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7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增强MSCT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癌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谢一平 马周鹏 陈建波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15-218,共4页
目的分析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癌(IPMC)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IPMC的MS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中主胰管型7例,表现为主胰管不规则明显扩张,胰管内呈较均匀低密度,多数可见... 目的分析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癌(IPMC)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IPMC的MS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中主胰管型7例,表现为主胰管不规则明显扩张,胰管内呈较均匀低密度,多数可见管壁小结节,CT呈稍高密度;分支胰管型4例,表现为分叶状单发或多发囊性低密度病变,腔内见分隔及结节样突起或肿块,呈稍高密度,2例CT的MPR图像显示病灶与主胰管相通;混合型1例,表现为胰头部囊状病灶,内有附壁结节,合并主胰管轻度扩张,内呈较均匀低密度。8例病灶主胰管不同程度扩张(4~68 mm),7例胰腺不同程度萎缩,4例显示十二指肠乳头膨大,2例见不规则点状钙化。增强扫描囊内分隔强化较明显,附壁结节强化稍弱且不均匀,以胰腺期较明显。结论 MSCT薄层扫描对IPMC诊断价值较大,结合MPR、CPR图像能够较清晰显示胰腺IPMC的病理特征,有利于显示胰管壁小结节及胰管扩张、十二指肠乳头改变,多数可与胰腺导管内良性乳头状黏液性肿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导管内乳头黏液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癌合并胰腺导管腺癌并发胃瘘1例
2
作者 罗宝洋 吴可嘉 +4 位作者 曹晓飞 陆云杰 蒋文亮 袁寅 张云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40,共2页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是一种较少见的胰腺囊性疾病,主要特征为胰管扩张和黏蛋白分泌。IPMN可分为主胰管型、分支胰管型和混合型。IPMN具有恶变潜能,可发展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癌并可合并胰腺导管腺癌。本文报道1例胰腺...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是一种较少见的胰腺囊性疾病,主要特征为胰管扩张和黏蛋白分泌。IPMN可分为主胰管型、分支胰管型和混合型。IPMN具有恶变潜能,可发展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癌并可合并胰腺导管腺癌。本文报道1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癌合并胰腺导管腺癌合并胃瘘形成的病例,行全胰切除联合胃瘘口修补术后3年,患者恢复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 胰管扩张 黏液 胰腺导管内乳头黏液性肿瘤 乳头 胃瘘 黏蛋白 胰腺囊性疾病
原文传递
全胰切除术治疗主胰管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合并多灶性癌变一例
3
作者 黄英姿 邓刚 +1 位作者 吴小颖 汤地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749-751,共3页
1943年首例全胰腺切除术(total pancreatectomy,TP)成功完成[1]。由于术后极易合并严重的营养和代谢障碍,TP一度淡出外科舞台。近年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多学科诊疗(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的发展和围术期管理水平的提高,TP的... 1943年首例全胰腺切除术(total pancreatectomy,TP)成功完成[1]。由于术后极易合并严重的营养和代谢障碍,TP一度淡出外科舞台。近年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多学科诊疗(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的发展和围术期管理水平的提高,TP的安全性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据报道TP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相比,其在并发症率及病死率方面稍高或两者无明显差异[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胰切除术 主胰管型 胰腺导管 乳头黏液性肿瘤 围术期 多学科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胆道镜诊断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黄伊宁 谢丛 +4 位作者 丛羽晨 王佳 王蕾 王文静 曹彬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2期378-387,共10页
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是一类起源于胆管黏膜上皮的肿瘤,临床罕见。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常见的影像学检查不具备特异性,给疾病诊断带来了挑战。本文介绍了一例临床表现为胆管炎,常规影像学检查见胆管狭窄及扩张的患者,该患者... 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是一类起源于胆管黏膜上皮的肿瘤,临床罕见。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常见的影像学检查不具备特异性,给疾病诊断带来了挑战。