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1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部外伤伴肋骨骨折患者治疗中全胸腔镜手术的作用及安全性分析
1
作者 凌毅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手术对胸部外伤伴肋骨骨折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胸部外伤伴肋骨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6例,接受胸腔镜辅助手术),观察组(26例...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手术对胸部外伤伴肋骨骨折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胸部外伤伴肋骨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6例,接受胸腔镜辅助手术),观察组(26例,接受全胸腔镜手术),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术前、术后3个月肺功能指标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均更少,切口长度更短,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更短(均P<0.05);与术后3d比,术后5、7d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术后3~7d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及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更高;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胸腔镜辅助手术比,全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外伤伴肋骨骨折,能够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轻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术后患者肺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外伤 肋骨骨折 全胸腔镜手术 胸腔镜辅助手术 肺功能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利度胺预防胸部肿瘤放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所致相关性肺炎的效果
2
作者 李健 王震 +3 位作者 曲秀芳 李敏 刘玉 侯慧 《中外医学研究》 2025年第2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预防胸部肿瘤放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所致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平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胸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放疗联...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预防胸部肿瘤放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所致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平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胸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放疗联合ICI治疗,对照组采取安慰剂治疗,观察组采取沙利度胺治疗。比较两组相关性肺炎、炎症因子、肺纤维化指标、生活质量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6(IL-6)、透明质酸酶(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C-Ⅲ)水平低于对照组,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预防胸部肿瘤放疗联合ICI治疗所致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较好,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及肺纤维化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肿瘤 放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相关性肺炎 沙利度胺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esNet的多标签胸部X光图像分类
3
作者 方燕燕 陈辉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针对目前胸部X光图像分类方法存在X光特异性特征表达不充分、高频图像特征提取效果差、疾病样本数量不平衡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ResNet的多标签胸部X光图像分类方法(multi-label chest X-ray image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improved... 针对目前胸部X光图像分类方法存在X光特异性特征表达不充分、高频图像特征提取效果差、疾病样本数量不平衡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ResNet的多标签胸部X光图像分类方法(multi-label chest X-ray image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improved ResNet, MLC-ResNet)。首先,设计一个多尺度特征提取和融合模块,以获取更丰富的特征信息;其次,将八度卷积替换为残差结构中的普通卷积,解决X光特异性特征表达不充分问题;再次,为改善高频特征提取效果,在ResNet中引入改进后的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ion, MLP),更好地揭示图像的细节和整体结构,增加分类性能;最后,使用加权交叉熵损失函数增加样本数较少的类别权重,改善样本分布不平衡问题。在ChestX-Ray14和CheXpert数据集上进行实验测试,其平均AUC分别是0.858 7和0.844 7,相较于ResNet分类算法分别提高了4.47%和3.20%。通过与现有方法的对比实验,进一步证明MLC-ResNet模型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感知器 ResNet 加权交叉熵损失函数 胸部X光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联合消瘀宽胸汤对胸部创伤大鼠Th1/2细胞因子、昼夜节律蛋白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袁小强 杨扬 +1 位作者 范佳琦 于柏龙 《陕西中医》 2025年第2期176-181,共6页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联合消瘀宽胸汤对胸部创伤大鼠T辅助细胞(Th)1/2细胞因子、昼夜节律蛋白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戊乙奎醚组、消瘀宽胸汤组及联合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大鼠均...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联合消瘀宽胸汤对胸部创伤大鼠T辅助细胞(Th)1/2细胞因子、昼夜节律蛋白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戊乙奎醚组、消瘀宽胸汤组及联合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大鼠均建立胸部器官组织损伤,出血严重模型,盐酸戊乙奎醚组、联合组分别在麻醉前肌肉注射0.5 mg盐酸戊乙奎醚,消瘀宽胸汤组、联合组分别给予10 ml/kg的消瘀宽胸汤灌胃,正常组、模型组注射0.9%氯化钠溶液。