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7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抑制剂对甲磺酸伊马替尼继发耐药性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增殖及蛋白激酶B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秦龙 罗彬予 +1 位作者 李婷 吕真冰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703-706,724,共5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抑制剂AG-1024对甲磺酸伊马替尼继发耐药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细胞增殖及蛋白激酶B(Akt)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诱导GIST-T1细胞以建立继发耐药性细胞系。将继发耐药性GIST-T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抑制剂AG-1024对甲磺酸伊马替尼继发耐药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细胞增殖及蛋白激酶B(Akt)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诱导GIST-T1细胞以建立继发耐药性细胞系。将继发耐药性GIST-T1细胞分为对照组(0μmol/L AG-1024)以及5μmol/L、10μmol/L、20μmol/L AG-1024组,给予相应浓度AG-1024干预12 h、24 h、48 h后,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将继发耐药性GIST-T1细胞分为AG-102412 h组、AG-102424 h组、AG-102448 h组和对照组,各AG-1024组加入10μmol/L AG-1024干预相应的时间,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二甲亚砜(干预即刻收集细胞),检测各组细胞Akt蛋白、磷酸化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各浓度AG-1024组的吸光度值呈下降趋势;同一时间点,各浓度AG-1024组的吸光度值均低于对照组,且10μmol/L AG-1024组与20μmol/L AG-1024组的吸光度值低于5μmol/L AG-1024组(均P<0.05),但10μmol/L AG-1024组与20μmol/L AG-102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G-102412 h组、AG-102424 h组、AG-102448 h组和对照组Akt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G-102412 h组、AG-102424 h组、AG-102448 h组细胞磷酸化Akt蛋白表达水平依次降低(均P<0.05)。结论IGF-1R抑制剂AG-1024可抑制甲磺酸伊马替尼继发耐药性GIST-T1细胞的增殖,且呈一定的时间依赖性,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信号通路中Akt的磷酸化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继发性耐药 甲磺酸伊马替尼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抑制剂 蛋白激酶B 磷酸化 体外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信号轴与其抑制剂在肿瘤中的作用
2
作者 田静 付瑶 +1 位作者 孙钰 王志浩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6-888,共13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是一种体内平衡调节因子,参与全身多种生理、合成和代谢过程,在促进生长中起着关键的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作用,涉及多种组织器官内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调节。大量体内、体外实验及临床报道发现IGFs分子的...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是一种体内平衡调节因子,参与全身多种生理、合成和代谢过程,在促进生长中起着关键的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作用,涉及多种组织器官内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调节。大量体内、体外实验及临床报道发现IGFs分子的异常表达在各种呼吸系统、消化道恶性肿瘤、生殖系统肿瘤及其他肿瘤的增殖侵袭过程中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临床角度来看,异常表达的IGF信号轴分子可被认定为癌症的诊断标志物、预后因素和现代抗肿瘤治疗的靶点。因此,针对不同肿瘤组织中IGFs变化所引发的下游分子及信号通路改变,配合靶向分子抑制剂进行针对性用药,可能成为治疗癌症的新方式。总结了IGFs信号轴在正常人体与癌症组织发展中的变化,并对IGFs信号轴的小分子抑制剂进行归纳,希望能为以后的癌症临床治疗与研究提供借鉴,为未来分子靶向治疗辅助癌症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 肿瘤 抑制 靶点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抑制剂对人食管癌移植瘤放射增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广银 韩倩 +2 位作者 朱庆尧 李良 李鑫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6-379,共4页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抑制剂AG1024对裸鼠EC9706食管癌模型的放射增敏作用及机制.方法 裸鼠皮下接种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建立模型,待肿瘤长至100 mm3时按随机表将小鼠分成4组,对照组、单纯照射组、AG1024组、联合组...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抑制剂AG1024对裸鼠EC9706食管癌模型的放射增敏作用及机制.