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5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模式在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翟常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4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模式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对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在金乡县人民医院接受胸腹腔镜下食管... 目的:探讨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模式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对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在金乡县人民医院接受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实施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模式护理)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每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引流管拔除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切口感染、心律失常、吻合口瘘的总发生率为6.67%,而对照组为23.33%,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自我照顾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人员响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计划执行率、患者教育完成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该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建议在复杂手术护理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胸腹腔镜 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模式 术后恢复 并发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2
作者 徐赐淼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2期54-56,共3页
目的:探究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泗洪县分金亭医院确诊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86例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两组均... 目的:探究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泗洪县分金亭医院确诊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86例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两组均实施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特瑞普利单抗。比较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mRNA、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mRNA表达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PD-1 mRNA、PD-L1 mRNA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D-1 mRNA、PD-L1 mRNA水平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临床获益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调控PD-1/PD-L1水平,提高临床获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特瑞普利单抗 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新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林杰 陈明治 高鹏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根治术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老年食管癌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0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采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根治术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老年食管癌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0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采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术后采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恢复饮食时,以及术前及术后7 d的营养相关状况指标白蛋白(ALB)、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和体质量指数(BMI),免疫功能相关指标CD3^(+)、CD4^(+)、CD8^(+)、CD4^(+)/CD8^(+),观察两组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恢复饮食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的ALB、TP、PA、BMI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肺部并发症及总并发症的发生率(P<0.05),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患者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营养状态,增强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具有较大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腔镜根治术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食管癌 营养状态 吻合口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腔镜微创手术联合食管-胃三层包埋吻合在食管癌快速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建平 马祯凯 +4 位作者 薛恒川 朱宗海 高杰 赵蒙蒙 张健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5期19-22,共4页
目的:探究胸腹腔镜微创手术联合食管-胃三层包埋吻合在食管癌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在扬中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究胸腹腔镜微创手术联合食管-胃三层包埋吻合在食管癌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在扬中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联合管型吻合器行端侧吻合加间断缝合包埋,观察组采用胸腹腔镜微创手术联合食管-胃三层包埋吻合。比较两组手术总时间、胸腹部操作时间、颈部操作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总时间、胸腹部操作时间、颈部操作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心律失常、胃排空延迟、术后鼻咽不适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微创手术联合食管-胃三层包埋吻合在食管癌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手术用时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胸腹腔镜微创手术 食管-胃三层包埋吻合 快速康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与右胸三切口入路食管癌根治术后应激反应、免疫功能和远期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韩冬 薛东明 +1 位作者 陈新于 李宇峰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61-365,371,共6页
