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头颈部严重损伤行胰腺空肠吻合术后的护理
1
作者 林瑞娜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年第1期41-42,共2页
总结了16例胰腺头颈部严重损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包括术后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等。认为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术后患者治愈率的关键。
关键词 严重胰腺损伤 胰腺空肠吻合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与胰管切开取石胰腺管空肠吻合术在胰腺头部结石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苏琨 王连敏 +7 位作者 马朝宇 刘东方 李世俊 汪襄袆 李金璠 张凌 李博 吴涛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目的探讨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duodenum-preserving pancreatic head resection,DPPHR)与胰管切开取石胰腺管空肠吻合术(Partington手术)对于胰腺头部结石手术治疗的疗效差别,评估二者手术的优缺点,并对其进行一定的优化和改进。... 目的探讨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duodenum-preserving pancreatic head resection,DPPHR)与胰管切开取石胰腺管空肠吻合术(Partington手术)对于胰腺头部结石手术治疗的疗效差别,评估二者手术的优缺点,并对其进行一定的优化和改进。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1日以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一至四病区收治的139例需行手术治疗的胰腺头部结石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根据对患者所施行的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DPPHR组和Partington组,分析2组患者临床特征以及外科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术前一般资料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PPHR组以Ⅰ型结石为主(80.2%),而Partington组以Ⅰ、Ⅲ型结石为主(45.3%、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近期疗效中,DPPHR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较Partington组具优势(P<0.05);远期疗效中,DPPHR组在结石复发再手术、术后胰腺功能等方面均优于Partington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CP≥5 a(95%CI 1.057~3.884,P=0.012)、术后长期有饮酒史(95%CI 0.987~3.128,P=0.025),CP≥5a和术后长期有饮酒史均是影响胰腺头部结石术后无疼痛复发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胰腺头部结石患者近期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远期疗效(结石复发再手术、术后胰腺功能)分析,DPPHR手术均优于Partington术,可认为DPPHR手术目前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PDS的方法;但还需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手术策略,并重视术后护理和随访,以便为患者提供最佳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 胰管切开取石胰腺空肠吻合术 慢性胰腺 胰头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瘘管空肠吻合术治疗胰腺外瘘
3
作者 纳森 努尔.买买提 多鲁坤 《新疆医学》 2006年第4期182-183,共2页
急性重症胰腺炎、胰腺外伤或胰腺疾病手术后出现慢性胰腺外瘘(简称胰瘘)并发症多见,多数胰瘘可用非手术疗法治愈,但持续3个月以上的慢性胰瘘保守治疗收效不大,经久不愈的胰瘘,可并发消化功能紊乱,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在... 急性重症胰腺炎、胰腺外伤或胰腺疾病手术后出现慢性胰腺外瘘(简称胰瘘)并发症多见,多数胰瘘可用非手术疗法治愈,但持续3个月以上的慢性胰瘘保守治疗收效不大,经久不愈的胰瘘,可并发消化功能紊乱,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在外科治疗上是一个较棘手的问题。我们自2003年至今,采用胰腺瘘管空肠吻合(植入法)术,治疗胰瘘病人5例,治疗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瘘管空肠吻合术 胰腺外瘘 保守治疗 急性重症胰腺 消化功能紊乱 非手术疗法 胰腺疾病 胰腺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瘘管空肠吻合术治疗胰腺外瘘9例分析
4
作者 姚明炳 《广西医学》 CAS 2002年第11期1847-1848,共2页