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观察干扰素(IFN)-γ水平和白介素(IL)-4水平变化;采用血液流变学检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沉指标变化;在光镜下观察肠屏障功能指标;免疫印迹法检测胸部组织中昼夜自发输出周期蛋白(Clock)、芳香烃受体核转录蛋白样1抗体(Bmal1)、香草素受体4(TRPV4)蛋白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胸部组织标本。结果: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IFN-γ升高、IL-4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沉均升高;空肠内肠绒毛高度、绒毛中段直径、隐窝深度、绒毛表面积均降低;Clock蛋白、Bmal1蛋白降低,TRPV4蛋白升高(P<0.05)。与模型组大鼠比较,盐酸戊乙奎醚组大鼠、消瘀宽胸汤组大鼠血清中的IFN-γ降低,IL-4升高;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沉均降低;空肠内的肠绒毛高度、绒毛中段直径、隐窝深度、绒毛表面积均升高;Clock蛋白、Bmal1蛋白升高,TRPV4蛋白降低(P<0.05)。盐酸戊乙奎醚组大鼠与消瘀宽胸汤组大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消瘀宽胸汤组大鼠比较,联合组大鼠血清中的IFN-γ降低,IL-4升高;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沉降低;空肠内的肠绒毛高度、绒毛中段直径、隐窝深度、绒毛表面积升高;Clock蛋白、Bmal1蛋白升高,TRPV4蛋白降低(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联合消瘀宽胸汤可以改善胸部创伤大鼠Th1/2细胞因子平衡,调节肠屏障功能障碍及昼夜节律失衡,对胸部损伤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创伤 盐酸戊乙奎醚 消瘀宽胸汤 肠屏障功能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胸部肌群衰减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纪雪晴 孙建男 《中国医疗设备》 2025年第2期167-172,共6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肺通气功能障碍为特点的慢性疾病。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COPD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其并发症肌少症而导致的运动耐量下降与COPD预后不良、住院率及病死率升高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肺通气功能障碍为特点的慢性疾病。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COPD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其并发症肌少症而导致的运动耐量下降与COPD预后不良、住院率及病死率升高相关。胸部肌群可以间接反映全身肌肉水平,还可作为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与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息息相关。胸部CT是肺部疾病的主要检查手段,可以同时评估肺内及肺外组织。本文就CT评估慢阻肺患者胸部肌群衰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COPD患者全身改变的理解并为其提供影像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肌少症 胸部肌群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双能CT CT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胸部重大慢病影像学研究与全过程管理
6
作者 刘士远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胸部重大慢病对中国人群健康产生了重大威胁,其中心血管疾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占慢病死因的60%以上。影像学在慢病诊断与管理中起关键作用,其中肺癌筛查已从胸片发展到低剂量CT,AI技术提升了其筛查效率和准确性;COPD的诊... 胸部重大慢病对中国人群健康产生了重大威胁,其中心血管疾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占慢病死因的60%以上。影像学在慢病诊断与管理中起关键作用,其中肺癌筛查已从胸片发展到低剂量CT,AI技术提升了其筛查效率和准确性;COPD的诊断主要依赖肺功能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影像学在COPD诊断中的优势日益凸显,特别是在结构研究、肺通气和灌注成像方面;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光子计数CT等新技术带来了更高的图像分辨率和更多功能、代谢成像的可能性。影像科医生应积极开展基于社区的高危人群筛查,实现从疾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关口前移。社会各方应加强胸部重大慢病的防控,利用影像学技术实现疾病的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重大慢病 影像学诊断 高危人群筛查 全过程管理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CT模拟定位用于胸部肿瘤对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袁永锋 王俊超 +1 位作者 曹慧贤 刘继云 《临床肺科杂志》 2025年第2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增强CT模拟定位用于胸部肿瘤对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胸部肿瘤患者122例,所有患者均行平扫CT及增强CT模拟定位,由医师在增强CT上进行靶区勾画,后复制于平扫图像。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案... 目的探讨增强CT模拟定位用于胸部肿瘤对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胸部肿瘤患者122例,所有患者均行平扫CT及增强CT模拟定位,由医师在增强CT上进行靶区勾画,后复制于平扫图像。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案造影剂应用前后勾画器官及治疗靶体积(PTV)的CT增加值变化、各器官靶区受到的平均剂量以及两组照射时机器跳数(MU)变化。结果增强CT的心脏、动静脉血管及食管的CT增加值高于平扫CT(P<0.05),肺部、脊髓以及靶区CT增加值两种方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CT及平扫CT各器官靶区受到的平均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CT对6MV X线照射治疗MU值略高于平扫CT,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CT模拟定位用于胸部肿瘤对放疗剂量有一定影响,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注意造影剂对胸部肿瘤放疗患者的影响,同时在放疗及检查过程中注重对正常、敏感组织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肿瘤 增强CT 模拟定位 放疗 剂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超声在重症患者胸部评估与护理中的应用
