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9
篇文章
<
1
2
…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胡震亨《读书杂录》的考据学成就与明末治学风尚
1
作者
陈许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明代中叶以后,一批有识之士掀起了“黜虚崇实”的思潮,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展开深入的反思与批判,倡导回归经典,主张通过对古籍求真求实的考证,以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胡震亨是明末著名的考据学家,其《读书杂录》记叙了大量的考据...
明代中叶以后,一批有识之士掀起了“黜虚崇实”的思潮,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展开深入的反思与批判,倡导回归经典,主张通过对古籍求真求实的考证,以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胡震亨是明末著名的考据学家,其《读书杂录》记叙了大量的考据成果,主要体现在考证字词声韵、辨析名物典故、评判社会史实和质疑佛道义理上,集中反映了胡震亨的考据学成就与明末治学风尚的转变,同时给后继的清学也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震亨
《读书杂录》
考据学
明末
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胡震亨《杜诗通》的评注特色与得失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许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4-61,共8页
胡震亨《杜诗通》是现仅存的明代三部杜诗全集注本之一,在明代末期反复古的文艺思潮下,形成了侧重审美风貌的评注特色,其评语简短精当,多贬义性语言,许多卓见被后人广为征引,影响甚大。但由于时代环境的限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划分四品...
胡震亨《杜诗通》是现仅存的明代三部杜诗全集注本之一,在明代末期反复古的文艺思潮下,形成了侧重审美风貌的评注特色,其评语简短精当,多贬义性语言,许多卓见被后人广为征引,影响甚大。但由于时代环境的限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划分四品,标准不一”“立论标新,有失严谨”的弊端。总之,《杜诗通》完成了评注杜诗从政教中心向审美中心的转向,在整个杜诗学史上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震亨
《杜诗通》
特色
得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胡震亨的“唐代乐府论”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辉斌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35-39,共5页
胡震亨是明代精通唐代诗学且卓有成就的一位著名批评家。胡震亨批评唐代乐府诗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唐音癸签》一书中。胡震亨对唐代乐府诗的批评,方法以"专论类批评"为主。在批评对象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新乐府进行...
胡震亨是明代精通唐代诗学且卓有成就的一位著名批评家。胡震亨批评唐代乐府诗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唐音癸签》一书中。胡震亨对唐代乐府诗的批评,方法以"专论类批评"为主。在批评对象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新乐府进行了重新定义;二是对唐代雅乐及诗乐关系进行了系统观照;三是对李白、杜甫等诗人的乐府诗进行了具体品评。认为李白是唐代"乐府第一手",杜甫则以新乐府见长,并以"尽道胡须赤,又有赤须胡"对二人的乐府诗成就进行了喻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震亨
《唐音癸签》
乐府批评
新乐府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关胡震亨材料补正
被引量:
1
4
作者
周本淳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115-121,共7页
胡震亨为明代后期著名学者,于唐诗之纂集研究尤多贡献,惜乎生平不详。余既为上海古籍出版社校点《唐音癸签》,因网罗方志,钩稽各书,草《胡震亨家世、生平及著述考略》一文,刊于《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4期。...
胡震亨为明代后期著名学者,于唐诗之纂集研究尤多贡献,惜乎生平不详。余既为上海古籍出版社校点《唐音癸签》,因网罗方志,钩稽各书,草《胡震亨家世、生平及著述考略》一文,刊于《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4期。其后,中国文献出版社复收入《中国历代年谱总录》一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震亨
上海古籍出版社
哲学社会科学版
材料
中国文献
著名学者
明代后期
大学学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胡震亨的初盛唐诗论
5
作者
杨素丽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21-123,共3页
明人胡震亨编纂的《唐音统签》共1 033卷,是第一部完整收录有唐一代诗歌的唐诗总集。其中《唐音癸签》独立成卷,是胡震亨唐诗观的综合体现。胡震亨的初盛唐诗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全面宗唐的诗学观念;以"复古反正"之功赞陈子...
明人胡震亨编纂的《唐音统签》共1 033卷,是第一部完整收录有唐一代诗歌的唐诗总集。其中《唐音癸签》独立成卷,是胡震亨唐诗观的综合体现。胡震亨的初盛唐诗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全面宗唐的诗学观念;以"复古反正"之功赞陈子昂;以"本无优劣"评李、杜;以"风骨"论盛唐边塞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震亨
初盛唐诗论
全面宗唐
复古反正
优劣论
风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刊胡震亨诗一首
6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102-102,共1页
上期《有关胡震亨材料补正》文末《天宁寺佛阁》诗,出于校对疏忽,漏载三句,现将全诗重刊如下:天宁寺佛阁并序永祚禅寺,近构佛阁,颇极雄概。蒙桂王殿下俞邸二使臣人沈胤芳之请,舍金助缘,兼洒睿翰,书阁额以赐。千秋壮观,四众欢...