关键词 胰腺瘘管空肠吻合术 治疗 胰腺外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腺空肠端侧吻合156例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焦猛 刘毅 +9 位作者 刘恩宇 郭森 刘炎锋 夏磊洲 杨辉 孟海鹏 陈雨信 牛军 徐克森 寿楠海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3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腺空肠端侧吻合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胆外科2004年3月—2012年6月15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行胰腺空肠端侧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胰腺的质地、厚度、胰管直径、胰管后壁胰腺组织的厚...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腺空肠端侧吻合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胆外科2004年3月—2012年6月15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行胰腺空肠端侧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胰腺的质地、厚度、胰管直径、胰管后壁胰腺组织的厚度、有无炎症,结合空肠的直径、空肠壁的厚度选择胰管-空肠黏膜-黏膜吻合、端侧套入式吻合等不同的吻合方式。结果:术中胰肠重新吻合8例。术后胰瘘3例、胆瘘2例、死亡2例。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腺空肠吻合应根据患者的胰腺和空肠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空肠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腺胃吻合(PG)与胰腺空肠吻合(PJ)的效果比较
6
作者 郭旗 刘付宝 《肝胆外科杂志》 2011年第6期414-414,共1页
/Aroori S…//HPB(Oxford),2011,13:723-731胰瘘(PF)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的主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胰腺空肠吻合术(PJ)是PD中最常用的消化道重建方式,而胰腺胃吻合术(PG)则常被作为PJ的备选方案。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空肠吻合术 胰腺吻合术 死亡原因 重建方式 备选方案 并发症 消化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附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季云 李军成 +1 位作者 吴浩荣 王浩炜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6-497,共2页
按照胰肠捆绑式吻合术进行胰肠吻合,游离胰腺断端3cm,胰管内置硅胶管。两者用可吸收线固定,空肠3cm处断端用电凝破坏其黏膜,胰断端套入空肠内3cm,空肠断端与胰包膜缝合,距空肠断面约1~2cm处利用可吸收线环绕空肠壁捆绑一道,使... 按照胰肠捆绑式吻合术进行胰肠吻合,游离胰腺断端3cm,胰管内置硅胶管。两者用可吸收线固定,空肠3cm处断端用电凝破坏其黏膜,胰断端套入空肠内3cm,空肠断端与胰包膜缝合,距空肠断面约1~2cm处利用可吸收线环绕空肠壁捆绑一道,使空肠壁与胰腺紧密相贴。探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预防胰肠吻合口瘘的临床价值。结果:25例患者均未出现胰瘘,无围手术期死亡,恢复顺利。提示: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操作简单、安全,是胰肠吻合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空肠吻合术 胰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双层连续吻合法在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朱占弟 马福林 +7 位作者 赵志强 李晓军 马焌峰 周信远 魏秋亚 樊勇 康博雄 王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85-489,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支撑管及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双层连续缝合法行胰肠端侧吻合在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8年10月105例LPD中应用支撑管及胰管-空肠黏... 目的探讨使用支撑管及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双层连续缝合法行胰肠端侧吻合在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8年10月105例LPD中应用支撑管及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双层连续缝合法行胰肠端侧吻合的临床资料。结果105例均顺利完成LPD。手术时间360~640(465.1±53.8)min,术中出血量100~2800(356.9±296.2)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9.5%(31/105):出血18例(17.1%),其中消化道出血7例,腹腔出血11例;漏10例(9.5%),其中胆漏2例,胰漏8例,胰漏发生于术后3~9(5.0±2.1)d,包括B级3例,C级5例;感染15例(14.3%);胃排空障碍3例(2.9%)。良性病变19例(18.1%),恶性病变86例(81.9%)。淋巴结清扫1~33(10.6±7.1)个,R0切缘率96.5%(83/86)。围术期死亡5例(4.8%),其余100例术后腹腔引流管放置5~46(14.4±6.4)d,术后住院时间6~46(18.3±6.4)d,总住院时间15~62(27.1±7.8)d。非计划再次手术6例(5.7%)。结论LPD中应用支撑管及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双层连续缝合法行胰肠端侧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空肠吻合术 双层连续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肠吻合方式的选择和临床应用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遆振宇 岳树强 +3 位作者 杨雁灵 王怀志 李海民 窦科峰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5年第11期794-796,共3页