8
作者 龙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90-093,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肺部超声在重症患者胸部评估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肺部超声检查,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为2023年8月至2024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检查的,将同期采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肺部超声在重症患者胸部评估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肺部超声检查,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为2023年8月至2024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检查的,将同期采用传统影像学检查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 在50例重症患者中,肺部超声成功检出气胸6例、肺炎32例、肺不张15例、胸腔积液28例,总体检出率高于传统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肺部超声引导下的胸部物理治疗和体位引流,患者的肺康复效果显著提升,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此外,利用超声可视化引导动静脉穿刺,减少了困难血管的穿刺次数和时间,降低了患者痛苦和医疗费用。在膀胱评估与干预方面,超声准确测量尿残余量,有效避免了不必要的导尿,减少了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结论 肺部超声在重症患者胸部评估与护理中展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其实时动态、可反复操作、无创伤等优势,为重症患者的快速诊断、病情监测及护理指导提供了有力支持。结果 表明,肺部超声能够显著提高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超声 重症患者 胸部评估 护理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研究
9
作者 张富贵 李淑娟 马爱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究胸部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及图像质量分析。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6月张家口市荣军优抚医院收治的180例肺结节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扫描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探究胸部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及图像质量分析。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6月张家口市荣军优抚医院收治的180例肺结节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扫描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扫描,观察组给予低剂量扫描。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不同剂量胸部螺旋CT扫描的诊断效能、扫描图片质量以及辐射剂量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低剂量胸部螺旋CT诊断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7.78%、85.29%和89.29%,与对照组常规剂量胸部螺旋CT诊断的93.33%、93.75%和93.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扫描图像质量优良率87.78%与对照组的91.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DLP、CTDIw分别为(109.24±40.17)mGy·cm、(2.34±1.06)mGy,均低于对照组的(273.46±51.32)mGy·cm、(7.65±1.68)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结节的诊断CT诊断中,低剂量胸部螺旋CT的诊断效能高,可以获得与常规剂量扫描相当的图像质量及诊断结果,且低剂量CT扫描的辐射剂量明显降低,提高了扫描的安全性,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CT 胸部螺旋CT 低剂量扫描 诊断 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张意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1期157-159,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儿童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DR)图像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22年12月—2024年6月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行胸部DR检查的患儿的影像学图像5000张纳入研究。比较两组相关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胸... 目的:分析影响儿童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DR)图像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22年12月—2024年6月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行胸部DR检查的患儿的影像学图像5000张纳入研究。比较两组相关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胸部DR图像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5000张儿童胸部DR检查图像中,优片4504张,良片231张,差片265张,优良片率为94.70%。优良片组4735例,差片组265例。优良片组站立后前位、身上无异物、曝光适当、应用后处理技术、检测医师工作年限>5年占比大于差片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站立后前位、后处理技术、检测医师工作年限>5年是儿童胸部DR检查影像学图像质量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身上异物、曝光过度是儿童胸部DR检查影像学图像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受检体位、身体异物、曝光参数设置、后处理技术应用与否、检查医师工作年限均为儿童胸部DR检查影像学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胸部 数字X线摄影 图像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辅助环抱器治疗胸部外伤合并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11
作者 孟凯 《大医生》 2025年第4期23-25,共3页