目的对比研究经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与右胸三切口入路食管癌根治术治疗中段食管癌的术后应激反应、免疫功能、并发症和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于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病灶位于胸中段者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对比研究经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与右胸三切口入路食管癌根治术治疗中段食管癌的术后应激反应、免疫功能、并发症和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于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病灶位于胸中段者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经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1组(50例),右胸三切口入路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归为研究2组(50例),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水平、术后应激反应、免疫功能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另对两组患者均进行1年的随访,比较远期预后。结果研究1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研究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疼痛度评分均低于研究2组(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血清中肾上腺素(AD)、皮质醇(COR)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中AD、COR水平较术后1 d降低(P<0.05);研究1组术后1 d及3 d,血清中AD、COR水平均低于研究2组(P<0.05);术后1周,两组血清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4(CD4^(+))、CD4^(+)/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8(CD8^(+))水平均较术前升高,CD8^(+)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1周,研究1组血清CD4^(+)、CD8^(+)、CD4^(+)/CD8^(+)水平与研究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研究2组26.00%(P<0.05);经1年的随访发现,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应用上述两种手术方式均可达到治疗目的,改善免疫功能,远期预后可观。但相较右胸三切口入路食管癌根治手术,经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手术应激反应更小,治疗时间及康复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腔镜 食管癌根治术 三切口入路 中段食管癌 应激反应 免疫功能 并发症 远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经左胸、上腹入路与经左胸入路对siewertⅡ型食管胃交界处腺癌的疗效比较
6
作者 宋雪冰 杨蒙蒙 +3 位作者 赵焓 张午临 贾涛 马玉泉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520-1523,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经左胸、上腹入路和经左胸入路两种不同术式对食管胃交界处腺癌(AEG)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邯郸市中心医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109例SiewertⅡ型AE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手术...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经左胸、上腹入路和经左胸入路两种不同术式对食管胃交界处腺癌(AEG)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邯郸市中心医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109例SiewertⅡ型AE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经左胸入路(经左胸组,n=61)和胸腹腔镜联合经左胸、上腹入路(胸腹联合组,n=48)。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近端切除切缘长度、清扫淋巴结数目、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生存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胸腹联合组肿瘤边缘长度短于经左胸组(P<0.05),其余年龄、性别、肿瘤分期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腹联合组手术时间长于经左胸组(P<0.05),而术中出血量少于经左胸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经左胸组(P<0.05),清扫淋巴结总数多于经左胸组(P<0.05)。经左胸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03%,胸腹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腹联合组在术后1周和3周身体功能、情绪功能和总健康水平均高于经左胸组(P<0.05)。胸腹联合组在术后1年和术后2年生存率高于经左胸组(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经左胸、上腹入路治疗SiewertⅡ型AEG患者安全性更高,近期疗效更好,并且在胸和腹部淋巴结清扫术中优于左经胸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ewertⅡ型 食管胃交界处腺癌 胸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经腹入路与胸腹腔镜联合入路治疗食管胃连接部腺癌预后效果的对照研究
7
作者 王玉宏 李一帆 +1 位作者 李静 张伟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12期9-20,共12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入路与胸腹腔镜联合入路治疗食管胃连接部腺癌(AEG)的预后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12月该院行AEG切除术,并行淋巴结清扫的患者110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62)和胸腹腔镜联合组(n=48)。采用倾...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入路与胸腹腔镜联合入路治疗食管胃连接部腺癌(AEG)的预后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12月该院行AEG切除术,并行淋巴结清扫的患者110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62)和胸腹腔镜联合组(n=48)。采用倾向评分匹配(PSM)平衡组间差异,减少潜在混杂因素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指标、营养状态指标、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生存情况;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构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态相关指标模型;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治疗方式对AEG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PSM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TNM分期、肿瘤最大直径和食管侵犯长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M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腹腔镜联合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腹腔镜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腹腔镜组(P<0.05),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0.05),淋巴结清扫数量、阳性淋巴结数量、纵隔淋巴结清扫数量和腹腔淋巴结清扫数量明显多于腹腔镜组(P<0.05),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RF)和体重(W)术前术后差值明显大于腹腔镜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和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EE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治疗对Hb和TRF指标影响更大,胸腹腔镜联合治疗对ALB、PAB和W指标影响更大;腹腔镜治疗方式是AEG患者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在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24 h VAS和术后营养方面占优势;胸腹腔镜联合治疗在淋巴结清扫数量、阳性淋巴结数量,纵隔淋巴结清扫数量和腹腔淋巴结清扫数量方面占优势。综合考虑,腹腔镜治疗的短期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下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胸腹腔镜联合入路 食管胃连接部腺癌(AEG)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手术护理配合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洪素千 黄惠娟 +2 位作者 耿国军 叶冠志 官莉贞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21期190-194,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手术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2月—2022年3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手术的210例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应用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手术治疗。依据护理方案分为...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手术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2月—2022年3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手术的210例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应用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手术治疗。依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n=125)与观察组(n=85)。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肺部感染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39.56±79.65)mL,低于对照组的(220.12±123.57)mL;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0.6%,低于对照组的28.0%;术后住院天数为(8.56±1.51)d,短于对照组的(15.81±2.67)d;护理满意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8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手术联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具有显著手术治疗效果,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食管癌手术 护理配合 常规护理 围手术期综合护理 胸腹腔镜联合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根治术结合胸腹腔镜手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施进 《大医生》 2024年第2期44-46,共3页
