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颓子科叶绿体基因组系统发育分析与演化趋势推断 被引量:1
1
作者 罗晗睿 王罗云 +1 位作者 张建国 曾艳飞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1-903,共13页
[目的]探索胡颓子科叶绿体基因组演化趋势,为胡颓子科植物物种鉴定以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该研究从头组装并注释了沙棘属和野牛果属共4个类群的叶绿体基因组,结合已发表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比较了胡颓子科各类群叶绿体基... [目的]探索胡颓子科叶绿体基因组演化趋势,为胡颓子科植物物种鉴定以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该研究从头组装并注释了沙棘属和野牛果属共4个类群的叶绿体基因组,结合已发表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比较了胡颓子科各类群叶绿体基因组的基因构成、重复序列和结构特征,建立了系统发育树,并通过高分化区定位了该科叶绿体基因组的潜在DNA条形码区域。[结果]胡颓子科各属叶绿体基因组在四分体结构、基因数量和排列上高度相似;沙棘属和野牛果属的反向重复区(IR)和整个基因组重复序列数目较胡颓子属有扩张和增加的趋势。胡颓子科18个类群的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的系统发育树中,胡颓子属个体聚为一支,最先分化出来,沙棘属和野牛果属各自聚为一支,具有最近的共同祖先;从长单拷贝区(LSC)和短单拷贝区(SSC)筛选出3个DNA条形码候选区,其中ycf1基因的鉴定效果最佳。[结论]胡颓子科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构保守,但其非编码区序列在各属间存在明显差异,且IR区序列与重复序列在演化过程中分别有扩张和增多的趋势。研究选定的DNA条形码序列能很好区分胡颓子科各属之间以及胡颓子属内物种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颓子科 叶绿体基因组 系统发育 DNA条形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颓子科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被引量:21
2
作者 黄浩 赵鑫 姜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7-309,共3页
胡颓子科植物共有3属80余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地区和亚洲其他地区。该科植物含有挥发油、脂肪酸、生物碱、萜类等多种化学成分,许多植物还是珍贵的药食两用植物。为推动我国胡颓子科植物资源的更深层次利用和开发,对我国拥有资源的胡... 胡颓子科植物共有3属80余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地区和亚洲其他地区。该科植物含有挥发油、脂肪酸、生物碱、萜类等多种化学成分,许多植物还是珍贵的药食两用植物。为推动我国胡颓子科植物资源的更深层次利用和开发,对我国拥有资源的胡颓子科沙棘属(H ipp ophae L.)和胡颓子属(E laeagnus L.)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概况做一综述,为本科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颓子科 生物碱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胡颓子属(胡颓子科)六个植物名称后选模式指定 被引量:4
3
作者 林祁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6-657,共2页
根据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标本馆(IBSC)、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PE)和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馆(SZ)复份标本的研究,对中国胡颓子科(E laeag-naceae)胡颓子属(Elaeagnus)的6个植物名称作出后选模式指定。
关键词 中国 胡颓子科 后选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胡頽子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及开发利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玉芹 宋加录 赵学敏 《中国林副特产》 2011年第6期80-83,共4页
通过对甘肃省胡頽子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系统调查和综合分析,已查明,甘肃胡頽子科野生果树资源有2属,11种和2个亚种,果实富含维生素、糖类和氨基酸,可生食、酿酒、加工果酱、果糕和果汁,亦可药用。阐述了胡頽子科野生果树资源在甘肃的... 通过对甘肃省胡頽子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系统调查和综合分析,已查明,甘肃胡頽子科野生果树资源有2属,11种和2个亚种,果实富含维生素、糖类和氨基酸,可生食、酿酒、加工果酱、果糕和果汁,亦可药用。阐述了胡頽子科野生果树资源在甘肃的分布、生境、果实经济性状及用途,对几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果树的化学成分及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持续利用建议。目的是为果树栽培、食品加工、医药、园林绿化等部门合理开发利用甘肃胡頽子科野生果树资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果树 种质资源 开发利用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颓子科2种旱生植物次生木质部的生态解剖学特性(英文)
5
作者 杨淑敏 江泽慧 +1 位作者 任海青 古川郁夫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6-110,F0003,共6页
从生态学角度对沙棘和沙枣的木材结构进行对比研究。两树种具有的共同特点为:生长轮明显,半环孔材,具单穿孔,导管间纹孔交互排列,无分隔木纤维,导管较窄,环管管胞和纤维状管胞具螺纹加厚,轴向薄壁组织缺失或很少。所选树种明显... 从生态学角度对沙棘和沙枣的木材结构进行对比研究。两树种具有的共同特点为:生长轮明显,半环孔材,具单穿孔,导管间纹孔交互排列,无分隔木纤维,导管较窄,环管管胞和纤维状管胞具螺纹加厚,轴向薄壁组织缺失或很少。所选树种明显区别是射线类型、宽度和叠生排列方式:沙棘射线,轴向薄壁组织细胞和导管分子具有明显的叠生排列方式,但沙枣的叠生排列不规则;沙棘射线为异型,1-2列,沙枣射线为同型,2-5列;并且二者之间数量化指标有差异,沙棘导管频率较大,导管分子较短及导管管孔较小,因此V和M值也较小,更能适应干旱环境。两树种导管分子长和纤维长的水平变动不规律,并且树种间和同一树种个体间差异显著。本文最后对该树种的解剖学特征和沙漠环境的适应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生灌木 木材生态解剖学 胡颓子科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颓子科兼谈山茱萸科 两科并无特殊联系,纯属偶然叙述
6
作者 汪劲武 《植物杂志》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6-38,共3页