方法 裸鼠皮下接种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建立模型,待肿瘤长至100 mm3时按随机表将小鼠分成4组,对照组、单纯照射组、AG1024组、联合组.对照组:不处理;单纯照射组:第1、8天分别给予6MVX射线,照射剂量单次8 Gy;AG1024组:AG1024腹腔注射30 μg/(kg·d),每周5次,共2周;联合组:给予AG1024腹腔注射和照射.每隔2天测肿瘤直径,第15天断颈处死小鼠计算抑瘤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肿瘤组织细胞周期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结果 各组瘤重较对照组减小,抑瘤率分别为39.16%、18.73%和57.04% (F=13.566,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联合组肿瘤细胞G0/G1及G2/M期增多,S期减少,较单纯照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54、-16.738、12.871,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联合组肿瘤组织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下降;TUNEL法检测联合组肿瘤组织出现凋亡细胞.结论 IGF-1R抑制剂AG1024能增加食管癌移植瘤的放射敏感性,改变细胞周期、诱导凋亡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 放疗增敏
原文传递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抑制剂AG1024对鼻咽癌移植瘤的放射增敏效应 被引量:1
4
作者 伍方财 卢汉桂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85-988,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抑制剂AG1024对裸鼠鼻咽癌移植瘤的放射增敏效应。方法建立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模型20只,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5只。A组每只瘤注射生理盐水0.3 m L/(次·周),隔天1次,共9次;B组每只瘤...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抑制剂AG1024对裸鼠鼻咽癌移植瘤的放射增敏效应。方法建立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模型20只,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5只。A组每只瘤注射生理盐水0.3 m L/(次·周),隔天1次,共9次;B组每只瘤注射AG1024 30 mg/(kg·周),0.3 m L/次,隔天1次,共9次;C组直线加速器6 me V电子线照射,每次局部2 Gy/只,隔天1次,共18 Gy;D组每只瘤注射AG1024 30 mg/(kg·周),0.3 m L/次,隔天1次,直线加速器6 me V电子线照射,每次局部2 Gy/只,隔天1次,共18 Gy。观察移植瘤的生长速度和瘤体大小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PCNA、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D组鼻咽癌移植瘤的生长显著受抑制,流式细胞仪显示细胞凋亡率明显提高,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D组中的PCNA、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另外3组(P<0.05)。结论 AG1024联合放疗的疗效较单一治疗方案有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 鼻咽癌 放射增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焦虑病人血清微RNA-451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表达水平与焦虑程度的关系
5
作者 舒新乐 侯亚儒 张莹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焦虑病人血清微RNA-451a(miR-451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表达水平与焦虑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在汉中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病人160例,根据临床诊断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焦虑病人血清微RNA-451a(miR-451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表达水平与焦虑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在汉中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病人160例,根据临床诊断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将病人分为高血压组60例、高血压合并轻度焦虑情绪组48例、高血压合并中度焦虑情绪组32例和高血压合并重度焦虑情绪组20例,收集整理所有病例的临床基础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miR-451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GF1R表达水平;比较分析高血压病人和高血压合并焦虑情绪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Pearson法分析HAMA评分与血清miR-451a、IGF1R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合并焦虑的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组、轻度焦虑、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组病人血清miR-451a水平依次降低(0.88±0.30,0.59±0.14,0.48±0.11,0.38±0.09),IGF1R水平依次升高[(2.14±0.60)μg/L,(2.66±0.62)μg/L,(3.08±0.66)μg/L,(3.51±0.74)μg/L];血清miR-451a水平与HAMA评分呈负相关(r=−0.50,P<0.05),血清IGF1R水平与HAMA评分呈正相关(r=0.43,P<0.05);高血压合并焦虑组收缩压[(142.26±18.51)mmHg,(135.29±17.84)mmHg]、舒张压[(84.25±11.30)mmHg,(78.23±10.25)mmHg]、C-反应蛋白[(4.47±0.96)mg/L,(4.16±0.91)mg/L]、IL-6水平[(36.95±6.31)μg/L,(27.48±5.49)μg/L]显著高于高血压组,IL-10水平[(12.34±3.26)ng/L,(16.24±3.91)ng/L]显著低于高血压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OR 