7.4±1.2)μg/L、(22.9±1.7)U/L和39.41±4.0,与33例NASH患者[分别为(0.11±0.04)μg/L、(4.8±0.5)μg/L、(27.7±2.2)U/L和(38.0±3.7)比或与35例单纯性脂肪肝患者[分别为(0.07±0.02)μg/L、(3.0±0.3)μg/L、(34.2±2.6)U/L和(35.8±3.4)比,差异显著(P<0.05);FLI诊断NAFLD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7%和73.3%,而FLI联合血清CRP、PCT和P-LIP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3%和86.1%。结论FLI诊断NAFLD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联合其他一些血清指标可能有助于提高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肪肝指数 降钙素原 血清胰脂肪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性健康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脂肪肝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汪建平 辛庆锋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5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优化性健康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脂肪肝指数(FLI)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漯河市某医院诊治的98例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优化性健康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脂肪肝指数(FLI)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漯河市某医院诊治的98例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普通健康行为干预。给予研究组患者优化性健康行为干预。干预12周时,比较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HOMA-IR和FLI。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8%,高于对照组的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4,P<0.05)。干预前,2组患者FBG,ALT,AST,TC,TG及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FBG,ALT,AST,TC,TG及LDL-C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HOMA-IR及FL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HOMA-IR及FLI均小于干预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化性健康行为干预可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血脂及肝酶学等指标,并降低HOMA-IR和FLI,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健康行为 胰岛素抵抗指数 脂肪肝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 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铁蛋白与γ-谷氨酰转肽酶、脂肪肝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高蕾 李阔 +4 位作者 崔雯霞 潘丰慧 杨海燕 李曼 胡云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264-267,共4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铁蛋白(SF)与谷氨酰转肽酶(γ-GT)、脂肪肝指数(FL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4月于我科就诊的患者861例,根据SF水平分为正常组(SF≤320 ng/ml,624例)和高SF组(SF>320 ng/ml,237例)...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铁蛋白(SF)与谷氨酰转肽酶(γ-GT)、脂肪肝指数(FL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4月于我科就诊的患者861例,根据SF水平分为正常组(SF≤320 ng/ml,624例)和高SF组(SF>320 ng/ml,237例),收集其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腰围、BMI、NAFLD患病率)、实验室检查结果及FLI并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SF与各代谢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F与NAFLD患病率、FLI、γ-GT的关系。结果高SF组患者腰围、BMI、NAFLD患病率、ALT、AST、γ-GT、FLI、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红蛋白(Hb)、PLT计数、SF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SF与腰围、BMI、ALT、AST、γ-GT、Alb、TG、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b、FLI均呈正相关,与年龄、HDL-C、PLT计数均呈负相关;将所有患者根据SF水平从低到高四等分为Q1~Q4组,随着SF水平升高,NAFLD患病率逐渐增加(趋势P<0.05)。再将NAFLD患者根据SF水平从低到高四等分为N1~N4组,随着SF水平升高,γ-GT异常和FLI>60的风险均增加(趋势P<0.05)。结论高SF水平与NAFLD患病率明显相关,NAFLD患者SF与γ-GT、FLI显著相关,SF可作为NAFLD早期诊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铁蛋白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γ-谷酰转肽酶 脂肪肝指数
原文传递
我国中老年人群脂肪肝指数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魏晨敏 王知笑 +1 位作者 杨涛 孙敏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39-242,共4页
