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内抗体(内抗体)及其在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车丽赫 杨宇 吴江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细胞内抗体(intracellular antibody,intrabody)又称内抗体,是一种能够在细胞内表达,并通过定位序列定位于胞内亚细胞结构(如胞浆、胞核、内质网和线粒体等),与靶抗原结合并发挥其生物活性的一类抗体。胞内抗体技术主要应用在抑制... 细胞内抗体(intracellular antibody,intrabody)又称内抗体,是一种能够在细胞内表达,并通过定位序列定位于胞内亚细胞结构(如胞浆、胞核、内质网和线粒体等),与靶抗原结合并发挥其生物活性的一类抗体。胞内抗体技术主要应用在抑制病毒复制特别是HIV-1复制、肿瘤基因治疗方面,已经逐渐拓展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内抗体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HIV-1复制 抑制病毒复制 胞内抗体技术 胞内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滞留型抗Ⅳ型胶原酶胞内抗体对肿瘤细胞侵袭和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沈恩允 王维刚 +2 位作者 李毅 张胜华 甄永苏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05-1010,共6页
背景与目的: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细胞的重要特性,Ⅳ型胶原酶(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恶性肿瘤转移扩散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胞内抗体技术,阻断Ⅳ型胶原酶的分泌,以期达到抑制恶性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效果。... 背景与目的: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细胞的重要特性,Ⅳ型胶原酶(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恶性肿瘤转移扩散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胞内抗体技术,阻断Ⅳ型胶原酶的分泌,以期达到抑制恶性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效果。方法:构建编码可在内质网滞留的抗Ⅳ型胶原酶单链抗体的表达载体pcDNA3.1-ER.scFv,并转染入人巨细胞肺癌PG细胞系内。Westernblot检测pcDNA3.1-ER.scFv的表达,免疫共沉淀实验分析胞内抗体ER.scFv在PG细胞内与靶蛋白相互作用情况,明胶酶谱检测Ⅳ型胶原酶的分泌,以及体外侵袭和增殖实验。结果:ER.scFv在PG细胞内表达,而且能够识别和结合靶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通过胞内抗体的基因转染,显著抑制了Ⅳ型胶原酶的功能和活性。ER.scFv转染的PG细胞较野生型和空白质粒组,侵袭能力明显降低,抑制率为76.3%(P<0.05),在Matrigel上进行细胞培养,ER.scFv对PG细胞有明显的抗增殖效果。结论:内质网滞留型胞内抗体技术可以在蛋白加工、分泌这一关键通路中抑制肿瘤细胞Ⅳ型胶原酶的活性,进而抑制了肿瘤侵袭和增殖,在肿瘤基因治疗中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Ⅳ型胶原酶 胞内抗体 肿瘤侵袭 增殖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ABL酪氨酸激酶区胞内抗体对K562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冬 宋俊敏 +5 位作者 呼莹 郭虹 曹德骏 汪萍 刘辉 赵春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观察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转导抗ABL蛋白酪氨酸激酶区胞内抗体基因后,对其在裸鼠体内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MSCV-ibE-IRES-eGFP,将胞内抗体基因转导K562细胞,观察胞内... 目的观察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转导抗ABL蛋白酪氨酸激酶区胞内抗体基因后,对其在裸鼠体内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MSCV-ibE-IRES-eGFP,将胞内抗体基因转导K562细胞,观察胞内抗体的表达和细胞内c-ABL及BCR/ABL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变化;将表达胞内抗体的细胞与对照组K562细胞及转导空载体的细胞分别移植裸鼠,动态观察肿瘤的生长。结果获得表达胞内抗体基因的细胞模型:K562-ibE,其靶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明显受抑。移植裸鼠后第14,21,28天肿瘤体积均小于对照组的1/2。结论转导抗ABL蛋白酪氨酸激酶区胞内抗体的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明显受抑制,这可能与胞内抗体显著抑制细胞内BCR/ABL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断BCR/ABL信号途径,促进细胞凋亡,降低了细胞的体内致肿瘤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内抗体 K562细 BCR/ABL 酪氨酸激酶 致肿瘤性 慢性粒细白血病 裸鼠 体内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yclin D1胞内抗体AD5N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立宏 朱迅 +4 位作者 曹玉华 王磊 陈勇 杜柏榕 李桂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03-706,711,共5页