95%CI=1.33(1.06,1.67)]、舒张压[OR 95%CI=1.20(1.00,1.45)]、IL-6[OR 95%CI=1.89(1.22,2.93)]、IL-10[OR 95%CI=0.38(0.17,2.93)]、miR-451a[OR 95%CI=0.01(0.00,0.47)]、IGF1R[OR 95%CI=7.62(1.21,48.03)]水平为高血压合并焦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焦虑病人血清中miR-451a低表达,IGF1R高表达,且与病人焦虑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焦虑 微RNA-451a 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GF1R)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压力刺激对大鼠“足三里”穴筋膜组织成纤维细胞合成释放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前列腺素E_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波 崔瑾 +2 位作者 谢西梅 李佳霖 李小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756-2760,共5页
背景:腧穴筋膜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是针推治疗操作过程中的主要受力组织细胞之一,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整对腧穴发挥治疗作用的功能关系密切。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压力刺激对大鼠"足三里"穴筋膜组织成纤维细胞合成释放基质金... 背景:腧穴筋膜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是针推治疗操作过程中的主要受力组织细胞之一,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整对腧穴发挥治疗作用的功能关系密切。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压力刺激对大鼠"足三里"穴筋膜组织成纤维细胞合成释放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前列腺素E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足三里"穴筋膜组织成纤维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压力刺激组。压力刺激组对细胞实施50kPa压力刺激,每次加力2h,每8h1次,共6次;空白对照组不加压。检测细胞外培养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前列腺素E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含量的变化,并计算基质金属蛋白酶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比值的变化。结果与结论:"足三里"穴筋膜组织成纤维细胞压力作用后,培养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和前列腺素E2含量均增加(P<0.05或0.01),基质金属蛋白酶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比值增大(P<0.0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变化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证实,压力刺激对腧穴筋膜组织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和前列腺素E2合成释放的调节,以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比值的提高,可能是腧穴接受针灸推拿治疗后发挥"疏经通脉"作用的细胞生物力学原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推拿 压力刺激 腧穴 筋膜组织成纤维细胞 疏经通脉 基质金属蛋白酶1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1 前列腺素E2 胰岛素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娟 吕国栋 +2 位作者 赵军 肖云峰 王建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666-1668,1671,共4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家族系统中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 re-ceptor,IGF-ⅠR)最为重要,其为一种糖蛋白跨膜受体,属于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成员,在多种肿瘤中上调表达或增加激酶活性从而介导肿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家族系统中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 re-ceptor,IGF-ⅠR)最为重要,其为一种糖蛋白跨膜受体,属于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成员,在多种肿瘤中上调表达或增加激酶活性从而介导肿瘤发展、浸润以及抗细胞凋亡等;同时,IGF-ⅠR 还与多房棘球绦虫、线虫、血吸虫等致病因素有关,这些特性使IGF-ⅠR 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抗肿瘤、抗寄生虫靶向治疗潜在靶点。