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发性胸壁结核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6
1
作者 金锋 刘景亮 +2 位作者 王成 杨宝岭 祝淮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3期2489-2490,共2页
关键词 胸壁结核/诊断 胸壁结核/外科学 胸壁结核/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壁结核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伟 金明华 +2 位作者 侯庆宝 王传庆 刘风林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39-139,共1页
关键词 外科治疗 胸壁结核 结核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治疗复发性胸壁结核61例报告 被引量:11
3
作者 金锋 王成 +2 位作者 刘景亮 杨宝岭 祝淮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2542-2543,2546,共3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胸壁结核的外科治疗。方法对外科手术治疗的61例复发性胸壁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1例中59例一次性手术治愈;2例患者切口部位复发,其中1例为小的包裹性脓胸外穿,1例为肋间淋巴结核残留,均经再次手术痊愈。结论规则的... 目的探讨复发性胸壁结核的外科治疗。方法对外科手术治疗的61例复发性胸壁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1例中59例一次性手术治愈;2例患者切口部位复发,其中1例为小的包裹性脓胸外穿,1例为肋间淋巴结核残留,均经再次手术痊愈。结论规则的抗痨治疗,充分的术前准备,彻底清除病灶,消灭残腔,加压包扎是避免或减少术后复发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结核 外科手术 术后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和术后镇痛对胸壁结核患者术后T细胞亚群及血浆皮质醇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林浩 张绍刚 +2 位作者 潘熊熊 于淑侠 钱燕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68-871,共4页
目的观察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和术后镇痛对胸壁结核患者术后T细胞亚群比例及血浆皮质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静脉复合全麻+术后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B组:静脉复合... 目的观察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和术后镇痛对胸壁结核患者术后T细胞亚群比例及血浆皮质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静脉复合全麻+术后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B组:静脉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术后PCIA,C组:静脉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术后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分别于麻醉前30min(T0)、术后4h(T1)、术后1d(T2)、术后2d(T3)、术后3d(T4)及7d(T5)晨抽取外周静脉血2ml,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和CD8+,用放免法测定各时点血浆皮质醇水平,记录T1~T4各时疼痛VAS和镇静RSS评分。结果 T1、T2时A组的VAS评分明显高于B、C组(P<0.05);C组的RSS评分明显高于A、B组(P<0.05)。在T1和T2时三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均明显低于T0时(P<0.05,P<0.01);C组T4时恢复至T0水平,A组和B组T5时恢复至T0时水平。T3、T4时A、B两组血浆皮质醇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静脉复合全麻基础上联合硬膜外阻滞和PCEA可使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各亚群比例较早恢复到术前水平,其机制与抑制皮质醇水平上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 静脉复合全麻 术后镇痛 胸壁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壁结核术后复发原因的探讨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丽君 张维民 王福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72-273,共2页
关键词 胸壁结核 复发原因 胸壁疾病 胸骨 软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壁结核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12
6
作者 胡春峰 汪秀玲 +3 位作者 徐凯 王绪 荣玉涛 权强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 总结分析 7例胸壁结核的X线与CT征象 ,以提高对其认识和诊断能力。方法 收集资料完整7例胸壁结核患者的完整资料 ,结合文献报道 ,回顾性总结分析其X线、CT影像特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结果  7例胸片中 ,3例没有... 目的 总结分析 7例胸壁结核的X线与CT征象 ,以提高对其认识和诊断能力。方法 收集资料完整7例胸壁结核患者的完整资料 ,结合文献报道 ,回顾性总结分析其X线、CT影像特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结果  7例胸片中 ,3例没有发现病灶 ,1例可见肋骨破坏 ,2例肺野内可见软组织肿块影 ,1例见到钙化 ,但不能准确定位。CT均能显示病灶的位置及内部结构。根据本组病例及文献报道 ,胸壁结核的主要影像征象有 :①胸壁脓肿 ,②钙化 ,③骨破坏 ,④胸腔内突出软组织肿块。结论 X线摄片是胸壁结核检查的基本手段 ,但对于胸壁外或没有肋骨破坏和钙化的病灶易漏诊。CT能清楚显示病灶位置及内部结构 ,结合胸壁的穿刺活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结核 X线诊断 CT诊断 胸壁脓肿 钙化 骨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在胸壁结核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成瑞明 常建荣 +1 位作者 孙雅丽 徐静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0年第25期3272-3273,共2页