目的探讨我国中老年人群脂肪肝指数(FLI)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南京市鼓楼区45岁以上社区自然人群3592例,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为IR组1938例和无IR组1654例;根据FLI分为FLI<30组2221例、30≤FLI<60组911例... 目的探讨我国中老年人群脂肪肝指数(FLI)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南京市鼓楼区45岁以上社区自然人群3592例,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为IR组1938例和无IR组1654例;根据FLI分为FLI<30组2221例、30≤FLI<60组911例、FLI≥60组460例,比较不同亚组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血糖及胰岛素相关指标。采用Spearman非参数相关性分析评估FLI与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FLI对IR的预判能力;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FLI与IR的关系。结果 IR组男性比例、年龄、血压、血脂、肝功能、OGTT各时间点血糖和胰岛素、FLI、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ΔI0-30/ΔG0-30)及HOMA-IR均高于无IR组,血肌酐和Matsuda ISI 均低于无IR组(P<0.05或P<0.001)。不同FLI亚组血压、生化指标、血糖及胰岛素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Spearman非参数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LI与HONA-IR呈正相关(P<0.001),与Matsuda ISI呈负相关(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依据FLI判断I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70(95%CI 0.653~0.6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LI为IR的危险因素之一,可使IR的发生风险增加1.021倍(P<0.001)。结论在我国中老年人群中,FLI与IR相关,FLI可作为评估IR的简单易行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指数 非酒精性脂肪肝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上海社区中老年人群脂肪肝指数与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左广民 彭魁 +3 位作者 李勉 徐敏 毕宇芳 宁光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6期605-609,共5页
目的:探讨脂肪肝指数(fatty liver index,FLI)与微量白蛋白尿间的相关性。方法:于2009年选取上海淞南地区40岁以上的居民4012人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等收集相关资料,观察其微量白蛋白尿情况,并计算FLI,分析该人群中FL... 目的:探讨脂肪肝指数(fatty liver index,FLI)与微量白蛋白尿间的相关性。方法:于2009年选取上海淞南地区40岁以上的居民4012人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等收集相关资料,观察其微量白蛋白尿情况,并计算FLI,分析该人群中FLI与微量白蛋白尿间的相关性。结果:最终共有3415人纳入分析,结果提示,随着FLI的升高,不同FLI分组[低FLI组(FLI<30)、中FLI组(30≤FLI<60)和高FLI组(≥60)]中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逐渐增加,3组的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分别为6.86%、10.99%、15.28%(P<0.0001)。在校正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运动、高血压、糖尿病、总胆固醇后,与低FLI组相比,高FLI组人群的微量白蛋白尿患病风险增加了58%(OR=1.58,95%CI为1.17~2.15,P=0.0032)。在同样的校正因素下,FLI数值每增加10,微量白蛋白尿患病风险增加10%(OR=1.10,95%CI为1.04~1.15,P=0.0002)。结论:上海淞南地区40岁以上人群中,FLI升高与其微量白蛋白尿的患病风险增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指数 微量白蛋白尿 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辅助复方甘草酸苷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脂肪肝指数及免疫炎症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许日新 邓雅丽 +1 位作者 林俊芳 梁丽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458-462,共5页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辅助复方甘草酸苷片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3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168例NAFL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4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与干预...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辅助复方甘草酸苷片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3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168例NAFL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4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与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观察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2组均治疗8周。对比2组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治疗前后脂肪肝指数(FLI)、肝功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免疫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84.52%)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05%)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4、8周后FLI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4、8周后FLI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8周后血清ALT、AST、γ-GT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比较,观察组治疗8周后血清ALT、AST、γ-GT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8周后血清IL-6、TNF-α水平均降低,IL-10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8周后血清IL-6、TNF-α水平均降低,IL-10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未见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不良反应,2组安全性均有保障,未对治疗产生影响。结论微生态制剂辅助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NAFLD安全、有效,可缓解脂肪肝症状,改善患者肝功能,调节血清炎症免疫介质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复方甘草酸苷片 微生态制剂 脂肪肝指数 免疫炎症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肝指数、脂肪衰减参数联合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对结直肠腺瘤的预测价值
10
作者 赵洋洋 李得阳 +2 位作者 李紫琼 马欣 高峰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12期1552-1557,共6页