本文介绍了一例临床表现为胆管炎,常规影像学检查见胆管狭窄及扩张的患者,该患者常规检查均未明确诊断,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胆道镜可见黏液自十二指肠乳头溢出,直视下获取病理组织,最终明确诊断为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这提示我们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胆道镜的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is a rare type of tumor originating from the epithelium of the bile duct. I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 laboratory examination and common imaging examination do not have specificity, which result in a challenge to the diagnosis of the disease. This paper reports on a case of a patient with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cholangitis and conventional imaging studies revealing biliary strictures and dilatations. The patient’s routine examinations failed to establish a definitive diagnosis. However, we employed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 combined with cholangioscopy to observe mucus spilling from the duodenal papilla and obtained pathological tissue under direct vision. The final diagnosis was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of the bile duct. It implies that ERCP combined with choledochoscopy is valuabl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导管内乳头黏液性肿瘤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经口胆道镜 胆管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鉴别
5
作者 谢巧捷 苏立阳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第2期58-60,68,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ncapsulated papillary carcinoma,EPC)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ntraductal papilloma,IDP)的超声表现差异并进行鉴别诊断。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4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242例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ncapsulated papillary carcinoma,EPC)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ntraductal papilloma,IDP)的超声表现差异并进行鉴别诊断。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4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2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EPC组(n=32)及IDP组(n=210),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超声表现差异。结果EPC组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IDP组,EPC组患者的触诊阳性率高于IDP组。在超声图像上,两组患者的肿瘤直径、边界及血流超声表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C患者和IDP患者在年龄及临床触诊查体方面存在差异,结合两者超声表现上的直径、边界及血流分布等,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包裹性乳头 乳腺导管内乳头 超声表现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诊断肝脏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临床案例分析
6
作者 王新正 方进智 +3 位作者 于大飞 曾建兵 张玉忠 鄂林宁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5年第1期155-162,共8页
目的:探讨肝脏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B)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IPMN-B患者的临床资料、CT表现,并复习文献。结果:3例IPMN-B的CT表现为类圆形囊性病灶,病灶内可见实性附壁结节或带蒂的乳头状软组织密度... 目的:探讨肝脏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B)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IPMN-B患者的临床资料、CT表现,并复习文献。结果:3例IPMN-B的CT表现为类圆形囊性病灶,病灶内可见实性附壁结节或带蒂的乳头状软组织密度影,病灶与胆管相通,周边胆管可见不同程度扩张。增强扫描3例病灶内实性成份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囊性成份未见强化。其中1例IPMN-B患者4年内3次复查,病灶逐渐增大并恶变;3例肝周及腹膜后均未见淋巴结肿大。结论:肝内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特征性的CT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囊性病灶,伴有实性壁结节或肿块,大部分病灶与胆管相通并伴有胆管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胆管导管内乳头黏液性肿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样腺瘤分子学改变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谢思琦 赵磊 +2 位作者 陈振东 王蕊 关景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63-467,共5页
胰腺囊性肿瘤(pancreatic cystic neoplasms,PCN)是一组异质性囊性肿瘤,包括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IPMN)、黏液性囊性肿瘤(mucinous cystic neoplasms,MCN)、浆液性囊性肿瘤(serous cysti... 胰腺囊性肿瘤(pancreatic cystic neoplasms,PCN)是一组异质性囊性肿瘤,包括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IPMN)、黏液性囊性肿瘤(mucinous cystic neoplasms,MCN)、浆液性囊性肿瘤(serous cystic neoplasms,SCN)和其他罕见的囊性病变。其中,IPMN是最常见的一种,和MCN同属于癌前病变。IPMN临床表现各异,包括腹痛、急性胰腺炎、黄疸、糖尿病等,也有无明显症状者。易患因素有胰岛素使用史的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和胰腺导管癌(pancreatic ductal carcinoma,PDAC)家族史等。目前常用的检查手段包括影像学、病理学检查等,敏感性和准确性并不高,EUS-FNA取样囊液,对其中脱落囊壁上皮的遗传物质进行下一代靶向基因测序等针对分子学改变的检测准确率高、特异性好。在检测中,KRAS和GNAS突变单独出现或同时出现几乎可在所有IPMN个体中发现。二者分别通过GNAS-PKA-cAMP-SIK和KRAS-PI3K-PIP3-AKT通路影响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水平,进而细胞的脂质代谢,这可能对肿瘤的启动和维持以及进展浸润起到推进作用。此外,RNF43也在IPMN中发现,推测与泛素E3连接酶作用相关。SMAD4、TP53、PIK3CA、PTEN、KLF4、CDKN2A等也偶可发现,但大部分与高级别异形病变和恶性进展相关。本文阐述了IPMN常发生的突变及其相关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内乳头黏液腺瘤 KRAS GNAS RNF43 胰腺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病理诊断进展