目的 研究电视胸腔镜辅助环抱器在胸部外伤伴肋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实际成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郓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胸部外伤伴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 目的 研究电视胸腔镜辅助环抱器在胸部外伤伴肋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实际成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郓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胸部外伤伴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联合环抱器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环抱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麦吉尔疼痛问卷(MPQ)评分、肺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辅助及下床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胸腔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麦吉尔疼痛问卷(MPQ)评分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F组间=5.347,P组间=0.023;F时间=112.483,P时间<0.001;F交互=6.231,P交互<0.001)。两组患者术后12 h、1 d、3 d的MPQ评分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术后12 h、1 d、3 d的MP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辅助环抱器治疗胸部外伤合并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有效提升肺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环抱器 胸部外伤 肋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平片技术和CT技术分别应用于胸部外伤诊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王金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94-097,共4页
探讨胸部外伤诊断中X线平片与CT技术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到2023年10月接受胸部检查的疑似胸部外伤患者118例作为案例,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平片与CT检查。对比两种技术的诊断效果、检查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CT对胸部外... 探讨胸部外伤诊断中X线平片与CT技术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到2023年10月接受胸部检查的疑似胸部外伤患者118例作为案例,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平片与CT检查。对比两种技术的诊断效果、检查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CT对胸部外伤检出率高于X线平片,CT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均高于X线,P<0.05;CT检查时间高于X线,P<0.05。CT检查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常规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平片技术和CT技术均可用于胸部外伤疾病诊断,其中CT诊断的可靠性相对较高,但出于胸外伤的诊断迫切性可以先采用X线诊断,针对异常案例采用CT技术进一步确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外伤 X线平片 CT 诊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创伤手术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
13
作者 孙月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15-119,共5页
本项研究旨在探讨康复护理应用于胸部创伤手术患者后,对其症状缓解及生活质量提升的效应。方法 选取60例经历血气胸及肋骨骨折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策略的差异,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 本项研究旨在探讨康复护理应用于胸部创伤手术患者后,对其症状缓解及生活质量提升的效应。方法 选取60例经历血气胸及肋骨骨折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策略的差异,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而研究组则采纳康复护理方案。结果 首先,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 显示研究组治愈率相较于对照组有显著提升,且并发症的发生率呈现下降趋势。其次,在心理状态评估方面,研究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显示出更优的心理状态。再者,针对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对比,研究组在躯体机能恢复、精神状态、社交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四个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最后,就护理满意度而言,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胸部创伤术后实施康复护理,不仅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促进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并增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具备更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创伤手术 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患者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创伤患者采用数字放射技术的价值分析
14
作者 何鹏 闫新成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121-124,共4页
分析在胸部创伤患者的诊断中使用数字放射技术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100例胸部创伤患者,按照检查方式为观察组(数字放射技术)和对照组(常规放射诊断方式),分析临床诊断效果。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 分析在胸部创伤患者的诊断中使用数字放射技术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100例胸部创伤患者,按照检查方式为观察组(数字放射技术)和对照组(常规放射诊断方式),分析临床诊断效果。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胸部创伤患者的诊断中使用数字放射技术的诊断效果理想,临床诊断率高,对患者身体产生的不良反应风险低,临床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放射技术 常规放射诊断 胸部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低剂量CT应用于肺癌早期筛查中的准确性探讨
15
作者 孙维东 葛金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12-115,共4页
