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支座布置下组合基础隔震结构能量反应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赵大海 刘伟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9-274,共6页
通过对5种不同支座布置方案的组合基础隔震结构施加不同场地条件下的双向水平地震波,研究了场地类别和地震波加速度峰值及支座布置方式对结构总输入能量的影响,并进行了耗能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地震波峰值的增大,结构总输入能量增大;相... 通过对5种不同支座布置方案的组合基础隔震结构施加不同场地条件下的双向水平地震波,研究了场地类别和地震波加速度峰值及支座布置方式对结构总输入能量的影响,并进行了耗能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地震波峰值的增大,结构总输入能量增大;相同地震峰值条件下,场地土越软,总的输入能量越大;组合隔震结构应用于软土场地时隔震层滞回耗能比更大,隔震效果更好;组合隔震结构两种支座中选择分散布置方案时,隔震层耗能比更大,隔震效果优于支座集中布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基础隔震结构 能量反应分析 场地条件 支座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地震能量反应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蒋庆 叶献国 常磊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8-32,共5页
利用小波变换将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分解成若干小波分量,把每条小波分量当作一条"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和1栋七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作用,对各频段"地震动加速度记录"作用下结构能量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 利用小波变换将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分解成若干小波分量,把每条小波分量当作一条"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和1栋七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作用,对各频段"地震动加速度记录"作用下结构能量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地震动加速度记录"的总输入能之和与原始地震动加速度记录总输入能几乎相等,而各频段能量反应并不一样。这为今后找出结构能量反应与地震波频率特征、结构基本周期之间的定量关系开辟出一条捷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小波变换 多分辨率分析 能量反应分析 地震波频率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地震能量反应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邹宏德 蓝宗建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A03期231-235,共5页
本文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体系和普通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结构进行了地震作用下的能量反应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可以有效减少地震能量的输入,降低结构的地震... 本文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体系和普通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结构进行了地震作用下的能量反应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可以有效减少地震能量的输入,降低结构的地震反应。同时,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橡胶支座的阻尼对各项能量时程反应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框架 结构控制 能量消耗 非线性时程分析 多功能减振结构 钢筋混凝土 地震能量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能量反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糜永红 汪梦甫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4-5,7,共3页
从能量的观点出发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在计算中采用五分段模型和考虑各垂直杆剪切刚度的多垂直杆单元模型,并考虑了杆件的轴力—弯矩的相互作用及P-D效应的影响.算例分析表明,结构的地震反应与破损过程和... 从能量的观点出发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在计算中采用五分段模型和考虑各垂直杆剪切刚度的多垂直杆单元模型,并考虑了杆件的轴力—弯矩的相互作用及P-D效应的影响.算例分析表明,结构的地震反应与破损过程和结构能量吸收与耗散过程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地震作用 非线性地震反应 能量反应分析 能量吸收 能量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理论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汪梦甫 糜永红 《工程抗震》 2004年第2期15-16,14,共3页
本文从能量的观点出发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在计算中采用了五分段刚度的杆单元模型和考虑各垂直杆剪切刚度的多垂直杆单元模型,并考虑了杆件的轴力--弯矩的相互作用及P-△效应的影响。算例分析表明,结构的... 本文从能量的观点出发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在计算中采用了五分段刚度的杆单元模型和考虑各垂直杆剪切刚度的多垂直杆单元模型,并考虑了杆件的轴力--弯矩的相互作用及P-△效应的影响。算例分析表明,结构的能量反应分布与阻尼模型的选取密切相关,结构的地震反应及破损过程与结构能量的吸收、耗散过程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框架——剪力墙结构 非线性 地震反应 能量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尼对结构能量反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糜永红 汪梦甫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148-149,共2页
采用不同的阻尼模型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能量反应分析,在计算中采用五分段模型和考虑各垂直杆剪切刚度的多垂直抒单元模型,并考虑了杆件的轴力-弯矩的相互作用及P-△效应的影响。算例分析表明,阻尼对结构的能量反应有重要... 采用不同的阻尼模型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能量反应分析,在计算中采用五分段模型和考虑各垂直杆剪切刚度的多垂直抒单元模型,并考虑了杆件的轴力-弯矩的相互作用及P-△效应的影响。算例分析表明,阻尼对结构的能量反应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剪力墙结构 阻尼模型 能量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震设计方法转变的思考
7
作者 黄平 《中外建筑》 2007年第7期110-111,共2页
文章阐述了抗震设计方法的转变,并介绍了两种不同设计方法的优缺点,对能量分析方法在抗震结构计算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推覆分析方法 结构能量反应分析 地震动三要素 耗散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浮锚杆在流砂、圆砾层中的施工
8
作者 吴建军 陆轶 《中外建筑》 2007年第7期107-109,共3页
文章阐述了抗震设计方法的转变,并介绍了两种不同设计方法的优缺点,对能量分析方法在抗震结构计算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推覆分析方法 结构能量反应分析 地震动三要素 耗散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ergetic analysis of gasification of biomass by partial oxidation in supercritical water 被引量:1
9
作者 关清卿 韦朝海 +5 位作者 柴欣生 宁平 田森林 谷俊杰 陈秋玲 庙荣荣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205-212,共8页
Partial oxidation gasification in supercritical water could produce fuel gases(such as H2, CO and CH4)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is work, an energetic model was developed to analyze the par... Partial oxidation gasification in supercritical water could produce fuel gases(such as H2, CO and CH4)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is work, an energetic model was developed to analyze the partial oxidative gasification of biomass(glucose and lignin) in supercritical water and the related key factors on which gasification under autothermal condition depended up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xidant equivalent ratio(ER) should be over 0.3 as the concern about energy balance but less than 0.6 as the concern about fuel gas production. Feedstocks such as glucose and lignin also had different energy recovery efficiency. For materials which can be efficiently gasified, the partial oxidation might be a way for energy based on the combustion of fuel gases. Aromatic materials such as lignin and coal are more potential since partial oxidation could produce similar amount of fuel gases as direct gasification and offer additional energy. Energy recovered pays a key role to achieve an autothermal process. Keeping heat exchanger efficiency above 80% and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below15 k J·s-1is necessary to maintain the autothermal status.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biomass loading should be above 15% but under 20% for an autothermal gasification, since the increase of biomass loading could improve the energy supplied but de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gasification and gaseous yields. In general,some specific conditions exist among different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THERMAL GASIFICATION Supercritical water BIOMASS Energetic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f Total Process Energy Integration
10
作者 俞红梅 姚平经 袁一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82-188,共7页
The energy utilization consistency method in process integration extracts the key component of process energy utilization, and simplifies the procedure of process analysis and integration. The method allows the conver... The energy utilization consistency method in process integration extracts the key component of process energy utilization, and simplifies the procedure of process analysis and integration. The method allows the conversion of the total process energy integration into a synthesis problem of a pseudo-heat exchanger network.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the energy utilization consistency and the pseudo-temperature methods are presented by two examples of integration of large-scale complex processes. The 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 is proved to be an effective tool in the retrofitting proced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tal process energy integration global optimization synthesis of heat exchanger net-works ethylene proc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