1984年夏,我带着研究生去山西北部实习,久居学校,一旦去了大自然中,特别又是从来没有去过的雁北地区,人人都高兴.走在野外,个个精神抖擞,雁北地区很干燥,因此,无论木本或草本植物多旱生状态.我最忘不了的是进入浑源县西部一山坡时,忽然... 1984年夏,我带着研究生去山西北部实习,久居学校,一旦去了大自然中,特别又是从来没有去过的雁北地区,人人都高兴.走在野外,个个精神抖擞,雁北地区很干燥,因此,无论木本或草本植物多旱生状态.我最忘不了的是进入浑源县西部一山坡时,忽然出现奇景,满坡的灌木,枝条上结满了黄色小圆珠状的果实.密密麻麻.果皮光亮,看起来还挺赏心悦目的.学生皆不认识,我摘下一两个小果放嘴里尝尝,啊!酸!不敢多吃.但是走山路久了,吃了这果子,是酸镇住了口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颓子科 山茱萸
原文传递
长叶胡颓子根茎化学成分研究Ⅰ 被引量:10
7
作者 娄方明 杨娟 +1 位作者 白志川 武冰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88-989,共2页
目的:研究长叶胡颓子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长叶胡颓子根茎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白芷内酯(1),补骨脂内酯(2),香草酸(3),bakuchiol(4),齐墩果酸... 目的:研究长叶胡颓子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长叶胡颓子根茎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白芷内酯(1),补骨脂内酯(2),香草酸(3),bakuchiol(4),齐墩果酸(5),熊果酸(6),β-谷甾醇(7)。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颓子科 长叶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胡颓子叶的脂溶性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赵鑫 黄浩 朱瑞良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3-405,共3页
目的:对胡颓子叶(E laeagnus pungens Thunb.)进行化学成分分离。方法:采用硅胶和凝胶层析以及多种波谱学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从胡颓子叶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三十一烷(hentriantane)(1)... 目的:对胡颓子叶(E laeagnus pungens Thunb.)进行化学成分分离。方法:采用硅胶和凝胶层析以及多种波谱学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从胡颓子叶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三十一烷(hentriantane)(1),羽扇豆醇(lupeol)(2),,β-谷甾醇(β-sitosterol)(3)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4)和3,5-二羟基-4,,7-二甲氧基黄酮(3,5-dihydroxy-4,,7-dimethoxyflavone)(5)。结论:化合物1和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颓子科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胡颓子属植物利用价值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胡丰林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0-32,共3页
中国胡颓子属植物利用价值的初步分析胡丰林(安徽农业大学森林利用学院,合肥,230036)胡颓子科在我国有沙棘属和胡颓子属(ElaeagnusLinn)。我国的沙棘属植物虽然只有4种,但目前开发得已很深入,并取得了巨大... 中国胡颓子属植物利用价值的初步分析胡丰林(安徽农业大学森林利用学院,合肥,230036)胡颓子科在我国有沙棘属和胡颓子属(ElaeagnusLinn)。我国的沙棘属植物虽然只有4种,但目前开发得已很深入,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胡颓子属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颓子科 利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颓子盆景的制作与养护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崇明 《花木盆景(下半月)》 2008年第11期64-65,共2页
胡颓子又名羊奶子,在台湾也被称作银梧,胡颓子科,胡颓子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冠开展,高达4m,具棘刺。小枝锈褐色,被鳞片,叶革质,椭圆形或长圆形,长5cm-7cm,端钝或尖,基部圆形,边缘微波状,表面初有鳞片,后绿色有光泽... 胡颓子又名羊奶子,在台湾也被称作银梧,胡颓子科,胡颓子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冠开展,高达4m,具棘刺。小枝锈褐色,被鳞片,叶革质,椭圆形或长圆形,长5cm-7cm,端钝或尖,基部圆形,边缘微波状,表面初有鳞片,后绿色有光泽,背面银白色,花下垂具芳香,萼筒较裂为长,1—3朵簇生叶腋。果椭圆形,长1.2cm-1.5cm,被锈色鳞片,成熟时红色。花期10—11月,翌年5月果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颓子科 养护 制作 盆景 椭圆形 常绿灌木 银白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树种胡颓子的综合利用与栽培
11
作者 钱黎明 张海燕 《安徽林业科技》 2008年第1期42-43,共2页
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 Thunb.),别名雀儿酥、羊奶子等,属胡颓子科,是我国优良的林果药兼用型常绿灌木,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在安徽省东至县境内有大量野生胡颓子分布,多见于山地杂木林内和向阳沟谷旁,本地俗称“牛... 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 Thunb.),别名雀儿酥、羊奶子等,属胡颓子科,是我国优良的林果药兼用型常绿灌木,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在安徽省东至县境内有大量野生胡颓子分布,多见于山地杂木林内和向阳沟谷旁,本地俗称“牛豆”;偶有庭园栽培。尧渡镇大碑村境内有一胡颓子古树高达4.2m,胸径32cm,每年硕果累累。随着人们对胡颓子的认识日益深入,开展胡颓子综合利用研究及人工驯化栽培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颓子科 综合利用 庭园栽培 乡土树种 人工驯化栽培 常绿灌木 兼用型 东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湿度对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
12
作者 陈英 《甘肃林业》 2024年第2期43-44,共2页