目的 探讨脂肪肝指数、脂肪衰减参数、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对结直肠腺瘤的预测价值及各指标临界值。方法以2021年11月至2023年09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行结肠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结肠镜检查及病理结果... 目的 探讨脂肪肝指数、脂肪衰减参数、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对结直肠腺瘤的预测价值及各指标临界值。方法以2021年11月至2023年09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行结肠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结肠镜检查及病理结果纳入结直肠腺瘤组(298例)及无结直肠腺瘤组(300例),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直肠腺瘤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图(ROC),依据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脂肪肝指数、脂肪衰减参数、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对结直肠腺瘤的预测价值,依据约登指数所对应的变量数值确定各指标的临界值。结果 脂肪肝指数、脂肪衰减参数、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均可作为评估合并结直肠腺瘤风险的预测因子,三者可联合建立有效的Logistic回归模型,模型经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提示χ^(2)=10.096,P=0.258>0.05,拟合度亦较好,AUC为0.732,优于单独预测及两两联合预测。脂肪肝指数、脂肪衰减参数、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预测合并结直肠腺瘤风险的临界值分别为45、249.5(db/m)、9.55。结论 脂肪肝指数大于45、脂肪衰减参数大于249.5(db/m)、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大于9.55的患者属于合并结直肠腺瘤的高风险人群,三者联合评估对结直肠腺瘤的预测价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 脂肪肝指数 脂肪衰减参数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患者内脏脂肪指数、脂肪肝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及其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红钢 詹松标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1年第4期329-332,共4页
目的探究代谢综合征(MS)患者内脏脂肪指数(VAI)、脂肪肝指数(FLI)和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HOMA-IR)及其对M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MS患者120例为MS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正常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测量身高、体重... 目的探究代谢综合征(MS)患者内脏脂肪指数(VAI)、脂肪肝指数(FLI)和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HOMA-IR)及其对M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MS患者120例为MS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正常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血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氨酰转肽酶(GGT)、空腹胰岛素(INS)。计算所有研究对象体重指数(BMI)、VAI、FLI以及HOMA-IR。分析VAI、FLI、HOMA-IR与MS患者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对MS的预测价值。结果MS组WC、收缩压、舒张压、BMI、FPG、TC、TG、LDL-C、GGT、INS均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t分别=3.22、8.87、3.80、3.74、4.25、5.00、11.63、5.48、8.41、4.66、-4.06,P均<0.05)。MS组VAI、FLI、HOMA-IR均高于对照组(t分别=5.13、5.66、4.49,P均<0.05)。VAI、FLI与收缩压、舒张压、BMI、FPG、TG均呈正相关,与HDL-C均呈负相关(r分别=0.25、0.28、0.33、0.65、0.85、-0.42;0.30、0.38、0.70、0.42、0.73、-0.68,P均<0.05)。HOMA-IR与BMI、FPG、TG均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r分别=0.45、0.84、0.65、-0.53,P均<0.05)。VAI、FLI、HOMA-IR联合预测MS的AUC为0.93,均高于VAI、FLI、HOMA-IR单独预测的AUC 0.73、0.68、0.67(Z分别=6.02、6.38、6.25,P均<0.05),且联合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VAI、FLI、HOMA-IR单独预测(χ2分别=4.42、28.53、25.45、52.28、54.85、56.15,P均<0.05)。结论MS患者的VAI、FLI、HOMA-IR水平明显升高,且与收缩压、舒张压、BMI、FPG、TG、HDL-C有明显相关性,三者联合筛查诊断MS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内脏脂肪指数 脂肪肝指数 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risin水平与脂肪肝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伍文耀 何清香 +1 位作者 陈秋芳 李德海 《华夏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80-83,共4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risin水平与脂肪肝指数的相关性,探讨Irisin在糖尿病患者脂代谢中的作用。方法: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BMI水平分正常组、超重组及肥胖组,记录基本资料,计算FLI,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risin水平。分析Irisin与...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risin水平与脂肪肝指数的相关性,探讨Irisin在糖尿病患者脂代谢中的作用。方法: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BMI水平分正常组、超重组及肥胖组,记录基本资料,计算FLI,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risin水平。分析Irisin与脂肪肝指数的相关性。结果:(1)3组患者随BMI增加FLI逐渐增加,而血清Irisin水平逐渐下降(P<0.05)。