目的本文探讨胰肠吻合方式在临床应用中的选择以及不同吻合方式与发生胰瘘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组回顾2002-12/2005-06间行胰肠吻合病例34例,其中3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胰腺横断伤,胰肠吻合方式包括端端套入吻合,双层连续套入式吻合;胰... 目的本文探讨胰肠吻合方式在临床应用中的选择以及不同吻合方式与发生胰瘘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组回顾2002-12/2005-06间行胰肠吻合病例34例,其中3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胰腺横断伤,胰肠吻合方式包括端端套入吻合,双层连续套入式吻合;胰管支撑和胰液引流包括胰管支撑内引流、胰管支撑外引流和无胰管支撑等.结果术后胰瘘总发生率为5.88%(2/34),死亡1例.两种主要吻合方式比较,双层连续套入式吻合时间较端端套入吻合时间显著缩短(P<0.05),胰瘘发生率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异.结论两种吻合方式均较容易掌握,双层连续套入式吻合时间较端端套入式吻合缩短.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是影响胰瘘发生率的重要因素.在吻合技术未熟练掌握时,放置胰管支撑外引流有助于减少胰瘘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空肠吻合术 胰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肠吻合改进12例分析
10
作者 武书胜 范大光 +1 位作者 杨世明 陈智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46-46,共1页
目的:改进胰肠吻合缝合技术,预防胰瘘发生。方法:采用改进的胰肠吻合技术行12例胰十二指肠手术。结果:所有病例均未出现胰肠吻合口漏,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改进的胰肠吻合术,操作简便、省时、并发症少,是对胰肠吻合术的一种有效改进。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空肠吻合术 胰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非酒精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
11
作者 张莹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77-77,共1页
至今慢性非酒精性胰腺炎的手术报道仍较少,该研究综合了1985年~1995年间平均年龄为35岁(5~72岁)的58例该病病例,对手术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价。 该病例组包括38例男性,20例女性,分别以上腹痛(49例)、胆道梗阻(12例)、十二指肠梗阻(10例)... 至今慢性非酒精性胰腺炎的手术报道仍较少,该研究综合了1985年~1995年间平均年龄为35岁(5~72岁)的58例该病病例,对手术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价。 该病例组包括38例男性,20例女性,分别以上腹痛(49例)、胆道梗阻(12例)、十二指肠梗阻(10例)、门脉高压(11例)、胰腺囊肿(1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胰腺 外科治疗 十二指肠梗阻 门脉高压 胆道梗阻 慢性酒精性胰腺 胰腺囊肿 上腹痛 胰腺空肠吻合术 脑血管意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肠吻合方式与胰瘘(附477例报告) 被引量:25
12
作者 胡志浩 胡先贵 +3 位作者 刘瑞 张怡杰 唐岩 王本茂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5期346-348,共3页
目的 :本文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方式与胰瘘预防的关系。方法 :回顾 1 988年 1月至 2 0 0 2年 4月47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 ,胰肠吻合方式包括端端套入吻合、端侧套入吻合、胰管空肠端侧黏膜吻合 ;胰管支撑和胰液引流包括胰... 目的 :本文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方式与胰瘘预防的关系。方法 :回顾 1 988年 1月至 2 0 0 2年 4月47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 ,胰肠吻合方式包括端端套入吻合、端侧套入吻合、胰管空肠端侧黏膜吻合 ;胰管支撑和胰液引流包括胰管支撑内引流、胰管支撑外引流和无胰管支撑等。结果 :术后胰瘘总发生率为 2 .52 % (1 2 477) ,96年前为 6 .78% (8 1 1 8) ,死亡 2例 ;1 996年后为 1 .1 1 % (4 359) ,死亡 1例。同时期吻合方式比较 ,1 996年前的两种主要吻合方式中 ,胰管空肠端侧黏膜吻合法的胰瘘发生率显著低于端端套入法 (χ2 =4.30 34 ,P <0 .0 5)。1 996年后的两种主要吻合方式中 ,胰管空肠端侧黏膜吻合法的胰瘘发生率显著低于端侧套入吻合法 (χ2 =1 3 .5778,P<0 .0 1 )。端端套入吻合法放置胰管外引流的胰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纯内支撑 (χ2 =4.82 4 4 ,P <0 .0 5) ;胰管空肠端侧黏膜吻合法放置胰管外引流与单纯内引流相比相差不显著 (χ2 =0 .2 842 ,P >0 .0 5)。结论 :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是影响胰瘘发生率的重要因素。胰管空肠端侧黏膜吻合法优于端侧套入和端侧套入吻合法。在吻合技术不熟练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空肠吻合术 胰瘘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胰肠吻合方式与胰漏发生关系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谈燚 崔陪元 +2 位作者 金浩 吴华 刘会春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1029-1030,1033,共3页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方式与胰漏发生的关系,以寻找预防胰漏的有效术式。方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手术114例,其中行胰腺空肠端端套入捆绑式吻合48例,胰腺空肠端侧双层套入式吻合37例,胰腺空肠端端袖套式吻合29例。结...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方式与胰漏发生的关系,以寻找预防胰漏的有效术式。方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手术114例,其中行胰腺空肠端端套入捆绑式吻合48例,胰腺空肠端侧双层套入式吻合37例,胰腺空肠端端袖套式吻合29例。结果:术后出现胰漏20例(17.5%),其中胰腺空肠端端套入捆绑式吻合8例,胰腺空肠端侧吻合5例,胰腺空肠端端袖套式吻合7例。3种胰肠吻合方式的胰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胰肠吻合方式无优劣之分。熟练的手术操作技术能使胰漏的发生率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空肠吻合术 胰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善胰腺断端血供的胰空肠吻合术的结果