探讨胸部低剂量CT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肺癌早筛人员进行肺部CT早期筛查,对比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并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和图像质量。结果 通过病理检查对照,低剂量CT阳性34例,阴性3例... 探讨胸部低剂量CT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肺癌早筛人员进行肺部CT早期筛查,对比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并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和图像质量。结果 通过病理检查对照,低剂量CT阳性34例,阴性3例;常规剂量CT阳性35例,阴性2例。低剂量CT和常规剂量CT的敏感度分别为91.89%和94.59%,特异度均为100.00%,准确度分别为90.00%和92.50%。低剂量CT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2.50%,常规剂量CT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7.50%。然而,这两种方法在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优良率上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部低剂量CT在肺癌早期筛查中的诊断效果和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CT相当,但辐射剂量更低,因此更适合用于肺癌早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低剂量CT 肺癌早期筛查 诊断效果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胸部CT在肺结节及早期肺癌筛查中患者肺结节形态、结构及相邻组织关系的探究
16
作者 朱蒙蒙 吴珂珂 杨迎春 《宁夏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探究低剂量胸部CT在肺结节及早期肺癌筛查中患者肺结节形态、结构及相邻组织关系。方法选取200例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剂量及低剂量胸部CT检查,参考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分析肺结节及早期肺癌筛查中常规剂量及低剂量胸部C... 目的探究低剂量胸部CT在肺结节及早期肺癌筛查中患者肺结节形态、结构及相邻组织关系。方法选取200例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剂量及低剂量胸部CT检查,参考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分析肺结节及早期肺癌筛查中常规剂量及低剂量胸部CT检查结果。结果200例患者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后,88例确诊为早期肺癌,112例确认为良性结节,低剂量胸部CT诊断结果中82例为早期肺癌,118例为良性结节,敏感度为85.23%,特异度为94.92%,符合率为90.00%;常规剂量胸部CT诊断结果中85例为早期肺癌,115例为良性结节,敏感度为90.91%,特异度为97.39%,符合率为93.50%;常规剂量胸部CT检查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胸部有效剂量(ED)均比低剂量胸部CT检查高(P<0.05);支气管分叉层面、主动脉弓上缘层面、膈顶上缘层面常规剂量及低剂量胸部CT检查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噪声值低于低剂量胸部CT检查(P<0.05);常规剂量及低剂量胸部CT检查在形态(部分实性结节、实性结节、纯磨玻璃样结节)和影像学特征(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结节及早期肺癌筛查中,低剂量胸部CT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剂量,且能清晰观察到肺结节形态、结构、相邻组织关系,准确对早期肺癌进行筛查,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胸部CT 肺结节 早期肺癌 肺结节形态 结构 相邻组织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血清中淀粉样蛋白A、胆碱酯酶水平与术后感染的关系
17
作者 王卓夫 颜神超 +1 位作者 张绪红 朱铁源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5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血清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胆碱酯酶(ChE)含量与术后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5月于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114例胸部创伤患者,男性58例,女性56例,年龄(46.23±5.86)岁...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血清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胆碱酯酶(ChE)含量与术后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5月于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114例胸部创伤患者,男性58例,女性56例,年龄(46.23±5.86)岁,年龄范围为33~60岁。检测患者术前1 d、术后第2天及术后第7天SAA水平、ChE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降钙素原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NLR)、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PLR)、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SII)、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淋巴细胞计数(LYM),评估患者术后第7天继发感染情况。结果术后第7天,继发感染患者39例,未继发感染患者75例。未继发感染患者NLR、SII、NEUT、CRP、降钙素原、TNF-α水平低于继发感染患者,PLR、LYM水平高于继发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继发感染患者SAA水平高于未继发感染患者,ChE水平低于未继发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轻度感染患者18例,中度感染患者13例,重度感染患者8例。轻度感染患者、中度感染患者及重度感染患者SAA、ChE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AA升高、CRP升高、降钙素原升高为影响患者术后感染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ChE升高为影响患者术后感染情况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显著大于血清SAA、ChE单独预测(P<0.05)。SAA与CRP、降钙素原以及TNF-α均呈正相关(P<0.05);ChE与CRP、降钙素原以及TNF-α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胸部创伤术后感染患者血清SAA水平升高,ChE水平降低,并且胸部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血清中SAA、ChE含量对患者术后感染具有一定辅助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创伤 术后感染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血清胆碱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复苏质量指数、灌注指数和胸部按压分数在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8