上期《有关胡震亨材料补正》文末《天宁寺佛阁》诗,出于校对疏忽,漏载三句,现将全诗重刊如下:天宁寺佛阁并序永祚禅寺,近构佛阁,颇极雄概。蒙桂王殿下俞邸二使臣人沈胤芳之请,舍金助缘,兼洒睿翰,书阁额以赐。千秋壮观,四众欢喜。爰铺长律,用导群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震亨
诗
天宁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胡震亨对李白及其乐府诗的整体论析与“二次批评”
7
作者
苏焘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40-143,150,共5页
明末胡震亨对唐诗的汇集整理,既显示出此时期诗学研究自身的演进状态,同时也在更为宏观和理性的考察视野下,进一步推进了对李白诗歌的解读和理论分析。其主要表现,一是在宏观构架下对李白诗歌化繁为简的分析路径;二是选择了从诗史角度...
明末胡震亨对唐诗的汇集整理,既显示出此时期诗学研究自身的演进状态,同时也在更为宏观和理性的考察视野下,进一步推进了对李白诗歌的解读和理论分析。其主要表现,一是在宏观构架下对李白诗歌化繁为简的分析路径;二是选择了从诗史角度对李白乐府诗体的重点切入和二次批评方式;三是对李白乐府诗在变古翻新方面的深入挖掘和求精求新的审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震亨
李白
乐府
评价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胡震亨的家世生平及其著述考略
被引量:
4
8
作者
周本淳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4期54-60,68,共8页
明朝后期研究唐诗之学者,当推海盐胡震亨为巨擘。他以个人一生精力,搜集评定唐人诗集,成《唐音统签》一千。三十三卷。后来清朝官修《全唐诗》,即以《唐音统签》及季沧苇《全唐诗》合校而成。胡氏于学术方面贡献很广,自己校刻并帮...
明朝后期研究唐诗之学者,当推海盐胡震亨为巨擘。他以个人一生精力,搜集评定唐人诗集,成《唐音统签》一千。三十三卷。后来清朝官修《全唐诗》,即以《唐音统签》及季沧苇《全唐诗》合校而成。胡氏于学术方面贡献很广,自己校刻并帮助汲古阁主人毛晋编定校刻大量书籍,“凡海虞毛氏书多震亨所编定也”①。当时人称其“抱经济之长才,作文章之巨手”②;稍后则有人誉之为“淹雅而饶著作,为江表学府”③;到近人张元济先生推崇为海盐县“第一读书种子”。这些都非溢美之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震亨
家世生平
《唐音统签》
《全唐诗》
著述
明朝后期
读书种子
海盐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胡震亨事迹续考
9
作者
冉旭
《古籍研究》
2003年第4期19-24,共6页
胡震亨于明末万历、天启间以博雅淹贯著称,尤以个人之力,纂成《唐音统签》一千三十三卷,总有唐一代之诗,致功厥伟。卒后曾有年谱,惜久已不传。一九三七年,俞大纲先生作《纪唐音统签》[1]重考其生平,后至八十年代初,周本淳先生复钩其遗事...
胡震亨于明末万历、天启间以博雅淹贯著称,尤以个人之力,纂成《唐音统签》一千三十三卷,总有唐一代之诗,致功厥伟。卒后曾有年谱,惜久已不传。一九三七年,俞大纲先生作《纪唐音统签》[1]重考其生平,后至八十年代初,周本淳先生复钩其遗事,网其佚诗,撰成《胡震亨简谱》,[2]虽未称搜罗无遗,然已规模大备。①近时古籍传布更盛,前辈罕觏之书,今每在目前。小子不揣浅陋,遂思步武,稍获饾饤,乃补缀成文,冀补前贤之万一,并得读胡氏书者一顾为幸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震亨
《唐音统签》
生平事迹
家世
著述
《秘册汇函》
《文献通考纂》
《盐邑志林》
《谷水谈林》
交游
原文传递
胡震亨、季振宜和《全唐诗》编者用过《唐才子传》吗
被引量:
1
10
作者
赵楠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3年第1期24-26,共3页
从明中后期至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之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唐才子传》的单行本绝迹于世。当代学者对此多未能深究,从而在学术研究中产生了一些疏漏,认为胡震亨、季振宜和《全唐诗》编者利用过《唐才子传》。本文则通过勾稽相关资...