目的:构建细胞核定位的抗Cyclin D1胞内抗体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分析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方法:利用PCR技术和分子克隆技术,构建编码细胞核定位的抗Cyclin D1胞内抗体基因(AD5N)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D5N,利用脂质体介导... 目的:构建细胞核定位的抗Cyclin D1胞内抗体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分析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方法:利用PCR技术和分子克隆技术,构建编码细胞核定位的抗Cyclin D1胞内抗体基因(AD5N)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D5N,利用脂质体介导法转染MCF-7细胞,RT-PCR、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分析该胞内抗体基因AD5N在MCF-7细胞中的表达、定位及抑瘤效应。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及序列分析发现,成功构建编码细胞核定位的抗Cyclin D1胞内抗体(AD5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D5N,基因片段为855 bp,编码285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30 kD。RT-PCR、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仅在转染胞内抗体基因的MCF-7细胞中存在该胞内抗体的表达,并且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区域。与野生型MCF-7细胞和转染空质粒的细胞相比,在MCF-7/pcDNA3.1-AD5N细胞中AD5N的表达可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显著诱导细胞凋亡(P<0.01),使G0-G1期细胞周期指数增高12.64%,S期指数下降15.22%,凋亡细胞指数上升9.15%。结论:细胞核定位的抗Cyclin D1胞内抗体AD5N基因的表达,可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进展,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IN D1 胞内抗体 核定位 增殖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yclin D1胞内抗体AD5N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影响
5
作者 周立宏 朱迅 +4 位作者 曹玉华 陈勇 田宇 王磊 李桂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942-944,948,共4页
目的:抗Cyclin D1胞内抗体AD5N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分析。方法:将携带抗Cyclin D1胞内抗体AD5N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D5N,利用脂质体介导法稳定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G418筛选阳性细胞株,进一步通过Westernblot、MTT法及流式细... 目的:抗Cyclin D1胞内抗体AD5N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分析。方法:将携带抗Cyclin D1胞内抗体AD5N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D5N,利用脂质体介导法稳定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G418筛选阳性细胞株,进一步通过Westernblot、MTT法及流式细胞术分析该胞内抗体的细胞内表达和抗肿瘤效应。结果:AD5N在稳定筛选的细胞株中有效表达,与空细胞和空质粒转染的细胞株相比,明显抑制HeLa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P<0.01),细胞周期G0-G1期指数增高10.35%,S期指数下降15.77%,凋亡细胞指数上升6.38%。结论:抗Cyclin D1胞内抗体AD5N基因的表达,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进展,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IND1 胞内抗体 增殖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_7胞内抗体的表达及活性鉴定
6
作者 喻召才 丁杰 +1 位作者 樊代明 张学庸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0-412,共3页
目的制备 MG7胞内抗体并鉴定其分子量和抗原结合活性。方法以含 MG7sc Fv基因的质粒 p CANTAB5 E为模板 ,PCR扩增 MG7sc Fv基因 ,并在其 3’端引入一段内质网滞留序列 (SEKDEL ) ,即形成 MG7胞内抗体基因。 DNA测序后 ,将 MG7胞内抗体... 目的制备 MG7胞内抗体并鉴定其分子量和抗原结合活性。方法以含 MG7sc Fv基因的质粒 p CANTAB5 E为模板 ,PCR扩增 MG7sc Fv基因 ,并在其 3’端引入一段内质网滞留序列 (SEKDEL ) ,即形成 MG7胞内抗体基因。 DNA测序后 ,将 MG7胞内抗体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 p GEX- 3X中 ,转化宿主菌 HB2 15 1,IPTG诱导 ,SDS- PAGE分析产物分子量 ,EL ISA检测产物的 MG7抗原结合活性。结果电泳分析发现融合基因片段长约 780 bp。DNA序列分析显示 ,SEKDEL与 MG7sc Fv基因正确融合 ;SDS- PAGE分析发现 MG7胞内抗体的分子量为 32 0 0 0 u;EL ISA检测发现 MG7胞内抗体具有明显的抗原结合活性。结论我们成功地制备并表达了 MG7胞内抗体 ,为利用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内抗体 MG7 基因治疗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内抗体技术及医学应用
7
作者 周春水 甄永苏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86-390,共5页