关键词 胸壁结核 超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壁结核性创面不同治疗方法的认识和评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吕晓武 张亚洁 +4 位作者 贾赤宇 吴玉家 刘真 冯胜娟 李文婷 《医学与哲学(B)》 2015年第5期67-69,F0003,共4页
胸壁结核性创面是机体的一种局部皮肤软组织病变,多由肺、胸膜等部位的结核杆菌扩散引起,同时,疾病本身又能引起全身的改变;为了能够很好地治愈疾病,人们分别对"全身治疗"、"局部治疗"和"综合治疗"等治... 胸壁结核性创面是机体的一种局部皮肤软组织病变,多由肺、胸膜等部位的结核杆菌扩散引起,同时,疾病本身又能引起全身的改变;为了能够很好地治愈疾病,人们分别对"全身治疗"、"局部治疗"和"综合治疗"等治疗效果进行了积极探索,效果各有优劣;只有协调好"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等关系,根据疾病具体情况,使用恰当治疗方法,才能使疾病的治疗效果达到最好;胸壁结核性创面病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规律也符合自然唯物辩证规律,在此,整体与局部辩证统一关系的科学观和方法论为人类探索胸壁结核性创面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结核 创面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治疗18例复发性胸壁结核 被引量:9
9
作者 唐明娟 周伯年 王海峰 《临床肺科杂志》 2002年第3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外科治疗 复发性胸壁结核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壁结核外科治疗探讨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海江 夏照华 李红春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18期127-127,130,共2页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胸壁结核的方法及经验,旨在提高临床效果,避免术后复发。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9年7月68例胸壁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切口感染7例,无血胸、脓胸、气胸等并发症。随访1~4年,61例一次手术治愈,7例术后复发...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胸壁结核的方法及经验,旨在提高临床效果,避免术后复发。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9年7月68例胸壁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切口感染7例,无血胸、脓胸、气胸等并发症。随访1~4年,61例一次手术治愈,7例术后复发,复发均是2008年以前患者。结论外科治疗胸壁结核的关键是寻找窦道,彻底清除病灶,有效抗结核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结核 冷脓肿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壁结核术后复发的再手术治疗 被引量:5
11
作者 金锋 王成 杨宝岭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0期40-41,共2页
对49例胸壁结核术后复发患者进行再手术治疗。分析其复发原因,并总结再手术治疗的经验体会。
关键词 胸壁结核 术后复发 再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壁结核的诊断和外科治疗之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蒋良双 伍伫 +3 位作者 吴邦贵 徐强 陈晖 李轶川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10期1567-1569,共3页
目的总结探讨胸壁结核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对2003年7月~2009年6月间收治的157例(其中复发性15例)胸壁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经过外科手术治愈。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均为胸壁结核。术后随访10... 目的总结探讨胸壁结核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对2003年7月~2009年6月间收治的157例(其中复发性15例)胸壁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经过外科手术治愈。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均为胸壁结核。术后随访10个月~6年无1例再发。结论胸壁结核的临床特点具有隐匿性、多形性,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好。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为不定型手术,手术前后必须正规、有效、足疗程抗结核治疗,术中彻底清除病灶、消灭死腔及术后正确的管理,是手术成功,避免复发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结核 临床特点 诊断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壁结核术后复发15例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付军科 代晓春 梁景仁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78-378,389,共2页
关键词 胸壁结核 手术后 复发 病因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壁结核的超声表现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7
14
作者 成瑞明 刘罩明 +1 位作者 张铭 刘钢 《当代医学》 2011年第6期119-119,129,共2页