从明中后期至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之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唐才子传》的单行本绝迹于世。当代学者对此多未能深究,从而在学术研究中产生了一些疏漏,认为胡震亨、季振宜和《全唐诗》编者利用过《唐才子传》。本文则通过勾稽相关资料,对此观点予以辨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才子传》
胡震亨
季振宜
《全唐诗》编者
辛文房
唐五代
诗人传记
原文传递
胡震亨《杜诗通》析论
被引量:
2
11
作者
张正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44,共14页
胡震亨的《杜诗通》是明代晚期一部重要的杜诗评注本。该书以“题类”取代传统杜集中的“门类”,使杜诗之分类更为简明合理。在评点方面,著者以个人的诗学理念为主要标准,设立“六等”评价体系,对各篇诗作进行等级划分,虽难免武断自擅之...
胡震亨的《杜诗通》是明代晚期一部重要的杜诗评注本。该书以“题类”取代传统杜集中的“门类”,使杜诗之分类更为简明合理。在评点方面,著者以个人的诗学理念为主要标准,设立“六等”评价体系,对各篇诗作进行等级划分,虽难免武断自擅之处,但亦不失为杜诗品评模式的一种创新。胡氏于作品注解中对杜甫“用意深婉”之处亦多有发明,见解独到,为后人深入理解杜诗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震亨
杜诗通
题类
评注
原文传递
胡震亨,挽救了整个唐诗命运
12
作者
黄小凡
《风流一代》
2017年第26期62-63,共2页
诗圣杜甫流传下来的诗有1400多首。据说,杜甫并不是一个古板的人,他的诗中和酒有关的占21%,比李白还多。但是这么伟大的诗人,四十岁之前的诗没有几首。杜甫活到58岁就去世了。如果他20岁开始写诗,40到58岁,只有18年,至于前20年,那个更...
诗圣杜甫流传下来的诗有1400多首。据说,杜甫并不是一个古板的人,他的诗中和酒有关的占21%,比李白还多。但是这么伟大的诗人,四十岁之前的诗没有几首。杜甫活到58岁就去世了。如果他20岁开始写诗,40到58岁,只有18年,至于前20年,那个更年轻的,更爱喝酒的,也更洒脱的杜甫,我们几乎无从得知。李白也好不到哪里去。唐人记载说,李白的《大鹏赋》和《鸿猷文》特别伟大,今天,《大鹏赋》幸运地流传了下来,但《鸿猷文》呢?非常遗憾,没有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震亨
《唐音统签》
《全唐诗》
原文传递
论《唐音癸签》的杜诗观
被引量:
1
13
作者
牛潇潇
朱占青
《天中学刊》
2024年第3期99-104,共6页
《唐音癸签》对杜甫的评价可分为两类:一是在涉及某一具体诗体的文体学特征、某一时期律诗文体学时,分析杜甫在这一诗体中做出的贡献以及杜诗的优劣如何;二是以杜甫为专题进行评价。胡震亨在肯定杜甫对律诗贡献的同时,也批评杜甫的夔州...
《唐音癸签》对杜甫的评价可分为两类:一是在涉及某一具体诗体的文体学特征、某一时期律诗文体学时,分析杜甫在这一诗体中做出的贡献以及杜诗的优劣如何;二是以杜甫为专题进行评价。胡震亨在肯定杜甫对律诗贡献的同时,也批评杜甫的夔州诗情感过激,有失律诗本色,不及在成都时期情辞兼美,表现出以辩证的态度看待杜甫诗歌的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胡震亨
《唐音癸签》
律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皎然诗学述评
被引量:
8
14
作者
王运熙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17-26,共10页
唐代僧人能诗者颇多,皎然不但擅长写诗,而且还有论诗专著。明胡震亨认为在唐人诗话(指论诗格、诗法一类著作)中,“惟皎师《诗式》、《诗议》二撰,时有妙解”(《唐音癸签》卷三二),对其诗论评价较高。一、皎然及其诗歌和诗学著作释皎然(...
唐代僧人能诗者颇多,皎然不但擅长写诗,而且还有论诗专著。明胡震亨认为在唐人诗话(指论诗格、诗法一类著作)中,“惟皎师《诗式》、《诗议》二撰,时有妙解”(《唐音癸签》卷三二),对其诗论评价较高。一、皎然及其诗歌和诗学著作释皎然(生卒年不详),俗姓谢,名昼,又称清昼,字皎然。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谢灵运十世孙。约生于玄宗开元八年左右,卒于德宗贞元后期。他自幼聪颖好学,博通文史典籍及佛典,尤好吟咏。出家后常居住于吴兴杼山。与处士陆羽、张志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皎然
《诗式》
诗议
唐音癸签
胡震亨
张志和
唐人诗
诗格
论诗
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郭沫若的李白研究
被引量:
2
15
作者
王定璋
《郭沫若学刊》
1992年第1期49-54,15,共7页
郭沫若是当代著名的学者,他知识淹贯,涉及面广,多才多艺,在文学创作、历史研究、考古和思想史等领域都贡献极大,建树极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实郭沫若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上的造诣也是很深的,只是被他在上述领域内的杰出成果所掩...