8
作者 王婷 王朝夫 袁菲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67-73,共7页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IPMN)是胰腺导管腺癌重要的癌前病变。IPMN诊疗决策的制定首先基于对IPMN相关病理学的深刻理解。本文围绕IPMN宏观检查、微观检查、分子检测及鉴别诊断四个方面...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IPMN)是胰腺导管腺癌重要的癌前病变。IPMN诊疗决策的制定首先基于对IPMN相关病理学的深刻理解。本文围绕IPMN宏观检查、微观检查、分子检测及鉴别诊断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文献综述。本综述详细阐述了IPMN大体类型分类、组织学分级与分化亚型、IPMN伴浸润性癌的组成模式和组织学类型、IPMN分子研究的新进展以及重要的鉴别诊断等。该分析肯定IPMN特殊的异质性和异时性的特点,为寻找新的方法帮助临床医师制定适宜的诊疗方案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内乳头黏液性肿瘤 前病变 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合并神经内分泌微瘤1例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徐琳 姜蕾 +2 位作者 王方 于国华 蔡莉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7期668-670,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伴有神经内分泌微瘤(NE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1例胰腺IPMN合并NEMT的临床资料,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59岁。胰尾部占位,部分区可见多发囊腔。...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伴有神经内分泌微瘤(NE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1例胰腺IPMN合并NEMT的临床资料,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59岁。胰尾部占位,部分区可见多发囊腔。镜下主胰管及分支导管内衬黏液腺体,伴黏液分泌及导管扩张,扩张导管上皮下见一细胞团,呈梁状-网状排列,直径2.3 mm,与正常胰岛细胞形态类似。目标细胞团示CK阳性,Syn、Cg A弥漫强阳性,Glucagon弥漫阳性,Insulin、Somatostain及Gastrin阴性。结论胰腺IPMN和神经内分泌肿瘤在某些情况下共存,胰腺IPMN可能伴发NEMT,诊断IPMN时关注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是否够肿瘤,避免漏诊和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存的肿瘤 导管内乳头黏液性肿瘤 胰腺神经内分泌微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1例
10
作者 戴以勒 黄侠鸣 张启瑜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758-759,766,共3页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IPMN)是一种产生黏液蛋白的胰腺潜在恶性囊性肿瘤,常伴有胰导管扩张,导管内乳头状实性成分,因缺乏卵巢样间质,区别于黏液性囊腺瘤。本研究报告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IPMN)是一种产生黏液蛋白的胰腺潜在恶性囊性肿瘤,常伴有胰导管扩张,导管内乳头状实性成分,因缺乏卵巢样间质,区别于黏液性囊腺瘤。本研究报告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例巨大的胰腺IPMN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内乳头黏液 胰体尾切除术 胰腺病损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影像组学鉴别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良恶性
11
作者 陆晓宁 牛磊 何健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6期115-117,共3页
目的 探究基于术前CT增强影像组学特征构建模型对评估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价值。方法 纳入经病理证实的51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患者。根据病理分级分为高、低危组,收集纳入者术前CT增强图像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 目的 探究基于术前CT增强影像组学特征构建模型对评估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价值。方法 纳入经病理证实的51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患者。根据病理分级分为高、低危组,收集纳入者术前CT增强图像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提取图像纹理特征,利用Lasso-Logistic回归进行特征选择,并建立回归预测模型。采用十折交叉验证评估模型,绘制预测ROC曲线。结果 临床及一般影像特征中仅筛选出一个指标即有强化壁结节进入预测模型(OR=5.980,95%CI:1.678~21.311)。于动、静脉期图像分别筛选出2、3个纹理特征,并分别构建了预测模型。临床及常规影像特征建立的预测模型AUC为0.667,动脉期的纹理模型AUC为0.801,静脉期的纹理模型AUC为0.830,动脉期联合模型的AUC为0.847,静脉期联合模型的AUC为0.859。结论 基于术前CT增强影像组学特征可以更好的鉴别良恶性IPMN,静脉期联合模型鉴别效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内乳头 影像组学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多灶性混合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行扩大全胰切除术病人的营养管理