(2)FLI与BMI、腹围、HOMA-IR、甘油三酯、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3)血清Irisin水平与BMI、腹围、HOMA-IR、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及FLI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Irisin与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鸢尾素 脂肪肝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定量技术与脂肪肝指数相结合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翠芹 《中国疗养医学》 2020年第8期791-794,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定量技术与脂肪肝指数相结合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某院进行体检的150例受试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68例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超声定量检测和脂肪肝指数计算.以... 目的 探讨超声定量技术与脂肪肝指数相结合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某院进行体检的150例受试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68例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超声定量检测和脂肪肝指数计算.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定量技术、脂肪肝指数单独及联合检测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超声定量技术、脂肪肝指数的诊断结果均为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结果的独立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超声定量技术、脂肪肝指数及联合预测因子在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5、0.752、0.877,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定量技术、脂肪肝指数联合检测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00%、86.76%、89.02%,均高于超声定量技术、脂肪肝指数单独检测的结果.结论 将超声定量技术、脂肪肝指数联合检测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有助于提升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定量技术 脂肪肝指数 非酒精性脂肪肝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肝指数与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血压转归的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曲建昌 王安平 +3 位作者 窦京涛 谷伟军 吕朝晖 母义明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68-974,共7页
目的分析脂肪肝指数(FLI)与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血压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8月进行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发生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REACTION研究)北京分中心社区居民调查数据。针对其中的正常高值血... 目的分析脂肪肝指数(FLI)与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血压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8月进行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发生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REACTION研究)北京分中心社区居民调查数据。针对其中的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获取身高、体重、腰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γ-谷氨酰转肽酶等指标,并计算FLI,根据FLI水平分为FLI<30组(1822人)、30≤FLI<60组(1026人)和FLI≥60组(473人)。收集2015年4至9月随访调查中该人群的血压转归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FLI与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血压转归的相关性。结果FLI是总人群以及40岁≤年龄<60岁人群转归为正常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1),与FLI<30组相比,在总人群中,30≤FLI<60组及FLI≥60组转归为正常血压的OR值(95%CI)分别为0.63(0.51~0.78)、0.61(0.45~0.82),在40岁≤年龄<60岁人群中OR值(95%CI)分别为0.60(0.47~0.76)和0.57(0.41~0.79);在年龄>60岁人群中,FLI不是转归为正常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P=0.161)。FLI是转归为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在总人群、40岁≤年龄<60岁人群、年龄>60岁人群中,30≤FLI<60组和FLI≥60组转归为高血压风险分别为FLI<30组的1.49倍(95%CI 1.23~1.80)和1.54倍(95%CI 1.19~1.98)、1.41倍(95%CI 1.13~1.75)和1.38倍(95%CI 1.04~1.83)、1.75倍(95%CI 1.22~2.53)和2.10倍(95%CI 1.24~3.58)。结论FLI水平与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转归有相关性,FLI较高者更容易转归为高血压;在40岁≤年龄<60岁人群FLI较高者转归正常血压的可能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队列研究 血压 脂肪肝指数 正常高值血压 转归
原文传递
脂肪肝指数与心肌重构的关联性分析
15
作者 曲建昌 王安平 +3 位作者 窦京涛 谷伟军 吕朝晖 母义明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6-692,共7页