郭沫若是当代著名的学者,他知识淹贯,涉及面广,多才多艺,在文学创作、历史研究、考古和思想史等领域都贡献极大,建树极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实郭沫若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上的造诣也是很深的,只是被他在上述领域内的杰出成果所掩而不太为学术界所重视罢了。笔者仅就他在李白研究上的独到见解作些探索,谬误之处,识者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研究
李白诗歌
丁都护歌
政治抱负
草堂集序
千家诗
胡震亨
崔侍御
赠何七判官昌浩
养一斋诗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薛逢诗论
被引量:
1
16
作者
胡浙平
《浙江学刊》
CSSCI
1997年第4期107-108,共2页
作者认为薛逢是被冷落了的唐代诗人。他不仅文词俊拔,而且在“旁蹊曲径”的写作中蕴含了个人强大的“精神面目”
关键词
咏史诗
唐诗通论
唐代诗人
《唐诗别裁集》
《沧浪诗话》
历代诗话
唐代文
胡震亨
沈德潜
唐诗品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近现代作家书信手稿整理释例——以朱希祖致胡适书信手稿为例
被引量:
1
17
作者
鲍国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2-58,62,共8页
晚清以降,随着近代出版业的兴起,中国文学逐渐进入“机械复制时代”,文学作品由创作到发表的时间逐渐缩短,传播空间却日益扩大;加之稿费制度的确立,促成了职业作家的出现。这是近现代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而由于时间相去不远,部分作家...
晚清以降,随着近代出版业的兴起,中国文学逐渐进入“机械复制时代”,文学作品由创作到发表的时间逐渐缩短,传播空间却日益扩大;加之稿费制度的确立,促成了职业作家的出现。这是近现代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而由于时间相去不远,部分作家又具有“立此存照”的文献意识,使得相当数量的作家手稿留存至今,也成为研究中国近现代作家、考察其作品原生态的独特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中国文学
书信集
相去不远
唐音
《全唐诗》
胡震亨
释例
文学作品
机械复制时代
新式标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律”考论
被引量:
1
18
作者
文艳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7-41,共5页
小律是一种历来为人们所忽视的诗体,产生于六朝,但作品后世不传。现存的"小律"最早见于盛唐,兴于中唐,当时主要指绝句,是由律诗减句而来,也有的是古诗律化的结果。宋代至明代,"小律"指的是四韵律诗,到胡震亨时才明...
小律是一种历来为人们所忽视的诗体,产生于六朝,但作品后世不传。现存的"小律"最早见于盛唐,兴于中唐,当时主要指绝句,是由律诗减句而来,也有的是古诗律化的结果。宋代至明代,"小律"指的是四韵律诗,到胡震亨时才明确为三韵律诗。历来创作三韵律诗的诗人不少,但是有意识自觉创作并标举之为"小律",则是在明、清时期,到康熙时期达到高峰。小律内容丰富,最多的题材是咏物与咏人,艺术手法上则以虚实相间、情景相生为主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律
六朝
中唐
四韵律诗
三韵律诗
胡震亨
虚实相间
情景相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人蹋毬赋》蠮?
被引量:
1
19
作者
翁士勋
《体育文化导刊》
1987年第1期29-33,76,共6页
一、解题 《内人蹋球赋》,《文苑英华》没署作者名,《古今图书集成》说“阙名”。但此赋系唐朝时的作品,这是无疑的。 一、“内人”,即赋中所说的“嫁”、“宫女”,指宫廷中的大使艺人。唐、崔令钦在《教坊记》中说:“使女入宜春院,谓...
一、解题 《内人蹋球赋》,《文苑英华》没署作者名,《古今图书集成》说“阙名”。但此赋系唐朝时的作品,这是无疑的。 一、“内人”,即赋中所说的“嫁”、“宫女”,指宫廷中的大使艺人。唐、崔令钦在《教坊记》中说:“使女入宜春院,谓之内人,亦曰前头人,常在上前头也。其家犹在教坊,谓之内人家”。明朝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十四》说:“宜春妓女称内人,声色尤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图书集成》
《文苑英华》
《教坊记》
唐音癸签
胡震亨
宜春
作品
艺人
宫女
白居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飞卿诗重出甄辨
被引量:
1
20
作者
佟培基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94年第S2期10-13,22,共5页
温飞卿集,《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握兰集》三卷,《全筌集》十卷,《诗集》五卷,《汉南真稿》十卷。”观此,则其诗集仅五卷。明人曾益和、清人顾予咸即据宋传本对其诗作了注释校补,康熙间顾嗣立又重校刊行,勒为诗集七卷、别集...