本文对近年来以 IGF-ⅠR 为靶点的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Ⅰ受体 IGF-ⅠR 抑制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蛋白激酶 多房棘球绦虫 家族成员 肿瘤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通过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下游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途径增强赫赛汀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明亮 潘成武 +2 位作者 王岗 金功圣 钱军 《转化医学杂志》 2017年第6期340-344,349,共6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下游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PKB)信号激活对赫赛汀敏感性的影响,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下游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PKB)信号激活对赫赛汀敏感性的影响,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增强赫赛汀敏感性的机制。方法大剂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作用乳腺癌SKBR3细胞,激活IGF1R及其下游PI3K/PKB信号通路。分别给予赫赛汀、DMY、DMY联合赫赛汀作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受体分子IGF1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及下游信号蛋白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s 1,IRS1)、PKB、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gene,PTEN)表达及磷酸化水平变化;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法、流式细胞仪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分别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凋亡及侵袭性变化。结果亲代SKBR3细胞经大剂量IGF1作用后,细胞内IRS1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PKB磷酸化水平先缓慢上升、后逐渐平稳,PTEN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Y可以显著降低细胞内IRS1(P<0.01)及PKB(P<0.01)磷酸化水平,提高PTEN表达水平(P<0.01);DMY联合赫赛汀作用可显著降低细胞的侵袭能力(P<0.01)、增强细胞凋亡率(P<0.01)。结论 IGF1激活IGF1R下游PI3K/PKB信号通路可能是导致SKBR3细胞对赫赛汀产生耐药的原因之一,DMY能够通过抑制PI3K/PKB信号途径增强赫赛汀的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赫赛汀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 被引量:6
9
作者 荣岚 焦洁茹 +1 位作者 林青 张永怡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水平及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C)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 目的:分析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水平及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C)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进行糖尿病肾病治疗的临床期患者100例,检查来诊时及随访后的IGF-1、CysC水平变化。根据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分为Ⅱ、Ⅲ和Ⅳ期3组,比较入组时和随访IGF-1、CysC水平变化;患者按照随访后糖尿病肾病是否进展分为进展组和未进展组,观察2组患者入组时及随访CysC、IGF-1水平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8.42±2.37)个月。入组时、随访Ⅱ、Ⅲ和Ⅳ期患者CysC、IGF-1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Ⅲ期患者CysC、IGF-1水平均高于Ⅱ期,Ⅳ期患者均高于Ⅲ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期、Ⅲ期患者随访与入组时比较CysC、IGF-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Ⅳ期患者均明显高于入组时(均P<0.05),入组时及随访进展组患者CysC、IGF-1水平均明显高于未进展组(均P<0.05),进展组患者随访CysC、IGF-1水平明显高于入组时(均P<0.05),未进展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ysC、IGF-1水平是影响老年T2DM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CysC、IGF-1水平是影响老年T2DM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应该重视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CysC、IGF-1水平的变化,及时干预,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C 老年 2型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表皮生长因子水平检测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波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1098-110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检测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5例子宫肌瘤患者为子宫肌瘤组,... 