目的 探讨食管癌根治术结合胸腹腔镜手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9月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5 d内发生颈部吻合口漏情况分为发生组(12例),未发生组(68... 目的 探讨食管癌根治术结合胸腹腔镜手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9月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5 d内发生颈部吻合口漏情况分为发生组(12例),未发生组(68例)。比较所有患者围术期指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食管癌根治术结合胸腹腔镜手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80例食管癌患者中12例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漏,占比15.0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发生组患者年龄(≥60岁)、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支气管镜吸痰、术后肺部感染、制作管状胃、术前血清蛋白水平(≥35 g/L)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均P <0.05);两组患者性别、手术时间、病理分型、TNM分期、肿瘤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支气管镜吸痰、术后肺部感染、制作管状胃均为影响食管癌根治术结合胸腔镜手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结论 年龄≥60岁、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支气管镜吸痰、术后肺部感染、制作管状胃均为食管癌根治术结合胸腹腔镜手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腔镜手术 颈部吻合口漏 食管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管理流程改进的DMAIC模型对手术室胸腹腔镜设备管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嘉雯 姚岚 +2 位作者 马磊 李杨 杨晶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6期131-136,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六西格玛(6σ)的管理流程改进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阶段(DMAIC)模型在手术室胸腹腔镜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DMAIC模型的数据分析,制定手术室胸腹腔镜设备管理优化和改进策略。选取2021-2022年西安交通... 目的:探讨基于六西格玛(6σ)的管理流程改进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阶段(DMAIC)模型在手术室胸腹腔镜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DMAIC模型的数据分析,制定手术室胸腹腔镜设备管理优化和改进策略。选取2021-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在用的50件胸腹腔镜设备,分别采用传统管理模式(2021年1-12月期间)和DMAIC模型管理模式(2022年1-12月期间)管理。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胸腹腔镜设备维修和使用人员对两种管理模式的设备使用满意度和设备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比较两种管理模式设备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采用DMAIC模型管理模式的手术室50件胸腹腔镜设备不良情况发生率为2.00%(1/50),低于传统管理模式的20.0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55;P<0.05);胸腹腔镜设备维修人员对采用DMAIC模型管理模式的50件胸腹腔镜设备使用满意度为100.00%(50/50),高于传统管理模式的84.0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96,P<0.05);采用DMAIC模型管理模式的胸腹腔镜设备使用医护人员设备基础使用知识、设备清洗消毒知识和设备常规维护知识平均评分分别为(96.28±4.82)分、(94.69±4.73)分和(96.26±4.16)分,均高于传统管理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23、9.746、12.619,P<0.05)。结论:基于DMAIC模型构建的手术室胸腹腔镜设备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手术室胸腹腔镜设备管理,能够降低胸腹腔镜设备使用期间不良情况发生率,提高设备使用人员满意度,提升医护人员对设备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腔镜设备 DMAIC模型 设备故障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模式在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邵恬静 包云娟 倪红霞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6期75-77,共3页
目的分析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模式应用于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效果。方法以2020年6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南通市肿瘤医院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11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全部患者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分析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模式应用于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效果。方法以2020年6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南通市肿瘤医院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11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全部患者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模式。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生命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苏醒时间较对照组更早,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均<0.05);但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各项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2组均较干预前升高(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采取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模式可以改善康复效果和生命质量,提升护理质量,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胸腹腔镜 手术室专科护理 术后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评分匹配的机器人辅助与胸腹腔镜微创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天赐 袁立功 +3 位作者 田界勇 李鑫昊 黄志宁 吴显宁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0-318,共9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微创食管癌切除术(RAMIE)和胸腹腔镜联合微创食管癌切除术(MIE)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88例接受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微创食管癌切除术(RAMIE)和胸腹腔镜联合微创食管癌切除术(MIE)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88例接受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其中RAMIE组69例,男性49例,女性20例,年龄(67.2±7.2)岁;MIE组119例,男性89例,女性30例,年龄(69.1±7.0)岁。