12
作者 谢煜 赵海艳 +1 位作者 张俊娟 潘卫宇 《全科护理》 2024年第23期4549-4554,共6页
总结1例多灶性混合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行扩大全胰切除术病人的营养管理经验。护理要点:以循证最佳证据为依据,开展营养筛查和综合营养评定,制订个性化营养目标,实施基于术前早期营养干预,术中营养评估及管道预留方案设计,术... 总结1例多灶性混合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行扩大全胰切除术病人的营养管理经验。护理要点:以循证最佳证据为依据,开展营养筛查和综合营养评定,制订个性化营养目标,实施基于术前早期营养干预,术中营养评估及管道预留方案设计,术后营养“三步走”的围术期全程营养管理策略,在MDT团队的协作下实现以护士为主导的T3cDM血糖的目标调控,预防并及时干预常见并发症,做好出院与用药指导等措施。住院期间经过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病人营养状况改善,体重和营养指标稳步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内乳头黏液性肿瘤 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营养管理 血糖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癌合并结肠癌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霍真 卢朝辉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507-508,共2页
关键词 胰腺导管内乳头黏液 结肠 病理诊断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与MRI诊断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价值对比分析
14
作者 曹晓歌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9期43-45,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和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3年7月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IPMN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和MRI检查... 目的:对比分析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和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3年7月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IPMN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和MRI检查结果的准确率,并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时间以及良性与恶性患者IPMN分型、部位、长径、壁结节差异。结果:MSCT和MRI检查结果均显示,30例IPMN患者良性19例、恶性11例,与病理诊断结果显示的30例IPMN患者良性19例、恶性11例的结果一致,即MSCT和MRI诊断IPMN良恶性的准确率均为100%,且两种检查方式对病变分型、部位、长径、壁结节的判定一致性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的检查时间短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患者IPMN分型及病变部位与恶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良性患者IPMN长径≤30 mm、无壁结节的比例高于恶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和MRI诊断IPMN正确率相近,但MSCT扫描时间较短,临床中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采取最佳检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内乳头黏液性肿瘤 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CT 良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微小浸润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癌:104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Nara S Shimada K +1 位作者 Kosuge T 黄文斌(摘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6-446,共1页
关键词 胰腺导管内乳头黏液性肿瘤 病理分析 肿瘤临床 浸润型 浸润性 WHO分类 5年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癌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龙 王涛 巩若箴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4期532-532,537,共2页
患者女,52岁。返酸并消瘦1年,上腹胀痛1月,加重1周。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无糖尿病、结核病史。血常规:白细胞9.28×10^9/L,中性粒细胞为80.2%;结核抗体阴性,血胰淀粉酶正常,血沉41 mm/h;血清学检查AFP1.75ng/ml,CEA 2.09ng/ml,C... 患者女,52岁。返酸并消瘦1年,上腹胀痛1月,加重1周。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无糖尿病、结核病史。血常规:白细胞9.28×10^9/L,中性粒细胞为80.2%;结核抗体阴性,血胰淀粉酶正常,血沉41 mm/h;血清学检查AFP1.75ng/ml,CEA 2.09ng/ml,CA12-5 22.80 U/ml,CA19-940.23 U/ml。外院胃镜示:十二指肠降段粘膜充血糜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导管内乳头粘液性 影像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鉴别乳腺导管内原位癌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价值研究
17
作者 郑韦力 林济钦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7期1310-1312,1316,共4页