目的探讨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检测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5例子宫肌瘤患者为子宫肌瘤组,其中黏膜下肌瘤27例(黏膜下肌瘤组),非黏膜下肌瘤38例(非黏膜下肌瘤组);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女性57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受试者血清中TIMP-1、IGF-1和EGF水平;对各组受试者血清中TIMP-1、IGF-1及EGF水平进行比较,并分析血清中TIMP-1、IGF-1及EGF水平检测对子宫肌瘤诊断的价值。结果子宫肌瘤组患者血清中TIMP-1、IGF-1和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黏膜下肌瘤组患者血清中TIMP-1、IGF-1和EGF水平显著高于非黏膜下肌瘤组(P<0.01)。当TIMP-1取117.03μg·L^(-1)时对子宫肌瘤诊断的灵敏度为76.81%,特异度为90.23%;当IGF-1取582.04μg·L^(-1)时对子宫肌瘤诊断的灵敏度为46.36%,特异度为80.74%;当EGF取357.15 ng·L^(-1)时对子宫肌瘤诊断的灵敏度为83.27%,特异度为51.26%;TIMP-1、EGF对子宫肌瘤诊断的灵敏度显著高于IGF-1(P<0.01),TIMP-1和EGF对子宫肌瘤诊断的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MP-1、IGF-1对子宫肌瘤诊断的特异度显著高于EGF(P<0.01),TIMP-1和IGF-1对子宫肌瘤诊断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子宫肌瘤诊断的灵敏度为93.47%,特异度为94.59%,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子宫肌瘤诊断的灵敏度显著高于TIMP-1和IGF-1(P<0.05),但与EGF对子宫肌瘤诊断的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子宫肌瘤诊断的特异度显著高于IGF-1、EGF(P<0.05),但与TIMP-1对子宫肌瘤诊断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MP-1、IGF-1和EGF可作为诊断子宫肌瘤的血清学指标,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子宫肌瘤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1 胰岛素生长因子-1 表皮生长因子 子宫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在骨性关节炎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保龙 邵增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35-1337,共3页
骨性关节炎(OA)是常见的退变性、慢性关节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负重较大的关节,其发病率在全球逐年上升。在中同.随着老龄化的到来,OA患者人数也在逐年上升。膝关节OA已成为老年运动功能障碍与致残的首要原因。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白介素1受体拮抗 胰岛素生长因子1 膝关节OA 慢性关节疾病 运动功能障碍 中老年人 患者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5a靶向基因对肝癌细胞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及其受体抑制剂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日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5451-5452,共2页
目的探讨miR-125a靶向基因对肝癌细胞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及其受体抑制剂鬼臼苦素(PPP)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含有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接种Hep2细胞,当细胞融合度达到90%时,更换为乙二胺四乙酸(EDTA)溶液和胰蛋白酶的消化... 目的探讨miR-125a靶向基因对肝癌细胞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及其受体抑制剂鬼臼苦素(PPP)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含有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接种Hep2细胞,当细胞融合度达到90%时,更换为乙二胺四乙酸(EDTA)溶液和胰蛋白酶的消化液消化,使全部细胞完全脱离瓶壁,于培养瓶内,在孵箱中培养。构建为重组质粒p Genesil-miR-125a。转染Hep2细胞。筛选建立稳定转染的Hep2细胞,根据转染质粒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检测miR-125a对肿瘤细胞抑制作用和IGF-1、PPP的水平。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活细胞数量明显降低(P<0.05)。随着细胞的增殖,两组细胞的IGF-1阳性率均降低,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细胞PPP阳性率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细胞PPP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miR-125a靶向基因能够降低肝癌细胞类IGF-1水平,升高其受体抑制剂PPP的水平,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5a 肝癌细胞 胰岛素生长因子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反义寡核苷酸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邓志宏 谭佳 +2 位作者 刘双珍 赵少贞 汪建涛 《眼视光学杂志》 2009年第5期350-353,共4页