沙棘是胡颓子科沙棘属的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北、西北、西南等地。沙棘是兼具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功能植物资源,其耐干旱、耐瘠薄、抗风沙、也可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是优良的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树... 沙棘是胡颓子科沙棘属的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北、西北、西南等地。沙棘是兼具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功能植物资源,其耐干旱、耐瘠薄、抗风沙、也可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是优良的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树种,其根、茎、叶、花、果、籽,均可开发利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工、航天、农牧等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国际沙棘协会是全世界唯一为一种植物而设立的国际性组织,由此可见沙棘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化土地 土壤湿度 国际性组织 沙棘种 水土保持 胡颓子科 防风固沙 耐瘠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子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被引量:11
13
作者 姜长阳 宁淑香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胡颓子科 牛奶 耐旱树种 组织培养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种子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江 徐硕 +3 位作者 宋秋月 贺晓艳 韩力 黄学石 《亚太传统医药》 2012年第4期26-28,共3页
目的:研究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种子的化学成分,为沙棘作为药食两用资源的开发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光谱分析法结合文献对照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沙棘种子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分别... 目的:研究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种子的化学成分,为沙棘作为药食两用资源的开发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光谱分析法结合文献对照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沙棘种子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山奈酚-3-O-芸香糖苷(1),儿茶素(2),表儿茶素(3),没食子儿茶素(4),表没食子儿茶素(5),6,9-di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6),山奈酚(7),槲皮素(8),异鼠李素(9),(-谷甾醇(10),葫萝卜苷(11)。结论: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胡颓子科 化学成分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药剂处理对沙枣种子发芽的影响
15
作者 王雪莲 赵自玉 牛攀新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发芽 药剂处理 沙枣 温度 乡土树种 胡颓子科 天然林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峰市沙棘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16
作者 宋佳珊 管依然 +3 位作者 孙学涛 匡艳华 关晨曦 孙晓琦 《内蒙古林业》 2025年第2期13-14,共2页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共9个亚种,我国有5个亚种,分别产于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内蒙古地区分布的为中国沙棘(亚种)酸刺。沙棘是一种珍贵的经济林树种,其耐瘠薄、耐盐碱、抗严寒、抗干旱能力强,可以在多种环...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共9个亚种,我国有5个亚种,分别产于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内蒙古地区分布的为中国沙棘(亚种)酸刺。沙棘是一种珍贵的经济林树种,其耐瘠薄、耐盐碱、抗严寒、抗干旱能力强,可以在多种环境中生长,废弃的农田牧场、荒山荒坡、河川两岸,甚至荒漠、戈壁、砒砂岩区都有它的身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产业 经济林树种 中国沙棘 砒砂岩区 胡颓子科 抗干旱 沙棘属植物 赤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叶胡颓子果实的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迪新 邓元平 +3 位作者 赵静 李小静 周毅 杨英军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9-520,共2页
长叶胡颓子(Elaeagnus bockii Diels),胡颓子科(Elaeagnaceae),胡颓子属(Elaeagnus),常绿直立灌木。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4月。我国长叶胡颓子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
关键词 长叶 营养成分分析 果实 胡颓子科
原文传递
中国沙棘事业的工具性百科全书——《沙棘文集》
18
作者 沙风 《沙棘》 2006年第4期22-22,共1页
由河北神兴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党委书记、高级经济师刘冲主编、原国家水利部长杨振怀、中国科学院院士阳含熙、中国工程院院士关君蔚、李文华、山仑、李振岐为特邀顾问的《沙棘文集》一书,已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 沙棘属 植物 胡颓子科 文集 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沙棘事业的工具性百科全书——《沙棘文集》
19
作者 沙风 《沙棘》 2008年第1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沙棘属 胡颓子科 文集 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沙棘事业的工具性百科全书——《沙棘文集》
20
作者 孙荣军 《沙棘》 2004年第1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沙棘属 胡颓子科 文集 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