目的:研究超声在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breast intraductal papillomatosis, BIDP)两种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本院就诊的126例疑似DCIS、BIDP患者... 目的:研究超声在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breast intraductal papillomatosis, BIDP)两种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本院就诊的126例疑似DCIS、BIDP患者,根据病理结果金标准,分为DCIS组(n=70)和BIDP(n=24),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超声检查,对其病灶数量、分布、信号和形态,并对其强化方式等进行分析,对比超声造影的超声图像特征。结果:对比DCIS组和BIDP组经超声图像特征情况发现,其形态、结节内部回声、微钙化、血流和同侧腋窝淋巴结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经超声检查结果后显示,对DCIS、BIDP诊断的灵敏度为74.29%(52/70)、特异度91.67%(22/24)和准确率为78.72%(74/94),其诊断价值较高。结论:超声检测用于乳腺导管内原位癌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当中具有一定鉴别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乳腺导管内原位 乳腺导管内乳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影像学检查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相关性浸润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志涛 薛蕴菁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2年第12期2193-2197,共5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相关性浸润癌周围浸润性的判断,其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6-2021年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的40例IPMN患者资料,术前行MRI检查。分析影像学病变... 目的:利用磁共振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相关性浸润癌周围浸润性的判断,其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6-2021年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的40例IPMN患者资料,术前行MRI检查。分析影像学病变部位、导管累及类型、病变形状、病变直径、主胰管扩大程度、胆总管扩大程度、壁结节改变与IPMN相关性浸润癌发生的关系,分析MRI影像学检查预测IPMN相关浸润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40例IPMN病例中,12例病理证实为IPMN相关浸润癌。病变主要与导管累及类型、病变的形态、胆总管的扩张程度、壁结节等与IPMN相关浸润癌发病密切有关。囊实性肿块预测侵袭性IPMN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7%(8/12)和80.0%(8/10)。胆总管扩大预测侵袭性IPMN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0%(6/12)和80%(8/10)。病变部位与IPMN相关浸润癌的发生无相关性(P=0.803)。IPMN浸润癌患者的主胰管直径大于无浸润癌患者。主胰管直径≥5mm预测浸润性IPMN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11/12)和43%(3/7)。对于分支型和混合型IPMN患者,浸润性癌的病变直径大于非浸润性癌。当主胰管最大径≥8mm时,其预测浸润性IPMN的灵敏性为75%(9/12),特异性为86%(6/7);当主胰管最大径≥10mm时,其预测浸润性IPMN的灵敏性为25%(3/12),特异性为100%(7/7)。结论:MRI影像学特征可以帮助预测IPMN相关的浸润性癌,在指导治疗、制定手术方案、预测患者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导管内乳头黏液性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及磁共振成像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9
作者 伍翠云 方松华 +2 位作者 蔡学祥 宋琼 钟建国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48-650,共3页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是一种较少见的好发于老年男性的胰腺外分泌、囊性肿瘤.IPMN按导管不同的受累部位分为主胰管型(MD)、分支胰管型(BD)及混合型(MIX)三型.IPMN影像学上与胰腺假性囊肿、慢性胰腺炎等原因导致的...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是一种较少见的好发于老年男性的胰腺外分泌、囊性肿瘤.IPMN按导管不同的受累部位分为主胰管型(MD)、分支胰管型(BD)及混合型(MIX)三型.IPMN影像学上与胰腺假性囊肿、慢性胰腺炎等原因导致的胰管扩张鉴别有一定的难度,且IPMN有恶变成胰腺导管癌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内乳头黏液性肿瘤 多层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 胰腺假性囊肿 胰腺外分泌 慢性胰腺 胰腺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MSCT征象 被引量:8
20
作者 岳奎涛 刘剑羽 +2 位作者 王智勇 李磊 刘从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67-1370,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的MS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病理证实的IPMN的MSCT表现。所有患者均接受16层或64层CT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7例接受ERCP检查。结果27例IPMN中,主胰管型11例,包括2例交界性肿瘤,4例原位癌,...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的MS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病理证实的IPMN的MSCT表现。所有患者均接受16层或64层CT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7例接受ERCP检查。结果27例IPMN中,主胰管型11例,包括2例交界性肿瘤,4例原位癌,5例腺癌;CT表现为胰腺不同程度萎缩,主胰管扩张,8例内部可见壁结节,1例见多发斑块状钙化。分支胰管型9例,包括腺瘤和交界性肿瘤各3例,1例原位癌,2例腺癌;其中7例位于胰头部,表现为与主胰管相通的囊性病灶,内见分隔和乳头状壁结节,呈"葡萄串"样,1例可见点状钙化;2例位于胰尾部,呈类圆形囊性病灶,增强无强化。混合型7例,包括交界性肿瘤和腺癌各3例,原位癌1例,表现为主胰管及分支胰管扩张伴腔内壁结节,3例病变内可见不同程度钙化。7例接受ERCP,其中5例明确显示囊性病灶与主胰管相通。结论 IPMN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MSCT结合ERCP检查有助于术前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导管内乳头黏液性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