目的观察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后极部视网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基因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以及IGF-1R反义寡核苷酸玻璃体腔注射对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屈光度及眼轴长度的影响,探讨视网膜IG... 目的观察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后极部视网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基因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以及IGF-1R反义寡核苷酸玻璃体腔注射对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屈光度及眼轴长度的影响,探讨视网膜IGF-1R在实验性近视眼发病中的作用。方法3周龄的三色豚鼠64只,随机均分为8组(每组8只),A组:单眼遮盖7d;B组:未遮盖7d;C组:单眼遮盖14d;D组:未遮盖14d;E组:单眼遮盖14d后去遮盖7d;F组:未遮盖21d;G组:单眼遮盖14d+玻璃体腔注射40μg(20μl)IGF-1R正义寡核苷酸;H组:单眼遮盖14d+玻璃体腔注射40μg(20μl)IGF-1R反义寡核苷酸。检测各组的近视屈光度、眼轴长度以及后极部视网膜IGF-1R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遮盖14d后实验眼眼轴明显延长,形成近视,去遮盖7d后,近视屈光度减低,眼轴增长减缓;随着遮盖时间的延长,后极部视网膜IGF-1R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去遮盖后,表达水平降低(P=0.000)。形觉剥夺14d后,IGF-1R正义寡核苷酸注射眼的眼轴长度、近视屈光度以及后极部视网膜IGF-1R表达水平与单纯遮盖组无显著差异(P=0.664,0.797,0.312,0.117);但IGF-1R反义寡核苷酸注射眼的近视屈光度显著减低,眼轴变短,后极部视网膜IGF-1R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00)。结论形觉剥夺能上调豚鼠眼后极部视网膜IGF-1R的表达水平,去遮盖后,豚鼠近视屈光度减低,眼轴增长减缓,后极部视网膜IGF-1R的表达水平下调。利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抑制视网膜IGF-1R基因的表达,可以抑制近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 反义寡核苷酸 形觉剥夺性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下丘脑和垂体中生长激素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的发育性变化 被引量:15
14
作者 徐金先 夏东 +3 位作者 赵茹茜 胥清富 韦习会 陈杰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5-501,共7页
GH和IGF 1可作用于垂体或 /和下丘脑负反馈性地调节垂体GH的分泌 ,而这种负反馈作用必须通过下丘脑或垂体的GHR和IGF 1R来实现。为研究猪垂体GH分泌负反馈调节的发育性变化和品种特点 ,分别在 0、3、2 0、30、90、12 0和 180日龄随机选... GH和IGF 1可作用于垂体或 /和下丘脑负反馈性地调节垂体GH的分泌 ,而这种负反馈作用必须通过下丘脑或垂体的GHR和IGF 1R来实现。为研究猪垂体GH分泌负反馈调节的发育性变化和品种特点 ,分别在 0、3、2 0、30、90、12 0和 180日龄随机选取纯种雄性二花脸猪和大白猪各 4头 ,屠宰并取下丘脑及垂体 ,用相对定量RT PCR分析下丘脑和垂体GHR和IGF 1RmRNA水平。结果表明 :下丘脑GHRmRNA表达呈明显的时序性变化 ,在 0到 12 0日龄期间呈逐渐上升趋势 ,180日龄时显著下降 (P <0 0 5 ) ,提示在快速生长期 ,GH负反馈调控机制逐渐加强。下丘脑GHRmRNA表达还表现明显的品种间差异 ,在 0到 180日龄期间大白猪均显著高于二花脸猪 (P <0 0 5 ) ;而垂体GHRmRNA表达相对稳定 ,品种和年龄间差异不显著 ,提示GH的负反馈作用位点可能主要在下丘脑。IGF 1R与GHR的表达发育模式不同。下丘脑IGF 1RmRNA的表达相对稳定 ,无显著的年龄、品种间差异 ;而在垂体 ,大白猪和二花脸猪IGF 1RmRNA水平在出生时均较高 ,随后显著下降 (P <0 0 5 ) ,2 0日龄后逐渐上升至 90日龄的较高水平 ,随后再次下降。大白猪垂体IGF 1mRNA表达在 30日龄和 90日龄时显著高于二花脸猪 (P <0 0 5 ) ,而 180日龄时二花脸猪垂体IGF 1RmRNA水平却显著高于大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受体 胰岛素生长因子1型受体 基因表达 垂体 下丘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骼肌特异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胰岛素双受体功能缺失鼠糖尿病发病及其相关炎症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20
15
作者 喻嵘 成细华 +2 位作者 胡伟 肖曼江 Jun-Li LiuO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5期9075-9078,共4页