胞内抗体技术是近年来随抗体工程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基因治疗方法.它将单链抗体表达于非淋巴细胞内,并使之定向分布于细胞核、细胞浆或内质网等部位,特异性阻断、干扰分布于该部位的大分子物质生物活性或加工分泌过程.实验证明... 胞内抗体技术是近年来随抗体工程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基因治疗方法.它将单链抗体表达于非淋巴细胞内,并使之定向分布于细胞核、细胞浆或内质网等部位,特异性阻断、干扰分布于该部位的大分子物质生物活性或加工分泌过程.实验证明该技术能抑制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灭活原癌基因蛋白,抑制病毒复制.在生物科学及医学研究中具有很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工程 胞内抗体 单链抗体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内抗体技术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韩东刚 段小艺 郭佑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10期1790-1792,共3页
基因治疗是目前恶性肿瘤的研究热点。其中,胞内抗体技术通过黏附、中和、修饰等特异性干扰或阻断肿瘤细胞某些生物分子活性或加工、分泌过程,改变其恶性表型。已逐渐成为研究和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 胞内抗体 基因治疗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滞留型抗CyclinD1胞内抗体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分析
9
作者 周立宏 朱迅 +4 位作者 田宇 陈勇 曹玉华 冯晶 李桂英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年第7期821-824,共4页
目的构建内质网滞留型的抗CyclinD1胞内抗体并鉴定其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活性。方法利用PCR技术将细胞内质网滞留信号及E-tag检测标签引入抗CyclinD1人源单链抗体,获得抗CyclinD1胞内抗体(AD5E)基因片段,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重组真核... 目的构建内质网滞留型的抗CyclinD1胞内抗体并鉴定其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活性。方法利用PCR技术将细胞内质网滞留信号及E-tag检测标签引入抗CyclinD1人源单链抗体,获得抗CyclinD1胞内抗体(AD5E)基因片段,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D5E,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及DNA测序验证其序列及读码框正确后,利用脂质体介导法转染HeLa细胞,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分析该胞内抗体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活性。结果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及DNA测序发现,正确引入细胞内质网滞留信号和E-tag检测标签序列,该胞内抗体片段为876bp。RT-PCR及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仅在转染胞内抗体基因的HeLa细胞中存在该胞内抗体的表达,并且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区域。结论我们成功构建了在肿瘤细胞中能够有效表达的内质网滞留型的抗CyclinD1胞内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IND1 胞内抗体 表达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7胞内抗体的表达及活性鉴定
10
作者 喻召才 张学庸 《胃肠病学》 2001年第C00期114-115,共2页
关键词 MG7 胞内抗体 活性鉴定 胃癌 基因治疗 基因表达 PCR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内抗体的医学应用
11
作者 黄君富 房殿春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1997年第6期46-48,共3页
胞内抗体的医学应用黄君富房殿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重庆630038)关键词胞内抗体单链抗体基因治疗免疫球蛋白具特异的、高亲和结合的特性。在体内被广泛地用于靶抗原的确定、纯化及功能调控。80年代末期... 胞内抗体的医学应用黄君富房殿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重庆630038)关键词胞内抗体单链抗体基因治疗免疫球蛋白具特异的、高亲和结合的特性。在体内被广泛地用于靶抗原的确定、纯化及功能调控。80年代末期Morgan等采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内抗体 单链抗体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ABL酪氨酸激酶区胞内抗体抑制K562细胞体外生长
12
作者 徐冬 付晓达 魏枫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观察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转导抗ABL酪氨酸激酶区胞内抗体基因后,对其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表达抗ABL蛋白酪氨酸激酶区胞内抗体的模型:K562-ibE-eGFP细胞,观察该细胞与对照细胞在有血清培养条件下的细胞生长和无血清培养条... 目的:观察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转导抗ABL酪氨酸激酶区胞内抗体基因后,对其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表达抗ABL蛋白酪氨酸激酶区胞内抗体的模型:K562-ibE-eGFP细胞,观察该细胞与对照细胞在有血清培养条件下的细胞生长和无血清培养条件下细胞活力,并观察无血清培养24h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K562-ibE-eGFP细胞在有血清培养条件下生长受抑制,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细胞活力显著下降,并且无血清培养24h细胞出现早期凋亡形态变化。结论:通过转导抗ABL酪氨酸激酶区胞内抗体的方法能抑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体外生长,并促进其在无血清条件诱导下凋亡,这可能是细胞内酪氨酸激酶活性降低,BCR/ABL信号途径被阻断,逆转了BCR/ABL对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内抗体 K562细 BCR/ABL 酪氨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ABL胞内抗体对K562细胞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影响