温飞卿集,《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握兰集》三卷,《全筌集》十卷,《诗集》五卷,《汉南真稿》十卷。”观此,则其诗集仅五卷。明人曾益和、清人顾予咸即据宋传本对其诗作了注释校补,康熙间顾嗣立又重校刊行,勒为诗集七卷、别集一卷,又采诸英华等为集外诗一卷,合为九卷。《全唐诗》编温集亦为九卷,收诗335首,与顾氏校注本卷帙次序合,可是其中有14首与盛、中、晚唐十一家重出互见,某些篇章在宋代已经歧异,前人虽间有辨误,但多存有疑问,今以《全唐诗》中之重出篇章,兼考唐诗诸总集及历代流传情况,求证以飞卿及诸家之行事,略作甄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庭筠
《全唐诗》
《文苑英华》
集外诗
《唐诗鼓吹》
段成式
《元和郡县图志》
诗集
胡震亨
唐诗品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胡震亨《读书杂录》的考据学成就与明末治学风尚
1
作者
陈许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唐诗鼓吹》汇校汇注汇评及研究”(22XZW041)
青海省省级社科重点项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民族教育质量提升”(22ZCZD004)。
文摘
明代中叶以后,一批有识之士掀起了“黜虚崇实”的思潮,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展开深入的反思与批判,倡导回归经典,主张通过对古籍求真求实的考证,以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胡震亨是明末著名的考据学家,其《读书杂录》记叙了大量的考据成果,主要体现在考证字词声韵、辨析名物典故、评判社会史实和质疑佛道义理上,集中反映了胡震亨的考据学成就与明末治学风尚的转变,同时给后继的清学也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胡震亨
《读书杂录》
考据学
明末
治学
Keywords
Hu Zhenheng
Reading Miscellaneous Notes
Textual Research
The late Ming Dynasty
Scholarly Research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胡震亨《杜诗通》的评注特色与得失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许
机构
新疆理工学院
出处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4-61,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唐诗鼓吹》汇校汇注汇评及研究”(22XZW041)。
文摘
胡震亨《杜诗通》是现仅存的明代三部杜诗全集注本之一,在明代末期反复古的文艺思潮下,形成了侧重审美风貌的评注特色,其评语简短精当,多贬义性语言,许多卓见被后人广为征引,影响甚大。但由于时代环境的限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划分四品,标准不一”“立论标新,有失严谨”的弊端。总之,《杜诗通》完成了评注杜诗从政教中心向审美中心的转向,在整个杜诗学史上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胡震亨
《杜诗通》
特色
得失
Keywords
Hu Zhenheng
Du Shi Tong(An In-DepthStudy of DuFu'sPoetry)
Characteristics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胡震亨的“唐代乐府论”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辉斌
机构
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
出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35-39,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编号:11BZW072)
文摘
胡震亨是明代精通唐代诗学且卓有成就的一位著名批评家。胡震亨批评唐代乐府诗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唐音癸签》一书中。胡震亨对唐代乐府诗的批评,方法以"专论类批评"为主。在批评对象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新乐府进行了重新定义;二是对唐代雅乐及诗乐关系进行了系统观照;三是对李白、杜甫等诗人的乐府诗进行了具体品评。认为李白是唐代"乐府第一手",杜甫则以新乐府见长,并以"尽道胡须赤,又有赤须胡"对二人的乐府诗成就进行了喻比。
关键词
胡震亨
《唐音癸签》
乐府批评
新乐府论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关胡震亨材料补正
被引量:
1
4
作者
周本淳
出处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115-121,共7页
文摘
胡震亨为明代后期著名学者,于唐诗之纂集研究尤多贡献,惜乎生平不详。余既为上海古籍出版社校点《唐音癸签》,因网罗方志,钩稽各书,草《胡震亨家世、生平及著述考略》一文,刊于《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4期。其后,中国文献出版社复收入《中国历代年谱总录》一书。
关键词
胡震亨
上海古籍出版社
哲学社会科学版
材料
中国文献
著名学者
明代后期
大学学报
分类号
G269.275.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胡震亨的初盛唐诗论
5
作者
杨素丽
机构