目的探讨胸壁结核的超声表现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选择2007年12月~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胸壁结核患者49例,使用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并与X线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X线诊断比较,术前超声确诊为胸壁结核者46例(93.88%),明显高于... 目的探讨胸壁结核的超声表现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选择2007年12月~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胸壁结核患者49例,使用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并与X线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X线诊断比较,术前超声确诊为胸壁结核者46例(93.88%),明显高于X线确诊为胸壁结核的比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比率明显低于X线不能确诊的比率,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影像诊断对胸壁结核的术前确诊具有敏感性强的优势,在早期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结核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止胸壁结核手术治疗后复发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炳军 赵辉 +2 位作者 许洪瑞 韩友奎 李莉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210-210,共1页
关键词 胸壁结核 手术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壁结核复发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梅宗贤 陈其义 +5 位作者 孔晓海 王睿 佟兴业 吴昊 杨军 周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1533-1533,共1页
关键词 胸壁结核 复发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壁结核92例外科治疗体会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孝国 陈有 +1 位作者 艾航宇 薛斌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411-413,共3页
目的:总结胸壁结核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92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切口甲级愈合77例,局部渗出15例,经换药及四联抗结核治疗,12例痊愈,3例有窦道形成,其中2例再次手术治愈,1例第3次手术治愈。随访0.5—15年2,例局... 目的:总结胸壁结核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92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切口甲级愈合77例,局部渗出15例,经换药及四联抗结核治疗,12例痊愈,3例有窦道形成,其中2例再次手术治愈,1例第3次手术治愈。随访0.5—15年2,例局部复发。结论:围手术期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广泛彻底病灶清除,消除残腔,充分引流,加压包扎是治愈胸壁结核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结核 外科治疗 病灶清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壁结核的外科诊治 被引量:2
18
作者 杜好信 黄立功 +1 位作者 王毅 吕靖民 《中国医刊》 CAS 2003年第10期45-46,共2页
目的 探讨胸壁结核的外科治疗方法 ,总结经验和教训。方法 对 82 0例胸壁结核病例 ,在抗结核治疗 2周的基础上 ,行病灶清除术。结果 切口Ⅰ期愈合 80 9例 ( 98.7% ) ,切口延期愈合 11例 ( 1.3 % ) ,术中并发症 5例 ( 0 .6% ) ,复发16... 目的 探讨胸壁结核的外科治疗方法 ,总结经验和教训。方法 对 82 0例胸壁结核病例 ,在抗结核治疗 2周的基础上 ,行病灶清除术。结果 切口Ⅰ期愈合 80 9例 ( 98.7% ) ,切口延期愈合 11例 ( 1.3 % ) ,术中并发症 5例 ( 0 .6% ) ,复发16例 ( 1.9% )。结论 本组资料表明 ,胸壁结核经过正规的抗结核治疗 ,严密的术前准备 ,彻底的病灶清除 ,妥善的术后管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结核 外科治疗 并发症 临床资料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引流在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秦秀广 李嵩岳 +2 位作者 赵宝生 王忠民 李汉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816-2817,共2页
胸壁结核是常见的胸壁疾病.也是我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临床工作中对于病变波及肋骨深面且范围广的病灶,术中常需切除肋骨。手术难度大,术后残腔大。需要游离肌瓣填充残腔。创面渗出较多.既往残腔放置橡皮引流条引流,常常出现皮下... 胸壁结核是常见的胸壁疾病.也是我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临床工作中对于病变波及肋骨深面且范围广的病灶,术中常需切除肋骨。手术难度大,术后残腔大。需要游离肌瓣填充残腔。创面渗出较多.既往残腔放置橡皮引流条引流,常常出现皮下积液、皮缘坏死等并发症,影响刀口愈合,为后期综合治疗带来不利影响,术中改用持续负压引流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 负压引流 应用 常见病多发病 橡皮引流条 临床工作 胸壁疾病 手术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胸壁结核治疗的应用(附38例报道) 被引量:11
20
作者 詹锋 姜镭 +1 位作者 曾志强 李栋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2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通过更换引流方式,探讨胸壁结核术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8例胸壁结核并窦道形成患者,术前常规三联抗痨一个月后,行手术彻底切除结核病灶,术后使用负压封闭引流,病愈出院后继续三联抗结核6个月。结果38例患... 目的通过更换引流方式,探讨胸壁结核术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8例胸壁结核并窦道形成患者,术前常规三联抗痨一个月后,行手术彻底切除结核病灶,术后使用负压封闭引流,病愈出院后继续三联抗结核6个月。结果38例患者一次性治愈率100%,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胸壁结核术前需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彻底行病灶清除,术后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方式,并继续抗结核治疗,可有效减少或避免术后病灶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结核 负压封闭引流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