13
作者 徐冬 付晓达 魏枫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539-542,共4页
目的:观察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转导抗ABL胞内抗体基因后,对其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MSCV-ib-IRES-eGFP,转导K562细胞,分选eGFP+的细胞,用RT-PCR检测胞内抗体mRNA的表达,观察细胞内BCR/ABL、c-ABL酪氨... 目的:观察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转导抗ABL胞内抗体基因后,对其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MSCV-ib-IRES-eGFP,转导K562细胞,分选eGFP+的细胞,用RT-PCR检测胞内抗体mRNA的表达,观察细胞内BCR/ABL、c-ABL酪氨酸激酶活性及细胞总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获得表达胞内抗体的K562细胞:K562-ib-eGFP。RT-PCR证实胞内抗体mRNA在K562-ib-eGFP细胞内表达。与对照组相比,K562-ib-eGFP细胞内BCR/ABL和c-ABL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及总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明显受抑制。结论:转导抗ABL胞内抗体能有效降低CML细胞内ABL酪氨酸激酶活性,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内抗体 K562细 BCR/ABL 酪氨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内抗体和胞内因子技术与疾病的分子治疗
14
作者 傅刘鹏 马伟峰 +1 位作者 张彦东 蔡绍晖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9-101,共3页
胞内抗体和胞内因子技术是一种新颖的基因治疗策略,也是用于表型敲除研究的又一有力工具。胞内抗体/因子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在细胞内表达并被定位于特定的亚细胞器中,能够特异性地结合细胞内靶分子,进而影响靶分子的加工或分泌过程及其生... 胞内抗体和胞内因子技术是一种新颖的基因治疗策略,也是用于表型敲除研究的又一有力工具。胞内抗体/因子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在细胞内表达并被定位于特定的亚细胞器中,能够特异性地结合细胞内靶分子,进而影响靶分子的加工或分泌过程及其生物学效应,已在人艾滋病、恶性肿瘤、移植排斥和神经变性等疾病的分子治疗领域彰显出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内抗体 胞内因子 分子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内抗体及其研究进展
15
作者 洪美亚 曾冬云 龚兴国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425-428,共4页
胞内抗体是指在细胞内表达并被定位于亚细胞区室的一类新的工程抗体。目前胞内抗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ScFv,ScFv基因结构简单,易导入细胞内表达且便于体外重组操作。胞内抗体作为一种新的基因治疗工具,在肿瘤基因治疗、人艾滋病基因治疗... 胞内抗体是指在细胞内表达并被定位于亚细胞区室的一类新的工程抗体。目前胞内抗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ScFv,ScFv基因结构简单,易导入细胞内表达且便于体外重组操作。胞内抗体作为一种新的基因治疗工具,在肿瘤基因治疗、人艾滋病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及潜在的临床治疗方面展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胞内抗体可以用作分析靶蛋白功能的研究工具,是对传统的“基因剔除”转基因动物的一种有效补充。现从胞内抗体的设计及载体选择、肿瘤基因治疗、人艾滋病基因治疗等方面对胞内抗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内抗体 基因治疗 HIV-1 SCF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1C3胞内抗体基因的克隆及其对9.1C3分子表达的抑制作用
16
作者 欧阳为明 金伯泉 +3 位作者 夏海滨 刘飞 李德敏 张建平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 获得 9 1C3胞内抗体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观察胞内抗体对 9 1C3分子表达的抑制作用 ,为进一步研究 9 1C3分子对NK细胞功能的影响打下基础。方法 设计引物 ,以 9 1C3ScFv基因为模板进行PCR扩增 ,引入蛋白质内质网定位所需的信号肽... 目的 获得 9 1C3胞内抗体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观察胞内抗体对 9 1C3分子表达的抑制作用 ,为进一步研究 9 1C3分子对NK细胞功能的影响打下基础。方法 设计引物 ,以 9 1C3ScFv基因为模板进行PCR扩增 ,引入蛋白质内质网定位所需的信号肽、KDEL以及作为表达检测标记的E tag序列。回收纯化PCR产物 ,酶切后连接到pUC19载体上 ,并进行序列测定。序列正确后切下胞内抗体基因片段 ,重组到真核表达载体pRc/CMV中 ,酶切鉴定后用DEAE dextran方法瞬时转染真核细胞COS7,用胞内染色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胞内抗体的表达。接着用Lipofectamine把胞内抗体基因转入 9 1C3阳性的Jurkat细胞 ,用FCM观察胞内抗体对 9 1C3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 DNA序列测定证明 ,通过PCR成功地为 9 1C3ScFv引入了内质网定位所需的信号肽、KDEL及E tag序列 ,成功地构建了胞内抗体真核表达载体 ,通过胞内染色方法和Westernblot证明胞内抗体在COS7中得到表达。转入Jurkat细胞后发现胞内抗体能下调 9 1C3分子的表达水平。结论 以 9 1C3ScFv基因为模板PCR扩增得到 9 1C3胞内抗体基因 ,并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SCFV 胞内抗体 表达载体 JURKAT细