河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21-123,共3页
文摘
明人胡震亨编纂的《唐音统签》共1 033卷,是第一部完整收录有唐一代诗歌的唐诗总集。其中《唐音癸签》独立成卷,是胡震亨唐诗观的综合体现。胡震亨的初盛唐诗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全面宗唐的诗学观念;以"复古反正"之功赞陈子昂;以"本无优劣"评李、杜;以"风骨"论盛唐边塞诗。
关键词
胡震亨
初盛唐诗论
全面宗唐
复古反正
优劣论
风骨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刊胡震亨诗一首
6
出处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102-102,共1页
文摘
上期《有关胡震亨材料补正》文末《天宁寺佛阁》诗,出于校对疏忽,漏载三句,现将全诗重刊如下:天宁寺佛阁并序永祚禅寺,近构佛阁,颇极雄概。蒙桂王殿下俞邸二使臣人沈胤芳之请,舍金助缘,兼洒睿翰,书阁额以赐。千秋壮观,四众欢喜。爰铺长律,用导群谣。
关键词
胡震亨
诗
天宁寺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胡震亨对李白及其乐府诗的整体论析与“二次批评”
7
作者
苏焘
机构
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历史学院
出处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40-143,150,共5页
文摘
明末胡震亨对唐诗的汇集整理,既显示出此时期诗学研究自身的演进状态,同时也在更为宏观和理性的考察视野下,进一步推进了对李白诗歌的解读和理论分析。其主要表现,一是在宏观构架下对李白诗歌化繁为简的分析路径;二是选择了从诗史角度对李白乐府诗体的重点切入和二次批评方式;三是对李白乐府诗在变古翻新方面的深入挖掘和求精求新的审读。
关键词
胡震亨
李白
乐府
评价方式
Keywords
Hu Zhenheng
Li Bai
Yuefu
evaluation method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胡震亨的家世生平及其著述考略
被引量:
4
8
作者
周本淳
出处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4期54-60,68,共8页
文摘
明朝后期研究唐诗之学者,当推海盐胡震亨为巨擘。他以个人一生精力,搜集评定唐人诗集,成《唐音统签》一千。三十三卷。后来清朝官修《全唐诗》,即以《唐音统签》及季沧苇《全唐诗》合校而成。胡氏于学术方面贡献很广,自己校刻并帮助汲古阁主人毛晋编定校刻大量书籍,“凡海虞毛氏书多震亨所编定也”①。当时人称其“抱经济之长才,作文章之巨手”②;稍后则有人誉之为“淹雅而饶著作,为江表学府”③;到近人张元济先生推崇为海盐县“第一读书种子”。这些都非溢美之词。
关键词
胡震亨
家世生平
《唐音统签》
《全唐诗》
著述
明朝后期
读书种子
海盐县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胡震亨事迹续考
9
作者
冉旭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古籍研究》
2003年第4期19-24,共6页
文摘
胡震亨于明末万历、天启间以博雅淹贯著称,尤以个人之力,纂成《唐音统签》一千三十三卷,总有唐一代之诗,致功厥伟。卒后曾有年谱,惜久已不传。一九三七年,俞大纲先生作《纪唐音统签》[1]重考其生平,后至八十年代初,周本淳先生复钩其遗事,网其佚诗,撰成《胡震亨简谱》,[2]虽未称搜罗无遗,然已规模大备。①近时古籍传布更盛,前辈罕觏之书,今每在目前。小子不揣浅陋,遂思步武,稍获饾饤,乃补缀成文,冀补前贤之万一,并得读胡氏书者一顾为幸云。
关键词
胡震亨
《唐音统签》
生平事迹
家世
著述
《秘册汇函》
《文献通考纂》
《盐邑志林》
《谷水谈林》
交游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胡震亨、季振宜和《全唐诗》编者用过《唐才子传》吗
被引量:
1
10
作者
赵楠
机构
南京晓庄学院人文系
出处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3年第1期24-26,共3页
文摘
从明中后期至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之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唐才子传》的单行本绝迹于世。当代学者对此多未能深究,从而在学术研究中产生了一些疏漏,认为胡震亨、季振宜和《全唐诗》编者利用过《唐才子传》。本文则通过勾稽相关资料,对此观点予以辨正。
关键词
《唐才子传》
胡震亨
季振宜
《全唐诗》编者
辛文房
唐五代
诗人传记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胡震亨《杜诗通》析论
被引量:
2
11
作者
张正
机构
清华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44,共14页
文摘
胡震亨的《杜诗通》是明代晚期一部重要的杜诗评注本。该书以“题类”取代传统杜集中的“门类”,使杜诗之分类更为简明合理。在评点方面,著者以个人的诗学理念为主要标准,设立“六等”评价体系,对各篇诗作进行等级划分,虽难免武断自擅之处,但亦不失为杜诗品评模式的一种创新。胡氏于作品注解中对杜甫“用意深婉”之处亦多有发明,见解独到,为后人深入理解杜诗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
胡震亨
杜诗通
题类
评注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胡震亨,挽救了整个唐诗命运
12
作者
黄小凡
出处
《风流一代》
2017年第26期62-63,共2页
文摘
诗圣杜甫流传下来的诗有1400多首。据说,杜甫并不是一个古板的人,他的诗中和酒有关的占21%,比李白还多。但是这么伟大的诗人,四十岁之前的诗没有几首。杜甫活到58岁就去世了。如果他20岁开始写诗,40到58岁,只有18年,至于前20年,那个更年轻的,更爱喝酒的,也更洒脱的杜甫,我们几乎无从得知。李白也好不到哪里去。唐人记载说,李白的《大鹏赋》和《鸿猷文》特别伟大,今天,《大鹏赋》幸运地流传了下来,但《鸿猷文》呢?非常遗憾,没有了。