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对两组患者进行1∶1匹配,匹配后RAMIE组58例,MIE组58例。采用t检验、Pearsonχ^(2)检验、Fisher’s精确检验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PSM处理后,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RAMIE组和MIE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带管天数、淋巴结清扫总数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中出血、左喉返淋巴结清扫数目方面RAMIE组优于MI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E组在淋巴结清扫总站数方面更优(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RAMIE组和MIE组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MIE近期疗效与MIE食管癌切除术相当;机器人辅助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同时在淋巴结清扫中尤其是在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中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达芬奇机器系统 微创食管癌手术 倾向性匹配评分 胸腹腔镜联合微创食管癌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温毯保温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黎毓秋 应王静 孔敏 《医疗装备》 2024年第8期123-125,129,共4页
目的探讨恒温毯保温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7月医院78例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被动体温保护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恒... 目的探讨恒温毯保温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7月医院78例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被动体温保护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恒温毯保温。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体温、应激反应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和皮质醇(Cor)]、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术中并发症和术后苏醒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开始60 min和术毕时腋下体温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开始60 min和术毕时的腋下体温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开始60 min和术毕时腋下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时两组血清ACTH、NE和Cor水平高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时两组血清PT、APTT和FIB水平高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麻醉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恒温毯保温用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中不仅有利于维持术中体温的稳定,减轻机体应激反应,维持凝血功能的稳定,且可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麻醉时苏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 恒温毯 术中保温 应激反应 凝血功能 并发症 苏醒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肺部相关并发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14
作者 梁婕 蔡迎彬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12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PPC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以发现高危患者。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2月该院189例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PPCs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PPC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以发现高危患者。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2月该院189例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PPCs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前瞻性分析方式,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于该院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68例作为验证,按照预测模型进行分组(高危组和低危组),验证该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89例患者中,发生PPCs的患者53例(28.0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部并发症组与无肺部并发症组年龄、吸烟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肿瘤部位、一秒率(FEV_(1)/FVC)、手术时间和术中通气策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在胸中上段、年龄≥65岁、手术时间长于210 min、术前肺功能差(FEV_(1)/FVC<70%)、COPD和术中使用传统通气策略,为影响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预测模型Y=-3.646+1.565×肿瘤部位+1.451×年龄+1.230×手术时间+1.216×FEV_(1)/FVC+1.170×COPD+0.953×术中通气策略。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 curve)验证上述模型对PPCs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869;高危组患者术后7 d PPCs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中上段肿瘤、年龄≥65岁、手术时间长于210 min、术前肺功能差(FEV_(1)/FVC<70%)、患有COPD和采用传统通气策略,是导致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发生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因素所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可较为准确地预测发生PPCs的高危患者,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腔镜联合 食管癌根治术 肺部并发症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护一体化的ERAS模式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园 朱敏 吴传芹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2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医护一体化的快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2月1日~2023年2月28日收治的428例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基于医护一体化的快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2月1日~2023年2月28日收治的428例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医护一体化的ERAS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疲乏症状[采用癌因性疲乏量表(CRF)]、生活质量[采用喉头颈部肿瘤生活质量量表(QLICP-HN)]、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CRF各方面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QLICP-HN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基于医护一体化的ERAS模式用于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轻其癌因性疲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胸腹腔镜 食管癌切除术 医护一体化 快速康复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训练器对胸腹腔镜食道癌根治术后患者肺功能及排痰效果的影响
16