目的:分析脂肪肝指数(FLI)与心肌重构的关联性。方法:横断面研究,2015年4至9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古城及苹果园两个社区居民进行“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发生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REACTION)”的随访研究,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筛选... 目的:分析脂肪肝指数(FLI)与心肌重构的关联性。方法:横断面研究,2015年4至9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古城及苹果园两个社区居民进行“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发生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REACTION)”的随访研究,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筛选出8848人为研究对象,获取体重指数、腰围、甘油三酯、γ-谷氨酰转移酶等生化指标,并计算FLI。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室间隔厚度(IVS)、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是否存在舒张功能减退。根据FLI三分位数分为Q1组(FLI<30,4529例),Q2组(30≤FLI<60,2762例),Q3组(FLI≥60,1557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FLI与心肌重构的关联性。结果:8848人中男性3110人,女性5738人,平均年龄59.96岁。Q1、Q2、Q3组IVS分别为(9.35±1.08)、(9.73±1.22)、(10.07±1.31)mm,LAD分别为(30.94±3.92)、(33.37±4.12)、(34.98±4.47)mm,LVEDD分别为(42.51±5.05)、(44.43±5.10)、(46.06±5.52)mm,总体上随着FLI的升高而升高(均P<0.001)。FLI是IVS增厚、LAD增宽、LVEDD增宽、舒张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FLI Q2及Q3组人群发生IVS增厚、LAD增宽、LVEDD增宽、舒张功能减退的风险分别是Q1组人群的1.62倍(95%CI 1.39~1.89)及2.53倍(95%CI 2.13~3.00)、2.71倍(95%CI 2.39~3.06)及5.00倍(95%CI 4.12~6.08)、2.36倍(95%CI 1.85~3.00)及4.33倍(95%CI 3.33~5.62)、1.90倍(95%CI 1.63~2.19)及1.95倍(95%CI 1.60~2.37)。结论:FLI与心肌重构的出现有一定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横断面研究 脂肪肝指数 心肌重构
原文传递
脂肪肝指数与不同糖代谢人群新发糖尿病风险相关性的研究
16
作者 曲建昌 窦京涛 +3 位作者 王安平 谷伟军 吕朝晖 母义明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26-730,共5页
目的 探讨脂肪肝指数(FLI)与不同糖代谢人群新发DM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基线数据来源为"REACTION"研究的北京分中心,并于 3.2 年后进行随访.选取6425 名非DM人群,根据FLI四分位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Q1 ... 目的 探讨脂肪肝指数(FLI)与不同糖代谢人群新发DM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基线数据来源为"REACTION"研究的北京分中心,并于 3.2 年后进行随访.选取6425 名非DM人群,根据FLI四分位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Q1 组(FLI<11.68,n=1608)、Q2组(11.68≤FLI<24.33,n=1607)、Q3组(24.33≤FLI<44.73,n=1604)、Q4组(FLI≥44.73,n=1606).结果 随访时新发DM 556 例,累积发病率 8.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正常糖耐量(NGT)人群或者IGR患者,FLI均是新发DM的危险因素.总体非DM人群中,Q2、Q3、Q4组新发DM风险分别是Q1 组的 1.650 倍(95%CI 1.200~2.290,P=0.002)、2.040 倍(95%CI 1.420~2.940,P<0.001)、2.950 倍(95%CI 1.860~4.670,P<0.001).NGT人群中,Q3、Q4 组新发DM风险分别是Q1 组的1.670倍(95%CI 1.010~2.750,P=0.045)、2.320倍(95%CI 1.410~3.800,P=0.001).FLI是IGR患者进展为DM的危险因素,Q2、Q3、Q4 组进展为DM风险分别是Q1 组的1.480 倍(95%CI 1.080~2.020,P=0.015)、1.620 倍(95%CI 1.190~2.220,P=0.002)、1.630 倍(95%CI 1.180~2.250,P=0.003).结论 NGT人群或IGR患者,FLI与新发DM风险相关,是新发DM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指数 糖尿病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茵芍平肝颗粒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影响
17
作者 欧阳润程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3期93-95,共3页
目的:研究茵芍平肝颗粒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1月于梅州市中医医院进行治疗的NAFLD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复方甘草酸... 目的:研究茵芍平肝颗粒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1月于梅州市中医医院进行治疗的NAFLD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茵芍平肝颗粒治疗。比较两组证候积分与脂肪肝指数及脂代谢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腹胀、纳差、右肋不适、乏力、寐差、口干口苦积分与脂肪肝指数、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芍平肝颗粒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可有效减轻NAFLD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脂肪肝指数,改善脂代谢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茵芍平肝颗粒 复方甘草酸苷 脂肪肝指数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肝指数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迪 孙侃 +6 位作者 刘宇 张婕 田晓光 李勉 徐瑜 毕宇芳 戴蒙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通过评估脂肪肝指数(FLI),探讨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筛查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年龄大于40岁的上海嘉定地区常住居民共2 519人,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相关人体测量学和生化学指标检测,综合评估人群代谢状态并计算个... 目的:通过评估脂肪肝指数(FLI),探讨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筛查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年龄大于40岁的上海嘉定地区常住居民共2 519人,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相关人体测量学和生化学指标检测,综合评估人群代谢状态并计算个体FLI。通过高分辨率超声诊断NAFLD。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FLI对于经超声诊断的NAFLD的预测价值。结果:最终共有2 139名受试者纳入统计分析。FLI作为诊断NAFL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95%可信区间为0.82~0.86。当FLI≥30时,其诊断NAFL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好,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80.6%和73.8%。结论:FLI对于NAFLD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适用于大样本流行病学研究及指导NAFLD的早期干预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肪肝指数 流行病学调查 早期筛查