14
《国际外科学杂志》 1999年第3期185-186,共2页
关键词 空肠吻合术 吻合 胰腺 胰背动脉 胰十二指肠 胰腺空肠吻合术 门静脉 内支撑 多普勒超声检查 生长抑素
原文传递
创伤性胰腺断裂28例
15
作者 郑德玺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3年第5期71-71,共1页
在全身各处创伤中胰腺损伤比较少见[1],而胰腺断裂则更少见.我院自1992年9月共收治创伤性胰腺断裂28例,所有患者均获得半年以上的随访,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创伤性胰腺断裂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手术治疗 胰腺空肠吻合术 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腺空肠吻合方法改进32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评 段秀庆 宋春芳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318-318,共1页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空肠吻合术 术式 改进
原文传递
“洪氏一针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17
作者 胡继龙 李其云 +2 位作者 张秉韬 郑志难 孙丽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探讨“洪氏一针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中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行PD术治疗的40例患者分为2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吻合术,观察组采用“洪氏一针法”行胰肠吻合术。... 目的:探讨“洪氏一针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中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行PD术治疗的40例患者分为2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吻合术,观察组采用“洪氏一针法”行胰肠吻合术。比较2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二次手术及死亡率、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胰肠吻合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胰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胰生化漏、胆瘘、出血、局限性腹腔感染、胃排空障碍、肺部感染发生率及二次手术、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精神健康评分、情感职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精力评分、一般健康状况评分、躯体疼痛评分、生理职能评分、生理机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术中采用“洪氏一针法”行胰肠吻合术有利于缩短胰肠吻合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减少胰瘘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洪氏一针法” 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吻合术 并发症 胰肠吻合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吸毒患者戒毒期间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城旗 李萌萌 《感染.炎症.修复》 2017年第3期181-181,193,共2页
吸毒患者在戒毒治疗期间,手术麻醉的死亡风险较一般患者高。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戒毒患者在外科手术期间的麻醉管理情况介绍如下。1病历简介患者,男,41岁,75 kg,体质指数(BMI)23.67,因慢性胰腺炎、胰腺多发结石,拟行机器人胰管切开取石... 吸毒患者在戒毒治疗期间,手术麻醉的死亡风险较一般患者高。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戒毒患者在外科手术期间的麻醉管理情况介绍如下。1病历简介患者,男,41岁,75 kg,体质指数(BMI)23.67,因慢性胰腺炎、胰腺多发结石,拟行机器人胰管切开取石、胰腺空肠吻合术。既往有吸烟史20年,每日20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毒患者 麻醉管理 戒毒期间 胰腺空肠吻合术 慢性胰腺 戒毒治疗期间 手术期间 一般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管结石的诊断和治疗:附36例报告
19