关键词
胡震亨
《唐音统签》
《全唐诗》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唐音癸签》的杜诗观
被引量:
1
13
作者
牛潇潇
朱占青
机构
河南大学文学院
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
出处
《天中学刊》
2024年第3期99-104,共6页
文摘
《唐音癸签》对杜甫的评价可分为两类:一是在涉及某一具体诗体的文体学特征、某一时期律诗文体学时,分析杜甫在这一诗体中做出的贡献以及杜诗的优劣如何;二是以杜甫为专题进行评价。胡震亨在肯定杜甫对律诗贡献的同时,也批评杜甫的夔州诗情感过激,有失律诗本色,不及在成都时期情辞兼美,表现出以辩证的态度看待杜甫诗歌的立场。
关键词
杜甫
胡震亨
《唐音癸签》
律诗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皎然诗学述评
被引量:
8
14
作者
王运熙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17-26,共10页
文摘
唐代僧人能诗者颇多,皎然不但擅长写诗,而且还有论诗专著。明胡震亨认为在唐人诗话(指论诗格、诗法一类著作)中,“惟皎师《诗式》、《诗议》二撰,时有妙解”(《唐音癸签》卷三二),对其诗论评价较高。一、皎然及其诗歌和诗学著作释皎然(生卒年不详),俗姓谢,名昼,又称清昼,字皎然。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谢灵运十世孙。约生于玄宗开元八年左右,卒于德宗贞元后期。他自幼聪颖好学,博通文史典籍及佛典,尤好吟咏。出家后常居住于吴兴杼山。与处士陆羽、张志和。
关键词
皎然
《诗式》
诗议
唐音癸签
胡震亨
张志和
唐人诗
诗格
论诗
诗法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郭沫若的李白研究
被引量:
2
15
作者
王定璋
机构
四川省社科联
出处
《郭沫若学刊》
1992年第1期49-54,15,共7页
文摘
郭沫若是当代著名的学者,他知识淹贯,涉及面广,多才多艺,在文学创作、历史研究、考古和思想史等领域都贡献极大,建树极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实郭沫若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上的造诣也是很深的,只是被他在上述领域内的杰出成果所掩而不太为学术界所重视罢了。笔者仅就他在李白研究上的独到见解作些探索,谬误之处,识者匡之。
关键词
李白研究
李白诗歌
丁都护歌
政治抱负
草堂集序
千家诗
胡震亨
崔侍御
赠何七判官昌浩
养一斋诗话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薛逢诗论
被引量:
1
16
作者
胡浙平
机构
浙江教育学院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1997年第4期107-108,共2页
文摘
作者认为薛逢是被冷落了的唐代诗人。他不仅文词俊拔,而且在“旁蹊曲径”的写作中蕴含了个人强大的“精神面目”
关键词
咏史诗
唐诗通论
唐代诗人
《唐诗别裁集》
《沧浪诗话》
历代诗话
唐代文
胡震亨
沈德潜
唐诗品汇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近现代作家书信手稿整理释例——以朱希祖致胡适书信手稿为例
被引量:
1
17
作者
鲍国华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主校区文学院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2-58,62,共8页
文摘
晚清以降,随着近代出版业的兴起,中国文学逐渐进入“机械复制时代”,文学作品由创作到发表的时间逐渐缩短,传播空间却日益扩大;加之稿费制度的确立,促成了职业作家的出现。这是近现代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而由于时间相去不远,部分作家又具有“立此存照”的文献意识,使得相当数量的作家手稿留存至今,也成为研究中国近现代作家、考察其作品原生态的独特资源。
关键词
现代中国文学
书信集
相去不远
唐音
《全唐诗》
胡震亨
释例
文学作品
机械复制时代
新式标点
分类号
I207.6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律”考论
被引量:
1
18
作者
文艳蓉
机构
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 江苏徐州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杭州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7-41,共5页
文摘
小律是一种历来为人们所忽视的诗体,产生于六朝,但作品后世不传。现存的"小律"最早见于盛唐,兴于中唐,当时主要指绝句,是由律诗减句而来,也有的是古诗律化的结果。宋代至明代,"小律"指的是四韵律诗,到胡震亨时才明确为三韵律诗。历来创作三韵律诗的诗人不少,但是有意识自觉创作并标举之为"小律",则是在明、清时期,到康熙时期达到高峰。小律内容丰富,最多的题材是咏物与咏人,艺术手法上则以虚实相间、情景相生为主要特点。
关键词
小律
六朝
中唐
四韵律诗
三韵律诗
胡震亨
虚实相间
情景相生
Keywords
little metrical verse
the Six Dynasties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four-rhyme metrical verse
three-rhyme metrical verse
Hu Zhenheng
combining the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人蹋毬赋》蠮?