原文传递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非高血压人群中脂肪肝指数与左心室质量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6
19
作者 欧筱雯 蔡晓琪 +3 位作者 吴萍萍 刘宇珑 谢良地 韩英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7-77,共11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非高血压人群脂肪肝指数(FLI)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高血压患者511例及非高血压者(未用药治疗的血压<1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非高血压人群脂肪肝指数(FLI)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高血压患者511例及非高血压者(未用药治疗的血压<140/90 mm Hg)312人。根据三酰甘油、体质量指数(BMI)、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和腰围计算FLI值:FLI=e^(0.953×lg三酰甘油+0.139×BMI+0.718×lgγ-GGT+0.053×腰围-15.745)/(1+e^(0.953×lg三酰甘油+0.139×BMI+0.718×lgγ-GGT+0.053×腰围-15.745))×100。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LVMI。在高血压患者及非高血压人群中按是否合并左心室肥厚(LVH)、年龄、BMI及FLI水平进行亚组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不同亚组人群中FLI对LVMI的影响。结果在非高血压人群及高血压患者中,合并LVH者的年龄[(60.2±9.6)比(53.8±10.2)岁,t=-4.031,P<0.001;(64.2±11.7)比(60.5±12.5)岁,t=-3.261,P<0.001]、收缩压[(119.2±11.1)比(116.5±11.3)mm Hg,t=-1.530,P=0.127;(142.4±20.0)比(136.7±17.1)mm Hg,t=-3.202,P<0.001]、LVMI[(117.1±23.9)比(81.9±13.8)g/m^(2),t=-9.882,P<0.001;(125.7±27.0)比(88.7±13.6)g/m^(2),t=-17.221,P<0.001]高于不合并LVH者,两组间FLI[23.02(15.52~43.13)比18.98(9.50~42.38),U=1.134,P=0.257;33.35(18.35~56.01)比39.28(19.53~58.76),U=-1.446,P=0.14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年龄分层分析发现,在高血压和非高血压人群中,老年(年龄≥60岁)患者LVMI水平高于中青年(年龄<60岁)患者(均P<0.05),高血压组中,老年组FLI水平低于中青年组[33.83(18.30~56.17)比40.94(22.52~62.09),U=-2.446,P=0.014]。按BMI分层分析发现,超重肥胖(BMI≥24 kg/m^(2))组FLI、LVMI高于正常体质量(BMI<24 kg/m^(2))组(均P<0.05)。在非高血压人群中,FLI≥30组LVMI水平高于FLI<30组[(92.0±22.1)比(84.6±18.6)g/m^(2),t=-3.158,P=0.002]。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对于非高血压人群,FLI、年龄、吸烟、心率是LVMI的影响因素(P<0.05),而在高血压患者中,FLI不是LVMI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按年龄分亚组分析发现,FLI是非高血压老年人群LVMI的影响因素(P<0.05);按BMI水平及年龄水平分亚组分析发现,对于非高血压的老年人,无论是否超重,FLI均是LVMI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对于非高血压人群(尤其是老年人)而言,FLI是LVMI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非高血压 脂肪肝指数 左心室肥厚
原文传递
脂肪肝指数对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预测作用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琳 何妍 +4 位作者 王爽 檀丽冰 秦雪英 李全民 白玉蓉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34-939,共6页
目的探讨脂肪肝指数(FLI)对2型糖尿病(T2DM)发病风险的预测作用。方法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自2013年6月至2020年9月在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体检的1 398名年龄≥40岁且既往无T2DM的某部机关干部作为调查对象。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 目的探讨脂肪肝指数(FLI)对2型糖尿病(T2DM)发病风险的预测作用。方法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自2013年6月至2020年9月在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体检的1 398名年龄≥40岁且既往无T2DM的某部机关干部作为调查对象。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指标,随访并观察其T2DM发生情况,以是否发生T2DM作为研究结局。根据基线时FLI数值将研究对象分为FLI<30组(824例),30≤FLI<60组(420例)和FLI≥60组(154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和χ^(2)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基线时不同空腹血糖状态下不同FLI组人群发生T2DM的风险。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5.7年。随访期间,共有240例(17.17%)确诊T2DM。与非T2DM组(1 158名)比较,T2DM组患者年龄较大,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比例更高,并且腰围、体重指数、收缩压、空腹血糖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糖负荷后2 h血糖、FLI水平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运动、糖尿病家族史等混杂因素后,在基线时空腹血糖正常人群中,与FLI<30组相比,30≤FLI<60组(HR=1.18,95%CI 0.84~1.64,P>0.05)及FLI≥60组(HR=1.57,95%CI 1.01~2.44,P<0.05)T2DM的发病风险逐渐升高;在基线空腹血糖异常人群中,与FLI<30组相比,30≤FLI<60组(HR=1.19,95%CI 0.44~3.20)及FLI≥60组(HR=1.32,95%CI 0.44~3.94)T2DM的发病风险逐渐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空腹血糖正常的某部干部中,高FLI对T2DM发病风险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脂肪肝指数 空腹血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