作者 谢燕敏 朱雅君 +1 位作者 谢赛州 孔敏 《医疗装备》 2024年第4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器对行胸腹腔镜食道癌根治术治疗后患者肺功能及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88例经胸腹腔镜食道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器对行胸腹腔镜食道癌根治术治疗后患者肺功能及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88例经胸腹腔镜食道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常规呼吸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呼吸训练器锻炼,均干预7d。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干预后日均排痰量及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FEV_(1)和FVC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日均排痰量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训练器用于胸腹腔镜食道癌根治术后较单纯常规呼吸锻炼更有优势,不仅可改善患者肺功能,且可加快痰液排出,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癌根治术 胸腹腔镜 呼吸训练器 肺功能 排痰效果 肺部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腔镜McKeown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及对创伤应激反应的影响
17
作者 黄骏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5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食管癌应用胸腹腔镜McKeown根治术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于2017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59例,按术式差异分为观察组(胸腹腔镜McKeown根治术)36例和对照组(传统手术)23例,对照分析两组患者手术... 目的:探讨分析食管癌应用胸腹腔镜McKeown根治术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于2017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59例,按术式差异分为观察组(胸腹腔镜McKeown根治术)36例和对照组(传统手术)23例,对照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应激反应、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腹腔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P<0.05);术后,观察组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D4^(+)、CD4^(+)/CD8^(+)更高(P<0.05);术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更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食管癌应用胸腹腔镜McKeown根治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减轻创伤应激反应,提高免疫功能,缓解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腔镜McKeown根治术 食管癌 创伤应激反应 免疫功能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肺通气功能、炎性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周大晓 张雪寒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2期1457-1458,共2页
目的分析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开放食管癌根治术,观察组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比较两组的肺通气功能、炎性反应、免... 目的分析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开放食管癌根治术,观察组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比较两组的肺通气功能、炎性反应、免疫功能。结果术后第7 d,观察组的VC、FEV_(1)、PEF、CD4^(+)均高于对照组,IL-6、CRP水平以及CD8^(+)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可减轻食管癌患者的炎性反应,改善肺通气功能及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 肺通气功能 炎性反应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经左颈-右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胸腹腔镜)与Ivor-Lewis(胸腹腔镜)术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
19
作者 黄千长 安小康 唐东方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2171-2174,共4页
目的:对比经左颈-右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胸腹腔镜)、经腹胸二切口食管癌根治术(Ivor-Lewis esophagectomy,Ivor-Lewis)(胸腹腔镜)治疗局部完全食管鳞癌患者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在我院确诊的100例局部晚期食管... 目的:对比经左颈-右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胸腹腔镜)、经腹胸二切口食管癌根治术(Ivor-Lewis esophagectomy,Ivor-Lewis)(胸腹腔镜)治疗局部完全食管鳞癌患者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在我院确诊的100例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胸腹腔镜联合Ivor-Lewis术,研究组接受胸腹腔镜联合左颈-右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对比2组手术指标、并发症状况以及围术期免疫功能、应激反应[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皮质醇(Cortisol,Cor)]、肠道功能(二胺氧化酶、D-乳酸)。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首次进食时间、手术时间明显较少,淋巴结清扫数明显较多(P<0.05)。术后3 d,研究组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CRP与Co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较胸腹腔镜联合Ivor-Lewis术,胸腹腔镜联合左颈-右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手术效果,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减轻应激反应,对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并能保障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鳞癌 胸腹腔镜 食管癌根治术 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胸手术与胸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食管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疗效对比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世立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8期32-34,共3页
目的:比较开胸手术与胸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食管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山东省单县海亚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食管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胸组和腔镜组,各41例。开胸组采用右... 目的:比较开胸手术与胸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食管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山东省单县海亚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食管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胸组和腔镜组,各41例。开胸组采用右后外侧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腔镜组采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胸引流量、胸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情况。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胸组延长,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较开胸组减少,胸引流量及胸引流时间、住院时间较开胸组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开胸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期内开胸组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率显著高于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食管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采用胸腹腔镜手术比开胸手术术野暴露更清晰,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淋巴结转移 老年人 手术 胸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