被引量:
1
19
作者
翁士勋
机构
杭州大学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1987年第1期29-33,76,共6页
文摘
一、解题 《内人蹋球赋》,《文苑英华》没署作者名,《古今图书集成》说“阙名”。但此赋系唐朝时的作品,这是无疑的。 一、“内人”,即赋中所说的“嫁”、“宫女”,指宫廷中的大使艺人。唐、崔令钦在《教坊记》中说:“使女入宜春院,谓之内人,亦曰前头人,常在上前头也。其家犹在教坊,谓之内人家”。明朝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十四》说:“宜春妓女称内人,声色尤殊”。
关键词
《古今图书集成》
《文苑英华》
《教坊记》
唐音癸签
胡震亨
宜春
作品
艺人
宫女
白居易
分类号
G80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飞卿诗重出甄辨
被引量:
1
20
作者
佟培基
机构
河南大学唐诗研究室
出处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94年第S2期10-13,22,共5页
文摘
温飞卿集,《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握兰集》三卷,《全筌集》十卷,《诗集》五卷,《汉南真稿》十卷。”观此,则其诗集仅五卷。明人曾益和、清人顾予咸即据宋传本对其诗作了注释校补,康熙间顾嗣立又重校刊行,勒为诗集七卷、别集一卷,又采诸英华等为集外诗一卷,合为九卷。《全唐诗》编温集亦为九卷,收诗335首,与顾氏校注本卷帙次序合,可是其中有14首与盛、中、晚唐十一家重出互见,某些篇章在宋代已经歧异,前人虽间有辨误,但多存有疑问,今以《全唐诗》中之重出篇章,兼考唐诗诸总集及历代流传情况,求证以飞卿及诸家之行事,略作甄辨。
关键词
温庭筠
《全唐诗》
《文苑英华》
集外诗
《唐诗鼓吹》
段成式
《元和郡县图志》
诗集
胡震亨
唐诗品汇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胡震亨《读书杂录》的考据学成就与明末治学风尚
陈许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胡震亨《杜诗通》的评注特色与得失
陈许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胡震亨的“唐代乐府论”
王辉斌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有关胡震亨材料补正
周本淳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胡震亨的初盛唐诗论
杨素丽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重刊胡震亨诗一首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胡震亨对李白及其乐府诗的整体论析与“二次批评”
苏焘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胡震亨的家世生平及其著述考略
周本淳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胡震亨事迹续考
冉旭
《古籍研究》
2003
0
原文传递
10
胡震亨、季振宜和《全唐诗》编者用过《唐才子传》吗
赵楠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3
1
原文传递
11
胡震亨《杜诗通》析论
张正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
原文传递
12
胡震亨,挽救了整个唐诗命运
黄小凡
《风流一代》
2017
0
原文传递
13
论《唐音癸签》的杜诗观
牛潇潇
朱占青
《天中学刊》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皎然诗学述评
王运熙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试论郭沫若的李白研究
王定璋
《郭沫若学刊》
199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薛逢诗论
胡浙平
《浙江学刊》
CSSCI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中国近现代作家书信手稿整理释例——以朱希祖致胡适书信手稿为例
鲍国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小律”考论
文艳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内人蹋毬赋》蠮?
翁士勋
《体育文化导刊》
198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温飞卿诗重出甄辨
佟培基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9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7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