作者 杨艳鹏 吕菲菲 +1 位作者 马冬璞 刘毓 《临床研究》 2025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分析应用心肺复苏质量指数、灌注指数和胸部按压分数对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收治的心脏骤停并且接受心肺复苏成功的59例患者作为... 目的分析应用心肺复苏质量指数、灌注指数和胸部按压分数对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收治的心脏骤停并且接受心肺复苏成功的5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心肺复苏后的预后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n=41)和预后不良组(n=18)。收集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心肺复苏相关指标差异,对比两组患者心肺复苏质量指数(CQI)、灌注指数(PI)和胸部按压分数(CCF)差异,同时采用Logistic分析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与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及对良好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不同预后结局患者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和心脏骤停原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和合并心肺疾病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心肺复苏相关指标T_(0)、T_(1)和T_(2)时间均值均明显短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CQI、PI-1、PI-2和CCF结果均值均要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PI-1及CCF异常降低是心脏骤停患者不良预后结局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PI-1预测患者良好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0(95%CI:0.795~0.964),CCF预测患者良好预后的AUC为0.970(95%CI:0.935~1.000),PI-1联合CCF预测患者良好预后的AUC为0.989(95%CI:0.970~1.000)。结论心脏骤停患者接受心肺复苏过程中平均PI以及CCF可能成为预测心肺复苏良好预后的重要指标,且平均PI和CCF同时降低可能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质量指数 灌注指数 胸部按压分数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X射线片与多层螺旋CT检查对新生儿肺炎的诊断效能对比研究
19
作者 胡方齐 汪坚 《基层医学论坛》 2025年第4期35-38,共4页
目的对比胸部X射线片、多层螺旋CT检查对新生儿肺炎的诊断效能。方法纳入2021年2月—2024年2月于鄱阳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的90例疑似肺炎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为其先后开展胸部X射线片、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上述2种检查方式对... 目的对比胸部X射线片、多层螺旋CT检查对新生儿肺炎的诊断效能。方法纳入2021年2月—2024年2月于鄱阳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的90例疑似肺炎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为其先后开展胸部X射线片、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上述2种检查方式对新生儿肺炎的诊断效能,观察并总结受试新生儿在2种检查方式下的影像学表现。结果90例疑似肺炎新生儿经临床病理学检查确诊的88例(97.78%),经胸部X射线片、多层螺旋CT检查的检出率分别为86.67%(78/90)、92.22%(83/90)。相较于胸部X射线片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对新生儿肺炎的阳性预测值(98.80%)、阴性预测值(14.29%)、灵敏度(93.18%)、约登指数(0.429)均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特异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部X射线片检查结果显示,所采集的新生儿影像学表现不尽相同,其中以肺部纹理增加、肺门阴影模糊为主要表现。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所采集的新生儿影像学都表现为肺部小斑片状影和斑片状高密度灶影,且边界显示不清晰。结论多层螺旋CT对新生儿肺炎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胸部X射线片,然而采用该方式对新生儿进行检查时所需的辐射剂量较高,2种检查方式各有优缺点,临床可结合实际情况选用,以提升新生儿肺炎临床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 胸部X射线摄影 多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肿瘤多程放疗剂量学研究
20
作者 李廷廷 张玉海 《医疗卫生装备》 2025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研究在胸部肿瘤放疗过程中采用多程放疗的剂量学优势,并对多程放疗计划的划分阶段进行探索。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0月在某院接受过胸部放疗且在放疗过程中修改过治疗计划的患者18例。所有患者采用Varian Eclipse 15.6计划... 目的:研究在胸部肿瘤放疗过程中采用多程放疗的剂量学优势,并对多程放疗计划的划分阶段进行探索。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0月在某院接受过胸部放疗且在放疗过程中修改过治疗计划的患者18例。所有患者采用Varian Eclipse 15.6计划系统进行计划设计,采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技术在Halcyon加速器上进行治疗。比较首程计划与二程计划的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同时采用3%/2 mm的标准对患者首程治疗过程中每个治疗野的穿射剂量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首程计划与二程计划靶区的适形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程计划靶区的体积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改治疗计划后,双肺的V_(5)、V_(20)、D_(mean)和心脏的V_(30)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穿射剂量一致性逐渐下降,多数患者在首程放疗中断时穿射剂量一致性平均值为80.8%。结论:胸部肿瘤多程放疗能明显降低肺等危及器官的受照射剂量,穿射剂量一致性检测结果降低到80%附近时是修改治疗计划的最佳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程放疗 胸部肿瘤 剂量学参数 穿射剂量一致性 Halcyon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