作者 田玉伟 姜青峰 +2 位作者 薛焕洲 李珂 申权 《当代医学》 2013年第28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6月-2012年6月所收治36例合并胰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疗效。结果56例患者均通过影像学检查方法(B超、SOT、MRCP、EECP及内镜超声)得到诊断。根据胰管结石位置分为3型:...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6月-2012年6月所收治36例合并胰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疗效。结果56例患者均通过影像学检查方法(B超、SOT、MRCP、EECP及内镜超声)得到诊断。根据胰管结石位置分为3型:I型位于胰头处,共22例;II型位于胰体尾处,共10例;III型位于全胰腺,共4例。36例患者中,31例行手术治疗,3例行内镜下取石术,2例保守治疗。手术患者中I7例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7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行胰体尾+脾脏切除术,2例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DPPP,,H)。术后33例患者随访3个月~6年,其中31例患者反复上腹部疼痛完全缓解,术前8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5例血糖得到控制,术前4例合并脂肪泻患者中2例脂肪泻好转。其余3例患者失访。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胰管结石的主诊断手段,外科手术是胰管结石的主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管结石 胰十二指肠切除 胰腺空肠吻合术 诊断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creatic fistula after pancreaticoduodenectomy: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pancreaticojejunostomy methods for approximating the pancreatic parenchyma to the jejunal seromuscular layer:Interrupted vs continuous stitches 被引量:31
20
作者 Seung Eun Lee Sung Hoon Yang +1 位作者 Jin-Young Jang Sun-Whe Kim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40期5351-5356,共6页
AIM: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find a better operative technique by comparing interrupted stitches with continuous stitches for the outer layer of the pancreaticojejunostomy, i.e. the stitches between the stump... AIM: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find a better operative technique by comparing interrupted stitches with continuous stitches for the outer layer of the pancreaticojejunostomy, i.e. the stitches between the stump parenchyma of the pancreas and the jejunal seromuscular layer, and other risk factors for the incidence of pancreatic leakage.METHODS: During the period January 1997 to October 2004, 133 patients have undergone the end-to-side and duct-to-mucosa pancreaticojejunostomy reconstruction after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with interrupted suture for outer layer of the pancreaticojejunostomy and 170 patients with a continuous suture at our institution by one surgeon.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diagnosis, texture of the pancreas, use of octreotide and pathologic stage. Pancreatic fistula occurred in 14 patients (11%) among the interrupted suture cases and in 10 (6%) among the continuous suture cases (P = 0.102). Major pancreatic leakage developed in three interrupted suture patients (2%) and zero continuous suture patients (P = 0.026). In multivariate analysis, soft pancreatic consistency (odds ratio, 5.5; 95% confidence interval 2.3-13.1) and common bile duct cancer (odds ratio, 3.7; 95%CI 1.6-8.5) were'predictive of pancreatic leakage.CONCLUSION: Pancreatic texture and pathology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 determining the fate of pancreaticojejunal anastomosis and our continuous suture method was performed with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occurrence of major pancreatic fistula. In conclusion, the continuous suture method is more feasible and safer in performing duct-to-mucosa pancreaticojejunostom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PANCREATICOJEJUNOSTOMY Pancreatic fistu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