目的:临床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均可出现炎症反应标志物的异常改变。观察骨骼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及胰岛素受体功能缺失转基因2型糖尿病小鼠的糖代谢及其相关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5-11/2006-08在湖南中医药... 目的:临床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均可出现炎症反应标志物的异常改变。观察骨骼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及胰岛素受体功能缺失转基因2型糖尿病小鼠的糖代谢及其相关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5-11/2006-08在湖南中医药大学SPF实验动物中心及血管生物学实验室(国家三级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授权使用引进的10只MKR鼠,经自然交配后繁殖的子代28只及30只C57小鼠。②实验方法:对MKR鼠进行鉴定后,从MKR鼠子代出生第3周开始每周定时以电化学法血糖仪进行血糖检测。③实验评估:观察2月龄MKR鼠血糖及胰岛素的水平;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月龄MKR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内皮黏附分子1、脂联素的变化。同期采用C57小鼠进行对照。结果:纳入由10只MKR鼠经自然交配后繁殖的子代28只,经鉴定后22只纳入实验观察;C57小鼠30只,相关炎症分子检测的实验中有2例因血液样本溶血剔除,其余均进入结果分析。①MKR鼠所有子代鼠均会出现长度为330bp的DNA片断,表明该MKR鼠后代能稳定遗传。②新生MKR鼠自出生3周开始,即出现显著的血糖增高,5周以后血糖则较稳定地维持在高水平。MKR鼠在2月龄时即表现出显著的高胰岛素血症及糖耐量低下,与C57对照组小鼠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③MKR鼠的脂联素含量显著升高,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内皮黏附分子1含量亦显著增高,与C57对照组小鼠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本文成功地引进了MKR模型,MKR鼠是目前一种非常良好的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并具有明显的炎症反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转基因技术 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 胰岛素受体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缺氧缺血脑损伤新生鼠内源性IGF-1和IGF-1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楸 陈超 +2 位作者 刘登礼 杨毅 陈莲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70-473,F002,共5页
目的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对损伤的神经组织有修复作用 ,但外源性IGF 1是否会抑制内源性IGF 1、IGF 1受体的生成 ,从而减弱IGF 1的神经保护作用尚不明确。本文通过观察IGF 1治疗新生大鼠缺血缺氧脑损伤 (HIBD)后脑IGF 1和IGF 1... 目的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对损伤的神经组织有修复作用 ,但外源性IGF 1是否会抑制内源性IGF 1、IGF 1受体的生成 ,从而减弱IGF 1的神经保护作用尚不明确。本文通过观察IGF 1治疗新生大鼠缺血缺氧脑损伤 (HIBD)后脑IGF 1和IGF 1受体mRNA水平的变化 ,研究IGF 1对HIBD新生大鼠内源性IGF 1、IGF 1受体的影响。方法 制作新生大鼠HIBD模型 ,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HIBD后各时间点海马和大脑皮层IGF 1和IGF 1受体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 ,并比较IGF 1治疗组与未治疗组HIBD后 12h、72hIGF 1、IGF 1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HIBD后 4 8h海马IGF 1和IGF 1受体mRNA开始升高 ,72h达高峰。损伤后 12 0h ,IGF 1mRNA降至正常水平 ,而IGF 1受体mRNA仍处于较高水平。在皮层 ,IGF 1和IGF 1受体mRNA开始升高时间稍早于海马 ,2 4h上升 ,96h降至正常 ,但是上升幅度相对较小。与未治疗组比较 ,IGF 1治疗后内源性IGF 1表达无明显变化。IGF 1受体的表达在治疗后 12h无明显差别 ,但在 72h时显著增加。结论 HIBD后皮层、海马等脑损伤区的IGF 1和IGF 1受体表达均升高。给予外源性IGF 1后并不降低内源性IGF 1的表达 ,还能刺激IGF 1受体表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1 受体 胰岛素生长因子 缺氧缺血 大鼠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7
作者 高志强 储天晴 +1 位作者 赵怡卓 韩宝惠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63-565,共3页
肿瘤患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R,IGF-1R)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IGFBP)-3的含量比... 肿瘤患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R,IGF-1R)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IGFBP)-3的含量比例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1 胰岛素生长因子-1 临床意义 肺癌患者 非小细胞 PROTEIN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眼眶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俞丹洋 刘凤权 +3 位作者 曹芳 王秋红 曾程程 魏锐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88-1494,共7页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受体(IGF-1R)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眼眶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探讨IGF-1对眼眶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期间入住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的TAO组患者...