原文传递
胞内抗体肿瘤基因治疗
17
作者 邵荣光 甄永苏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233-1235,共3页
关键词 胞内抗体 肿瘤 基因治疗 基因工程抗体
原文传递
胞内抗体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前景
18
作者 吴标 赵国屏 王颖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3-347,共5页
胞内抗体(intracellular antibody,intrabody)是一类在细胞内表达、特异性地靶向胞内抗原以期实现对相应功能的调节甚至阻断的新型基因工程抗体。最常见的胞内抗体形式为单链抗体(ScFv)。通过相应定位信号肽序列,胞内抗体能定位于胞浆... 胞内抗体(intracellular antibody,intrabody)是一类在细胞内表达、特异性地靶向胞内抗原以期实现对相应功能的调节甚至阻断的新型基因工程抗体。最常见的胞内抗体形式为单链抗体(ScFv)。通过相应定位信号肽序列,胞内抗体能定位于胞浆、胞核、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细胞膜和过氧化酶体等各种细胞器,以实现对靶标抗原的功能性调控。其应用也由早先的干扰病毒复制和抑制肿瘤生长,逐渐拓展至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病以及抑制免疫排斥等方面。本文对胞内抗体的作用机制、筛选策略、优缺点、应用及跨膜抗体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内抗体 单链抗体 跨膜抗体 PTD
原文传递
抗H5N1禽流感病毒M1蛋白全人源胞内抗体的制备及纯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蔄弘扬 孙赫 +6 位作者 田园 吴广谋 张国利 邱月 王瑜 张文慧 岳玉环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00-1204,共5页
目的 制备抗H5N1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M1蛋白全人源胞内抗体TAT-ScFv M1-mFc,并进行纯化。方法 从pET28(a)-TAT-ScFv M1质粒中通过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TAT-ScFv M1,将该片段与表达载体pET32(a)-HisTag-Sumo-mFc连接,... 目的 制备抗H5N1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M1蛋白全人源胞内抗体TAT-ScFv M1-mFc,并进行纯化。方法 从pET28(a)-TAT-ScFv M1质粒中通过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TAT-ScFv M1,将该片段与表达载体pET32(a)-HisTag-Sumo-mFc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HisTag-Sumo-TAT-ScFv M1-mFc,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通过金属螯合层析、Sumo酶切及亲和层析等方法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ELISA法检测抗体的亲和活性。结果 重组表达质粒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80 000。制备的胞内抗体具有明显结合M1蛋白的活性。结论 获得了具有亲和活性的抗H5N1AIV M1蛋白的全人源胞内抗体蛋白TAT-ScFv M1-mFc,为进一步开发针对AIV H5N1的抗体药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禽流感病毒 M1蛋白 全人源抗体 胞内抗体
原文传递
细胞内单域抗体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20
作者 潘永刚 刘晓志 +1 位作者 高健 王志明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4期457-463,共7页
来自骆驼或鲨鱼的单域抗体(Single domain antibodies,sd Ab)仅包含抗体的重链可变区,而从人抗体中筛选到的人sd Ab中包含重链(Heavy chain,VH)或轻链(Light chain,VL)的可变区。与完整抗体和sc Fv(Single chain antibody fragment)相比... 来自骆驼或鲨鱼的单域抗体(Single domain antibodies,sd Ab)仅包含抗体的重链可变区,而从人抗体中筛选到的人sd Ab中包含重链(Heavy chain,VH)或轻链(Light chain,VL)的可变区。与完整抗体和sc Fv(Single chain antibody fragment)相比,sd Ab是体外和体内都稳定的非聚合分子。与sc Fv片段不同,sd Ab是细胞质/细胞核蛋白质的新型抑制剂,并可以在细胞质中正确折叠。sd Ab能特异性抑制翻译后修饰,如磷酸化位点,构象异构体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区域,这些区域不适合使用基因敲除及RNAi技术进行研究。作为细胞质/细胞核蛋白质的抑制剂,使用sd Ab的研究数量持续增加,同时使用无需免疫动物的合成单域抗体文库中,研究者筛选出一些有成药应用前景的药物分子。目前,研究涉及的抗原靶点包括病毒蛋白、癌相关蛋白、毒素、神经系统相关蛋白、植物和果蝇蛋白等,可以针对几乎所有的细胞质/细胞核中的抗原表位,进行功能性sd Ab的筛选。逃逸蛋白结构和细胞穿透肽的高效转染的研究,拓宽了sd Ab的应用领域。新一代细胞特异性纳米颗粒,将携带细胞质/细胞核sd Ab作为蛋白抑制剂,开拓病毒感染及癌症新的治疗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内抗体 单域抗体 scFv片段 质/细内抗体 骆驼源VHH 鲨鱼源vNAR 人重链可变区 人轻链可变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