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受体(IGF-1R)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眼眶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探讨IGF-1对眼眶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期间入住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的TAO组患者(n=6)和对照组患者(n=5)的眼眶脂肪组织,用蛋白质印迹法、实时定量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患者眼眶脂肪组织中IGF-1R的表达及分布情况。分别提取两组患者的眼眶前脂肪细胞,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1、5、10、20nmol/L)IGF-1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体外分化细胞后用油红O染色法及蛋白质印迹法观察两组细胞的分化情况和IGF-1R的表达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不同浓度(0、1、5、10、20nmol/L)IGF-1对TAO组细胞分化水平的影响。结果 TAO组患者眼眶脂肪组织中IGF-1R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浓度IGF-1均可以促进眼眶前脂肪细胞的增殖,且在1-20nmol/L IGF-1作用下在TAO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TAO组前脂肪细胞分化前、后细胞中IGF-1R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较于未加IGF-1组,1-20nmol/L IGF-1均促进TAO组前脂肪细胞中PPARγmRNA的表达(P〈0.01);油红O染色检测结果显示随着IGF-1浓度的升高,脂滴合成逐渐增加(P〈0.05,P〈0.01)。结论 IGF-1R在TAO患者脂肪组织及前脂肪细胞中的表达较高,IGF-1可以促进TAO眼眶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眼病 脂细胞 IGF 1受体 胰岛素生长因子1 细胞分化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在糖尿病小鼠脑内的分布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蓬文 杨芳 +2 位作者 盛树力 晋志高 陶之理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7-130,T027,共5页
为了观察糖尿病小鼠脑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1( IGF-1R)的分布及 APP17肽对其分布的影响 ,本研究用链脲佐菌素诱发小鼠糖尿病模型 ,并向皮下注射 APP17肽 (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 319-335 )给予治疗 ,4周后取脑组织进行 IGF-1R免疫组... 为了观察糖尿病小鼠脑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1( IGF-1R)的分布及 APP17肽对其分布的影响 ,本研究用链脲佐菌素诱发小鼠糖尿病模型 ,并向皮下注射 APP17肽 (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 319-335 )给予治疗 ,4周后取脑组织进行 IGF-1R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结果显示 ,糖尿病组 IGF-1R阳性反应细胞广泛分布于皮层、海马、丘脑、下丘脑等部位 ,而正常对照组及 APP17肽治疗组仅在皮层、海马可见阳性反应细胞 ,且着色淡。结果表明 ,糖尿病小鼠脑内多个区域存在较多的 IGF -1R阳性神经元 ,而APP17肽能使 I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1 糖尿病小鼠 脑内 分布 APP17肽 糖尿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骼肌特异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胰岛素双受体功能缺失所致小鼠2型糖尿病 被引量:9
20
作者 喻嵘 成细华 +3 位作者 胡伟 魏开春 Guo Yu-bing Liu Jun-li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38-440,共3页
目的观察骨骼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及胰岛素受体的功能缺失(MKR)转基因2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及其生长情况。方法以MKR鼠自然交配繁殖的子代为研究对象,定时检测其血糖、体重、胰岛素。采用C57小鼠为对照。结果MKR鼠所有子代均出现长度... 目的观察骨骼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及胰岛素受体的功能缺失(MKR)转基因2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及其生长情况。方法以MKR鼠自然交配繁殖的子代为研究对象,定时检测其血糖、体重、胰岛素。采用C57小鼠为对照。结果MKR鼠所有子代均出现长度为330bp的DNA片断,表明该MKR鼠后代能稳定遗传。新生MKR鼠自出生3周开始,血糖即显著增高,5周后血糖则稳定地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体重增长随年龄的增长而减慢,至4月龄时基本稳定。MKR鼠在2月龄时即表现出显著的高胰岛素血症及糖耐量减低,与对照组小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KR鼠在生长过程中无自然死亡发生。结论MKR鼠是研究2型糖尿病较好的动物模型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转基因技术 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 胰岛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